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水发展情况我国农业节水发展较早。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50~60年代我国就开展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泵站和机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在北方井灌区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从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供水形势紧张局面,节水作为一种有效缓解措施得到广泛重视和采用。从中央到地方,目前都基本建有节水机构,普遍开展了节水宣传,制定了一些节水管理法规,整个节水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绩,万元GDP用水量已从1980年的9820立方米降到1999年的680立方米。在生活节水方面,全国所有城市和绝大部分市镇,都基本做到了计量安装水表收费,基本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等还出台了一些严格的定额管理措施,实行计划用水,超计划加价的办法,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在工业节水方面,目前全国用水重复利用率普遍比80年代初提高了近40%;若以1983年为基准,一般工业用水仅按提高重复利用率一项计算,1997年年节水量就达317亿立方米;工业节水使污水排放量大为减少,1998年县以上工业总污水量就比1995年减少75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了51亿立方米,比1990年减少78亿立方米;1999年沿海城市利用海水量127亿立方米。在农业节水方面,通过近些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209个高标准节水增效示范区,并对99个大型灌区及40个中型灌区进行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节水示范区;1999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2.60亿亩,其中喷、滴灌和微喷灌面积3400万亩,管道输水灌溉面积8600万亩,渠道防渗面积1.4亿亩;另外,推广节水灌溉和坐水种等非工程节水面积2.24亿亩;与1980年用水相比,因为亩均用水量下降,实现年节水量729亿立方米。在节水产业发展方面,节水设备、具器研制、生产、销售、推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逐渐形成规模,已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召开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会议以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几项重要的节水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水利部、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局发出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计委出台改革水价促进节水的指导意见等,为节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二、节水水平和节水效果从宏观上来说,节水效果主要反映在对用水总量和用水定额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作用方面:1.节水延缓了总用水量的增长我国用水主要在建国以后得到很大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强,全国总用水量已从1949年的1031亿立方米,发展到目前的5600亿立方米左右,增加了4.5倍。其中1949~1957年年增长8.9%,1957~1965年年增长3.7%,1965~1980年年增长 3.3%,1980~1990年年增长2.0%,1990年以后缓慢波动增长,年增长1%左右。1980年后,国民经济在基本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率的情况下,全国人均用水量基本稳定在450立方米左右。从分部门用水看,节水对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影响最大,1949~1980年,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从956亿立方米增加到3580亿立方米,平均年递增率为4.34%,而1980年后,虽然前期有一定增长,但后期逐渐趋于稳定,特别是"九五"期间,农田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维持不变,而全国每年新增灌溉面积1200多万亩,粮食从9330亿斤提高到万亿斤,农、林、牧、鱼、果、菜、茶全面增收。2.节水使农业、工业用水定额减少,用水效率提高1980年我国农田实灌面积61381万亩,灌溉用水量3580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583立方米。到1993年实灌面积64802万亩,灌溉用水量3440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为531立方米。与1980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42.4%,用水量却下降3.9%,亩灌水量和吨粮用水量分别下降了8.9%和32.5%。1999年我国农田实灌面积73640万亩,灌溉用水量3564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484立方米,比1980年下降了99立方米,占17.0%,年节水729亿立方米,与1993年相比,亩实灌水量下降47立方米,年节水346亿立方米。据统计分析,工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采用其他节水措施,万元产值新水量已从1980年的933立方米(含火电)下降到1999年的91立方米。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从1983年的18%,提高到1993年的45%,再提高到目前的55%,其中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含火电)1997年达63%。3.节水使全国水资源供需形势保持了基本的稳定根据1980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资料分析,全国遇中等干旱年,缺水为389亿立方米;1993年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资料分析,缺水量虽为225亿立方米,但可供水量中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超采量和一部分超标污水直接用于灌溉,实际总缺水量300~400亿立方米,缺水总量基本与1980年持平。三、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的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总体缺水形势未得到缓解,水资源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控制。节水工作在总体上对缓解缺水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显得乏力。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节水理论不够清晰。我国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必须认真研究。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我国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我国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定在什么范围?必须分子系统分析。全国总的节水目标应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为基础,与开源相协调,对不同的流域、区域按照不同时期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目标分解,以指导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节水工作。三是规划不够系统。目前没有全国节水的总体规划,造成了一些节水目标不配套的混乱现象。由于城市和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分割,工农业、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对于节水问题还没有系统分析。四是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水的需求来看,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在抓节水,但目前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应以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五是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国家有关节水管理的法规,只有国务院转发的建设部"城市节水管理规定",全面节水管理还没有法律依据,监督力度更无从谈起。六是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提高水价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的提高必须适时、适度、适地,才能真正形成激励机制,才能使节水形成产业,形成市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有些投入,对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几乎没有投资渠道,奖优汰劣的政策尚未制定。七是节水的科技进步不够及时。节水的高新技术、节水的监测、管理和实施手段都很落后,与当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有益于水资源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形成的局面形成反差。八是管理体制不够集中有力。节水应该是地域、流域和行业提高用水总效率的统一体,应该有权威机构在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互相配合、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用水总效率的科学提高。而目前全国节水管理仍处于分割状态,管理力度不够。上述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机制问题。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节水必然动力不足,行之不远;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节水也必然难见成效。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开创我国节水工作的新局面。四、节水潜力我国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配置还不太科学、合理。不论农业、工业,还是城镇生活用水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潜力很大。1.现状用水效率较低,相比先进国家节水潜力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的是粗放性利用资源的模式。表现在用水方面,即为普遍存在用水浪费和利用效率不高。1999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68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的8倍。具体到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的情况是:农业用水绝大部分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各类水利工程供水,形成分布于全国的大、中、小型灌区。据分析,全国灌区农业用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部分地区灌溉单位用水量偏高,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而发达国家农业用水利用率可达70%~80%。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55%(含乡镇工业),而发达国家则为75%~85%,1999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91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3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城镇生活用水一是供水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据分析,全国城市供水漏失率为9.1%,北方地区城市供水平均漏失率为7.4%~13.4%,有40%的特大城市供水漏失率达12%以上;二是节水器具、设施少,用水效率较低,如北方地区245个城市1997年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为123升/日,已接近挪威(130升/日)和德国(135升/日),并高于比利时(116升/日),而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远高于我国,说明存在明显的浪费。因此,我国用水如能向先进发达国家看齐,即使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节水量也是非常巨大的。2.节约传统淡水资源措施较多,可因地制宜选择随着传统淡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日趋紧张和科技手段不断进步,国内外纷纷把节水目光转向非传统水源,我国在这方面有较大潜力:一是污水处理回用是一条重要的节水途径。当前,全国城市废污水606亿立方米,各城市陆续开始对居民生活用水征收污水处理费,建设排水渠道的清污分流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尤其是缺水地区的一些城市,正在全面规划污水资源化的行动,城市清污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全面得到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会显著提高,回用量将进一步增大。二是利用海水替代一部分淡水是沿海地区节约淡水的一条重要措施。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沿海遍布城市、港口和岛屿,有利用海水的较好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淡水资源供应紧张,海水淡化、直接利用海水替代冲厕、冷却水等利用海水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1999年利用海水127亿立方米。三是微咸水利用有一定前景。我国微咸水面积分布很广,数量很大。如华北平原含盐量为2~5克/升的微咸水就约有22亿立方米。西北微咸水分布面积也很广。沿海城市地区微咸水面积也不小,如天津范围微咸水面积就约达8000平方公里。咸水体的大量存在不仅给土地带来严重的盐碱化,影响作物产量,也使地下水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占有地下库容,不能调蓄,影响抗旱、防涝和治碱。因此,对微咸水不仅有一个利用问题,也有一个改造问题。在直接利用微咸水抗旱方面,我国新疆、宁夏、甘肃、河南、河北等农村都有长期利用微咸水浇地获得一定高产的经验。四是雨水利用为干旱缺水地区开辟了一条节水新路。由于世界性的水资源危机,许多国家,特别是处于半干旱地区的国家和一些岛屿,对雨水利用给予高度重视。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方的群众大搞水窖、水窑等雨水集蓄工程,西南和中南等地方的群众大搞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共建成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460多万个,不仅解决了23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而且为2200多万亩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五、节水总体目标1.总量控制目标不同水平年节水力度总体上要与需水和开源相配合,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共同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系,达到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基本平衡。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近期(至2005年)全国节水力度应使总用水量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左右,远期(至2010年)全国节水力度应使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要求未来工业用水增长的一半靠节水解决,要求农业灌溉面积发展主要靠节水解决,要求生活用水发展控制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相适应的用水标准内。与全国相应,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节水力度也要与开源协调,按供需平衡要求提出总量控制目标,并进一步把控制目标分解到地区和各用水部门。2.主要发展目标(1)农业节水:近期(至2005年),重点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建设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节水增效示范县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使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8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全国平均综合亩均毛灌溉用水量较1999年减少20立方米左右。远期(到2010年),在全国灌溉总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争取提高到0.5。(2)工业节水:重点行业是火力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规划期内在工业增加值年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取用水量的增长控制在每年1.2%。近期(至2005年),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由目前不到55%提高到60%,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50立方米(不含火电);远期(至2010年)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达到65%,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30立方米。(3)城镇生活节水:重点是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近期(至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用水(含公共用水)控制在每天230升以内(1999年为227升),远期(至2010年)控制在240升以内。要求到2005年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使用节水器具,城市单位原有建筑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要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力争到2010年对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包括民用住宅)基本改造完毕,城市公共设施全部采用节水器具,空调冷却用水的循环率达到96%。(4)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生活节水器具,近期(至2005年),全国农村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控制在每天105升左右(1999年为89升),远期(至2010年)控制在127升以内。(5)到2010年,应在全国建成健全的节水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全民节水意识普遍得到增强。4.8亿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达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其他农田用水效率有较大提高;工业主要用水行业按节水型企业进行改造,达到节水目标;全国城镇生活用水和服务业用水基本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生态用水得到保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管理体制;水资源紧缺地区城市达到节水型标准,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六、政策措施1.加强节水规划的组织指导协调,明确部门规划分工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部门"三定"方案,已明确有关部委在节水工作方面的分工职责。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要依据这些规定,加强节水规划组织指导协调,会商有关部委,落实节水规划的部门分工;同时在宏观上对规划目标提出要求,平衡协调,以保证能尽快启动和编制出全国节水规划。地方负责全面节水工作的部门,也应抓紧启动和编制地方节水规划。2.各级节水规划和年度计划,都应列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都应提出节水目标和指标。编制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大项目都必须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附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专项规划或论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在缺水地区要妥善布局城镇建设,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和农作物的发展,严禁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3.健全节水法规体系,加强法制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尽快制定《全国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法规。在法规中应明确提出有利于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节水主管部门也应与有关部门会商,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优惠规定,如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有关文件规定,用于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于以废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减免所得税五年。地方也应根据实际制定有关的节约用水管理规定。4.增强全民节水意识,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建立健全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树立节水光荣的社会风尚。5.加强节水工作领导,严格监督管理节水规划、计划规定的目标是硬任务,应列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民节水。各级各部门都要健全节水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职能,明确措施和责任人,定期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节水工作。应重点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进行监督和考核,将节水措施落在实处。6.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有关部门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及水利建设基金、城市建设三项费用中安排节水资金。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增加节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符合贷款条件,具有偿还能力的节水项目,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项目贷款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贴息。国家和地方应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国家和地方节水基金,实行节水补助金制度,用于支持节约用水技术改造、管理以及补助对节水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用水户,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改革节水投入机制,建立节水投入多元化体系。国家应建立稳定的节水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7.建立节水型用水标准化体系,开展创建活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有关节水的国家标准(含用水节水基础标准,用水节水管理考核标准、设施与产品标准及节水技术规范等)。对已有的行业用水标准,应进行一次清理,并根据新制定的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尚未制定行业标准的应尽快组织制定。要建立两套节水的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各行业、部门可使用的水资源量;一套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体系,规定社会产品或工作量的单位用水量,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步骤都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符,建成节水型社会。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标准和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地方标准)。制定节水标准应当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开展"节水型"创建活动,国家和地方都应有计划地组织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推动节水向纵深发展。8.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三同时""四到位"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取水许可申请时,必须附具节水设施设计任务书和相应的节约用水措施,节水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取用水户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供水部门,根据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水的供求计划,编制供水计划,报同级计划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执行。实行区域和流域总量控制、定额供水。建立用水统计制度。各级统计主管部门应把用水统计纳入统计系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同统计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各行业的用水统计工作。取水、用水设施都要安装计量设施。计量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用水单位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健全用水统计基础资料,按期上报。发布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用以推动用水器具生产企业及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强化用水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管,实行节水产品标识制度。对工农业节水设备和生活节水产品推行节水标签,对产品实行认证,销售实行市场准入,清理整顿节水设备、器具的生产及疏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利于节水工作的奖惩措施。9.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适时、适地、适度调整水价。尽快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范价格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根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水平。农村供水水价要纳入各级物价主管部门管理范围,合理核定到农户的最终水价,实行按用水量计量水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对于浪费水资源行为,要按照水资源浪费的数量实行惩罚性水价。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和办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用经济手段制约用户随意打井取水和滥用水资源。地下水自备水源的水资源费标准应高于公共供水系统水资源费标准,以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实行地区差价的水价和水资源费政策。缺水地区的水价和水资源费应当高于其它地区。通过试点,逐步开放水市场。取用水单位,在核定指标范围节约的水量,其指标(含供水系统或取水指标)仍归该取用水单位,经批准后可优先用于本单位扩大生产使用,也可实行有偿转让。10.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水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节水的新技术、新途径、新产品,大力推广现有节水新工艺新产品(含引进消化国外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应纳入国家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鼓励成立节水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节水技术交流。国家要制定节水技术政策,对落后的耗水过高的项目、产品、设备实施淘汰制度。加强节水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宏观战略的前期综合研究,建立节水技术跟踪、分类、评价信息系统。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积极建设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3、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零碎废物;为了接一杯凉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摘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总是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水是生命的源泉,俗话说得好 , "人可以一日不吃饭, 但不可一日不喝水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据资料显示, 地球上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 ,仅占地球的白分之零点三. 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地区都严重缺水, 许多树木 .村庄和田地别沙漠吞食, 沙漠面积在逐渐扩大. 淡水资源的减少, 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经济建设, 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重视 。构建一个水源丰富 .山青水秀的美丽家园是我们的愿望 . 然而, 在我们的生活中, 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 。.从我们调查的资料表明,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在我们的周围 ,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十分惊人。 .先说一说我们学校 , 我们曾经留意过, 教学楼的自来水龙头 有时水龙头坏了, 水哗哗地流个不停 。有的水龙头常常是一滴一滴的水往外滴, 这些不知浪费了多少水的情形, 很多家庭表面上看是很节约用水 ,实际上是在浪费水资源 。有的家庭厨房和卫生间的水龙头的水一天到晚都在一滴一滴往水缸和储水桶里面滴, 然而水缸和储水桶的水却在不停地往外流入下水道 。有的家庭将一些完全还可以利用的水, 像淘菜和洗脸的水 一盆一盆的直接 入下水道, 看看这些被浪费的水 ,如果一年到头一滴一滴的往外滴水的话 ,就会滴下大约 吨的水。 可想而知, 每年别滴掉的水, 在我们生活中被浪费的水真是无法计算 ,如果要认真地计算 其结果一定会让惊讶得目瞪口 ! 在我们浪费水的同时,也在污染着我们的水源 一些城镇将生活污染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有的将垃圾和死了的牲畜直接抛入河流中,让河水不能给人类提供方便了 。 人人节约用水个个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还我们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水清清 . 鱼儿欢畅的美好生活环境吧! (比较适合小学)
《节水灌溉》 创办30多年,能坚持到现在,应该可以说明。《灌溉排水》影响比前个弱些。
刊名: 《节水灌溉》 刊种: 双月刊 主办单位: 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主编: 陈大雕 简介: 《节水灌溉》杂志是中国节水灌溉专业领域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其国内刊号为CN42-1420/TV,国际刊号为ISSN1007-4929。刊期为双月,国际标准开本,彩色精印。《节水灌溉》杂志创办的宗旨是:在中国大力宣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准确及时地传递国内外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信息;既能满足广大科技人员获取信息指导其科学研究的要求,又能满足广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要求。本刊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水利部优秀期刊,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入选湖北省重点创建期刊,入选湖北期刊方阵。为加快走向世界的进程,本刊已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来临之际,在中国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节水灌溉》杂志必将办得更好,为促进和推动中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双月刊 .1976年创刊 . 主管单位: 水利部 主办单位: 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编辑单位: 《节水灌溉》编辑部 社 长: 燕在华 主 编: 陈大雕 主 任: 燕在华 地 址: 武汉大学水电校区 邮政编码: 430072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3、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你好,《节水灌溉》杂志好像是核心期刊,一般1、2个月左右会通知你改稿子或者退稿,2、3个月就会下接受函的。不过要排版的话,你的文章很可能会排版到几个月甚至半年以后,不过研究生答辩的话只要求你有接受函,交了排版费后就可以参加答辩了。我以前也在上面发表过文章的,不过我有熟人,当时就给了我接受函。该杂志的编辑社在武汉大学里面,有熟人好办,没有的话你就只能慢慢等了。你也可以打电话去问一下里面的编辑PS:这种期刊的审查时期都是一样的长,核心的还算好的,要是EI或者SCI的审查时间更长,你不急的话就慢慢等就行了。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 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5.福建林学院学报 6.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7.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华北农学报 9.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3.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改: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江苏农业科学 1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7.江苏农业研究(改: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18.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浙江林学院学报 21.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3.安徽农业科学 24.河南农业科学 25.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改: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西北农业学报 2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8.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9.湖北农业科学 30.江苏农业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 2.水土保持学报 3.土壤通报 4.土壤 5.中国水土保持 6.水土保持通报 7.应用生态学报 8.土壤肥料 9.水土保持研究 10.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1.土壤与环境(改:生态环境)S2 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 2.农业机械学报 3 .灌溉排水(改:灌溉排水学报) 4.水利学报 5.节水灌溉 6.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7.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8.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9.农机化研究 10.粮食与饲料工业 11.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农业现代化研究 13.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4.农业机械 S3,5 农学,农作物 1.作物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遗传学报 4.植物生理学报(改: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5.中国水稻科学 6.中国棉花 7.杂交水稻 8.大豆科学 9.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0.棉花学报 11.种子 12.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3.玉米科学 14.麦类作物学报 15.作物杂志 16.中国种业 17.核农学报 S4 植物保护 1.植物保护学报 2.昆虫学报 3.植物病理学报 4.植物保护 5.昆虫知识 6.中国生物防治 7.农药 8.植保技术与推广(改: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 1.园艺学报 2.果树学报 3.中国蔬菜 4.中国果树 5.北方园艺 6.中国南方果树 7.长江蔬菜 8.食用菌 S7 林业 1.林业科学 2.林业科学研究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5.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福建林学院学报 7.世界林业研究 8.林业科技通讯(改:林业实用技术)9.浙江林学院学报 10.中国森林病虫 11.浙江林业科技 12.西北林学院学报 13.林业资源管理 14.中南林学院学报 15.福建林业科技 16.林业科技 17.辽宁林业科技 S8 畜牧,动物医学 1.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中国兽医杂志 3.中国兽医科技 4.中国兽医学报 5.畜牧兽医学报 6.中国家禽 7.中国畜牧杂志 8.中国饲料 9.畜牧与兽医 10.黑龙江畜牧兽医 11.中国动物检疫 12.养禽与禽病防治 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4.蚕业科学 15.动物营养学报 S9 水产,渔业 1.水产学报 2.水生生物学报 3.中国水产科学 4.淡水渔业 5.海洋水产研究 6.水产科技情报 7.水利渔业 8.中国水产 9.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0.水产科学 11.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2.科学养鱼
刊名: 《节水灌溉》 刊种: 双月刊 主办单位: 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主编: 陈大雕 简介: 《节水灌溉》杂志是中国节水灌溉专业领域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其国内刊号为CN42-1420/TV,国际刊号为ISSN1007-4929。刊期为双月,国际标准开本,彩色精印。《节水灌溉》杂志创办的宗旨是:在中国大力宣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准确及时地传递国内外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信息;既能满足广大科技人员获取信息指导其科学研究的要求,又能满足广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要求。本刊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水利部优秀期刊,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入选湖北省重点创建期刊,入选湖北期刊方阵。为加快走向世界的进程,本刊已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来临之际,在中国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节水灌溉》杂志必将办得更好,为促进和推动中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双月刊 .1976年创刊 . 主管单位: 水利部 主办单位: 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编辑单位: 《节水灌溉》编辑部 社 长: 燕在华 主 编: 陈大雕 主 任: 燕在华 地 址: 武汉大学水电校区 邮政编码: 430072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目前《中国农学通报》和《农学学报》都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投稿到刊出一般半年左右,流程规范,学术影响逐年提升,是发文的较好选择
《节水灌溉》 创办30多年,能坚持到现在,应该可以说明。《灌溉排水》影响比前个弱些。
你好,《节水灌溉》杂志好像是核心期刊,一般1、2个月左右会通知你改稿子或者退稿,2、3个月就会下接受函的。不过要排版的话,你的文章很可能会排版到几个月甚至半年以后,不过研究生答辩的话只要求你有接受函,交了排版费后就可以参加答辩了。我以前也在上面发表过文章的,不过我有熟人,当时就给了我接受函。该杂志的编辑社在武汉大学里面,有熟人好办,没有的话你就只能慢慢等了。你也可以打电话去问一下里面的编辑PS:这种期刊的审查时期都是一样的长,核心的还算好的,要是EI或者SCI的审查时间更长,你不急的话就慢慢等就行了。
我只知道一本农业科学,审稿是半个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4. 湖北农业科学 33.自然科学版2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玉米科学5. 中国农机化 S3. 浙江农业学报 29.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3. 土壤学报 2.麦类作物学报 4. 农机化研究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18. 新疆农业科学 34. 江苏农业学报 26.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6.中国水稻科学 3.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6.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8,5 农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7.核农学报 11. 广东农业科学 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6.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4.自然科学版 8. 生态环境 10.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3.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32S 综合性农业科学 1. 水土保持学报 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自然科学版 30. 中国农业科学 2. 中国农学通报 20.杂交水稻 6.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7. 土壤肥料(改名为. 江苏农业科学 25. 土壤通报 5.棉花学报 7.自然科学版 5,农作物 1.作物学报 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3. 中国水土保持 1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1.中国棉花 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5.大豆科学 9. 扬州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3:中国土壤与肥料) 9. 西北农业学报 2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 华北农学报 4.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农业基础科学 1. 贵州农业科学 37.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7.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35. 上海农业学报 19.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2.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种子10.作物杂志 14. 农业工程学报 2. 西南农业学报 14. 水土保持通报 7. 河南农业科学 38. 水土保持研究 8. 土壤 4.中国烟草科学 来源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 1. 节水灌溉 5
一、节水发展情况我国农业节水发展较早。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50~60年代我国就开展研究节水灌溉技术,70年代初重点对自流灌区土质渠道进行防渗衬砌;70年代中期开始,试验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80年代对机电泵站和机井灌区推行节水节能技术改造;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在北方井灌区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从90年代开始,逐步实现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工业节水和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供水形势紧张局面,节水作为一种有效缓解措施得到广泛重视和采用。从中央到地方,目前都基本建有节水机构,普遍开展了节水宣传,制定了一些节水管理法规,整个节水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成绩,万元GDP用水量已从1980年的9820立方米降到1999年的680立方米。在生活节水方面,全国所有城市和绝大部分市镇,都基本做到了计量安装水表收费,基本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等还出台了一些严格的定额管理措施,实行计划用水,超计划加价的办法,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在工业节水方面,目前全国用水重复利用率普遍比80年代初提高了近40%;若以1983年为基准,一般工业用水仅按提高重复利用率一项计算,1997年年节水量就达317亿立方米;工业节水使污水排放量大为减少,1998年县以上工业总污水量就比1995年减少75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了51亿立方米,比1990年减少78亿立方米;1999年沿海城市利用海水量127亿立方米。在农业节水方面,通过近些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209个高标准节水增效示范区,并对99个大型灌区及40个中型灌区进行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节水示范区;1999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2.60亿亩,其中喷、滴灌和微喷灌面积3400万亩,管道输水灌溉面积8600万亩,渠道防渗面积1.4亿亩;另外,推广节水灌溉和坐水种等非工程节水面积2.24亿亩;与1980年用水相比,因为亩均用水量下降,实现年节水量729亿立方米。在节水产业发展方面,节水设备、具器研制、生产、销售、推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逐渐形成规模,已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召开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会议以后,国家相继发布了几项重要的节水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水利部、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局发出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计委出台改革水价促进节水的指导意见等,为节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二、节水水平和节水效果从宏观上来说,节水效果主要反映在对用水总量和用水定额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作用方面:1.节水延缓了总用水量的增长我国用水主要在建国以后得到很大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强,全国总用水量已从1949年的1031亿立方米,发展到目前的5600亿立方米左右,增加了4.5倍。其中1949~1957年年增长8.9%,1957~1965年年增长3.7%,1965~1980年年增长 3.3%,1980~1990年年增长2.0%,1990年以后缓慢波动增长,年增长1%左右。1980年后,国民经济在基本保持8%左右的年增长率的情况下,全国人均用水量基本稳定在450立方米左右。从分部门用水看,节水对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影响最大,1949~1980年,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从956亿立方米增加到3580亿立方米,平均年递增率为4.34%,而1980年后,虽然前期有一定增长,但后期逐渐趋于稳定,特别是"九五"期间,农田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维持不变,而全国每年新增灌溉面积1200多万亩,粮食从9330亿斤提高到万亿斤,农、林、牧、鱼、果、菜、茶全面增收。2.节水使农业、工业用水定额减少,用水效率提高1980年我国农田实灌面积61381万亩,灌溉用水量3580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583立方米。到1993年实灌面积64802万亩,灌溉用水量3440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为531立方米。与1980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42.4%,用水量却下降3.9%,亩灌水量和吨粮用水量分别下降了8.9%和32.5%。1999年我国农田实灌面积73640万亩,灌溉用水量3564亿立方米,亩均灌水量484立方米,比1980年下降了99立方米,占17.0%,年节水729亿立方米,与1993年相比,亩实灌水量下降47立方米,年节水346亿立方米。据统计分析,工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采用其他节水措施,万元产值新水量已从1980年的933立方米(含火电)下降到1999年的91立方米。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从1983年的18%,提高到1993年的45%,再提高到目前的55%,其中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含火电)1997年达63%。3.节水使全国水资源供需形势保持了基本的稳定根据1980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资料分析,全国遇中等干旱年,缺水为389亿立方米;1993年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资料分析,缺水量虽为225亿立方米,但可供水量中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超采量和一部分超标污水直接用于灌溉,实际总缺水量300~400亿立方米,缺水总量基本与1980年持平。三、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的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总体缺水形势未得到缓解,水资源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未得到控制。节水工作在总体上对缓解缺水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显得乏力。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节水理论不够清晰。我国节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必须认真研究。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我国节水防污型社会的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我国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定在什么范围?必须分子系统分析。全国总的节水目标应以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为基础,与开源相协调,对不同的流域、区域按照不同时期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目标分解,以指导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节水工作。三是规划不够系统。目前没有全国节水的总体规划,造成了一些节水目标不配套的混乱现象。由于城市和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分割,工农业、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对于节水问题还没有系统分析。四是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水的需求来看,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在抓节水,但目前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应以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五是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国家有关节水管理的法规,只有国务院转发的建设部"城市节水管理规定",全面节水管理还没有法律依据,监督力度更无从谈起。六是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提高水价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合理水价机制远未形成,水价的提高必须适时、适度、适地,才能真正形成激励机制,才能使节水形成产业,形成市场。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有些投入,对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几乎没有投资渠道,奖优汰劣的政策尚未制定。七是节水的科技进步不够及时。节水的高新技术、节水的监测、管理和实施手段都很落后,与当前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有益于水资源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形成的局面形成反差。八是管理体制不够集中有力。节水应该是地域、流域和行业提高用水总效率的统一体,应该有权威机构在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互相配合、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用水总效率的科学提高。而目前全国节水管理仍处于分割状态,管理力度不够。上述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机制问题。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节水必然动力不足,行之不远;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节水也必然难见成效。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开创我国节水工作的新局面。四、节水潜力我国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配置还不太科学、合理。不论农业、工业,还是城镇生活用水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潜力很大。1.现状用水效率较低,相比先进国家节水潜力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的是粗放性利用资源的模式。表现在用水方面,即为普遍存在用水浪费和利用效率不高。1999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68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的8倍。具体到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的情况是:农业用水绝大部分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各类水利工程供水,形成分布于全国的大、中、小型灌区。据分析,全国灌区农业用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部分地区灌溉单位用水量偏高,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而发达国家农业用水利用率可达70%~80%。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55%(含乡镇工业),而发达国家则为75%~85%,1999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91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3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城镇生活用水一是供水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据分析,全国城市供水漏失率为9.1%,北方地区城市供水平均漏失率为7.4%~13.4%,有40%的特大城市供水漏失率达12%以上;二是节水器具、设施少,用水效率较低,如北方地区245个城市1997年人均家庭生活用水为123升/日,已接近挪威(130升/日)和德国(135升/日),并高于比利时(116升/日),而三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远高于我国,说明存在明显的浪费。因此,我国用水如能向先进发达国家看齐,即使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节水量也是非常巨大的。2.节约传统淡水资源措施较多,可因地制宜选择随着传统淡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日趋紧张和科技手段不断进步,国内外纷纷把节水目光转向非传统水源,我国在这方面有较大潜力:一是污水处理回用是一条重要的节水途径。当前,全国城市废污水606亿立方米,各城市陆续开始对居民生活用水征收污水处理费,建设排水渠道的清污分流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尤其是缺水地区的一些城市,正在全面规划污水资源化的行动,城市清污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全面得到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会显著提高,回用量将进一步增大。二是利用海水替代一部分淡水是沿海地区节约淡水的一条重要措施。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沿海遍布城市、港口和岛屿,有利用海水的较好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淡水资源供应紧张,海水淡化、直接利用海水替代冲厕、冷却水等利用海水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1999年利用海水127亿立方米。三是微咸水利用有一定前景。我国微咸水面积分布很广,数量很大。如华北平原含盐量为2~5克/升的微咸水就约有22亿立方米。西北微咸水分布面积也很广。沿海城市地区微咸水面积也不小,如天津范围微咸水面积就约达8000平方公里。咸水体的大量存在不仅给土地带来严重的盐碱化,影响作物产量,也使地下水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占有地下库容,不能调蓄,影响抗旱、防涝和治碱。因此,对微咸水不仅有一个利用问题,也有一个改造问题。在直接利用微咸水抗旱方面,我国新疆、宁夏、甘肃、河南、河北等农村都有长期利用微咸水浇地获得一定高产的经验。四是雨水利用为干旱缺水地区开辟了一条节水新路。由于世界性的水资源危机,许多国家,特别是处于半干旱地区的国家和一些岛屿,对雨水利用给予高度重视。我国西北和华北部分地方的群众大搞水窖、水窑等雨水集蓄工程,西南和中南等地方的群众大搞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共建成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460多万个,不仅解决了23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而且为2200多万亩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五、节水总体目标1.总量控制目标不同水平年节水力度总体上要与需水和开源相配合,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共同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系,达到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基本平衡。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近期(至2005年)全国节水力度应使总用水量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左右,远期(至2010年)全国节水力度应使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要求未来工业用水增长的一半靠节水解决,要求农业灌溉面积发展主要靠节水解决,要求生活用水发展控制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相适应的用水标准内。与全国相应,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节水力度也要与开源协调,按供需平衡要求提出总量控制目标,并进一步把控制目标分解到地区和各用水部门。2.主要发展目标(1)农业节水:近期(至2005年),重点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建设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节水增效示范县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使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8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全国平均综合亩均毛灌溉用水量较1999年减少20立方米左右。远期(到2010年),在全国灌溉总用水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争取提高到0.5。(2)工业节水:重点行业是火力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规划期内在工业增加值年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取用水量的增长控制在每年1.2%。近期(至2005年),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由目前不到55%提高到60%,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50立方米(不含火电);远期(至2010年)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含乡镇工业)达到65%,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30立方米。(3)城镇生活节水:重点是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环节的跑、冒、滴、漏。近期(至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用水(含公共用水)控制在每天230升以内(1999年为227升),远期(至2010年)控制在240升以内。要求到2005年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使用节水器具,城市单位原有建筑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要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杜绝跑、冒、滴、漏;力争到2010年对浪费水严重的用水器具(包括民用住宅)基本改造完毕,城市公共设施全部采用节水器具,空调冷却用水的循环率达到96%。(4)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生活节水器具,近期(至2005年),全国农村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控制在每天105升左右(1999年为89升),远期(至2010年)控制在127升以内。(5)到2010年,应在全国建成健全的节水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全民节水意识普遍得到增强。4.8亿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达到《节水灌溉技术规范》要求,其他农田用水效率有较大提高;工业主要用水行业按节水型企业进行改造,达到节水目标;全国城镇生活用水和服务业用水基本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生态用水得到保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水管理体制;水资源紧缺地区城市达到节水型标准,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六、政策措施1.加强节水规划的组织指导协调,明确部门规划分工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部门"三定"方案,已明确有关部委在节水工作方面的分工职责。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要依据这些规定,加强节水规划组织指导协调,会商有关部委,落实节水规划的部门分工;同时在宏观上对规划目标提出要求,平衡协调,以保证能尽快启动和编制出全国节水规划。地方负责全面节水工作的部门,也应抓紧启动和编制地方节水规划。2.各级节水规划和年度计划,都应列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都应提出节水目标和指标。编制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大项目都必须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附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专项规划或论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在缺水地区要妥善布局城镇建设,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和农作物的发展,严禁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3.健全节水法规体系,加强法制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尽快制定《全国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法规。在法规中应明确提出有利于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节水主管部门也应与有关部门会商,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优惠规定,如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有关文件规定,用于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对于以废水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减免所得税五年。地方也应根据实际制定有关的节约用水管理规定。4.增强全民节水意识,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建立健全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树立节水光荣的社会风尚。5.加强节水工作领导,严格监督管理节水规划、计划规定的目标是硬任务,应列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民节水。各级各部门都要健全节水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职能,明确措施和责任人,定期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节水工作。应重点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进行监督和考核,将节水措施落在实处。6.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国家、地方、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有关部门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及水利建设基金、城市建设三项费用中安排节水资金。企业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增加节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符合贷款条件,具有偿还能力的节水项目,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项目贷款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财政贴息。国家和地方应根据"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国家和地方节水基金,实行节水补助金制度,用于支持节约用水技术改造、管理以及补助对节水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用水户,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改革节水投入机制,建立节水投入多元化体系。国家应建立稳定的节水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7.建立节水型用水标准化体系,开展创建活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有关节水的国家标准(含用水节水基础标准,用水节水管理考核标准、设施与产品标准及节水技术规范等)。对已有的行业用水标准,应进行一次清理,并根据新制定的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尚未制定行业标准的应尽快组织制定。要建立两套节水的指标体系,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体系,明确各行业、部门可使用的水资源量;一套是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体系,规定社会产品或工作量的单位用水量,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步骤都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符,建成节水型社会。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标准和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地方标准)。制定节水标准应当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开展"节水型"创建活动,国家和地方都应有计划地组织建设一批节水示范工程,推动节水向纵深发展。8.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三同时""四到位"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报送取水许可申请时,必须附具节水设施设计任务书和相应的节约用水措施,节水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时要求取用水户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供水部门,根据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水的供求计划,编制供水计划,报同级计划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执行。实行区域和流域总量控制、定额供水。建立用水统计制度。各级统计主管部门应把用水统计纳入统计系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同统计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各行业的用水统计工作。取水、用水设施都要安装计量设施。计量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用水单位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健全用水统计基础资料,按期上报。发布节水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用以推动用水器具生产企业及现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强化用水节水设施和节水器具、设备生产质量的监管,实行节水产品标识制度。对工农业节水设备和生活节水产品推行节水标签,对产品实行认证,销售实行市场准入,清理整顿节水设备、器具的生产及疏通市场,扩大节水产品的市场份额。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利于节水工作的奖惩措施。9.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要求,适时、适地、适度调整水价。尽快出台《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范价格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制定和调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根据《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逐步提高到补偿合理成本和微利的水平。农村供水水价要纳入各级物价主管部门管理范围,合理核定到农户的最终水价,实行按用水量计量水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对于浪费水资源行为,要按照水资源浪费的数量实行惩罚性水价。建立健全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和办法。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逐步提高征收标准。用经济手段制约用户随意打井取水和滥用水资源。地下水自备水源的水资源费标准应高于公共供水系统水资源费标准,以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实行地区差价的水价和水资源费政策。缺水地区的水价和水资源费应当高于其它地区。通过试点,逐步开放水市场。取用水单位,在核定指标范围节约的水量,其指标(含供水系统或取水指标)仍归该取用水单位,经批准后可优先用于本单位扩大生产使用,也可实行有偿转让。10.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水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节水的新技术、新途径、新产品,大力推广现有节水新工艺新产品(含引进消化国外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重点节水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应纳入国家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鼓励成立节水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织节水技术交流。国家要制定节水技术政策,对落后的耗水过高的项目、产品、设备实施淘汰制度。加强节水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宏观战略的前期综合研究,建立节水技术跟踪、分类、评价信息系统。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要积极建设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
据了解,世上的水只有十分之三的水是淡水,而且,这些淡水大多数分布在南极、北极,水被节成了冰,所以只有很少的水才可以喝,我们却不能节约用水,在这样的浪费水资源。这样,持续不了多久,人类就会灭亡,世上的所有生灵将残遭灭绝,这美丽的地球将有成为一片废墟。就算有水,那也将是人类的一滴眼泪了。 但是,当我来到农村旅游时,却发现了一种可恨的情况。当天,我在洗手间洗手回来,发现那里的水龙头坏了,一滴滴清澈的自来水像瀑布一样往外流,我费劲心思想把它关了,但是总不能如愿以尝,将水龙头给关掉。我马上将一位叔叔叫过来,让他帮我关一下水龙头。他却若无其事地说:“小朋友,不用管了,那是自来水,用也用不完,放在着,没关系的,它天天开着。”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颤抖起来:“天那!这山水虽多,但是,也有用尽的时候。海再宽,那它也有尽头。”对这位叔叔说的话,我马上辩解到:“水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他却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实在看不惯他的这种习惯;“也只有默默地低着头,自己来关这水龙头。这水龙头虽没有完全关掉,但总比以前开的水小的多。 看到了这件事以后,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离不开水,一旦没有了水,就等于没有了生命。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许多地方的人饮水问题都很难解决,有时喝的水还不达标,患上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而我们身为中国人,就应该节约用水。 而有些人却不在乎浪费的这些水,身为小学生应该告诉周围其他邻居节约用水,做到:1不浪费水。2节约用水。3利用水。比如:洗衣服的水,洗米的水……都可以再利用。这样才是一个身为北京人应该提倡的,为了更多的人喝上干净的水,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吧!或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与利用 水资源是指由当地降水产生的,可以用于人们生产与生活各类用途,存在于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层中的逐年可更新的动态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具有循环性和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不可替代性、经济上的利害两重性等四种特性。 世界水资源总量为41022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7342立方米/人。1995年,全世界水资源利用量38000亿立方米,消耗量21000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250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7500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3500亿立方米;各种损失量2000亿立方米。 在全球范围内面临以下的水资源问题: ◆ 全球供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根据世界水理事会发布的《全球水展望》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5)得不到安全饮用水,有30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2)缺乏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水致性疾病。 ◆ 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从1900年到1995年,全球用水量从6000亿立方米增加到38000亿立方米,增加了5倍,是同期人口增幅的两倍以上。1993年联合国对世界淡水资源的评价表明有1/3的人口居住在水资源中度和高度紧缺的地区。联合国的报告显示,2025年世界用水总量达到44840亿立方米,届时受水资源短缺困绕的世界人口将增加到总数的2/3,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将从1990年的7800立方米减少到2025年的4800立方米。 ◆ 世界水环境状况趋于恶化。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许多经济进步都是以严重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在20世纪中,世界湿地面积已经减少半数,造成重大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在发展中国家,所有大城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都在迅速恶化,威胁人的健康和自然价值。 一、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1、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2、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二、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 1、水资源开发利用成就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也是与水旱灾害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00年,建成水库8.5万座,总库容5100亿立方米;发展灌溉面积8.2亿亩;修建堤防27万公里,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常遇洪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万平方公里;水电装机7680万千瓦,653个县实现了农村电气化。 2、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000年全国用水总量549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3784亿立方米,占68.8%,工业1139亿立方米,占20.7%,生活用水575亿立方米,占10.5%。从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20%,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海河流域地表水控制利用率达到94%,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100%,水资源总量消耗率达到96%。从用水指标分析,全国人均用水量430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610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78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79立方米,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为每日219升,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为每日89升。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首先是农业干旱缺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我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加重。目前,全国仅灌区每年就缺水300亿立方米左右。上世纪90年代年均农田受旱面积2667万公顷,干旱缺水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全国农村有2000多万人口和数千万头牲畜饮水困难,1/4人口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其次是城市缺水。我国城市缺水现象始于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缺水愈来愈严重。据统计,在全国663个建制市中,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年缺水约100亿立方米,每年影响工业产值约2000亿元。 (2)用水效率不高 目前,全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38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近70%。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3-0.4左右。发达国家早在40-50年代就开始采用节水灌溉,现在,很多国家实现了输水渠道防渗化、管道化,大田喷灌、滴灌化,灌溉科学化、自动化,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0.7~0.8。 其次,工业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约80亿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我国水的重复利用率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 我国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损失率为15%-20%。 (3)水环境恶化 2000年污水排放总量620亿吨,约80%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90%以上的城市地表水体,97%的城市地下含水层受到污染。由于部分地区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全国已出现地下水超采区164片,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并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4)水资源缺乏合理配置 华北地区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很高,缺水对生态环境己造成了影响。目前黄河断流日益严重,却每年调出90亿立方米水量接济淮河与海河,因此,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区域间的水资源的调配要依靠包括调水工程在内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 (5)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考虑水资源条件不够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过去工业的布局,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不少耗水大的工业却布置在缺水地区;耗水大的水稻却在缺水地区盲目发展,人为加剧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矛盾。 综合上述,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年内分配集中,北方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21世纪初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以下几个因素成为水资源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人口增长。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高峰,接近16亿,预测2030年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为218升/人日,农村生活用水定额114升/人日,则2030年生活用水量为951亿立方米。 城市化发展。203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0%左右,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用水基本维持现状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8万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为7.9:48.5:43.6,预测2030年工业产值达到106.8万亿元,工业重心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西部转移,加重本已紧张的北方水资源形势,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2030年工业需水量达到1911亿立方米。 粮食安全。在粮食立足自给的基本国策下,按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计算,人口高峰时的粮食产量要达到7亿吨,通过节水措施提高农业水有效利用率,农业灌溉用水维持在现状水平,每年3900亿立方米。 综合上述,到2030年,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低限达到7100亿立方米,在现状供水能力的基础上增加1400亿立方米。经专家分析,扣除必须的生态环境需水后,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9000亿立方米,上述估计的用水量已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已经不大。国家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