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广西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广西有1所211大学,没有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GXU),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一省一校(Z14)联盟成员,东盟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广西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

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为新桂系等人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8年省立广西大学成立、省主席黄绍竑任委员长、首任校长为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合并,1952年,毛泽东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广西农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2.13万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开设招生本科专业67个;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2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

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化学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工程院: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废弃物制备高质结构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生态铝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北部湾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学术期刊《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2011年版(即第六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曾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原名为《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下设26个学院,有67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广西大学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有37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级优势重点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公共管理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制糖工程、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工程、农业、金融、国际商务、保险、法律、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兽医、风景园林、林业、药学、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艺术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微生物学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广西大学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4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11人,专任教师1967人;其中,有专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外籍教授、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法学、英语、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公共事业管理  、经济学、越南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 [68]  汉语言文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泰语、电子信息工程、园艺、会计学、翻译、水利水电工程、植物保护、旅游管理、化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矿物资源工程、农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程互动推动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国家级精品课程:木材学、家畜寄生虫学、化工热力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病毒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木材学、化工热力学、兽医寄生虫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动物寄生虫学与公共健康卫生、碳减排与低碳生活、科技建材构筑美好生活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彩调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汉语国际教育、日语、广播电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植物保护、林学、音乐学 、翻译、广告学、化学、车辆工程、园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运动训练、海洋科学、生态学、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安全、舞蹈学、艺术设计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轻工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文科(公管、教育、外语)综合实验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与调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中心:轻工与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创新创业型”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地方院校矿业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经济与管理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孔子学院截至2016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先后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合作建立了素攀孔子学院、塔林孔子学院,与美国莫海德州立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广西大学——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西大学——美国中密歇根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广西大学可以说在广西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好大学,它坐落在广西的首府—南宁市,不然怎么可以配称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呢?

1.广西大学占地面积广,历史悠久

我是广西人,习惯性把广西大学简称为“西大”,西大是个好地方,我曾经有梦想过哪天去那上大学,因此高考前对广西大学作了一番了解,可惜了没考上,不过没关系啦,我还是为我们广西有这么一所大学而骄傲。

西大创办1928年,占地面积广,大概有2.16万余亩,每一所大学成长的背后都会有一段优美的历史。简单说说西大的历史,它的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才发展成如今那么好的,之前的历史人物,像李四光、陈望道、王力等曾在此任教,广西大学这四个字还是毛主席亲自提名的哦。

虽不能在西大学习受教育,但我还是可以亲自去领略它的风采。

2.广西大学师资雄厚,环境优美

西大的知名度决不是虚夸、道听途说的,请跟着我的脚步一起感受吧。

很荣幸,在某一天,我去找我的同学小飞玩(她在西大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她的带领下,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西大别一样的风采,下面作下总结。

西大的环境可以用一句话来陈述,那就是“农村的风景”,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大片的树木花草,早晨走在校园内,可以听到鸟的叫声,还可以让眼睛去旅行,感受到绿意盎然的美好,花香的熏陶让你会更爱上这片校园。

我跟小飞晚上是一起睡的,宿舍环境很整洁,有热水有空调,还有阳台,在阳台还可以看风景呢,我跟小飞还去听过一堂课,那里的老师讲课容易理解,同学们也特别认真,可以看出师资雄厚啊,如果你有理想,并可以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的。

3.广西大学是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的好地方,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西大的专业也是挺丰富,不管你是读哪个专业,生物工程也好,土木工程也好,只要你认真学习,感兴趣,用功,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还怕实现不了你的志向与梦想吗,如果你被西大录取了,恭喜你,你可以放飞你的翅膀,在校园内自由快乐地学习与生活,拥抱梦想了。

同志,这个问题很简单,高中化学书上有提到。甘蔗是一种多糖,可以让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个是原理,具体操作与工业有关

广西大学是211。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

1 甘蔗栽培技术本书作者:洪红 等编著2 “双高”甘蔗生产技术——新型农民培训技术丛书本书作者: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组编3 经济作物病虫害原色图谱(甘蔗、烟草、茶树)——园林作物病虫害原色图谱丛书本书作者:张宝棣编著4 甘蔗病虫害防治图谱——植保彩色图谱丛书本书作者:王助引 等编著5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生产技术——优质农产品系列书本书作者:谭中文等 编著6 清洁生产标准 甘蔗制糖业本书作者:本社 编7 从甘蔗林到大都会(当代诗歌卷)本书作者:未知8 甘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新农村建设丛书) 作者:董伟 张立平 9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10 《甘蔗糖业》期刊11 现代甘蔗改良技术(半精装) 作者: 李奇伟 差不多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点用处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号

广西的果蔗分布得比较散,到处都有,比较出名的有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石塘镇、广西平南县大新镇、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百朋镇、柳城县东泉镇等地。2-3毛公斤吧。一般都是23十吨的拉。

甘蔗 【学名】Saccharum officenarum L. 【别名】薯蔗,干蔗,接肠草,糖蔗、甘枝等 【科属】禾本科Gramineae,甘蔗属Saccharum 【特征与特性】甘蔗是一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属C4作物。秆直立,粗壮多汁,表面常披白粉,叶为互生,边缘具小锐齿,花穗为复总状花序。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甘蔗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以粘壤土、壤土、砂壤土较好。土壤pH值在4.5~8.0,甘蔗都能生长,但以土壤pH值6.5~7.5为适宜。 【分布状况】 甘蔗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中国蔗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区)。 【用途】制糖。还可制成蔗糖酯、果葡糖浆等。蔗渣、废蜜和滤泥等可制成纸张、纤维板、碎粒板、糠醛、饲料、食用品培养基、酒精、干冰、酵母、柠檬酸、赖氨酸、冰醋酸、味精、甘油、水泥、肥料等。蔗梢、蔗叶、蔗渣糠、废糖蜜或酒精废液作牛、羊等可作反刍动物的饲料;把糖蜜、滤泥掺到谷物类饲料中可制成颗粒饲料;糖厂排出的废渣、废液又可作甘蔗的肥料。 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在世界食糖总产量中,蔗糖约占65%,我国则占80%以上。糖是人类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饮料等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甘蔗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因而,发展甘蔗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甘蔗的起源、分布和生产概况 一、甘蔗的起源 甘蔗的起源有三说,一是起源于印度,二是起源于南太平洋新几内亚,三是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植蔗国之一。甘蔗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就有种植甘蔗的历史记载,至唐朝大历年间已有制冰糖的记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蔗有几个起源中心,而中国则是其中之一。 二、甘蔗的分布 目前,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其中以南北纬25°之间,面积比较集中。如以温度线为世界蔗区的分布是年平均气温17~18℃的等温线以上。甘蔗的垂直分布在赤道附近可达1500米。在我国云南的滇西南蔗区,海拔已达1500米~1600米。我国地处北半球,甘蔗分布南从海南岛,北至北纬33°的陕西汉中地区,地跨纬度15°;东至台湾东部,西直到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跨越经度达30°,其分布范围广,为其它国家所少见。我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南方11个省、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蔗糖产区迅速向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至1999年广西、云南两省的蔗糖产量已占全国的70.6%(不包括台湾省)。 三、我国甘蔗的生产概况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1998~1999年世界原糖总产是1.287亿吨,其中我国食糖总产893.4万吨,成为世界第三产糖大国。 近50年来,我国蔗糖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甘蔗种植面积从1949年160万亩发展到1998年2000万亩;甘蔗总产从1949年264.2万吨发展到1998年的8343.8万吨,至1998~1999年,全国蔗糖总产达到770.1万吨,占全国食糖总量的86.2%。 甘蔗育种的历史与现状 1887年Soltwedel在爪哇,J.B.Harrison和J.R.Bovell在巴巴多斯看到甘蔗产生种子可以萌芽成幼苗,这一发现揭开了甘蔗有性杂交育种史的序幕。此后,各产蔗国家无不以有性杂交育种为改良甘蔗品种的主要方法,尤其以种间杂交更为重要,创造出许多优良品种,为世界甘蔗育种事业奠定了基础。爪哇以热带种与割手密杂交,通过3次高贵化育成一系列大茎、高糖、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其中以POJ2878最为著名,称为世界第一号蔗王。印度以热带种、割手密和印度种3个种杂交,育成Co213、Co281等优良品种。美国夏威夷以热带种、割手密、印度种、大茎野生种和中国种5个种杂交,育成H32-8560、H49-5等良种。世界各国都不惜巨资从事甘蔗杂交和新品种选育,并选育出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甘蔗新品种,促进了各国蔗糖业的发展。 自1953年在海南建立杂交育种场以来,我国大陆各地甘蔗科学研究单位相继开展了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研究,迄今已育成100多个甘蔗品种供生产使用,推动了我国蔗糖事业的发展。如广东的粤糖57-423、86-368,广西的桂糖11号、桂15,福建的闽糖70-611,云南的71-388、89-151等。1998~1999年全国面积最大的五个品种为:桂糖11、新台糖10号、选三、粤糖63-237、新台糖16,分别占全国总面积21.04%、9.27%、8.72%、6.77%和6.53%。 甘蔗育种需要有性杂交,而繁殖则是无性繁殖。品种内的每株甘蔗都是相同的基因型,除非偶然发生突变,否则非常一致。目前,世界各国育成的品种大多是3—5个甘蔗原种的杂交后代,继而进行品种间杂交和回交育成,基本上是同质遗传型组成品种的再组合,故导致甘蔗品种近亲繁殖,遗传基础狭窄,血缘相近,致使近30年来甘蔗育种在产量、糖分和抗性等方面一直难有较大突破。因此,世界甘蔗育种界十分注重甘蔗种质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以期扩大血缘,丰富遗传基础,创造有突破性的亲本材料和优良品种。甘蔗,谨记要分清蔗有两种。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称黑皮蔗,性质较温和滋补,喉痛热盛者不宜。皮色青的青皮蔗,俗称竹蔗,则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和肠胃热肺热咳嗽,痰多且痰色黄稠浓浊的人士,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强润燥清肺热的功效。竹蔗加生莲藕榨汁也有同效。至于肺热咳,咳至吐血之人,饮用后可得以舒缓。此外,据说此方对于泌尿系统受感染,俗称(赤尿)也有疗效。 蔗汁本身带凉,体质虚寒人士不宜多饮,若寒咳(痰白而稀)者误饮,病情有可能实时加重。相传将蔗蒸熟后才榨汁可免此弊端,但确实功效如何,仍有待验证。倒是竹蔗配白茅根、红萝卜煮水确有清热的功效,小朋友多眼屎兼脾气暴躁时最适宜。若再加荸荠(马蹄),可于小儿出水痘或麻疹时,当水常饮,清热解毒,既可帮助病毒透发,亦可加快痊愈。作为食糖的主要来源,甘蔗营养价值之丰富,实在毋须置疑。若嫌蔗汁单调,可用蔗汁煮饭,能够和胃宽中,令你胃口大开。 【药材名】甘蔗 【英文名】Sugarcane 【拉丁名】Saccharum sinensis Roxb. 【名称考证】薯蔗,干蔗,接肠草,竿蔗,糖梗 【科目来源】禾本科植物 【药用部位】甘蔗的茎秆。本植物的茎皮(甘蔗皮)、茎节间生长的嫩芽(蔗鸡)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甘,寒,无毒。①《别录》:“甘,平,无毒。”②《日华子本草》:“冷。”③《滇南本草图说》:“气味甘,性微寒,无毒。”④《纲目》:“甘涩,平,无毒。” 入肺、脾、胃经。①《本草经疏》:“入手、足太阴,足阳明经。”②《本草新编》:“入脾、肺、大小肠。”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阴药 【功效主治】清热,生津,下气,润燥。治热病津伤,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结。并解酒毒。 【用法用量】内服:甘蔗汁,2~4两。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者慎服。①《本草经疏》:“胃寒呕吐,中满滑泄者忌之。”②《本草汇言》:“多食久食,善发湿火,为痰、胀、呕、嗽之疾。” 【用药配伍】蔗浆煎炼:与鱼笋之类同食,皆不益人《本草纲目》。配莱菔:清热解酒。配生姜:温中降逆。配粟米:补脾润肺。[编辑本段]苹果 “一天一个苹果”是人们熟知的健康口号。的确,苹果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多酚及黄酮类营养物质,被科学家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那么,到底是哪些保健作用让它赢得了这样的美名呢? 降低血脂:日本果树研究所的人体试验表明,每天吃两个苹果,3周后受试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了21%,而甘油三酯水平高正是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苹果的果胶进入人体后,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然后排出体外。同时,苹果分解的乙酸有利于这两种物质的分解代谢。另外,苹果中的维生素、果糖、镁等也能降低它们的含量。 降血压:过量的钠是引起高血压和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苹果含有充足的钾,可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钾离子能有效保护血管,并降低高血压、中风的发生率。英国著名药理学家苏珊·奥尔里奇博士发现,苹果中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物质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癌症:日本弘前大学的研究证实,苹果中的多酚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而芬兰的一项研究更令人振奋:苹果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是一种高效抗氧化剂,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而且是癌症的克星。假如人们多吃苹果,患肺癌的几率能减少46%,得其他癌症的几率也能减少20%。法国国家健康医学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还告诉我们,苹果中的原花青素能预防结肠癌。 抗氧化作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把老鼠的脑细胞浸到含有栎精和维生素C的液体中,发现脑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苹果里含有的栎精是最好的,而红苹果又比黄苹果和绿苹果好。所以,对于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来说,苹果是最好的食品。 强化骨骼:苹果中含有能增强骨质的矿物元素硼与锰。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硼可以大幅度增加血液中雌激素和其他化合物的浓度,这些物质能够有效预防钙质流失。医学专家认为,停经妇女如果每天能够摄取3克硼,那么她们的钙质流失率就可以减少46%,绝经期妇女多吃苹果,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防治骨质疏松。 维持酸碱平衡: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而苹果是碱性食品,吃苹果可以迅速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包括运动产生的酸及鱼、肉、蛋等酸性食物在体内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 “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在众多水果之中,苹果可说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种,但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觑。中医相信它可生津润肺,健脾开胃。营养学上的分析,指出苹果含有最多果糖,并含有多种有机酸、果胶及微量元素。 苹果果胶属于可溶性纤维,不但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更可促进脂肪排出体外。法国人做过一项实验,让一组身体健康的中年男女每日进食两、三个苹果,一个月后,量度他们体内胆固醇水平,发现80%的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又叫坏胆固醇)都降低了;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即好胆固醇)却有所增加。苹果对于心血管的帮助可见一斑。 苹果所含的微量元素钾能扩张血管,有利高血压患者,而锌亦是人体所必需,缺乏时会引致血糖代谢紊乱与性功能下降。 生吃苹果,除了能获得以上效益,还能调理肠胃,因为它的纤维质丰富,有助排泄。另一方面,泄泻的人吃它也有好处,因为苹果酸具收敛作用,但须注意,如属脾胃虚寒型的慢性泄泻,则须将苹果用锡纸包裹,先焗熟或煨熟才吃。 苹果营养丰富,热量不高,甚受减肥者欢迎。食疗方面,用苹果皮加姜数片煮水喝,可止呕吐。用苹果配梨子可减梨子之寒,更有强化和润肺润胃之效。秋季糖水,用苹果、梨子数个,加百合1两(30克),石斛5钱(15克),南北杏3钱(9克),可润肺止咳。 减肥:苹果会增加饱腹感,饭前吃能减少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广西甘蔗主要产地在玉林。

广西是中国分布最广的甘蔗产地。

目前主要分部在福绵、博白、兴业、北流、贵港、横县、龙州、灵山、桂林、柳州、等地,其中水果甘蔗分部最多在玉林地区,糖甘蔗分部在贵港、河池较多。

种植甘蔗一直都是南方的专利,南方产热带水果,而甘蔗也属于其中一个,小编告诉您,中国甘蔗看南方,南方甘蔗看广西,广西甘蔗看玉林。

玉林种植甘蔗的环境:

玉林四季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玉林水果甘蔗独一无二的品质,这里种出的甘蔗,清甜,节长,脆口,得到全国各地朋友的认可,这也使我们玉林水果甘蔗威名远扬。

玉林水果甘蔗这几年规模化生产,每家每户蔗农抱团生产,甘蔗代办利用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北上客商引导来玉林收购,为蔗农打开更广的销路,如今的玉林甘蔗种植已经形成一个种植和销售一体的产业链。

广西玉林博白县有几千上万亩的黑皮甘蔗,是广西最大的黑皮甘蔗生产基地!历史悠久,品质闻名海外。博白三滩甘蔗的重要特点:表皮黑而油润无虫节,蔗身高而挺直,节与节之间疏而有序,肉质脆而甘甜。

广西地质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主办单位: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期刊级别:北大期刊期刊分类:核科学技术期刊快捷分类:电子期刊 邮发代号:国际刊号:ISSN 0258-0934 国内刊号:CN 11-2016/TL审稿时间:1-3个月 创刊时间:1981年发行地区:北京 期刊开本:A4周期:月刊 人气:4441 语言:中文影响因子:0.203 主编:姚秋果期刊收录:维普北大期刊上海图书馆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家图书馆知网万方统计源主要栏目:综述研究简报科技消息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主要设有综述、研究简报、科技消息等栏目。刊登内容《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主要刊登核仪器、核电子学、核探测器与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论文。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不好投。

《工业杂志》是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主办的北大核心期刊,提供学术指导服务。相比《核技术》确实是《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难投一点,本身《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要求也更严一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杂志创刊于1981年,由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主办,主管单位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期刊被万方,国家图书馆,北大期刊,统计源,知网,上海图书馆,维普,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0.203的电子期刊。关键词分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探测效率、MCNP、核电厂、LabVIEW、MC模拟、Geant4、EPICS、蒙特卡罗方法、能量响应、X射线、探测器、γ射线、辐射监测、γ能谱、数据采集、蒙特卡罗、中国散裂中子源、能量分辨率主要分类:核科学技术、电力工业、物理学、自动化技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无线电电子学、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电信技术、地质学、化学、仪器仪表工业、矿业工程、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硬件技术、天文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投稿说明:1、通过本网站直接论文或将论文发到投稿邮箱: 。2、论文邮件标题格式:《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作者姓名+联系方式+论文投稿。3、论文应立论新颖、主题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语言简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4、论文请一律使用word格式,字数2000字以上,要有中文标题、关键词、摘要,图片需提供清晰原图。5、 文章题目力求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可带副题。关键词:3-5个,摘要:150-200字。6、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7、论文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需要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学历、研究方向。8、获基金及获奖论文: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9、论文请务必注明作者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针对有疑问的内容随时查询核对,请提供:通信地址、电话、电子信箱等。10、编辑部对论文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论文请在来邮件中声明。论文刊登后,赠当期杂志一册,以供用途。所以说难度挺高的

广西中职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自创办发行以来,主要面向全国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投稿邮箱不是目的我们必须通过咨询才行,你还是咨询下吧

当代生活报 南宁晚报 南国早报

广西报刊投稿地址大全(资源共享,请网友修正、补充,请勿狂轰滥炸 9-1 530026《广西日报》南宁民主路21号 副刊 花山副刊、读书专栏:, 花山(散文、随笔、诗)黄祖松 杨映川 田代琳 9-2 530026《南国早报》南宁民主路21号 红豆副刊:散文、感悟等 刘圆 非常感觉(小故事、小随笔、小小说,人生感悟等)刘圆 非常感觉 副刊 红豆版 文萍 百姓生活版 潘茨宣 曾曙红 9-3 530026《南国今报》南宁民主路21号 9-4 530028《南宁晚报》南宁市嘉宾路2号(公用) 凤凰版(生活随笔) 苏道生 9-5 530028《八桂都市报》南宁市嘉宾路2号 随笔版 黄金献 饮食版 何宗威 张伟 旅游版 罗劲梅 9-6 530002《南宁日报》南宁市明秀路38号 百姓副刊(生活随笔)蒋宏水 530002《左江日报》南宁市明秀路236号(崇左市机关报) 9-7 541000《桂林日报》广西桂林市榕湖北路1号 花桥文园(散文、随笔)周昱麟 花桥心事 百姓笔记 9-8 541000《桂林晚报》广西桂林市榕湖北路1号 电话 散文、随笔:刘春 闲情 9-9 545001《柳州日报》广西柳州市中山西路67号 都乐文荟(小说、散文、随笔、诗)肖柳宾 彩泉副刊(生活文章)尚众 副刊 家庭版 9-10 545001《柳州晚报》广西柳州市中山西路67号 柳州柳(散文、随笔、诗)李咏梅 百姓故事 9-11 545001《桂中日报》广西柳州市友谊路5号 百姓记事 周湘萍 9-12 536000《北海日报》广西北海市长青东路 文化广场、婚恋.家庭(郭铭光) 市井版、杨树林副刊 温华森 9-13 536000《北海晚报》广西北海市长青东路 家庭故事版: 夜明珠文学版(散文随笔小小说)赵红雁 人生之旅 黄金凡 9-14 542800《贺州日报》广西贺州市贺州大道旁 百草园副刊 9-15 543000《梧州日报》广西梧州市新兴二路125号 副刊部颜桂海 , 9-16 543000《西江都市报》广西梧州市新兴二路125号 副刊 9-17 353000《钦州日报》广西钦州市新兴路20号 美人鱼副刊(小说、散文、杂文) 9-18 353000《钦州晚报》广西钦州市新兴路20号 9-19 547000《河池日报》广西河池市南新西路171号 红水河副刊 龙殿宝 9-20 537000《玉林日报》广西玉林市东明路152-1号 副刊 9-21 537000《玉林晚报》广西玉林市县前路45号 9-22 538001《防城港日报》广西防城港市云南路中段科技大楼 月亮湾(散文、随笔、诗)林宝 百姓故事 廖凌 读书 劳诚华 周末刊.百味人生(生活随笔)韦佐 9-23 533000《右江日报》广西百色市中山一路7号 9-24 537100《贵港日报》广西贵港市石羊塘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诗)徐强 9-25 530022《法治快报》南宁市星湖路北二里1号 文艺副刊(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秦兴旺 城市笔记:城市里或职场上的小片段,小故事, 要求时尚调侃幽默 9-26 530021《华声晨报》南宁桃源路4号 9-27 530022《广西法制报》南宁星湖路北二里1号 9-28 530022《广西科技报》南宁古城路31号 9-29 530022《广西农垦报》南宁七星路农垦局内 9-30 530022《广西工人报》南宁市古城路4号 9-31 530021《广西工商报》南宁市保爱路42号 9-32 530026《广西电力报》南宁市民主路6号 9-33 530022《广西广播电视报》南宁市七星路123号 9-34 530022《广西经济信息报》南宁民族大道91号 9-35 530022《广西老年报》南宁市星湖路35号 文化娱乐(生活文章、诗)艾秋琴 服务万家 艾秋琴 卫生与健康 张建国 9-36 530021《广西政协报》南宁市桃源路3号 9-37 530012《广西建筑报》南宁市朝阳路59号 9-38 530023《广西商报》南宁市建政路28号 9-39 530022《广西民族报》南宁市星湖路北二里8号 副刊 9-40 530022《广西教育报》南宁市教育路3号 9-41 530022《经贸时代报》南宁市民族大道74-6号 9-42 530012《公安时报》南宁市新民路34号 9-43 530026《当代生活报》南宁市民主路21号 文艺副刊:城市笔记、江湖脸谱、世相百态、小辣椒 9-44 530022《人民保健报》南宁市金湖路53号 9-45 530001《民族医药报》南宁市明秀东路234号 凤尾草(健康与生活类)钟新卫 医药园地 容小翔 医药服务 副刊 9-46 530022《小博士报》南宁市古城路31号 9-47 530012《读者周末报》南宁市民生路61号 9-48 537000《大众侨报》广西玉林市东门路地委大院 9-49 541001《桂林科技报》广西桂林市依仁路17号 9-50 535000《沿海时报》广西钦州市新兴路20号 9-51 536000《北海时报》广西北海市四川路建行4楼 9-52 536000《北海华商报》广西北海市 9-53 536000《银滩旅游报》广西北海市 9-54 537000《玉林青年报》广西玉林市东门路市委大院 9-55 530012《广播电视信息报》南宁市朝阳路7号 9-56 541002《桂林广播电视报》广西桂林市安新洲 9-57 545005《柳州广播电视报》广西柳州市屏山大道130号 9-58 536000《北海广播电视报》广西北海市解放路10号 9-59 543000《梧州广播电视报》广西梧州市蝶山一路35号 9-60 535000《钦州广播电视报》广西钦州市一马路29号 9-61 537000《玉林电视报》广西玉林市东门路331号 9-62 《左江日报》广西崇左市 百姓副刊 9-63 530022《新绿报》南宁七星路农垦局内 春草副刊(随笔、散文、诗歌、寓言)曾志强 9-64 时代经报 百姓广场版长期征集记事类稿件,内容风格可参看《南方周末》“百姓记事”: , 9-65 530022法治快报 南宁东葛路20-1号 城市笔记:城市里或职场上的小片段,小故事, 要求时尚调侃幽默 广西报纸投稿信息 01 《桂林日报》电子邮箱: 所投报刊:桂林日报所投栏目: 花桥版电子邮箱: 所投报刊:桂林日报所投栏目:心事 02 《桂林晚报》 1、《闲情*段子》需要短小的段子和城市笔记稿件。 2、《随笔》发生活随笔,散文。 03 《广西老年报》编辑:张建国(主任)、 雷春慧栏目:《老年话题》、副刊、流金岁月(老年人回忆的文章,最好附照片)信箱:无样报:刊登当天寄稿酬:千字30 用外地稿地址:广西南宁市星湖路35号广西老年报 530022 提供人: 葡萄520 04 报纸名称: 南国早报 1、红豆副刊:编辑喜欢将稿件按一定的主题或文章风格分期刊出,散文、感悟等,要求1000字左右。有时处理稿件时间较长。信箱: 编辑:刘圆 2、非常感觉:采稿内容包括生活小故事、小随笔、小小说,及人生感悟性质的小品文等,主要栏目有"温馨家事"、"围城内外"、"百姓茶坊"、"荟荟众生"、"世相一瞥"、"酸甜苦辣"、"人生五味"、"都市一隅"、"凡夫俗子"、"民间故事"、"咧嘴一笑"等,字数要求1000字左右。邮箱:编辑:刘圆 是否采用外地稿:版面上多半是外地稿 3 家庭 05 报纸名称:广西日报所在省市:广东南宁栏目名称:花山副刊、读书专栏栏目信箱: 一般不复栏目要求:1、字数在一千五百字内;2、城市味、生活气息浓厚;3、文体不限,更欢迎散文。稿酬标准:大概千字70元,下个月左右发放,有样报。参考星级:***** 信息提供:广西 谷子 过河入林 补充花山副刊另一信箱 06 报纸名称:法治快报通讯地址:南宁东葛路20-1号 邮政编码:530022 电话:0771-5886075 5884130(传)倾诉真情版 1.口述实录 3000字,情感曲折的感情故事。不一定是男女之间,强调真实感 谢绝小说化。 2.真情故事 1500--2000字,人世间美好的感情,爱情、亲情都可以,要求感人 3.围城故事 1000字,夫妻之间的小故事,文笔要求幽默 4.感悟 1000字, 对爱情的感悟,要求观点新颖,言之有物。情感版稿请投: 07 报纸名称: 左江日报 所在省份: 栏目名称: 文化周刊、百姓副刊栏目风格: 编辑邮箱: 稿酬标准: 有无样报: 是否采用外地稿: 参考星级: 08 新绿报(原《广西农垦报》)栏目:春草副刊编辑:曾志强电话: E-mial: 栏目要求:随笔、散文、诗歌、寓言等作品都发,字数最好控制在1500字以内。稿费:偏低,20-40千字发表有样报,采用无回复,稿费周期特别慢,有时半年才发稿费,但绝对是给的。补充:该报是周报,每期都设有副刊发表文学作品。 09 报纸名称:《北海晚报》 ”家庭故事”版:600-1500字 ”夜明珠”文学版(散文随笔小小说)信箱: 电话:0779-2037387 稿酬:40元/千字用外稿,样报有无不详 10 报纸名称:《防城港日报》邮箱:无版面:月亮湾副刊要求:散文、随笔、笔记、故事、寓言等体裁的文学稿件都需要。稿费:20-50/千字用外地稿,样报时有时无,稿费周期比较长。信寄:538001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市科技局大楼《防城港日报》副刊版 11 报纸名称:广西广播电视报所在省份:广西南宁栏目名称: 1、人生百味:生活感悟、随笔等,600~1500字左右,尤喜与影视有关的随笔。邮箱:编辑:梁秦稿酬标准:50~100元/千字是否采用外地稿:用外地稿 12 《北海日报》副刊从周一至周六所设的栏目有: 1、蓝土地(温华森) 2、文化广场(郭铭光) 3、婚恋·家庭(郭铭光) 4、衣食住行(刘永平) 5、银滩(刘永平) 6、市井生活(温华森) 一般是一位编辑负责两个栏目,不大固定,所以找一位编辑给稿就行。 1、《桂林日报》(电子邮箱: 所投报刊:桂林日报所投栏目:心事)这个已经没有了。 2、《桂林晚报》(《闲情*段子》需要短小的段子和城市笔记稿件。)这个版面也已经取消了。 3、《南国早报》报纸名称: (1、红豆副刊:编辑喜欢将稿件按一定的主题或文章风格分期刊出,散文、感悟等,要求1000字左右。有时处理稿件时间较长。信箱: 编辑:刘圆 2、非常感觉:采稿内容包括生活小故事、小随笔、小小说,及人生感悟性质的小品文等,主要栏目有"温馨家事"、"围城内外"、"百姓茶坊"、"荟荟众生"、"世相一瞥"、"酸甜苦辣"、"人生五味"、"都市一隅"、"凡夫俗子"、"民间故事"、"咧嘴一笑"等,字数要求1000字左右。邮箱:编辑:刘圆 是否采用外地稿:版面上多半是外地稿 3 家庭 )《梧州日报》副刊从周一至周六所设的有关文友可以投稿的栏目有: 1、金土地(与文友无关) 2、岁月(基本与文友无关) 3、生活广场(张建军)(生活类的,800字内) 4、鸳鸯江(陆汉迎)(文学类的,900字内) 5、读者之声(与文友无关) 6、时尚(基本与文友无关) 7。法制周刊、理财(基本与文友无关)一般是一位编辑负责1个栏目,比较固定,有专人每天收稿,公邮是 稿费全国最低,千字15元-20元, 8 回答者: 梦

《广西日报》南宁民主路21号 副刊 花山副刊、读书, 花山(散文、随笔、诗)黄祖松 杨映川 田代琳 9-2 530026

《南国早报》南宁民主路21号 红豆副刊:散文、感悟等 刘圆 非常感觉(小故事、小随笔、小小说,人生感悟等)刘圆 非常感觉 副刊 红豆版 文萍 百姓生活版 潘茨宣 曾曙红 9-3 530026

《南国今报》南宁民主路21号 9-4 530028

《南宁晚报》南宁市嘉宾路2号(公用) 凤凰版(生活随笔) 苏道生 9-5 530028

《八桂都市报》南宁市嘉宾路2号 随笔版 黄金献 饮食版 何宗威 张伟 旅游版 罗劲梅 9-6 530002

《南宁日报》南宁市明秀路38号 百姓副刊(生活随笔)蒋宏水 530002

《左江日报》南宁市明秀路236号(崇左市机关报) 9-7 541000

  • 索引序列
  •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
  • 广西甘蔗期刊投稿邮箱号
  • 广西地质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广西中职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