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机构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机构

发布时间: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机构

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85年毕业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获经济学学士,1987年考入北京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商经系研究生班,同年留校任教,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起任北京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技术经济系主任,曾先后担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为北京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两个硕士点的负责人。曾多次赴英国、法国、瑞典工作和学习,为瑞典哥德堡大学访问教授,曾供职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曾任 IBM 等公司顾问,曾为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过物流方面的咨询顾问服务。1997年被评为部级专家。是物流配送领域高级研讨会、国际论坛、会议的主要演讲者之一,1997年1月15日经推荐为国务院领导讲课。为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芬兰、以色列留学生讲授过物流管理。1997担任亚太国际物流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主席、CSCMP中国圆桌副主席。1998年晋升教授。199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兼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仓储协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2006-2010年教育部普通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3-2017年教育部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1-2014年交通运输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特邀咨询专家2010年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商务部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专家咨询成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国家教育部高教自考经济类专家组成员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石化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基础产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物流科技》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部分):1.专著《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8.2.专著《物流系统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2.参编《中国商业理论前沿I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3.主编《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4.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物流术语》,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8.5.主译《世界级供应管理》(译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部分):1.流通企业怎样选择配送中心,《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1.1.1.2.亚马逊的配送风险,《国际商报·口岸周刊》2001.2.17.,商场现代化,2001.3.3.物流的效率:朝日啤酒公司鲜度管理案例, 《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1.2.26.4.21世纪物流趋势猜想,《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2.25.总第18期5.冷链物流基础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北京商学院学报》,2001.2.6.从竞争对手那儿掘金-日本唱片业物流共同化案例,《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1.3.26.7.物流先验论,《计算机世界》,2001.3.308.建立物流中心,适应药品销售,《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1.4.30.9.单品流通成本知多少-如何采用物流成本管理技术完善单品管理,《中国公路交通信息产业》,2001.4.10.中国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财贸经济》,2001.5.11.如何确定配送系统的最佳供应点,《名牌时报·超市周刊》,2001.6.18.12.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中国电子商务》2001.第13期,2001.7.5.13.七种挑战,七大机遇,《中国航务周刊·现代物流》,2001.6.13,第382期14.物流概念比较及几个方面重要关系,《中国商报》,2001.8.2.第7版15.物流系统要素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1.5.16.建立中国物流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及其条件,《物流世界》,2001.9.17.关于物流概念与定义的说明,《物流》,2001.11.1.18.发展物流末踏误区,《中国航务周刊·现代物流》,2002.1.30,第415期19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1.20.解读物流定义,《市场与电脑》,2002.2、3、4、521.小订单的物流与客户服务系统设计,《物流》,2002.6.22.2002年中国物流教育状况透视,《军队采购与物流》,2003.3.23.Globalized Economy and Purchasing of China Paper presented on World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Materials Management, Lucerne, Switzerland, June 17, 200324.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6.25.亚马逊物流促销策略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03.7.26.物流学科体系框架研究,21世纪两岸三地现代物流发展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27.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与采购,《中国流通经济》,2003.8.28.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报告,《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04.9.出版),全球采购战略与供应链竞争国际大会,2004.7.15-16.29.我国公路超载原因与对策研究,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会议论文一等奖,2004.10.15. 8000字,与郑媛合作,本人署名第一 (部分):1.1994年被北京市高教局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1997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部级专家;3.1997年被推荐到中南海为国务院领导同志讲课;4.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物流管理专业〈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该项目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1996年北京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5.何明珂教授完成的国家教委“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建设立项《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8.出版),2003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6.何明珂教授完成的国家教委“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建设立项《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8.出版),2004年被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7.2005年《物流系统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8.2006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9.2008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10.2008年其领导的物流管理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教学团队被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11.2008年获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2.2011年获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颁发的学术大奖--汉斯·奥福尔宫采购研究奖(Hans Ovelgönne - Purchasing Research Award)。

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起源于1909年唐文治先生创办船科所在的清政府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图书室,历经变迁,躬逢盛世,于2007年迁入上海市临港新城校区。沐恩“承德载道·厚学济世”馆训,奉行“哲仁同治·传承惠养”之道,累百年造化,本馆渐成学者的“知识圣殿·思想源泉·人文化境”,创新的“知识总后·情报总参·行业智库”。经“人文、合作、研究、发展”之途,践行“全面适应创新·育人需求,主动促建领先海事大学、积极服务海洋·物流行业”之使命,冀育“尚灵魂、贵品格、富通识、强综能、专技能”真人,期创海洋·物流惠民强国善新。现馆舍高7层、 40.2米,总建筑面积46,425平方米。内设17个主阅览室,3 500席阅览座位,520余台电子阅览和检索用电脑。每周开放93小时。至2014年底,馆藏纸质图书181万册,电子图书206万册,订有中外文报刊2,239种。拥有电子资源平台50个,数据库161个,含自建数据库3个。馆藏以海事、物流文献为特色,建有国际海事研究图书馆,含“港口、航运、物流”、“海事政策与法律”、“商船、海洋科学与工程”三大海事文献与信息集群。海事类资源位亚洲领先。本馆主办的“国际海事信息网”(SIMIC)访问量85,000/天;《海运信息快讯》电子周刊发行3000余份/周,《海运纵览》月刊3000份/月,《物流文摘》季刊1500份/季,《中国物流科技发展报告》年刊享誉国内物流界。科技查新主要面向港口、航运、物流、海事、海工行业,年查新量700余项,客户分布于国内25个省份(含香港地区),是中国物流学会指定的年度科技成果查新机构和拟授奖优秀论文相似性鉴证机构。现有20余名硕士及在职博士生,兼具情报研究员、学科馆员、科技查新员资质,毕业于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自动控制、交通运输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通信工程、材料科学、环境工程、海商法、航运经济、企业管理、图书情报等专业学科。他们积极跟踪学科和行业动态、承担着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科技查新、专利咨询、学科咨询、查收查引、文献检索与传递、信息咨询、情报研究、网站建设、期刊编撰,以及数字资源和行业信息的利用培训与推广工作;在航运情报、物流情报、海工情报、科技查新、专利情报、决策咨询、科技与学科情报领域,为全国海事行业、物流行业、海洋领域的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及从业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咨询和研究服务。本馆秉承馆训,持续增强中国海事行业核心馆的服务能力,不懈提升中国港航物流文献中心的服务水平,把本馆建成高水平的行业类文献信息保障基地和情报研究中心,以海洋厚学济中华盛世。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获奖论文,评职称不算科研奖励!这个获奖证明在职称评审中起不到具体的作用。

书记——杜鹏程杜鹏程,男,安徽阜阳人,1964年10月出生,管理学博士,现任安徽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安徽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澳门管理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校经管学科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安徽省产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安徽省中小企业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先后入选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省级教学名师等。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分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至8月,曾在美国University of Missouri--St. Louis (UMSL) 商学院和国际留学生研究中心做访学研究。1987年至2001年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工作,2001年至2010年在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作,先后任院长助理、副院长。2010年起在安徽大学商学院工作,任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经济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和教材9部,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和质量工程项目19项,参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曾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获安徽大学教学成果奖、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奖、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院长——李晓玲李晓玲,重庆人,现任安徽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省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等学校职称评审专家、安徽省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1982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安徽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班结业。2006年德国Chinesisches Zentrum,Hannover e.V财务管理培训班结业。1982年至1993年任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讲师。1993年至2000年历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2001年至2004年历任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2004年至2008年任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安徽大学财务处处长。2010年至今任安徽大学商学院会计学教授、院长。主要从事会计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会计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财贸经济》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软科学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安徽省重大教学研究项目1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副书记——张子豪张子豪,男,1976年生,安徽涡阳人,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7 月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国际金融专业,同年留校在经济学院工作。2001.2-2008.11担任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2008.11-2010.5任工商管理学院办公室主任,2010.5-2013.4任商学院办公室主任,2013 年4月任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2006年和2011年两次被校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副院长——吴成颂吴成颂,安徽怀宁人,现任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91年7月获安徽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获安徽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获河海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9月出站。2012年元月至2013年2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UMSL)访问学习。主要从事投资项目管理、公司金融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金融评论》、《经济管理》、《审计与经济研究》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合著1部,参编教材2部。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发改委重大课题、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安徽省软科学重点项目、以及省政府、省统计局等项目10余项。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获安徽大学董事会教学优秀奖、安徽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副院长——杨棉之杨棉之,男,安徽滁州人,1969年7月出生,现任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兼任安徽大学第一届财经咨询委员会委员,先后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学术类)领军后备人才和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1993年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4年安徽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财务管理方向)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博士毕业,获管理学(财务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学和证券投资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和业务咨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与资本运营。在《会计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研究》和财务总监系列丛书之一《违规的代价》。近两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多项横向课题。曾获安徽大学2008,2009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副院长——汪传雷汪传雷,男,安徽人,1970年9月出生,现任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邀理事等。1992年大连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4年中国扬子集团公司工作。1997年至1998年安徽大学工商管理系助教。1998年至2003年历任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2003年至2007年任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系副主任、系主任。2007年至2010年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系主任。2010年至2013年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系主任。2013年起任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技术经济及管理、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情报学报》、《管理现代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情报科学》、《物流技术》、《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8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中国物流学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等。工会主席-鲍宜忠鲍宜忠,男,安徽歙县人,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安徽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副教授,安徽大学商学院工会主席。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工业会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2001—2003年在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结业。曾先后担任过省财校财会教研室主任、教务科副科长、合工大财经学院会计系主任、安大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党支部书记、当涂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兼任安徽省中专财会教研会副理事长、安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安徽省高级会计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工程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博导,欧洲地中海管理学院DBA工商管理博士兼职导师,中国物流学会顾问、北京物流协会顾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理事、全国新闻出版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网“物流系统设计”专家主持人。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被评为中国铁道学会学科带头人,2006年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专家。

中国国际交流论文发表机构

网站只是展示,最好通过线下面谈或者签订合同进行

免费论文的网站有爱学术、汉斯出版社等。1、爱学术是一家专业的学术文献分享平台,覆盖各个行业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学术资源,是国内最大的学术文献交流中心和论文资源免费下载网站,旨在构建一个专业的学术文献交流分享平台。2、汉斯出版社聚焦于国际开源(OpenAccess)中文期刊的出版发行,是秉承着传播文化和促进交流的理念,积极探索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道路,并且积极推进中国学术思想走向世界。

做这行很多年了,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论文网站如下:

1、中国知网(期刊、学位论文)

2、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论文)

3、万方数字资源系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文献)

4、读秀学术搜索

5、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讲座、读秀学术搜索)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参考资料:论文 百度百科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要求

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实在不清楚的话,去找壹品幽刊问问了。

各个地方可能会有差异,仅以江苏省为例:

1、论文数量

要求3篇,起码2篇发表

2、论文人称要求

必须是第一人称或者独著

3、论文发表时间要求

起码提前一年发表且能检索

4、论文检索要求

在维普、知网、万方、龙源等主流数据库检索到

5、杂志要求

省级及以上刊物,且能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检索到

这些内容在我写的《职称申报指南》里都有提到,要是对其他方面有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对于高工的论文要求各个省份不一样,发表文章前如果有相关文件,先详细阅读再根据要求安排。如果没有文件,高工的大范围要求是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或以上

级别的问题,要求是国家出版部门确认的重要专业公开刊物,即省级、国家级均可。鉴于后续的评审和答辩,可安排国家级,更为保障。

一,中级职称:

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文章是原创的,抄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

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

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

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

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

二,高级职称:

首先,核心期刊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对送审的文章的专业性,思想性,前詹性以及创新要求会比较挑剔。投稿核心期刊应该注意论文撰写的质量。如果是工科核心论文,那最基本应该附图表说明。另外,国内的核心期刊安排周期都是比较长的。也就是说你现在投稿的话,杂志社可能给你安排到明年七八月才可以见刊。这中间有好几个月的间隔。其次,国家级期刊发表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偏低,但是也要求是正规的学术论文格式,具备可读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国家级论文发表投稿相对容易,但也经常出现投稿一个月没有消息回复的。具体看杂志社的办事效率。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时间

1975年上山下乡,1978年回城在湖北天门市粮食局工作,1986年开始研究粮食经济,第一篇粮食经济论文入选全国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1993年4月20日,被评为高级经济师,1993-1996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经济博士学位,主攻方向:市场理论,博士论文《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1996年至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财贸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粮食经济》、《中国食物与营养》、《企业管理》、《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经济研究(现〈商业时代〉)》、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报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37篇,有25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自1990年以来出版专著6部出版,合著20多部,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15个,有21篇(部)获奖。先后兼任: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粮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流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林牧渔业学会渔业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肉牛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畜牧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城市农贸中心(批发市场)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农业政策性金融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物流学会是全国一级。根据查询中国物流学会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物流学会是全国一级专业学会级别,经民政部核准登记的全国性物流学术研究社团组织,由1万多名会员组成,总部设在北京,涵盖物流领域政产学研各界,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学会通过网站和电子邮件提供委托信息发布,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政策咨询、调查研究、科技攻关、人才推荐、课题组织等个性化服务。

  • 索引序列
  •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机构
  •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
  • 中国国际交流论文发表机构
  •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要求
  • 中国物流学会论文发表时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