保费收入稳居世界第二
近十五年来,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6年和2014年保险业“国十条”和2014年“新国十条”的出台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快速增长。2021年在新冠疫情和车险综改的背景下,原保费收入逐年递增的态势被打破,全年总保费收入为44900亿元,同比下降357亿元。
自2017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日本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占据全球第二保费市场的位置,且正逐渐拉开与日本的距离,尽管与排名第一的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
注:部分国家及地区尚未发布2021年保费收入数据。
收入结构失衡
从保费收入结构上来看,2021年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3229亿元,占比高达74%,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1671亿元,占比为26%,与世界其他成熟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保费收入结构失衡较为严重,财产保险发展不够健全。
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仍有上升空间
2010年以来,中国保险密度快速增长,与全球平均保险密度的差距不断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密度为520美元/人,而全球平均保险密度为661美元/人。
近五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总体呈小幅平稳下降趋势,而中国保险深度也呈波动下滑态势,与全球平均相比差距未见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深度为4.15%,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5.96%,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则保持在10%以上,中国保险深度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篇一
《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行业,其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世界保险业的整体现状来看,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仍相比较低。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其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保险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字: 保险市场; 保险业;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保险业近20的发展,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猛,并且取得了令人举目的成绩。尤其是随着人口红利期的到来,人们投资理财观念的不断加强,保险业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而如何做好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保险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就则成为现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已经取得了令人举目的优异成绩,而保险市场也逐渐呈现出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良好新格局。尤其是1995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来,更是标志着我国保险行业走进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重要阶段。我国的许多保险企业也在保险法的管理制度下,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保险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趋势。而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满足加入WTO的切实需求,我国相继又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我国的保险市场正组建与国际接轨,并且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保险制度框架正在初步被建立。可以说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早已成立了上千家,上万家的保险公司,并且增设了一批有一批的保险分支机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创新了我们保险公司专业化经济与组织形式,还促进了市场的有意竞争,使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虽然我国保险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仍然相比较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进一步分析差距,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突进,则成为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根本。
第一,我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规模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第二,我国的保险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上仍存在较大的产局。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我国的保险深度为2.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我国的107倍,日本是我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我国在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三,我国民众对保险业的认识度普遍低于发达国家。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
二、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纵观近20年来,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保险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企业,正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被纵深推进,我国的保险市场也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保险市场的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笔者预测我国保险公司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业务专业化、保险产品品格成熟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如下:
第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保险企业会逐渐向以现代股份为主要特征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而保险公司也会成为市场竞争真正的主体。
第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保险企业的经营业务会向专业化方向而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保险企业经营体制的不断改革,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势必会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而由国家成立相对应的政策性保险公司,进行经营业务的专项发展,从而使我国保险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保险产品的品格化会相比成熟。品格化是指一个产品的品牌、价格、服务的总称。而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尤其是纵观近些年来,保险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与贡献,我们能够看到,随着保险功能的不断深化,保险业对整个经济市场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政府来说可以运用保险这一市场经济手段,辅助社会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企业来说,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提高其管理水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个人和家庭来说人们在医疗、保险、教育方面的保障更多地需要保险来解决。所以,为了积极开展我国的保险业务,就必须进一步促进我国保险产品品格化的成熟发展,进而使我国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保险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粗浅的探讨,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与迅猛发展,保险业虽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早已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在不断的走向成熟。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保险市场的完善,就必须抓住机遇,深入改革,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而使保险行业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晨.对我国保险市场现状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2)
[2]李展. 我国保险市场供求现状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09(06)
[3]金敬仙.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中国市场. 2010(22)
对保险市场的分析论文篇二
《对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的探讨》
摘要:竞争是企业之间的实力较量,是企业之间人才、技术、商品质量、价格及其他综合能力的较量。这就要求各家保险公司必须正确面对,勇于竞争。目前,我国保险业整体竞争已普遍存在,但就某个地区或某个企业来说,也客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但在竞争规律的普遍作用下,这种垄断只能是暂时的,如果垄断者不能适应现实,逐步发展完善自己,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那么最终不仅是垄断局面要被打破,而且还要被淘汰。
关键词:保险企业;市场竞争
一、建立适应市场发展与挑战的新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企业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业务机制等等。作为基层公司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在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使本公司的机制与市场相适应。应该说现在政策基本有了,就看应如何理解与执行了。在这个问题上,公司的管理层首先要吃透精神,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改革力度,要有势不我待的紧迫感。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的大量流动,市场份额的变化都是可以想像到的。未来公司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能否有一套适应市场机制的机制。各基层公司要本着精简、高效、现代的原则,大胆实行改革,重组公司组织架构,瞄准未来发展前景,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司发展计划,使之更加适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保险行业作为向特定人群提供风险保障和理财服务的金融服务性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差异直接体现在各自服务于不同特征的核心客户群。保险企业在成立之初,通常采取扩张性的经营策略,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获得生存空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但是他们之间往往没有显著的共同点,同时与竞争对手的客户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不同,也就是说保险企业无法轻易地从已有的客户那里找到潜在的更大的市场在哪里。尽管如此,保险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进行业务定位的过程中仍然应以现有的市场为基础,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忠实客户,并通过分析他们的共同特征找到潜在的目标客户,进而开发相应的产品,制定并执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保险市场细分的基本标准包括不同区域、不同险种类型、不同营销渠道和不同特征的人群等,人群的特征又可分为人口统计特征、行为心理特征和生活形态特征,简单的市场细分可以依据其中的某一个标准进行,优点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对细分市场进行识别,但是,通过单一变量得到的市场细分结果往往无法精确反映各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差异和勾画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综合特征。特别是对于具体的保险企业来说,任何一个简单的标准都无法代表其目标客户的特征,即与竞争对手客户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说,理想的市场细分应当是综合分析保险市场消费者的行为、心理、人口统计等多种因素,从而将整个市场划分为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分市场类型。诚然,选择恰到好处的变量作出行之有效的市场细分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当中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到今天,当整个行业的转型势在必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要不要市场细分,而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潜在市场划分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和市场活动具有实际意义的不同类型,这也是保险企业实现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保险公司的信誉度。事故、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些也是无法避免的,这正是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险的基本职能就在于进行经济补偿。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市场形成买卖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既会考虑价格,更会看重商品的品质。保险商品的品质表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售后服务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是否及时、准确地查勘、定损、赔付。“取胜于价格,失败于服务”的道理就深刻地说明靠价格的竞争只能短暂地占有市场,具有优质的服务才能长久地拥有市场,这就是保险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法则。
四、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机制。人才是公司生存发展之本,也是竞争中主要争夺的对象。基层公司现有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业务人才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公司、合资公司争夺的主要对象。我们要重视这些财富,要合理利用这些财富。尽管我们现有的一些人才还不是很完美,还需要再提高,但只要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远比我们的人才变成我们的竞争对手好得多。要建立阶梯式人才招聘、培训、储备、使用机制。从现在开始,我们不但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提高,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吸纳招聘一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把他们安排到适当岗位上去。对人才要逐步做到使用一批、储备一批、培训一批,建立起公司阶梯式的人才管理模式。目前,基层公司要尽量想办法提高人才的待遇,改善在岗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创造拴心留人的创业环境,使之与市场相适应,力求不但能养住人才,而且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效力于公司发展。
五、强化风险管理。保险业本身具有特殊的经营风险,因此控制与防范风险对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地发展尤为重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无疑有利于帮助保险企业强化风险管理。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安全管理和提升价值已经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美国的萨班斯法案、中国保监会的内部控制指引已经分别对保险企业信息系统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内部控制仍然是国内保险企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信息技术内部审计部门在协助企业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控制体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外包在目前情况下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机制。通过审计外包可以帮助保险企业迅速解决专业性审计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让企业学习到外部审计的工作方法,从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水平。健全的内控体系有助于公司降低经营中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包括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健全的内控体系包括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的公司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内控职责,针对风险和内控目标建立健全并坚决执行各项内控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认现在内控体系是否将风险控制在管理层的风险范围之内,进行内控体系的必要调整和完善。
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公司新形象。公司服务不仅是面对客户的,应该是面对全社会的。服务工作不仅是一线员工做的,而且是全体员工都应该做好的。过去我们往往重视的是一线员工服务水平的提高,而忽略了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形象和社会影响力。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提高和统一全体员工,包括公司总经理和后勤卫生清洁工在内的总体服务水平,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员工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公司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公司自身形象高大了,被众多客户接受了,企业在市场上就有了立足之地、发展之本。
主要参考文献:
[1]木子.没有赢家的竞争[J].中国保险,2002.10.
[2]毕可广.竞争也要合作[J].中国保险,2002.10.
北京1篇5000字。其他省3篇3000字。多省文件规定:中级以后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详搜: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密路全国办、高级农经(会计、审计、统计、政工、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教)师郑密路全国办等。论文查重率10-30%,2000-3000字以上,中级以后发表的在副高评审合格之前永远有效。未指定刊物名称。要求合法(有CN刊号且能在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到)、正刊,不能是增刊、专刊、特刊。必须是第一作者,提前一年发表且能在在维普、知网、万方检索到。
(1)高级经济师来说,至少是2篇论文,当然是正规的期刊,最好是国家级期刊,一篇省级,一篇国家级也可以。(2)刊物必须正规,评高级经济师,必须是知网收录的,那种不收知网收录的不行,还有电子版期刊,会议论文集,增刊,都是不行的。(3)现在大部分期刊是收版面费的,如果文章质量高,尽量找不收版面费的,省钱。如果是着急发表,可以考虑一些论文发表机构,但是比较多,在这里只推荐给你淘淘论文网,亲测靠谱。
1905年,罗伯特科赫成为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到今天,世界上多个国家都以自个的方式来纪念科赫在医学领域作出的贡献。那么,简洁的来讲,科赫是什么的奠基人。通过了解科赫的生平简介,便晓得科赫是什么的奠基人。1882年3月,科赫发表了一篇关于结核杆菌的论文,科赫以为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病发的原因。当时,这篇论文并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反而得到了一致批评。随后,科赫发现了控制霍乱的治疗方法,并且还控制了腺鼠疫的扩大。科赫一生致力于细菌的研究,在科赫的努力之下,他几乎每日都会发现新细菌。所以,科赫也被后人称为细菌学的鼻祖。基于科赫在细菌学领域的贡献,他被德国 *** 授予德国皇冠勋章。更值得一提的是,科赫因是结核病研究的奠基人,因此在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和生理学奖。
1873年,罗伯特科赫正值30岁,在他生日那天,科赫的夫人给科赫买了一台显微镜。此后,科赫用这台显微镜一直潜行研究疾病和细菌的关系。三年之后,科赫发现了细菌和疾病具有一定的联络,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证明细菌是引发传染病的病因。随着时间的流逝,科赫在发现炭疽杆菌、霍乱弧菌的基础上,发现了结核杆菌。随后,科赫又发现了结核菌素。基于科赫对结核杆菌和结核菌素的发现,才为人类防治结核病作出了宝贵的理论知识。
基于科赫贡献,人们将科赫称为「瘟疫的克星」。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让全球人民为之恐慌。为了控制SARS的扩大,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共同研究SARS的病原体,想要从根源入手控制SARS。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终于找到冠状病毒是引起SARS爆发的原因。而科学家们能找到引起SARS的元凶,依靠的是科赫在细菌学领域的发现。从各国协力战胜SARS来看,科赫贡献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程序中,人类为了征服自然,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挑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大规模的鼠疫曾发生过三次,每一次的鼠疫爆发都夺取上亿万人的性命。人类在找到控制鼠疫蔓延的方法之前,几乎是「谈鼠疫色变」。而「肺结核病」又被称为痨病,对古人而言,患上痨病相当于患上绝症,因为根本找不到治疗的方法。
在人类和各种疾病作斗争时,罗伯特科赫无疑是表现最为突出的科学家之一。科赫贡献不仅局限于对肺结核、鼠疫、霍乱等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同时他还找到了抑制这些传染性疾病的方法。1905年,科赫发表了关于探析结核病病原的方法,这一发现也成为医学领域的里程碑。基于科赫在医学领域的贡献,所以世人将科赫誉为「瘟疫的克星」。科赫晚年期间,因心脏病而住进了疗养院,住院期间,科赫依旧念念不忘对传染病的研究。正是科赫这种忘我的科学研究精神,才让他科赫贡献享誉全世界。
1905年,科赫凭借在医学领域杰出的贡献,成功摘下诺贝尔医学奖以及生物学奖。虽然科赫已去世一百多年了,但是科赫在医学上的研究贡献,依旧为后人在医学上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与记载科赫相关事迹的书籍中,也有提到科赫评价。说起科赫评价,不得不提的就是,后人将科赫称为「瘟疫的克星。」短短五个字的评价,是基于科赫在瘟疫研究上所取得重大贡献来讲的。科赫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科学家,他无疑是病原细菌学的开拓者。1897年到1906年,科赫通过研究鼠疫病原,进而发现了采采蝇是一种传染媒介,它会导致昏睡病。这项研究成果综合其他科学家关于疟疾的研究成果,便得出昆虫媒介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这就意味着只要消灭了昆虫媒介,便可以防止疟疾的发生和扩大。科赫一生为人类战胜传染疾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鼠疫、霍乱、肺结核等可怕的病魔上,所以说,科赫是一名伟大而杰出的医学家和细菌学家。
全世界各个国家对科赫都有非常高的评价,每到科赫纪念日,每个国家都以不同的纪念方式来表达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敬意。1982年,是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纪念日,中国特地发行了「罗伯特科赫邮票」以此来纪念科赫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罗伯特 · 科赫 ( Robert Koch , 1843—1910 ),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905 年,科赫以举世瞩目的开拓性成绩,问心无愧地摘走了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主要事迹:18761872 年,科赫在波兰被任命为地区医疗官员,在那里他发现炭疽热是一种地方病。炭疽热上的研究被公开之后,在科恩( Ferdinand Cohn )的赞助下,科赫的论文也得到了发表。科赫在文中明确地指出细菌是导致这个疾病的“元凶”。科赫的研究确立了疾病的细菌起源理论。1877科赫在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细菌照相法。他先将细菌干燥固定,再用甲基蓝进行染色,然后为他们照相。他还使用盖玻片制备了永久装片。1881科赫在使用液体培养基做实验的不利中苦苦挣扎之后,发现了其他方法。他第一次使用无菌的土豆片做为固体培养基,同时尝试用明胶,将其加入到培养基中。混合的培养基被倒在玻璃平皿上并让其凝结成胶。平板技术被用于从平板表面的菌落分离细菌的纯培养。科赫发表了《病原生物的研究方法 》 , 在文章中他描述了其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成功。同年, 科赫系统地研究了化学杀毒剂的功效,证明李斯特在无菌外科手术中使用石炭酸仅仅是抑制细菌繁殖而不是杀死细菌。他第一次验证杀毒效果取决于化学物质浓度以及与细菌的接触时间。我们可以将炭疽芽胞在丝线上弄干,然后用消毒剂处理,再用无菌的水清洗,然后培养,根据芽胞的情况来评价化学物质的毒性。1882科赫分离出了结核杆菌 — 结核分枝杆菌。这一过程比他分离炭疽杆菌要难得多。他研究了因结核病死亡人的肺,但没有发现细菌。可是把病肺磨碎,擦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它们都得了结核病。在反复实验中,科赫发现结核菌是透明的,用显微镜是看不见的。最后他从一位患病工人的组织中分离出了结核杆菌并用亚甲基蓝进行了染色。染色后的细菌呈现蓝色棒状,并带有一定的弯曲与弧度。他把死亡的结核病人的组织注射到动物体内,并成功分离且得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纯培养并且完全证实了结核杆菌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因。1884科赫提出了他最为著名的理论——一套关于鉴定结核杆菌的原则,并最终发展为“科赫原则”。“科赫原则”最初发表在科赫的论文《肺结核病因学》中。在这篇论文中阐述了三个主要事实: 1. (通过染色法证明)在人类与动物体内结核损伤的器官中都可以发现结核杆菌的存在,而健康机体上没有。 2. 可以从患者在血清中得到结核杆菌纯培养。 3. 通过向豚鼠接种结核杆菌可以让豚鼠染上结核病。 4. 在患病豚鼠身上再次能够分离出结核病菌。为了表彰他在肺结核研究方面的贡献,科赫于 1905 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在“科赫原则”的指导下,使得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的 20 年代成了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例如 1883 年和 1884 年两位科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白喉杆菌, 1884 年还发现了伤寒杆菌, 1894 年发现了鼠疫杆菌, 1897 年发现了痢疾杆菌。在此期间先后发现了不下百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放线菌等。不仅是动物病原菌,还有植物病原菌。
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857年2月22日诞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律师家庭。
赫兹从小受到父亲广博知识的熏陶,还喜欢动手制作木工,也喜欢画图。在中学上学的时候,他就一心想当工程师。1875年中学毕业后,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设计局工作了一年,1876年春天去德累斯顿高等技术学院学工程学,秋天应召去柏林的铁道兵团服役。1877年退役,进慕尼黑工业学院学工程学,1878年转入柏林大学。在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尔(1824~1887)名下学习。不久,亥姆霍兹发现了赫兹的才能,收他到自己的实验室当见习生。1879年赫兹在物理竞赛中成绩出众,荣获金质奖章;年底他完成了博士论文《论旋转体中的感应》,第二年获博士学位,当了亥姆霍兹的助手。1883年任基尔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885年任卡尔斯鲁高等工业学院物理学教授。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任波恩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同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1890年被选为俄国莫斯科协会名誉会员。
赫兹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完善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886年10月,赫兹在卡尔斯鲁高等工业学院的物理实验室用放电线圈做火花放电实验,偶然发现和放电线圈靠得很近的另一个开口的绝缘线圈中有电火花跳过。赫兹十分敏感,立即想起七年前未完成的物理竞赛题目,那是亥姆霍兹提出的一个用实验检验麦克斯韦理论正确性的难题。他向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用实验检验是否存在麦克斯韦所预言的电磁波。从1886年10月25日起,赫兹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实验。12月2日,他在感应圈的两根电极上各接一根0.305米长的铜棒,每根铜棒的一头接边长0.407米的正方形锌板。另一头接黄铜小球,两个黄铜小球互相对着,组成发生器。另外,赫兹用一根硬质铜导线弯成圆弧形,两端各接一个可以调节距离的黄铜小球,组成检波器。发生器和检波器相距10米。发生器通电后,赫兹在检波器的两个铜球间隙看到了电火花,实验成功了!这时候,赫兹的心激动得像电火花一样在欢快地跳跃。因为他的实验证明,发生器确实发出了电磁波,并且被检波器接收到了。
接着,赫兹测量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但是他计算到的数值是20万千米/秒,和麦克斯韦预言的不一致。因此,赫兹又花了好几个月的工夫,作了一系列检验性实验。检查实验结果是否可靠。其实实验毫无问题,是赫兹计算错了。后来物理学家本凯莱用赫兹的实验数据重新计算,得到电磁波速度是30万千米/秒。1887年11月5日,赫兹满怀信心地给亥姆霍兹寄去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阐明实验证明了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定论的正确性。亥姆霍兹看后十分高兴,当即用明信片告知赫兹:“手稿已收到。好!星期四我就把手稿交付排印。”赫兹的论文一发表,顿时成了科学界轰动的人物。赫兹实验庄严地宣告:人类利用电磁波的春天来到了!
后来,赫兹又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首先发现了光电效应,也就是物质在光的照射下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实验基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电磁波是横波,具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偏振等光学性质,并且实现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光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1890年以后,赫兹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整理了麦克斯韦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完美、对称,给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了很大的贡献,正当人们期望他再作贡献的时候,骨癌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赫兹于1894年元旦去世,只活了37岁。他的导师亥姆霍兹赞扬赫兹“才气横溢,性格坚毅,用自己极短暂的一生解决了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所没有解决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1896年3月24日,俄国著名物理学家波波夫(1859~1906)用“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这一串字母,拍发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后人为纪念赫兹,用他的名字来命名频率的单位,简称“赫”。
赫兹 (1857-1894) 赫兹,德国物理学家,生于汉堡。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赫兹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在柏林大学随赫尔姆霍兹学物理时,受赫尔姆霍兹之鼓励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当时德国物理界深信韦伯的电力与磁力可瞬时传送的理论。因此赫兹就决定以实验来证实韦伯与麦克斯韦理论谁的正确。依照麦克斯韦理论,电扰动能辐射电磁波。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火花隙会产生振荡原理,设计了一套电磁波发生器,赫兹将一感应线圈的两端接于产生器二铜棒上。当感应线圈的电流突然中断时,其感应高电压使电火花隙之间产生火花。瞬间后,电荷便经由电火花隙在锌板间振荡,频率高达数百万周。由麦克斯韦理论,此火花应产生电磁波,于是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检波器来探测此电磁波。他将一小段导线弯成圆形,线的两端点间留有小电火花隙。因电磁波应在此小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而使电火花隙产生火花。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内,检波器距振荡器10米远,结果他发现检波器的电火花隙间确有小火花产生。赫兹在暗室远端的墙壁上覆有可反射电波的锌板,入射波与反射波重迭应产生驻波,他也以检波器在距振荡器不同距离处侦测加以证实。赫兹先求出振荡器的频率,又以检波器量得驻波的波长,二者乘积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正如麦克斯韦预测的一样。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1888年,赫兹的实验成功了,而麦克斯韦理论也因此获得了无上的光彩。赫兹在实验时曾指出,电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可见光、热波一样的被偏振。由他的振荡器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平面偏振波,其电场平行于振荡器的导线,而磁场垂直于电场,且两者均垂直传播方向。1889年在一次著名的演说中,赫兹明确的指出,光是一种电磁现象。第一次以电磁波传递讯息是1896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开始的。1901年,马可尼又成功的将讯号送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20世纪无线电通讯更有了异常惊人的发展。赫兹实验不仅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 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 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他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这个网站确实不错)
赫兹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完善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F为作用力大小、牛i1为第一条导线电流、安i2为第二条导线电流、安L为导线长度、米K为比例系数、r为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米就是表示两根平行导线通电之后的力的作用、电流方向相同时候导线相互吸引、没有什么别的了、
安德烈·玛丽·安培(André-Marie Ampère,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参考资料·安培与安培定则 安培(1775~1836)是法国物理学家。 1775年1月22日诞生于里昂。从小, 安培就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尤其在数学方面有非凡的天赋。 他13岁就能理解有关圆锥曲线的原理,并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 论述了螺旋线。他年轻时生活贫苦,曾在中学教数学。 1805年定居巴黎,1808年任法国帝国大学总学监, 后历任巴黎工业大学数学教授、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等职。 181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827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柏林、 斯德哥尔摩等科学院的院士。 安培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不但钻研数学,而且对物理学、 化学等都感兴趣,还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过心理学、伦理学等。 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电磁学的基本原理有重要发现, 如安培定律、安培定则和分子电流等。 1820年9月11日安培在法国科学院听到关于奥斯特实验的报告 后,引起极大兴趣,第二天就重做了奥斯特的实验, 并于9月18日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第一篇论文, 提出磁针转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服从右手定则( 以后这个定则被命名为安培定则),以后又在短时间里, 通过实验和数学归纳,提出数篇论文, 阐述了各种形状的曲线载流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出了表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的公式,称为安培力公式; 发现了环路定律; 并且在1821年1月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认为每个分子的圆电流形成一个小磁体,这是形成物体磁性的原因。 安培还第一个把研究动电的理论称为“电动力学”。安培还发现, 电流在线圈中流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磁性和磁铁相似, 创制出第一个螺线管,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电流计。 安培思考科学问题专心致志,在这方面流传不少佳话。据说有一次, 安培在街上走着走着,想出了一个电学问题的算式, 正为没有地方运算而发愁,突然,他见到面前有一块“黑板”, 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粉笔,在上面运算起来。那“黑板” 原来是一辆马车的车厢背面。马车走动了,他也跟着走,边走边写; 马车越走越快,他就跑了起来,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导, 直到他实在追不上马车了才停下脚步。安培这个失常的行动, 使当时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1836年6月10日安培因患急性肺炎在马赛去世,终年61岁。 后人为了纪念安培,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电流强度的单位。 【例1】 如图3—5所示的通电螺线管的纵剖面,“”、“◎” 分别表示电流垂直纸面流入和流出。试画出a、b、c、 d四个位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分析与解答】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内部磁感线方向由右向左, 再根据磁感线为闭合曲线的特点, 即可画出图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图(图3—6), 线上各点处的切线方向,就是小磁针在该点N极的受力方向, 于是得a、b、c、d四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如图3—6所示。 【例2】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磁南极(S极)和磁北极( N极)。那么,地磁的南北极的大体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根据是什么? 【解答】 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我们可以把地球近似看成一个条形磁铁,在地球外部, 磁感线由地磁北极发出指向地磁南极,在地球内部, 磁感线由地磁南极指向地磁北极,从而形成闭合曲线。 当我们在地球表面将小磁针用细线悬在空中稳定后, 小磁针北极近似指向地理北极方向, 这说明地球表面磁感线大体指向地理北极, 这就说明地磁北极大体位于地理南极,地磁南极大体位于地理北极。 指南针(即小磁针,指南的一端为小磁针南极) 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应用也证明了这一点。 【例3】 奥斯特实验中的水平放置的导线为什么要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 针的上方? 【解答】 导线没通电前,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小磁针S极指南、 N极指北静止。当导线通电时,导线周围建立了磁场。 根据安培定则,电流向北,则导线正下方小磁针处电流的磁场向西, 由于电流磁场明显强于地磁场,所以小磁针立即发生转动, 稳定时其N极指向西方;电流向南,则小磁针处电流磁场向东, 所以小磁针也发生转动,稳定时其N极指向东方。可见, 只要导线南北放置,不论电流方向如何,小磁针都会立即发生偏转, 实验均能获得成功,从而证明电流可以产生磁场。若导线东西放置, 当电流由西向东时, 根据安培定则知导线正下方小磁针处磁感线水平由南向北, 恰好与小磁针北极指向相同,小磁针就不会转动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所以为确保实验成功,导线应水平南北放置。满意请采纳
我觉得不是。阿波罗载人登月似乎是有一些疑点让一些人怀疑它是不是。但也有人出来解释,它是真实存在的。
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类在宇宙 探索 领域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没有实质进展,直到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个人造卫星才由苏联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假如有人在那时说人类过不了几年就可以实现载人登月,并可以在月球上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绝大部分人一定会觉得这属于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是从1961年开始,在太空 探索 领域一度落后于苏联的美国开始实施自己的载人登月阿波罗计划,短短8年时间,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搭乘土星五号巨无霸运载火箭成功升空,里面载着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三个宇航员,其中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登陆人类五千年以来一直魂牵梦萦的月球,并且在离开月球返回地球上带回了在上面取的 21.55公斤 月球岩石样品。 这20多公斤的月球岩石极为珍贵,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接触月球上面的岩石,即使之前有人见到过陨石,也无法证实是不是来自月球。当时美国送给中国1克月球土壤,欧阳自远院士只取了0.5克做研究,就发表了14篇高质量科研论文。 与距离地球只有平均38万公里的月球相比,最远4亿公里之外的火星更具神秘性和研究价值,人类甚至将其视为可以移民的最合适的一个星球。而且早在1976年就有探测器登陆火星,但是截止今天仍然没有实现取样返回,这是什么原因? 美国开展火星探测还是很早的。早在1964年就发射了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水手四号,它传回了第一张火星表面的图片,但是并没有在火星登陆。 第一个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是美国的海盗一号火星探测器,时间是1976年。 随后美国发射了很多火星探测器,但是都是围绕火星飞行的卫星,直到2004年机遇号和勇气号才在火星表面登陆,就在去年7月,美国毅力号火星车也成功发射,并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采集了火星样本,但是这些火星样本并不能立马带回地球。 也就是说毅力号火星车只能暂时采集样本并保存,美国预计和欧洲航天局一起合作,争取2031年才能带回地球,一旦这些样本带回地球,科学家将能解开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奥秘。 但是即使是2031年这个时间点,也只是比较乐观的预测,真正带回地球的时间可能还要延后,那么为什么美国还没有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怕火星上的未知微生物泄露到地球上。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为什么呢? 科学家推测在很早之前,火星曾经气候适宜,有很多水资源,甚至有生命存在的概率,当然这种生命并不一定是存在文明的外星人,而是指一些细菌等简单生命。 2008年,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就曾携带着专业的火星土壤分析仪器登陆火星表面,但是你要知道这种操作没有人的参与,而且体积受限,因此得到的结果并不能将火星土壤研究透。 专家表示,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只能分辨出火星土壤里的有机物,但是并不能分辨出蛋白质,DNA等物。也就是说带回来的火星土壤中,有一定概率存在未知微生物,当然,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航天取样返回和相关研究过程都是极为严密的安全措施之下进行的,即使存在,也不必担心泄露到地球环境中,相反地球上科学家特别希望尽快能拿到火星表面土壤样品。从而彻底揭开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奥秘。 首先,并不能直接把月球探测的经验简单类比到火星探测之上,因为地月距离只有38万公里,而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却有5500万到4亿公里距离,因此火星探测的难度要比月球探测的难度大很多,主要表现在: 1,火星引力比月球大一倍,月球的逃逸速度是2.4km/s,而火星是5.02km/s。因此火星探测器要想装载着火星土壤离开火星表面,需要大量的燃料和较高设备重量。 2,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因此需要准备大量的燃料,在火箭推力一定的前提下,火星探测器的重量就要小一些,而这与第一条较高的设备要求似乎是矛盾的。 有专家建议在火星表面就地取材,生产燃料,但是这种难度也是十分巨大。在短时间内是行不通的。 归根结底,因为火星取样返回的难度相较于月球探测是难度指数级增长的,并不能简单地把月球探测的快速度简单类比到火星上。 即使是自人类登月50年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2020年投资27亿美元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也只是将火星表面土壤暂时收集保存,真正能带回样品的探测器还在研发之中,最快还得10年才能完成。 与此同时,咱们国家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正在火星表面进行科研活动,天问一号总设计师表示,咱们国家也在进行火星取样返回的前期技术研究,相信不远的将来,咱们国家也可以实现火星取样返回。
不是。美国的科技发展迅速有目共睹,当年阿波罗计划也得到很多主流科学家认可,且带回了月球岩石和土壤 。
不是。因为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是经过了全球很多人的见证的,所以我觉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