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美发技师论文2500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每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写论文是一件必要要完成的作业。随着毕业的到来,谁都希望以一篇优秀的论文作为大学的结束。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一件头痛的事情。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论文怎么写。下面就以实际经验谈谈如何写好一片论文。希望能对你写论文有一些帮助。一颗写好论文的决心。愿意付诸实际行动。必须要做好的一些准备论文的基本格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始写论文之前,一定要熟悉论文的规则,尤其是论文的基本格式。比如说说,论文是由封面、目录,正文三部分构成。各部分怎样排列,有什么具体要求,这些你在开始论文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论文的基本格式。这时最起码的要求。 步骤阅读选题的重要性。 题目的选择是很关键的。有的学校是硬性规定题目,有的则是随便你自己发挥。注意了,题目的关键性,对于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就如这么多年的作文考试一样,题选好了,效果就不一样。个人建议,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要求出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挥;当然你创新性比较厉害的话,可以尝试新的题目。 步骤阅读指导老师的选择。 现在有一些学校,都是学生自己选择老师。有的人就会投机取巧,任务导师的名声大,自然论文的评分高,但是作为大学最后几件要做的一件事——写论文来说,亲,请诚实点,用自己的实力写。真正优秀的论文石灰得到肯定,就算没有,也问心无愧。个人建议:导师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多看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少关注其头衔。开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给自己拟定一个计划。 一篇优秀的的论文,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就写出来的,它肯定是经过一些沉淀,反复磨练出来的。再说,每个大学的留给大学生写论文地时间很长,对于自己来说,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计划。哪个时间段是收集资料阶段,那个时间段开始动笔,哪个时间段开始较高等等。可以借鉴,不要抄袭,找人代写。 别习惯使用复制粘贴,也不要以为抄袭了别人的不一定查得出来,也不要花一点钱找人帮你代写,既然你想这样做了,那么写不写论文又有什么意义了? 在准备阶段,要多去看看别人的优秀论文,可以去借鉴别人的思维方式,但是绝不能抄袭。对资料的处理能力要强。 一篇好的论文是需要数据来支撑的。而数据就来自你收集的资料中体现的。这就要求你必须具备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学会用一些方法去分析,然后得出结论,一般常用的有对比法,层次分析法,等。不停地写,不停地修改。 论文不是作文,几百字就能解决问题。它的字数一般都多达上万字,想写好论文,你就要做好写作的准备,只要不断的写,不停地修改,好论文才能出现。 最后,祝你成功写好论文,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让老师高兴,顺利通过答辩的论文。
· 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这里有哇:同时可以看看下文:中国美容美发行业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一)作者: 谢铁鎏(中国美容美发网)陈曦(博雅美容化妆品业咨询机构)序言经过近20年的时间,我国的美容美发服务业已经迅速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朝阳行业。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我国美容美发点10万个。到2000年,美容美发店有已120多万户,从业人员600多万人。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与另一个朝阳行业,国际互联网络带动起来的IT业相比,我国美容美发行业的发展速度仍然滞后,特别是从业者平均文化素质偏低,相对保守封闭,对互联网这类高科技的事物接受度尚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美容美发行业正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当互联网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美容美发行业传统的服务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美容美发业必须应时而进,才能降低被淘汰率。为使美容美发行业的从业者看清这一重要态势,省视自己,从而"与势俱进",获得更多新的机遇与优势,特由专业的计算网络公司:杭州高德计算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创办的中国美容美发网,汇同专业的咨询机构:博雅美容化妆品业咨询机构一起,对中国的美容美发行业互联网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报告,能启发更多已经搭乘到美容美发行业这艘"快班船"的从业者,更迅速地将你的腿伸到发展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的互联网这艘"火箭船"上来。第一部分 综述第一章 研究报告的目的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如何提高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成了业内人士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许许多多的业内人士和企业都意识到,电子商务将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她对美容美发行业所带来的机遇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她将改变传统美容美发行业师徒相承、手工操作、家族式管理模式,也可能最终改变企业完全依靠经销代理商产品销售等局面。同时,她将带来国际间更激烈的优胜劣汰机制,一批国际著名美容美发连锁机构将在国内出现、一批国际著名的化妆品生产厂家将在国内投资生产,已有的厂家将做进一步扩张,电子商务将是他们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中国美容美发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进入互联网的动力不强,还没有形成竞争局面,主要因素有:一、美容美发行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经营活动的极少,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目前实现上网的业内企业仅占所有企业的30%左右,即使在这一部分上网的企业中,他们大多也只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二、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电子商务的相关机制尚未建立。三、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许多企业在观望等待。四、IT技术和管理信息人才在美容美发行业中几乎是一片空白。五、电子商务的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她的发展。本研究报告对中国美容美发行业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做分析研究,希望为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第二章 研究报告的范围本研究报告针对中国美容美发行业的几种业态,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状况作研究分析。报告涉及的主要业态为:行业门户网站、化妆品企业、美容美发院、培训学校、美容美发协会机构、美容美发展览会等。第三章 研究报告涉及的专业术语为了有利于对本研究报告的理解,我们将有关专业术语描述如下:3.1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3.1.1 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等,来实现人类最为传统的和广泛的社会活动--商务活动。3.1.2 电子商务的分类电子商务从其交易对像双方和实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四种:3.1.2.1 B2B(Business to Business)或企业对企业(也称为商家对商家或商业对商业)的电子商务;3.1.2.2 B2C(Business to Customer)或企业对消费者(也称为商家对个人商户或商业对面消费者)的电子商务;3.1.2.3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3.1.2.4 各国之间的企业对企业或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3.1.3 电子商务的内容电子商务涵盖的业务很广,主要包括电子数据交换、信息交换与传播,如:售前售后服务(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详细说明、产品使用技术指南、回答顾客意见和要求)、进行销售、电子支付(使用电子资金转帐、电子信用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数字现盆和在线现金等)、运输(包括商品的包装、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也可以对能够进行电子化传送的产品进行实际发送,组建虚拟商店或虚拟企业(组建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企业,集中一批独立的中小公司的权限,提供比任何单独公司多得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与贸易伙伴可以共同拥有和运营共享的商业方法等。3.1.4 电子商务的实施形式商家和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实施可以分为四种形式:3.1.4.1 企业内部网上交流(收发电子邮件,实现信息共享和办公自动化等);3.1.4.2 企业内部网上协同工作(开展信息交流、网上论坛、网上电子会议);3.1.4.3 企业互联网交流合作(工作流、网上服务、连锁供应、业务网络);3.1.4.4 利用互联网全面进行网上交易(网上销售、网上预定、网上购买、网上支付)。3.2 互联网电子商务基础知识3.2.1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定义互联网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与通信系统,通过互联网在销售商、顾客和银行金融机构各方之间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电子传递和电子交换的商业贸易与商业服务形式。互联网电子商务不仅能够提供处理和完成某一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业务,还能够在互联网上展示交易柜台和实现全部交易活动。3.2.2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优势3.2.2.1 大量节省开支、大幅度降低成本;3.2.2.2 大幅度缩短销售环节和周期;3.2.2.3 具有极强的顾客跟踪能力;3.2.2.4 提高服务质量;3.2.2.5 减少库存。第二部分 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第一章 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概况1.1 行业门户网站的定义和分类门户网站(Portal Site)或称大门网站、入门网站,就字面上而言,Portal就是大门的意思,言下之意,也就是进入网络的第一关,更具体的说法,门户网站就是集合众多内容,以及提供多样服务,尽可能地成为使用者上网首选的网站。门户网站作为引导互联网用户前往其他目标网站的门户,并且自身就是目标网站的门户网站,占据着互联网时代的制高点。1.1.1 行业门户网站的定义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就是在美容美发这一行业内,集合了行业动态、美容知识和优质产品信息,以及提供多样的行业特色的服务,力图使更多的行业人士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最充足的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地成为他们上网首选的网站。目前符合定义、可称为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的主要有:中国美容美发网、东方美容化妆品资源网、中国美容化妆品网、中国国际美容网、中国化妆品与美容专业信息网、中国美容化妆和洗涤用品信息网等。1.1.2 行业门户网站的分类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有多种分类方式,我们按网站引导的产品流通范围分为:外贸网站:其产品的销售终端主要在国外,如阿里巴巴等。国内网站:其产品的销售主要在国内市场,如中国美容美发网、东方美容化妆品资源网、中国美容化妆品网等。本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对象为国内行业门户网站。1.2 行业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由于中国美容美发行业从业者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对其它新兴产业偏低,在营销方面比较习惯利用的是人力推销和传统媒介,以及美容美发行业固有的其它一些特性,制约了行业门户网站的发展。从1998年首家行业门户网站诞生到现在,行业门户网站发展的速度普遍缓慢,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不相称,一些网站已经停滞,个别的甚至面临倒闭状态,目前比较活跃的网站仅有中国美容美发网、东方美容化妆品资源网、中国美容化妆品网、中国国际美容网等少数几家网站。1.2.1 初生阶段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从1998年的出现到现在,大多处于已建网站更新缓慢甚至停滞、新建网站不断出现的时期,总的来说还没有脱离初生阶段。1.2.2 发展阶段根据2002年广州、上海美博会反映情况,目前已经有几家网站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1.3 行业门户网站在整个互联网环境下的位置互联网的产生,意味着信息时代的开始,整个互联网的历史已经经过初生、发展、整合、再发展四个阶段,目前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网站朝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而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中,处于发展环节的初级阶段,好象是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发的时期。第二章 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的发展现状2.1 行业门户网站的主要参与者目前,行业门户网站建设的参与者有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2.1.1 传统媒体杂志、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及广告公司等,是参与行业门户网站建设的主力军,她们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建立起了行业门户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有:东方美容化妆品资源网、中国美容化妆和洗涤用品信息网等。他们的优势:利用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多年来积累的行业基础,来带动行业门户网站的发展。他们的缺点:行业门户网站是其经营的第二业务,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有限,网站更新周期比较长、网络技术水平一般、提供的网络服务有限。2.1.2 协会机构由行业内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协会机构,参与行业门户网站的建设,这类网站主要有:中国国际美容网、中国化妆品与美容专业信息网等。他们的优势:与行业内的生产企业、美容美发院关系比较密切,利用协会机构组织的活动如美博会等形式,来推动行业门户网站的发展。他们的缺点:没有媒体传播背景,对互联网的认识不够深入,网站更新周期比较长、网络技术水平一般、基本不提供网络服务。2.1.3 行业内的企业行业的企业参与行业门户网站的建设,这类网站有:中国美容化妆品网等。他们的优势:以企业作为后盾,有较好的行业优势,建立行业门户网站的时间比较早,用存在时间来提高网站影响力。他们的缺点:对互联网的理解不够深入,网站更新周期比较少、网络技术水平一般、基本不提供网络服务。2.1.4 专业的互联网公司专业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参与行业门户网站的建设,这类网站主要有:中国美容美发网等。他们的优势:有很好的IT背景,技术力量雄厚,对互联网的认识比较深刻,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来引导行业的互联网发展,在行业门户网站中数据库分类最清晰、最详细。他们的缺点:行业基础不够。2.2 行业门户网站的主要内容2.2.1 行业数据库2.2.1.1 企业数据库:国内、国际化妆品企业数据库,一般行业门户网站都有。2.2.1.2 美容院数据库:中国美容美发院数据库,一般行业门户网站都有。2.2.1.3 经销代理商数据库:中国化妆品经销代理商数据库,一般行业门户网站都有。2.2.1.4 供求数据库:产品的供应、求购数据库,一般行业门户网站都有,以中国美容美发网为代表的分为供应数据库、求购数据库。2.2.1.5 学校数据库:中国美容美发培训学校数据库,一般行业门户网站都有。2.2.1.6 招聘求职数据库:美容师、美发师、管理人才等求职数据库,企业、美容院等招聘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目前只有中国美容美发网有。2.2.1.7 其他数据库:如协会机构等数据库。2.2.2 行业动态2.2.2.1 行业新闻:美容美发行业内的新闻动态。2.2.1.1 时尚信息:最新的时尚信息。2.2.3 新产品、新技术各类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布和推广。2.2.4 政策法规化妆品企业各类法规、美容美发师考试要求等。2.2.5 其他内容行业内著名的美容美发大师简介,有关论文作品的欣赏等内容。2.3 目前行业门户网站的主要商业模式2.3.1 行业门户网站在互联网上的运行模式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所引导的产品销售通道如下:中国美容美发行业门户网站的运行模式是将他们所服务的买方、卖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交易行为集成到一起,其行为主要为两种。B2B:主要是进行企业间的产品批发业务,因此也称为批发电子商务。传统上,基于EDI技术的B2B电子商务由于其巨额的开销,成为大的企业、大的银行以及大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专利。但目前基于INTERNET的EDI技术的出现和各种网络支付手段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中小型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成为现实。这是目前行业门户网站最主要的运行模式。B2C:这类运行方式是对B2B方式的一种补充,许多行业门户网站尝试用这种方式来使企业产品直接与客户接触。但是,目前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明显。2.3.2 行业门户网站在互联网上的收入模式2.3.2.1 网络广告网络广告就是利用行业门户网站自身的访问量和影响力,通过企业刊登广告来获取收入的模式,在现阶段一般占网站总收入的30%左右。2.3.2.2 网站制作行业门户网站利用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网站制作服务,在前几年中一般占总收入的80%以上,目前大约占70%左右。2.3.2.3 服务费行业门户网站对用户查找数据库进行收费,也就是花钱买信息,目前东方美容化妆品资源网采用这种方式较为见效。2.3.2.4 产品销售行业门户网站进行网上产品销售,这种收入模式在现阶段并不理想,但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将可能会成为行业门户网站的重要收入方式。2.3.2.5 其他方式行业门户网站参与网上展会招展等形式来获得一小部分收入。2.4 目前行业门户网站存在的几个问题2.4.1 数据库的真实性问题要成为行业门户网站,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因为,用户将利用行业门户网站数据库资源去进行商务活动。目前许多行业门户网站对数据库的真实性问题还没有足够重视,带来了用户的一些资源浪费,由此也会对网站提供的其它信息产生怀疑,从而导致网站价值降低。2.4.2 数据库的维护问题行业门户网站的数据库必须经常更新。如:因为一些企业、美容院经常更换经营场所等原因,如果缺少对数据库的维护,行业门户网站的数据库就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失真,从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4.3 信息的采集问题目前,行业门户网站对信息采集还不能与传统媒体相比,甚至落后于传统媒体。而信息的快速传递却是互联网发展的最大优势。2.4.4 信息的知识产权问题目前,一部分行业门户网站对信息的知识产权不够重视,在未经第三方同意的情况下,擅自采用复制等形式将信息引用过来。
----------------------------------------------------------------------------------------------------------------
直接投失败率高,你找涂上的,,,,,
2006.1 高考参考书《色彩头像》 詹学军 独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7 高考参考书《美术鉴赏》 陈 琳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6.7 教材《印刷工艺》 孟卫东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8 教材《插图艺术》 盛 容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12 教材《巫俊画集》 巫 俊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6.12 画集2005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艺术状态与艺术创作》 吴冬声 第一 《美术观察》 2005(6)98 E类《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几种倾向》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5(8)150 E类《幻想的浪漫——乔尔乔纳的画》 杜俊萍 第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127-128 省级《浅论绘画风格的形成》 孟卫东 第一 《中国油画》 2005(4)79-80 国家级《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 李锦胜 第二 《造型艺术》 2005(3)18-23 国家级《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余 超 第二 《铜陵学院学报》 2005(1)126 省级《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 孟卫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5,7(3)19-21 省级《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 孟卫东 第一 《宿州学院学报》 2005,20(1)65-66 省级2006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意象油画”之我见》 翟 勇 第一 《美术》 2006(2)94-95 D类《罗工柳的绘画艺术》 巫 俊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10)156 E类《大编组站》 巫 俊 独创 《中国油画》 2006(5)专版介绍 国家级《寻找自我》 巫 俊 第一 《中国油画》 2006(5)51-54 国家级《探询、跨越《 巫 俊 第一 《中国美术教育》 2006(5)32 国家级《读<潇湘奇观图>——兼谈米氏山水模糊美》 李锦胜 第一 《国画家》 2006(5)66-67 国家级《梦境里的中国——谈巴尔蒂斯作品的东方意韵》 高 飞 第一 《美术》 2006(1)106-113 D类《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兼论董其昌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高 飞 第一 《国画家》 2006(6)64-67 国家级《古雅娟秀 气韵超然——董其昌绘画中的笔墨之美》 高 飞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6)692-698 省级《对高师素描教学个性化培养的思考》 高 飞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2)140-141 省级《我以世界的变迁作为我的故乡——谈生活时域中艺术的有效性》 鹿少君 第一 《美术观察》 2006(5)113 E类《远去的颂歌:〈毛主席去安源〉》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7)143 E类《虹桥遗梦》 鹿少君 第一 《国画家》 2006(1)73-74 国家级《民艺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语境功能》 鹿少君 第一 《装饰》 2006(7)124 E类《论壁画设计的本质特点》 詹学军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0)90-91 省级《论室内陈设艺术在徽州古民居的意义》 詹学军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4-107 省级《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 于安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2)118-126 省级《中国画教学浅析》 吴冬声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3-144 省级《试论艺术创作中的“雅俗共赏”》 花 永 第一 《国画家》 2006(2)72 国家级《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的教学应用价值》 花 永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3)366-368 省级《赛西莉·布朗——一个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女画家》 贺 靖 第一 《世界美术》 2006(2)45-50 E类《色彩在教学中的运用——对高师美术院校色彩教学的一点思考》 贺 靖 第一 《中国教育导刊》 2006(11)33-34 省级《看杜马斯作品中的童话与电影》 贺 靖 第一 《新视觉艺术》 2006(1)44-46 省级《论确立艺术质量标准的四个前提》 余 超 第一 《艺术探索》 2006,20(2)37-38 省级《论数码插图艺术》 孟卫东 第一 《装饰》 2006(1)119 E类《查莱斯·帕切特的油画艺术》 陈克义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9)157 E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作品) 陈克义 创作 《文艺研究》 2006(10)插 E类《具像主义油画教学浅析》 陈克义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8-111 省级《浅析公共艺术》 盛 容 第一 《雕塑》 2006(4)48-49 E类《浅谈皖南木雕与家具的修复》 盛 容 第二 《美术向导》 2006(2)78 省级《在继承传统中的求变化——画家朱宝善的成功之路》 盛 容 第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8(3)93-94 省级《现代雕塑与刘开渠》 盛 容 第一 《中国教育》高教版 2006(4)89-90 省级《浅谈中国民间年画》 盛 容 第一 《安徽日报》 2006.3.1C4版 省级《现实主义与儒家思想》 陈 琳 第一 《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6年 省级《浅析西周青铜器装饰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李 颖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5-147 省级《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谭书龙 第二 《安徽史学》 2006(6)41-47 省级《南朝时期的水军和水战》 谭书龙 第一 《许昌学院学报》 2006(4)14-19 省级《空间》 吴同彦 第一 《国画家》 2006(6)发表作品 国家级2007年元月至7月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感悟“意象”》 翟 勇 独撰 《中国油画》 2007(2)36 国家级专版介绍作品 翟 勇 独创 《中国油画》 2007(1)69-70 国家级作品两幅 巫 俊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1)专版介绍 E类《董希文的油画艺术》 高 飞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171 E类《欧洲之行叙画》 高 飞 独撰 《世界美术》 2007(2)86-88 E类《中国写实主义绘画发展历程》 陈克义 独撰 《文物天地》 2007(7) 省级《图示、品格和精神——三林的徽州梁柱系列》 陈克义 独撰 《美术时空》 2007(5) 省级《中国有没有后现代主义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滁洲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徐冰的版画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5)152 E类《镜子中的时空观念》 陈克义 独撰 《美术观察》 2007(5)112 E类《朱德群和抽象绘画艺术》 盛 容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2) 省级《笔底水彩放光华》 盛 容 独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文字创意设计中的“形”和“意”》 盛 容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 E类专版介绍作品(2幅) 盛 容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6) E类《拓展中国画笔墨表现新空间》 吴冬声 独撰 《国画家》 2007(3)78-79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桑建国 独撰 《国画家》 2007(1)36 国家级三整页彩图作品专题介绍 桑建国 独创 《国画家》 2007(1)8、20、21 国家级《康·麦·马克西莫夫与阶段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于安东 独撰 《艺术与教育》 2007(1)16-23 国家级《中国美术教育中师范美术教育现状》 于安东 独撰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学报》——博士论文版 2007(1)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鹿少君 独撰 《新视觉艺术》 2007(1) 省级《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关系——艺术设计也是生产力》 鹿少君 独撰 《皖西学院学报》 2007(3) 省级《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玉龙 独撰 《中国教育与管理》 2007(2) 省级《浅谈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习作与创作的关系》 刘玉龙 独撰 《宿州学院学报》 2007(2) 省级《高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人才培养》 朱德义 独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3) 省级《中国山水画生命精神探微》 宛俊勇 独撰 《安徽文学》 2007年(3) 省级《浅析中国风景画之美》 宛俊勇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年(4) 省级
一般的话你先在自己的行业杂志库上面找一下自己中意的杂志社,然后沟通,可以投寄过去,然后等待审稿,确定了之后,修改,商量版面费稿费,最后刊登。
以教育杂志《教育评论》为例
确定这是我们的发的核心期刊,然后论文准备完毕之后,开始练习投稿杂志社
上面有联系电话:直接打电话沟通。
沟通完了各项事情,然后投稿
很简单,把自己的稿件邮件投寄给《教育评论》
改稿,投寄,确定,见刊日期
就是这么简单。
饮食文化论文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写作思路:可以从中国的历史上的饮食文化进行追溯描述,从古至今的饮食的传承与发展等等,比如“以和为美”与中国食文化,“意境美与中国食文化”等等。
正文:
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其内容来说非常广泛,包括烹饪基础理论、烹饪技法、食料食器、餐宴风俗、名厨名菜名楼以及“食文学”等。
中国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渊源流长,传统审美思想渗透到食文化的整个领域。因为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不仅是为获得肉体存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审美意境和优雅的和谐美。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墨客通过撰文诵咏美食。
陆游的《鹧鸪天》、苏轼的《老饕赋》、《猪肉颂》、《黄洲食诗帖》等。名画《朝熙载夜宴图》描写了当时唐代餐宴的盛景。画像砖《进食图》生动地描写了店小二送食的情景。这些是中华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
“美”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字的形成与食文化也有内在联系。古人认为,好吃就为美。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美”字采用了“羊大为美”的说法。“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甘,美也,从口含一”。字的构成上“美”字也是“大”字与“羊”字的结合体。
从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是与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开的,其表现形式是直觉化的,二者都是属于自然感受的愉悦。美食所带来的味觉的快感中已蕴含了美感萌芽。羊作为六畜之一,主要是使用,也是美味的象征。
“羊大为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中国也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将味觉与艺术鉴赏联系在一起。如欧阳修:“近诗万古硬,咀嚼苦难嘬,又是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六一诗话》),苏轼:“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送参寥师》)。人们也常用“余香满口”形容优美的诗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和谐观作为中国传统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根基。古人云“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从“禾”从“口”,“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样对中国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
《周礼》中所说的“割烹煎和”,为“和”是贯穿烹饪全部过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调口”,他认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史伯认为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和才是美味。春秋时齐国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
其实,以和为美不但要求是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也是与身体健康相统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好某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就讲到,应该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食物口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与食器搭配生动地体现了“以和为美”审美的观念。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纵观古今美食与美器搭配关系的一个精练总结。首先,人们很注重菜肴与食器在色彩上的对比统一的关系,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感到不和谐。
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产生了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还有,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的图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而舞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次之,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体现了和谐的追求。如人们把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中国菜很注重调味适度,宴席也讲究不同口味,不同菜肴与食器之间的相互搭配,有浓有淡,有甜有咸,色泽上对比变化,不但品种要多样,食器的造型和色彩也丰富多彩。这样,佳肴耀目,美器生辉,蔚为壮观的席面美景便会呈现在眼前,才能称之为美食。
意境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思想境界。中国食文化同样具有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意境美。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人们同样重视菜的视觉形象所带来的优美意境,来满足精神上的快感和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和享受。
许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过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创造意境,构成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辋川图》是唐代诗人和画家王维的作品,被当时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辋川图》小样的拼盘。再如,在民间,各种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生辰寿延等人们会做面塑礼花蒸制、供奉、食用,如过年的“如意年糕”,婚礼上的“鸳鸯饼”等等,用来祈求幸福,平安。
民间艺人们用大红、大绿等高纯度色彩,自然随意地涂出欢快、热烈的气氛。不但用笔泼辣帅气,无拘无束,同时造型生动,圆实朴厚。表现了劳动人民自然质朴的审美意境。中华美食不但注重口,而且构思立意独特,意味深长,注重所带来的意境。现代许多高档餐厅的菜名多以写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丽,含意隽永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把白菇摆在青菜上叫“金钱满地”。
中国食文化历史悠远,名声远扬。中国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让许多外国友人叹为观止。《易经·系辞上》讲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国饮食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格局,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形态,这一无形的道。
自己些吧都是不错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生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医生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临床医生的创新
【摘要】临床医学的特点是研究未知数最多的人类自身,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探索与创新的本质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但近几年来,国内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们宁愿做“太平医生”而不敢创新了。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要浅析。
【关键词】临床医生 探索 创新 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01-02
我常喜欢看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的一个品牌栏目----探索与发现,也经常由此想到临床工作一线的医生,在日复一日大量而又繁琐的临床工作中,有没有探索和发现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医学是一门仍在探索的科学,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至今还是处于“童年阶段”。面对充满未知的医学世界,医生们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或发现新的认识。一部医学史,充满了探索与发现,才成就了今天的医学。我们临床医生现在所学习、认识、掌握和应用的医学,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无论内科还是外科,无论手术还是用药,都是由无数“医学哥伦布”先驱们为我们所探索、发现和揭示的。探索与发现的起点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永无止境。
临床医生们身边的病例和诊疗工作中有着许多未知与疑难的问题,带着疑问去查找文献资料,求教老师或同仁,参与会诊讨论,上网发帖求助,使出浑身解术利用各种渠道来寻求解决办法,这就是在探索。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奥秘,找到了新的、好的诊疗技术、方法或术式,甚或会有小小的创新与发明,这就是发现。看似很普通,很平常,却深刻地反映出科学活动的思维认识过程,目的是找到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以帮助医生们战胜疾病。
然而,世事都有两面性,探索就意味着冒风险。最近几年,国内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带着钢盔开着坦克”行医,自我防护意识越来越强,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该创新的不创新了。临床医生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愿做“太平医生”。在医患关系和谐的年代,医生的失误往往能够得到患者的理解,这才促使医生不遗余力地为患者治病,从而加快医学的进步。对于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大多数临床医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矛盾与苦闷。我们既希望探索医学禁区,又害怕患者无理取闹,使本来单纯的医学问题,最终上升为法律纠纷。为此,许多医生不得不选择“无为而治”。
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现在国内从医的谨慎。医生面临的病人个体差异巨大,诊疗过程时刻存在犯错误的可能。因此,有些医生感叹,如果把每个医疗过程倒过来分析,多数都能发现一些治疗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为此,美国医学会于1999年发表了著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公告,指出:公众必须认识到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误,把所有医疗缺陷的责任都归结在医生身上是不公正的。有资料显示,即使在医疗技术更发达的西方国家,医疗缺陷的发生率仍高达10%~15%,比一些恶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多。
我们目前对医疗缺陷还缺乏理性对待的态度,医生对自己的医疗缺陷有种神经质的忌讳。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对医疗缺陷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飞机失事,国家有一套赔偿标准来安抚家属,可是对医疗缺陷却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于是医疗纠纷中的争执和天价赔偿屡屡见诸报端,这更加剧了医务人员对医疗缺陷的逃避。如此,在面临患者质疑的时候,就把医德、规章抛在脑后,通过修改病历来“保命”。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医生“举证责任倒置”,也使我们医生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当前医生和医院的隶属关系,使得某个医生的过失,成为某个医院的过失。一旦发生了赔偿,一般也需要医院承担大头。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在共同利益的作用下,会不遗余力地为医生修改病历创造条件,甚至敦促、指导当事医生修改病历。
相比起来,国外医生的独立执业的管理方式就显得合理些。在很多国家,医生尽管和某些医院发生工作关系,但其利益是独立的,其和保险公司直接挂钩,病人找医生看病,然后到保险公司报销,包括医疗缺陷,也可能由保险公司来买单。可是一旦某位医生经常遭到患者投诉,赔偿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保险公司就可能和该医生解约,而医生一旦失去了保险公司的支持,就意味着病人找他看病没有保险公司报销,那么一般也就很少有患者会找他,他也很难和医院签订工作合同。这种医生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模式,既可以增强医生的责任感,也可以避免医院和医生因为利益关系,玩“猫腻”共同应付患者的情形。面对医疗缺陷,如何让医生相对独立出来,应该是当前医疗改革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没有失误也可能失败,没有失误并不意味着成功。没有错误就等于完美无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何况,从来不犯错误的医生是没有的。医生们的这种“无为而治”,不仅阻碍了医学进步,也损害了患者的根本利益。医生应该怎么办?医学应该怎么办?
医生这个职业,是相当特殊的职业。因为人命关天,所以,对这个职业的要求更高一些。就拿大学本科来说,正规的医科大学的学制要比普通大学多上一年。毕业以后,必须要当相当长时间的住院医师,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当上医生。但是,医生又是个高风险职业。除了确实因为医术不高或因为疏忽可能发生人命关天的问题外,来自病人家属的误会也不得了。因为医生接触病人,而没有一个病人不希望自己尽快好起来,医生又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尽快好起来,这样,势必会发生医生和病人的摩擦,经常听到的新闻是某某医院某某医生又受到了病人家属的攻击。受攻击的医生中,应当有不少人是无辜的。不是他们不想治好病人,而是他们回天乏术。这个回天乏术不是医生的手段不高强,而是病人已经病入膏肓。
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医学的特点是研究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数是最多的。医学的局限性在于认识的局限,而认知也是相对的,也许是片面的,过后是错误的。医学原理也会如此。科学并不会说“我什么都知道”,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包治百病”肯定是谎言。医生对病人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什么都能治,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治;没有任何副作用,就意味着没有作用。医学的局限性还在于方法的局限性,100年前没有输血、没有抗生素、没有真正的麻醉。疾病不可能被人类征服,它们总是伺机反扑,或者“提升水平”,把人类推向陷阱。
医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到患病的人的体验上,而不仅仅集中到疾病的过程本身。治疗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有时候意味着体恤,减轻痛苦而已。2004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这样一段话:对于有些“病”(至少60余种),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方法去治疗,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有什么方法有效,也许不治疗比用什么方法去治疗更好,也许最好的方法是不去治疗。
医疗也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医疗的特点是在获的人体上实施诊断和治疗。医疗的风险性存在以下几种,诊断风险:误诊、误伤。用药风险:毒副作用、剂量耐受差异、过敏。手术风险:麻醉、出血、损伤、感染。风险在于疾病的复杂、认识的局限、技能受阻,也有责任心和经验不足。医疗是服务性行业,却是特殊的、极大风险的服务。医学是一辆行使在高速路上的破车。各种媒体电台将医学推向尴尬,使医生陷入无奈。医生的手谨慎而颤抖。医生只能以“尽可能”“尽力而为”的表达得到理解。
作为临床医生,要有为科学、为患者献身的精神。一名医生如果不愿冒险,就只能成为“修机器”的匠人,而不能成为医学大师。医生的冒险精神不仅来自于对真理的追求,也来自于对患者的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医生深怀仁爱之心,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的。当然,患者理解医生也是有条件的。在临床中,尽管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医生不能以此为借口,无视生命的尊严,随意让患者付出无谓的牺牲,承受无谓的痛苦。患者可以宽容正常的失误,却无法宽容因敷衍塞责、草菅人命造成的失误。
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说:做事要“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作医生也当如此,对医生而言,天理即为自然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情即为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和意愿。而国法即为诊治的原则、规范、技术路线、方法技巧和政策。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探索的本质就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医学仁爱的真善美精神,这种精神正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医务人员之中。无论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仍然是中国医学的主流。
郎景和教授的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好好回味的:珍视自然的每一种状态,是客观地看待科学。科学不是万能的。认识无限,而我们认知的程度和探索的范围总是十分有限的。疾病的诊治要遵循两个原则:科学原则与人文原则。科学的原则是针对病情而言的,需要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路线而采取科学谨慎的原则;人文原则是针对人情而言的,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个人与家属要求而采取人文关怀的原则。
现金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生要将科学与人文交融:有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繁荣思维品质,有效地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健康的身心状态。医生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是诊断、治疗、医学发展和医疗纠纷防范的关键环节,也是医德的表现。新时代的临床医生必须是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和敏锐的交流者。
临床医生们的探索与发现之路就是一条临床医学研究之路,是理论联系实践、修炼求道、功成自然之路。临床科研的土壤就在临床诊治的病例、病案之中,关键是善于发现问题,要有思维、学术的敏感性,抓住问题就去研究、去探索,在探索中产生创造性。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的探索与发现之路更是一条深入云端的羊肠小道,需要咱们临床医生们具备一种执著的献身精神,一种事业激情,一种睿思智慧和一种行动习惯,不是为了寻求功利,而是为了选定的目标和使命而去苦苦探索的。真正使医生能力和智慧提高的是病人。病人是病理现象的展现者。只有这时(在病人面前,而不是在书本上),医生的双眼才能焕发智慧。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是必要的。人文修养和哲学理念具有根本性、终身性。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窄的领地内,我们需要学习的更多更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医生学术论文
在美国,执业药剂师同医生、律师一样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药进行复核,对非处方药物进行监控和指导,对顾客病人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辅导。2013年12月,根据美国著名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美国公民表示完全信任药剂师,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护士,位居最受美国民众信任的职业第二名。据统计,截至2010年,在美国共有27.49万注册药剂师,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会增长25%之多。其中超过65%的药剂师被零售药店雇佣,但也有一部分药店经营者来兼职本店的药剂师。另外有22%的药剂师供职于医院,其余人数则是分布在邮购药房和网络药店。这样的从业比例是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在我国,截至2014年11月,拥有执业药师数量最大的是社会药房,占比达到了77.4%,其次是批发企业为19.1%,而受聘于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人数则少之又少,仅有1.9%和1.6%。 在薪酬方面,根据2010年美国药学职业薪酬调查显示,药学主任的薪酬为每年12.52万美元、零售药店药剂师为11.36万美元(70.5万人民币)、医院药剂师为11.17万美元(69.3万人民币)、邮购药店药剂师为10.93万美元(67.8万人民币),而供职于诊所的药剂师的薪水为11.34万美元(70.35万)。由此可以看出,除职位级别差距外,受聘于零售药店的药剂师的平均薪酬是最高的,而供职于邮购药店的药剂师的收入是所有类别中最低的。 在美国,要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药师大约要花8~13年:4年科学本科 + 4年药学博士 + 1~2 年轮转 + 1~3 年进修 。除了4年科学本科,其他背景的学生也可以选择没有学位的2年实验科学项目:包括解剖学、生理学、药物生物化学、生物学基础、物理学基础、免疫学、有机化学和药房轮转。 药学博士是成为药师的第一个职业学位。完成药学博士需要4年,前3年是必修基础课,除了药学以外,还有药物法、伦理、病人沟通和如何与医生合作的课程。在第二、三年,学生就应该选好了未来自己的工作方向,并选相关的专业课:如药物治疗、生物统计、健康管理或临床专科。第四年是完全的药师临床训练:包括在医院跟药师的诊、指导病人用药等。每个轮转持续4~6周,学生大多数需完成7~10个轮转才能毕业。药师博士毕业后,还需要完成药师执业考试(NAPLEX、MPJE或FPGEC)。 美国特别重视药剂师的教育工作,在1932年便已设立专门的药学教育委员会(ACPE),作为药科学校的专职认证机构。ACPE的职能是保证和提升药学专业教育的质量,其委员主席是由美国药科大学联合会、美国药剂师联合会、国家药学委员会所联合认任命的。若想在美国获得药剂师的执业资格,申请者必须要参加药剂师资格考试,并且只有ACPE认证的药科大学毕业生才有此资格。 目前想要通过ACPE的资格认证,申请学校就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审查和考核: 1、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未来规划;2、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3、课程安排;4、学生资源;5师资结构;6、学校设施。不要以为一所学校通过了以上的审核就可以获得ACPE的认证资格了——在尚未招到学生并完成学业之前,他永远都只是一所等待获得批准的预备学校。但是处于这个阶段的药科学校就已经可以开始设立符合ACPE标准的相关药学课程了。按照惯例,最终成功申请成为ACPE认证的药科学校一般需要六年的时间。 美国 社区执业药师 的主要工作包括:配药,指导社区医生用药,管理药店相关工作人员,教育患者用药,给患者提供健康生活意见等。一般的流程是:医生将处方直接发到药店,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过敏史、病史、保险公司等。药店药师输入医生处方后,可打印出标签,准备好药品,同时将处方发给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会立刻回复患者和保险公司共付的比例。执业药师将医生处方、标签、药品核对后,如果准确无误就配药给病人,并给予相关咨询。 如果病人在同一连锁药店买药,药师则可以看到病人的病历和用药情况,这样就可以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和潜在过敏反应。药师通常还参加社区健康项目,没钱去医院的穷人可以从药师这里咨询病情,特别是糖尿病胰岛素用药指导等。同时,药师还可以为病人开疫苗的处方,如流感疫苗。从2008年到2011年,药师开的疫苗数量从60,000升至150,000。 医院执业药师分为全科药师和专科药师。 基本流程是医生开处方,药师审核处方,技术员调配,药师核对,随后由药师发药并进行用药咨询。门诊的全科药师主要在门诊药房,专科药师在专科诊所、内科诊所、家庭医生诊所、老年科诊所;病房的全科药师主要负责中心药房和普通病房,专科药师主要负责器官移植、重症医学、感染等专科病房。如Nebraska医院的门诊药房共有8个药师、20个技术员,主要负责门诊患者处方调配和出院带药。医院药房还会由药师和医生代表组成一个委员会,商订医院的处方集(Formulary),如果医生开的药品不在处方集之内,药师还需给医生打电话建议选用处方集内效用相似的药品。 门诊专科药师进驻诊所和医生一起工作,并有一定范围内的调整用药和处方权。例如,对于抗凝的病人,药师需要每天观察INR值和实验室检查,若有问题则与患者电话联系或者预约患者来门诊复查,需要调整用药时可以在电话中告知患者调整方法。对于老年患者还需要对用药记录进行重整:早上从电子病历系统中调出当天来诊的患者资料,根据以往实验室检查计算肌酐清除率,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病房全科药师的工作职责包括确认用药医嘱、回答用药咨询、药学干预及记录、病历用药回顾和参与抢救。每个新开的用药医嘱都需要药师审核:是否有适应症、禁忌症,处方是否必要,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是否合适,是否有药物相互作用等。医生还会下药师会诊的医嘱,包括入院用药重整、万古霉素剂量调整、抗凝药监测、胰岛素剂量调整等,药师也会完成相应的病程记录,供医生、护士查阅。一些不常用的药物需要药师会诊才能开出来,例如高级抗生素。医生若下医嘱说明“药师负责(per pharmacist)”,那么全部交给药师来检测、调整,如使用全营养液的患者,药师需要根据电解质的情况进行营养液调整;每天查看所负责病区新出来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据此对抗菌药进行调整。其实相当于每个住院病人都配备有一名全职药师,只是大多数情况他们都只是在后台默默审方子,用药复杂时才会请他们会诊。 患者出院时,药师首先查看医生的出院医嘱,对比患者生命体征、近期实验室检查、主治医生的病程记录等核对出院医嘱是否需要调整。若没有问题,药师予以确认出院,并将电子处方发到病人的药房(全美范围内)。病人出院如果直接回家,即可在家附近的药房取药,同时病人会得到一份详尽的出院指南,包括用药说明等。如果是去护理机构,药师会直接把用药信息发给护理机构。而在国内,出院前往往是没有受过相关训练的护士为病人解释如何用药。 病房专科药师的职责依科室的方向而各异。例如在移植病房,药师会全程参加科室查房:主治医、住院医、护士、药师一起讨论病人病情和下一步用药计划。一些小型医院没有专科药师,则会与附近的综合医院专科药师签合同,以获得相应的药物咨询。 中国人可以申请美国的执业药师,但有相当大的难度,基本上要求以下几点: 1.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你的专业知识再好,如果没有语言表达的话,也不能去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牢固,这一方面我们国内的药学教育远远不够,主要差在临床药学的实践上。在美国,作为药剂师,你必须具有类似医生的一些知识,以便你能准确的服务病人。 3.专业词汇量非常大,你须准确无误的表达和应用。 这只是基本的素质要求,严格的硬性规定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访问其网站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ards of Pharmacy 了解详情。说到底,哪怕是一个美国人,要申请成为药剂师也并不容易。与其看着人家碗里的香饽饽,不如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在中国通过执业药师考试吧。
是的,年轻的女副教授,受到大家的质疑,但是优秀又努力的人很多,她的付出值得这样的回馈。
她是震旦大学的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是一名研究生,之前发表过自己的教材和论文,专业研究的方向是新闻和写作。
这位美女科学家的水平非常高,而且她的论文研究还实现了很多项世界级的突破,她本身的成长之路也非常的励志,是一个非常强的女科学家。
她的水平是被大家公认的,是一个能力很出众的科学家,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将事情的核心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