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资料准备 论文发表 1.2020.7论文《通透数量关系 建构数学模型——例谈“鸡兔同笼”解法多样性培养数感及建模》在《教学与研究》杂志2020年第7期发表; 2.2020.4论文《真诚鼓励,一种向美而生的能力——临时生成的数学“班会”育人案例简述》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刊; 3.2020.3论文《特殊时期,“未来学习”的催化剂——互联网+技术视角下的数学教育实践与初探》在《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刊》2020年第11期发表; 4.2020.4论文《“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发表于《年轻人》杂志2020年4月刊期;省级荣誉 1.2020.10被聘为第26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系列课程资源评审专家; 2.2020.11被聘请为江西省第一批智慧作业微课评审专家; 获奖 国家级 1.2020.12作品《不马虎过生日——分数“比”的意义与应用》在新世纪小学数学第13届全国(网络)悦读活动“学习短视频”创作专场中获全国二等奖; 2.2020.12在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15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省级 1.2020.12微课资源《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荣获第一届“赣教云”微课征集活动一等奖; 2.2020.10智慧作业微课资源《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获省级二等奖; 3.2020.10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让生命闪光——“积极抗疫、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队会》荣获省级二等奖; 4.2021.1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创建荣获江西省二等奖; 5.2020.10指导的成序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试卷》荣获省级三等奖; 6.2020.12指导作品《人物专题:努力,成全生命之美(上)》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7.2020.12指导作品《人物专题:努力,成全生命之美(中)》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8.2020.12指导作品《情景剧:溺水而亡的痛》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9.2020.12指导作品《课本剧:小英雄雨来》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10.2020.12指导学生作品《人物专题:爱,伴我成长》荣获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11.2020.9在2020年春季“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中有8节省级公开课被“赣教云”平台收录; 12.2020.12在2020年秋季“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中有3节省级公开课被“赣教云”平台收录; 13.2020.10指导的成系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试卷》被江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录用; 市级 1.2020.7论文《宅家抗疫“玩数学,练思维”益智微课综述》获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2.2020.10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让生命闪光》获景德镇市级一等奖; 3.2021.2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创建荣获江西省景德镇市一等奖; 4.2020.5战“疫”主题征文《只为赢得心中那份踏实》荣获景德镇市二等奖; 5.2020.8微课《让生命闪光》获景德镇市“珍爱生命”专题教育活动微课制作比赛二等奖; 6.2020.10电教论文《疫情,“未来学习”的催化剂》荣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7.2020.10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看一看》荣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8.2020.10微课《奇数偶数拓展魔术课:隔掌认币——硬币翻转中的奇偶性》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9.2020.10指导的微课《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获景德镇市级二等奖; 10.2020.9指导学生电子板报《复学防控我规划》荣获景德镇市级三等奖; 县级 1.2020.5论文《假设与推理——“鸡兔同笼”问题趣解及模型初建》获乐平市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 2.2020.6指导学生在第十五届青少年书信文化作文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3.2021.1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中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 课题研究 1.2021.3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 2.2020.12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运行机制与考核激励研究》立项; 3.2021.1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递课堂运用与网络空间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立项。 4.2020.12江西省基础教育课题《整体把握单元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实践研究——以分数教学为例》立项并被评为重点课题; 5.2020.12江西省基础教育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立项; 6.2020.7景德镇市课题《借助单元结构力量促进分数的深度学习实践研究》立项并评选为重点课题;
您好,一般出书是为了评职称、提升资质、提高影响力,现可安排学术著作挂名、十三五规划教材挂名、国家级课题挂名,论文发表,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这些年来教育界为中国培养出的人才不计其数,对国家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学术论文方面的造假情况比较多,这大大地影响中国人才的培养。论文造假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中国人才的凋零。近几年中国各个院校出现的这类情况,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才的培育,给中国社会教育带来危机,十分频繁的论文造假事件,是国家的损失,更是社会人才的损失,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需要作出重大的调整。近期中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终于做出新的决定,两个部门一起联合发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的提出论文要严格的进行抽检,这个规划的实施,对中国的影响是正面和积极的。国家需要的是人才的真实性,需要的是科技的实用性,如果到处是假冒的论文,那么国家会怎么样呢?所以国家要对论文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彻底的审核,不能以次充好,不然国家的科研就没有办法继续发展下去。我国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不是那些弄虚作假的人,有一个现象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的学术界确实有一些不正之风。为了自己的学位,为了自己的官位,很多人冒名顶替、抄袭论文,这些事情屡见不鲜,所以我们要在这种事情上严格的进行把关,对于那些造假的人,必须做出严肃处理。学术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风向标,每一个论文都要对社会有贡献,切实的有成绩,这样的论文才有用处。不然浪费纸张、浪费国家的职称和金钱,这就是犯罪的行为,所以要抓住论文方面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原创性,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有利于中国的学术界,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建议国家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将所有的论文进行严格的筛选,对于那些抄袭假冒的人,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不能随随便便就了事,那样的话,中国的学术界将会更加的乌烟瘴气。
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
一方面毕竟“混”学历的人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在“真学习”!
另一方面,这是更科学的、更合理的发展机制,能直接“剔除”造假论文的,混学历的,这样机会更多、更公平!
哎!现行的关于论文的体制和管理方案未免也过于“死板”了吧?!研究生管“学术论文”屁事!没有在高大上的“期刊”发表论文,研究生是不是就不是“合格”的、“优秀”的学生了?!
不过,看这个改革方案,还是喜忧参半吧!
喜的是:终于看到了整治、改革学术论文的认证体系的方案!
曾经的假论文、拼论文的时代应该马上就结束了!
忧的是:并没有具体的、详细的分级可行性方案和措施!这令学校、认证机构在执行的时候如何快速施行呢?!
一方面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该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否可以毕业,是否优秀,不应该“论文唯一”论!
另一方面,应该区分个体对待,建立比较完善的论文分级管理和评选制度!
希望能“适当降低”与现在与研究生“毕业”关联的论文的级别!而且最好分阶段施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熟!
虽然研究生前面有强调重点的“研究”二个字,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与专业相关的经验!所以,适当降低与“毕业有关的”论文的级别的限制和规定,还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就像其它科目的考试一样,把考核教给学校和老师就可以了!
这不是吐槽,也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在用真实的感觉可怜好多研究生,往往一直“苦于”拼论文,而“懈怠”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和积累!
说个我一个学生正在经历的论文“悲剧”吧!
她在读临床医学研究生研一,但是他们导师要求所有人每周要“写”一篇“像样”的论文!还推荐他们使用制造论文的APP!
呜呼!临床医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和积累临床的医学技术和经验,怎么能导向成了如此“拼”论文呢?!
另外,论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另行优秀的学生的培养机制,倡导部分优秀的学生在学术论文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前积累论文方面的经验。这也符合择优培养、重点培养的目的和方式。
总之,出现研究大生面积“造假论文”,其实就是“政策”导向不科学造成的!现在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已经施行了好多年了,但是评价和考核机制根本就没有变化过,所以出现问题也是太正常了,希望这次改革能推出更多的可行的、科学的、更长远的计划和政策!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十三五”发展新理念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我们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战略,万众一心、努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一定能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十八届五中全会 发展理念 新常态 “四个全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行动纲领。认真研读可以看出,《建议》突出的特点和亮点就是通篇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五大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新理念
《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解除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的新认识、新飞跃,是我们党在深刻 总结 国内外 经验 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对于解除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也就是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 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也就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也就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也就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也就是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上述“五大发展”新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实践中要贯彻总书记讲的“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新常态是我国发展的新思想
《建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总书记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议》在指导思想中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应对我国发展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等新变化的新常态的思想。
新常态首先是经济范畴。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概括起来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些特点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里经济发展的趋势。
新常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范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社会并最终决定 其它 领域的状况。因而还要从经济社会范畴上来理解新常态。说到底,新常态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形象而准确的表达,这些阶段性特征就是《建议》所指出的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先承认它,才能有效地应对它。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因此,新常态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常态是关于我国发展的新思想。我们要努力做到《建议》指出的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虽然现在还不能说我们已经完全解决了当前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正朝着更加重视质量、效益、创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方向转变。正如总书记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所指出的:“‘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四个全面”是我国发展的新战略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协调推进我国全方位发展的新战略。这个新战略,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由此可见,这个新战略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盖彰,缺一不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总抓手。《建议》在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论述“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时,都指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发展新战略这个重要思想。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新战略,其实质和关键在于“全面”。经济管理学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再过5年我们就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必须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联系实际可以看到:首先,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可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其次,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再次,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对我国经济体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的状况而言,又是一个突出短板。因此,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 文章 ,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总之,我们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战略,万众一心、努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一定能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摘 要:本文首先对珠江水运“十二五”发展现状进行总结,而后分析讨论珠江水运“十三五”的发展目标以及规划结论。
关键词:珠江水运 “十三五规划” 多式联运
1.珠江水运现状
“十二五”期,珠江水运紧紧围绕“通上游、畅中游、优下游、连支流、集海运”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以及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航道升级工程,对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实施加密、延伸和提高,同时加强主要干支流航道建设,基本建成珠江水系“一横一网三线”高等级航道网。港口发展明显提速,建设了一批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型综合性港区。随着国家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东部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速转移,珠江联通东西部,水路运输的优势使其成为珠江三角洲产业向云、贵、桂地区转移的重要通道。
2.珠江水运“十三五”规划基础
根据交通运输部加快“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为更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估“十二五”珠江水运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科学、合理推进“十三五”珠江水运发展,指导“十三五”期珠江水运建设,组织了珠江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
3.珠江水运“十三五”规划结论
3. 1需求预测
加大珠江口门枢纽港口内河集疏运能力后,预计珠江水运在“十三五”末期,客货运量将有较大的增长,预测2020年珠江水系货运量为10.6亿吨,货物周转量224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为3780万人,旅客周转量为11.2亿人公里,港口吞吐量为77503万吨,外贸吞吐量为998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800万TEU。
3.2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将加快推进珠江水运转型发展、安全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以航道、过闸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珠江下游通向云南、贵州的三个通道建设,全面完成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扩能升级工程,进一步扩大高等级航道网涵盖范围。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性重要港口的能力、装卸效率大幅提高,港口集疏运系统进一步完善,港口的物流功能和临港开发功能进一步拓展;运输船舶进一步向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适应和充分利用航道、船闸等通航设施的能力明显提高,运输船舶经济性、技术先进性和节能环保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支持保障系统进一步完善,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和运行并开展二期建设,航运服务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航运发展基本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3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继续推进西江航道扩能建设,打通北盘江-红水河及左江、右江连接西江的两大通道,增加高等级航道里程,加快干支流建设,珠江口出海口门航道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珠三角航道网的高等级建设,推动客运旅游休闲航道发展,提升港口功能及集疏运系统。“十三五”期规划建设高等级航道整治1980公里(含“十二五”续建项目),高等级航道规划达标率达90%以上;新增港口码头泊位150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15亿吨。
3.4建设重点
3.4.1基础设施建设
航道工程建设:包括①完成高等级航道的扩能升级;②加快珠江水系主要干流及支流航道建设;③进一步提高珠江出海口门枢纽港的集疏运能力和出海航道通过能力;④全面推进珠三角航道网的高等级建设;⑤推进客运旅游休闲航道建设。
枢纽及过闸设施建设:包括①重点推进珠江上游关键性枢纽过船设施建设,力争实现珠江水运“通上游”,目标,推动建设红水河龙滩和右江百色枢纽过船设施,力争基本建成;②推进中游水利水电枢纽过船设施扩能建设,继续落实“畅中游”目标。③加强干支流航电枢纽建设,逐步实现“连支流”目标。
港口和集疏运建设:发展①港口建设方面。广东加快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广西以港口码头建设带动临港产业发展;贵州、云南方口发展重点为临港产业带动港口发展。②推动珠江水系江海联运和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研究制定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政策 措施 ,重点推进集装箱铁水、公铁联运发展,提升港口辐射范围和有效带动空间。
3.4.2信息化建设
“十三五”珠江水系将加快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覆盖整个珠江水系,实现管理、服务信息化。一是进一步拓展网络和平台覆盖。建成珠江水系国家高等级航道电子图网络。二是建设和完善珠江航运经济监测系统。三是拓展跨区域跨部门业务协同的应用系统。四是加强管理人员信息化操作技能,培养科技信息化人才。
3.4.3港口功能拓展
加快推动港口物流业发展,增强港口在现代化物流中的枢纽作用,加大对重要港区疏港铁路的投入和疏港公路补助力度。
3.4.4运输提质增效
加强港口设施、运输船舶、管理政策等协调配套,在增加运输总量的同时大力拓展集装箱、散装水泥、商品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运输领域。推动客运向旅游化、舒适化方向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4.5船舶标准化工程
加快完成老旧船舶和落后船舶的拆解改造进程,不断研究和推广应用优质船型,重点开展推动LNG动力等新兴船型建造投入使用。
3.4.6支持保障系统工程等建设内容
进一步完善航道养护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航道养护,确保西江干线航道的畅通和相关船闸安全运行管理监测维护工作。
3.5实施保障措施
(1)建立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借鉴长江水运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托泛珠合作平台建立高层协调机制,突破跨部门、跨省区、跨行业协调的某些难题,以实现珠江水运快速健康发展。
(2)建立统一的珠江干线航道管理体制。根据管理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构建统一高效、权责一致、建管养相协调的西江干线航道管理体制。
(3)加快推进珠江水系船型标准化。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经济高效船舶,加快淘汰低效率高污染老旧船型;坚持安全第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专业化船舶运输危险品。
(4)建立统一的西江船闸联合调度系统。为保证航运畅通,以西江多梯级、多线船闸联合调度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对船舶、船闸、航道等管理水平与综合服务能力。
(5)支持西江港口联盟健康发展。当前西江港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应继续分层次推进水系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沿海港口的对接,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港口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培养辐射内河航运能力,形成现代物流通道。
(6)促进港航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各省(区)研究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着力培养内河港口、航运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
(7)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对于主要港口后方土地的开发,可研究探索由港口、国土、规划等部门共同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协调机制。同时加强岸线资源的保护和使用管理,杜绝未批先建等违规现象。
(8)加强支持保障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加快智能物流网络发展。大力推进珠江航运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珠江内河水运―珠航局召开2009年半年工作会议.
[2]珠江水运主通道规划与建设.
[3]珠江三角洲航运规划及实施总览.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四)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学校代码:11350 学校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 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从 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6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20个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包括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会计、汉语国际教育);工程学科自2016年以来始终进入世界ESI前1%。,学校占地 169.12万平方米,其中秦皇岛校区占地33.2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6.68亿元。建有万兆级校园网。图书馆藏图书264万册,有数据资源16种,建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科研平台51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5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个。,学校有教职工 2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40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8人,博士学位 595人、硕士学位 678人;博士生导师187人(包括校内163人、兼职24人);双聘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现在职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7人、青年学者6人、讲座教授5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6人、后备带头人3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青年教学名师2人、模范教师5人、优秀教师12人、教学新秀1人、青年教学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6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学校还在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导师。,学校面向 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48人,其中本科生18950人、专科生3941人、硕士研究生3650人、博士研究生507人。,学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建成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7门、省级33门,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等多种奖项。,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 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另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国专利金奖各1项。“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4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项(其中,主持重点项目5项,参与重大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项;科研总经费18.9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2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专利授权3556件。“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总数为3597篇,其中,SCIE论文1275篇,EI论文141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7篇;学校教师出版专著65部,出版教材63部,出版译著1部。,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现已与欧洲、美洲、非洲 10余个国家的3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等学生海外交流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共建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研究等联合实验室,共同参与欧盟ERASMUS+项目,合作开展“能源与水纽带关系及高效绿色利用关键技术”等政府间科研合作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来自10余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 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学校秉承 “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办学育人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何树山、朱国文、方庆、刘合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办学 60年来,学校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国”的深厚情怀,始终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坚持扎根高寒地区非中心城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攻坚克难,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坚持在油田上办学、东北地区唯一拥有石油石化学科上中下游一体化的高校。,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正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持 “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改革创新、特色创优”新办学理念,深化“厚植龙江沃土、深度回归油田”思想,按照“强陆——拓海——壮新”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陆上石油学科一流的石油大学——陆海并举的石油大学——高水平的能源大学”“三步走”战略,为建设高水平百年大学而努力奋斗!
东北石油大学不属于211类院校。东北石油大学坐落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伴随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材料补充:
东北石油大学(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简称东油(NEPU),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设的石油院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不是211高校。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8%。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761篇。
以上内容参考 中南民族大学——学校简介
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湖北有7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中南民族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中南民族大学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五方共建高校。
中南民族大学重点学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民族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
省级品牌专业:应用化学、民族学、旅游管理、生物技术、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医学工程。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一级重点学科:中药学、中国史、生物医学工程。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二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南民族大学
1. 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2015年排18位,按照规划,2020年时将提升到15位。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升到6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升到2.5%。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48.5提升到60,高新技术企业营收从22.2万亿元,提升到34万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从15.6%提升到20%。2. 专利等多项指标翻番PCT专利申请量,2015年为3.05万件,规划要求2020年目标值“翻一番”。相应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也要翻一番,从6.3件提高到12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要从9835亿元,提高到20000亿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从6.2%提高到10%。3. 坚定推进核电、转基因等重要技术文件指出,要“使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储备。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技术研发、试验验证、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电设计、建设和服务全产业链。”4. 抢占科技高地除了发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5G)外,还将部署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包括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以及一批重大工程,包括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等。特别是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相关的内容,在文件中有较大篇幅专门论述。可以被视为对新工业革命的前瞻。5. 诸多导向贴近民生清洁高效能源、生态环保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等,对人们关心的环境、交通、食品安全等问题作出了回应。新型城镇化技术、人口健康技术、公共安全与社会治理技术等也将对未来浮现的需求加大投入。6. 开拓新疆界,定位于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层面海洋资源、空天探测开发和利用、深地极地技术不仅是科学前沿,也不只是经济利益所在,而是明确为战略层面的重要技术:“提升战略空间探测、开发和利用能力,为促进人类共同资源有效利用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技术支撑。”7. 强调基础研究,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文件列出了9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部署的基础研究”,以及13项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要求“面向基础前沿,遵循科学规律,进一步加大对好奇心驱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科学家将学术兴趣与国家目标相结合”。8. 提升科研条件保障能力,健全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探索基础研究类科研人员的代表作同行学术评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国际同行评议的作用,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建立符合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解决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9. 根据地区差异,优化国家科研基地和平台布局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10. 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围绕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层次和水平。”“鼓励科技型企业在沿线国家创新创业,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行业企业与沿线国家传统产业结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合作。”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31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35万次,较2016年统计时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两位,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9.9%。
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各学科论文在2007—2017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据介绍,我国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占世界1/4,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三位。其中,截至2017年10月,中国高被引论文为20131篇,占世界份额为14.7%,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18.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69976篇,仍居第一位。英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25880篇,居第二位。
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
一方面毕竟“混”学历的人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在“真学习”!
另一方面,这是更科学的、更合理的发展机制,能直接“剔除”造假论文的,混学历的,这样机会更多、更公平!
哎!现行的关于论文的体制和管理方案未免也过于“死板”了吧?!研究生管“学术论文”屁事!没有在高大上的“期刊”发表论文,研究生是不是就不是“合格”的、“优秀”的学生了?!
不过,看这个改革方案,还是喜忧参半吧!
喜的是:终于看到了整治、改革学术论文的认证体系的方案!
曾经的假论文、拼论文的时代应该马上就结束了!
忧的是:并没有具体的、详细的分级可行性方案和措施!这令学校、认证机构在执行的时候如何快速施行呢?!
一方面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该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否可以毕业,是否优秀,不应该“论文唯一”论!
另一方面,应该区分个体对待,建立比较完善的论文分级管理和评选制度!
希望能“适当降低”与现在与研究生“毕业”关联的论文的级别!而且最好分阶段施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熟!
虽然研究生前面有强调重点的“研究”二个字,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与专业相关的经验!所以,适当降低与“毕业有关的”论文的级别的限制和规定,还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就像其它科目的考试一样,把考核教给学校和老师就可以了!
这不是吐槽,也不是“痴人说梦”,而是在用真实的感觉可怜好多研究生,往往一直“苦于”拼论文,而“懈怠”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和积累!
说个我一个学生正在经历的论文“悲剧”吧!
她在读临床医学研究生研一,但是他们导师要求所有人每周要“写”一篇“像样”的论文!还推荐他们使用制造论文的APP!
呜呼!临床医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和积累临床的医学技术和经验,怎么能导向成了如此“拼”论文呢?!
另外,论文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另行优秀的学生的培养机制,倡导部分优秀的学生在学术论文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前积累论文方面的经验。这也符合择优培养、重点培养的目的和方式。
总之,出现研究大生面积“造假论文”,其实就是“政策”导向不科学造成的!现在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已经施行了好多年了,但是评价和考核机制根本就没有变化过,所以出现问题也是太正常了,希望这次改革能推出更多的可行的、科学的、更长远的计划和政策!
形式:[发布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网址],[发布时间].
对的,学校要求毕业前要发表一篇学生论文在正规期刊上,作者首先应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的征稿范围内及论文撰写格式是否与刊物的要求一致,如果答案是“否”。
则应立即停止对该刊物的进一步“研究”,而应去寻找其它可能的刊物。拟投论文可能极为优秀,但如果不适合于该刊物,则不可能在该刊物被发表。
扩展资料:
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结题首先项目编号一定要在文章里面,再者已收稿还没出刊的话,有些大学是可以只认可用稿通知单的,有些不可以。具体的要您自己询问的
是的,对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展现,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是的,我是流行《歌曲歌曲》杂志社的审稿老师,虽然每个学校教研组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都要求教师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也是标准。至于收稿算不算,第一,就看你的稿子是否确已被收稿,大都以杂志社的《用稿通知单》也叫采稿通知单为准。第二,即使有杂志社的用稿单,其关键还要看教研组的要求,有时候即使有正规杂志社采稿单,只要学校教研组不承认也没有用。只要承认了什么都好说。第三,还要看你的论文所发表的杂志是否是正规期刊,大多数院校一般以中国知网收录、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为准。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