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

大学专科要写专业论文。一般由7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300~5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性质分析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

大专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大专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1】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 管理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型新兴学科,目前在许多高校,它已经被列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但就我国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广度与深度而言,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人才缺口约有300多万。

依据我国高校的管理会计教学现状,管理会计课程在实践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合理、课程教学缺少经典案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健全、考核方式传统单一等方面。

1.1 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使用的多数管理会计教材均以传统的管理会计内容为主,主要包括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与决策、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等内容,只有部分教材浅显地涉及了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如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内容。

而关于其前沿学科中如代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内容却很少涉及。

同时,由于管理会计同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存在重合现象,如成本会计在管理会计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删减了管理会计课程中的这部分相关内容,由此导致了各学科间系统性紊乱。

此外,目前的管理会计课程在内容上未能与时俱进,体现管理会计职能的拓展,缺少目前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的相关应用问题。

1.2 课程教学缺少经典案例

由于我国的管理会计教材多是依据西方管理会计体系编写的,在实践中,这些教科书上的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比较好的管理会计的案例大都来自国外,缺乏适应性,而一些由我国企业在长期经验积累中创造的实际运用方法,并没有在管理会计的课程教学中被采用。

同时,在管理会计的课堂上,教师主要以课堂授课的方式为主,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和讲解,很少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式,这不利于学生对本课程兴趣及课堂积极性的开发。

1.3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健全

我国管理会计的后续教育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如尚未推行管理会计职业化资格证书考试、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等问题。

目前国际上针对管理会计的资格考试,如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证(CMA)在我国尚缺乏普及,知名度不高,报考的人数较CPA偏少。

由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欠缺,我国高校目前也缺乏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从而很难在学生中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实践活动指导。

1.4 考核方式传统单一

在管理会计的课程考核方式上,目前我国高校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期末笔试考试形式,这样容易促使学生产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复习的消极应试心理。

这样,即使在课程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是凭借短时记忆,学生们并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2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2.1 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机制

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到管理会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来,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建立高校与相关企业间的定向合作关系。

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实际接触到企业管理会计的实际工作,切身体会和理解管理会计的职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转移到实践创新能力上来。

2.2 开展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和软件化教学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的教学重心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通过在课堂上加入引导性案例的形式,能够使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将效果证明性案例插入到教材章节中,则可以增强教材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采用方法应用性案例教学的方式,则可以借助高度简化的案例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在第三部分详细阐述案例教学在管理会计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此外,通过增加软件化教学的方式,能够丰富管理会计的授课内容,使得授课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教会学生如何运用ERP财务软件及Excel来进行数据处理,正确快速地计算出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指标,既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节省时间,同时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日后更加高效地进行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规划、业绩评价等实践活动服务。

2.3 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高校在教育活动中应加强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的教学力度,而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离不开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不足,各高校管理会计教师队伍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可以通过实现人才持证上岗、给予教育工作者更多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加大对于专业型管理会计人才的聘用力度等方式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2.4 改革成绩考核制度

我国高校目前的成绩考核方式多偏重于期末笔试考试,这一方式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高校应当改革成绩考核制度。

可以依据课程学习进度及社会实际应用需求建设题库,从而使得考试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密切集合。

在考核周期上应该将期末考试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学生随学随用,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在考核形式上可以增加课堂PPT展示、案例分析、小论文写作等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在管理会计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3.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更加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如通过在课堂上加入引导性案例的形式,能够使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又如将效果证明性案例插入到教材章节中,可以增强教材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在以后自己创业的过程中将会懂得如何正确地做出决策。

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教学模式多样化,改变学生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解决问题。

开展案例教学,是将企业的各种真实管理场景搬到课堂上,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从当事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努力寻求提高企业价值的方法。

通过分析案例中企业的经验与教训,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由于案例分析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求唯一答案,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3.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的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事先对案例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在这样一种实践化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教材中所授内容,同时又不能仅局限于这些内容,而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理论知识的运用。

同时,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分析总结问题。

因此,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对管理会计学的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够督促教师不断地学习深造,因而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2】

论文题目: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14 d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治疗前,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平均时间和血糖达标平均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

结论 甘精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效果相当,从经济学角度,可优先考虑甘精胰岛素。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2型糖尿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糖尿病的早发现率和早治疗率明显上升[1,2]。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4]。

治疗上,除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自我监测和运动锻炼外,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五大要素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6]。

在临床上,药物治疗糖尿病方案众多,疗效间尚存在一定差异[7,8]。

本文分别采用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治疗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自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

入选条件:①患者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和体征;②患者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③患者有胰岛素使用指征; ④患者无听力、智力、言语交流沟通障碍,与医务人员能够很好的交流和沟通;⑤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在开展本研究前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使用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②患者合并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分裂样精神病等重型精神疾病,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③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或无法坚持为期3个月的随访。

随机将本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 40~75岁,平均(61.72±15.85)岁;病程 6个月~20年,平均(10.72±9.16)年。

实验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0~76岁,平均(62.31±16.22)岁;病程1~21年,平均(11.27±10.02)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健康教育、运动锻炼和自我监测。

对照组采用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20091)治疗,早晚餐前15 min皮下注射,给药初始剂量为12 U/d,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早晚胰岛素用量,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51)治疗,给药初始剂量为12 U/d,早或晚给药1次,格列喹酮30 mg(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310)。

根据监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前餐后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平均时间和血糖达标平均费用。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大学辅导员和高职院校(专科)任课老师,同样是老师,却有着很大差别,前者是行政岗,后者是教师岗,实则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作为职业选择选择,如果从未来发展考虑,建议选择大学辅导员;如果选择工作轻松,生活惬意,去高职院校当老师会比较合适。 高校辅导员的劣势 先说高校辅导员的优劣。如果学校的层次不高,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也可能比较有限,即便能转岗,也会因为平台不高,受到诸多限制。而且辅导员比较明显的劣势: 首先,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实行人事代理或人才派遣制度 ,没有编制上的绝对保证,不过一般工作一定年限后都能通过考核转入正式编制。 其次,辅导员受吐槽较多的是繁杂事务多, 收入待遇,地位在高校里却不算高,换句话说,有些劳心劳力又不落好的意思。 高校辅导员发展前景相对较好 但比起来,高校辅导员能带来的发展前景也是可以看得见的。首先,即便是实行人事代理或人才派遣制度,大部分高校基本上也是同工同酬,待遇上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确实很多高校都会在两到三年后就可以通过考核转为正式编制;其次,随着思政教育重要性的凸现,高校辅导员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晋升的通道越来越多。比如部分高校规定,竞聘学校的中层领导岗位,必须要有辅导员的经历;再比如说,专家型,教授型辅导员的提出,让辅导员也有机会晋升高级职称;第三,高校辅导员的待遇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差,只是比较而言,在高校里比不过专家教授而已。 高校辅导员的隐形福利 辅导员能带来的隐形福利: 首先是解决子女上学问题。 很多高校都有从幼儿园到初高中的附属学校,有大学的资源和背景,很多附属学校都是不错的。我的一位同事,就为了孩子上学,辞去了工资更高的工作应聘进了学校,她算过一笔账,自己工资虽然比原来低了,但是生省了买学区房,交赞助费的钱,还能进非常好的中小学,怎么算也是赚了; 其次,高校辅导员的 社会 地位并不低 ,高层次学校更是如此,同样是我的一位同事,从辅导员到了分团委书记,担任学院分团委书记期间,学校选派他到下面的地市挂职,直接挂的副县长的职位;另外还有两位,一位挂职县开发区招商班副主任,一位挂职定点扶贫村的第一党支部书记,回校后纷纷提了学校的中层干部; 第三,即便不能获得上述挂职锻炼的机会,在高校里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另一位同时就是在担任辅导员期间,认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考取了在职博士,之后也很快转了中层领导岗位。 高职院校老师的优劣 再说高职院校的老师,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工作的强度压力都不大,待遇也不算差,高职院校假期相对也较长,可以腾出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足之处是,由于平台的限制,未来发展空间有限,评职称等相对更困难,毕竟名额较少,且起点相对较低。 至于如何选择,还得看个人意愿吧,不过个人建议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虽然繁杂辛苦,更具有挑战性,但给人的锻炼也是实实在在的,如果能够进入高的平台,未来可获得的发展机会会多很多。 同一个类别的高校,肯定是当老师比辅导员好。题主问题中,去高职专科当老师是既定的,但去本科院校当辅导员,你这个本科高校是什么级别的,你没有明确,所以不好直接给结果,针对不同档次的高校,就要区别对待了。 1.如果本科高校是民办三本类院校,或者排名非常靠后和非常不知名的本科二批。 那么本身这个高校与专科相比,没啥太多优势,而当老师比当辅导员的优势更多,前途更宽,所以建议你去高职专科当老师。 当老师,毕竟时间积累久了,也可以有很大作为的。当然,专科的老师,评教授,申请课题这些存在劣势,但慢慢积累也是可以的。 2.如果本科高校是211-985-双一流这类全国重点一本高校,或者实力比较好的本科二批。 这些高校相比专科,实力强大太多,资源,紫金,人脉,圈子都好太多,那就建议选择高校当辅导员吧。 一方面,当辅导员可以走行政岗,走校团委,校党政办公室,校研究生院,校学工处,后勤处,宣传处等等,具体要看你的能力了。以我一个老师为例,他研究生毕业后,在母校当了几年辅导员,然后是学院的研究生秘书,后面就到MBA中心当领导了。另外一个老师,当了几年辅导员,然后去学院党政办,现在调到学校统战部了。我同班同学,毕业后去西安交通大学当了辅导员,后面借调到学校研究生院,现在已经调到一个学院当党政办主任(正科),以上案例充分说明,只要你头脑灵活,肯努力,有专长,那么走行政岗也是有出路的。 当然,这里说的是在好大学当辅导员,比专科辅导员肯定好处太多。 另一方面,走辅导员转老师的路径。你一边当辅导员,一边在职读博士,期间可以去国外当访问学者一年,然后读博士后,出站后,你就有很大机会留在这个高校当老师了。我一个师姐,研究生毕业后当了两年辅导员,然后考取了德国一所大学去读博士,毕业后回到学校当老师。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话,如果一定要在大学辅导员和高职院校老师之间做选择的话,个人建议选择去高职院校当老师。理由如下: 第一、大学辅导员有点像鸡肋 很多人可能觉得去大学当辅导员应该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毕竟在大学里工作,特别是一些名校工作,听起来就非常高大上。然而,在大学里工作,也是要分工种的。如果是在大学里当任课老师,显然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一心从事科研,既有项目经费,如果成绩突出,未来评副教授、教授,名利双收。 但是,如果是在大学里当辅导员,显然这个工作就有点像鸡肋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大学对于辅导员这个岗位已经实行合同制,也就是说,并不入事业编,采取的是 社会 化用工。那么,辅导员这个岗位就有点尴尬了,进退两难。 一是未来晋升空间有限。 为什么会说大学辅导员晋升空间有限呢?首先编外人员就限制了它的职业发展,其次现在很多大学并不鼓励大学辅导员考本校的博士这条路。而对于很多博士生导师来说,也并不乐意招收辅导员来当学生,除非辞职脱产。 二是待遇有限 。在大学里,辅导员这个岗位的待遇是有限的,有钱的大学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辅导员工资待遇勉强还过得去,一年十来万可能有。但经济落后可能学校实力一般的大学的话,一个月也就几千块钱,比上不足,比下略余罢了。 三是工作具有挑战性。 大学辅导员的工作主要面对的主是大学生,承担处理大学生日常事务,要知道,现在大学生并不好管理,各有各的想法。当好大学辅导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不定每天都有麻烦事在等着你,烦不胜烦。 第二,高职院校当老师其实是个很舒服的工作 在高职院校当老师,其实是一个非常舒服的工作,当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好几个同学就去了高职院校。由于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这样高职院校待遇非常好,既给编制,而且老师平均薪资待遇都至少20万一年,随着职称的提升,未来可能更高。 高职院校虽然职称晋升压力比很多本科院校要难一些,毕竟指标有限。但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并不用特别追求职称,平时教学课程也不多,教学压力也不大,生活非常惬意。在高职院校里,比在中小学当教学的老师要舒服得多,而且也没有升学压力。如果没有行政职务,寒暑假也非常惬意,没人会骚扰你。 所以,跟大学辅导员比起来,高职院校的老师生活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而且工作稳定,并没有后顾之忧,不知道多少人羡慕。 以上纯属个人建议,仅供参考。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欢迎交流。 本来不想讲实话的。但是看到那么多误导别人的回答也不得不说一下。当然我的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这个16号文和24号令出台之后,辅导员的地位貌似提高了。实际上到了高校的操作层面还是有一些问题。理论上辅导员是走的行政和教师双线,官方的说法是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实际上一旦进了行政岗位,要想换成教师岗位就非常的难。 从我十几年的高校工作经验来看,一旦进入高校政工干部行列,而且是一位认真负责任的政工干部,那基本上学术生涯就断送了。当然985和211以及重点大学的辅导员要好很多,因为进去的门槛已经是博士。所以可以比较自如的在行政岗位和教学岗位上进行调动。但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硕士研究生,那难度就非常的大。 即使在一个高职院校做普通的老师也是事业编,然后助教讲师副教授一气呵成。而倘若进了一个民办高校做辅导员,那基本上就没有出头之日。即使运气好,进了公办高校做辅导员,这期间耽误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足够让你在同等情况下比同期入职的老师们落后一大截。 借用古人的一句话来告诫你:文章千古好,仕途一时荣!我研究生刚毕业,身边有同学当辅导员也有去大专当老师的,谈谈个人见解。 一:辅导员待遇 不同大学辅导员待遇也是千差万别。因为有的是省部共建大学,有的是省属高校;有的是985,211高校,有的是二本三本学校。同时,不同高校的地域不同,待遇也不一样,中西部高校待遇较低,而东南沿海地区高校待遇高。 我硕士就读于某双一流大学,我们学院的辅导员待遇较高,一年12万左右,平均每月1万。而我同学硕士毕业到中部某省属二本大学当辅导员,一个月四五千。不同省份不同级别高校辅导员待遇可能相差两三倍。 辅导员的工作前景 辅导员工作发展前景基本上走的是管理行政岗位,可以继续往上上升到团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我所在的西部985高校的学校党委书记就是从辅导员出身的。 辅导员平时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任务非常繁琐,并不清闲。有的要求入驻学生宿舍,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尤其是学生就业和毕业季,辅导员非常忙碌,还要负责学生心理指导,避免学生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另外,辅导员如果不像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由于在高校工作,可以直接读学校的在职博士,工作学习两不误。博士毕业以后优秀的仍然可以直接就在本校从事科研岗位,也可以跳槽到其他高校,就业前景非常好! 大专学校也属于大学,由于近些年研究生扩招很多,许多大专学校已经很少再招收硕士学历的老师了。但是,也有部分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城市的大专还在招收硕士老师,但是仅限于工科 体育 领域。 大专老师的待遇也不错,但是也是看地区级别。我一个研究生同学硕士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目前就职于山西某大专学校。但是,他不太满意,一个月到手四千多,加上绩效一年也就五六万,当地房价八九千,压力很大。 大专老师也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评职称,发论文和做课题。因此,大专老师的发展前景和大学老师没有区别。 大专学校由于条件一般,对于老师评职称的要求相对其他大学来说低一些。但是,随着目前研究生扩招,学历贬值加快。硕士学历进入大专学校仍然需要提高学历,读博士也是必然趋势。毕竟随着时间推移,新入职老师肯定更倾向于博士,如果自己仍然是硕士学历,必然跟不上时代潮流。 如果自己擅长于沟通交际,不想呆在实验室搞论文做课题,喜欢和学生打交道,可以选择当辅导员;如果不喜欢搞繁琐的学生工作,喜欢写论文做实验,可以选择进大专当老师,不过进入大专以后再读博士也是必然要求。 因此,硕士当辅导员和大专老师都可以,看个人能力和特长,不过要记住一定要尽早进体制。因为,随着学历贬值,辅导员和大专老师越来越博士化,再过几年硕士很难再当辅导员和大专老师了!如果是我的孩子问我这个问题的话,我的回答是,到大学当辅导员。研究生到大学当辅导员,一般说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当行政管理人员。从辅导员开始,然后,学院团委书记,学院主管学生的副院长,然后,正处级的部门处长或学院书记院长。正常情况都是这样过来的。个别发展较好的,有可能在大学里当正负书记或校长。另一条发展的道路是,在辅导员期间,进一步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然后转到教学科研教师队伍中去。走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路子。 当然,研究生到高职当教师,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副教授职称。当教授有些难度。但相对压力较大学里较轻些。有时,也有可能出去进修,或者进修后并工作一段时间,又跳槽到别的学校或单位。这些都有可能。 总之,两者各有利弊。我比较倾向于前者。仅供参考。大学的辅导员和专科的老师,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途径。 如果你喜欢跟学生打交道,热爱学生工作,那么辅导员更加适合你,如果你不喜欢处理琐碎的事情,喜欢教书育人,那么就去做专科院校的老师。一、大学辅导员和专科老师,工作时间差别 大学的辅导员一般都是做五休二,基本跟学生同步,工作的时间相对较多。 反观专科的老师,一般都是上完课就走。 具体的工作时间要看教务处的排课安排,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现在就在专科院校做老师,每周上三个半天的课,总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一天半,偶尔有会议再另算。 二、大学辅导员和专科老师,发展规划差别 辅导员属于行政岗,一般晋升走的是学校的行政部门,党、团组织及其下属有关部门。比如辅导员晋升学工办主任,从学工办主任晋升系部书记, 从系部书记晋升院级,再晋升校级,一般来说校级副手就是顶配了,说到底就是要“做官”。 教师属于教育岗,发展路径往往都是提高职称,从助教(初级)开始,到讲师(中级),再到副教授(副高级),再到教授(高级),大学的教授是大学老师中的最高级别。 现在的高校,辅导员多,领导岗位少,所以组织提不提拔你,要看有没有位置, 不是靠个人努力可以决定的。 而教学岗,只要你达标职称就是你的,谁也拿不走。 另外,很多大学都不允许转岗了,也就是辅导员岗无法再转到教师岗, 所以你要考虑好自己的职业发展再做选择。 三、大学辅导员和专科老师,学校平台差别 我们都知道,本科学校的平台要比专科学校的平台更好一些,对于科研教师来说,发文章取得成绩是决定将来一辈子的事情。很多期刊都要求最少本科老师才能发表论文,专科老师发表论文会受到某几个方面的限制。 而且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专职教师的科研考核,就连985、211的武汉大学对教师的考核都愈加严苛,所以从职业的稳定性来说不如辅导员。 对于搞行政的辅导员来说,管理层级的机会是最重要的,发展更多的是要看执行国家和学校政策的情况。 在专科平台,平台层次低容易冒尖,晋升的速度快,我认识的朋友有的三十多岁就混到学校班子里了;但是在本科平台,三十多岁很可能还是普通的辅导员。 说了这么多,仿佛专科的教师还不如大学的辅导员,又不稳定,发论文又受限制,从某个方面来说,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辅导员的工作也有人说吃力不讨好,不能一概而论,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好好考虑考虑吧。从上升空间来说,专科的教师好,职称靠自己不受限制; 从稳定性来说,本科的辅导员好,不容易被出职,这就是学校特色的“公务员体系”。哪家给编制就去哪家。如果两家都不给编制,那就去本科当辅导员吧。 虽说现在学校都是同工同酬了,但是有编制和没编制,在收入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个区别也不小。如果有编制,那么这个编制的分量就会体现在你的收入里。 我们单位就是同工同酬,有编制和没编制,只要工作量差不多,收入也就差不多。比如说上一节课挣50块钱,有编没编,都挣50块。这是没什么区别的。但如果财政上发点什么补贴的话,有编制的就有,没编制的就没有。所以我的建议是,谁家给编制就去谁家工作。 如果两家都不给编制,那就去本科当辅导员吧。毕竟本科比专科的平台要大一些,机会也就多一些。本科所拥有的资源不是专科院校所能够比得过的。如果后期还想读个博,你在本科的话找个老师你就跟着读下来了。到了专科院校的话,如果后期想读博。虽说没有登天那么难,但也容易不到哪去。 至于,当老师还是当辅导员,只是工作的性质有区别,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什么工作都难干,什么工作都烦心。但是本科的学生比起专科的学生,自律性还是要强很多的。可能工作起来相对更加容易些吧。 你好!这个问题很简单,肯定是到大学当辅导员。 第一:在大学辅导员是一个学校的生力军。辅导员可以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选择做行政管理岗或者学术教学岗。其实,说明白了。很多大学校长开始都是辅导员,然后,团委,然后学校中上层领导层。 第二:进入大学工作,不论那所大学(重点,普通本科还是专科)每个教职员工都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学历,提高自己专业知识面的宽度与广度。这样的的职业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第三:平台:不同平台对个人提供的学术交流、金费、权威度、进修、评定职称等、都是不一样的。一般(985)>(211)>(双一流)>普通本科>民办本科>专科>民办专科。 第四:圈子,如果你进入的圈子,比你优秀的多得多,进入后,肯定会让你学习更多。毕竟,这是个学习型 社会 。 希望我能帮助你! 回答这个问题前,还需要搞清楚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地理位置。如果大学在一线城市,就选择去大学当辅导员;如果高职院校在一线城市,就选择去高职院校当辅导员。 大城市的各种资源多,基础设施更完备,文化教育水平更高,居民素质也会更高,找优秀的另一半机遇会高,儿女的教育也更有利。如果你在大学当辅导员,也更容易继续读博晋升,或者,如果你愿意,转成教师岗也有可能。当然,继续当辅导员也不错,没有备课的压力,科研的压力也小,和学生交流多,自己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也会年轻。如果,你在高职院校当老师,同样,也可通过读博、科研迅速晋升,只要你在自己的专业成就斐然,再去更好的大学易如反掌。 所以,城市很重要,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差别没有那么大。但是,回答这个问题前还要了解提问者本人的思想境界。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追求,选择城市是不错。我们培养学生,更多是为了 社会 的需求。如果一个单位,地处偏远,人才匮乏,正对您求贤若渴,那么,不论是大学当辅导员,还是高职院校当老师,都希望您义无反顾地前往。这是国家的召唤, 社会 的需求,对您本人来说,也会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嘛

大学专科要写专业论文。一般由7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300~5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性质分析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

是的,是必须要发表的,从理论上来说论文是否发表是衡量教师教研水平的重要标准,即使你班级的升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没有发表论文还是白费。

多年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巨大需求催生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中介机构猖獗,期刊乱收费等乱象严重,期刊版面费甚至脱离灰色地带,成为明码标价的“惯例”。四川大学博士后小杨说,如今向期刊“进贡”版面费已是行规,不给的话杂志社就不发或长期拖稿。联系期刊无门怎么办?一大批真假难辨的中介活跃在网上,“几乎垄断了期刊发表渠道”。半月谈记者走访了两家知名的论文代理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站可负责职称评定所需论文、专利乃至教材、著作的发表和署名。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他们与杂志社编辑有直接合作,还可安排专人修改论文,确保顺利发表。要发核心期刊,需先付一半定金。据半月谈记者多方了解,走中介渠道发表论文几乎是明码标价。普通期刊每版费用数千元,部分核心期刊每版三四万元,甚至达到五六万元。重庆某高校李老师坦言,为了评职称,他曾与一中介谈妥并交付1万元,以求在某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4000元为期刊版面费,其余是中介费。“约好次年9月出刊,但杂志社临出刊时说论文有问题,不能发表,言外之意是要更多钱。”在这个看不见的“买方市场”上,学者的职衔也被期刊挑三拣四。“什么职称、是否有基金项目……得是博士、副教授,有省级以上项目,才能勉强送审,否则要交很多钱,专科院校的教师就更难发文章了。”东北一所职业院校的林老师说。采访中,多位年轻学者表示,由于初出茅庐、名气不显、论文引用率不高,他们的论文越来越难发,有些刊物只发正教授的文章,副教授都无可奈何,有些刊物明确规定不发硕、博士论文。迫于评职称或毕业的压力,他们只能跟导师或其他专家一起署名发表,或自己联系代理。

大学老师没有论文,怎么去教学生,老师对某专科都要相当的理论认知,论文是非写不可,否则当不了大学老师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吗

大学专科要写专业论文。一般由7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300~5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性质分析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

最近,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引起了学术圈的广泛热议和讨论。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高校教师写论文有什么用?写那么多论文和专利,没有半点实际用处,都是在灌水,浪费纳税人的金钱。高校教师写论文有什么用?难道真的没用吗?真的没用为什么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新期刊出现,为什么那么多教授仍然在拼命带硕士生和博士生写论文?为什么很多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从他们众多论文的某一篇论文中产生的?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不会被取消和改变的,也是存在一定价值的,不能完全否定论文加快促进全世界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贡献。高校教师写论文并没有错,错在把论文看得太重,错在把论文与职称高低死死绑定在一起,没有多篇高质量论文,就永远评不上教授,戴不上人才帽子,而完全不看在其他方面做得多好。因此,高校教师,不论愿意和不愿意,都必须要发表论文,而且现在几乎所有211以上的高校,都规定每年必须达到多少科研绩效分,换言之,就是每年最少要发表多少篇论文,否则就会降低职称,从教授变成副教授,从副教授变成讲师,再从讲师变为助教。这种不升反降的职称政策,倒逼每个高校教师要拼尽全力去发表各种能够攒科研绩效分的、大大小小的论文,而不是追求这个论文贡献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才是论文之所以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以前俺的研究生导师说过一句话:“自己发表的论文,自己都不想多看几眼,这样的论文还能叫做论文吗?”因此,高校教师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并不一定就是灌水,而是一种严厉科研考核下的无奈之举。

大学老师没有论文,怎么去教学生,老师对某专科都要相当的理论认知,论文是非写不可,否则当不了大学老师

不容易。发表论文的群体十分庞大,包括在岗人员、教师、科研机构等,还包含扩展后的高校硕博生,甚至一些本科生。在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杂志社就会优先挑选一些985、211、重点大学单位、强学科高校、央企科研岗位人员写的论文,就导致出现大专老师发论文很难的情况,属于现实条件的限制。

大学老师需要论文发表

最近,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引起了学术圈的广泛热议和讨论。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高校教师写论文有什么用?写那么多论文和专利,没有半点实际用处,都是在灌水,浪费纳税人的金钱。高校教师写论文有什么用?难道真的没用吗?真的没用为什么有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新期刊出现,为什么那么多教授仍然在拼命带硕士生和博士生写论文?为什么很多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从他们众多论文的某一篇论文中产生的?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不会被取消和改变的,也是存在一定价值的,不能完全否定论文加快促进全世界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贡献。高校教师写论文并没有错,错在把论文看得太重,错在把论文与职称高低死死绑定在一起,没有多篇高质量论文,就永远评不上教授,戴不上人才帽子,而完全不看在其他方面做得多好。因此,高校教师,不论愿意和不愿意,都必须要发表论文,而且现在几乎所有211以上的高校,都规定每年必须达到多少科研绩效分,换言之,就是每年最少要发表多少篇论文,否则就会降低职称,从教授变成副教授,从副教授变成讲师,再从讲师变为助教。这种不升反降的职称政策,倒逼每个高校教师要拼尽全力去发表各种能够攒科研绩效分的、大大小小的论文,而不是追求这个论文贡献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才是论文之所以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以前俺的研究生导师说过一句话:“自己发表的论文,自己都不想多看几眼,这样的论文还能叫做论文吗?”因此,高校教师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并不一定就是灌水,而是一种严厉科研考核下的无奈之举。

讲师一年发五篇文章 不必要这样吧,我们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大学生发文章,是他们的专业,也就不说什么了,但你为什么要分出三六九等呢?考研、评职称都需要,甚至申请奖学金也需要。所以,每年几乎各个高校都会有很多人因发表论文而名利双收,成为讲师或者副教授。可问题在于:“不是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一点意义”,既然如此,何苦去干呢?只能够学生。(1)前段时间,在网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新闻——某省高考状元竟是初中生;还有更加离谱的:某市第二高级中学考上清华北大两位同学的作文《我的理想》竟全第 1 页圣达业务库:源头实力厂家+系统自主研发+30年钣金自GA38-2021发布以来,国内省行及总行以上智能业务库招标,宁波圣达全中!定制支持· 方案支持· 技术支持· 投标支持·商务支持· 售后支持等完善服务银行四类库点击立即咨询,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宁波圣达智能科技有.. 广告部抄袭。其实,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状元才能发表文章了,因为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上网十分方便,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有钱,即使不是本科毕业,依旧可以发表文章,只是我们平常太关注于那些985、211院校,忽视了普通院校和民办院校。(2)最近新闻频道播放一则消息:北京大学硕士张炘炀被指控剽窃论文。据悉,该学生花费五千元从他人手里买得别人的论文,并且修改数处之后变成自己的成果。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大家也许认为高等学府,应该人才济济,但谁又曾料想到:连硕士生也敢当小偷了呢?难怪《新概念作文》编辑部总策划徐鲁博士质疑该第 2 页杂志社的审稿标准,认为这些审稿程序存在漏洞。(3)那么再往深层次说,即使您达到了副教授的水平,却仍然在普通院校任教,这对于在该校工作的老师而言是否公平呢? 看了那么多,那么接下来再谈谈我自己的看法:首先,即使你拥有博士学历,能力超群,也未必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因为重点院校有限制:比如学校规定必须要有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另外,还有关系的问题,你是导师的弟子,还是领导的亲戚?但凡有些权势的人物,总会给那些特立独行、恃才傲物的人穿小鞋的。尽管现在学术界和媒体大肆宣扬有才华的人,但我认为还不是第 3 页一种正确的态度。我宁愿用钱财买官爵,因为用钱买的,绝非草包。第 4 页百度文库 搜索百度文库10亿海量资料,查找管理一应俱全打开APP

大学老师需要的条件:

1、教师资格证。这是最基础的要求,只要你从事教师行业,那么拥有教师资格证是最基础的敲门砖。

2、学历要求。大部分高校要求应聘者具备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少部分岗位还需要具备博士以上文化程度,最好是名校毕业或者海归博士。

3、学术研究成果。想要当一名大学老师,应聘者最起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者是在某些行业领域具有一些突出的研究成果。

4、工作经验。在你应聘大学老师前,曾经从事过教师相关的工作,对于教师这一工作性质了解透彻,如果没有工作经验的话,一般都是要先从助教开始做起,最后经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学校的考核,决定你是否具有成为大学教师的资格。

5、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应聘者需要热爱教学事业,有良好的师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谈吐优雅,对于学生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多年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巨大需求催生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中介机构猖獗,期刊乱收费等乱象严重,期刊版面费甚至脱离灰色地带,成为明码标价的“惯例”。四川大学博士后小杨说,如今向期刊“进贡”版面费已是行规,不给的话杂志社就不发或长期拖稿。联系期刊无门怎么办?一大批真假难辨的中介活跃在网上,“几乎垄断了期刊发表渠道”。半月谈记者走访了两家知名的论文代理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站可负责职称评定所需论文、专利乃至教材、著作的发表和署名。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他们与杂志社编辑有直接合作,还可安排专人修改论文,确保顺利发表。要发核心期刊,需先付一半定金。据半月谈记者多方了解,走中介渠道发表论文几乎是明码标价。普通期刊每版费用数千元,部分核心期刊每版三四万元,甚至达到五六万元。重庆某高校李老师坦言,为了评职称,他曾与一中介谈妥并交付1万元,以求在某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4000元为期刊版面费,其余是中介费。“约好次年9月出刊,但杂志社临出刊时说论文有问题,不能发表,言外之意是要更多钱。”在这个看不见的“买方市场”上,学者的职衔也被期刊挑三拣四。“什么职称、是否有基金项目……得是博士、副教授,有省级以上项目,才能勉强送审,否则要交很多钱,专科院校的教师就更难发文章了。”东北一所职业院校的林老师说。采访中,多位年轻学者表示,由于初出茅庐、名气不显、论文引用率不高,他们的论文越来越难发,有些刊物只发正教授的文章,副教授都无可奈何,有些刊物明确规定不发硕、博士论文。迫于评职称或毕业的压力,他们只能跟导师或其他专家一起署名发表,或自己联系代理。

大学老师需要发表论文

一般来说,大学讲师每年要发表2-3篇论文,发表论文属于其工作内容,因此一年2-3篇论文也是会产生薪酬的,具体薪资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岗位来定制。

论文,一般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做的深入研究之后再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对于搞科研,做学术的大学老师来说,发表论文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但每一年到高校教师评职称的重要时期,对于大学老师来说,那真的是心中永远的痛。在省部级核心期刊,大学学报,甚至SCI上发表论文,而且有篇数的限制,是每个大学老师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必经之路。有些大学老师为了能够把职称评上去,通宵达旦地做实验,都在长年累月地付出,就是希望能早点发文章,在有些期刊上发表论文还要付费才能发表。特别是一些国外的期刊,大学老师发表论文之后,达到目的了,一般很少再去看,甚至可以说不看了。这样发表论文的意义何在呢?多少老师为了论文发表,为了职称的晋升愁白了头发。论文发表后,往事不堪回首,自己都不愿意去看了,同行也很少去看。其实这样的发表论文,真正的学术研究的价值达不到的,只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真心希望职称评审制度能改改,不以论文多少论英雄。

讲师一年发五篇文章 不必要这样吧,我们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报酬。大学生发文章,是他们的专业,也就不说什么了,但你为什么要分出三六九等呢?考研、评职称都需要,甚至申请奖学金也需要。所以,每年几乎各个高校都会有很多人因发表论文而名利双收,成为讲师或者副教授。可问题在于:“不是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一点意义”,既然如此,何苦去干呢?只能够学生。(1)前段时间,在网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新闻——某省高考状元竟是初中生;还有更加离谱的:某市第二高级中学考上清华北大两位同学的作文《我的理想》竟全第 1 页圣达业务库:源头实力厂家+系统自主研发+30年钣金自GA38-2021发布以来,国内省行及总行以上智能业务库招标,宁波圣达全中!定制支持· 方案支持· 技术支持· 投标支持·商务支持· 售后支持等完善服务银行四类库点击立即咨询,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宁波圣达智能科技有.. 广告部抄袭。其实,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状元才能发表文章了,因为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上网十分方便,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有钱,即使不是本科毕业,依旧可以发表文章,只是我们平常太关注于那些985、211院校,忽视了普通院校和民办院校。(2)最近新闻频道播放一则消息:北京大学硕士张炘炀被指控剽窃论文。据悉,该学生花费五千元从他人手里买得别人的论文,并且修改数处之后变成自己的成果。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大家也许认为高等学府,应该人才济济,但谁又曾料想到:连硕士生也敢当小偷了呢?难怪《新概念作文》编辑部总策划徐鲁博士质疑该第 2 页杂志社的审稿标准,认为这些审稿程序存在漏洞。(3)那么再往深层次说,即使您达到了副教授的水平,却仍然在普通院校任教,这对于在该校工作的老师而言是否公平呢? 看了那么多,那么接下来再谈谈我自己的看法:首先,即使你拥有博士学历,能力超群,也未必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因为重点院校有限制:比如学校规定必须要有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另外,还有关系的问题,你是导师的弟子,还是领导的亲戚?但凡有些权势的人物,总会给那些特立独行、恃才傲物的人穿小鞋的。尽管现在学术界和媒体大肆宣扬有才华的人,但我认为还不是第 3 页一种正确的态度。我宁愿用钱财买官爵,因为用钱买的,绝非草包。第 4 页百度文库 搜索百度文库10亿海量资料,查找管理一应俱全打开APP

多年来,在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高校、医院等单位评职称、晋升、评奖以及研究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巨大需求催生无形的产业链。论文代写、代发、抄袭,中介机构猖獗,期刊乱收费等乱象严重,期刊版面费甚至脱离灰色地带,成为明码标价的“惯例”。四川大学博士后小杨说,如今向期刊“进贡”版面费已是行规,不给的话杂志社就不发或长期拖稿。联系期刊无门怎么办?一大批真假难辨的中介活跃在网上,“几乎垄断了期刊发表渠道”。半月谈记者走访了两家知名的论文代理公司,其中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网站可负责职称评定所需论文、专利乃至教材、著作的发表和署名。另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他们与杂志社编辑有直接合作,还可安排专人修改论文,确保顺利发表。要发核心期刊,需先付一半定金。据半月谈记者多方了解,走中介渠道发表论文几乎是明码标价。普通期刊每版费用数千元,部分核心期刊每版三四万元,甚至达到五六万元。重庆某高校李老师坦言,为了评职称,他曾与一中介谈妥并交付1万元,以求在某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4000元为期刊版面费,其余是中介费。“约好次年9月出刊,但杂志社临出刊时说论文有问题,不能发表,言外之意是要更多钱。”在这个看不见的“买方市场”上,学者的职衔也被期刊挑三拣四。“什么职称、是否有基金项目……得是博士、副教授,有省级以上项目,才能勉强送审,否则要交很多钱,专科院校的教师就更难发文章了。”东北一所职业院校的林老师说。采访中,多位年轻学者表示,由于初出茅庐、名气不显、论文引用率不高,他们的论文越来越难发,有些刊物只发正教授的文章,副教授都无可奈何,有些刊物明确规定不发硕、博士论文。迫于评职称或毕业的压力,他们只能跟导师或其他专家一起署名发表,或自己联系代理。

  • 索引序列
  •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
  •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嘛
  • 大专老师需要发表论文吗
  • 大学老师需要论文发表
  • 大学老师需要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