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的有关孙子兵法的论文

发表的有关孙子兵法的论文

发布时间:

发表的有关孙子兵法的论文

《孙子兵法》思想体系中的原则和方法论文

摘要 :被后世奉为“百世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家思想的代表作,其内容不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而且作为一部主要论述作战“方法”的经典著作,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而言,借鉴价值的挖掘必须首先揭示二者的内在联系,明确借鉴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着力从《孙子兵法》思想体系中挖掘可以借鉴的原则方法、具体方法以及方法艺术;最后,对借鉴的过程进行辩证反思。

关键词 :孙子兵法;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Sun Tzu's Art of War and Methodology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stract: Regarded as the“founder of art of war for a hundred generations”,Sun Tzu's Art of War is the masterpiece of ancient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ists' thought and the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ilitary culture. It not only embodies broad and profound military thought,but also,as a classical work dealing with methods of combat,has inherent correlations with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therefore,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developing the space of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or enriching its methodology to reveal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Based on the above,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Art of War from principles and methods,specific methods,and art of method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 Sun Tzu's Art of Wa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ology innovation;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其意义早已超出军事着作的范畴,其思想已被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广泛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不例外,同样能够从《孙子兵法》中汲取营养,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存有内在的联系。同时,由于《孙子兵法》在思想上具有层次性,呈现出战略思想与战术思想的统一,因此,它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借鉴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其原则方法的完善上,而且还体现在对具体方法和方法艺术的优化上。

1、《孙子兵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在关联性

1. 1 《孙子兵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均具备方法论属性

继承与借鉴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路径,但并非所有的传统经典都可以借鉴、便于借鉴。从这一层面讲,由于《孙子兵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均探讨“方法”问题,均具有方法论属性,因而使借鉴成为可能。《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思想可以直接嫁接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中,如“知己知彼”和“因地制流”的原则方法在思想信息获取中的运用; 而即便不能直接移植的方法,也可以经过挖掘、引申、转化之后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将“妙算”思想引申为思想政治教育预测方法,将“击虚避实”中的“虚”与“实”分别转化为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和抵制心理; 同时,正是由于其方法论属性,《孙子兵法》呈现出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部分吻合,大体可以概括为原则方法、具体方法和方法艺术三个层面,还可以划分为认识方法、实施方法与管理方法三个层面,因而大大增强了《孙子兵法》的借鉴价值,为多层次、多角度借鉴奠定基础。

1. 2 《孙子兵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均以人的活动为关注焦点

《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书,其实践目标在于指导一方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它所关注的焦点并非战争本身,而主要集中在与战争相关的人以及人的活动上。例如在论述预测战争胜负的“五事”与“七计”中,人的因素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战争进行中,则要求坚持“上兵伐谋”的战略原则,将人的谋略作为赢得胜利的“法宝”,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从而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与此同时,《孙子兵法》对人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以人为主”上,还体现在“以人为本”上,即不仅要挖掘和培养人,发挥其在战争中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关心和爱护人,做到“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以人作为指导对象,以人的智谋的发展为关注焦点,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同样以人为实践对象,以人的思想行为转化为关注焦点[1],这种相似性,为深入借鉴《孙子兵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孙子兵法》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价值

2. 1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

“先胜”、“全胜”、“变胜”是《孙子兵法》所追求的三大战略目标,但从动态操作的角度来讲,却是十分宝贵的原则方法,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并相互联系,内在统一,其中的许多观点能够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的重要补充。

2. 1. 1 先胜后战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是《孙子兵法》“先胜后战”思想的集中体现,即参战一方要从自我出发,充分准备,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再发起或参与战争。具体而言,“先胜后战”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先知,先算,先备,先机,先势”[2]五个方面,而在辩证考量的基础上,将“先胜后战”思想作为原则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方面启示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实践时,应当推动教育准备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即注重教育信息掌握的精确性、完备性和时效性,并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物资准备; 进而对教育过程及效果展开科学预测,并将理论预测与实践调整相结合; 想方设法在教育过程开始前抢占教育先机; 营造容易使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态势,从而达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要求。另一方面,“先胜后战”的原则方法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准备与实际教育行为的关系,事实上是“慎教”原则的一种体现,即教育活动必须谨慎开展,必须在有科学、系统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否则,那些未经准备的教育活动可能不仅不会产生正面影响,而且还会带来负面作用。

2. 1. 2 求全致胜

求全致胜的原则方法引申自《孙子兵法》中的“全胜”思想,其内涵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层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目标之“全”.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认为战争应超越战争本身,实现“不战”.具体而言,即要“全国、全旅、全军、全卒、全伍”.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当超越教育本身,与“不战而屈人之兵”相呼应,树立“不教而化人之心”的目标,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自主接受教育信息。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之“全”.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争方法运用策略,将方法划分等级,指出“伐谋”、“伐交”等柔性方法为“上策”,而“伐兵”、“攻城”等刚性方法为“下策”.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不教而化人之心”的目标,应借鉴上述方法的运用策略: 一是实现方法运用顺序的梯次化,针对不同教育情境建立相应的方法选择机制; 二是使各类柔性手段发挥主要作用,将刚性手段作为补充; 三是要最大程度实现“不教”,即要大力开发隐性教育方法与自我教育方法。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运用效益之“全”.在孙子看来,“伐谋”与“攻城”相比,之所以为上策的原因之一在于前者代价小但效果明显,能够实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战略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注重方法运用的效益,尽可能采用代价小但效果好的方法。

2. 1. 3 变中取胜

《孙子兵法》十分强调“变”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以变制胜,变中取胜。这一思想与当前以快速变革为特征的信息社会相契合,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具有借鉴价值。具体而言,变中取胜的原则方法主要概括为三层含义: 其一,孙子曰: “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启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不寻常之方法,通过“出其不意”之策激发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接受兴趣。其二,孙子曰: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启示教育方法不能随意变化,要“因地”“因敌”变化而为之,即要跟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环境采取相匹配的措施。其三,孙子曰: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并要从“奇正变化”实现“奇正相生”.在这里,所谓“正”可引申为正面、传统的教育方法,“奇”可以引申为多样、新颖的教育方法,而所谓“奇正之变”、“奇正相生”即要实现传统与新颖之间的深度结合与相互转化。具体而言,新旧两类方法应实现优势互补,在运用过程中,既要出新出“奇”,又要避免因单独使用全新方法而使受教育者产生突兀感与质疑感。

2. 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

《孙子兵法》中诸多战术思想可以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但鉴于部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原有的成熟方法相统一,因而,这里只借鉴一些富有新意的思想,以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的创新。

2. 2. 1 “策之,作之,形之,角之”: 构建思想信息“试探获取法”

思想信息的获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而《孙子兵法》恰为我们提供一套较为新颖的信息获取法,孙子曰: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策之,作之,形之,角之”可分别简述为判断分析、引导挑动、假装示形、试探进攻四个动作,将这一策略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中,可简要概括为“试探获取法”.它综合了观察法和调查法的有利因素,但又与二者相异,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策之”与“作之,形之,角之”相结合,即实现理论分析与实地操作的统一,并从四个角度对教育对象进行试探,从而保证信息获取的全面性,也从不同侧面相互验证所获信息的精确性; 其次,试探法的运用要求达到“形人而我无形”的理想状态,因而,信息获取活动可以有效避免“打草惊蛇”,降低教育对象的防卫心理。再次,由于试探活动本身的特性,更容易将受教育者思想深处的矛盾和问题暴露于教育者面前,为彻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 2. 2 “故兵之情: 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创立 “情境激励法”

孙子曰: “故兵之情: 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即士卒在不同的外部情境中,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心理状态: 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形势逼迫就会拼死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将这一思想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激励方法,即通过创设相应的外部环境来激励受教育者。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研究也证实了外部环境对人的激励作用,认为: “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映,只要改变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3]45在辩证吸收这一思想合理性的基础上,应当认识到,环境的改变涉及纷繁复杂的变量,可控性和操作性较弱,因此不妨将环境缩小为情境,通过操纵若干可控变量,创设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形成具有明确目标指向的群体氛围,以达到相应的激励目的。事实上,孙子也是从“围”、“不得以”、“过”等具体情境来阐释这种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情境激励法是一种综合激励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需要在情境中结合传统的奖惩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因而对受教育者的激励作用是经过多重强化的.。

2. 2. 3 “围之,攻之,战之,分之,逃之,避之”: 改进“冲突化解法”

《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丰富的冲突化解思想,孙子曰: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在用兵作战时,我强敌弱则可直接“围之,攻之,战之”,势均力敌则需设法分散敌人各个击破,敌强我弱则要避免与之正面对抗。在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化解冲突时也可以采取相似的三类操作模式。即在教育主体能够调动的力量较大,而冲突较小时,要果断处置,迅速化解; 在教育主体力量有限,而冲突态势复杂时,应当重视分解冲突,使冲突化整为零,进而依次解决,或在有条件时直接抓住冲突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化解,切不可平均分配力量; 在教育主体的力量严重不足,而冲突来势凶猛时,应在制止冲突进一步蔓延的前提下,尽可能不与之正面交锋,而采用迂回策略。例如,教育者并不直接对过错一方批评教育,而是先安抚双方情绪,并寻找恰当机会邀请亲友等进行劝导,待其思想有所转化,再采取下步行动。

2. 3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

《孙子兵法》不仅揭示了战争所内含的客观规律以及应对战争的一般套路与方法,而且结合前人用兵智慧将方法运用提升至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因此,其英译名为“The Art Of War”,即“战争艺术”.具体而言,《孙子兵法》中的“势”论最能体现其艺术境界,而“势”又体现在“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四个方面。

2. 3. 1 巧用“分数”---依靠组织编制施展借力育人的艺术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需要面对人数众多的受教育者,如果单靠教育者个人的力量承担全部教育工作,是必分身乏术,顾此失彼。因此,如何化解“少”与“多”的矛盾,时刻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孙子兵法》同样注意到在将帅用兵中遇到的类似矛盾,并提了解决办法: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即将帅应当学会运用组织制度,进行分级编制,递相统属来治理军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就是要熟悉自身以及教育对象所处的组织及其运用模式,从而借助组织成员的力量展开教育活动,实现借力育人。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教育者要重视发挥班委、团委、党支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及其相应学生干部的影响力; 也要重视探索学生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关注“意见领袖”或其他有较强号召力的人物,优先转化其思想,进而推动其发挥自身影响,带动周围同学思想的积极转化[4]; 同样,还要重视发挥家长、社区等校外力量展开教育。

2. 3. 2 妙用“形名”──改善信息传播提升沟通实效的艺术

良好的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一把利剑,但在对象人数众多,性格各异的条件下,要实现准确、顺畅的沟通并非易事,需要教育者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应的沟通手段与技巧。孙子曰: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孙子认为,只有因地制宜的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工具进行指挥,才能够达到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队一样的境界。事实上,沟通与指挥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也遵循同样的道理。一方面,如上所述,《孙子兵法》就提出了巧用“形名”的思想,曹操将其注释为: “旌旗曰形,金鼓曰名。”孙子也引用《军政》中的观点说明“形名”的具体用法,曰: “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 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即通过刺激听觉与视觉两种知觉,来促进指挥信息的有效传递。这启示教育者在沟通时,工具的选择应多样化,尽可能使沟通对象的不同知觉器官都能接受到教育者发出的信息,从而发挥各类知觉器官的信息接收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特别重视多种沟通手段运用的主次与方向问题。既要根据沟通情境的不同选择主要与次要手段,又必须保证多种手段作用方向的一致性,正如孙子云: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2. 3. 3 善用“虚实”──探察薄弱环节寻找教育突破口的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受教育者思想的转化,犹如攻打一座处处设防的坚固城堡,如果集中力量进攻其重兵把手的城门或其它防御工事,必定事倍功半,即便攻克也是损失惨重。因此,必须善于寻找相应的突破口,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以瑕投卵”的效果。而孙子曰: “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即攻击敌军,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关键在于正确处理虚实关系。具体到操作层面来讲,则要“避实而击虚”.也就是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运用于受教育者之“虚”,避开受教育者之“实”,在容易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地方下手。这里的“虚”即我们所探求的突破口,它既可以是某一受教育群体中容易内化教育思想的个人,通过首先转化他们的思想带动整个群体思想的快速转化; 也可以是某人思想体系中与教育思想相契合的部分,通过以这部分思想为切入点,进而转化其全部思想; 还可以是一个群体或个人对教育思想的防御心理有所松动的某一时间段,通过把握时机,迅速介入,有效转化受教育者思想。

3、借鉴《孙子兵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辩证反思

3. 1 在充分认识《孙子兵法》内在局限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孙子兵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我们在借鉴其思想时,不仅要大胆取其精华,更要注重识别和剔除其思想局限,正如孙子在文中所指出的: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即在看到事物优势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劣势所在。对于《孙子兵法》的局限性而言,首先要看到其哲学思想的朴素性,特别是其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如孙子认为“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过分夸大了将帅的作用,这类思想决不能被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纳。其次,要看到其立论的根据在于维护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因而其思想中存在一些愚民策略。如孙子曰: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而目的在于达到“使之无知”,这类方法策略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再次,要看到《孙子兵法》毕竟为一部兵书,提出的全部思想均针对战争这一特殊环境,许多方法在和平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适用,如孙子提出“以诈立”的恶意欺思想,通过“用间”获取信息的思想等,有些甚至涉及到违法犯罪,切不可直接借鉴。

3. 2 在充分掌握《孙子兵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借鉴《孙子兵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必须尽可能尊重原着,如果脱离原着,或错误理解原着思想,即便生发出精彩的启示,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也就无借鉴可言。但与此同时,借鉴的过程也绝不能总是从起点开始,而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而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前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对《孙子兵法》的借鉴,着力弥补前期研究的缺失,修正借鉴中存在的明显错误。事实上,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角度借鉴《孙子兵法》的相关成果相对较少,研究缺乏系统性,因而尚大有空间可为; 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其它学科对《孙子兵法》进行借鉴的成果中汲取营养,即进行适度的“二次借鉴”.例如,当前对《孙子兵法》思想借鉴最多的非经济管理领域莫属,《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孙子兵法〉的管理学阐释》等书籍层出不穷。因此,可以从这些成果中关注《孙子兵法》对营销策略、管理方法、商战谋略等内容的启示,进而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关联,以寻求可借鉴之处。

3. 3 在充分赋予《孙子兵法》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孙子兵法》诞生于2 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必须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其中,因为借鉴的直接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赋予《孙子兵法》以时代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其思想的局限性,进而才有可能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具体来说,赋予其时代性,体现为如下三个层面: 将《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与现代科技成果的工具价值相结合,使其方法策略通过现代科技得以延伸。如将“妙算”的信息预测思想与大型计算机或网络“云计算”相结合,通过现代化工具使“妙算”的结果更加精确。再次,要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话语体系阐释并表述《孙子兵法》,例如,将《孙子兵法》中内含的方法体系按照现代方式划分为“原则方法”、“具体方法”、“方法艺术”3类,将“击虚避实”的思想转化并表述为“寻找突破口的艺术”等等。

首先,孙子在《孙子兵法》中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从整体上筹划战争。论述了战争中的一系列矛盾及其相互依存和转化关系,主张在战争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因此,孙子辩证法实属唯物辩证法范畴;其二,孙子辩证法是孙子势哲学系统中的方法论,它揭示了战争规律和势的本质、功能、运作规律性;其三,孙子辩证法产生于军事,但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是超越时空的,哪里有势的存在,哪里就有孙子辩证法的应用;其四,孙子辩证法的实际操作,可以直接转化为战略势或战术势,是为势的技术、手段;其五,孙子辩证法体现了孙子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武器。据此,孙子辩证法可具体称作为势辩证法,它类于电路中正负两极间的电位差,形成电流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趋势,透视事物表里,明析事物的本质。孙子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在《孙子兵法》中,辩证法内容极为丰富,孙子运用它把战争发展变化的规律与操作对策揭示得淋漓尽致,其主要内容有:对立统一规律方面。在孙子辩证法中,以对立统一观为多见,如:战与和、势与事、君与将、彼与己、胜与负、治与乱、奇与正、虚与实、攻与守、迂与直、分与合、人与物、生与死、信与疑、屈与伸、行与止、利与害、表与里、文与武、速与久、刚与柔、攻与守、众与寡、先与后、强与弱、劳与逸、内因与外因、战争与经济等。质量互变规律方面。孙子把质量互变规律运用到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中,力图从量的优势营造质的优势。如:《军争篇》中关于“气”的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形篇》中关于敌我双方面力量对比的分析,也是由量到质的过程:“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否定之否定规律方面。在《孙子兵法》中有的句式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如《用间篇》中:“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在这里,“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是肯定的;“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是否定之否定;“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是新升级的肯定。在《孙子兵法》中,还有系统分析的方法、信息的方法、控制的方法。(四)孙子管理哲学孙子管理哲学,是体现军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统一关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总和。在古代,除国家管理外,最大的管理实体是军队。如果说,国家管理重在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孙子管理哲学则重在国家安全、优化为势资源。管理主体。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自然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依存。孙子高度重视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并针对管理主体提出与其作用相适应的要求,恰如现代能级理论。在《孙子兵法》中,把君、将作为决策层管理者。指出作为决策层管理者应具有慎战、善战的素质,从而构成明君贤将管理决策层。管理决策层要特别处理好权力的运用。国君一经命将出征,就不可“乱军引胜”:“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谋攻篇》)孙子强调将要“重权”、“经权”:“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篇》);“将受命于君”,“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同时,孙子还强调有权之将要有“五德”(《计篇》)、戒“五危”(《九变篇》)、防“败道”(《地形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它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于中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军事理论家的影响非常深远。三国时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唐太宗李世民也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不仅如此,《孙子兵法》也受到世界上众多的外国军事家的重视。英国著名军事学家利德尔*哈特在其《战略》一书的序言中说:“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以后,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地翻译《孙子兵法》这本书了。”美国的军事理论家约翰*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的序言中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2200年后的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制约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中仍然有其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可见,《孙子兵法》以其对战争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对战略战术所作的精辟论断,不仅受到了中国军事家的推崇,而且得到了外国军事家的极高评价。因此,我们向普通读者介绍《孙子兵法》原文和介绍孙武生平的同时,介绍一下孙子的军事思想也是十分必要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 首先,孙子对于战争胜负有着十分科学的、整体的认识。他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安危,因此,必须慎重地对待。孙子认为,进行战争要从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各个方面出发,立足于国家的全局,认真地分析战争的利弊,“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交战前,要通过这种对交战双方利弊的分析,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子为了阐述战争与国家全局的关系,在《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详尽地论述了战前进行“五事”、“七计”的衡量和比较的重要性,并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要求战争的决策者必须在战争前首先发现敌我双方的各种基本条件,从而把握战争的全局。除此而外,孙子认识到战争的胜负还决定于军队与国家(国君)的密切协调。孙子认为:国君应做的事是修道而保法;国君不可”怒而兴师“,不可以随便干预军队的事务。如果国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其结果只能是自乱其军。可见,孙子对决定战争胜负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一点,有较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其次,孙子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较深刻的理解。孙子认识到,战争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同时,战争还会给国家的经济造成破坏,给人民增加沉重负担。基于这种认识,孙子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1.兵贵胜,不贵久。战争需要“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其“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因此,为了尽量减轻战争对于国家经济造成的负担,就应当争取速战速决。2.因粮于敌。孙子指出,国家在战争中会因为远道运输而导致贫困。因此,战争中应当就地征粮,以解决粮食的补给问题。3.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孙子指出,为弥补战争中物资供应以及兵源的不足,可以将缴获的敌方战车和我方车辆掺杂在一起使用,对俘虏的敌军士卒给予优待,让他们为我所用,以补充自己兵源的不足。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孙子在2500多年前对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就已有相当的认识了。还有,孙子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也有独到的见解。战争会给经济造成破坏,这是战争不利的一面;然而,军事家孙子在那个时代看到的不仅仅是战争有害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的有利的一面。战争的胜利能实现政治目的,可以弥补国家土地与资源的不足,能够暂时解决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总之,战争的最终取胜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开明的政治观点、能得到大多数人民拥护的政治主张,会为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孙子在兵法中将“道”列在“五事”的首位,指出国君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令民与上同意”。孙子还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可见,孙子不仅认识到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同样,他也认识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还以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论述了战争的胜负与主观、客观之间的关系。孙子一方面指出,战争的胜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战争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做到“先为不可胜”,因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里,孙子指出,战胜敌人的关键之处在于客观条件,在于敌人是不是有隙可乘,我方能做的事只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等待、捕捉有利的战机;另一方面,孙子有指出,在战争中如果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那么,客观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因此,“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这里,孙子又论述了在战争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指出人们如果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能成功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那么,客观条件也是可以改变的,不利的条件也可以变为有利的条件。孙子总结出了胜败之间诸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孙子的军事思想时时处处闪烁着哲学的智慧与光辉。孙子的军事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战略战术原则也是备受人民推崇的。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对于战略战术的总结如下。1.避实击虚。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指出,战争中兵力的布置是战争指挥者依照所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其兵力必定是有强有弱。我方在作战中应当避开敌人兵力强大的部分,而重点进攻敌军兵力薄弱的部分,这样就能夺取战斗的胜利。这一点,孙子在其兵法《虚实篇》中有精辟而形象的阐述。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同时,对于如何实施之一作战原则,孙子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如集中优势兵力,攻其所不守;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总之,这一原则的关键是集中力量,寻找弱点并迅速出击。2.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兵法》的另一作战要点是: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即调动敌人,让敌人依照我的意图行事;“致于人”,即被敌人调动。孙子指出,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没有主动权,便会被敌人牵着牛鼻子走,就会陷入被动、消极防御甚至处处挨打的境地。而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则能改变不利的形势,让敌人“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这一点是取胜的必备条件。3.先胜而后求战。 孙子在其兵法的首篇写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由于孙子认识到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因而提出了以慎重的态度对待战争的观点。孙子提出,在战争前,应认真地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力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打有把握之仗,而不打无把握之仗。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这些话的意思,立意均在于此。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指出,在战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自己,也了解敌人。知彼知己,才能去实施避实击虚之计,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终战胜敌人。同时,孙子还指出,要真正做到“知彼知己”,就必须舍得花大力气去探知敌情,掌握敌情,这是进行“庙算”的基本前提。5.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在其兵法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奇正”的命题,即在作战的战术部署中,兵力部署以承担正面作战为正,进行侧击、包围、迂回的为奇;担任钳制敌人主力的为正,列阵对敌、明攻的为正;承担突击的为奇,采用机动、偷袭或者特殊战法的为奇。孙子提出作战必须有“正奇”的变化,要“以正合,以奇胜”,才能最终赢得主动。孙子的这一军事思想,已为后来众多的军事家所运用。以此战略战术为指导而赢得战争胜利的战例几乎俯拾皆是。6.识众寡之用者胜。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还总结出了兵多与兵少的不同用法。孙子一方面指出了兵力的多少在作战运用时的一般规律,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这是使用兵力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孙子又说:“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他指出,打仗、用兵应视不同的情况而灵活地使兵力分散或集中,在我方兵力不如敌人时,要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这样,在局部上造成“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的相对优势,给敌人以有力打击。孙子在他的兵法中总结了兵多与兵少的用法后,指出:“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可见,孙子提倡兵力的部署要以敌我力量的对比为依据,在作战中要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从以上孙子提出的战略战术中可以看出,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在于他的“避实击虚”的观点,其军事战术的立足点在于如何卓有成效地打击敌人。孙子强调必须在对敌情、作战地理条件等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作战形式,出奇制胜。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对后世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完)

孙子兵法军行第四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 ,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出不可被战胜的条件,然后去等待敌人可被我战胜的条件的出现。不可被战胜的条件,其创造在于我方自身;而可以为我所战胜的条件或可乘之隙的是否出现,那就在敌人方面了。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够创造出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而不能迫使敌人一定会为我所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努力就会实现。创造不可被战胜的条件,是我方在防御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敌方出现可以被战胜的条件,那么我方就需采取攻势动作了。采取防御,是由于敌人的力量比我强大;而采取攻势,则是由于敌人的力量较我弱小。善于防御的人,能深密隐蔽兵形,犹如藏在极深的地下,敌莫知所在;善于进攻的人,能高度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犹如动作于九霄云外,敌莫知所御。所以,这样既能保存自己而又能取得完全胜利预见胜利不超过常人的见识,就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激烈的战斗而夺取胜利,并博得天下人的称赞,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比能举秋毫之重算不上多力,能见日月之光算不上眼明,能闻雷霆之声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所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都是在敌人已经处于可能为我战胜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原文]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译文]古时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战胜的敌人 。"胜于易胜"在实际的战争中可以最简单地演化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如何创造条件,发现敌人最容易战胜的一面(即最弱的一面)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解放战争时期的宿北战役就是个先打弱敌、胜于易胜的好战例。 1946年12月,国民党军集中25个半旅,分兵四路,从东北台、淮阴、宿迁和峰县向我进犯,企图占领苏北,消灭华东解放军主力。敌军来势汹汹,单从兵力对比来看,敌军显然是强者。但它有弱点,其最大的弱点是进攻面过宽,各路间隙太大,很难互相策应支持,战役上协同配合不力,这一弱点有利于我军在内线实行机动应战,有利于我军各个歼灭敌人。 拣弱的来打,哪一路较弱就先打哪一路,陈毅,粟裕经过分析认为:从宿迁进攻沐阳、新安镇的这一路,由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辖整编师第11师和第69师,和其他几路相比,这一路比较好打,而这一路中,11师是强者,是蒋军的"五大主力"之一,但这一路第69师突出冒进,所辖3个半旅也是拼凑起来的"插花"班子,战斗力不强,内部矛盾亦多,该师师长戴之奇是特务出身,虽属反共死硬分子,但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在战役部署上,他的3个旅在东西一线展开,师部只带一个团,位于最右翼,翼侧暴露,便于我南北对进,首先从敌之左翼打开缺口,而后实行两面夹击。经过战略合围和战术分割,使敌首尾不能相顾,无法互相支援。 所以陈毅、粟裕决定集中兵力打戴之奇的整编69师。结果,在宿北全歼戴的69师3个半旅共约2万余人。戴之奇无路可走,自杀身亡。 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拣弱的先打,无异于变整体弱势为局部强势,变战略防御为战役战斗的局部反攻。我兵力就整体来说与敌相差甚远,但集中力量对付一支弱敌,就显得绰绰有余。把弱敌消灭了,强敌必将受到威慑和削弱,就比较容易对付了。 再强大的敌人也有其软弱的一面,而善战的将领,必须先使自己立于不败,再调动自己较为有力的部分,击溃敌人弱的力量,抓住机会,取得胜利,这就是"胜子易胜"计谋的精髓之处。 比例中,陈粟二位大将正是运用这一思想,果断地攻打敌人"易胜"的69师,既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又使整体局势向利于我方的情况发展。他们可以称为"善战者"了。 所以孙子说:“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他们打了胜仗,没有令人惊奇之处,也没有料敌制胜的名声和勇武威猛的战功。他们获取战争胜利而不出任何差错;其所以不出差错,是由于他们所采取的制胜措施都是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早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敌人可能被击败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首先创造必胜的条件而后才去寻求与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则往往是先贸然与敌交战,然后再在交战过程中去争取侥幸的胜利。

有关论文发表的句子

适用高中议论文的句子摘抄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 ,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 句子 ,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适用高中议论文的句子摘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塞缪尔·厄尔曼

(适用主题) 可用于热爱生命、保持对理想的热忱、学到老活到老、可怕的不是身体老去,而是梦想死去等文章立意。

(运用示例) 所谓青春,并不是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一种心态。正如塞缪尔·厄尔曼所言……

2、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余光中

(适用主题) 抒发坚定的情感,表达对梦想、逆境中不妥协,孤勇前行的决心与希冀。

(解析) 它采用了比喻修辞,把人想象成海燕和不改颜色的孤星,赋予人海燕不惧海浪的勇敢和孤星独自闪耀的沉静,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境界开阔。

(运用示例) 行走世间,既要做勇猛的虎,也要细嗅路边的蔷薇。行至难处时,学会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飞过海岸,闪闪发光。

3、不幸,是天才的晋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巴尔扎克

(适用主题) 祸兮福兮,乐观,顽强。

(运用示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中的不幸背后所隐藏的,多半不是时运不济,而是曾几何时的所留于当下的绊脚石。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晋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在不幸的时候,你是以命运麻痹自我,还是勇于自我剖析?你是甘于沉沦,还是勇于突破?勇敢迈进一步,或许这次的不幸,就是找出问题,自我突破的时候。

4、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约翰·肖尔斯

(适用主题) 关于生活的苦难总会过去,福祸相依的辩证讨论,人生的格言等立意。

(运用示例) 当冬天蹒跚着向我们走来,春天的影子早已悄然隐匿在其背后;当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希望的种子已然在泥土里等待苏醒。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可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5、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

(适用主题) 关于沉默的力量,坚持,厚积薄发等作文立意。

(运用示例)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在阴潮的泥土中,每一粒种子都要隐忍一冬的孤独,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默默等待。经过一冬的等待,一冬的孤独,才有了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才能勇敢地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抹嫩绿。

6、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丰子恺

(适用主题) 有关阐述自己的生活态度、于浊世中坚守自我、超然的人生、真诚与踏实、遵循规律等作文立意。

(运用示例) 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难免会充满各种磕磕碰碰、高潮低谷,但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要学会一切以平常心处之。就如丰子恺所言:“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生活中如果能做到这样,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7、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史铁生《病隙碎笔》

(适用主题) 认识自我,坚守信念,坚持自己的选择等主题。

(运用示例) 生活在当下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满目都是标签、满耳都是评价,当耳目都被“他人”堵塞,“自我”还剩几何?若世上本没有路,不应苦等他人走出路来,而应听从自己的内心,于无路处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史铁生说:“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随波逐流者或笑愚公之执,人云亦云者或嘲夸父之痴,但如劲竹傲松者则有“任尔东西南北风”之姿,故能驭风凌寒,青云直上。

1、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林肯

(适用主题) 人生贵在持之以恒、描写破釜沉舟的决心等。

(运用示例)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我相信无论目标是在远在千里,还是近在咫尺,都要从脚下的`每一步做起,并且要持之以恒走完剩下的每一步。正如林肯所言: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金缨的《格言联璧》

(适用主题) 坚持梦想,需树立远大志向等。

(解析) 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

(运用示例) 清代学者金缨在自己编著的《格言联璧》“学问”类中写道:“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意思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这句话用极其浪漫的笔法,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我们不需要有十分远大的志向,但总要下定决心为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因为我们青春正值、有志无畏、奋斗正好。

3、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百年孤独》

(适用主题) 适用于保持本心、洗涤心灵的尘埃、自我反思、找回最初的梦想等作文立意。

(运用示例) 佛教圣典《金刚经》中有一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人们都说,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而我们身处其中。有人被染黑了心,有人被染红了眼,唯有时常淘洗内心的人,才能守得住鲜红的血液。

4、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余光中《欢呼哈雷》

(适用主题) 民族复兴,歌颂祖国等话题。

(运用示例) 几百代腥风血雨,几千年漫漫征程,曾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即使有那些凉薄甘苦,我们的祖国也依旧能披荆斩棘,行歌万里。千年之后,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所向披靡。

5、要知道,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前,都要经受埋藏尘埃的寂寞时光。——毕淑敏

(适用主题) 金子总会发光,平凡的岗位亦有伟大的事业,等待与成功,厚积薄发等作文立意。

(运用示例) 耐心和积累,是实现理想的前提,只要认定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总会取得属于自己的一番成绩。毕淑敏曾说:“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前,都要经受埋藏尘埃的寂寞时光。”保持等待与希望,总有一天,埋得再深的钻石,也会被发掘。

6、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余秋雨

(适用主题) 有关个人道德修养、做人原则、与人交往之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等作文立意。

(运用示例) 人生短暂,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却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沧海远山。而我,宁愿远离那些无休止的算计,做一个孤独的旅人,将心灵置于广阔的天地之间,在短暂的人生里,驾一叶孤舟,哼一支小曲,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7、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三毛

(适用主题) 发现生命之美,我的人生旅途,体验生活等作文立意。

(运用示例) 为什么有的人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而有的人却过得百无聊赖?因为后者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去尝试,却又不断在抱怨。要想自己生命不枉来走这么一遭,那就拿出“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的勇气来呀!

8、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伍尔夫

(适用主题) 保持自我,坚持本心等。

(运用示例) 你不必随波逐流,行色匆匆地赶往你从未深思过的远方;你也不必仰望他人,拘泥于他人的成就之中,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你只需要跟随你的内心,去探索你的道路,去成为你想成为的样子。你可以投身于一份事业,也可以成为一个旅者;你可以过着平淡的日子,也可以轰轰烈烈地去闯荡世界。总之,你只需要做自己。

(1)引言

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一个人在确定了奋斗目标以后,若能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目标就可以达到,世上无数的成功者就是明证。

(2)事实论据

爱迪生的恒心

爱见面礼生被世人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他成功的秘廖就是“勤奋”加“恒心”。为了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他先后试用了大约六千种纤维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丝。第一盏竹丝灯虽然亮了1200个小时。但他继续不断探索,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最后发展到钨丝灯,前后花了20年时间。

他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感蓄电池,他从1900年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花了10年时间,进行了近五万次的试验才获成功。

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教诲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19世纪作家莫泊桑,到30岁时,作的作品却一篇没有发表。他开始丧失信心,不再练习写作,想改行经商。他姐姐批评他缺乏恒心,并建议他去拜访比他年长29岁的福楼拜。

福楼拜当时是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他和蔼地接待了来访的莫泊桑,把莫泊桑让进书斋,指着自己的作品说:当初我也跟你一样灰心过,动摇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恒心。回家后,莫泊桑继续埋头练习,勤作不辍,不久就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羊脂球》,比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了。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1、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作者:张闻天)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者:韩愈)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作者:孔子)5、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作者:萧楚女)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孟郊)7、人背信则名不达。(作者:刘向)8、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作者:韩婴)9、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作者:富兰克林)更多关于关于成功议论文的句子,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关于当兵的论文发表

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意义论文概述如下:

首先,锤炼了您的意志跟身材。咱们都晓得军队没有比社会,讲求规律性,遵从指挥,体能上也一直挑衅本人的极限,良多时分本人身材保持没有上来的时分便是靠意志力支持着,总而言之军队相称锤炼本人的意志力跟身材素质。

其次,小我私家开展机遇没有错。大学员入伍后,军队会比拟看重您的开展,一些首要的岗亭都优先斟酌您,优先转士官,当然条件是您本人要足够优秀,没有能有混日子的设法,另有推举优秀大学员兵士考军校跟提干。

接着,相称乐观的一笔经济账。国度为了估量大学员入伍从军出台了各类激励政策,个中经济补贴非常可观。

最后,国度公务员局出台了针对于在军队退役高出5年的大学员退伍兵士公务员测验政策,部署专门岗亭给大学员退伍兵士考取,各地根本都曾经完成该政策,考事业单元还可以加分。以是,投军五年后,即便咱们在军队不留队或许考上军校,回到处所考公务员或事业单元也是没有错的取舍。

好男儿就要去投军,保家卫国事咱们每其中华儿女应该实行的任务职业,也是咱们一辈子的荣光!

参军入伍是当代大学生难得的人生机遇      国家为大学生参军入伍提供机会,无论从提高军队的文化素质,还是丰富大学生个人经历,这个决定不亚于考大学取消年龄限制一样,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进步标志。       大学生入伍的意义在于使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行列当中,有了当过兵的知识分子,这对以前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形象有了根本改观,他们不再与坚强隔绝,拥有了军人气质。军队的锻炼环境具有特殊性,它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和爱国精神,同时,中国军队有不少在战争年代因某人或某一场战斗闻名全军的光荣部队,在这样的部队接受传统教育,能加强自己的荣誉感,感受前辈军人英勇善战,无畏的牺牲精神。这种教育比学校书本教育更有实际效果,可能深深影响今天的大学生情感,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这是我们目前非常需要的教育。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已经不在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在军队的实践是以前没有的机会,这次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休学当兵的实践机会,它的条件是很优越的,这样的机会能争取到也是很难的。因为中国军队的数量和中国人口的比例相差很大,当兵的机会不具有普遍性,多数中国人一生都没有机会当兵。       在和平年代,当兵具有了竞争性,成了某种获利渠道。很多人为了将来有一个工作,或因自己学习差,想通过当兵解决这些现实生活工作问题,这实际影响了中国军队的素质。我们需要一些有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加入中国军队的行列,提高中国军队的整体文化水平。高科技时代,军队的战斗力是勇敢和文化素质的较量,需要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掌握先进技术武器,这样我们在未来可能战争中充分发挥先进武器的技术效能,这一切要求我们提高兵源的文化素质,大学生面临这样的人生机遇,有机会最好不要放弃。国家需要你的文化素质,你们的人生经历也需要这难得的机会。(央视国际网友:沈阳的王)                         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宣传提纲       (摘自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文件)       一、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的意义。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是新形势下提高部队兵员素质、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加速和加快部队现代化建设,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在校大学生的爱心和爱护,满足大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夙愿。大学生到部队后,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成长。同时,对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征集的范围和对象。征集的对象为本人自愿入伍的男性学生。为便于征兵政      重磅推荐:百度阅读APP,免费看书神器!1/5治审查,以征集入学前户口所在地与就读学校同在一省的学生为宜主,外省为辅导,按非农业户口青年征集。       三、征集的范围和标准。征集在校学生的年龄为年满18至22岁;征集的政治条件,按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体格条件,按国防部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       四、征集的程序和办法。征集在校学生的工作,按照本人报名,学校推荐,体检政审,批准入伍的程序进行。       五、保留学籍、复学和优待安置等政策规定。       (一)关于学籍。对高等学校自愿应征入伍的在校生,可保留学籍至退出现役后一年内。退伍后复学的大学生,如本人自愿,且符合相关条件,在学校学习期间应优先选拔为国防生和部队招干。       (二)关于学业安排。在校大学生入伍前,学校应尽可能安排他们参加本学期所学课程的考试,也可以根据其平时的学习情况,对本学期所学课程免试,直接确定成绩和学分。对已经修完规定课程或已修满规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校可准予毕业,发给其毕业证书。在校大学生入伍后,有条件的可以参加原学校组织的函授或自学原专业课程,经部队团级单位批准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三)关于减免学费。在校大学生被批准入伍后,已交学杂费的剩余部分,根据本人自愿,由学校退还本人,或由学校负责管理。退出现役后复学,其家庭经济困难的,由学校酌情减免学费;在服现役期间因工伤残的,有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者,复学后免交学费;入伍前享受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复学后提高一个奖学金等级(不含一等奖学金);对荣立一次三等功奖励的,复学后按不低于50%的标准减免学费;荣立两次三等功或荣立二等功、一等功、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复学后免交全部学费。       (四)关于退役后的复学。退出现役后一般应回原学校原专业复学。对原就读学校撤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转入同等学历相关专业高等学校复学;原所学专业撤销的,由学校安排转入其他专业复学;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时间;对专科升本科、本科报考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

何谓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国防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又是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保障,关系着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进而影响到这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长远发展。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自春秋末期的诸侯并起逐鹿中原到元朝的蒙古铁骑威震欧亚,兵强马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朝代的兴盛。而后宋王朝重文轻武、积贫积弱,明清后期政治腐朽、国防空虚,在内忧外患中纳贡称臣、割地赔款,偌大的中华帝国在“蛮夷”的坚船利炮已无招架之功、更休谈还手之力!百年的耻辱深深地烙在了中华的历史中,向每一个后人警示着:弱国无外交!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中华民族欲立足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国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加快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政治多极化使世界大国之间保持着既斗争又合作的微妙平衡。发展经济和科技实力成为世界各国国家政策的核心。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冥顽不灵,恐怖主义气焰嚣张,日本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贩毒、走私等跨国犯罪屡禁不止,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振兴国防!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更应该承担起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使命。国防教育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培养我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因此,积极投身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不仅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方式,也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所以,大学生入伍对于国防教育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作为大学生,也有义务履行兵役义务的责任。过去由于我国兵源较为丰富,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应征青年已满足当时形势下征兵工作的需要,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除少量直接征招为军官或文职干部外,绝大多数都没有履行兵役义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一些民办大学也列入国家招生计划,这样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适龄青年越来越多,未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中可以征集的对象相对减少,对完成征兵工作任务产生了一定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征集大学生履行兵役义务,拓宽了新兵征集的范围,将更多立志献身国防事业的有志青年纳入征集对象。大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他们当中不乏早有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志向;同时,依法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可以使在校大学生更早地了解部队,受到系统的国防教育,这对于大学生乃至全民国防意识影响深远。从长远来看,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军队主体的士兵,主要是由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构成,在上世纪可以称为是有文化的军队,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现代战争打的是高科技、远距离,操作现代武器的士兵还是高中以下的群体,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军队的战斗力、现代化水平要提高,国防实力要增强,才能保卫国家发展的胜利成果,军队战斗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如果还停留在上世纪50、60年代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兵员结构是无法实现的。 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军的根本宗旨。新时期我军的战略方针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此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密集型向科技型的转变,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核心是向科技要战斗力。那么要实现两个转变,确保打得赢,关键在于人才,人才从哪来?单靠军队院校培养人才已不能满足层次和数量上的需要,所以,大学生入伍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大有好处。同样一个大学生士兵和一个高中生士兵到军队院校去接受培训,大学生士兵一定比高中生士兵知识面宽,从而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的速度要快,深度要深。培养出来的干部知识结构就会高,在部队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大。我军正逐步加强质量建设,实行科技强军,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部队,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军官,同时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士兵去操纵和维护。所以,大学生入伍,对优化部队兵员的文化结构,对适应军队知识密集、技术先进的需要,对加快我军科技强军、走精兵之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将大学生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美国制定了全民性的《国防教育法》,同时还制定了专门针对青壮年的《普遍军训与兵役法》,要求公民在规定的年龄必须参加军训,履行兵役义务。据统计美军现役部队中有30%的将军和40%的校、尉级军官来自设有后备役训练团的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随着军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大学生应自觉融入到武装力量建设体系中,从而保证武装力量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青年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青年学生这个根基,以增强他们的民族精神来辐射、带动全社会的国防观念的增强。大学生入伍是落实国防教育的极好形式,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国际安全形式教育,使他们增强忧患意识,激发起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地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入伍是落实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治本良策,也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的明智之举。

1、入伍动机从问卷上看,大学生新兵入伍的动机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谋求建功立业型,二是实现曲线就业型,三是提升能力素质型,四是工资待遇吸收型。谈到入伍动机就不得不调查大学生对部队的认识。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我国当代军队没有变质,仍然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军队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定位较高,对部队充满神圣光荣的情感,这个因素也是相当一部分同学投身军旅的重要原因。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促使大学生参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同学表示,希望通过部队的锻炼,提升自身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暂避就业高峰,实现更好就业。当然,也有的同学看到的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地方薪金持续缩水与军队待遇逐步提高形成鲜明的对比。调查中有位同学说:“报名参军可以获得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这样就不用为了学费发愁了。”入伍动机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当然个人追求更好的发展无可厚非,然而调查中也发现了部分同学参军的功利取向过强,把参军入伍当做实现个人愿望的跳板。有的同学听说进部队后可能下到基层连队从一名普通的列兵干起,工资水平低或被分到艰苦偏远地区就迅速打消了参军念头,还有人问到当兵之后生活轻不轻松,福利厚不厚,住房给不给解决等问题,把待遇是否优越作为参军时考虑的第一因素。军队关系到国家的生命之本,入伍绝对不同于一般的就业,端正入伍动机是保证军队战斗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采取必要的宣传与引导,是当下征兵机构应该考虑的。2、入伍前景规划大学生对自己入伍前景的规划是与其入伍动机相联系的。其中一部分人考虑的是留在部队发展,其余的则是将其作为一个为日后参加社会工作的平台。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受调查者对军队的热情相比,在留队问题上,他们表现得并不很积极,有65%的人表示希望留在部队,35%的人表示认为在部队的发展空间较小。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他们对自身发展没有信心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眼中的部队常常是“手不离键盘,身不离战车”,而现实中直线加方块的生活、操枪弄炮的基础训练会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感到没有施展才华的天地。部分被安排在普通班排的大学生战士感觉在这样平凡岗位上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力量,也存在着“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相当部分大学生战士的工作岗位和当初来部队时的期望相去甚远。另外一个因素是待遇上的反差。特招大学生、国防生、军校毕业生、直招士官一踏进军营就有“官“的头衔,拿得是工资。同样走来的大学生,却是兵的身份,拿得是津贴,服的是义务兵役。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有些同学将参军作为跳板,如为考研赚取资本,为日后考地方公务员及就业增加筹码。采访中有同学直言不讳的说:“我们部队就是想锻炼两年,回去好安排工作。如果工作不满意,考公务员也可以加分。”由个人入伍前景规划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在部队施展不了才华,二是有些大学生只是将军旅生涯看做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跳板,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孙霄兵最近发表论文

自己体验。。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理性思考( 2005级人文科学院 X X X )摘要:在人自由的原则问题上,《婚姻法》并未规定例外情况。因此,只要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又符合其他法定结婚条件,要求结婚的,婚姻登记机关应予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干预,也不能擅自提高结婚年龄标准。而国家教委199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3条、第35条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并且被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该不该结婚日益成为社会上一个讨论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关于能否结婚,婚姻法上明确规定实行婚姻自由制度,禁止干涉婚姻自由,这已经告诉我们大学生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理所当然地享有结婚权利。但有权利不等于应该结婚。大学生不仅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同时也难以具备结婚的主客观条件,因此,虽然有结婚的权利,但我们仍应该理性地选择远离婚姻。不管大学生结婚是利是毙 但是大学生有结婚的权利,这是否意味着,有关结婚的许多曾经被禁止的事,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发生了呢?曾经在校园接吻都被视为严重错误,现在看来只是小事一桩了。当然结婚权的解禁也带来了许多让老师们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可以结婚,那么是否可以在校或者租房同居呢。结了婚如果又要生小孩怎么办?总不能让学生挺着大肚子来上课吧!如果生孩子也可以,那么生了孩子的女生是否又可以休国家规定的产假呢?总之接踵而来的麻烦事还真不少。关键字:大学生结婚;规定;婚姻学引 言教育部已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取消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原规定,对于大学生结婚,今后既不禁止,也不提倡。 不再对大学生结婚作限制,这样的“法律空白”正体现了法治的应有之义。众所周知,《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并无限制大学生结婚的条款,新《规定》作为这两个法律的下位法,自然不能与上位法相冲突。 过去我们禁止高校大学生结婚,实质上是管理者把高校管理制度单纯当成一个“治”人的工具,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高校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主要不是用来“管”人的,而是用来服务于人的,高校的秩序主要应该是通过权利的保护,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而形成的,这样的秩序才是有活力、有张力的秩序。 当前,许多人对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表示了种种担忧,例如大学生尚未自立,没有结婚的物质条件;大学生双方一旦形成夫妻关系,就会给学校管理带来麻烦;婚姻家庭的拖累,会影响大学生们的求学等。这些观点无疑还是把大学生这一成年公民群体当成了未成年人看。 事实上,当代的大学生会失去理智地早早在大学期间步入婚姻殿堂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据教育部称,在70多个已经取消了学生结婚限制的高校中,登记结婚的学生只占总数的万分之一。 退一步说,大学生结婚限制彻底取消后,即使有许多学生去登记结婚,给学校管理造成了很大压力,那也不必为此紧张。因为权利保护的完善必然导致公民自由度的提高,导致秩序维护的难度加大,这是法治社会所必须承担的成本。这些成本与禁止学生结婚规定造成的破坏法治的后果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可以说,禁止学生结婚无疑是一个最坏的选择,因为在社会管理的每一个领域中,任何以剥夺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代价建立起来的秩序,都缺乏基本的合法性。而取消结婚限制虽然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绝对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 除了不再禁止结婚,新《规定》的其他一些变化也令人关注。如首次增加“学生权利与义务”章节,规定“学校调整学生专业须经学生同意”;取消“保留入学资格、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的规定;开除学籍“不发学历证明”改为“发给学习证明”等。从这些可以看出,新《规定》充分体现了“以权利为本”的主线,这个主线为未来的高校管理改革划定了一个方向:作为高校,它的管理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法治进程,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社会来适应它。高校管理不能总想着如何让管理者运用权力更方便,而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多思考如何让被管理者维护自己的权利更方便。 不过,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单中心的、权力层层传递的管理架构,这种管理架构的运行规律是依靠外部规则来实现内部秩序,这与彻底实现“以权利为本”的管理理念还不太适应。不过,新《规定》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它增写了“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内容。建议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能开展相关调研,早日制定一部促进高校管理民主化的制度来。 一、大学生结婚的原因探索经多方考证其原因大致如下:1.可以博老师同情从而考试顺利过关,减轻家庭负担。老师是最善良的一群人,以要带孩子为由向老师诉苦,博取老师的同情心。可使大量在及格边缘的课程得以通过,省去大额重修费,减轻家庭负担。2.大学生结婚有利于增强同学间感情。同学间、师兄弟姐妹间交流结婚心得,同时互相帮忙带孩子,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感情。3.大学生结婚有利于积累人生经验,提高各项能力。大学生结婚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生活压力,为养孩子积极打工,可以积累大量认识经验,同时大学生婚姻稳定,经常闹离婚,可以极大的锻炼各项能力(如:吵架的口才、争几块钱共同财产而不脸红的水平、耐心等法院判决的毅力、向男孩撒泼的技巧等等日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4.不会举行隆重婚礼,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如今结婚讲排场,动辄几万几十万,使社会形成一种恶性攀比的不良风气,大学生婚礼较经济,同时参加婚礼的均为同学好友,少一份媚俗,多一点纯洁,不必在婚礼上还看老板或上级眼色,给将来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即使讲给孩子听也能让他(她)被那份纯洁所感动。同时可以打击许多影楼价格高昂的嚣张气焰。这都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5.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响应优生优育政策。大学是人群素质最高的地方,也是风气最好的地方之一,孩子一出世便可以在这样高雅的环境中成长,且接触的都是高素质的群体,IQ、EQ都将比同龄人高出。孩子是我们的明天,请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环境!6.孩子在校园中的增长,可以刺激校园经济。女人和孩子的钱是最好挣的,校园里孩子多了,还怕校工受穷——卖玩具、倒零食、带孩子。有钱挣还怕累?这将刺激校园经济,改善学校条件,同时还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7.带小孩去上课,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谁都知道,大学生上课时常常有一半人逃课,去上课的人还有一半睡觉的。因此带者小孩去上课,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课间可以逗小孩玩!!!况且总不好当着孩子的面逃课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和教育部对高考报名年龄限制和婚否的限制的取消,婚姻已不再是人们走进高等学府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结了婚的人可以考大学”这一政策,不仅为已婚人士提供了一次重圆大学梦的机会,也给平静的象牙塔增添了几分活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已婚人士走入大学校门,另一个问题也被摆在了眼前:结了婚的人可以上大学,那么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呢?关于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赞成者认为大学生结婚破坏正常教学秩序;反对者则认为《婚姻法》已做出婚姻自由的规定,第三方不应对此进行干涉,同时国外教育界的经验已证明在校生结婚没有不妥之处。在这一问题上国家的规定也是有一定的矛盾。现行《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方加以干涉。在结婚自由的原则问题上,《婚姻法》并未规定例外情况。因此,只要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又符合其他法定结婚条件,要求结婚的,婚姻登记机关应予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干预,也不能擅自提高结婚年龄标准。而国家教委199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3条、第35条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并且被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该不该结婚日益成为社会上一个讨论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关于能否结婚,婚姻法上明确规定实行婚姻自由制度,禁止干涉婚姻自由,这已经告诉我们大学生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理所当然地享有结婚权利。但有权利不等于应该结婚。大学生不仅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同时也难以具备结婚的主客观条件,因此,虽然有结婚的权利,但我们仍应该理性地选择远离婚姻。不管大学生结婚是利是毙 但是大学生有结婚的权利。在校大学生结婚有诸多弊端。首先,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的问题。恋爱、婚姻、家庭,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校期间的学习,应该说是很紧张的,要想完成好学业,就应当全身心投入,如果把精力用在恋爱、婚姻、家庭中,这对学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影响。在校学习的时间很短暂,应当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光阴才对,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这种感觉,也许在校的时候是难以体会到的,但当走向社会以后,再想学习,不是说不可以,但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会让人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更不会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有一点,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错过了学习的机会,等到感觉所学的知识太少时,为时已晚。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是不值得提倡的。 其次,在校大学生结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知道,大多数大学生完成学业,学习费用是需要家庭承担的,即使有的学生在不断地学着自立,边打工边上学,用来补贴学习费用,但也难以完全自理,能够自已解决学费问题的学生,是极少数的。本来,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高额的费用就是难以承受的,更有许多学生是凭借贷款完成学业的,如果再要承担恋爱、婚姻、家庭的费用,对于家庭来说就是更大的经济负担,可以说大多数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的,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因而大学生不易在校结婚。 其次,在校大学生结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结婚,要经过恋爱,然后走向婚姻,组成家庭以后,会有许多需要做的事,要承担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学生能不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就成了一个大的疑问,这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然,自2001年高考报名取消年龄25周岁的限制和2003年新婚姻法颁布结婚登记不需要单位证明以后,许多高校已取消了对学生结婚的限制,学校不干预和不禁止,但并不等于教育部门提倡在校学生结婚。二、对在校大学生结婚应有的认识高等学府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结了婚的人可以考大学”这一政策,不仅为已婚人士提供了一次重圆大学梦的机会,也给平静的象牙塔增添了几分活力。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已婚人士走入大学校门,另一个问题也被摆在了眼前:结了婚的人可以上大学,那么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结婚呢?关于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赞成者认为大学生结婚破坏正常教学秩序;反对者则认为《婚姻法》已做出婚姻自由的规定,第三方不应对此进行干涉,同时国外教育界的经验已证明在校生结婚没有不妥之处。在这一问题上国家的规定也是有一定的矛盾。现行《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方加以干涉。在结婚自由的原则问题上,《婚姻法》并未规定例外情况。因此,只要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又符合其他法定结婚条件,要求结婚的,婚姻登记机关应予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干预,也不能擅自提高结婚年龄标准。而国家教委199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3条、第35条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并且被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近年来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该不该结婚日益成为社会上一个讨论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关于能否结婚,婚姻法上明确规定实行婚姻自由制度,禁止干涉婚姻自由,这已经告诉我们大学生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理所当然地享有结婚权利。但有权利不等于应该结婚。大学生不仅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同时也难以具备结婚的主客观条件,因此,虽然有结婚的权利,但我们仍应该理性地选择远离婚姻。不管大学生结婚是利是毙 但是大学生有结婚的权利,这是否意味着,有关结婚的许多曾经被禁止的事,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发生了呢?曾经在校园接吻都被视为严重错误,现在看来只是小事一桩了。当然结婚权的解禁也带来了许多让老师们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可以结婚,那么是否可以在校或者租房同居呢。结了婚如果又要生小孩怎么办?总不能让学生挺着大肚子来上课吧!如果生孩子也可以,那么生了孩子的女生是否又可以休国家规定的产假呢?总之接踵而来的麻烦事还真不少。 也有大学生因为情难自禁而暗怀珠胎,最后弄得悲剧收场。连打掉这错误的结晶,也要偷偷摸摸,更不用说结婚了。我大学时代的一位同学,陪同校女友去校保健所看病,结果发现女友已经怀孕3月有余。结果可想而之,两人差点被开除。 其实这对情侣,平常老老实实,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真要开除他们,如果我是校方,也会觉得心有不忍。 有人说让大学生结婚,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理由是大学生的“人生观还不成熟”。我们从初中情窦初开时就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一直到我们成年之后,还不得不违心地承认自己的幼稚,是不是也太不公平了?好事者当然可以找出种种的例证。但试问成年人就没有不成熟的想法吗?如果你拿“是否会在大学时结婚”的问题去问现在的大学生,得到的答案估计大部分都是:即使允许,也不会选择结婚。可见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不那样幼稚。 情难自禁的事总是有的,这和你是不是大学生没有关系。可不可以结是权利的问题,而结不结则是现实的问题,两者完全不同。我相信新的校规的实行,并不会给校园纯净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更不会出现大量女生挺着大肚子上课的怪现象。在宽松的环境下,成年的大学生会自己考虑,婚姻对自己生活、学业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结婚问题一松口,一枚鹅卵石溅起大浪花。我们可以完全设想一下大学生们纷纷结婚的校园热闹得如何鸡飞狗跳。 同学师长间相互交流结婚心得,互相帮忙带孩子。下课铃一响,立马奔进快餐店打工,即使有外公奶奶支援,好歹孩子他妈他爸也要挣点奶粉钱。校园里男女吵架中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我要跟你离!”课堂上要么没人上课,要么带小孩上课。大学根据出现的情况,紧急开设新课,叫做《育儿学》和《婚姻学》,已婚老师才有授课资格。 大学的学生情侣们若是看见这幅画面,十有八九会打消结婚的念头。对于20出头的大学生,他们大概只有享受花前月下的准备,而没有承担柴米油盐的勇气。说到生孩子,他们中的一些,根本自己就是周末把积攒了一周的臭袜子背回家的孩子。 学生情侣谈一天的恋爱至少相当于上班族谈3天的恋爱。吃饭、上课、泡图书馆,逮到机会就粘在一起。俗话说,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容易审美疲劳,大学生真得草率结婚难保我国的离婚率不上窜一个百分点。 前段时间央视播过的连续剧《完美》里面有一对小情侣,男孩子还没毕业,两人死活要结婚,婚后的生活一波三折。虽然编剧勉强写了个完美的结局,但现实生活中恐怕不会这么完美。可见,结婚不是请客吃饭。领证之前,先摸摸肩上有没有老茧,是否担得起这个担子。 结婚,似乎离大学生活还很遥远。毕竟校园还是适合不食人间烟火的恋爱,两个人真的结婚、生子,那份柴米油烟估计要把爱情熏得面目全非。不过随着毕业脚步的走近,我突然发现,原来大学生结婚还真是好处多多,至少能够帮我加点分:在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在大四毕业前一阶段,人人都忙着找工作,每天东奔西跑去面试,定下初步意向的则要留在单位里实习,每天早出晚归,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已经成为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了。去年南京曾有一位自考大学生结婚的大喜之日正好与论文答辩是同一天,新娘披着婚纱去答辩,成功地通过了论文答辩。而听说我的一个研究生师姐去年的论文写得很匆忙,拖到最后关头导师也觉得她的论文写得不够专业。大家都觉得她凶多吉少了,可她在答辩的时候正好怀孕7个半月,挺着大肚子辛苦答辩的样子居然博得了一众评审老师的同情,最后顺利通过答辩。“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中国的文化赋予了长辈们无比的尊严和绝对的权威。而被称为“最负责任和最操心的”中国父母,无疑是对"大学生结婚"问题极为关心的一个群体。然而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绝大多数的家长听过问题后都表示明确反对,一位高中学生的家长说:“大学时代结婚实在是太早了,现在的年轻人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不懂得和平安稳的可贵,在我们那个时代能有学上就已经很不错了,过早压上婚姻的沉重负担,怎么完成学业?!如何安心读书?!试想:当你打开书包准备伏案阅读的时候,你的孩子在一旁哇哇啼哭,你的丈夫对你窃窃私语,你还能集中精力吗?学业和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兼得的。” 另一位家长甚至提出,孩子在大学结婚,增加了家长经济上的负担。“别说孩子找了个什么样的老婆自己不知道,既成事实后,那不是要承担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如果生小孩,就成了3个。真是一场灾难!” 对学生不可不要的权利, 这样的老调的论点的确相当有代表性。相信绝大多数大学生家长都持相似的观点。不过仔细寻味一下,在家长眼里,大学生根本不算是成年人。我的父母虽然原则上觉得开禁没什么不对,但涉及到我的问题,却一再强调,绝对不可结婚。实际我并没结婚打算,说到结婚,对我和我的现在的女友而言,简值是天那边的事。但就算我们不结婚,能不能结婚的权利却仍是重要的。因为这是对我们已经成年这个事实的一种承认。 其实工作之后结婚就不影响工作了吗?我表哥已经工作3年,他的婚礼是父母出钱操办张罗的,婚后表嫂又怕生孩子还丢了饭碗,最后虽然生了,但养孩子全交给父母代理。显然,结婚的影响不仅仅针对我们大学生。什么影响学业的话,难道成年的大学生自己不会考虑?只是经济上的不独立,让已经成年的我们始终被视为未成年人。2001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高考报名考生不再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项新政策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是否应该限制大学在校生结婚问题"的大讨论。一些人认为,既然已经结婚的可以参加高考进入大学,那么在校大学生在达到法定婚龄后结婚又有什么不可以。还有一些法律界人士则指出,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男22周岁以上、女20周岁以上可自愿结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条文与《婚姻法》不一致。 2003年 10月 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今后结婚登记不用单位开证明,婚检凭自愿,并且提出不限制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在校大学生登记。这意味着,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条例规定的条件,带齐相关证件便可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正如一些专家所说,从法律上肯定校园婚姻的合法性,给予在校大学生婚姻更人性一点的鼓励和更多一些的人文关怀是必要的,它的象征意义也许要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对待婚姻问题的态度也比较理性。根据国家教育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在校本科生结婚者还不到万分之一。三、结论:不提倡也不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 在今天举行的教育部2005年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谈到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时表示,不提倡也不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对学生婚姻的规定要完整的理解。 针对“《规定》出台后,在校学生如果符合《婚姻法》结婚了,有没有告知学校的义务?”这一提问,孙霄兵表示,应该从两方面来掌握新《规定》:首先,学生在涉及婚姻的时候,必须要达到《婚姻法》及《婚姻登记条例》所规定的年龄和条件,在《规定》里面不禁止大学生结婚。第二,从教育者的角度或者是教育部门或者学校的角度,承认大学生有结婚的权利,和提倡还是有区别的。我们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不能限制,但是从大学生本身来讲,也要以学习为重,要妥善的处理好学习和婚姻、家庭的关系。在大学期间,同学们还没有一个婚姻的基础,也没有经济的基础,所以,我们认为还是不提倡结婚。 孙霄兵强调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更多地去干预、去制止学生结婚的权利。但同时作为管理者来说,作为教育者来说,有一个劝导的责任,要劝告大学生,不要滥用结婚这样一种权利,但谈恋爱被大多数人提倡。

孙霄兵,1956年11月21日生,山西闻喜人,就读于闻喜中学,1977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届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6届博士后

吉林江城中学孙霄兵,男,1956年生,山西闻喜人,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2006届博士后。曾任国家督学(第十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2013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法学。长期致力于教育法学、教育政策研究和教育法制建设工作,著有《受教育权法理学》、《教育优先法理研究》、《教育的公正与利益》、《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等。主持多部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具体起草修订工作。2009至2017年三次荣立三等功。2014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与法国有关的论文发表

理性与非理性的交叠对峙400多年来,在法国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一直是纠结在一起的两条主线.时而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时而非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蒙田是法国哲学的先驱,他对于17世纪的笛卡尔和帕斯卡尔产生了双重的影响.首先,蒙田的怀疑主义影响了笛卡尔“怀疑一切”的方法论和自由的批判精神.蒙田的座右铭“我知道什么?”运用古罗马时期的皮罗主义的论据来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蒙田被人们看作是具有批判精神的自由思想家.笛卡尔对于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以及以往科学知识的怀疑,对现成的知识进行批判,敢于怀疑一切,都是受到了蒙田的影响.蒙田也影响了帕斯卡尔的非理性主义和人学.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些人文主义者颂扬了人类的伟大、尊严和理性,而蒙田揭示了人类的渺小、可悲和信仰.这就使得帕斯卡尔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综合,既让我们看到人的伟大和尊严,又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可悲;既看到人类理性能力的作用,同时又看到理性的无能和信仰对它的超越.帕斯卡尔充分肯定了几何学的作用,并且在他的科学研究中也广泛地运用了几何学中的证明和推演方法.然而,帕斯卡尔也认为几何学的方法是有限的.在他看来,过分抬高理性或理智的作用是一种理性的独断,而以人心或内心为基础的敏感性的精神、微妙的精神及精确性的精神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洞见力.在笛卡尔和帕斯卡尔之后,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得以确立.18世纪是理性主义的时代.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将由上一个世纪的哲学家所确立的理性主义变成一种现实的政治原则.理性主义成为他们反对封建意识形态、勾画新社会蓝图的标尺.理性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以往的一切都要在理性的法庭面前接受审判.19世纪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双峰对峙的时代.19世纪的法国哲学中雷诺维耶的新批判主义和孔德的实证主义继承了启蒙哲学的传统,而比朗、柏格森和布隆代尔这三位改变法国哲学发展方向、奠定法国现代哲学基础的哲人,则继承了非理性主义的传统.到了20世纪,除巴什拉等人的科学哲学和结构主义哲学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原则之外,萨特的存在主义是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也属于非理性主义的一种体现.德里达、福柯、德鲁兹等人追随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由笛卡尔直至康德、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从总体上来看,20世纪的法国哲学是非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可见,400多年来,在法国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一直是纠结在一起的两条主线.时而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时而非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这种纠结的状态一直贯穿始终.“进步”与“解放”的价值重估对于“进步”,后现代主义有一系列疑问:人类的历史是否真是在不断进步的?“进步”难道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再则,“进步”真是一件好事情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成为法国哲学讨论的重要主题.崇尚理性、自由、平等、进步的启蒙精神是现代性的突出体现.卢梭是现代性最早的批判者.他通过把自然和文明对立起来,对资本主义的文化、社会政治制度和教育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卢梭意识到,科学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与人民的幸福相矛盾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与人的道德水准未必成正比.因为假如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被以奢侈、金钱和低级趣味为主体的时尚所左右,就会完全变成一种“金钱文化”和低格调的“俗文化”.卢梭认为,从自然状态进入到社会状态,就使人类从平等进入到不平等.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不平等就加深一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评价卢梭这一学说时写道:“这样,卢梭就看到了不平等的产生是进步.可是这种进步包含着对抗,它同时又是退步……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压迫者被压迫,这就是否定的否定.”如恩格斯所说,卢梭的这部著作“可说是精彩地显示了自己的辩证的起源”.它不但是对人类只是在上帝面前才是平等的那种基督教封建学说进行思想斗争的武器;同时,它也包括了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口号“平等、自由、博爱”.法国革命爆发以前35年,卢梭就不但已经认识到革命的必然性,而且在哲学上、在法理上证明了革命的正当性.当然,卢梭并不是认为,在社会状态中,人就注定是不自由和不平等的.恰恰相反,卢梭把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状态看作是不合理的社会状态.卢梭想要实现的否定之否定,是使人在一种全新的社会状态中达到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后来,卢梭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黑格尔思想的形成.如何看待理性和进步,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所思考的两个问题.福柯等人反对理性的总体性、理性的暴力和理性的极权主义.“进步”以及与它相联系的“解放”概念也是后现代主义要“解构”的.对于“进步”,后现代主义有一系列疑问:人类的历史是否真是在不断进步的?“进步”难道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再则,“进步”真是一件好事情吗?“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怎么看到“进步”所带来的人的自由的不断丧失、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于 “解放”,后现代主义也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后现代主义认为,“解放”是一个宏大叙事和元话语,是为后现代主义所摈弃的;其次,人的解放的过程也是逐渐取得主体地位、成为独立主体的过程,而主体的形成、建构过程,同时也是人逐渐被规训化的过程,因而最终是限制人、制约人,使人丧失自由.至此,后现代主义不仅解构了法国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原则,同时还把启蒙哲学的“进步”和“解放”概念也解构了.最后,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有可能使人走入误区,制造出灭绝人类的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过度滥用,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使地球越来越不适于人类的生存;更为严重的是,科学不能解决人的精神问题——无论是人的道德、价值、理想信念,还是人的终极关怀等,都不是科学和理性所能解决的.人文与社会的多重呈现和其他国家的哲学相比较,法国哲学更注重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法国哲学家们不只沉湎于理智王国而缺乏情感,他们中的不少人同时又是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相比,法国近代哲学似乎有以下几个风格和特征:第一,法国哲学一直贯穿着一种怀疑精神和崇尚理性的精神.怀疑精神和崇尚理性的精神可以说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说,怀疑是否定的、批判的一面,那么,崇尚理性则是肯定的、有建树的一面.怀疑的目的就是要崇尚理性,或者说怀疑只是理性的一种手段.从中世纪的唯名论者阿伯拉尔、文艺复兴时期的蒙田,到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18世纪的贝尔、伏尔泰等人的怀疑论,这种敢向传统、权威挑战的怀疑精神,在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甚至20世纪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也体现了怀疑精神.它怀疑被人们顶礼膜拜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怀疑历史进步论和启蒙精神,怀疑现代性和现代化的成果等.第二,人和社会是法国哲学聚焦的对象.自然和人是哲学的永恒主题.而和其他国家的哲学相比较,法国哲学更注重对人和社会的研究——爱尔维修注重人的灵性、强调人的精神性,把人作为一个文化的对象、教育的产物.存在主义哲学就是一种人学.而孔德直接就是近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从涂尔干到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他们都十分注重对于现代社会的研究.这些都应该看作是法国哲学对人类社会认识的贡献.后现代主义对于后工业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对于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化的我们不亚于一剂清醒剂.第三,开放性.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极大地吸收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洛克的经验论),狄德罗还极大地吸收了莱布尼兹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19世纪,不仅勒努维埃的新批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康德哲学的继承,而且阿默兰的唯心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3H”(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3M”(马克思、马克斯·韦伯、马尔库塞)和尼采都是德国哲学家,克尔凯格尔是丹麦哲学家,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元素都影响着20世纪法国哲学的面貌.第四,社会参与性.法国哲学不是书斋里的哲学,而是与现实斗争紧密相连的哲学.法国哲学家不喜欢身居斗室去进行玄学的思辨,而更加关注社会的变革和政治的斗争.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和时代感,是现实革命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第五,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法国哲学家们不只沉湎于理智王国而缺乏情感,他们中的不少人同时又是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不仅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是名垂史册的文学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擅长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比他们晚一些的柏格森、萨特和加缪,更是捧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法国哲学的中国传播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法国哲学的兴趣逐渐超过了对德国哲学的兴趣.这种在学术兴趣点上的变化,和法国哲学自身的发展变化相关,也与中国哲学界学术生态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从近100年来法国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来看,中国人对于法国哲学的主要兴趣大致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笛卡尔哲学.中国人对笛卡尔哲学有着双重的兴趣:一方面是他高扬主体性的哲学和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另一方面是他的二元论哲学在物理学领域坚持了机械唯物主义、他的唯物主义对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有着重要的启发、他的心身关系学说开启了西方心灵哲学之先河.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对于主体性问题、认识论问题和对于西方心灵哲学研究的加强,笛卡尔哲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8世纪的启蒙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由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这三位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18世纪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孔德的实证哲学.孔德的实证科学的方法论及其实证哲学的基本原则,是我们了解英美实证主义哲学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理解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都具有导引意义.孔德的实证社会学和涂尔干的社会学,被中国人看作是社会学的开山鼻祖.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20世纪初,柏格森关于生命创造进化的哲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一起被传进中国,为当时想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生命的活力.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后,大学校园里曾经一度流行“萨特热”和“尼采热”.尽管萨特所强调的“存在先于本质”等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和绝对自由观不尽合理,但他强调青年人要自我奋斗、自我创造,在自主选择的时候,要主动承担责任.这些观念正好契合了当时青年人乐于自我谋划、自我选择的想法,对于解放思想、焕发社会活力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法国现象学思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流传到法国,在法国产生了广泛和长久的影响,出现了现象学思潮.它对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等人的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影响.近十年来,随着对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研究的深入,年轻一代中国学者也对法国现象学家的研究和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构主义.上世纪末,中国研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众多.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拉康的后弗洛伊德主义的研究,在中国学界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对于深受阿尔都塞和拉康影响的巴丢的研究在中国也逐渐升温.后现代主义哲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形成了新的研究热潮.包括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德勒兹、鲍德里亚在内,都成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论文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是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西方几百年现代化进程、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性理论的一种反省和批判.他们反对技术至上,反对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不能过分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了价值理性等.这些观点对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法国哲学研究的兴趣逐渐超过了对德国哲学的兴趣.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于17、18世纪法国哲学、对于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研究感兴趣,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法国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潮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研究更感兴趣.这种在学术兴趣点上的变化,与法国哲学自身的发展变化相关,也与中国哲学界学术生态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

二十世纪50—80年代法国初中等教育体制改革述论法国直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仍沿用19世纪确立起来的教育体制。初中等教育完全脱离,相互之间毫无关系,实行严格的双轨制:一轨面向平民阶层,招收广大劳动者阶层的子女,他们在完成5年小学学业之后,绝大多数学生或升入初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小学补充班、高级小学,或直接就业;另一轨面向贵族阶层的子女,他们在6岁时进入国立或私立中学里的小学班,然后升入中学、大学继续深造。此外,教学内容陈旧,古典教育、人文科学、古典语言仍占主导地位。这种状况在50年代已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及社会的需要。因此,法国在50年代末至80年代对初中等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本文仅就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作一论述。一改革的原因战后,法国对初、中等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初中等教育体制束缚社会经济的发展战后30年是法国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法国人自豪地称之为“30年的辉煌”。1960—1975年,法国工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5.5%[①a]。1960—1970年农业以每年递增2.4%的速度向前发展[②a]。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劳动条件,农业劳动机械化程度提高。1946年拖拉机的总数为5.6万台,1958年猛增到56万台[③a]。工业中也完成了机器设备的现代化。自动化的普及减少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员,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的人数占三个产业总人数的比例在下降,从1954年的26.7%降到1962年的20.6%;第三产业从占36.5%上升为40.8%[④a]。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的要求提高。今后的劳动者要有比较全面的技术和知识,不但能够通过监视器来观察和监测生产全过程,而且要能够操作现代化设备,懂得企业管理。而法国教育的双轨制,只能培养少数脱离实际的精英,绝大多数人只是接受扫盲教育,可见教育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格格不入。在1957年制定5年规划的会议上,法国专家们预测:1956—1961年间,法国需要5.1万名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而大学体系只能提供2.4万名。他们指出,原因不在于新建几所大学,而是中等教育体制严重地束缚了人才的培养,每年只能有1万名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⑤]。(二)教育民主思潮改变了法国人的观念经过战争洗礼的法国人,对教育在发展经济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1947年的朗之万——瓦隆改革草案就是在20世纪以来人们要求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草案把教育民主思想见诸文字,提出:所有青少年,无论出生在什么家庭,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无论是什么种族,都有发挥个人才能和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①b]。此项草案虽然因种种原因没能实施,但是它的思想却影响着后来历次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蓝本。60—70年代出版的一些社会学家的著作在社会上掀起了教育民主化的波澜,特别是布尔迪约、帕斯隆合著的《继承人》(1964)、《再生产》(1970),以及勃德罗和埃斯达伯莱合著的《法国的资本主义学校》(1971),标志着教育民主化理论的形成。他们深刻地指出,阶级社会决定了学校的双轨制,而学校的分离则产生社会的不平等。这些思潮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教育不平等的根源,发出了要求改革教育的呼声。1968年的5月风暴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教育制度的不满。教育民主化思想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激发了他们求学的渴望。过去人们只满足于把子女抚养长大,子承父业,或尽早工作,挣回几个钱以贴家用,或做家中的劳动帮手。如今一切都变了,他们看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看到了学校与社会地位的特殊关系,因此寄希望于教育,想让子女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在将来比自己生活得好,能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或走上仕途之路,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或命运。不仅如此,经济、技术的发展为平民子女提供了接受较高教育的物质可能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1949—1976年工人工资平均增长3.2倍[②b]。另外,法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各种社会福利、家庭补贴、失业津贴等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且,女子走上工作岗位亦增加了家庭收入。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家庭生活的现代化。1958年10%的家庭购置了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等家用电器。1969年75%的家庭实现了电器化。1960—1975年家庭小汽车拥有量从500万辆增加到1500万辆[③b]。家庭的现代化,使得广大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投入工作。1954年妇女就业率为36.2%,1982年增加到43.4%[④b]。妇女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生活得到提高。家庭不仅为其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经济条件,而且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三)法国政府领导层认识到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戴高乐到密特朗,历届政府都把教育置于优先的地位。戴高乐一上台就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力图重建法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他认为,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提出必须改革教育体制,必须使教育适应国际竞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⑤b]。密特朗在1988年再次竞选总统时的《告法国人民书》中说,将来,国力更多地是依靠智力而不是财力,因此教育必须置于头等优先的地位[⑥b]。法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现行的教育制度同现代世界是不相称的。它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把比例太大的、不能完成学业的青年抛在了一边[⑦b]。在经济、社会、政治各种因素的强大压力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求教育民主,要求教育机会均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1968年达到了顶峰。二改革的内容及作用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是法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以前的教育改革,主要是确立新的初中等教育体制,以实现教育体制的民主化;80年代以后,主要是升学制度的改革,以减少学业失败的人数。改革主要从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入手。(一)80年代以前的改革1、教育结构的改革80年代以前比较重要的改革有三次。70年代最终确立起统一的初中等教育体系。(1)贝尔敦改革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建立第五共和国。让·贝尔敦出任国民教育部长。在戴高乐的改革教育、使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指导下,贝尔敦制订了改革方案。1959年1月6日,签署第59—45号决定。其主要内容为:①将义务教育由原来14岁延长到16岁。②在初等教育之后建立为期两年的方向指导阶段。③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学生按5种专业分配:a、直接就业,从事农业、乡村或市镇的手工业;b、短期技术教育,毕业后成为熟练工人;c、长期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师、工程师;d、短期普通教育,培养中级职员和第三产业的管理人员;e、长期普通教育,培养将来的精英[①c]。④把原来国立职业中学和技术中学合并为技术中学,归由国民教育部管理。小学补充班升格为普通教育中学,职业培训中心升为技术教育中学。这次改革的意义在于它是自40年代以来唯一付诸实施的改革。确立初等教育后的方向指导阶段,使全体学生能在原则上享受进入中学的平等权利。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扩展了教育范围。但是,双轨制依然存在,学生们在方向指导阶段之前,就已按家庭出身进入各自的小学,加上方向指导阶段可在任何学校进行,所以在结束两年方向指导阶段的学习之后,绝大多数学生不可能转入国立中学和私立中学学习。因此这次改革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毫无进展。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到16岁,实际上也是一句空话,许多学生还在义务教育的年限里,但已没有学校收留他们。(2)富歇改革在富歇改革之前,国民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负责人卡佩尔曾提出建立中学4年制第一阶段的建议,得到戴高乐的赞同。但是,这一建议的实现者却是在1963—1967年任国民教育部长的克里斯蒂昂·富歇,因此,有的书上称之为“卡佩尔—富歇改革”。富歇于1963年8月3日颁布法令,决定建立综合学校——市立中等教育学校。学制4年:两年观察阶段,两年方向指导。目的一是落实义务教育的年限规定;二是统一各种类型的中学,取消中学里的小学班。综合学校的教育分三类:长期普通教育、短期现代普通教育和过渡班(实为结业班)。为保证此项改革的实施,建立了学校证书制,按学生居住地区发放,强迫取消学校的区别。1965年设立与普通中学毕业会考证书等同的技术中学毕业会考证书,以提高技术教育的声誉。1963年的改革实际上是1959年改革的继续,在建立统一的初中等教育制度上向前迈了一步,但是十分有限。学生一进入中学就被分流,长期普通教育相当于国立中学的教育,为进入大学作准备,短期现代普通教育相当于以前的市立普通教育。过渡班实为以前的小学补充班。学生仍按社会出身被分配接受不同的教育。而且,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水平不等,因此学生不可能从一种专业转到另一种专业。1968年仅有5%的学生从过渡班转到普通班学习[②c]。此外,中等教育机构也没有统一起来,仍存在着市立普通教育中学、市立中等教育中学、国立中学、国立技术教育中学4种类型,这种状况一直到70年代中期。(3)阿比改革勒内·阿比为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的第一任教育部长。在1968年5月风暴冲击之后,法国掀起一场关于学校作用和民主化的激烈的大辩论。阿比在1975年1月的法国资料杂志上撰文,题为“为了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文章阐述了他改革的目的和措施,深得德斯坦的赏识,为此登上国民教育部长宝座

在法国,整个教育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和大学教育。与其它国家相比,法国教育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启德教育法国顾问王姗姗老师介绍法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历经演变已成为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体制之一。法国高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育方式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首先是教材不断翻新。任课老师将世界近期本专领域内取得的最新进展编入教材内。可以说,教材年年都不同。其次是课堂上由任课教授选择重点和难点讲解,而不一定涉及全部的内容,相当多的内容要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学习。第三是课堂上采取对话和讨论的方式教学。法国的高等教育分“宽进严出”和“严进严出”两种,前者指各类综合大学,特点是不收学费,面向大众,在综合大学学习的学生约占全国大学生的90%左右。后者是高等专业大学,是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这类院校入学门槛很高,学校的条件非常好,一些知名学校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政府和大型企业担任要职,这是普通大学根本无法相比的。为了方便外国留学生报考,许多学校都自愿结合,设立共同的招生联考机构,实行统一考试,各校录取。若学生选择到法国去学习,法国大学的课程基本是用法语来讲述的,另外有一些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高等商学院里面也有一些英语授课的课程。申请签证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简单的法语来表述自己的学习计划。留学法国第一年总费用不超过9万元人民币,第二年大概4--6万元人民币。与其它西方大国相比,法国的生活费用算是比较低的。并且保证金要求不高,只需5000欧元的存款证明。 由于法国公立大学免除学费的教育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少数国家,适合更多工薪阶层家庭学生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法国实行的是无差别、无歧视、一视同仁的留学生待遇。也就是说,外国学生在法国读大学和法国学生享受的是同样的待遇。法国的福利待遇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学生在法国留学可以享受到大学生的住房补助,可以享受到学生的交通优惠票价,可以享受到非常优惠的社会保险。优势:免学费,教育质量高。法国是高福利国家,留学生均可申请到房租20%-40%的学生住房补贴,交通费和伙食费都可得到优惠。相关联接:到法国留学需要多少费用?学习费用,法国公立大学免学费,每年只收100至300欧元的注册费,折合人民币约一千至三千元。语言课程收费依课时数的多少而定。私立学校学费较贵,有的服装设计学校一年需6000欧元以上。 交通费,视住处远近而定,例如住巴黎市内或近郊,上课亦在巴黎,则每个月的月票钱即可涵盖所有的花费,但如住较远之郊外,则可能需要加倍。 外省交通费较巴黎而言比较便宜,26岁以下的学生可以买到学生月票18欧元,20岁以下则只需8欧元的月票。 伙食费,如果在大学注册而每日以学生优待价格在大学餐厅用餐,则每个月100--200欧元。自己做饭就可以节省更多的伙食费,从吃这方面巴黎比其它城市便宜一点。 住房费用,房租一个月约需150欧元至300欧元不等,如果上了大学可以申请大学生公寓那就只用付90多欧元。巴黎住房基本是外省的两倍。 电话卡,目前在法国已普遍使用卡式的公用电话。电话卡可在各地的邮局及 tabac 买到。分五十次 (unit)及一百二十次两种。价钱分别为 7.5 欧元及15 欧元。巴黎有卖最好的打中国的电话卡,一般情况下一张中国卡12欧元可以打2000分钟到中国。 手机,法国现在有三大电信运营商,每家公司有给学生的优惠服务。一般签约一年的手机每月不会超过30欧元。火车 法国铁路局的名称是 SNCF在26岁以下的青年可以买到青年卡,凭卡可以享受50%的票价。不同时段的票价也稍有不同,一般早上8点以前的要便宜,周五下午周六早上及周日晚上较贵,节假日也较贵。 打工收入,巴黎找到工作基本不难。一般打工,半工是300-500欧元/月,全工是550-1000欧元/月。如果充分利用暑假时间打工可以挣1000--2500欧元。 综上所述每人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总共为4000欧元到6000欧元折合人民币是四万到六万,这不失为工薪阶级留学的好选择。

法语语音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每个音素都很明晰、清脆、响亮。这与法语发音的基础部位主要位于口腔前部不无关系。德语和英语的发音部位比较后,发出的音要经过口腔;而法语的音出自口腔前部,它就会显得清脆明快。另外,法国人在发音时口腔肌肉拉紧,而英国人发音时口腔肌肉较松驰(我们在讲汉语时,更松驰)。因此,人们觉得法国人发音要求严格,英国人发音时却漫不经心。法国人发音全部动作都在口腔内完成,面部却轻松自如,而某些德国人在讲德语时仿佛脸上的肌肉也被调动起来,比较滑稽。 发音时绷紧发音器官的肌肉,这对元音和辅音都会产生效应。在法语中没有像英语那样含糊的元音,在一个元音的整个发音过程中,发音器官保持同样的状态,这样,这个元音就自始自终保持它的性质。然而,英语的某些元音由于发音器官的移位而变成二合元音(le diphtongue)或是三合元音(le triphtongue)。法语的全部元音都是响亮的,没有含糊不清的。 辅音的情况也是如此。法语的辅音发音有力而适度。就拿塞辅音来说吧。不管是清音还是浊音,发音时都用同等力度,但清音和浊音之间的区别却泾渭分明。例如feu和fils的第一个字母f发音时清晰有力,而德语的fish的第一个字母发音时似乎显得有些松驰含糊。英语和德语的塞辅音带有送气的嘘音,这种情况在法语里是没有的,这就使人们觉得法语辅音在发音干脆利落,例如辅音[t],[p],[k]都很清脆。法语既没有二合元音,也没有像德语和意大利语那样的由两个辅音合成的如[ts],[dz],[pf]等复合辅音,例如意大利语中的razza,caccia,raggio,德语的zier,pfarrer。 法语和德语两种语音的音节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法语里,大部分音节由元音结尾,而德语的音节大部分由辅音结尾。请看下列法语句子的音节:Je/l’ en/ten/dais/ ve/nir/ a/vec/ sec/gros/ sabots(我一眼就看穿他的用意了)。法语的音节通常由一个(有时有二个)辅音加上一个元音组成,如detacher,tres。德语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音节是辅音结尾的,有时甚至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辅音,例如gern,surst,ernst 等。语言学家瓦特布尔(Walter Von Wartburg)曾对法语和德语两种语言的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比例进行过统计,结果是:在同等数量的散文页数里,法语的开音节与闭音节的比例是5比1,而德语的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比例是1比3。一个音节的灵魂寓于元音。法语单词的重音都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这是一条规律,所以在一个单词时厚后一个音节也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德语则相反,多数音节属于闭音节,一个词的重音不是落在后面,而是落在前面。 组成法语句子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而是节奏组(le groupt rithmique)。一个节奏组(如la premiere offre)就是一个整体。因此只有一个重音。在一个节奏组里,词与词之间不能分割,读音不能中间停顿。一个节奏组要一口气读(讲)完,法语位于词未的辅音通常不发音,但是,如果后面的词是以元音开始的,那么,这个辅音就要发音,并于后面的元音联诵,而且清摩擦音要读成浊摩擦音,例如:les autres, grand homme, vient-il, de gentils enfants, il lient a moi, pas encore等。[r]要与后面的音节连读,有些以辅音结尾的音节也要把该辅音与下一音节连读。在这一点上,德语与法语也相互对立的,德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果说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元音遇上后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为元音,那么,前一个词的读音就带有一种特殊的音以突出强调后面单词的第一个元音。因此,在德语里,每遇到一个由元音开头的词就要略有停顿。这样音与音之间就会缺乏连贯性,法语可不允许把一组意义完整的语音割断。然而,法语仍有办法把两个相邻的元音,即前一个词尾的元音和后一个词首的元音分开来,这就是在后一个词首的元音上轻微的提高音量,例如j’ai ete, il y a eu un等等。 法语元音丰富,共有16个,而意大利语只有7个,西班牙语更可怜,只有5个。法语元音比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都要丰富得多。丰富的元音使得法语从整体来说显得十分清晰,使人能清楚区分一些近音词,如pis,pu,pou,peu,pain,pas,pan。这10个词都只有1个音节,它们之间的区分就在于元音。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相对应的词分别是:peggio,potuto,pidocchio,poco,pelle,pane,pace,poute,passo,panno和peor,podido,piojo,poco,piel,pan,paz,puente,paso,pano。这些词都保留着词尾,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全靠附在词根后面的词尾。要是法语没有那么多的元音,很多词就会成为同音词。正是因为法语元音丰富,它的语音才会那么悦耳和明晰。 法语语音的主要特征是:绝大多数的音节是开音节,无二合元音,重音落在词末最后一个音节上。这些特点并非法语自古有之,而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法国学者和法语语言学这有们的辛勤劳动的结果。古法语的语音与现代法语的语音差别很大,例如,古法语有很多闭音节,后来多数变成了开音节;古法语有二合元音,甚至三合元音,后来都消失了,变成了单元音,如contean;在古法语时,有相当多的词的重音是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的,后来词尾e脱落,重音也就落在该词的词尾。法语语音的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13世纪到17世纪之间。 法国语言美,还包括它的语调美。法语有重音,但它并非强到弱化其他音节。重音和语调互相配合,就形成了有高低和强弱的节奏,给人以乐感。例如在il parlait bien(他讲得好)这个短句里,最后一个音节的音和调都比其它音节略强。在德语里,音和调有时是互相对立的,例如在er will fortgeher这个短句里,重音落在音节fort上,但是这个音节的调要比后一个音节低。因此,法语的语音语调因为配合默契而抑扬顿挫,悦耳诱人。 正常的重音(accent normal)只起节奏的作用,它并不表示什么意思。但是,法语还有非正常重音(accent abnormal),它不是落在通常的音节上,而是落在其他音节上。例如:由于受惊而说C’est epouvantable(这真可怕),重音应该落在pou和table上,这叫感情重音,而正常情况下,重音则落在table上。由于思想感情的缘故,正常的节奏组的重音也可能改变,例如由于某种需要而强调句子表达的价值,让听者获得深刻的印象,在宣读科研论文时和在大中学校教学中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这叫强调性重音(accent d’insistance)。例如C’est une verite relative, ce n’est pas une verite absolue(这是相对真理,这不是绝对真理)。在政治性演讲时,演讲人常常把两种非正常重音——感情性重音(accent d’emotion)和强调性重音——混合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强调性重音和感情性重音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强调性重音总是落在节奏组的第一个音节,感情性重音通常落在一个词的第二个音节上,但这不是绝对固定的。 由此可见,正常的语言语调会由于受到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的影响而改变。感情性重音源自个人的感情生活,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感情性重音表现在语音语调上。强调性重音则源于个人的意志,其目的是希望别人接受他的思想或意志。而正常重音则是传统的,约定成,并不表示个人感情和愿望的音调。因此,法语的语音语调还经常受到个人思想感情和意志两个因素的影响。有人说,法语的重音在不断的变化中,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有在上述两个因素中的一个起作用时生音才会改变,当这两个因素都不起作用时,重音还是回复到正常的音节上。 无论是感情重音还是强调重音,都不能取消正常重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节奏组就有两个重音,它们的功能是很清楚的。正常重音在人们所料之中的,它的作用是表示韵律和法语千百年来的传统的节奏,这种节奏早在西塞罗(Ciceow)时代就已存在,例如拉丁语du bi to二法语doute,拉丁语amicita=法语amitie。感情性重音和强调性重音则是人们意料之外的非传统重音,它们表达了人们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意愿。在法语里,非正重音不会取清正重音,后者也不会阻止前者发挥其作用。这种状况反映了均衡的法兰西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紧紧地保持传统的主线,但它又不因此而取消个人的特性。法语重音的特点充分表现了法兰西民族的特征,这就是保持个人权利和传统力量之平衡,对个人既不要过多约束,也不要让其造成混乱。 -- 语调在句子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词组的词构成一个语义单位,使人明白一个句子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法语的语调通常句首开始逐渐上升,直到词子中间,然后慢慢下降,句末语调的高度与句首相当。疑问句的语调与正常的陈述句相反,语调要逐渐上升。法语语音和语调是人个和谐的整体。每个句子由一个或多个节奏组成,例如:il ma ecrit为下节奏组,il ma ecrit avant-hier 为两个节奏组。通常来说,节奏组的第一个音节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最后一个音节,句子的最后一个节奏组是例外,它的声调是从第一个音节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最后一个音节。句子的第二部分开始时语调往往在句子的第一部分略低。从句子的升调部分到降调部分的长度并不划一,有较短的,也有相当长的,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中间都有顿挫。

  • 索引序列
  • 发表的有关孙子兵法的论文
  • 有关论文发表的句子
  • 关于当兵的论文发表
  • 孙霄兵最近发表论文
  • 与法国有关的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