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英文哲学论文发表

英文哲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哲学英文论文发表

对于没有英文论文投稿经验的作者来说,对英文论文总有一种恐惧感,因为很多作者对国外期刊的不了解,加之英文水平有限,认为国外期刊的审稿周期很长、过程复杂、审稿意见很难回答等等,其实并不是真实情况,发表英文论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SCI基本成为衡量学术成果的标准,不少学者都有发表SCI论文的经历。sci论文的被引用率也成为了衡量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论文的发表有时候对作者的前途有很大的影响,也是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否被社会所接受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 国内很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反而不如投稿SCI这类英文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过程比较艰难,通过壹品优刊网平台提供的sci论文发表服务,平台提供国内合作者与国外研究员研合模式合作完成论文,顺利见刊。

一般来说,大学学报会分若干版本,其中哲学是在 哲学社会版。此外,还有专门的期刊,是一些学会出版的,例如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

学术堂整理了三个可以发表哲学论文的期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是综合性哲学类学术刊物,兼顾普及任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倡导辩证思维,加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促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联盟,推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鼓励学术和理论创新,提倡应用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多年来连续被评定为核心期刊,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226;总被引频次:518,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57;综合影响因子:0.220.《中国哲学史》 (季刊)是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哲学史》编辑部编辑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论性、专业性学术刊物.由着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教授任顾问,着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任继愈教授任编委会主任.开设有"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与现代化","当代中国哲学思潮","中外哲学与文化的交流与比较"以及学术性书评和学术札记等栏目.《哲学动态》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的哲学核心专业刊物.20世纪60年代由哲学所学术秘书室主编国内哲学动态,内部交流用;1979年1月正式创刊《国内哲学动态》,限国内发行;1987年更名为《哲学动态》,国内外公开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曾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期刊评奖获优秀奖,是哲学论文投稿的首选期刊.

英文哲学论文发表

复制了一篇:How to Grow Old--Bertrand RussellPsychologically there are two dangers to be guarded against in old age. One of these is undue absorption in the past. It does not do to live in memories, in regrets for the good old days, or in sadness about friends who are dead. One's thoughts must be directed to the future, and to things about which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done. This is not always easy; one's own past is a gradually increasing weight. It is easy to think to oneself that one's emotions used to be more vivid than they are, and one's mind more keen. If this is true it should be forgotten, and if it is forgotten it will probably not be true. The other thing to be avoided is clinging to youth in the hope of sucking vigour from its vitality. When your children are grown up they want to live their own lives, and if you continue to be as interested in them as you were when they were young, you are likely to become a burden to them, unless they are unusually callous. I do not mean that one should be without interest in them, but one's interest should be contemplative and, if possible, philanthropic, but not unduly emotional. Animals become indifferent to their young as soon as their young can look after themselves, but human beings, owing to the length of infancy, find this difficult. I thing that a successful old age is easiest for those who have strong impersonal interests involving appropriate activities. It is in this sphere that long experience is really fruitful, and it is in this sphere that the wisdom born of experience can be exercised without being oppressive. It is no use telling grownup children not to make mistakes, both because they will not believe you, and because mistak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education. But if you are one of those who are incapable of impersonal interests, you may find that your life will be empty unless you concern yourself with y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In that case you must realise that while you can still render them material services, such as them an allowance or knitting them jumpers, you must not expect that they will enjoy your company. Some old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the fear of death. In the young there there is a justification for this feeling. Young me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 will be killed in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 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life has to offer. But in an old man who has known human joys and sorrows, and has achieved whatever work it was in him to do, the fear of death is somewhat abject and ignoble.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it——so at least it seems to me——is to make your interests gradually wider and more impersonal, until bit by bit the walls of the ego recede, and your life becomes increasingly merged in the universal life.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The man who, in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t suffer from the fear of death, since the things he cares for will continue. And if, with the decay of vitality, weariness increases, the thought of rest will not be unwelcome. I should with to die while still at work, knowing that others will carry on what I can no longer do and content in the thought that what was possible has been done. 作者简介:Bertrand Russell First published Thu Dec 7, 1995; substantive revision Thu May 1, 2003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b.1872 - d.1970) was a British philosopher, logician, essayist, and social critic,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in mathematical logic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His most influential contributions include his defense of logicism (the view that mathematics is in some important sense reducible to logic), and his theories of definite descriptions and logical atomism. Along with G.E. Moore, Russell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Along with Kurt G�0�2del, he is also regularly credited with being one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logicia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ver the course of his long career, Russell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not just to logic and philosophy, but to a broad range of other subjects including education, history, political theory and religious studies. In addition, many of his writings on a wide variety of topics in both the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have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general readers. After a life marked by controversy (including dismissals from both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and City College, New York), Russell was awarded the Order of Merit in 1949 an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50. Also noted for his many spirited anti-war and anti-nuclear protests, Russell remained a prominent public figure until his death at the age of 97.

很多留学生在完成哲学类essay写作时都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经常觉得自己被莫名其妙的扣分。其实这类essay写作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回答问题并且明确表明你正在问答问题。

如果教授认为你没在处理原有的问题,你将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当你觉得一个过度疲劳并且不是非常敏锐的教授可能没有跟上你的思路,没有理解为什么你在说这些,或者这些与问题是如何发生关联的,你应该重申你提出这些要点的理由。有时从问题中重复一些话可能很有用。这可能就能说服教授你依然在处理这个问题。

当然也会发生你的论文材料已经用完,但是你的论文依然很短的情况。然后你可能就想去提及一些你知道的,但它明显不是问题的好答案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增加任何东西。无论如何不要只增加一个段落,写些以“除此之外,人们必须注意”开头的内容。而是要尝试将附加的要点与你已经写了的内容联系起来。例如,你可以声称剩下的部分对一个之前论证的前提有影响。因此,虽然它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对于问题的回答间接地依赖于这些附加的材料。在修订期间要关注这些关联。

不要解释其他人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应回答这个问题。

假设你处理这个问题“你是否有理由相信明天太阳将会照常升起?”通过阐述休谟或者其他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至少没有直接回答。如果你只是写“休谟主张没有理由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读者最多了解休谟的观点可能是什么,是否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太阳会升起来。当然,你可以提到休谟。你甚至可以阐述休谟的观点;但是紧接着你需要说明休谟的观点是如何帮助回答这个问题的。你可以说,比如,你赞成休谟的观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重点应该放在这个主张或论证上而不是谁为这个观点做过辩护。在一篇史学论文中,比如早期现代哲学,你可能遇到”在什么意义上,休谟是一个因果怀疑论者”这个问题,此时你必须要阐述休谟的观点。然而,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仍存在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风险,如果你只是总结休谟专家关于休谟陈述的看法。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抄袭别人的想法,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例如,以下句子告诉一些关于盖梯尔工作的内容:‘盖梯尔认为知识不能被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他考察了一个男人的例子……’。不要这样说,你可以通过赞同这个观点,去讨论关于“知识”的问题:‘知识不能被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就像盖梯尔用以下例子展示的那样……’

确保你的论文论证结构清晰。

不应该让读者怀疑你只是报告一个观点还是捍卫它,或是怀疑你为什么会提到它。

例如,只要不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明白,你要拥护这个观点,段落就不应该以“威廉姆森主张知识是不可定义的”这句话开头,而又不明确地说出你赞成威廉姆森。

如果你仅仅想要表明许多人并不相信一个论证的有效性或它的前提,那就说出来,而不要像下面一样写:对这一论证的有效性分析造成了大量的怀疑论。

这里尚不清楚是谁分析了这个论证,又是谁认可关于什么的怀疑论。

当然,你可以通过谈论“关于论证有效性的怀疑论”以及谁怀疑过论证的有效性来澄清你的意图。但那就过于冗长了。说很少有人相信该论证的有效性会好得多。更好的是不一直躲在他人的身后。如果你不想做一个社会学或者史学的断言,但又希望去表达论证并不有效或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并不有效,那就说出来。

避免像“某人可能认为……”或“可以认为……”之类的短语。

这可能会比报告一个特定哲学家的观点更糟糕。如果你真的想去阐述后面所述的观点,你应该直接这样做而不是先用这样的短语。如果你确实想给出一个史学的主张并想表明有人给出了某个论证或持有某个观点,你应该提到一个特定的作者并且——至少在课程论文中——添加一篇参考文献。

“有人认为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句话并不能给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的主张以任何支持。类似的,但也许更不明显的情况是,“普遍认为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句话对于辩护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种观点也没有多大帮助。即使绝大多数或者全体哲学家都持有某个特定的观点,那也不意味它是对的——除非你支持一些关于真理的奇怪理论。诉诸权威在中世纪哲学中是常见的事情,并且中世纪的作家喜欢通过增加“哲人的教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去支持他们的观点,不管亚里士多德说过与否。那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不打算在专门用途上使用它们,就避免使用专门术语。

比如“理念”,就是一个专门术语。如果你只想说贝克莱说过一些关于上帝的话,不要写成“贝克莱谈论上帝的理念”。因为贝克莱可能否认存在关于上帝的理念。如果你只想说“重要的”,不要使用“本质上”这个词。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多的哲学术语已经进入了日常用语;重新把它们引入哲学是危险的。

避免像“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样的短语。

只在有非常好的理由时才使用它们。读者可能希望你写的一切都很重要。这些短语看起来并不是一个使论文更长的精明计策。它们也可能传递给评分者一个信号,那就是你不知道怎样把你将要说的东西与之前的段落联系起来或你究竟为什么要提到它。如果你知道,你就会用这个点和已经写过内容的联系作为一个段落的开头。

不要害怕重复一个术语。

一些老师会告诉你不要太过频繁地重复一个术语;但是最好去重复一个术语而不是让其边界模糊。例如,当洛克谈到“观念(idea)”这个词时,不要试图用“概念(concept)”、“概念(notion)”之类的词去代替它,“观念”是个术语,你应该一直使用这个词。

当你改变你的表达时,读者可能认为你故意做出这种改变。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人格”的人格同一性的论文,然后提及“主体”,后面甚至可能提及“人们”,读者就会猜想为什么你要用不同的术语,他们可能认为你混淆了不同的概念。

不要写成总结。

在阅读列表中你可以发现引用了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或其他类似文集中的文章。这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印象,让你以为在那里找到的内容就是写作哲学论文的最佳方式。这些文章的作者通常会努力在文章中囊括给定领域所有主要的观点和论证。小编不希望你们在论文中这么做。事实上你甚至不应该这样去尝试。

以百科全书文章的部分内容为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基础撰写论文的想法很诱人。由此写成的论文可以是相当好的。但是有一个大的风险是你可能不理解一些问题的关键点。这些文章的作者努力打磨他们的文章让它们更加简洁。因为它们很密集,就很容易遗漏很微妙的点。而且,可能无法注意到你并没有理解它们,因为你是在没有确切理解重要问题到底是什么的情况下就从文章中复制出来的。然后,当你试图在笔记本或考试中再现你的论文或论文的一部分时,你将偏离文章中的表述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要点。此时你可能会遇到麻烦。你在课程辅导时展示出没有理解一个论证比在考试中展示出来要好得多。

不要去写一篇概述,而是聚焦于一个单一的论证(或多个简单的论证)并较为详细地讨论它。展示你完全理解一个论证比证明你浏览过该领域的一些综述要好得多。

不要承认你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你可能以为没有学生实际上在论文的某个特殊部分会说他或她没有回答问题;但出人意料的是,这经常发生。比如,小编有很多次读到过这样的话:“在回答问题前必须……”。写下在回答问题前必须先做一些别的事会使教授想知道,除了要回答问题外,你在文中还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你可以说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是否做出一个特定的假设或者取决于怎样解读这个问题。

避免引战的言论。

不要把作者或者他(她)的理论或论证当作垃圾。如果一个论证是无效的,请说出来;但没必要去加上“该作者拥护的主张显然是荒谬的、有悖于常理”。

很多哲学家喜欢发表讽刺和引战的言论。如果你想去学习如何挑起论战,请阅读叔本华和尼采。但不适合在一篇本科论文里做这种事情。

没有充分理由不要使用隐喻。

人们经常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一些隐喻。“盖梯尔的论证攻击了柏拉图关于知识的定义”,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尴尬。狮子和足球运动员才攻击,但一个论证你能说它“攻击”吗?最好说盖梯尔用一个论证攻击了这个定义。小编也发现“外在论宣称……”或者“这些外在论者的理论本质上提出……”这也很尴尬。一个抽象的学说能宣称什么?它们能提出什么想法?宁可说“根据外在论,……”或者“外在主义者宣称……”。

关于论文结构的评论尽量简短。

在考试中你只有很少的时间,你不能像一本书或长篇文章的作者那样偏题。你写的一切都应该是要点。因此没必要以你的论文摘要作为论文的开头。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可接受的甚至是有用的,但是在论文开头写一个简明的概述看起来更像是想要不顾一切地拉长你的论文。

不要写不必要的规定。如果你总结一下你的论文结构,不要说没有其他可能的结构。比如,以下句子觉得规定太过:

在比较先验性和必然性之前,必须先定义必然性的概念。

真的吗?你将无法提供充分且内容丰富的必然性的定义。也许你可以稍微澄清一下必然性的概念。读者也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必须先定义它。直截了当的用一些关于必然性的有用评价的比较开头也同样不错。当你写下“首先,必须得考虑……”等句子向读者发号施令的时候尤其要小心。真的必须那么做吗?或者当你说“我们”的时候你仅仅指自己?

奇怪的是,对读者的命令在英文散文中非常普遍。这让脾气暴躁的德国人觉得很无礼。意识到本文除了对读者的命令外,并没有包含更多的东西。

不要相信不可靠的消息来源。例如,维基百科是一个不可靠的来源。维基百科里包括了无数的对哲学家们的观点的曲解。哲学家被维基百科禁止纠正自己的观点。在维基百科里,你甚至不能相信传记的数据。甚至出生日期都可能是不正确的。

注意你的逻辑术语。

不仅是学究式的逻辑学家会反对一些说法例如“显然盖梯尔的论证是不一致的。”句子集和命题集可以是不一致的,但论证不是。

滥用术语会导致错误。请看下面这段话:

叔本华提出了说明人的性格不能改变的论证。但是很明显,人的性格不能改变的说法是荒谬的。因此叔本华的论证是无效的。

这真是太糟糕了。你从论证的结论为假得出论证是无效的。一个有效的论证可以有一个假的结论。在这里,情不自禁要推荐给你最喜欢的逻辑教材(Halbach 2010)。

不要把一个主张或命题叫做论证。

这有一个例子:法兰克福声称一个人能在道德上负责即使他并没有别的选择。这个论证是有缺陷的。

“这个论证”指的是什么呢?它并不指向法兰克福的说法。法兰克福确实对他的观点做过论证而第二个句子意味着那个论证有出错的地方。如果你想说这个观点有些地方出错了,你就需要这样说而不是去讨论这个论证。在写作中,不要试图避免使用逻辑术语,比如,“法兰克福反驳了它”,这时,代词“它”指的是什么完全不清楚。请说清楚你指的是论证还是主张。永远不要让代词的所指有歧义。不要让读者自己去设法弄清代词指的是一个论证,还是它的结论,抑或是它的前提或者其他东西。

在哲学中,定义有许多作用。他们可以仅仅作为规定,也可以像在数学中那样引入一个缩写。但它们也可以是概念性的分析。通常定义不能被叫做真的或假的。定义可以是适当的或正确的或不适当的、不正确的。例如,你可以说盖梯尔(1963)表明把知识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是不适当的。你也可以说知识是被证成的真信念这个主张是错的。

反对或不接受一个哲学理论,可能存在不同的理由。明确你的立场是什么以及你站在这个立场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已经表明的是一个主张的论证是无效的,那么你就不能得出这个主张是错的。例如,你不应该因为笛卡尔的论证是无效,就断言他的主张思维和广延是完全不同的物质不是真的。你就需要论证来反驳他的实体二元论,才能够说它不是真的。

一个哲学主张可能就是假的;但是它也可能没有任何意义。说一个主张是没有意义或是荒谬的与说它是假的截然不同。当你仅仅想说一个主张不是真的或显然不是真的,不要说它没有意义。如果你想表明一个主张没有意义,你必须表明它没有语言意义或正在讨论的句子没有表达命题。

注意同一性和语义陈述。

以下句子的作者主张道德责任和一个特定的观念相同:“道德责任是这样的观念,你应该对你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你。”严重怀疑道德责任与任何观念等同。如果某人有道德责任,这并不保证他有这个观念,即你应该对你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你。怀疑这句话是为了表达以下几行的意思:“一个人P对一个行为A负有道德责任,当且仅当P应该对P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P。”然而,不确定是否已经理解这个句子想要传达的意思。

为了避免直接的同一性主张,一些人希望用语义表达来代替。例如,不是写“道德责任是某种观念……”,他们说“道德责任指的是……观念”。这可能看起来更好,因为在英语口语中,动词“refer”有时在一个非常宽松的意义上使用,意思是“与……某种程度上相关”。首先,在哲学中(并且不仅仅是哲学中)“refer”经常在非常具体的意义上用来表达一种语义关系。其次,在任何更具体的意义上“道德责任指的是……观念”是假的:道德责任根本就没有指任何东西。一个专名能指称一个对象,一个人可以指着一个对象,但是道德责任不能。

如果你想断言一种同一性,那就直说,不要使用“refer”之类的含糊不清的表达。例如,不要写“决定论指的是……”,你应该写“决定论是……”

通常要避免过度抽象和复杂的句子。

用更抽象的方式表达一些东西会造成歧义并且让你的文章更难读。你可以用一些复杂的句子和抽象的概念来恐吓别人。哲学家们看得太多了,对此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虑上面的例子:“一个人P对行为A具有道德责任当且仅当P应该对P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P。”已经论证过,原始的和更抽象的版本“道德责任是……理念”是不正确的。然而,某人可能试图用更抽象的方式去表达这个主张。并不知道这个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认为以下抽象的版本接近于她想去表达的:“道德责任是一个人和一个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恰好在这个人应当为行为负责时成立,因为它源于这个人。”这句话更难理解,而且更愿意为本段开头的不那么抽象的版本辩护。对此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小编认为比较抽象的版本比不那么抽象的句子更容易让人理解错误。

这有另一个从一篇关于盖梯尔问题的论文摘录出来的例子:

被证成的真信念(以下称作JTB)理论形成了传统上对知识的分析框架,其采取了这种观点:S要知道p,p必须为真,S必须相信p并且S必须被证成地相信p。

如果用以下方式写会丢失什么呢?

根据JBT的说法,S知道当且仅当p是真的,S相信p,并且S被证成地相信p。

不要使用不完全理解的术语——并且不要在课程论文中无标记地使用它。

想象一下,你试着用你在一些文本中找到的术语使你的论文不那么无聊。例如,你用这个句子“命题式的知识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即使它不是最基本的问题。”作为你认识论论文的开头。形容词“命题式的”听起来不错,但你对它的意思可能只有模糊的认识。在课程论文中你可以这么做。但是请用旁注标记它,比如“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命题式的知识吗?”无论如何,不要用任何你不理解的术语。

避免在课程论文中使用较长的引文。

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当然无可厚非。如果你直接从作者的文本中复制句子,与你用自己话改写他的句子相比,你更不可能歪曲作者说的话。因此,你会期待这次就没有理由抱怨,只要你同时加入一个确切的参考文献。然而,依然有担忧。

通过写论文并且讨论它们,你应该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复制粘贴对理解文本没有多大帮助。不要直接引用或遵循原文逐字逐句地间接引用,至少要转述文本。除非你记住它,不然你大概不能引用更长的文本段落。如果你发现你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的思想,这为时已晚。

尤其在一篇关于特定文本解释的论文中,较短的引用会很有效。但不要让读者自行去解释这个文本。那是你的任务。如果引用了特殊的术语,你必须解释它。

个人意见要谨慎。“我认为”很容易被教授解释为“相信,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或证明。”你个人对这个话题的态度是不相干的,并且不应该被提及,除非你能用好的论证去支持它们:教授将很难对应试者NO.51599不相信上帝这个事实感兴趣。当然,你可以说笛卡尔的关于“我思”的证明依赖于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并且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是有问题的;但没必要补充说你是个无神论者。回答来源于Meeloun,原文链接

叔本华哲学论先看师承。叔本华尊敬的哲学家一大堆,对他产生影响的也很多。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关涉到叔本华的美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关涉到叔本华的伦理学,康德的先验论关涉到叔本华的认识论。至于最核心的意志哲学,作为叔本华的本体论,我认为是原创性最高的一部分。叔本华通过他的意志论支撑起了整个框架。德文原版书名是“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在英语国家一般有两种翻译,“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和“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中文翻译从第一种译为“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台湾有从第二种译为“观念世界与表象世界”。英文译名的差异主要在于“Vorstellung”一词在德语里分别有“表象和观念”的意思。但是出于对本书章节安排的参照,我认为译为表象还是合理的。本书分四编,一般认为四编的主题分别是认识论、本体论、美学以及伦理学。第一编讲认识论,即“作为表象的世界初论”。既然是认识论,内容当然是对一些与认识息息相关的概念的考察,主要集中于“表象、主客体、理性、悟性、根据律、直观、概念”等。对逻辑与科学的微词也出现在本编中。撇开具体内容,我愿意在形式上多做些评论。其实叔本华的论述方式是前后一致的,所以关于第一编的评论同样可以嫁接到对其他文字上面。形式上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论述的技巧,即组织观点的能力。在这方面叔本华显然是大师,如罗素所言“他对法国作家的了解如同对本国作家一般”。本书的之所以影响广泛,或者说叔本华的著作之所以深受欢迎,与他高超的文学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某种程度上本书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读,这样的效果是一般哲学家无法想象的。当然作为前辈的柏拉图是个很好的榜样。继续说形式上的第二方面,同时我认为也是叔本华颇受诟病的方面,就是他论证的技巧。论证毕竟不同于论述,论证主要目的在于说理,以及为自己所持观点辩护。如果因为过多关注于表述的文学性,而放弃重点问题的清晰阐释或者繁琐论证,那么作者本人所拥护的观点显然无法透彻说明,也就无法达到说理的目的。叔本华在做论述时候的文学性无以质疑,但是最后的效果却并未如文字一般美满。在应该重点论证的地方一带而过或者缺少深入探讨。不断重复自己的主旨观点却不见依据。仿佛通过不断重复就自己观点就能达到说理论证的目的。对于自己认识论的一些核心概念,叔本华并不是做概念演绎分析,更多的却是如名人名事般的案例说明。从这个角度看,罗素的论断并非无中生有,不能不说叔本华的哲学是稍有浅薄的。但是考虑另外的因素,叔本华曾说道,本书的很多思想甚至是神授的。既然是神授的,论证就显得多余了,叔本华的直接表达就变得可以接受了。以上两点恰恰构成了叔本华的一个亮点。没有琐碎的论证自然使得文章简单可读,和以往的哲学著作对比鲜明。叔本华通过平实的语言构筑了一个平实的世界观,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对于那些想要从哲学中寻找人生智慧、世界本原的一般读者,本编无疑是个愉快的开头。

Essay作业常见误区:

1、语法不重要

2、告别拖延症

3、越复杂越好

4、将中文资料翻译后引用

哲学论文英文发表

In the concept, “the culture” comprehensive, may explain that for the humanity the material wealth which and the spiritual wealth sum total creates in the societ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If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ultural science expert, the scholar recognized “three levels to say” the division, the culture might divide into material, the system, the spiritual three levels. The material culture is the surface layer, the system culture is an intermediate deck, the energetic culture, namely ideology's culture is in-depth. The author concerns traditional culture, referring in particular to ideology culture.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summarizes includes people's value idea, the thinking mode, the ideal personality, the moral emotion, the etiquette custom and the literary arts various aspect content approximately. “the advertisement” this word is a ship comes the word, stems from Latin Adteurture, its primary meaning is the attention and the induction meaning, latter evolves for English Advertise. In the 1770s, Japan presented “the advertisement which” corresponded with the Advertise significance a word,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spread to our country.although the China “the advertisement” a word appears late, but the ad campaign originates really early. According to the extrapolation, the initial advertisement should the source in the primitive trade activity. When people transaction, has the exchange desire, and has the motive which disseminates this desire, therefore then must have the city sound which calls (puffing advertising). the culture is a generalized thing, for example, the language, the psychology, the literature, the philosophy, the habits and customs also involve the clothing, the custom and so on some borders even are the totem signifying things. According to this kind of analysis, the Chinese has lost how many, perhaps nobody said clearly. Had a look at today'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to change how many, the fountain pen replaced the writing brush, the western-style clothing to replace the Chinese tunic suit, the cigarette to replace tobacco pipe ...... a conven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product which the history transformed, was the new old culture in compromises radically with defending stubbornly, was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edge culture absorption takes mutually. Hundred years ago, China appears “east study west gradually”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blends is the peaceful way, slowly evolves the imperialism to Chinese economy plundering, in the culture “the colonization”, pure violence. This is in several thousand year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one obvious “the crease”. “crease”, although conspicuous, that scabs were actually an eyesore.

我也想看...

网上一般比较少,因为这种文章都是在数据库才有的,数据库要大学可能有买,一般人比较难接触到,外国网站也不太可能有,因为国外有版权保护,一般要收费的。

对于没有英文论文投稿经验的作者来说,对英文论文总有一种恐惧感,因为很多作者对国外期刊的不了解,加之英文水平有限,认为国外期刊的审稿周期很长、过程复杂、审稿意见很难回答等等,其实并不是真实情况,发表英文论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SCI基本成为衡量学术成果的标准,不少学者都有发表SCI论文的经历。sci论文的被引用率也成为了衡量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论文的发表有时候对作者的前途有很大的影响,也是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能否被社会所接受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 国内很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反而不如投稿SCI这类英文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过程比较艰难,通过壹品优刊网平台提供的sci论文发表服务,平台提供国内合作者与国外研究员研合模式合作完成论文,顺利见刊。

发表英语哲学论文

worm fuck worm breed worm;dog fuck dog breed dog;man fuck woman breed child.

复制了一篇:How to Grow Old--Bertrand RussellPsychologically there are two dangers to be guarded against in old age. One of these is undue absorption in the past. It does not do to live in memories, in regrets for the good old days, or in sadness about friends who are dead. One's thoughts must be directed to the future, and to things about which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done. This is not always easy; one's own past is a gradually increasing weight. It is easy to think to oneself that one's emotions used to be more vivid than they are, and one's mind more keen. If this is true it should be forgotten, and if it is forgotten it will probably not be true. The other thing to be avoided is clinging to youth in the hope of sucking vigour from its vitality. When your children are grown up they want to live their own lives, and if you continue to be as interested in them as you were when they were young, you are likely to become a burden to them, unless they are unusually callous. I do not mean that one should be without interest in them, but one's interest should be contemplative and, if possible, philanthropic, but not unduly emotional. Animals become indifferent to their young as soon as their young can look after themselves, but human beings, owing to the length of infancy, find this difficult. I thing that a successful old age is easiest for those who have strong impersonal interests involving appropriate activities. It is in this sphere that long experience is really fruitful, and it is in this sphere that the wisdom born of experience can be exercised without being oppressive. It is no use telling grownup children not to make mistakes, both because they will not believe you, and because mistak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education. But if you are one of those who are incapable of impersonal interests, you may find that your life will be empty unless you concern yourself with y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In that case you must realise that while you can still render them material services, such as them an allowance or knitting them jumpers, you must not expect that they will enjoy your company. Some old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the fear of death. In the young there there is a justification for this feeling. Young me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 will be killed in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 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life has to offer. But in an old man who has known human joys and sorrows, and has achieved whatever work it was in him to do, the fear of death is somewhat abject and ignoble.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it——so at least it seems to me——is to make your interests gradually wider and more impersonal, until bit by bit the walls of the ego recede, and your life becomes increasingly merged in the universal life.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The man who, in old age, can see his life in this way, will not suffer from the fear of death, since the things he cares for will continue. And if, with the decay of vitality, weariness increases, the thought of rest will not be unwelcome. I should with to die while still at work, knowing that others will carry on what I can no longer do and content in the thought that what was possible has been done. 作者简介:Bertrand Russell First published Thu Dec 7, 1995; substantive revision Thu May 1, 2003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b.1872 - d.1970) was a British philosopher, logician, essayist, and social critic,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in mathematical logic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His most influential contributions include his defense of logicism (the view that mathematics is in some important sense reducible to logic), and his theories of definite descriptions and logical atomism. Along with G.E. Moore, Russell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Along with Kurt G�0�2del, he is also regularly credited with being one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logicia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ver the course of his long career, Russell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not just to logic and philosophy, but to a broad range of other subjects including education, history, political theory and religious studies. In addition, many of his writings on a wide variety of topics in both the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have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 general readers. After a life marked by controversy (including dismissals from both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and City College, New York), Russell was awarded the Order of Merit in 1949 an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50. Also noted for his many spirited anti-war and anti-nuclear protests, Russell remained a prominent public figure until his death at the age of 97.

哲学倾向以及民族种族问题。由于这种话题比较敏感,而且写作起来非常不好掌握

很多留学生在完成哲学类essay写作时都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经常觉得自己被莫名其妙的扣分。其实这类essay写作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回答问题并且明确表明你正在问答问题。

如果教授认为你没在处理原有的问题,你将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当你觉得一个过度疲劳并且不是非常敏锐的教授可能没有跟上你的思路,没有理解为什么你在说这些,或者这些与问题是如何发生关联的,你应该重申你提出这些要点的理由。有时从问题中重复一些话可能很有用。这可能就能说服教授你依然在处理这个问题。

当然也会发生你的论文材料已经用完,但是你的论文依然很短的情况。然后你可能就想去提及一些你知道的,但它明显不是问题的好答案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增加任何东西。无论如何不要只增加一个段落,写些以“除此之外,人们必须注意”开头的内容。而是要尝试将附加的要点与你已经写了的内容联系起来。例如,你可以声称剩下的部分对一个之前论证的前提有影响。因此,虽然它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对于问题的回答间接地依赖于这些附加的材料。在修订期间要关注这些关联。

不要解释其他人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应回答这个问题。

假设你处理这个问题“你是否有理由相信明天太阳将会照常升起?”通过阐述休谟或者其他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至少没有直接回答。如果你只是写“休谟主张没有理由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读者最多了解休谟的观点可能是什么,是否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太阳会升起来。当然,你可以提到休谟。你甚至可以阐述休谟的观点;但是紧接着你需要说明休谟的观点是如何帮助回答这个问题的。你可以说,比如,你赞成休谟的观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重点应该放在这个主张或论证上而不是谁为这个观点做过辩护。在一篇史学论文中,比如早期现代哲学,你可能遇到”在什么意义上,休谟是一个因果怀疑论者”这个问题,此时你必须要阐述休谟的观点。然而,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仍存在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风险,如果你只是总结休谟专家关于休谟陈述的看法。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抄袭别人的想法,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例如,以下句子告诉一些关于盖梯尔工作的内容:‘盖梯尔认为知识不能被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他考察了一个男人的例子……’。不要这样说,你可以通过赞同这个观点,去讨论关于“知识”的问题:‘知识不能被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就像盖梯尔用以下例子展示的那样……’

确保你的论文论证结构清晰。

不应该让读者怀疑你只是报告一个观点还是捍卫它,或是怀疑你为什么会提到它。

例如,只要不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明白,你要拥护这个观点,段落就不应该以“威廉姆森主张知识是不可定义的”这句话开头,而又不明确地说出你赞成威廉姆森。

如果你仅仅想要表明许多人并不相信一个论证的有效性或它的前提,那就说出来,而不要像下面一样写:对这一论证的有效性分析造成了大量的怀疑论。

这里尚不清楚是谁分析了这个论证,又是谁认可关于什么的怀疑论。

当然,你可以通过谈论“关于论证有效性的怀疑论”以及谁怀疑过论证的有效性来澄清你的意图。但那就过于冗长了。说很少有人相信该论证的有效性会好得多。更好的是不一直躲在他人的身后。如果你不想做一个社会学或者史学的断言,但又希望去表达论证并不有效或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并不有效,那就说出来。

避免像“某人可能认为……”或“可以认为……”之类的短语。

这可能会比报告一个特定哲学家的观点更糟糕。如果你真的想去阐述后面所述的观点,你应该直接这样做而不是先用这样的短语。如果你确实想给出一个史学的主张并想表明有人给出了某个论证或持有某个观点,你应该提到一个特定的作者并且——至少在课程论文中——添加一篇参考文献。

“有人认为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句话并不能给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的主张以任何支持。类似的,但也许更不明显的情况是,“普遍认为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句话对于辩护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种观点也没有多大帮助。即使绝大多数或者全体哲学家都持有某个特定的观点,那也不意味它是对的——除非你支持一些关于真理的奇怪理论。诉诸权威在中世纪哲学中是常见的事情,并且中世纪的作家喜欢通过增加“哲人的教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去支持他们的观点,不管亚里士多德说过与否。那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不打算在专门用途上使用它们,就避免使用专门术语。

比如“理念”,就是一个专门术语。如果你只想说贝克莱说过一些关于上帝的话,不要写成“贝克莱谈论上帝的理念”。因为贝克莱可能否认存在关于上帝的理念。如果你只想说“重要的”,不要使用“本质上”这个词。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多的哲学术语已经进入了日常用语;重新把它们引入哲学是危险的。

避免像“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样的短语。

只在有非常好的理由时才使用它们。读者可能希望你写的一切都很重要。这些短语看起来并不是一个使论文更长的精明计策。它们也可能传递给评分者一个信号,那就是你不知道怎样把你将要说的东西与之前的段落联系起来或你究竟为什么要提到它。如果你知道,你就会用这个点和已经写过内容的联系作为一个段落的开头。

不要害怕重复一个术语。

一些老师会告诉你不要太过频繁地重复一个术语;但是最好去重复一个术语而不是让其边界模糊。例如,当洛克谈到“观念(idea)”这个词时,不要试图用“概念(concept)”、“概念(notion)”之类的词去代替它,“观念”是个术语,你应该一直使用这个词。

当你改变你的表达时,读者可能认为你故意做出这种改变。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人格”的人格同一性的论文,然后提及“主体”,后面甚至可能提及“人们”,读者就会猜想为什么你要用不同的术语,他们可能认为你混淆了不同的概念。

不要写成总结。

在阅读列表中你可以发现引用了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或其他类似文集中的文章。这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印象,让你以为在那里找到的内容就是写作哲学论文的最佳方式。这些文章的作者通常会努力在文章中囊括给定领域所有主要的观点和论证。小编不希望你们在论文中这么做。事实上你甚至不应该这样去尝试。

以百科全书文章的部分内容为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基础撰写论文的想法很诱人。由此写成的论文可以是相当好的。但是有一个大的风险是你可能不理解一些问题的关键点。这些文章的作者努力打磨他们的文章让它们更加简洁。因为它们很密集,就很容易遗漏很微妙的点。而且,可能无法注意到你并没有理解它们,因为你是在没有确切理解重要问题到底是什么的情况下就从文章中复制出来的。然后,当你试图在笔记本或考试中再现你的论文或论文的一部分时,你将偏离文章中的表述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要点。此时你可能会遇到麻烦。你在课程辅导时展示出没有理解一个论证比在考试中展示出来要好得多。

不要去写一篇概述,而是聚焦于一个单一的论证(或多个简单的论证)并较为详细地讨论它。展示你完全理解一个论证比证明你浏览过该领域的一些综述要好得多。

不要承认你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你可能以为没有学生实际上在论文的某个特殊部分会说他或她没有回答问题;但出人意料的是,这经常发生。比如,小编有很多次读到过这样的话:“在回答问题前必须……”。写下在回答问题前必须先做一些别的事会使教授想知道,除了要回答问题外,你在文中还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你可以说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是否做出一个特定的假设或者取决于怎样解读这个问题。

避免引战的言论。

不要把作者或者他(她)的理论或论证当作垃圾。如果一个论证是无效的,请说出来;但没必要去加上“该作者拥护的主张显然是荒谬的、有悖于常理”。

很多哲学家喜欢发表讽刺和引战的言论。如果你想去学习如何挑起论战,请阅读叔本华和尼采。但不适合在一篇本科论文里做这种事情。

没有充分理由不要使用隐喻。

人们经常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一些隐喻。“盖梯尔的论证攻击了柏拉图关于知识的定义”,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尴尬。狮子和足球运动员才攻击,但一个论证你能说它“攻击”吗?最好说盖梯尔用一个论证攻击了这个定义。小编也发现“外在论宣称……”或者“这些外在论者的理论本质上提出……”这也很尴尬。一个抽象的学说能宣称什么?它们能提出什么想法?宁可说“根据外在论,……”或者“外在主义者宣称……”。

关于论文结构的评论尽量简短。

在考试中你只有很少的时间,你不能像一本书或长篇文章的作者那样偏题。你写的一切都应该是要点。因此没必要以你的论文摘要作为论文的开头。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可接受的甚至是有用的,但是在论文开头写一个简明的概述看起来更像是想要不顾一切地拉长你的论文。

不要写不必要的规定。如果你总结一下你的论文结构,不要说没有其他可能的结构。比如,以下句子觉得规定太过:

在比较先验性和必然性之前,必须先定义必然性的概念。

真的吗?你将无法提供充分且内容丰富的必然性的定义。也许你可以稍微澄清一下必然性的概念。读者也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必须先定义它。直截了当的用一些关于必然性的有用评价的比较开头也同样不错。当你写下“首先,必须得考虑……”等句子向读者发号施令的时候尤其要小心。真的必须那么做吗?或者当你说“我们”的时候你仅仅指自己?

奇怪的是,对读者的命令在英文散文中非常普遍。这让脾气暴躁的德国人觉得很无礼。意识到本文除了对读者的命令外,并没有包含更多的东西。

不要相信不可靠的消息来源。例如,维基百科是一个不可靠的来源。维基百科里包括了无数的对哲学家们的观点的曲解。哲学家被维基百科禁止纠正自己的观点。在维基百科里,你甚至不能相信传记的数据。甚至出生日期都可能是不正确的。

注意你的逻辑术语。

不仅是学究式的逻辑学家会反对一些说法例如“显然盖梯尔的论证是不一致的。”句子集和命题集可以是不一致的,但论证不是。

滥用术语会导致错误。请看下面这段话:

叔本华提出了说明人的性格不能改变的论证。但是很明显,人的性格不能改变的说法是荒谬的。因此叔本华的论证是无效的。

这真是太糟糕了。你从论证的结论为假得出论证是无效的。一个有效的论证可以有一个假的结论。在这里,情不自禁要推荐给你最喜欢的逻辑教材(Halbach 2010)。

不要把一个主张或命题叫做论证。

这有一个例子:法兰克福声称一个人能在道德上负责即使他并没有别的选择。这个论证是有缺陷的。

“这个论证”指的是什么呢?它并不指向法兰克福的说法。法兰克福确实对他的观点做过论证而第二个句子意味着那个论证有出错的地方。如果你想说这个观点有些地方出错了,你就需要这样说而不是去讨论这个论证。在写作中,不要试图避免使用逻辑术语,比如,“法兰克福反驳了它”,这时,代词“它”指的是什么完全不清楚。请说清楚你指的是论证还是主张。永远不要让代词的所指有歧义。不要让读者自己去设法弄清代词指的是一个论证,还是它的结论,抑或是它的前提或者其他东西。

在哲学中,定义有许多作用。他们可以仅仅作为规定,也可以像在数学中那样引入一个缩写。但它们也可以是概念性的分析。通常定义不能被叫做真的或假的。定义可以是适当的或正确的或不适当的、不正确的。例如,你可以说盖梯尔(1963)表明把知识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是不适当的。你也可以说知识是被证成的真信念这个主张是错的。

反对或不接受一个哲学理论,可能存在不同的理由。明确你的立场是什么以及你站在这个立场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已经表明的是一个主张的论证是无效的,那么你就不能得出这个主张是错的。例如,你不应该因为笛卡尔的论证是无效,就断言他的主张思维和广延是完全不同的物质不是真的。你就需要论证来反驳他的实体二元论,才能够说它不是真的。

一个哲学主张可能就是假的;但是它也可能没有任何意义。说一个主张是没有意义或是荒谬的与说它是假的截然不同。当你仅仅想说一个主张不是真的或显然不是真的,不要说它没有意义。如果你想表明一个主张没有意义,你必须表明它没有语言意义或正在讨论的句子没有表达命题。

注意同一性和语义陈述。

以下句子的作者主张道德责任和一个特定的观念相同:“道德责任是这样的观念,你应该对你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你。”严重怀疑道德责任与任何观念等同。如果某人有道德责任,这并不保证他有这个观念,即你应该对你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你。怀疑这句话是为了表达以下几行的意思:“一个人P对一个行为A负有道德责任,当且仅当P应该对P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P。”然而,不确定是否已经理解这个句子想要传达的意思。

为了避免直接的同一性主张,一些人希望用语义表达来代替。例如,不是写“道德责任是某种观念……”,他们说“道德责任指的是……观念”。这可能看起来更好,因为在英语口语中,动词“refer”有时在一个非常宽松的意义上使用,意思是“与……某种程度上相关”。首先,在哲学中(并且不仅仅是哲学中)“refer”经常在非常具体的意义上用来表达一种语义关系。其次,在任何更具体的意义上“道德责任指的是……观念”是假的:道德责任根本就没有指任何东西。一个专名能指称一个对象,一个人可以指着一个对象,但是道德责任不能。

如果你想断言一种同一性,那就直说,不要使用“refer”之类的含糊不清的表达。例如,不要写“决定论指的是……”,你应该写“决定论是……”

通常要避免过度抽象和复杂的句子。

用更抽象的方式表达一些东西会造成歧义并且让你的文章更难读。你可以用一些复杂的句子和抽象的概念来恐吓别人。哲学家们看得太多了,对此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虑上面的例子:“一个人P对行为A具有道德责任当且仅当P应该对P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P。”已经论证过,原始的和更抽象的版本“道德责任是……理念”是不正确的。然而,某人可能试图用更抽象的方式去表达这个主张。并不知道这个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认为以下抽象的版本接近于她想去表达的:“道德责任是一个人和一个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恰好在这个人应当为行为负责时成立,因为它源于这个人。”这句话更难理解,而且更愿意为本段开头的不那么抽象的版本辩护。对此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小编认为比较抽象的版本比不那么抽象的句子更容易让人理解错误。

这有另一个从一篇关于盖梯尔问题的论文摘录出来的例子:

被证成的真信念(以下称作JTB)理论形成了传统上对知识的分析框架,其采取了这种观点:S要知道p,p必须为真,S必须相信p并且S必须被证成地相信p。

如果用以下方式写会丢失什么呢?

根据JBT的说法,S知道当且仅当p是真的,S相信p,并且S被证成地相信p。

不要使用不完全理解的术语——并且不要在课程论文中无标记地使用它。

想象一下,你试着用你在一些文本中找到的术语使你的论文不那么无聊。例如,你用这个句子“命题式的知识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即使它不是最基本的问题。”作为你认识论论文的开头。形容词“命题式的”听起来不错,但你对它的意思可能只有模糊的认识。在课程论文中你可以这么做。但是请用旁注标记它,比如“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命题式的知识吗?”无论如何,不要用任何你不理解的术语。

避免在课程论文中使用较长的引文。

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当然无可厚非。如果你直接从作者的文本中复制句子,与你用自己话改写他的句子相比,你更不可能歪曲作者说的话。因此,你会期待这次就没有理由抱怨,只要你同时加入一个确切的参考文献。然而,依然有担忧。

通过写论文并且讨论它们,你应该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复制粘贴对理解文本没有多大帮助。不要直接引用或遵循原文逐字逐句地间接引用,至少要转述文本。除非你记住它,不然你大概不能引用更长的文本段落。如果你发现你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的思想,这为时已晚。

尤其在一篇关于特定文本解释的论文中,较短的引用会很有效。但不要让读者自行去解释这个文本。那是你的任务。如果引用了特殊的术语,你必须解释它。

个人意见要谨慎。“我认为”很容易被教授解释为“相信,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或证明。”你个人对这个话题的态度是不相干的,并且不应该被提及,除非你能用好的论证去支持它们:教授将很难对应试者NO.51599不相信上帝这个事实感兴趣。当然,你可以说笛卡尔的关于“我思”的证明依赖于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并且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是有问题的;但没必要补充说你是个无神论者。回答来源于Meeloun,原文链接

哲学论文英文ahci发表

眼下,随着我国学术的发展,以及个人职业晋升要求的不断提高,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要求越来越常见,但发表国际学术论文对国内很多普通作者来说似乎有些难,很多人对国际学术论文的类别都不是很清楚,有作者问到SCI 、SSCI、CSCD、CSSCI、EI、ISTP分别是什么?可以说这几类都是目前认可度很高的学术检索工具,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SCI 、SSCI、EI、ISTP是国际通用的检索工具,CSCD、CSSCI属于国内核心期刊中的两大类,也是国内非常权威的学术检索工具。

SCI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资讯研究所于1960年上线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SCI偏理科,SSCI则偏文科,侧重人文社科领域。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课题研究、人才选拔中有广泛应用与认可度,CSCD主要是理工科方向的,适合理工科的专业人员发表。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以北大核心期刊并驾齐驱,可以说是国内核心期刊体系中学术价值最高的核心期刊,发表难度在国内核心期刊中也是最大的,很多对作者的学历职务都有较高的要求。

EI

工程索引,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研发,主要检索的类型有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EI是很多国内作者发表会议论文的首选,专业侧重工程技术领域。

ISTP国内很多作者对ISTP还是比较陌生的,ISTP是科技会议录索引,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研发,主要检索的就是学术会议和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近些年ISTP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广泛,认可度也随之升高。

以上就是对这几种检索工具的简单介绍,这几类检索工具无论是在个人晋升还是在毕业升学中认可度都是非常高的,当然,发表难度也都是比较大的,毕竟不是核心期刊就是国际学术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具体哪一种适合自己发表,作者需要做个认真的考量,重点关注单位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如果题主考虑发国际普刊的话,推荐以下两本社科类期刊:1、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JSSH) ISSN: 1811-1564《社会科学与人文杂志》官网:英国期刊2、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JISSR)《创新与社会科学研究杂志》ISSN: 2591-6890官网:这两本期刊都是社科类综合期刊,哲学专业的投稿都可以接受。期刊属于普通英文学术期刊,全球发行。不属于SCI,SSCI,Ei。可在知网外文库检索。

你要把文章发表到被SCIEIISIPSSCIAHCIISSHP收录的期刊上就可以了。这些文摘库收录的期刊不同,可以看看这里,SCI收录的期刊列表:收录的期刊列表:

1000字

AHCI也是一个国际上的学术检索工具,AHCI 是艺术人文引文索引,也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研发的检索工具之一,专业上比较倾向于艺术类和人文社科,AHCI主要收录的就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得到了高度认同,也是国际上知名的检索工具,很多国内作者对它可能比较陌生,下面介绍一下AHCI。

AHCI检索涉及艺术、人文、语言(包括语言学)、诗歌、音乐、古典文学、历史、东方研究、哲学、考古学、建筑、宗教、电视、戏剧和广播等,其中提供的引文来源包括文章、信件、社论、会议摘要、勘误表、诗歌、短篇小说、戏剧、乐谱、书籍摘录、年表、书目和作品年表以及书评、影评、乐评和剧评,此数据库同样也由Web of Science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帮助研究者了解目前和过往的书目信息及引用文献。

AHCI发表同样需要英文写作,英文写作是不少国内作者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一个门槛,对于AHCI来说,其发表难度比SCI要容易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文章本身就比理科方面烦人文章发表难度低一些,国内外都是如此,对于艺术专业的人员来说,发表AHCI也是意味着自己的艺术理论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因此,对于广大艺术工作者来说,发表AHCI也是很有必要的。

  • 索引序列
  • 哲学英文论文发表
  • 英文哲学论文发表
  • 哲学论文英文发表
  • 发表英语哲学论文
  • 哲学论文英文ahci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