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格式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格式

发布时间: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格式

一、文件管理

根据“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信息系统集成”课题实施的技术方案,以乌鲁木齐幅为数字地貌图编制样图,是运用GIS软件在计算机上编制完成的。编制时,在计算机上为该图建立了专门的工程文件夹。全部制图过程及成果,包括制图时参考的资料,均以子目录形式存储于这个文件夹中,具体如下。

(1)遥感影像(image):子目录存放LandsatTM/ETM,以及其他遥感数据;数据文件的格式为img。

(2)数字高程(dem25):子目录存放1∶25万数字高程数据,以及所制作的三维图;数据文件的格式为ArcGIS的grid。

(3)老地貌图(oldgeomor):子目录存放已有的地貌图(DRG,img格式)。

(4)基础地图(basicmap):子目录存放基础地形图和地质图(DLG,Coverage格式)。

(5)分类系统(class):子目录存放该图幅的地貌分类系统、编码方案等标准类的资料(Doc格式)。

(6)基础文献(basicdoc):子目录存放所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论文、研究报告和书籍等(Doc、pdf等格式)。

(7)研究报告(report):子目录存放各类研究报告和技术报告(Doc格式)。

(8)其他资料(other):子目录存放其他的资料与文献(Doc,pdf等格式)。

(9)解译地貌(newgeomor):子目录存放解译的地貌线划数据(包括图斑、线和点不同类型的数据,Geodatabase格式)。

二、地貌类型文件属性表结构

地貌类型文件包括形态成因类型文件(第零层为geomor0,第一层为geomor1,其余各层依次为geomor2,geomor3,geomor4,geomor5,geomor6,geomor7,geomor8)和形态结构类型文件(线文件为gmor_line,点文件为gmor_point,面文件为gmor_poly)。以下是各类文件的属性表结构(表5-30~表5-33)。

表5-30 地貌多边形矢量图(形态成因类型)属性表结构

表5-31 地貌形态结构类型(微地貌线文件)属性表结构

表5-32 地貌形态结构类型(小地貌面文件)属性表结构

表5-33地貌形态结构类型(微地貌点文件)属性表结构

三、图形显示与属性查询(示例)

由于地貌图(形态成因类型)编制流程采取逐级逐层勾画,即画完了前一层后再在前一层的基础上继续勾画下一层,因此,每层都能够作为反映相应层级地貌类型的文件而独立存在,并且每层的图斑都有相应的面积和周长信息,当前图斑与前后层图斑的承接关系也始终保持连续。如乌鲁木齐幅的图5-2~5-6所示。利用新疆其他15幅数字地貌图与乌鲁木齐幅进行无缝拼接,切除新疆境外部分便得到新疆数字地貌图(图5-7)。

图5-2 新疆数字地貌图———乌鲁木齐幅图斑第1层

图5-3 新疆数字地貌图———乌鲁木齐幅图斑第7层

图5-4 新疆数字地貌图———乌鲁木齐幅图点、线层

图5-5 新疆数字地貌图———乌鲁木齐幅

图5-6 乌鲁木齐幅1:100万地貌图(钱金凯等据数字地貌图编制)

图5-7 新疆数字地貌图(包括了程维明等编制的内容)

四、数字地貌图简要说明

在编制完成数字地貌图后,随即进行其说明书的编写,如乌鲁木齐幅地貌图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区域概况

本图幅位于东经84°~90°,北纬40°~44°之间,行政区隶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包括天山山地、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塔里木盆地各一部分。山地海拔一般1500~4000m,最高峰博格达峰达5445m,最低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是-154.31m。图幅内河流分布较多,主要有奎屯河、玛纳斯河、呼图壁河、三屯河、头屯河、乌鲁木齐河、三工河、碧流河等流入准噶尔盆地;开都河、哈布其干郭勒、清水河等流入焉耆盆地;白杨河与阿拉沟河注入吐鲁番盆地即我国陆地海拔最低的艾丁湖,盆地内的其他河流出山口后河水下渗断流,为坎儿井提供水源;孔雀河、迪那河等流入塔里木盆地。在图幅南部有孔雀河与塔里木河的哈达墩至35团八连一段;西北部有流入伊犁河的喀什河和巩乃斯河上游部分。区内湖泊主要分布在天山断陷盆地内,如博斯腾湖、艾丁湖、柴窝堡湖、天鹅湖等。博斯腾湖是新疆境内最大的淡水湖。

(二)地貌结构

本图幅跨准噶尔盆地、天山山地和塔里木盆地三大地貌单元区。北部为天山北麓冲积洪积平原;中部为由近东西向展布的多列山体与纵向谷地或盆地组成的天山山地;南部为天山南麓冲积洪积平原、塔里木河-孔雀河冲积平原与塔克拉玛干东北部沙漠。本区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山地与盆地均以断裂为界,区内地貌轮廓与大地构造格局基本吻合。

天山北麓冲积-洪积平原位于本区的北部,由于玛纳斯河、呼图壁河、头屯河、三屯河、乌鲁木齐河等进入山麓平原地带,地形坡度变缓,河流携带物质堆积形成的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等,是北疆的绿洲核心区之一。

本区的天山山地可划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和东天山等。其中北天山包括依连哈比尔尕山、喀拉乌成山等,呈北西-南东走向,山势由西北向东西渐降;中天山由那拉提山、阿拉沟山、觉罗塔格山等组成;博格达山为东天山的核心,位于准噶尔盆地与吐鲁番-哈密盆地之间,为一向北突出的弧形山地;霍拉山与库鲁克塔格山,为南天山东段的主体,山势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趋势。

天山中部分布着诸多山间盆地,包括吐鲁番盆地,为天山较大的山间盆地,位于博格达山与觉罗塔格山之间;焉耆盆地,北靠阿拉沟山,南是霍拉山与库鲁克塔格山,东部为干燥剥蚀低山丘陵,盆地四周基本为断裂所围限,最低为博斯腾湖面海拔1047m。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开都河形成的冲积洪积平原、开都河三角洲平原、博斯腾湖、博斯腾湖南岸及东岸的沙漠;尤尔都斯盆地,位于那拉提山、艾尔温根山与科克铁克山之间,为山间断陷盆地;柴窝堡盆地,位于博格达山与天格尔山之间,为断陷盆地;库米什盆地,介于觉罗塔格山与克孜勒塔格山之间,呈东南-西北方向展布。

天山南麓的平原包括霍拉山南麓冲积洪积平原、库鲁克塔格山麓洪积平原、孔雀河-塔里木河冲积平原等。塔克拉玛干东北部沙漠区,位于本区南部,与塔里木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相邻。沙漠区气候极为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力强劲,河湖相沙源物质丰富,沙漠面积广大,风沙地貌类型复杂,沙丘类型主要是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复合型垄状沙山等。库鲁克库姆沙漠占据了老孔雀河-塔里木河三角洲平原的大部分地方,沙丘类型以新月形沙丘链为主,沙丘移动主方向为南西。

区内地貌类型组合特点是:①依连哈比尔尕山、喀拉乌成山、博格达山北坡海拔3800m以上为冰川地貌,3800~2800m为冰缘地貌,2800~1700m为流水地貌,1700m以下为干燥剥蚀或半干燥剥蚀地貌,山麓为冲洪积平原及冲积扇;南坡艾尔温根山、阿拉沟山、霍拉山等地貌类型分布海拔依次较北坡高200m左右;觉罗塔格山、库鲁克塔格山为干燥剥蚀地貌,山麓为干燥洪积平原及洪积扇。②吐鲁番、焉耆等盆地的地貌类型,自边缘向中心依次是冲洪积扇与冲洪积平原→冲湖积平原→湖积平原→湖泊。③塔里木河两岸为冲积平原、古河道洼地、沙丘、沙垄等。流水与风沙地貌类型随河流改道而演替。

(三)地貌类型特征

1.湖成地貌

主要位于艾丁湖区、博斯腾湖区和罗布泊湖地区,地貌类型以湖积平原和湖积冲积平原为主,总面积为2889km2。其中湖积平原位于艾丁湖北岸和西岸、博斯腾湖湖区与罗布泊等地,由入湖泥沙的堆积形成湖积平原。如艾丁湖厚层盐壳之下,石膏盐分积聚过程进行得十分强烈;湖滩主要分布于博斯腾湖西部与柴窝堡湖四周地区;湖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博斯腾湖北岸等地,由湖水与河流共同作用形成,地层为河湖相,由粉细沙物质组成。

2.流水地貌

集中分布在天山山体的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带,总面积为54359km2。平原类型的面积31892km2,其中冲积湖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柴窝堡湖区,面积为757km2;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孔雀河、迪那河、乌鲁木齐河、塔里木河等的中下游地区,面积为16411km2,主要类型包括河漫滩、低阶地、冲积扇、洼地和微高地等类型;冲积洪积平原主要分布于霍拉山南麓、博格达山南北麓及焉耆盆地北缘等地区,面积13495km2;洪积平原主要分布于为库鲁克塔格、克孜勒塔格、觉罗塔格等的南北山麓地区,面积211km2;河谷平原零星分布于喀什河、开都河、三工河等河谷地区,面积为994km2;台地类型以冲积洪积、洪积和侵蚀剥蚀台地为主,面积为586km2,主要分布于山前地带;侵蚀剥蚀丘陵分布较少,面积为261km2;侵蚀剥蚀山地呈带状分布于依连哈比尔尕山、喀拉乌成山、博格达山和霍拉山等的中山区,面积为21618km2,依据相对位置和高差关系,可细分为小起伏、中起伏和大起伏中山等几类。

3.干燥地貌

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m以下的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区,总面积为67273km2。其中干燥盐湖平原主要分布于罗布泊湖区,面积987km2;干燥洪积平原分布于觉罗塔格、克孜勒塔格、库鲁克塔格山麓及山间洼地等地区,面积22037km2;干燥剥蚀平原见于觉罗塔格、克孜勒塔格、库鲁克塔格等地区,面积2469km2;干燥洪积和剥蚀的台地主要分布山前平原或库鲁克塔格的夷平面区,面积为11082km2;干燥作用的丘陵主要分布于盆地内及边缘地带,丘顶呈梁状,面积17467km2;干燥作用的山地位于霍拉山、阿拉沟山、库鲁克塔格的中低山带,面积为13231km2。

4.风成(风沙)地貌

集中在塔克拉玛干和库鲁克库姆沙漠区,另外,在博斯腾湖周围及吐鲁番盆地以东也有分布,总面积达58007km2。从流动性特征来看,本区的沙漠以流动的类型为主,面积26091km2,其次为复合流动类型,面积为19326km2,半固定和固定的类型面积分别为10099km2和1993km2,风蚀雅丹和长丘面积为497km2。从形态类型来看,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分布最广,面积为14682km2,约占整个风成(风沙)地貌的25%左右。

5.黄土地貌

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海拔800~2000m的山前地带,如玛纳斯、昌吉、阜康和吉木萨尔等,地貌类型以黄土覆盖的台地、丘陵和山地为主,总面积2190km2。黄土地貌坡面经流水侵蚀切割,冲沟、干沟、黄土陷穴等发育。

6.冰缘地貌

主要位于依连哈比尔尕山、喀拉乌成山、博格达山、艾尔温根山、霍拉山海拔约2800~3800m的高山区及巴音布鲁克盆地内,主要类型包括冰缘湖沼平原、冰缘剥蚀平原、冰缘作用的台地、冰缘作用的丘陵和冰缘作用的高山等,总面积为18669km2,这里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发育,寒冻与冻融作用盛行,石海、冻胀丘、冰锥、融冻泥流、构造土、热融沉陷等冰缘地貌颇为发育。

7.冰川地貌

主要分布于依连哈比尔尕山、喀拉乌成山、博格达山、艾尔温根山、霍拉山等高山及极高山地区,主要类型包括冰水平原、冰碛平原、冰水河谷平原、冰川作用的高山和极高山、冰川冰缘作用的高山等,总面积达16137km2。另外本区冰斗、围谷、刃脊、角峰、冰川槽谷等类型历历在目。

另外,在艾尔温根山的高山区,分布有少量的喀斯特地貌,面积126km2,为喀斯特冰川作用和冰缘作用的高山。

(四)地貌过程引起的环境变化及灾害

1.河流改道引起环境变化

位于本图内的塔里木河中游河段(哈尔墩—卡拉)地势极为平坦,泥沙大量淤积,河流洪枯季节水量变化极大,冲淤变化很快,河床不稳,改道频繁。随着河流改道及水源再分配的变化,塔里木河沿岸地区的生态与环境也发生显著变化。如有流水的河道沿岸地区,因洪水浸灌作用与地下水位抬升,土壤湿度增加,平沙地上植物迅速生成,形成新的草灌丛沙地及胡杨林带;而干河道沿岸因河流水源枯竭,植物枯死,固定及半固定沙丘复活,沙漠化加剧。如草湖北部因沙基里克河断流,干河道没岸地下水位降低,胡杨、红柳等植物枯死,风蚀、风积作用加剧,固定沙丘上的红柳枯死,沙丘复活,新月形沙丘发育。河流改道引起部分地区生态恶化。

2.山洪泥石流灾害

区内天山南北坡坡度较大,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度小,碎石、岩屑及黄土物质丰富,一旦遇到较大降雨或季节积雪集中融化时,便形成山洪泥石流,冲毁农田及居民点,阻碍交通。如20世纪30年代,天山阿拉沟的一个村庄被山洪冲毁,仅一名外出人员幸存;1988年6月24日,阿拉沟地区因连降暴雨造成罕见泥石流,使沿沟矿区、工厂受灾,部分房屋被毁,灾害损失达600万元;又如1987年4月至6月上旬,乌鲁木齐由于连降暴雨,洪水灾害造成千万元以上的损失,乌鲁木齐县干沟乡居民被迫搬迁;1987年7月27日,兰新铁路和乌(鲁木齐)—喀(什)公路遭到山洪袭击,白杨河铁路大桥东西端护坡被冲毁、钢轨悬空、交通中断;1990年3月中旬,乌鲁木齐地区气温骤然升高,冰雪融化汇集成凶猛山洪,冲破东大渠,大弯、二弯地方部分民宅被毁,还淹埋冬小麦6.7hm2,部分淤泥厚达40cm。天山北坡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地带,由于黄土具有疏松多孔,抗蚀力弱,易冲刷侵蚀的特性,因此,坡面线状与面状侵蚀均十分明显,水土流失严重。在生产建设中,要加强水土保持,特别要注意天山南北麓地带以及山区的山洪泥石流对交通和建筑造成的危害,确保公路、铁路畅通,建筑设施及生命财产的安全。

3.风沙危害

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土地,以及自然条件可变性的影响,引起了就地起沙,土地沙化。据统计,塔里木河中、下游两岸有轻度沙化土地10577.3hm2,中度沙化面积7244.7hm2,强度沙化面积4071.3hm2,沙化面积占两岸土地面积的61.8%。塔里木河下游的5个团场已基本被沙漠包围。32团场东部的沙漠不断向农田移动,8m多高的流动沙梁,每年以2m的速度向西移动,埋没了林带和渠道。1985年,阿拉干附近流沙面积比1978年增加49%;1979年,托克逊县受风沙危害面积为20hm2,1985年达160hm2,增加了8倍,风沙危害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0%。吐鲁番存在风蚀土壤,吹走沃土和农作物,风沙埋没水利设施和房屋,公路积沙阻碍交通等现象。

随着胡杨和灌草植被的衰退,沙漠化日益增强。20世纪7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中游轮台县草湖以西5~10km,以北18km都出现了流动的新月形沙丘,并东与群儿库姆沙漠相接,使草湖成为沙漠包围中的“绿色孤岛”。吐鲁番鲁克沁与鄯善沙漠相邻,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植物也逐渐枯死,风蚀风积作用加剧,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复活,流沙吞食农田,阻塞坎儿井,生态在不断恶化。

塔里木垦区外围的部分半固定与流动沙丘,时常吞没农田、渠道,阻碍交通,对生产危害较大。应保护植被,引洪灌溉,大量植树造林和种草,制止风沙活动。

冰川(glacier)是一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动,成为冰川。冰川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这些作用造成许多地形,使得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地貌。此外,若将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 97.8%。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firn)。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於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

导语: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地貌是有许多类型的,那么,你知道地貌类型有哪些?地貌类型包含什么?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貌类型有哪些 1、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岩石地貌类型之一。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2、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3、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 4、海底地貌 submarine landform 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4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6.27米)。 5、风积地貌 wind-deposition landform 风积地貌的物源多来自于古河流冲积物;现代河流冲积物;冲积-湖积物;洪积-冲积物;冰水堆积物;基岩风化后的残积 - 坡积物。影响风积地貌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含沙气流结构、风运动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如风的类型,有单风向、双风向与多风向;风速度的大小、起沙风的合成方向;地面起伏程度;地面组成物质的粗细与多少;地面的水分与植被分布状况等。 6、风蚀地貌 wind-erosion landform 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①风蚀石窝。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和凹坑。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②风蚀蘑菇。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风蚀作用而成的蘑菇状岩体,又称石蘑菇、风蘑菇。③雅丹地形。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地区发育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相间的地貌形态。 7、河流地貌 fluvial landforms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8、冰川地貌 (glacial landform) 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冰碛地貌 冰碛物堆积的各种地形总称冰碛地貌。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冰碛丘陵是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沉落到底碛之上,合称基碛。是大陆冰川地区分布最广的冰碛,多成片分布,低洼处沉积较厚,高地很薄,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度数十米到数百米,洼地往往积水成湖,又称冰碛湖。 9、冰缘地貌 (periglacial landform) 由寒冻风化和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冰缘原意为冰川边缘地区,今一般指无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范围相当于冻土分布区,部分季节冻土区也发育冰缘地貌。因而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地表由于气温的年、日变化及相态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冻结和融化过程称冰缘作用。 10、湖泊地貌 lake landform 由湖水作用(包括湖浪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湖浪是风力在湖泊表面引起水质点振动的现象。湖浪可以改造河流携带的、湖岸边坡被剥蚀下来的物质,在岸边形成湖泊滨岸地貌。 11、构造地貌 structural landform 由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地质时期的构造和新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新构造。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有:板块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火山构造地貌、熔岩构造地貌和岩石构造地貌。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构造受外力侵蚀作用后形成的地貌。 12、热融地貌 thermokarst landform 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称热喀斯特地貌。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热融地貌可分为2类:①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形成沉陷漏斗、洼地、沉陷盆地,积水后成为热融湖。多发育于平原或高原地区。②热融滑塌,多在<16°的缓坡上发育。

1、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地貌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2、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侵蚀过程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坍陷。 3、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以陆相为主的红层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 4、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是由于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分现代冰川地貌和古代冰川地貌两种。 5、风成地貌: 风成地貌是指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

您是想问第四纪冰川天然遗迹博物馆形成条件吧,气候条件,地形条件,植被条件。气候条件,冰川地貌的形成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冰川地貌的形成需要有较长的冬季,使得积雪在冬季不融化,累积起来,形成冰川。地形条件,冰川地貌的形成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一般而言,在高海拔的地区,气温较低,地形较陡,有利于冰川地貌的形成。植被条件,冰川地貌的形成受植被条件的影响,一般而言,植被较少的地区更有利于冰川地貌的形成。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ChinaQuaternaryGlacialVestigeExhibitionHall),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28号,于1992年正式开放,是中国乃至亚洲唯一一座建立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上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冰川是一种巨大的流动固体,是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因重力这主要因素使冰川冰流动,成为冰川.冰川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这些作用造成许多地形,使得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冰川地貌.此外,冰川所含的水量,占地球上除海水之外所有的水量的97.8%.据认为,全世界存在有多达70,000至200,000个冰川. [编辑本段]冰川的地貌 雪线: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这种临时现象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天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测定雪线高度都在夏天最热月进行.就世界范围来说,雪线是由赤道向两极降低的.珠穆朗玛峰北坡雪线高度在6000米左右,而在南北极,雪线就降低在海平面上.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每年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来.年深日久,才能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的地区. 粒雪盆:雪线以上的区域,从天空降落的雪和从山坡上滑下的雪,容易在地形低洼的地方聚集起来.由于低洼的地形一般都是状如盆地,所以在冰川学上称其为粒雪盆.粒雪盆是冰川的摇篮.聚积在粒雪盆里的雪,究竟是怎样变成冰川冰的呢?雪花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逐渐变成颗粒状的粒雪.粒雪之间有很多气道,这些气道彼此相通,因此粒雪层仿佛海绵似的疏松.有些地方的冰川粒雪盆里的粒雪很厚,底部的粒雪在上层的重压下发生缓慢的沉降压实和重结晶作用,粒雪相互联结合并,减少空隙.同时表面的融水下渗,部份冻结起来,使粒雪的气道逐渐封闭.被包围在冰中的空气就此成为气泡.这种冰由于含气泡较多,颜色发白,容重约为0.82~0.84克/立方厘米,也有人把它专门叫做粒雪冰.粒雪冰进一步受压,排出气泡,就变成浅蓝色的冰川冰.巨厚的冰川冰在本身压力和重力的联合作用下发生塑性流动,越过粒雪盆出口,蜿蜒而下,形成长短不一的冰舌.长大的冰舌可以延伸到山谷低处以至谷口外.发育成熟的冰川一般都有粒雪盆和冰舌,雪线以上的粒雪盆是冰川的积累区,雪线以下的冰舌是冰川的消融区.二者好像天平的二端,共同控制着冰川的物质平衡,决定着冰川的活动.雪线正好相当于天平的支点. 冰斗:在河谷上源接近山顶和分水岭的地方,总是形成一个集水漏斗的地形.当气候变冷开始发育冰川的时候,这种靠近山顶的集水漏斗,首先为冰雪所占据.冰雪在集水漏斗中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流动而成冰川.冰川对谷底及其边缘有巨大的刨蚀作用,它象木匠的刨子和锉刀那样不断地工作,原来的集水漏斗逐渐被刨蚀成三面环山、宛如一张藤椅似的盆地形伏.这种地形叫做冰斗.冰斗大多发育在雪线附近的高程上. 一般山谷冰川,往往爬上冰坎,才能看到白雪茫茫的粒雪盆.当冰川消失之后,这样的盆底就是一个冰斗湖泊.高山上常常可以见到冰斗湖,它们有规则地分布在某个高度上,代表着古冰川时代的雪线高度. 冰碛:水冻结成冰,体积要增加9%左右.当融化的冰雪水在晚上重新在岩石裂缝里冻结时,对周围岩体施展着强大的侧压力,压力最大可达2吨/平方厘米.在这样强大的冻胀力面前不少岩石都破裂了.寒冻风化作用不仅在山坡裸露的地方进行,在冰川底床也能进行.这是因为冰川底床有暂时的压力融水,融水渗入谷底岩石裂缝里,冻结时也产生强大的冻胀力.寒冻风化作用不停地在山坡上和冰川底床制造松散的岩块碎屑,山坡上的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滚落到冰川上,底床里的碎屑更容易被冰川挟带着一起流动.冰川挟带的碎石岩块通称为冰碛.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块称为表碛,冰川内部的叫内碛,冰川底部的叫底碛,冰川两侧的是侧碛.侧碛靠近山坡,碎石岩块的来源丰富,因而侧碛又高又大,象左右二道夹峙着冰川的巍巍城墙.到冰舌前端,二条侧碛大多交汇在一起,连成环形的终碛.终碛象高大的城堡,拱卫着冰川,攀登冰川的人,必须首先登临终碛,才能接近冰川.我国西部不少终碛高达二百余米.并不是所有冰川都有终碛的,前进迅速和后退迅速的冰川都没有终碛,只有冰川在一个地方长期停顿时,才能造成高大的终碛.两条冰川汇合时,相邻的两条侧碛合为一条中碛.树枝状山谷冰川表面中碛很多,整个冰川呈现黑白相间的条带状.冰碛是冰川搬运和堆积的主要物质,也是冰川改变地球面貌的证据之一. 冰川年轮:粒雪盆中的粒雪和冰层大致保持平整,层层迭置.每一年积累下来的冰层,在冰川学上叫做年层.冬季积雪经夏季消融后,形成一个消融面,消融面上污化物较多,所以也叫做污化面.污化面是划分年层的天然标志.有了年层,冰层就能像树轮一样被测出年龄来.由于冰川在形成的时候封存了一些空气和尘埃,冰川学家能够从中提取气泡和尘埃分析当时的气候. 冰面湖:冰面湖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冰川上的冰下河道融蚀冰川,产生巨大的洞穴或隧道,洞穴顶部塌陷,便形成较深较大的长条形湖泊.一种是冰川低陷处积水,在夏季产生强烈的融蚀作用而形成的.另外,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不断地崩落下岩屑碎块.如果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就能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如果崩落的岩块较小,在阳光下受热增温就会促进融化,结果岩块陷人冰中,形成圆筒状的冰杯.冰杯形成速度很快,在冰面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积水潭,在夏天消融期间,冰面积水温度较高,有时竟达到5℃.因此积水的融蚀作用强烈,能把蜂窝状的冰杯逐渐融合一起,形成宽浅的冰面湖泊.冰面湖给冰川景色增添了更为绚丽多彩的风光.夏天,每当朝日初升或夕阳西下的时候,碧瓤瓤的湖面上霞光万道,灿烂夺目. 冰洞:夏季,冰川经常处于消融状态中.冰川的消融分为冰下消融、冰内消融和冰面消融三种.地壳经常不断向冰川底部输送热量,从而引起冰下消融.不过冰下消融对于巨大的冰川体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当冰面融水沿着冰川裂缝流入冰川内部,就会产生冰内消融.冰内消融的结果,孕育出许多独特的冰川岩溶现象,如冰漏斗、冰井、冰隧道和冰洞等(我们知道云南的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由冰内消融引起的冰川地貌很像喀斯特地貌,冰川学家称这种冰川形态为喀斯特冰川). 冰钟乳:冰川上的融水,在流动过程中,往往形成树枝状的小河网,时而曲折蜿流,时而潜人冰内.在一些融水多面积大的冰川上,冰内河流特别发育.当冰内河流从冰舌末端流出时,往往冲蚀成幽深的冰洞.洞口好像一个或低或高的古城拱门.从冰洞里流出来的水,因为带有悬浮的泥距沙,象乳汁一样浊白,冰川学上叫冰川乳.当冰川断流的时候,走进冰洞,犹如进入一个水晶宫殿.有些冰川,通过冰洞里的隧道,一直可以走到冰川底部去.冰洞有单式的,有树枝状的,洞内有洞.洞中冰柱林立,冰钟乳悬连,洞璧的花纹十分美丽.有的冰洞出口高悬在冰崖上,形成十分壮观的冰水瀑布. 冰塔:冰面差别消融产生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象,如冰桥、冰芽、冰墙和冰塔等.尤其是冰塔林,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地区的很多大冰川上,发育了世界上罕见的冰塔林.一座又一座数十米高的冰塔,仿佛用汉白玉雕塑出来似的,它们朝天耸立在冰川,千姿万态.有的像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的塔尖,有的像埃及尼罗河畔的金字塔,有的像僵卧的骆驼,有的又像伸向苍穹的利剑. 冰蘑菇: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不断地崩落下岩屑碎块.如果崩落的岩块较小,在阳光下受热增温就会促进融化,结果岩块陷人冰中,形成圆筒状的冰杯,进而形成冰面湖.如果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当周围的冰全部融化了,而大石块因为遮住了太阳辐射,其下的冰没有融化,就能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冰川地貌,就是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冰川侵蚀作用的相关知识。

侵蚀作用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其侵蚀方式可分为几种:

(1)拔蚀作用:当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线。

(2)磨蚀作用: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3)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作用,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成为碎块,或从两侧山坡坠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动。

(4)其他:当融冰之水进入河流,其常夹有大体积之冰块,会产生强大撞击力破坏下游的两岸岩石。

冰川侵蚀力的强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强。

(2)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强。

(3)携带石块的数量。携带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强。

(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

(5)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

(6)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

(1)冰斗:为山谷冰川重要冰蚀地貌之一,形成于雪线附近,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马蹄形的洼地,典型的冰斗于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后,洼地水成湖,即冰斗湖。

(2)刃脊、角峰、冰哑: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裂的侵蚀作用而不断的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而几个冰斗所交汇的山峰,形状很尖,则称为角峰。在刃脊之间的低下鞍部处,则为冰哑。

(3)削断山嘴、U型谷、石洼地:当山谷冰川自高地向低处移动,山嘴被削平成三角形,称为削断山嘴。又因为冰川谷的横剖面形状如U字形,故称U型谷。U型谷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较平直,底部宽而平,若是在冰川谷的底部,因冰川的挖蚀,而造成向下低凹的水坑,石地。

(4)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当冰退以后,海水可以沿谷进入很远,原来的冰谷便成峡湾。

(5)悬谷:悬谷的形成是来自于冰川侵蚀力的差异,主冰川因冰层厚、下蚀力强,故U型谷较深;而支冰川因为冰层薄、下蚀力弱,故U型谷较浅。因为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汇之处,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悬殊,当支冰川的冰进入主冰川时必为悬挂下坠成瀑布状,称之为悬谷。

(6)羊背石:为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如匍匐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其平面为椭园型,长轴方向与冰流动方向一致,向冰川上游方向的一坡由于冰川的磨蚀作用,坡面较平,坡度较缓,并有许多擦痕;而在另一侧,受冰川的挖蚀作用,坡面坎坷不平,坡度也较陡。羊背石的形成,是由于岩层是软硬相间的排列,当侵蚀、风化的作用查行时,软的岩层会被侵蚀的较多较深;而硬的岩石抵抗侵蚀、风化的能力较强,所以在侵蚀、风化后,硬的岩层会较软的岩层高,形隆起的椭园地形,一面受磨蚀、一面受挖蚀。

(7)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在羊背石上或U型谷谷壁及在大漂砾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擦痕的一端粗,另一端细,粗的一端指向上游。

搬运作用

由于冰川的侵运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得碎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物,依据其在冰川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不同的搬运类型:

(1)表碛: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冰碛物。

(2)内碛:夹在冰川内的冰碛物

(3)底碛:堆积在冰川谷底的冰碛物。

(4)侧碛:在冰川两侧堆积的冰碛物。

(5)中碛:两条冰川汇合后,其相邻的侧碛即合而为一,位于会合后冰川的中间称为中碛。

(6)终碛(尾碛):随冰川前进,而在冰川末端围绕的冰碛物,称为终碛。

(7)后退碛:由于冰川在后退的过程中,会发生局部的短暂停留,而每一次的停留就会造成一个后退碛。

(8)漂石:冰川的搬运作用,不仅能将冰碛物搬到很远的地方,也能将巨大的岩石搬到很高的部分,这些被搬运的巨大岩块即称为漂石,其岩性和该地附近基岩完全不同。冰川的搬运能力很强,但相对地,冰川的淘选能力很差。

堆积作用

冰川携带的砂石,常沿途抛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便形成相应的各种冰碛物。所谓冰碛物,是指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层冰积物。而冰积物,就是指直接由冰川沉积的物质,或由于冰水作用的沉积物,及因为冰川作用而沉积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物质。冰积物可分为不成层的冰积物和成层的冰积物两者:

(1)不成层的冰积物:此种冰积物是由冰川后退时所遗留的石砾所造成,因为冰融化而遗留于地面的堆积物大小不一,石块为少带有稜角、表面为被磨光或带有擦痕,堆积后为不现层理,此种杂乱无层理的冰积物,常称为冰砾土而由冰碛物所形成的冰碛地形有:

冰碛丘陵(基碛丘陵):冰川消融后,原有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沈到冰川谷底,和底碛合称为基碛,这些冰碛物受到冰川谷底地形的影响,堆积成坡状起伏的丘陵,称为冰碛丘陵。大陆冰川区的冰碛丘陵规模较大,而山谷冰川所形成的冰碛丘陵,规模要小的多。

侧碛堤:是由侧碛和表碛在冰川后退处共同堆积而成的,位于冰川谷两侧,成堤状向冰川上游可一直延伸至雪线附近,而向下游常可和终碛堤相连。

终碛堤:终碛堤所反应出的是冰川后退时的暂时停顿阶段,若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平衡状态,则冰川的末端可略作停留于某一位置,这时由冰川搬运来的物质,将可在冰川尾端堆积成弧状的堤,称为终碛堤。大陆冰川的终碛堤高度较小,长度可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较小;反之,山谷冰川的终碛堤高度可达数百米,长度较小,弧形曲率较大。

鼓丘:鼓丘是由冰积物所组成的一种丘陵,约成椭圆形,长轴与水流方向一致,迎冰面是陡坡,背冰面是一缓坡,其纵剖面为不对称的上凸形。一般认为鼓丘是由于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底碛遇到阻碍所堆积而成的。其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终碛堤以内的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常成群出现,造成鼓丘田;山谷冰川的鼓丘数量较少。

(2)成层的冰积物:此为冰川与融冰之水共同沉积的结果,冰川所携带的物质受到融化后的冰水冲刷及淘洗,会依照颗粒的大小,堆积成层,形成冰水堆积物,而在冰川边缘由冰水堆积物所组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冰水堆积地貌。有下列几种类型:

冰水沉积、冰水扇、外冲平原:在冰川末端的冰融水所携带的大量砂砾,堆积在冰川前面的山谷或平原中,就形成冰水沉积;若是在大陆冰川的末端,这类的沉积物可绵延数公里,在终碛堤的外围堆积成扇形地,就叫冰水扇;数个冰水扇相连,就形成广大的冰水冲积平原,又名外冲平原。在这些地形上,沉积物呈缓坡倾向下游,颗粒度亦向下游变小。

冰水湖、季候泥:冰水湖是由冰融水形成的,因为冰川后退时,前面的冰积物会阻塞冰川的通路,常可以积水成湖。冰水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的冰融水较多,大量物质进入湖泊,一些较粗的颗粒就快速沉积,而细的颗粒还悬浮在水中,颜色较淡;而冬季的冰融水减少,一些长期悬浮的细颗粒黏土才开始沉积,颜色较深。这样一来,在湖泊中就造成了一粗一细很容易辨认的两层沉积物,叫做季候泥。

冰砾埠:冰砾埠为有层理并经分选的细粉砂所组成的,形状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小丘。冰砾埠上部通常有一层冰碛层,冰砾埠是由于冰面上的小湖小河或停滞冰川的穴隙中的沉积物,在冰川消融后沈落到底床堆积而成,其与鼓丘不同之处,在于冰埠的形状很不规则,且为成层状。在大陆冰川和山谷冰川都有发育冰砾埠。

冰砾埠阶地:在冰川两侧,由于岩壁和侧碛吸热较多,且冰川两侧的冰面要比中间来的低,所以冰融水就汇集在这,形成冰侧河流,并带来冰水物质,等到冰水消后,这些物质就堆积在冰川谷两侧,形成冰砾埠阶地,它只发育在山谷冰川中。

锅穴(冰穴):冰水平原上常有一种圆形洼地,称为锅穴。其形成是由于冰川耗损时,有些残冰被孤立而埋入冰水沉积物中,等到冰融化后引起塌陷,而造成锅穴。

蛇形丘:蛇形丘是一种狭长曲折的地形,呈蛇形湾曲,两壁陡直,丘顶狭窄,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蛇形丘的成因主要为:

1.在冰川消融时,冰融水沿冰川裂隙渗入冰川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待冰完全融解后,隧道中的砂砾就沉积而形成蛇形丘。

2.在夏季,冰融水增多,冰积物在冰川末端形成冰水三角洲,等到下一个夏季,冰川再次后退,再形成一个冰水三角洲,如此反复不断,一个个冰水三角洲连起来,便形成串珠状的蛇形丘了。

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

现代冰川作用区的冰体部分按形态分为:

①大陆冰盖。面积>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②冰帽。数千公里至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和平顶冰川都可发育为冰帽;

③山地冰川。又分为冰斗冰川、悬冰川、谷冰川、平顶冰川和山麓冰川等。

冰川(包括冰水)沉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

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的地貌组合有较大差异。前者冰体从中心向四周流动,以冰盖前缘广泛发育冰碛(尤其是终碛)、冰水堆积地貌和大面积的冰蚀凹地为特征,没有侧碛垅,只有在孤立的冰原岛山地区才出现冰蚀地貌。

山地冰川受地形限制,与周围基岩接触面大,造成的冰蚀地貌类型众多。

此外,山地冰川地貌的分带性也比大陆冰盖和冰帽的地貌分带性强,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

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典型的形状是槽谷,故亦称冰川槽谷或U形谷。

近来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大多数冰川谷的横剖面是抛物线型,U形的出现主要与谷底被冰碛和冰水沉积充填有关。槽谷在山岳冰川地区分布在雪线之下,源头和两侧被冰斗包围,主、支冰川汇合处易形成悬谷。槽谷两侧一般具有明显的槽谷肩和冰蚀三角面。槽谷底部常见冰阶(岩槛)与岩盆,两者交替出现,积水成为串珠状湖泊。大的冰阶形成冰瀑布,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有高达千米的冰瀑布。

大陆冰盖或高原冰帽之下也有槽谷,这种槽谷上源没有粒雪盆,曾被称为冰岛型槽谷。中国川西高原也有这种槽谷。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大陆冰盖或岛屿冰帽入海处常形成很深的峡湾,如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十分发育,以风光漪丽闻名于世。

冰川地貌期刊官网投稿

1、冰川地貌包括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沉积地貌、冰川融蚀地貌等。冰川侵蚀地貌包括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冰川(包括冰水)沉积地貌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2、冰川是准塑性体,冰川的运动包含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是进行侵蚀、搬运、堆积并塑造各种冰川地貌的动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动力,是与寒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各种应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区的地貌景观。

1、冰川地貌包括冰川侵蚀地貌、冰川沉积地貌、冰川融蚀地貌等。冰川侵蚀地貌包括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冰川(包括冰水)沉积地貌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 2、冰川是准塑性体,冰川的运动包含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是进行侵蚀、搬运、堆积并塑造各种冰川地貌的动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动力,是与寒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各种应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区的地貌景观。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经验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冰川地貌,就是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冰川侵蚀作用的相关知识。

侵蚀作用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其侵蚀方式可分为几种:

(1)拔蚀作用:当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线。

(2)磨蚀作用: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3)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作用,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成为碎块,或从两侧山坡坠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动。

(4)其他:当融冰之水进入河流,其常夹有大体积之冰块,会产生强大撞击力破坏下游的两岸岩石。

冰川侵蚀力的强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强。

(2)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强。

(3)携带石块的数量。携带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强。

(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

(5)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

(6)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

(1)冰斗:为山谷冰川重要冰蚀地貌之一,形成于雪线附近,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马蹄形的洼地,典型的冰斗于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后,洼地水成湖,即冰斗湖。

(2)刃脊、角峰、冰哑: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裂的侵蚀作用而不断的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而几个冰斗所交汇的山峰,形状很尖,则称为角峰。在刃脊之间的低下鞍部处,则为冰哑。

(3)削断山嘴、U型谷、石洼地:当山谷冰川自高地向低处移动,山嘴被削平成三角形,称为削断山嘴。又因为冰川谷的横剖面形状如U字形,故称U型谷。U型谷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较平直,底部宽而平,若是在冰川谷的底部,因冰川的挖蚀,而造成向下低凹的水坑,石地。

(4)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当冰退以后,海水可以沿谷进入很远,原来的冰谷便成峡湾。

(5)悬谷:悬谷的形成是来自于冰川侵蚀力的差异,主冰川因冰层厚、下蚀力强,故U型谷较深;而支冰川因为冰层薄、下蚀力弱,故U型谷较浅。因为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汇之处,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悬殊,当支冰川的冰进入主冰川时必为悬挂下坠成瀑布状,称之为悬谷。

(6)羊背石:为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如匍匐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其平面为椭园型,长轴方向与冰流动方向一致,向冰川上游方向的一坡由于冰川的磨蚀作用,坡面较平,坡度较缓,并有许多擦痕;而在另一侧,受冰川的挖蚀作用,坡面坎坷不平,坡度也较陡。羊背石的形成,是由于岩层是软硬相间的排列,当侵蚀、风化的作用查行时,软的岩层会被侵蚀的较多较深;而硬的岩石抵抗侵蚀、风化的能力较强,所以在侵蚀、风化后,硬的岩层会较软的岩层高,形隆起的椭园地形,一面受磨蚀、一面受挖蚀。

(7)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在羊背石上或U型谷谷壁及在大漂砾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擦痕的一端粗,另一端细,粗的一端指向上游。

搬运作用

由于冰川的侵运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得碎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物,依据其在冰川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不同的搬运类型:

(1)表碛: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冰碛物。

(2)内碛:夹在冰川内的冰碛物

(3)底碛:堆积在冰川谷底的冰碛物。

(4)侧碛:在冰川两侧堆积的冰碛物。

(5)中碛:两条冰川汇合后,其相邻的侧碛即合而为一,位于会合后冰川的中间称为中碛。

(6)终碛(尾碛):随冰川前进,而在冰川末端围绕的冰碛物,称为终碛。

(7)后退碛:由于冰川在后退的过程中,会发生局部的短暂停留,而每一次的停留就会造成一个后退碛。

(8)漂石:冰川的搬运作用,不仅能将冰碛物搬到很远的地方,也能将巨大的岩石搬到很高的部分,这些被搬运的巨大岩块即称为漂石,其岩性和该地附近基岩完全不同。冰川的搬运能力很强,但相对地,冰川的淘选能力很差。

堆积作用

冰川携带的砂石,常沿途抛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便形成相应的各种冰碛物。所谓冰碛物,是指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层冰积物。而冰积物,就是指直接由冰川沉积的物质,或由于冰水作用的沉积物,及因为冰川作用而沉积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物质。冰积物可分为不成层的冰积物和成层的冰积物两者:

(1)不成层的冰积物:此种冰积物是由冰川后退时所遗留的石砾所造成,因为冰融化而遗留于地面的堆积物大小不一,石块为少带有稜角、表面为被磨光或带有擦痕,堆积后为不现层理,此种杂乱无层理的冰积物,常称为冰砾土而由冰碛物所形成的冰碛地形有:

冰碛丘陵(基碛丘陵):冰川消融后,原有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沈到冰川谷底,和底碛合称为基碛,这些冰碛物受到冰川谷底地形的影响,堆积成坡状起伏的丘陵,称为冰碛丘陵。大陆冰川区的冰碛丘陵规模较大,而山谷冰川所形成的冰碛丘陵,规模要小的多。

侧碛堤:是由侧碛和表碛在冰川后退处共同堆积而成的,位于冰川谷两侧,成堤状向冰川上游可一直延伸至雪线附近,而向下游常可和终碛堤相连。

终碛堤:终碛堤所反应出的是冰川后退时的暂时停顿阶段,若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平衡状态,则冰川的末端可略作停留于某一位置,这时由冰川搬运来的物质,将可在冰川尾端堆积成弧状的堤,称为终碛堤。大陆冰川的终碛堤高度较小,长度可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较小;反之,山谷冰川的终碛堤高度可达数百米,长度较小,弧形曲率较大。

鼓丘:鼓丘是由冰积物所组成的一种丘陵,约成椭圆形,长轴与水流方向一致,迎冰面是陡坡,背冰面是一缓坡,其纵剖面为不对称的上凸形。一般认为鼓丘是由于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底碛遇到阻碍所堆积而成的。其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终碛堤以内的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常成群出现,造成鼓丘田;山谷冰川的鼓丘数量较少。

(2)成层的冰积物:此为冰川与融冰之水共同沉积的结果,冰川所携带的物质受到融化后的冰水冲刷及淘洗,会依照颗粒的大小,堆积成层,形成冰水堆积物,而在冰川边缘由冰水堆积物所组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冰水堆积地貌。有下列几种类型:

冰水沉积、冰水扇、外冲平原:在冰川末端的冰融水所携带的大量砂砾,堆积在冰川前面的山谷或平原中,就形成冰水沉积;若是在大陆冰川的末端,这类的沉积物可绵延数公里,在终碛堤的外围堆积成扇形地,就叫冰水扇;数个冰水扇相连,就形成广大的冰水冲积平原,又名外冲平原。在这些地形上,沉积物呈缓坡倾向下游,颗粒度亦向下游变小。

冰水湖、季候泥:冰水湖是由冰融水形成的,因为冰川后退时,前面的冰积物会阻塞冰川的通路,常可以积水成湖。冰水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的冰融水较多,大量物质进入湖泊,一些较粗的颗粒就快速沉积,而细的颗粒还悬浮在水中,颜色较淡;而冬季的冰融水减少,一些长期悬浮的细颗粒黏土才开始沉积,颜色较深。这样一来,在湖泊中就造成了一粗一细很容易辨认的两层沉积物,叫做季候泥。

冰砾埠:冰砾埠为有层理并经分选的细粉砂所组成的,形状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小丘。冰砾埠上部通常有一层冰碛层,冰砾埠是由于冰面上的小湖小河或停滞冰川的穴隙中的沉积物,在冰川消融后沈落到底床堆积而成,其与鼓丘不同之处,在于冰埠的形状很不规则,且为成层状。在大陆冰川和山谷冰川都有发育冰砾埠。

冰砾埠阶地:在冰川两侧,由于岩壁和侧碛吸热较多,且冰川两侧的冰面要比中间来的低,所以冰融水就汇集在这,形成冰侧河流,并带来冰水物质,等到冰水消后,这些物质就堆积在冰川谷两侧,形成冰砾埠阶地,它只发育在山谷冰川中。

锅穴(冰穴):冰水平原上常有一种圆形洼地,称为锅穴。其形成是由于冰川耗损时,有些残冰被孤立而埋入冰水沉积物中,等到冰融化后引起塌陷,而造成锅穴。

蛇形丘:蛇形丘是一种狭长曲折的地形,呈蛇形湾曲,两壁陡直,丘顶狭窄,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蛇形丘的成因主要为:

1.在冰川消融时,冰融水沿冰川裂隙渗入冰川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待冰完全融解后,隧道中的砂砾就沉积而形成蛇形丘。

2.在夏季,冰融水增多,冰积物在冰川末端形成冰水三角洲,等到下一个夏季,冰川再次后退,再形成一个冰水三角洲,如此反复不断,一个个冰水三角洲连起来,便形成串珠状的蛇形丘了。

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

现代冰川作用区的冰体部分按形态分为:

①大陆冰盖。面积>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②冰帽。数千公里至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和平顶冰川都可发育为冰帽;

③山地冰川。又分为冰斗冰川、悬冰川、谷冰川、平顶冰川和山麓冰川等。

冰川(包括冰水)沉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

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的地貌组合有较大差异。前者冰体从中心向四周流动,以冰盖前缘广泛发育冰碛(尤其是终碛)、冰水堆积地貌和大面积的冰蚀凹地为特征,没有侧碛垅,只有在孤立的冰原岛山地区才出现冰蚀地貌。

山地冰川受地形限制,与周围基岩接触面大,造成的冰蚀地貌类型众多。

此外,山地冰川地貌的分带性也比大陆冰盖和冰帽的地貌分带性强,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

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典型的形状是槽谷,故亦称冰川槽谷或U形谷。

近来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大多数冰川谷的横剖面是抛物线型,U形的出现主要与谷底被冰碛和冰水沉积充填有关。槽谷在山岳冰川地区分布在雪线之下,源头和两侧被冰斗包围,主、支冰川汇合处易形成悬谷。槽谷两侧一般具有明显的槽谷肩和冰蚀三角面。槽谷底部常见冰阶(岩槛)与岩盆,两者交替出现,积水成为串珠状湖泊。大的冰阶形成冰瀑布,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有高达千米的冰瀑布。

大陆冰盖或高原冰帽之下也有槽谷,这种槽谷上源没有粒雪盆,曾被称为冰岛型槽谷。中国川西高原也有这种槽谷。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大陆冰盖或岛屿冰帽入海处常形成很深的峡湾,如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十分发育,以风光漪丽闻名于世。

第四纪冰川沉积和古气候变化始终是第四纪地质演化研究的主体。其发展历史已经历了3个阶段:

1)初期阶段。即18世纪至19世纪末。该阶段主要针对分布于基岩之上的松散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当时称为漂积物,认为是圣经上所说大洪水带来的泥砂堆积而成的。19世纪初,极地探险工作开展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它们可能是冰流搬运和堆积的物质。19世纪下半叶正式确定所谓漂积物是冰流堆积,并将第四纪谓之“冰河期”。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德国A.Penck和Bruckner对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进行了研究,提出第四纪经历了4次冰期的概念。这一概念推动了第四纪地质学的发展,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相应的4次冰期(表8.1)。这个时期从世界各地的第四纪地层中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化石群和古人类化石,对它们的研究不仅促进了进化论的发展,也成为划分第四纪地层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对河流、湖泊、海滨、洞穴、火山、黄土和沙漠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为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表8.1 世界各地第四纪冰期传统划分方案对比表

3)成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测定年轻地质年龄的方法不断涌现和完善,古环境的指标得到确定,对以前很少涉足的地区,如深海、南极、北冰洋开展了大量的调查。1955年,C.埃米利亚尼根据深海沉积氧同位素测定,提出近0.30Ma以来曾发生7次冰期旋回,成为第四纪研究新的里程碑,从而建立了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新模式。研究表明,2.40Ma以来,地球至少经历了24个气候旋回。

对于中国东部冰期的划分,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当时李四光对于庐山、黄山、天目山和云南点苍山地貌和沉积物进行了研究。他先后在许多文章中提出这些山地残存着U形谷、冰斗、羊背石、冰擦痕、冰碛物、条痕石等,均可以作为当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证据。并据此划分出4次冰期,依次命名为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和大理冰期。他认为,在前3次冰期时中国东部山地有冰川活动;大理冰期时中国西部、西南部有冰川活动。但是许多学者如Barbour(1934)、黄焙华(1963)、周廷儒(1982)、施雅风等则认为,中国东部的这些山地处于低纬度地带,山地海拔高度低于2000m,况且处于东亚季风气候控制之下,冬季寒冷干燥、降雪较少,夏季温暖湿润,不可能有冰雪积累。至于那些所谓的冰川遗迹则可能是由流水作用、泥石流等形成,因而对于中国东部存在冰川活动持否定态度。但目前,中国东部的太白山、长白山和玉山主峰的古冰川遗迹还是得到了学术界肯定的。

冰期划分,建立冰期与间冰期演化模式对于阐明气候变化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以往冰川活动地区,先期形成的冰川遗迹往往被后期的冰川活动所破坏或改造,新构造运动的抬升、强烈的重力和流水侵蚀也会破坏、磨灭冰川活动的遗迹。加之冰碛物和冰川地貌的年龄测定比较困难,不同冰期或间冰期划分剖面往往处于不同地区,因而冰期和间冰期划分对于开展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影响。

目前对于末次冰期的研究比较深入,这一时期各地冰川活动的遗迹保存完好,有14C和热释光等多种测年手段的配合,可以确定玉木冰期,亦即威赫塞尔冰期、威斯康星冰期、大理冰期、珠穆朗玛冰期发生在距今75~10ka,距今18ka冰川活动达到极盛期。

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是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过渡的急剧升温过程中最后一次快速降温变冷事件,它以丹麦Allerbd冰缘沉积物中发现的北极苔原植物仙女木(Dryas Octoetala)而命名,是迄今在冰心、陆地和海洋沉积物的古气候记录最为详细的一次快速气候变冷的事件。全新世是第四纪最近一次冰川消融期,又称冰后期,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新的间冰期。其时段约为距今11ka至今,其气候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这样一个完整的间冰期气候变化过程,这个气候波动规律在河南平原也有着明显的反应。

Matthes(1939)提出全新世高温期之后的冰川活动时期,叫“小冰期”,即指气候最适宜期之后,大约从距今2ka开始的冷期。后来愈来愈多的学者把广义的冷期称为新冰期,而小冰期则专指近数百年中出现的冷期。对于小冰期的开始时间,不同学者意见不尽相同,有的认为从16世纪开始,例如1550年;也有的认为从13世纪开始,例如1250年;不过结束时间都比较认可在19世纪末(表8.2)。

上面的已经全说了

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要求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冰川地貌,就是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冰川侵蚀作用的相关知识。

侵蚀作用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其侵蚀方式可分为几种:

(1)拔蚀作用:当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线。

(2)磨蚀作用: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3)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作用,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成为碎块,或从两侧山坡坠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动。

(4)其他:当融冰之水进入河流,其常夹有大体积之冰块,会产生强大撞击力破坏下游的两岸岩石。

冰川侵蚀力的强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强。

(2)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强。

(3)携带石块的数量。携带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强。

(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

(5)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

(6)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

(1)冰斗:为山谷冰川重要冰蚀地貌之一,形成于雪线附近,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马蹄形的洼地,典型的冰斗于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后,洼地水成湖,即冰斗湖。

(2)刃脊、角峰、冰哑: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裂的侵蚀作用而不断的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而几个冰斗所交汇的山峰,形状很尖,则称为角峰。在刃脊之间的低下鞍部处,则为冰哑。

(3)削断山嘴、U型谷、石洼地:当山谷冰川自高地向低处移动,山嘴被削平成三角形,称为削断山嘴。又因为冰川谷的横剖面形状如U字形,故称U型谷。U型谷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较平直,底部宽而平,若是在冰川谷的底部,因冰川的挖蚀,而造成向下低凹的水坑,石地。

(4)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当冰退以后,海水可以沿谷进入很远,原来的冰谷便成峡湾。

(5)悬谷:悬谷的形成是来自于冰川侵蚀力的差异,主冰川因冰层厚、下蚀力强,故U型谷较深;而支冰川因为冰层薄、下蚀力弱,故U型谷较浅。因为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汇之处,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悬殊,当支冰川的冰进入主冰川时必为悬挂下坠成瀑布状,称之为悬谷。

(6)羊背石:为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如匍匐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其平面为椭园型,长轴方向与冰流动方向一致,向冰川上游方向的一坡由于冰川的磨蚀作用,坡面较平,坡度较缓,并有许多擦痕;而在另一侧,受冰川的挖蚀作用,坡面坎坷不平,坡度也较陡。羊背石的形成,是由于岩层是软硬相间的排列,当侵蚀、风化的作用查行时,软的岩层会被侵蚀的较多较深;而硬的岩石抵抗侵蚀、风化的能力较强,所以在侵蚀、风化后,硬的岩层会较软的岩层高,形隆起的椭园地形,一面受磨蚀、一面受挖蚀。

(7)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在羊背石上或U型谷谷壁及在大漂砾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擦痕的一端粗,另一端细,粗的一端指向上游。

搬运作用

由于冰川的侵运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得碎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物,依据其在冰川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不同的搬运类型:

(1)表碛: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冰碛物。

(2)内碛:夹在冰川内的冰碛物

(3)底碛:堆积在冰川谷底的冰碛物。

(4)侧碛:在冰川两侧堆积的冰碛物。

(5)中碛:两条冰川汇合后,其相邻的侧碛即合而为一,位于会合后冰川的中间称为中碛。

(6)终碛(尾碛):随冰川前进,而在冰川末端围绕的冰碛物,称为终碛。

(7)后退碛:由于冰川在后退的过程中,会发生局部的短暂停留,而每一次的停留就会造成一个后退碛。

(8)漂石:冰川的搬运作用,不仅能将冰碛物搬到很远的地方,也能将巨大的岩石搬到很高的部分,这些被搬运的巨大岩块即称为漂石,其岩性和该地附近基岩完全不同。冰川的搬运能力很强,但相对地,冰川的淘选能力很差。

堆积作用

冰川携带的砂石,常沿途抛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便形成相应的各种冰碛物。所谓冰碛物,是指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层冰积物。而冰积物,就是指直接由冰川沉积的物质,或由于冰水作用的沉积物,及因为冰川作用而沉积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物质。冰积物可分为不成层的冰积物和成层的冰积物两者:

(1)不成层的冰积物:此种冰积物是由冰川后退时所遗留的石砾所造成,因为冰融化而遗留于地面的堆积物大小不一,石块为少带有稜角、表面为被磨光或带有擦痕,堆积后为不现层理,此种杂乱无层理的冰积物,常称为冰砾土而由冰碛物所形成的冰碛地形有:

冰碛丘陵(基碛丘陵):冰川消融后,原有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沈到冰川谷底,和底碛合称为基碛,这些冰碛物受到冰川谷底地形的影响,堆积成坡状起伏的丘陵,称为冰碛丘陵。大陆冰川区的冰碛丘陵规模较大,而山谷冰川所形成的冰碛丘陵,规模要小的多。

侧碛堤:是由侧碛和表碛在冰川后退处共同堆积而成的,位于冰川谷两侧,成堤状向冰川上游可一直延伸至雪线附近,而向下游常可和终碛堤相连。

终碛堤:终碛堤所反应出的是冰川后退时的暂时停顿阶段,若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平衡状态,则冰川的末端可略作停留于某一位置,这时由冰川搬运来的物质,将可在冰川尾端堆积成弧状的堤,称为终碛堤。大陆冰川的终碛堤高度较小,长度可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较小;反之,山谷冰川的终碛堤高度可达数百米,长度较小,弧形曲率较大。

鼓丘:鼓丘是由冰积物所组成的一种丘陵,约成椭圆形,长轴与水流方向一致,迎冰面是陡坡,背冰面是一缓坡,其纵剖面为不对称的上凸形。一般认为鼓丘是由于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底碛遇到阻碍所堆积而成的。其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终碛堤以内的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常成群出现,造成鼓丘田;山谷冰川的鼓丘数量较少。

(2)成层的冰积物:此为冰川与融冰之水共同沉积的结果,冰川所携带的物质受到融化后的冰水冲刷及淘洗,会依照颗粒的大小,堆积成层,形成冰水堆积物,而在冰川边缘由冰水堆积物所组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冰水堆积地貌。有下列几种类型:

冰水沉积、冰水扇、外冲平原:在冰川末端的冰融水所携带的大量砂砾,堆积在冰川前面的山谷或平原中,就形成冰水沉积;若是在大陆冰川的末端,这类的沉积物可绵延数公里,在终碛堤的外围堆积成扇形地,就叫冰水扇;数个冰水扇相连,就形成广大的冰水冲积平原,又名外冲平原。在这些地形上,沉积物呈缓坡倾向下游,颗粒度亦向下游变小。

冰水湖、季候泥:冰水湖是由冰融水形成的,因为冰川后退时,前面的冰积物会阻塞冰川的通路,常可以积水成湖。冰水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的冰融水较多,大量物质进入湖泊,一些较粗的颗粒就快速沉积,而细的颗粒还悬浮在水中,颜色较淡;而冬季的冰融水减少,一些长期悬浮的细颗粒黏土才开始沉积,颜色较深。这样一来,在湖泊中就造成了一粗一细很容易辨认的两层沉积物,叫做季候泥。

冰砾埠:冰砾埠为有层理并经分选的细粉砂所组成的,形状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小丘。冰砾埠上部通常有一层冰碛层,冰砾埠是由于冰面上的小湖小河或停滞冰川的穴隙中的沉积物,在冰川消融后沈落到底床堆积而成,其与鼓丘不同之处,在于冰埠的形状很不规则,且为成层状。在大陆冰川和山谷冰川都有发育冰砾埠。

冰砾埠阶地:在冰川两侧,由于岩壁和侧碛吸热较多,且冰川两侧的冰面要比中间来的低,所以冰融水就汇集在这,形成冰侧河流,并带来冰水物质,等到冰水消后,这些物质就堆积在冰川谷两侧,形成冰砾埠阶地,它只发育在山谷冰川中。

锅穴(冰穴):冰水平原上常有一种圆形洼地,称为锅穴。其形成是由于冰川耗损时,有些残冰被孤立而埋入冰水沉积物中,等到冰融化后引起塌陷,而造成锅穴。

蛇形丘:蛇形丘是一种狭长曲折的地形,呈蛇形湾曲,两壁陡直,丘顶狭窄,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蛇形丘的成因主要为:

1.在冰川消融时,冰融水沿冰川裂隙渗入冰川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待冰完全融解后,隧道中的砂砾就沉积而形成蛇形丘。

2.在夏季,冰融水增多,冰积物在冰川末端形成冰水三角洲,等到下一个夏季,冰川再次后退,再形成一个冰水三角洲,如此反复不断,一个个冰水三角洲连起来,便形成串珠状的蛇形丘了。

冰川地貌按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类。

现代冰川作用区的冰体部分按形态分为:

①大陆冰盖。面积>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②冰帽。数千公里至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和平顶冰川都可发育为冰帽;

③山地冰川。又分为冰斗冰川、悬冰川、谷冰川、平顶冰川和山麓冰川等。

冰川(包括冰水)沉积地貌分布于冰川下游,形态类型包括终碛垅、侧碛垅、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和底碛平原、鼓丘与漂砾扇,以及由冰水沉积物组成的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

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的地貌组合有较大差异。前者冰体从中心向四周流动,以冰盖前缘广泛发育冰碛(尤其是终碛)、冰水堆积地貌和大面积的冰蚀凹地为特征,没有侧碛垅,只有在孤立的冰原岛山地区才出现冰蚀地貌。

山地冰川受地形限制,与周围基岩接触面大,造成的冰蚀地貌类型众多。

此外,山地冰川地貌的分带性也比大陆冰盖和冰帽的地貌分带性强,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

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典型的形状是槽谷,故亦称冰川槽谷或U形谷。

近来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大多数冰川谷的横剖面是抛物线型,U形的出现主要与谷底被冰碛和冰水沉积充填有关。槽谷在山岳冰川地区分布在雪线之下,源头和两侧被冰斗包围,主、支冰川汇合处易形成悬谷。槽谷两侧一般具有明显的槽谷肩和冰蚀三角面。槽谷底部常见冰阶(岩槛)与岩盆,两者交替出现,积水成为串珠状湖泊。大的冰阶形成冰瀑布,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有高达千米的冰瀑布。

大陆冰盖或高原冰帽之下也有槽谷,这种槽谷上源没有粒雪盆,曾被称为冰岛型槽谷。中国川西高原也有这种槽谷。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大陆冰盖或岛屿冰帽入海处常形成很深的峡湾,如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十分发育,以风光漪丽闻名于世。

大哥,太多啦,一时半会说不完啊。

四大地貌分别是: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

1、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

2、风成地貌

风成地貌: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统称为风成地貌。我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风成地貌分布。

3、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4、火山地貌

火山地貌: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地球内部处于高温和高压的状态,当上覆岩层发生破裂或地壳背斜褶皱升起时,火山地貌地下的炽热岩浆将沿地层的破裂面或背斜轴部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扩展资料:

组成地面的物质有不同粒径的粗细砂砾和不同硬度的岩石。风力对这些不同粒径砂砾和硬度差异的岩石作用后,形成的形态也不同。在干旱区的山麓带,发育着洪积扇,风力只能吹蚀、搬运洪积扇上的沙粒。由于这里的沙粒量少,供给物质不足,只能形成一些低矮的沙丘。

在干旱区盆地中心的沙质平原或洪积扇的边缘部位,堆积着厚层松散的沙粒,经风的作用,能形成规模较大的沙丘。因此,在不同物质组成的地面上的沙丘,其规模有很大差别。砾石地面可防止风吹蚀搬运沙粒,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产生强大的风力,砾石也能被风蚀和搬运并堆积成一些特殊的地貌。

地面高低起伏对近地面风沙流的运行有很大影响,使沙丘形态产生差异。山地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在山地迎风面一侧沙粒大量堆积,形成巨大的沙丘,越靠近山地,沙丘相对高度越大。山地相对高度和长度还能影响山地迎风坡一侧沙丘堆积范围。

在一些山地垭口附近,近地面气流的运行方向常发生变化,沙丘排列方向也将随之改变。沙丘本身高度也影响沙丘移动速度,在风力相同的情况下,沙丘高度愈大,移动速度愈慢。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下垫面和沙丘不同疏密地区的统计,沙丘移动速度和沙丘高度成反比关系。

植被在风成地貌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固定沙丘,对沙丘的发展和变形产生很大影响。植物生长,增大地面的粗糙度,接近地面的风速减小,并阻碍气流直接对沙质地面的作用,使风的吹蚀搬运能力减弱。丛状植物能阻挡沙丘前进,使之堆积成草丛沙堆。另外,由于植被的覆盖,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沙地表面,可降低沙地表面水分的蒸发量,使沙粒水分增多,这样可增强抵抗风的吹蚀能力。

水分条件影响沙粒本身特征,如果沙中水分较多,黏滞性和团聚作用加强,沙粒的起动风速就要增高,因而在同样条件下,水分不同的沙丘的移动速度有明显差别。此外,在水分充裕的地区,植物生长茂盛,风受植物阻挡,也减弱了吹蚀作用。例如准噶尔盆地中部,由于缺乏水分,沙粒被强烈吹扬,形成大量风成地貌,盆地周围一些地区,虽也有沙子分布,但由于水分条件较好,沙丘很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水地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成地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川地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山地貌

所有冰臼都是8亿年前形成的冰臼是指史前时期的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在河北省丰宁县喇嘛山山顶发现大量冰川遗迹——冰臼群,从而改写了我国仅在西藏、黄山等地有冰臼的零星记录。此后,从高纬度的北国边陲到低纬度、低海拔的海南岛,从舟山群岛到新疆阿拉山口,冰臼被广泛发现,在世界各地也普遍发现冰臼的存在,而且冰臼都是由花岗岩组成的。关于冰臼形成的原因,科学家们提出了风成说、水成说和冰成说等理论。当前主流的理论是冰成说。冰成说认为,低纬度的冰臼是第四纪冰川全球泛大冰盖形成的。然而,在低纬度地区是不会有第四纪冰川的,这是冰成说无法解释的。地球膨裂说认为,这些冰臼是震旦纪大冰川(也就是“雪球地球”)形成的。 “雪球地球”理论认为,地球在距今8亿年到5.8亿年前曾经经历了一次极其严重而漫长的冰河时代——瓦兰吉尔期。当时不仅陆地全部被冰川覆盖,海洋表面也被完全冻结,液态水靠来自地球核心的热量支持,存在于1公里厚的冰层下。如果从太空看,地球完全是一巨大的“雪球”。“雪球地球”假说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约瑟夫·可西文克博士1992年首先提出。“雪球地球”的假说有哪些根据?第一,地球在距今6亿到8亿年间广泛发育了一层或多层称为“冰积岩”的冰川沉积,它代表了全球性的寒冷气候。最著名的一次冰期发生在距今6亿年左右,几乎在现今所有大陆上都留下了可靠的记录,地质学上称为瓦伦格冰期。不管怎样,在地球上很好保存了距今6亿到8亿年的地层中,几乎都能找到同期的冰川沉积。很显然,这个寒冷气候是一个全球性事件。第二,在地球的历史中,很多数据表明,地球在距今6到8亿年间,冰积岩大多沉积在中、低纬度附近,换句话说,也就是赤道和赤道附近,也是陆地主要分布的区域。这方面的资料得出一个结论:广泛的寒冷气候发生在地球的赤道及其附近区域。然而“雪球地球”理论对形成“雪球地球”的原因却不清楚,对“雪球”为什么融化,变成现在的地球的原因也不能做出解释。地球膨裂说认为,要想找到形成“雪球地球”的原因、“雪球”为什么融化的原因,必须搞清地球演化史。地球膨裂说认为,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太阳表面温度5800摄氏度。46亿年前,太阳因内部的核聚变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这些熔融的火球冷却后形成了行星、小行星、卫星、月亮和慧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一些大的火球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一些小的火球来不及收缩成球形,而冷却成了不规则的形状,形成了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行星。一些小一点的火球在飞离太阳时由于离大火球较近而被“俘获”,形成了大火球的卫星。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后,当时的地球5800摄氏度。地球形成之后,温度逐渐下降,地球逐渐收缩,自转速度越来越大。40亿年前,熔融的地球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铁、镍等重的物质下沉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镁、铝、上浮,形成了封闭的岩石圈,因为花岗岩岩浆的密度最小,玄武岩岩浆的密度次之,因此,封闭的岩石圈是由上部的花岗岩和下部的玄武岩构成的;氮、氢、氧轻物质等形成了大气圈。这时的地球表面温度降到了400-700摄氏度,地球体积最小,自转速度最大,地球的半经是现地球的1/2。因为岩石圈封闭了地球,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释放出的热量散发不出来,造成岩石圈内部的温度增高、压力逐渐增大,地球开始膨账,地球体积变大,自转速度开始变小。但地球外部的温度还在逐渐下降。39亿年前地球的温度降到100摄氏度沸点以下,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诞生。8亿年前,海洋还覆盖着整个地球、洋壳仍然是花岗岩形成的、海水深度2000米、地球的气温逐渐已降至摄氏零下50度、大陆上的海水全部结成冰、海上的冰层也有2公里厚、海洋生物只能在更深的海洋中生存,这就是“雪球地球”时期,这也就是“雪球地球”的形成原因。8亿年前由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放出热量,内部压力逐渐增大、岩石圈开始膨裂、山脉开始形成、自转速速度每年慢0.5秒、岩浆喷出、地球气温开始升高使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冰川开始融化形成冰臼,这也就是“雪球地球”融化的原因。8亿年前,海水开始从大陆上退却,流入岩石圈裂缝、岩石圈开始露出海面形成大陆、最早的大陆形成了、最早的陆相沉积层形成了、最早的陆生生物出现了、地球开始有地震发生。这时地球开始相对地球自转轴每年倾斜0.47角秒,14.2米。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8亿年前的陆相沉积层,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长江三峡发现的莲沱组。既然陆相沉积层最早是8亿年前的,这说明8亿年前海洋海覆盖着整个地球,所以大陆上不可能形成8亿年前的陆相沉积层。只有海洋开始从大陆上退却之后,大陆上才可能形成陆相沉积层。发现最早的8亿年前的陆相沉积层,这证明海洋是8亿年前开始从大陆上退却的。寒武纪以后石油开始形成、石炭纪以后煤炭开始形成。2亿年前,由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不断衰变,释放热量,地球内部压力不断增加,地球发生了大的膨裂、岩浆喷出形成玄武岩洋底,使地球表面积每年增加1.81平方千米。2亿年前,岩石圈膨裂露出海面的大陆形成了七大洲、海水流入石圈裂缝形成了四大洋。6500万年前,地球发生最后一次大膨裂,造成最后一次大的造山运动、岩石圈彻底露出海面,大陆彻底形成了。6500万年前,海水最后一次从地球上彻底退出流入海洋,以后大陆上再不能形成海相沉积层了,海洋彻底形成了。这时地球自转轴开始每年倾斜0.0013角秒,0.004米,使北回归线每年北移0.0013角秒,0.004米,地球有了明显的四季之分。恐龙灭绝了。8亿年前,大陆上的海水全部结成冰,海洋冰层有两公里厚,是科学家通过研究现在大陆上的冰川沉积物获得的,这说明海洋当时还覆盖着大陆。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8亿年前的陆相沉积层,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长江三峡发现的莲沱组。既然陆相沉积层最早是8亿年前的,这说明8亿年前海洋海覆盖着整个地球,所以大陆上不可能形成8亿年前的陆相沉积层。只有海洋开始从大陆上退却之后,大陆上才可能形成陆相沉积层。发现最早的8亿年前的陆相沉积层,这证明海洋是8亿年前开始从大陆上退却的。上述两个事实说明,8亿年前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洋壳仍然是花岗岩形成的。既然8亿年前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8亿年前海洋的冰层两公里厚,这说明8亿年前的海洋深度是2000米。只不过8亿年前覆盖着整个地球深2000米的海水已结成了冰。冰臼为什么都是由花岗岩组成的呢?地球膨裂说认为,既然 8亿年前海洋还覆盖着整个地球、海水结成2公里厚的冰、洋壳仍然是由花岗岩形成的、因为冰臼是8亿年前的“雪球地球”震旦纪大冰川形成的,2公里厚的冰川融化后的海水必然从2公里高的地方流落到花岗岩形成的洋壳上形成冰臼,所以冰臼必然都是由花岗岩组成的。因为冰臼是8亿年前“雪球地球”时期冰川融化形成的,所以冰臼都是8亿年前形成的。8亿年前海洋还覆盖着整个地球,还没有陆相沉积层,所以没有其他岩石形成的冰臼。否则,大陆上其他岩石比比皆是,为什么唯有其他岩石形成的冰臼风化掉了呢?作者:赖柏林

  • 索引序列
  •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格式
  •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
  • 冰川地貌期刊官网投稿
  •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经验
  • 冰川地貌期刊投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