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博物院期刊投稿

博物院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

博物院期刊投稿

考古与文物 农业考古 华夏考古 江汉考古 文物 考古与文物 中原文物 北方文物 一共四个考古四个文物考古与文物相同总计7个刊名: 考古与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主办: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周期: 双月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7830 CN 61-1010/K 邮发代号 52-1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主办: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6-2335 CN 36-1069/K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华夏考古 Huaxia Archaeology 主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9928 CN 41-1014/K 邮发代号 36-141 创刊年:198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江汉考古 Jianghan Archaeology 主办: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327 CN 42-1077/K 邮发代号 38-7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文物 Cultural Relics 主办: 文物出版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0511-4772 CN 11-1532/K 邮发代号 2-27 曾用刊名:文物参考资料 创刊年:195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主办: 河南省博物馆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邮发代号 36-136 曾用刊名:河南文博通讯 创刊年:197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北方文物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主办: 北方文物杂志社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483 CN 23-1029/K 邮发代号 14-78 曾用刊名:黑龙江文物丛刊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意思是欢迎。《博物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联合协办的中国国家级博物馆行业学术期刊。于2017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杂志为双月刊。

南通博物苑入口的文字是“欢迎来到南通博物苑,探索历史的秘密”,意思是欢迎来到南通博物苑,探索历史的秘密。

博物馆期刊投稿

考古与文物 农业考古 华夏考古 江汉考古 文物 考古与文物 中原文物 北方文物 一共四个考古四个文物考古与文物相同总计7个刊名: 考古与文物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Relics 主办: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周期: 双月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7830 CN 61-1010/K 邮发代号 52-1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主办: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西省南昌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6-2335 CN 36-1069/K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华夏考古 Huaxia Archaeology 主办: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9928 CN 41-1014/K 邮发代号 36-141 创刊年:198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江汉考古 Jianghan Archaeology 主办: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327 CN 42-1077/K 邮发代号 38-72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文物 Cultural Relics 主办: 文物出版社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0511-4772 CN 11-1532/K 邮发代号 2-27 曾用刊名:文物参考资料 创刊年:195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主办: 河南省博物馆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河南省郑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邮发代号 36-136 曾用刊名:河南文博通讯 创刊年:1977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刊名: 北方文物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主办: 北方文物杂志社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1-0483 CN 23-1029/K 邮发代号 14-78 曾用刊名:黑龙江文物丛刊 创刊年:1981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百科探秘 探索发现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管理期刊一般初审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回信的时间。一般来说,期刊初审处理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文章的质量、篇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审稿人的数量等诸多因素。如果您提交的稿件没有问题,会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初审,并在收到审稿人意见及建议之后尽快做出处理并回复。如果需要进行修改或者有其他情况,期刊的编辑将会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给予回复。一般来说,如果您的稿件初审通过,那么一周内左右就可以收到回信。但是具体的回信时间还需要期刊编辑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判断。

物理中科院期刊投稿

我是山东潍坊市任建伟我要投稿,关于宇宙、地球、动枝物相关看法。和那个部门联系?

这个杂志不好投 看重实验结果 如果是纯理论的话 基本没戏。如果实验做得好的话 还是可以的 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1.87 1.838 1.994 2.01 中科院杂志分区 物理:凝聚态物理分类下的 3 区期刊 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ELSEVIER SCIENCE BV 出版或管理。 ISSN号:0039-6028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Surface Science deals exclusively with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urfaces. It covers topics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asic phenomena occurring on surfaces; the word ''surface'' being interpreted to include free surfaces as well as interfaces generally. A special feature of the journal is the periodic inclusion of proceedings of symposia and conferences on aspects relevant to the study of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interfaces. 另外:surface sci比appl surf sci难得多 虽然IF不高 但是一直要求挺高的,很多经典的文章出自Surface Science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考研资料链接: 

投稿指南 我们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投稿要求如下,你按要求投就可以啦!加油!| 期刊简介 | 编委会成员 | 投稿指南 | 投稿要求: 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本刊只接收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文刊物上发表过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结果的最新研究论文、简报及快讯。凡已向国内外其它刊物投稿并已被接收发表的相同或相似内容的文章,请勿再向本刊投稿。投稿方式: 根据作者方便,本刊接收普通邮件投稿和电子邮件投稿。普通邮件形式的来稿需一式两份挂号寄至:北京市2735邮政信箱《理论物理》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80。电子邮件的来稿可将论文的文本文件和图形文件发送至电子邮箱: (论文的文本文件只接收如LaTeX、RevTeX、AMSTeX 等 tex 文件和 word 文件,图形文件只接收黑白的 PS 或 EPS 格式文件(不接收彩色图形文件)。文本文件和图形文件应各自分开为独立的文件,请勿将图文混排成一个文件)。收到稿件后两个星期内,编辑部将会以文字形式通知作者稿件已经收到并送审的信息。审稿期限:本刊对所有来稿一律送审。在正常情况下,两个月左右作者应能得到稿件可否发表或需要修改的有关信息。稿件格式:来稿应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和作者所在单位的通讯地址,论文摘要,论文正文,参考文献(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号)等内容,参考文献应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根据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按照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有插图和表格的论文还应包含独立的图注和表注(即伴随插图和表格的文字说明)。稿件长度和出版周期:来稿必须语言简炼、结构紧凑,研究论文的长度一般以六到八个排版页面为宜(最好不超过八个排版页面),简报或快讯的长度不超过四个排版页面。为保证重大科研成果的优先权和首创权,对学术意义重大且具时间竞争性的研究论文、简报或快讯,一经审定属实即可随时安排在本刊的最新期号上发表(发表周期一般约为三个月至六个月)。以快讯或简报形式发表的文章,作者可在来稿时附信说明。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内容较好的短小文章将被优先安排发表。稿件打印要求:邮件来稿需间行(即两行文字之间留一空行)单面打印在A4纸上,在页面文字的左右边界处需留出足够(约2.5厘米到3厘米)的空白页缘,以利于编辑加工。打印稿(或者复印稿)应字迹清晰可读,在容易引起含混或误解的字母与字母(如英文字母c、k、o、p、s、u、v、w、x的大小写;英文字母与希腊字母如k与κ、p与ρ、r与γ、x与χ、w与ω、v与ν),字母与数字(如英文字母o与数字0、英文字母l与数字1),字母与符号(如希腊字母大写∑与求和号∑、希腊字母大写∏与连乘号∏)以及符号与符号(如正比符号∝与无穷符号∞)等地方可用铅笔加注以示区分。插图和表格:邮件来稿的插图需单页打印(每幅插图占一页),附图必须清晰(最好用分辨率为 300 DPI 以上的激光打印机打印),图形中使用的字母和符号应与正文中使用的字母和符号保持一致。使用计算机作图的作者需保留作图数据和图形文件,以备稿件录用时采用。版面费和抽印本:本刊目前继续坚持不向作者收取论文发表版面费。文章一经发表,将免费向作者赠送 30 份抽印本和作者论文发表期号的期刊样本。可以来主页观看详情:

博物馆学期刊投稿

楼上说的是考古和文物方面的,博物馆只有《故宫博物院院刊》列入了cssci扩展目录,除此之外,文博方面最好的应该就算是《中国博物馆》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都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管理期刊一般初审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回信的时间。一般来说,期刊初审处理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文章的质量、篇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审稿人的数量等诸多因素。如果您提交的稿件没有问题,会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初审,并在收到审稿人意见及建议之后尽快做出处理并回复。如果需要进行修改或者有其他情况,期刊的编辑将会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给予回复。一般来说,如果您的稿件初审通过,那么一周内左右就可以收到回信。但是具体的回信时间还需要期刊编辑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判断。

文物博物学术性期刊投稿

各有侧重点,并没有谁比谁好的情况的。1.这三种刊物不是报,而是期刊,《考古学报》目前是季刊,《考古》、《文物》是月刊。2.《考古》、《文物》、《考古学报》内容都是考古类的,并且都坚持资料性和学术性并重,既有大量原始考古资料的报告,又有研究性论文,而且每期的顺序都是田野考古报告或简报在前、论文在后,绝无所谓“考古发掘论著“”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之说。区别仅在于主办单位不同。《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前身是《文物参考资料》。《考古学报》、《考古》是社科院考古所主办,前身分别是《田野考古报告》和《考古通讯》,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考古学报》通常刊载的文章较少而且篇幅长。中国考古杂志《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都是专业文物考古报刊;《考古学报》、《考古》侧重于考古发掘论著;《文物》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1.这三种刊物不是报,而是期刊,《考古学报》目前是季刊,《考古》、《文物》是月刊。2.《考古》、《文物》、《考古学报》内容都是考古类的,并且都坚持资料性和学术性并重,既有大量原始考古资料的报告,又有研究性论文,而且每期的顺序都是田野考古报告或简报在前、论文在后,绝无所谓“考古发掘论著“”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之说。区别仅在于主办单位不同。《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前身是《文物参考资料》。《考古学报》、《考古》是社科院考古所主办,前身分别是《田野考古报告》和《考古通讯》,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考古学报》通常刊载的文章较少而且篇幅长。中国考古杂志《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都是专业文物考古报刊;《考古学报》、《考古》侧重于考古发掘论著;《文物》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 索引序列
  • 博物院期刊投稿
  • 博物馆期刊投稿
  • 物理中科院期刊投稿
  • 博物馆学期刊投稿
  • 文物博物学术性期刊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