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论文重复发表的界定标准

论文重复发表的界定标准

发布时间:

论文重复发表的界定标准

论文发表查重多少合格一般要看是投的啥期刊,普刊要求不高于百分之25,大部分核心期刊查重率要求不高于10%,而且sci,期刊就比较严格,最高不高于5%

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是学术界很常见的现象,也是常见的的学风问题之一。那么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到底指哪些行为?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 一稿多投的定义 一稿多投 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经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重复发表 是指作者向不同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表、论点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多的重复部分,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象。 简单来说就是指将自己的作品稍作修改或完全不修改再次发表的行为。 不管是是同语种还是不同语种,相同或稍作修改的原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期刊,都属—稿多投;如果被经多个刊物刊用,则为重复发表。 会议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除外,但是若要重复投稿,最好向相关期刊编辑部说明。第二、 —稿多投的形式 1)完全相同型投稿。 2)肢解型投稿。如把A文章分成B文章和C文章,然后把A、B、C三篇文章投递给不同的期刊。 3)改头换面型投稿。仅对文章题目做出改变,而结构和内容没有变化。 4)组合型投稿。除了改变文章题目外,还对段落的前后连接关系进行调整,但是整体内容没变。 5)语种变化型投稿。比如把以中文发表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文。第三、 一稿多投行为的界定 一稿多投行为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1)作者相同。 2)同一论文或者同一论文的其他版本。 3)在同一时段故意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学术刊物,或者非同一时段但已知该论文已经被某一刊物接受或发表仍投给其他刊物。 4)在编辑未知的情况下。第四, 以下类型的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行为,可以再次发表: (1)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的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会议墙报的形式发表过的初步研究结果的完整报告,可以再次发表,但不包括以正式公开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全文。 (2)在一种刊物上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 (3)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观的新闻报道类文稿。可以再次发表,但此文稿不能通过附加更多资料或图表面使内容过于详尽。 (4)重要会议的纪要,有美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可以再次发表,但应向编辑部说明。 (5)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可以再次发表。但要引用上次发表的论文,并向期刊编辑部说明。 (6)论文以不同或同一种文字在同一种期刊的国际版本上再次发表。 (7)论文是以一种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理解的非英语文字(包括中文)已发表在本国期刊上的属于重大发现的研究论文,可以在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再次发表。前提是征得首次发表和再次发表的期刊编辑部的同意。 (8)同一篇论文在内部资料上刊登后,可以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 以上再次发表均应向期刊编辑部充分说明所有的、可能被误认为是相同或相似研究工作的重复发表,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必要时还需从首次发表的期刊获得同意再次发表的有关书面材料。

一般论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按理来说,这都是要根据老师要求的,但是,老师们的要求,大概都是在25%~30%之间。

论文的重复率在于自己的内容,是否是自己写的,我觉得如果说是自己的想法,自己写的,那么它的重复率不会太高的,

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写那个课程论文,他的所有内容都是自己写的,可以查他的重复率13%,那么低的论文重复率,主要原因在于,所有的内容都是靠他自己想,然后自己写的。

毕业论文查重时写完论文后必不可少的毕业论文查重通过后就可以参与答辩;在答辩前,论文查重的重复率都是需要符合学校的要求,那么毕业论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论文重复率<30%若是毕业论文查重的重复率是在30%之内,是可以参与答辩;30%只是一个平均的值,具体的要求还是要以学校的为标准,毕竟不一样的学校及专业队重复率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30%≤论文重复率≤50%若是毕业论文查重的重复率超过30%,但又在50%之内,就说明了论文是存在抄袭学术不端的 行为,那么就需要导师进行审核,再加上还需要自己不停的修改。若是再次查重后,论文重复率仍然>30%30%≤论文重复率≤50%的毕业论文就会有一次修改重新提交到学校的机会,但若是第二次提交还是超过了30%,那么就会被取消论文答辩的资格,而且还会被要求重新写。毕业论文的重复率是关系都同学们是否顺利毕业,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的对待;在论文查重时,要选择正规安全性高,权威性好的查重软件;紧接着再根据论文查重报告单进行对应的修改。

论文重复发表的鉴定标准

抄袭和剽窃是同一概念,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 判断著作权剽窃和抄袭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字数的多少 “使用”相同或相似文字的字数多,并多处“使用”,或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程度高。如果仅仅是几句话,或少数文字雷同,不构成抄袭。但是雷同字数的多少不是判断抄袭与否的主要依据。 二、“使用”文字在作品中的地位 即使有的作品“使用”他人作品雷同的文字不多,但是足以构成该作品的精髓或主线,也构成侵权。如“使用”他人创作的经典故事,该故事在该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或贯穿全文,且故事的描述基本一致就构成抄袭。 三、是否是合理引用 《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或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超过“合理使用”限度的“使用”行为当然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就是抄袭。 判断是否合理使用,可参考目的性要件、比例性要件、形式要件和合法性要件等因素。 四、两者使用相同描述是否属于公共知识领域 根据著作权法基本原理,作品的构成元素、原生材料、事实等创作素材属于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他们进行创作。一部作品的独创性正在于作者运用其独特的技巧、知识、判断等思维和表达能力对这些原始素材进行独特加工。因此,创作新作品时,对他人既有作品中所表述的历史背景、客观事实、统计数字等可以自由利用,但绝不能完全照搬他人对上述素材的描述方式。当某一思想只有唯一的或为数极少的表达时,即表达与思想融合为一时,该表达才进入公共领域而为著作权法排除保护,如:科学公式、发明方案,设计方案,国家法律、时事新闻、历法、通用表格等。否则,对“共知知识”、“客观事实”的介绍同样要受著作权法保护。 即使对于作为公共知识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无论何人何处的表达都不可能具有唯一性。“每个时代都会根据现实需要重新诠释历史,所以,相同的历史才可以写出无数不同的关于历史的文字。” 每个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描写,即表达方式,是一种个人创作的结果,是一种智力成果,应受法律保护。如果后出版的作品“使用”的历史故事同先出版的作品历史故事相同或相似,且文字表达基本相同,就构成抄袭和剽窃。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搜索“四川律盾律师事务所”公众号,关注即可免费咨询!

目前,高校对于硕博士论文,需要通过抄袭检测系统的检测才能算过关。对本科生来说,大部分学校也采取抽查的方式对本科论文进行检测。 抄袭过多,一经查出超过20%,后果严重。轻者延期毕业,重者取消学位。尼玛辛辛苦苦读个大学,学位报销了多不爽。 但是,软件毕竟是人工设置的一种机制,里面内嵌了检测算法,我们只要摸清其中的机理,通过简单的修改,就能成功通过检测。 本文是在网络收集的资料。整理了最重要的部分,供大家参考。 论文抄袭检测算法: 1.论文的段落与格式 论文检测基本都是整篇文章上传,上传后,论文检测软件首先进行部分划分,上交的最终稿件格式对抄袭率有很大影响。不同段落的划分可能造成几十个字的小段落检测不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划分多的小段落来降低抄袭率。 2.数据库 论文检测,多半是针对已发表的毕业论文,期刊文章,还有会议论文进行匹配的,有的数据库也包含了网络的一些文章。这里给大家透露下,很多书籍是没有包含在检测数据库中的。之前朋友从一本研究性的著作中摘抄了大量文字,也没被查出来。就能看出,这个方法还是有效果的。 3.章节变换 很多同学改变了章节的顺序,或者从不同的文章中抽取不同的章节拼接而成的文章,对抄袭检测的结果影响几乎为零。所以论文抄袭检测大师建议大家不要以为抄袭了几篇文章,或者几十篇文章就能过关。 4.标注参考文献 参考别人的文章和抄袭别人的文章在检测软件中是如何界定的。其实很简单,我们的论文中加了参考文献的引用符号,但是在抄袭检测软件中。都是统一看待,软件的阀值一般设定为1%,例如一篇文章有5000字,文章的1%就是50字,如果抄袭了多于50,即使加了参考文献,也会被判定为抄袭。 5.字数匹配 论文抄袭检测系统相对比较严格,只要多于20单位的字数匹配一致,就被认定为抄袭,但是前提是满足第4点,参考文献的标注。 论文抄袭修改方法: 首先是词语变化。文章中的专业词汇可以保留,尽量变换同义词;其次,改变文中的描述方式,例如倒装句、被动句、主动句;打乱段落的顺序,抄袭原文时分割段落,并重组。通过上述方法,能有效降低抄袭率。 下面举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参考下: 例句A: 本文以设备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采用整数编码与实数编码相结合的遗传算法,研究了HFS的构建问题。本文提出的染色体编码方法及相应的遗传操作方法可实现研究对象的全局随机寻优。通过对car系列标准算例的研究,显示了本文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重复性和计算效率。 修改A: 本文研究了HFS问题的构建,通过遗传算法并结合整数与实数编码,目标函数为最大化设备利用率来求解。本文的染色体编码方法与对应的遗传算法操作可有效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对一些列基准算例的研究,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并具有较高的计算重复性和较高的运算效率。 例句B: 由于房地产商品的地域性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不同区域投资时,通常需要建立项目公司,此时就会面临建立分公司还是子公司的选择。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而分公司则不是独立法人,它们在税收利益方面存在差异。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在设立区域被视为纳税人,通常要承担与该区域其它公司一样的全面纳税义务;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分公司的所在区域不被视为纳税人,只承担有限的纳税义务,分公司发生的利润与亏损要与总公司合并计算。 修改B: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不同区域进行投资时,由于此类商品的地域性强,因此需要建立项目公司。此时,企业需要选择建立分公司还是子公司。主要的区别是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分公司则不是独立法人。其次,在税收利益方面,由于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分公司的所在区域不被视为纳税人,只承担纳税义务,总公司需要合并计算分公司的利润与亏损;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在所在区域被视为法人实体,需要承担与区域其他公司一样的全面纳税义务。 修改抄袭的方法不外乎这些,这里更建议同学们,先熟悉你所看的参考论文,关闭文档,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这样就不会受参考文献的太多影响。有同学这里就提出问题了,学校用的检测系统是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不是淘宝几元钱买的万方数据检测。 其实,各个检测系统的算法区别并不大,只是数据库有多有少,如果你没有太多,什么系统都不用怕。既然你抄了,得到检测报告的同时,先好好修改自己的文章。

论文检测系统介绍 修改秘籍方法 点击我的名字 看空间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对于论文的抄袭率要求,很多学校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宽松,在20%-30%左右,超过的需要导师签字;有的则要求论文的抄袭率控制在5%-10%以内.具体不同的学历或者不同的学校对论文检测抄袭率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本科论文抄袭率<30%可申请答辩;<15%可申请院优秀论文;<10%可申请校级优秀论文;>25%有一次不超过5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检测不通过延期答辩.硕士研究生论文抄袭率<20%可直接申请答辩;<40%有一次不超过2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检测不通过延期答辩;>40%直接延期半年.博士研究生论文抄袭率<10%可申请答辩;>20%直接延期半年至一年答辩.需要注意的是,学校采用的论文检测系统不同,得到的抄袭率结果也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每个系统查找范围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的数据库收录的资源是有区别的,如果你采用的论文检测系统刚好收录了你参考的文献,那么你的抄袭率结果查出来自然就比没被收录的系统要高.然而资源库只是一方面,查出来的抄袭率结果高不一定就证明该论文检测系统更准确,因为这其中还有一个算法的问题.你以为你改几句话,加几个字,句子重新排列组合下,系统就检测不出来了么?不管学校采用什么论文检测系统,都要进行论文自查.

论文重复发表的标准

不同的刊物,重复率要求不同。一般的要求在5%—30%之间,要求宽松的在20%-30%之间都可以,要求比较严格的要求5%-10%。比如一些核心期刊,学报,要求5%,还有不少普刊要求5%,这个都不一样的。你如果不知道怎么改查重,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看下一些论文写作和发表的知识。

关于毕业论文重复率的合格标准,一般本科毕业论文的重复率在30%以下就算合格,少数院校要求低于20%才算合格,所以我们在对论文进行降重时,最好把重复率控制在20%以下,给论文查重系统留点波动空间;硕士论文对于重复率的要求更严格一些,要求论文重复率在10%-15%以内,为了顺利通过硕士论文查重,建议将论文重复率控制在10%以下。虽然论文重复率超标会有修改的机会,但是这一退一改,后面再复查重新提交就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我们在将论文交到学校前,最好是自己检测下重复率,这样就算重复率过高,我们也能及时进行降重,提前修改,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顺利通过学校的论文查重。一般状况下,30%的重复率是一个分界点。假设高过这一规范,也就说明无法参与论文答辩,相当于无法圆满毕业而且获得学位证书,也就不具备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资质。在这一分界点之内的论文,能够成功毕业的几率就比较大,但是具体的合格标准要依各自学校标准而定,学历越高的毕业论文查重率合格标准越严格。论文查重率合格标准之所以要按学校的来,是因为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论文查重率合格线,也就是说论文查重率是没有统一规定的,所以大家在撰写论文时必定要依照自己所属组织的论文查重率要求来进行论文查重。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标准: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4、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

5、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完毕!

一般论文重复率不能超过百分之后三十。

论文重复发表的界定

论文重复就是指你的论文在内容叙述上与已发表论文存在相同之处的多少,如果超过规定的要求,则你的沦为会被判定为不合格。论文允许适当的引用已发表文献的内容来佐证或充实自己的观点,但表述要有独创性,不能一味照抄照搬。

在IEEE的官方页面上对一稿多投的定义很简单,文章需要是未曾发表,同时也未在审稿状态中。

其实所有作者都知道同一稿子不能发表在多个期刊上的,从婚姻角度上说就是犯了重婚罪了。而且那样很容易就能被检索出来,后果很严重,所以真正去这么做的人是极少数的。但是对于一稿多投的畏惧感却少了很多,因为如果投的两个甚至几个期刊隔的很远,编辑跟审稿人又不相同,给发觉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再说了,文章不是还没有发表出来嘛。如果只有一个期刊录用的话,那就没有任何一稿多发的风险了。在那种需要论文毕业或者评职称的时候,作者往往会受到现实压力而主动选择一稿多投。或者是首先投的期刊审稿时间太长或者失去联系的时候,作者也会被迫的选择投稿到其他的期刊。

对于一稿多投的界定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用处的,因为极少情况下才会同时看到投到不同期刊上的相同稿件,所以要抑制一稿多投,更多的还是需要道德上的自我约束。

一稿多投是影响很不好的学术道德问题。IEEE官网上也说得很简要 :

主要就是浪费了编辑跟审稿人的时间。而一旦被多个期刊同时发表出来,会让人在引用文章的时候很困惑。

一稿多投一旦被发现,除了文章肯定被拒之外,一些期刊还会通知相关的单位。最后怎么处理,每个单位可能不同,但是总会影响作者的诚信度,妨碍以后的文章发表。作者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越界,要是有发表文章期限上的压力的话,还是要早做打算,早点投稿或者多花时间润色文章,提高文章的被录用率为好。

答:“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再投期间或者在期限意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将要发表或已经发表,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重复发表”是指作者向不同的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容(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标、论文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重复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现象。“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的区别,前者可以导致重复发表,但不是所有的“一稿多投”最终都会引发重复发表,也不是所有的重复发表都是由“一稿多投”引起,论文是否发表系一稿多投,与其最终是否发表无关。

论文重复发表标准

一般论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按理来说,这都是要根据老师要求的,但是,老师们的要求,大概都是在25%~30%之间。

论文的重复率在于自己的内容,是否是自己写的,我觉得如果说是自己的想法,自己写的,那么它的重复率不会太高的,

记得我有一个朋友,他写那个课程论文,他的所有内容都是自己写的,可以查他的重复率13%,那么低的论文重复率,主要原因在于,所有的内容都是靠他自己想,然后自己写的。

论文发表查重多少合格一般要看是投的啥期刊,普刊要求不高于百分之25,大部分核心期刊查重率要求不高于10%,而且sci,期刊就比较严格,最高不高于5%

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标准:

1、查重率≦30%,毕业论文合格,可以申请毕业论文答辩;

2、查重率﹤10%,可以申请评定校级优秀论文;

3、查重率﹤15%,可以申请评定院级优秀论文;

4、30%﹤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给予修改时间至少为一周,修改后查重率﹤30%为通过,可申请答辩,若仍未通过,则取消答辩资格;

5、查重率≧50%,查重检测不合格,由学校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评定,若认定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则取消答辩资格。

完毕!

本科大多在30%内就是合格的。硕博是15-5%之间。具体需要看各个学校的要求。

  • 索引序列
  • 论文重复发表的界定标准
  • 论文重复发表的鉴定标准
  • 论文重复发表的标准
  • 论文重复发表的界定
  • 论文重复发表标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