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统计论文

发表统计论文

发布时间:

统计论文发表

统计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非统计学专业毕业人员一般很难做到精通。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计类论文投稿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学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解析

一、引 言

医学由于其研究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常需要应用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由于有些作者对医学科研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缺乏深刻了解,在医学论文中错误应用统计学方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直接导致统计结果的错误。例如统计学图表、统计学指标、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等。因此,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并将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正确的描述有助于单篇论著的质量提高,现将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应用及其常见结果的错误解析如下。

二、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概况

医学论文的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1],主要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组成。一般要求要写明主要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研究结果和P值。一篇医学论文的质量往往通过摘要的统计学结果部分就能判断。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表达直接影响单篇论著的科研水平。

(一)材料与方法部分

正文中,材料与方法部分必须对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应用、统计学显著性的设定进行明确说明。通过对统计学方法的描述,读者应该清楚论著的统计学设计思路。材料部分要清楚说明样本或病例的来源、入组和排除标准、样本量大小、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设定条件、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研究、调查或者实验性研究、其他与研究有关的一般资料情况,其目的是表明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他人作相关研究时具备可重复性。方法部分应详细叙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处理过程、观察的具体指标、采用的测量技术,要具备可比较性和科学性,

方法部分还要专门介绍统计分析方法及其采用的统计软件。不同的数据处理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必须清楚的说明计数或者计量资料、两组或者多组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常用的有两组间计量资料的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的F检验,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有些遗传学研究方法还有专门的统计学方法,要在这里简要说明并给出参考文献,还要简单叙述统计方法的原理。统计学软件要清楚的说明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如基于家系资料研究的FBAT1.7.3版本。

(二)论文结果部分

论文结果部分要显示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统计量[2],所采用的统计学指标较多时,往往分开叙述。分组比较多时还要借助统计图表来准确表达统计结果。对于数据的精确度,除了与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外,还与样本本身的均数有关,所得值的单位一般采用紧邻均数除以三为原则。均数和标准差的有效位数要和原始数据一致。标准差或标准误差有时需要增加一个位数,百分比一般保留一个小数。在统计软件中,分析结果往往精确度比较高,一般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其靠近实验的实际情况,否则还会降低论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结果部分的统计表采用统一的“三线”表,表题中要注明均数、标准差等数据类型。表格中的数值要按照行和列进行顺序放置,要求整齐美观,不能出现错行现象。要明确标注观察的例数,得到的检验统计量。统计图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结果,如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散点图可以显示个体值的散布情况。曲线图表达个体均值在不同组别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或者不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的结果。误差条图由均数加减标准误绘出,描述的是67%的置信区间,不是95%,提倡在误差条图采用95%的置信区间。

关于统计量,一般采用均数与标准差两个指标,均数不宜单独使用。使用均数的时候要明确变异指标标准差或者精确性指标标准误。关于百分比,分母的确定必须要符合逻辑,过小的样本会导致分母过小而出现百分比过大的情况。百分率的比较要写清两者中不同的变化,可以采用卡方检验。

1.假设检验的结果中,常见只写P值的情况,有时候会误导读者,也会隐藏计算失误的情况,因此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值、t值,可以增强可信度。对于率、相关系数、均数这类描述统计量,要清楚写明进行过统计学检验并将结果列出。P值一般取0.05与0.01作为检验显著性,对于结果的计算要求具体的P值,如P=0.23或P=0.02。

2.在对论文进行讨论时,作为统计学方法产生的结果往往要作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支持其科学假设,对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至关重要。P值很大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属于大概率事件,P值很小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的概率很小。当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与观察的样本量的大小有关联,当样本量小的时候,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大,P值也可能很大;当样本量大时,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小,P值也可能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相关系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也与相关系数的大小没有绝对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的样本相关系数可能很小。因此,有统计学差异的描述并不一定意味着两组间差别很大,错判的危险性很大,显著性的检验为定性的结果,结合统计量大小方可判断是否具有专业意义。

变量间虚假的相关关系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相关,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并不表示变量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确定要根据专业知识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来考量。使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当两变量间具有显著性关系,但是从自变量推测因变量仍然不会很精确。相关或回归系数不能预测推测结果的精确程度,而只是预测一个可信区间。诊断性检验应用于人群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灵敏度、特异度的高低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并不能很肯定。“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同要求并不一致,在疾病患病率很低时,出现假阳性也是正常的,要确诊疾病必须要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因此,这两个率的计算方法必须交待清楚。

三、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材料与方法”中统计学方法常见的问题主要为:对样本的选择或者研究对象的来源和分组描述很少或者过于简单。例如,临床入组病例分组只采用简单的随机分组,未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未描述是否双盲双模拟,未设置空白对照组,分组后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描述未进行统计学检验,对于特殊的统计学方法没有详细交代;动物实验分组的随机化原则描述过于简单,没有具体说清完全随机、配对或分层随机分组等;统计分析方法没有任何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有的只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而不交代在软件中采用的统计方法;没有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出现样本量过于小等情况。

(二)“结果”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1.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出现的结果表达并不一定正确。例如前文所述数据的精确度要求。医学论文常见错误中包括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等统计学指标与原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对于率、例数、比值、比值比、相对危险度等统计学指标保留的小数点位数过多;罕见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现患率等指标没有选择好基数,导致结果没有整数位;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过多或者过少;常用的一些检验统计量,如F值、t值保留的位数不符合要求。

2.对统计学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时,一般采用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区分。计量资料常用三线表,在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说明,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可以采用加对数或其他的处理方式使其近似正态分布,否则只能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等指标进行描述。医学论文中常见未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的计算,影响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率、构成比等常用的计数资料指标,常见样本量过小的问题,采用率进行描述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绝对数进行说明会显得客观一些。还有一些文献将构成比误用为率,也是不可取的。

3.在判断临床疗效之一指标时,两组平均疗效有差别并不意味着两组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效或无效,必须通过计算有效率进行计算。如比较某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服药一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对血糖降低值分别为6.7 ±2.4 和1.2 ±0.6 ( P = 0.000 1) 。按空腹血糖值低于7.7mmol/L的疗效判定有效率,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6%和12.4% ,尽管平均疗效相差较多,但也要注意到该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24.4%)。对假设检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P 值的表达提倡报告精确P值,如P = 0.015或P = 0.321等。目前的统计学分析软件均可自动计算精确的P 值。例如常用的SAS,SPSS等,只要提供原始数据,就可以计算出t值、F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并可获得精确的P值。

四、小 结

提高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质量是编辑部值得重视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3],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应用和统计结果的表达正确与否,不仅体现了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对于提高期刊整体的学术质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传播也有着重要作用[4]。

参考文献:

[1] 李敬文,吕相征,薛爱华.医学期刊评论性文章摘要的添加对期刊被引频次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

[2] 陈长生.生物医学论文中统计结果的表达及解释[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

[3] 潘明志.新时期复合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 (22).

统计学专业毕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学士学位授予的一个重要依据。[1,2]然而,相较于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该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3]本文将以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为例,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找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本科专业设置于2003年,目前已有六届毕业生。经过学院和学校层面的努力,统计学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四成学生继续读研深造,就业的学生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上,就业率一直在85%左右。

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在培养方案中是6个学分。学生在第七学期开始选择指导教师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经过前6个学期的系统理论学习,统计学专业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了正确的统计思想和较强的统计软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综合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是统计学专业学生将上述基础和能力进一步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进行研究是必要和有意义的。[4]

一、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

从论文完成情况来看,每届的毕业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专业2007~2011年四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毕业论文及格率为99.18%。

从毕业论文研究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型论文和实证型论文,理论研究型论文表现为总结和论述现有统计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实证型论文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运用所学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管理、金融、医学、生物、工程、环境等领域进行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

从论文知识点范围的分析来看,学生论文绝大多数是统计专业问题,极少数是其他数学分支的问题。从中央民族大学历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分析,发现毕业论文中研究其他数学分支的问题占总数的6.50%,主要包括:一是其他科目的应用研究(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运筹学及空间解析几何等),占总数的1.63%。二是数学专业教育和数学思维的研究,占总数的4.87%。研究统计学专业问题的毕业论文占绝大部分,比例为93.50%,选题内容广泛且多为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医疗卫生、教育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由于受学校人文环境影响,很大比例的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约占总学生人数的30.08%。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抽样调查、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

此外,统计分析显示学生成绩普遍偏高,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尤其是实证类论文,存在着可以大量使用背景介绍和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的特点,因此,一些论文没有创新性和学术含量,但具有较大的篇幅,与理学院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成绩比较,其平均成绩相对较高,约80.42分。

二、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直接体现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果,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创新性、理论深度及论文写作常识多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

1.创新性不够

学生的毕业论文表现为理论性研究非常少,大都是实证型论文,并且多是简单的统计方法应用,缺少创新性研究和思考。从中央民族大学历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理论研究型论文只占4.89%,与实证型论文的比例为1︰19.45,比例悬殊,体现了学生在毕业论文大的选题过程中,避重就轻,缺乏创新的特点。如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我国人均GDP的预测”这类针对某经济指标进行预测的题目,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ARMA、灰色预测或者趋势外推方法等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做简单建模和分析,论文没有对指标本身的意义以及国内国际的社会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方法简单套用性质的论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2.选题过大、内容空泛,缺乏深入研究,存在抄袭、拼凑现象

有些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往往不能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和社会实践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只是一味的盲目的选择一些过大过空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难以看到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如有的学生针对CPI做研究,没有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只是收集了一些文献,很难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研究角度,造成了材料堆积且过于散乱,论文变成了一些材料的简单拼凑。有些论文针对某一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主题只是针对现有数据利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对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及方法的适用性不做针对性讨论,对所得的结论也不结合社会经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导致论文质量不高。

3.相对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较少

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较少,通过毕业 论文的 写作, 统计分析能力没有实质性提升。学生论文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集中于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其中回归分析方法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约41.46%,其他各统计方法使用的比例分别为:聚类分析为5.69%,判别分析为7.32%,相关性分析为14.63%,多元统计方法为2.44%,时间序列分析为3.25%,极少有学生使用教科书外的相对前沿的分析方法。

4.论文写作上存在结构不合理、没有相关研究介绍、创新点表述不清、参考文献不会正确标注等问题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论文写作不规范,专业性差。主要存在论文形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题目含糊、有些论文杂乱无章、口语化严重、可读性差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统计学系通过对论文进行详细审查以及 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发现毕业论文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论文不够重视

部分学生由于忙于考研学习而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研究,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忙于外出找 工作、 实习而无心认真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所需的必要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学生应付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论文的深度。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个教学环节,与考研的好坏无关,存在只要写了论文,教师都会让自己通过的侥幸 心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缺乏指导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指导教师所带毕业生人数过多,使得导师的工作量呈现超负荷状态,无法保证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致使部分学生的论文规范性较差,没有对存在的问题反复修改,使得学生论文存在诸多问题。

3.学生的专业训练还不够

大部分本科生没有经历过论文的写作训练,写作水平较低,不了解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及其格式,不知如何从科研的角度构思文章、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表达的观点不够准确清楚,论据亦不能很好地支持论点。另外,一些同学为了完成任务,直接将在 网络中搜索到的资料不假思索的拼凑在一起,使得内容不成体系,观点混乱。

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和 实践

1.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讲座、课堂传授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任何教学环节都不能替代的,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进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4]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2.选题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论文的创新性

在选择课题时,为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指导教师协商,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制定课题方案。统计学专业的教师一般除了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这类对理论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以外,很多教师还主持或参加有相应的 应用研究类项目。应用类项目大都需要实地调研(以及问卷涉及和数据分析)或者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引导学生参加这类项目来设计和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潜力。此外,鼓励和引导一些成绩较好,如让具备保研资格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讨论班或者课题组,选择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 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具备了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就能投入到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中。

3.重视平时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切身 体会到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本学科的实际业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专业知识的把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参加校级和国家级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申请“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训练 计划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项目的申请和实施以及研究 报告的写作,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目前,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的参与率在70%以上。此外,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有力地保障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训练

加强平时课堂上大作业的规范化,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通过平时的实践活动,如学生数学建模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等各类实践性项目来提高学生的 论文 写作能力。

5.实施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针对那些参与实际课题的学生,学院鼓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劳务费的形式给予其奖励,另外积极鼓励毕业论文质量优秀的学生进行投稿 发表。此外,还需对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规范化,建立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以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6.加强教师责任心,建立完善的机制

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 管理,从开题到中期检查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严格把关。为了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师生信息反馈机制改善师生分离状态,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同时设置适当的教师激励制度,中央民族大学目前对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有额外的课时补贴。

为什么要了解一个数目?不知你是做什么的?

数目的话比较难统计出来。

简介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命题方式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论文发表统计

假设“学位”在B列,“发表论文数”在C列博士论文数:=SUMIF(B:B,"博士",C:C)所有教师论文数:=SUM(C:C)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002074);派能科技(688063);国轩高科(002074);比亚迪(002594);亿纬锂能(300014);星云股份(300648);均胜电子(600699);科列技术(832432);国电南瑞(600406);华自科技(300490);金风科技(002202);阳光电源(300274);盛弘股份(300693);科华恒盛(002335);科士达(002518)、固德威(688390);阳光电源(300274);科陆电子(002121);南都电源(300068);德赛电池(000049);赣锋锂业(002460)等

本文核心数据:储能板块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储能相关论文发表数量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论文发表数量统计以“energy storage”为关键词,选择“中国”、“论文”筛选。2)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8月29日。3)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储能产业技术概况

1、储能的界定及分类

(1)储能的界定

从广义上讲,储能即能量存储,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

从狭义上讲,储能特指针对电能的存储,即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产生的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2)储能的分类

根据不同储能技术储存介质的不同,储能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等。利用这些储能技术,电能以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等形式存储下来,并适时反馈回电力网络。

2、技术全景图:五大细分技术路线

储能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类储能、热储能以及化学储能五大类技术路线。

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

从我国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抽水蓄能电站研究,并建立第一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岗南水电站;到20世纪90年代,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迎来高潮;至21世纪初期,国内开始其他储能技术的研究,包含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并于2010年之后加快了压缩空气、全钒液流电池等储能技术的落地,加快推动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储能产业技术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技术水平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储能产业技术发展相关政策,加速了储能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对储能关键技术做出了标准规范,使得储能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储能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1、储能产业技术科研投入现状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据已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2021年我国储能产业技术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计27项,其中2021年就有22项。

注:2019年未公布储能产业技术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A股上市企业研发费用

储能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储能项目广泛应用,行业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高。从A股市场来看,2017-2021年,我国储能板块上市公司研发总费用逐年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储能板块上市公司研发总费用约228.45亿元。

2、储能产业技术科研创新成果

(1)论文发表数量

从储能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来看,2010年至今我国储能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可见储能科研热度持续走高。截至2022年8月,我国已有90294篇储能相关论文发表。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8月。

(2)技术创新热点

通过创新词云可以了解储能技术领域内最热门的技术主题词,分析该技术领域内最新重点研发的主题。通过智慧芽提取该技术领域中最近5000条专利中最常见的关键词,其中,储能系统、储能电池等关键词涉及的专利数量较多,说明储能领域近期的研发和创新重点集中于储能系统、储能电池等领域。

(3)专利聚焦领域

从储能产业技术专利聚焦的领域看,目前储能产业技术专利聚焦领域较明显,其主要聚焦于储能系统、储能电池等。

主要储能产业技术对比分析

从储能技术成熟度看,目前机械储能市场技术成熟度较高,电化学储能技术(储能电池中)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均步入成熟阶段;液流电池仍处在研发示范阶段;钠硫电池处于部署阶段之中。

其中,成熟度较高的主要储能技术优缺点及应用领域如下:

储能技术发展痛点及突破

1、储能技术发展痛点

(1)成本较高

成本问题是目前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尽管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提升和电池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有所下降;但相比其他储能方式,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对比抽水蓄能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来看,锂离子电池的成本远远高于抽水蓄能,约为抽水蓄能度电成本的1.7倍。

(2)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储能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多次发生储能电站安全事故,其中多数为锂电池储能。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发生9起储能安全事故,其中“4·16”北京大红门储能电站起火爆炸事故便是由于锂电池内部短路引起。

(3)地理环境限制

地理环境的限制也是储能技术发展的一大挑战,例如抽水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以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为例,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和自然条件,例如多为砾岩、砂岩等地下岩石,而且为无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隐患灾害。其次,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上、下水库的高度差和水平距离也有所要求。

2、储能技术发展突破

(1)液流电池有望解决安全问题

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寿命长、规模大等优势,有望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问题。

(2)模块化储能技术突破地理限制

目前很多科研人员以及公司都在研究如何让储能技术突破地理上的限制,模块化部署是可以突破例如热岩储能技术、铁空气电池技术、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等,都已实现了模块化部署,这种模块化的部署能为长时储能带来诸多好处。

储能技术发展方向及趋势:技术路线多元化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开展不同技术路线分类试点示范。其中,对锂离子电池要求往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另外也提出重点发展液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热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

「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聚焦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碳中和”开展有组织、有规划科研攻关,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企业创新找到技术突破口,为各级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径管理咨询和技术咨询。院长徐文强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二十余年来一直深耕于低碳清洁能源和绿色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拥有55项专利、33篇论文,并已将30多种产品推向市场,创造商业价值50+亿元,专注于氢能、太阳能、储能等清洁能源研究。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锂电池行业技术趋势前瞻及投资价值战略咨询报告》。

累计成绩。统计论文发表情况是学校为了累计学生所发表的成绩,累积到总成绩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发表论文统计

假设“学位”在B列,“发表论文数”在C列博士论文数:=SUMIF(B:B,"博士",C:C)所有教师论文数:=SUM(C:C)

为什么要了解一个数目?不知你是做什么的?

数目的话比较难统计出来。

累计成绩。统计论文发表情况是学校为了累计学生所发表的成绩,累积到总成绩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发表统计论文

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统计类论文投稿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类论文投稿篇1 我国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摘 要:目前,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但缺乏定量的统计分析。本文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的数量、年份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物件、主题内容分布等进行分析,以探索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状况,了解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总体概况和发展趋势,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档案资讯服务;论文;定量分析 随着中国资讯化的深入,资讯被提高到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三大资源的高度上,使得“资讯服务的学术研究如火如荼,且成果颇丰。但档案资讯工作一直强调保密性,长期受到‘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的影响,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直接阐释档案资讯服务内涵的论述则更少”。[1]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才有学者提出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进行探讨,从此,这一问题逐渐成为档案学的研究热点被档案学界广泛关注。由此可见,我国对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但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资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本文以“档案资讯服务”为关键词,时间截止点为2010年,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录的论文进行调查,分别查询到相关论文为347篇和253篇,删除其中重复收录的论文,实际得到论文448篇。通过对这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论文的数量和年份分布 论文的数量是研究成果的丰硕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论文数量将直观体现当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统计论文数量和年份分布情况,大体上可以反映这些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水平、广度、深度以及发展趋势。《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收录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数量及其年份分布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备注:以上比例资料的统计采用四舍五入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在整个90年代,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不够重视,研究相当粗浅,不够深入,这一点,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均在10篇以内,1996年、1998年只有2篇论文发表,1995年以前一共也只有9篇。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仅是个别有敏锐社会洞察力的档案学者的初步研究。到了2000年以后,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研究的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大,这一点,反映在论文数量上持续上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均在12篇以上,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30篇以上。其中,2007年、2010年论文数量更是超过了50篇。由此看出,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并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即便如此,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整个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从每年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上看,还不足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全面、深入的研究。 同时,从上表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提出开始,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在持续深入,其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深入发展。 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资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变成人们的劳动的物件和劳动产品,成为资讯经济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力要素,对于未来社会的生产力结构变化起主导作用。档案馆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档案资讯储存机构,其档案资讯服务能力和水平等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大大提高。作为重要的资讯来源的档案馆的地位和职能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服务成为档案馆的重要职能也将极大程度地促进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在2004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将档案馆定位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档案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资讯服务中心”。将档案馆的资讯服务水平和能力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其所提供的档案资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必然带动档案学术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持续深入,研究的广度继续扩大。不仅巨集观领域方面的研究将继续加强,而且微观领域方面的研究也必将得到广泛重视,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也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2 论文数量期刊分布 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是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主导力量、研究基础和掌握该领域期刊学术权威的最有效方法,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明确的向导和有效的资料支援。同时,也使得相关刊物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继续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为推动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我们可以从上表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非专业刊物和各大学学报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合计达到151篇,约占总论文数的33.7%,达到相当高的比例。出现这个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有相当多的档案学者在高校、 *** 等部门任职,因此,其必然首选自己所在的单位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作为研究物件,发表论文的刊物也必然首选所在部门、单位主办的学术刊物。在大学学报、非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大多是高校老师或其他部门的档案学者。由于高校老师、档案学者拥有各自相对有利研究条件,因此,其研究成果不容置疑,是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未来学界在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中,不应该忽视非专业刊物和大学学报中的相关研究成果。 同时,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绝对主导的力量,各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相对平衡。虽然,《兰台世界》发表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论文达到53篇,但其他档案学界公认的学术权威的《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等核心刊物,其发表的论文数量还偏少,基本都是在10多篇。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档案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等核心刊物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致力于领导、推动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提高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水平,推动档案资讯服务工作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 论文研究物件分布及其研究状况 考察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过去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从哪些主体对档案资讯服务展开研究,了解过去研究中的成果与不足,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使我们未来的研究工作有的放矢。通过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进行归纳和统计,得到论文主要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三: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表单位:篇 研究物件 数量 综合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 326 高校、科研单位档案资讯服务 59 数字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 22 城建档案资讯服务 14 企业档案资讯服务 13 医院档案资讯服务 9 军队档案资讯服务 5 通过表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3.1 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档案馆的资讯服务问题上,发表论文达到326篇之多,占所有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发表论文数量的72.8%。这是因为,综合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档案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资讯服务中心”,在整个档案资讯服务中处于中心领导地位。因此,其资讯服务的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必然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丰富也就在情理之中。 3.2 高校、科研单位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占到相当高的比例,有59篇,约占13.2%。这是因为,有些档案学者除了在档案馆工作外,还在高校 *** 或者是高校档案专业的老师及其档案工作人员。他们精通档案的相关知识,熟悉档案学界整体的学术环境,拥有图书馆、整体学术氛围相对浓厚等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对于研究物件的选择必然首先选择自己熟悉的物件,因此,高校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取得较大研究成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3.3 数字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从目前的实践工作来看,应该是属于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当中的一部分,之所以独立出来,是因为数字档案馆的档案资讯服务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数字档案馆”这一概念提出来到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达到22篇,数字档案馆的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已经渐渐深入,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3.4 城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企业档案资讯服务问题、医院档案资讯服务问题、军队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则由于其各自独特的专业性,既有丰富的档案知识又了解各专业、各部门专业知识的档案学者数量有限,因此,研究成果较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只有14篇、13篇、9篇、5篇,在整个档案资讯服务研究的论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偏少。因此,未来的档案学研究应该加强微观领域的研究。 4 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及其研究状况 研究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过去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了解过去研究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纳和统计,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四: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表单位:篇 研究主题内容 数量 档案资讯服务理念 242 档案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 106 档案资讯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个性化、网路化 76 档案资讯服务模式、体系、机制 45 档案资讯服务的法律和安全问题 17 通过表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4.1 对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集中于抽象的意识层面等巨集观领域,对于具体的实践层面等微观领域的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一点,从表四可以看出来,档案资讯服务理念方面研究达到242篇,约占总数的54%,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说明当前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还集中于巨集观领域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应继续加强巨集观领域的研究外,还须特别注意微观领域的具体研究。 4.2 对于如何提高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等的研究还很不够,只有106篇,约占23.7%,这是因为,对档案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的研究与社会实践联络紧密,能够对当前的档案资讯服务工作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与现实工作联络的相关主题的研究,以推动当前档案资讯服务的发展,树立档案馆全新的服务形象。 4.3 档案资讯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个性化、网路化是随时代发展而提出来,成为近几年来档案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新方向,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发表了76篇学术论文,约占论文总量的17%。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对当前的档案资讯服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4.4 档案资讯服务模式、体系、机制是整个档案资讯服务工作能否顺利、科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但当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只有45篇,约占论文总量的10%。因此,未来的档案资讯服务研究,应用系统的观点,对档案资讯服务的模式、体系、机制等客观层面加强研究,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寻找适合中国档案资讯服务的服务模式、体系、机制。 4.5 档案资讯服务的法律和安全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发表的论文数就可以看出来,仅有17篇,约占论文总量的3.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有档案学者既精通档案学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法学知识的人数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档案资讯服务水平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相关法律和安全问题还未充分暴露出来。这一点,应该引起档案学界的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未雨绸缪,以保证档案资讯服务始终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通过以上统计,我们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以来,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有了基本了解,同时,也明确地看到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这将成为未来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坚实基础。希望通过对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为推动档案学界科学全面地继续深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供资料上的支援,最终,促进档案资讯服务工作的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统计类论文投稿篇2 农业科技中存在的统计学问题及分析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实施国家科技兴农、科教兴国战略及推动中国传统农业转化成现代农业的重要智力支撑和资讯保障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1]。编辑工作是科研成果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和科技资讯的正确传播[2]。农业统计学是一门新兴而发展中的学科,与其他部门统计学相比,其研究物件农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研究内容上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即研究农业多个部门农林牧副渔经济的综合发展及五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客体方面的农业所有制形式变动较大,研究范围较广[3]。农业统计学应是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 1 农业科技论文中普遍存在的统计学问题 1.1 设计方法不合理 设计方法中存在样本量少、缺乏代表性或没有随机抽样,对照设定不合理,统计软体应用和统计方法错误等。如:“在一篇论文中对菠萝蜜蜜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风险评估”一文中,菠萝蜜消费量采用水果的消费量资料,其中水果的种类繁多,不能代表菠萝蜜消费量。 1.2 统计学方法使用不当 结果与分析中资料不采用统计学分析,直接从资料的大小进行比较;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与设计方法的要求不符合;将重复结果作为独立变数进行分析;t检验与方差分析混用t检验是假设检验,用来检验一个正态总体或2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假设,也可检验成对资料的均值假设问题,一般适用于2个变数均数间的差异检验,多于2个变数间的均数比较要用方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不正确等[4],如下例。 “热研2号柱花草高效固氮根瘤菌的筛选”一文中对柱花草含氮量、茎叶干重、株高、鲜重、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磷含量及根瘤鲜重等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前2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72.5 %,因此,只要提炼2个公因子即可表1。第一主因子主要由茎叶干重、鲜重及根瘤鲜重决定。这3个变数在因子F1上有较高的正载荷,因此第一因子F1主要代表了产量性状,同时第一公因子F1对各变数的方差贡献率达58.3 %。第二公因子F2主要由含氮量、固氮酶活性及平均磷含量决定。因此,第二公因子F2主要代表了植株氮及磷的含量,代表了柱花草的品质性状。F2对各变数方差的贡献率占14.2 %。前2个公因子对8个指标变数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到58.30 %,说明这2个主因子基本上概括了8个变数的主要资讯表2。 此例运用因子分析结果存在以下错误:1一般情况下,累积贡献率超过75 %即可,前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1.74 %,可提炼3个公因子。2表1中F1-8表示错误,应为干重、含氮量、鲜重、株高、固氮酶活性、根瘤数、根瘤鲜重及平均磷含量等指标。3表1和表2资料可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3。一般情况下,将载荷绝对值大于0.4的视为高载荷;第一公因子F1包括干重、含氮量、鲜重、株高等4个指标;第二公因子F2包括固氮酶活性、根瘤数、根瘤鲜重等3个指标;第三公因子F3包括磷含量1个指标。 1.3 误解p值含义 误解p值含义、过分相信小样本研究得出的结果等。如: A、B两市随机抽取的桂圆肉,每个区各抽取25份样品,调查二氧化硫含量,其均值在 *** 标准以下,则认为2个市的桂圆肉中二氧化硫含量未超过食品新增剂使用标准规定100 mg/kg的 *** 标准。 2 论文出现统计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对农业统计学的作用认识不足 相关科研单位对统计学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在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上严重缺乏强有力的统计学指导和支撑[5]。近年来,某些单位或 *** 部门重视SCI源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以SCI论文标准作为评价、考核、聘用科研人员和评审科技期刊的重要依据。而对学术论文的设计方法是否正确,分析结果是否严谨,调查或试验资料是否真实,结论是否能经得起推敲,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和学术水平如何等问题,却不够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对统计学教学不够重视,很多高等农业院校未开设农业统计学课程;或教学质量差,学起来枯燥;或教材与研究实际不符,导致学不能致用。 2.2 不重视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统计学是通过搜寻、整理、分析资料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物件本质的目的,甚至预测该物件未来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6],其公式概念多,逻辑性强,与数学联络紧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由于对统计学知识掌握不够或不重视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导致对科技论文资料缺乏统计分析或统计方法使用不当。 2.3 编辑缺乏统计学知识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所学专业主要有农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质量检测等,有些专业并没有开设统计学这门学科,缺乏农业统计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统计学原理的理解较难,统计方法使用灵活,编辑人员很难做到精通,难以判断科技论文中的设计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科技论文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 给作者的建议 3.1 增强统计学思维判断能力 作者在书写农业科技论文时,首先应考虑其研究方案、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中是否应用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做到合理、正确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资料。 3.2 加强统计学知识学习 统计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非统计学专业毕业人员一般很难做到精通。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应加强农业统计学知识学习,其方法主要有:1积极参加培训。目前,有关统计学方面的培训主要有全国生物医学统计学培训、高校的统计学培训等。2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统计学基础薄弱的作者,可以看些简单易懂的统计学以及统计软体书籍,比如《统计学世界》戴维·S·穆尔著、《统计学》M·R·斯皮格尔 L·J·斯蒂芬斯著、《统计学原理》S·伯恩斯坦 R·伯恩斯坦著、《多元统计分析与SAS系统》、《SPSS中文版教程》等。 3.3 重视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 论文中是否应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已成为其科研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7]。农业科技论文中普遍存在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乱用或错用统计分析方法等现象,从而影响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持续性。作者应重视农业科技论文中的统计学分析问题,按农业期刊稿约中明确规定的统计学要求规范论文书写。 作者应掌握农业统计学知识,增强统计学思维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写好一篇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倘若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忽略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因此,作者掌握农业统计学知识是农业科技论文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统计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非统计学专业毕业人员一般很难做到精通。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计类论文投稿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学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解析

一、引 言

医学由于其研究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常需要应用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由于有些作者对医学科研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缺乏深刻了解,在医学论文中错误应用统计学方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直接导致统计结果的错误。例如统计学图表、统计学指标、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等。因此,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并将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正确的描述有助于单篇论著的质量提高,现将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应用及其常见结果的错误解析如下。

二、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概况

医学论文的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1],主要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组成。一般要求要写明主要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研究结果和P值。一篇医学论文的质量往往通过摘要的统计学结果部分就能判断。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表达直接影响单篇论著的科研水平。

(一)材料与方法部分

正文中,材料与方法部分必须对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应用、统计学显著性的设定进行明确说明。通过对统计学方法的描述,读者应该清楚论著的统计学设计思路。材料部分要清楚说明样本或病例的来源、入组和排除标准、样本量大小、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设定条件、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研究、调查或者实验性研究、其他与研究有关的一般资料情况,其目的是表明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他人作相关研究时具备可重复性。方法部分应详细叙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处理过程、观察的具体指标、采用的测量技术,要具备可比较性和科学性,

方法部分还要专门介绍统计分析方法及其采用的统计软件。不同的数据处理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必须清楚的说明计数或者计量资料、两组或者多组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常用的有两组间计量资料的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的F检验,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有些遗传学研究方法还有专门的统计学方法,要在这里简要说明并给出参考文献,还要简单叙述统计方法的原理。统计学软件要清楚的说明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如基于家系资料研究的FBAT1.7.3版本。

(二)论文结果部分

论文结果部分要显示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统计量[2],所采用的统计学指标较多时,往往分开叙述。分组比较多时还要借助统计图表来准确表达统计结果。对于数据的精确度,除了与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外,还与样本本身的均数有关,所得值的单位一般采用紧邻均数除以三为原则。均数和标准差的有效位数要和原始数据一致。标准差或标准误差有时需要增加一个位数,百分比一般保留一个小数。在统计软件中,分析结果往往精确度比较高,一般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其靠近实验的实际情况,否则还会降低论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结果部分的统计表采用统一的“三线”表,表题中要注明均数、标准差等数据类型。表格中的数值要按照行和列进行顺序放置,要求整齐美观,不能出现错行现象。要明确标注观察的例数,得到的检验统计量。统计图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结果,如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散点图可以显示个体值的散布情况。曲线图表达个体均值在不同组别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或者不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的结果。误差条图由均数加减标准误绘出,描述的是67%的置信区间,不是95%,提倡在误差条图采用95%的置信区间。

关于统计量,一般采用均数与标准差两个指标,均数不宜单独使用。使用均数的时候要明确变异指标标准差或者精确性指标标准误。关于百分比,分母的确定必须要符合逻辑,过小的样本会导致分母过小而出现百分比过大的情况。百分率的比较要写清两者中不同的变化,可以采用卡方检验。

1.假设检验的结果中,常见只写P值的情况,有时候会误导读者,也会隐藏计算失误的情况,因此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值、t值,可以增强可信度。对于率、相关系数、均数这类描述统计量,要清楚写明进行过统计学检验并将结果列出。P值一般取0.05与0.01作为检验显著性,对于结果的计算要求具体的P值,如P=0.23或P=0.02。

2.在对论文进行讨论时,作为统计学方法产生的结果往往要作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支持其科学假设,对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至关重要。P值很大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属于大概率事件,P值很小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的概率很小。当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与观察的样本量的大小有关联,当样本量小的时候,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大,P值也可能很大;当样本量大时,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小,P值也可能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相关系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也与相关系数的大小没有绝对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的样本相关系数可能很小。因此,有统计学差异的描述并不一定意味着两组间差别很大,错判的危险性很大,显著性的检验为定性的结果,结合统计量大小方可判断是否具有专业意义。

变量间虚假的相关关系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相关,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并不表示变量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确定要根据专业知识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来考量。使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当两变量间具有显著性关系,但是从自变量推测因变量仍然不会很精确。相关或回归系数不能预测推测结果的精确程度,而只是预测一个可信区间。诊断性检验应用于人群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灵敏度、特异度的高低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并不能很肯定。“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同要求并不一致,在疾病患病率很低时,出现假阳性也是正常的,要确诊疾病必须要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因此,这两个率的计算方法必须交待清楚。

三、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材料与方法”中统计学方法常见的问题主要为:对样本的选择或者研究对象的来源和分组描述很少或者过于简单。例如,临床入组病例分组只采用简单的随机分组,未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未描述是否双盲双模拟,未设置空白对照组,分组后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描述未进行统计学检验,对于特殊的统计学方法没有详细交代;动物实验分组的随机化原则描述过于简单,没有具体说清完全随机、配对或分层随机分组等;统计分析方法没有任何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有的只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而不交代在软件中采用的统计方法;没有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出现样本量过于小等情况。

(二)“结果”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1.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出现的结果表达并不一定正确。例如前文所述数据的精确度要求。医学论文常见错误中包括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等统计学指标与原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对于率、例数、比值、比值比、相对危险度等统计学指标保留的小数点位数过多;罕见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现患率等指标没有选择好基数,导致结果没有整数位;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过多或者过少;常用的一些检验统计量,如F值、t值保留的位数不符合要求。

2.对统计学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时,一般采用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区分。计量资料常用三线表,在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说明,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可以采用加对数或其他的处理方式使其近似正态分布,否则只能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等指标进行描述。医学论文中常见未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的计算,影响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率、构成比等常用的计数资料指标,常见样本量过小的问题,采用率进行描述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绝对数进行说明会显得客观一些。还有一些文献将构成比误用为率,也是不可取的。

3.在判断临床疗效之一指标时,两组平均疗效有差别并不意味着两组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效或无效,必须通过计算有效率进行计算。如比较某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服药一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对血糖降低值分别为6.7 ±2.4 和1.2 ±0.6 ( P = 0.000 1) 。按空腹血糖值低于7.7mmol/L的疗效判定有效率,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6%和12.4% ,尽管平均疗效相差较多,但也要注意到该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24.4%)。对假设检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P 值的表达提倡报告精确P值,如P = 0.015或P = 0.321等。目前的统计学分析软件均可自动计算精确的P 值。例如常用的SAS,SPSS等,只要提供原始数据,就可以计算出t值、F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并可获得精确的P值。

四、小 结

提高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质量是编辑部值得重视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3],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应用和统计结果的表达正确与否,不仅体现了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对于提高期刊整体的学术质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传播也有着重要作用[4]。

参考文献:

[1] 李敬文,吕相征,薛爱华.医学期刊评论性文章摘要的添加对期刊被引频次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

[2] 陈长生.生物医学论文中统计结果的表达及解释[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

[3] 潘明志.新时期复合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 (22).

统计学专业毕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学士学位授予的一个重要依据。[1,2]然而,相较于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该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3]本文将以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为例,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找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本科专业设置于2003年,目前已有六届毕业生。经过学院和学校层面的努力,统计学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四成学生继续读研深造,就业的学生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上,就业率一直在85%左右。

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在培养方案中是6个学分。学生在第七学期开始选择指导教师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经过前6个学期的系统理论学习,统计学专业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了正确的统计思想和较强的统计软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综合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是统计学专业学生将上述基础和能力进一步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进行研究是必要和有意义的。[4]

一、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

从论文完成情况来看,每届的毕业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专业2007~2011年四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毕业论文及格率为99.18%。

从毕业论文研究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型论文和实证型论文,理论研究型论文表现为总结和论述现有统计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实证型论文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运用所学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管理、金融、医学、生物、工程、环境等领域进行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

从论文知识点范围的分析来看,学生论文绝大多数是统计专业问题,极少数是其他数学分支的问题。从中央民族大学历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分析,发现毕业论文中研究其他数学分支的问题占总数的6.50%,主要包括:一是其他科目的应用研究(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运筹学及空间解析几何等),占总数的1.63%。二是数学专业教育和数学思维的研究,占总数的4.87%。研究统计学专业问题的毕业论文占绝大部分,比例为93.50%,选题内容广泛且多为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医疗卫生、教育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由于受学校人文环境影响,很大比例的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约占总学生人数的30.08%。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抽样调查、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

此外,统计分析显示学生成绩普遍偏高,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尤其是实证类论文,存在着可以大量使用背景介绍和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的特点,因此,一些论文没有创新性和学术含量,但具有较大的篇幅,与理学院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成绩比较,其平均成绩相对较高,约80.42分。

二、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直接体现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果,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创新性、理论深度及论文写作常识多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

1.创新性不够

学生的毕业论文表现为理论性研究非常少,大都是实证型论文,并且多是简单的统计方法应用,缺少创新性研究和思考。从中央民族大学历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理论研究型论文只占4.89%,与实证型论文的比例为1︰19.45,比例悬殊,体现了学生在毕业论文大的选题过程中,避重就轻,缺乏创新的特点。如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我国人均GDP的预测”这类针对某经济指标进行预测的题目,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ARMA、灰色预测或者趋势外推方法等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做简单建模和分析,论文没有对指标本身的意义以及国内国际的社会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方法简单套用性质的论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2.选题过大、内容空泛,缺乏深入研究,存在抄袭、拼凑现象

有些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往往不能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和社会实践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只是一味的盲目的选择一些过大过空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难以看到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如有的学生针对CPI做研究,没有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只是收集了一些文献,很难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研究角度,造成了材料堆积且过于散乱,论文变成了一些材料的简单拼凑。有些论文针对某一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主题只是针对现有数据利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对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及方法的适用性不做针对性讨论,对所得的结论也不结合社会经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导致论文质量不高。

3.相对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较少

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较少,通过毕业 论文的 写作, 统计分析能力没有实质性提升。学生论文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集中于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其中回归分析方法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约41.46%,其他各统计方法使用的比例分别为:聚类分析为5.69%,判别分析为7.32%,相关性分析为14.63%,多元统计方法为2.44%,时间序列分析为3.25%,极少有学生使用教科书外的相对前沿的分析方法。

4.论文写作上存在结构不合理、没有相关研究介绍、创新点表述不清、参考文献不会正确标注等问题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论文写作不规范,专业性差。主要存在论文形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题目含糊、有些论文杂乱无章、口语化严重、可读性差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统计学系通过对论文进行详细审查以及 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发现毕业论文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论文不够重视

部分学生由于忙于考研学习而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研究,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忙于外出找 工作、 实习而无心认真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所需的必要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学生应付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论文的深度。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个教学环节,与考研的好坏无关,存在只要写了论文,教师都会让自己通过的侥幸 心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缺乏指导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指导教师所带毕业生人数过多,使得导师的工作量呈现超负荷状态,无法保证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致使部分学生的论文规范性较差,没有对存在的问题反复修改,使得学生论文存在诸多问题。

3.学生的专业训练还不够

大部分本科生没有经历过论文的写作训练,写作水平较低,不了解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及其格式,不知如何从科研的角度构思文章、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表达的观点不够准确清楚,论据亦不能很好地支持论点。另外,一些同学为了完成任务,直接将在 网络中搜索到的资料不假思索的拼凑在一起,使得内容不成体系,观点混乱。

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和 实践

1.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讲座、课堂传授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任何教学环节都不能替代的,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进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4]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2.选题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论文的创新性

在选择课题时,为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指导教师协商,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制定课题方案。统计学专业的教师一般除了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这类对理论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以外,很多教师还主持或参加有相应的 应用研究类项目。应用类项目大都需要实地调研(以及问卷涉及和数据分析)或者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引导学生参加这类项目来设计和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潜力。此外,鼓励和引导一些成绩较好,如让具备保研资格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讨论班或者课题组,选择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 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具备了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就能投入到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中。

3.重视平时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切身 体会到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本学科的实际业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专业知识的把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参加校级和国家级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申请“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训练 计划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项目的申请和实施以及研究 报告的写作,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目前,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的参与率在70%以上。此外,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有力地保障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训练

加强平时课堂上大作业的规范化,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通过平时的实践活动,如学生数学建模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等各类实践性项目来提高学生的 论文 写作能力。

5.实施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针对那些参与实际课题的学生,学院鼓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劳务费的形式给予其奖励,另外积极鼓励毕业论文质量优秀的学生进行投稿 发表。此外,还需对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规范化,建立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以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6.加强教师责任心,建立完善的机制

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 管理,从开题到中期检查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严格把关。为了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师生信息反馈机制改善师生分离状态,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同时设置适当的教师激励制度,中央民族大学目前对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有额外的课时补贴。

统计在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统计学信用的基石。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计优秀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统计安全与统计法治

摘要:本文对统计法治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统计数据质量与国家统计安全、统计法治和统计体制之间的关系,并且探讨了如何实现统计法治。

关键词:统计数据;统计安全;统计法治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统计法还不是很完善,在某些方面统计数据还是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我们知道一个法治的基础是这个法治的建设,统计法治也一样,由此,我国推出了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处分规定》,这种规定的推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统计数据质量与国家统计安全

国家统计安全从字面上的意义理解就是保证国家的统计工作安全地进行,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具体表现在数据的安全性、活动的安全性、技术手段的安全性。

在国家统计工作中所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威胁、外在威胁、技术威胁。这三方面对统计工作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总的来看,人为因素对国家统计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最严重,这种影响直接使统计数据发生变化。国家设立统计部门的目的是为了为国家的管理和决策服务,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给国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因此不合理的数据会影响到国家的决策,是国家对各个部门的管理缺乏依据。如果一个国家的统计数据不真实,那么会对这个国家造成多么大的危害我们可想而知。

第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统计数据密切相关,统计数据失真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上次全球性的全球危机,给人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具有周期性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控制经济周期的波动大小,延长周期的长度,最重要的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确的判断经济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

第二,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全与统计数据也有一定的必然联系,统计数据失真会对国家的社会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除此之外,统计数据同样制约着社会的稳定。比如,在中国的六十年代发生的“大跃进”每亩地的粮食产量超过万斤的严重失真数据,冲晕了老百姓的头脑,向上级部门谎报粮食产量数据,导致领导对国家粮食的生产形势产生了错误的评估,对粮食征收额度大大的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范围,造成了中国大部分地区闹粮荒,大量老百姓因饥饿而死亡,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三,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统计数据也有密切的关系,统计数据失真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数据统计管理人员凭借虚假的数据来谋取利益,这种行为在当今社会非常多见,我们称这种行为是数据腐败。这一现象明显的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存在着问题,深层次的反应了党风和政风问题。

二、统计的本质与统计法治

正如我们所想,统计就是有目的地去搜集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讨论,从这些数据中得到一定的客观规律。当我们进行某一项的统计活动时我们要明确统计的目的,统计的内容和统计 方法 这三项最基本的步骤,其中“统计的原因”是数据统计的根本,只有知道统计的是什么,统计的思想,下面的统计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毫无疑问,统计目的决定着统计结果。

总的来说,统计的本质就是通过数据整理来制定一些法制法规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虽然在不同的阶段统计目的有所不同,但在统计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都是人类的需求。因为,在各个社会阶段,人类都是在寻求自己的真理,而统计则是得到真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果在一个社会阶段统计数据失真,那么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就是统计活动的生命线。

三、统计法治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统计法制,领导干部要给大家起着榜样的作用,值得人们去效仿。如果在领导干部中出现了错误,在数据上弄虚作假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不能给大家起着模范作用,这样就会引起大家的效仿,时间长了,在整个社会中就没有良好的统计环境,那么统计法治就会在人们的脑中渐渐的淡去。

第二,统计法治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响应,也就是说要搞好统计法治就要以提高人民的统计素养为前提条件。这里的统计素养指的是人民对统计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他们的统计理论水平,更主要的是人民能否恰当的运用统计理论于实际生活中。我们知道,统计知识是统计法治的基础,统计观念是统计法治的灵魂。因此,统计法治是以人民的统计素养为前提条件,如果人民对统计知识了解甚少,那么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就不能确切的理解统计的意义和对过程的重要程度,甚至会随意的编造数据,这样会严重影响统计活动的正常进行,统计数据的真实度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提高人民的统计素养,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典型的案例去引导民众对统计法治认识性,让民众意识到统计违法会给自身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统计法》和《处分规定》深入人心。

第三,舆论对于统计法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既具有正面的宣传引导作用也具有负面的监督批评作用。如果我们正确的使用舆论会给统计法治带来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电视等各种传媒设施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媒介来对统计法规进行宣传,对老百姓进行统计知识的普及,对于那些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人和事要大胆的曝光。使公众都参与到统计法治的舆论范围中,揭发检举周围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人,对于那些对统计法律法规有贡献的人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此外,要争取到各个大网站和报社的支持,利用这些强有力的 渠道 做好统计工作的宣传工作。目前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做好《处分规定》的宣传工作,为《处分规定》的宣传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进行有力的监督。

除此之外,我们要对传统的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形成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统计系统,能够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给统计法治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金昌.浅论官方统计的本质[J].中国统计,2005(12).

[2]李金昌.浅论国家统计安全[J].中国统计,2006(08).

[3]李金昌.论统计素养[J].浙江统计,2006(01).

浅论提高企业统计质量优化统计服务

摘要: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 企业管理 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文章 分析了企业统计工作现状中存在的四方面问题,从五方面提出加强统计管理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的 措施 ,以期提高统计质量,优化统计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统计 质量 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统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认识国情、研究国力、制定国策、监督国是,实行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工业统计是统计的一个分支,而作为工业统计基本单位的企业,其统计又是企业认识再生产过程及其规律的一种工具,是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企业的诸多重大决策依据均来自于统计数据,因此提高统计质量,优化统计服务,强化统计工作对企业强化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产生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正为愈来愈多的企业所重视。

一、正视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国有发电企业大都脱胎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下,虽已建立比较完备和成熟的统计工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但在适应新的市场竞争要求面前,仍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基础设施薄弱,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电厂计量等设施建设。如某厂是一个建厂五十余年的老厂,设备陈旧落后,目前统计数据的取得还停留在运行人员的运行记录表纸阶段,这就造成了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因运行考核主要依据被考核的人所记录的各项统计指标,形成了运行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上的缺陷,造成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下滑和统计职能上的缺失。

比如其老厂主蒸汽系统为母管制,由于小集体利益的驱使,锅炉运行人员为提高锅炉效率会将锅炉蒸汽流量虚大记录,汽机运行人员为降低汽机汽耗率会将汽机侧主蒸汽流量虚小记录,这样就造成了计算中从锅炉到汽机的管道损失的增大,与实际运行情况不符;另一方面由于运行记录为一小时记录一次,由点之和代表全天情况难免有失偏颇。

因此迫切需要一方面加快网络等现代化技术的建设,实现数据的在线采集;另一方面在计量设备上,尽量将一些需要总量的数据如锅炉、汽机主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的表计设为积算器,避免点记出现的误差。二是统计数据严重滞后于企业市场化管理,需进一步规范统计指标。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深入,原有的部分统计指标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比如在电厂的产成品上,过去强调的多是发电量完成的多少,而现在则更多强调上网电量——即最后进入电网的电量,最终能形成收入的电量,并且具备上网电量关口计量表计。

目前一些财务指标如发电单位成本已同上网电量接轨,变为单位上网电量所耗用的成本,同步诸如发电煤耗、供电煤耗等指标也需同上网电量发生关系,改为统计上网电量标准煤耗率,即单位上网电量所耗用的标煤量,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电厂的综合能耗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三是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需进一步强化统计队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人们普遍认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数字加减,因此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倾斜力度小。老厂存在的情况大多是统计人员没有正规学历,只靠老师傅“传、帮、带”来开展统计工作,但对于新建发电企业来说,要么是新 毕业 的大学生,要么是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的职工,大多专业不对口,统计人员的素质仍然参差不齐,有待加大培训力度。

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解决统计人员的素质问题,比如派统计人员到专业学校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或者请统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到企业为统计人员讲课,现场指导,解难答疑等。四是数据上报渠道混乱,需进一步统一上报口径。目前需要基层统计报表的部门主要有国家及政府统计部门、行业部门、企业上级及内部各相关领导及部门。

这些部门所需报表数目繁多,而且很多是一个部门一个系统,这就造成同一指标统计人员要输入多次的现象,既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统计数据出现误差的概率。因此还需将对政府及上级行业部门的报表与厂内所编的报表程序进行链接,直接取数,这样就理顺了内部管理和外部提供资料的关系,把向外部 报告 资料和内部管理融为一体,不重不漏,既方便了统计工作,又能杜绝统计数据的主观造假及无意的出错。

二、加强统计管理工作,提高统计质量

企业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按照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有效。

1.必须深入贯彻执行统计法,杜绝违法统计现象的发生。

统计工作,首先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因此,一方面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时时、处处、刻刻注意宣传统计法,尤其是针对原始数据的来源——运行人员的记录, 教育 督促他们要尊从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反映机组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统计局的号召,定期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利用活动时间认真学习统计法并进行重点抽查,对虚记、估记数据的人员严格考核,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2.完善统计管理办法,规范统计工作秩序。

为搞好企业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发展电力市场经济服务,根据统计法,必须编制企业统计管理制度,从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统计工作的分工和内容、统计管理、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全厂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制度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尤其是要将统计工作详细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人员,并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完成工作并相互报送报表的时间,以减少统计工作中的推诿扯皮现象,规范并理顺各部门的统计工作,全厂的统计工作才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3.认真编报各类报表,确保报表报送的时效性:目前基层统计部门的报表按时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为快报,即在事件发生24小时以内必须上报的报表,主要是针对一些异常、障碍及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情况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上级部门及时了解事件真相。

第二类为日报,即反映前一天全厂机组的运行情况,包括发电量、上网电量、供热量、供电煤耗等一些大指标及压力、温度等小指标,风力发电要有日平均风速等指标等,主要是为生产部门及主管领导及时了解各种运行状况下的运行参数,以便更好地进行运行调度,保证机组在最合理、经济条件下运行。

第三类为月报,即在日报的基础上进行累计计算,加上月末粉位调整、煤场盘煤及全月燃油后进行计算的报表;

第四类为季报,即在月报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第五类为年报,主要包括一些大的生产经营指标及机组设备方面的变更。无论是何种报表的编制,均应严格按照统计标准,并根据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统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统计人员在每月1日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必须以比平时正常上班都要早的时间来提前上班,统计人员牺牲了诸如 元旦 、 春节 、五一、十一等多个节假日,目的只是为了保证能按时准确地向厂内相关部门、上级政府部门及行业部门提供准确无误的报表,优质完成统计服务工作。

4.开展统计分析调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分析是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发电企业均实行以月度为周期的统计分析制度,每月各相关部门对所辖指标的当月及累计发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分析工作,由计划统计部门汇总并报相关领导、车间、部室、公司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每季召开一次全厂统计分析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党政主要领导及各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以全厂经济效益目标为中心,突出重点,不回避难点和矛盾,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建议。

在此基础上,还应不定期地实行专题分析,针对目前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指标看问题。如针对某段时间供电煤耗奇高,可进行降低供电煤耗的专题探讨分析、针对综合厂用电率高可进行上网电量的结构分析及降低厂用电率可采取的措施,针对供热与电厂效益的关系可进行热电联产经济效益分析,针对供水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可进行提高关口计量表计的准确性等专题分析,尤其现在新建发电企业,如风电、光伏电站,因可借鉴的历史资料较少,更应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没有同期数据比较,就要加大与可研资料的对比分析,加大与同区域发电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或者是针对实际问题开展一些专题分析。

如某光伏电站,经常出现直流柜空气开关跳闸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及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发现有一16回路汇流箱接入80A空开,行成“小马拉大车”的情况,负荷超过80A空开所能承受的电流后,开关跳闸,有一8回路汇流箱接入160A空开,形成“大马拉小车”的局面,影响发电量的减少,经过厂家配合重新接线后,再没出现开关跳闸情况,且最高负荷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些专题分析切实能起到统计分析的目的,从而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为确保发电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5.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统计事业是一项智力型事业,高智力型事业与低整体素质的矛盾是阻碍统计工作大踏步前进的主要障碍。要冲破这一障碍,就必须大力发展统计教育,建立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现代科学和多方面技能的统计队伍。在统计人员的培训上,要坚持国家与地方并举,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时间上以业余为主,方法上以参加培训班为主,内容上以更新提高为主。如:每位统计人员均需取得统计上岗证并保证年检制度;参加各种统计普法培训;参加国家统计学会及电力学会举办的培训班等,进行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地教育培训,大大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统计工作的优质服务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统计工作也会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质量,优化统计服务,确实当好企业领导及更高层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新编工业统计工作指南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工业统计手册.广西经济出版社,2010

3.樊华英.如何提高统计质量.广西经济出版社,2010

4.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计划与投融资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计划与投融资管理制度汇编

(三)C8 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1、统计研究 2、数理统计与管理 3、中国统计 4、统计与决策广东省内的统计类期刊,还真没有查到。以上的都是统计类的核心期刊!

统计发表论文

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统计类论文投稿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统计类论文投稿篇1 我国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摘 要:目前,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但缺乏定量的统计分析。本文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的数量、年份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物件、主题内容分布等进行分析,以探索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状况,了解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总体概况和发展趋势,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档案资讯服务;论文;定量分析 随着中国资讯化的深入,资讯被提高到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三大资源的高度上,使得“资讯服务的学术研究如火如荼,且成果颇丰。但档案资讯工作一直强调保密性,长期受到‘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的影响,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直接阐释档案资讯服务内涵的论述则更少”。[1]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才有学者提出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进行探讨,从此,这一问题逐渐成为档案学的研究热点被档案学界广泛关注。由此可见,我国对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但发展比较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资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本文以“档案资讯服务”为关键词,时间截止点为2010年,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录的论文进行调查,分别查询到相关论文为347篇和253篇,删除其中重复收录的论文,实际得到论文448篇。通过对这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论文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论文的数量和年份分布 论文的数量是研究成果的丰硕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论文数量将直观体现当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统计论文数量和年份分布情况,大体上可以反映这些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水平、广度、深度以及发展趋势。《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收录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数量及其年份分布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备注:以上比例资料的统计采用四舍五入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在整个90年代,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不够重视,研究相当粗浅,不够深入,这一点,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均在10篇以内,1996年、1998年只有2篇论文发表,1995年以前一共也只有9篇。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仅是个别有敏锐社会洞察力的档案学者的初步研究。到了2000年以后,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研究的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扩大,这一点,反映在论文数量上持续上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均在12篇以上,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30篇以上。其中,2007年、2010年论文数量更是超过了50篇。由此看出,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并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即便如此,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整个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从每年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上看,还不足以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全面、深入的研究。 同时,从上表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提出开始,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在持续深入,其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深入发展。 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资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变成人们的劳动的物件和劳动产品,成为资讯经济形成和发展的生产力要素,对于未来社会的生产力结构变化起主导作用。档案馆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档案资讯储存机构,其档案资讯服务能力和水平等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大大提高。作为重要的资讯来源的档案馆的地位和职能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服务成为档案馆的重要职能也将极大程度地促进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在2004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将档案馆定位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档案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资讯服务中心”。将档案馆的资讯服务水平和能力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其所提供的档案资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必然带动档案学术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持续深入,研究的广度继续扩大。不仅巨集观领域方面的研究将继续加强,而且微观领域方面的研究也必将得到广泛重视,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也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2 论文数量期刊分布 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是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主导力量、研究基础和掌握该领域期刊学术权威的最有效方法,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明确的向导和有效的资料支援。同时,也使得相关刊物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继续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为推动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统计如下表所示: 我们可以从上表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非专业刊物和各大学学报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合计达到151篇,约占总论文数的33.7%,达到相当高的比例。出现这个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有相当多的档案学者在高校、 *** 等部门任职,因此,其必然首选自己所在的单位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作为研究物件,发表论文的刊物也必然首选所在部门、单位主办的学术刊物。在大学学报、非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大多是高校老师或其他部门的档案学者。由于高校老师、档案学者拥有各自相对有利研究条件,因此,其研究成果不容置疑,是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未来学界在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中,不应该忽视非专业刊物和大学学报中的相关研究成果。 同时,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绝对主导的力量,各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相对平衡。虽然,《兰台世界》发表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论文达到53篇,但其他档案学界公认的学术权威的《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等核心刊物,其发表的论文数量还偏少,基本都是在10多篇。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水平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档案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未来的研究中,《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等核心刊物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致力于领导、推动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提高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水平,推动档案资讯服务工作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 论文研究物件分布及其研究状况 考察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过去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从哪些主体对档案资讯服务展开研究,了解过去研究中的成果与不足,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使我们未来的研究工作有的放矢。通过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进行归纳和统计,得到论文主要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三: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物件分布情况表单位:篇 研究物件 数量 综合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 326 高校、科研单位档案资讯服务 59 数字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 22 城建档案资讯服务 14 企业档案资讯服务 13 医院档案资讯服务 9 军队档案资讯服务 5 通过表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3.1 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档案馆的资讯服务问题上,发表论文达到326篇之多,占所有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发表论文数量的72.8%。这是因为,综合档案馆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档案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资讯服务中心”,在整个档案资讯服务中处于中心领导地位。因此,其资讯服务的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必然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丰富也就在情理之中。 3.2 高校、科研单位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占到相当高的比例,有59篇,约占13.2%。这是因为,有些档案学者除了在档案馆工作外,还在高校 *** 或者是高校档案专业的老师及其档案工作人员。他们精通档案的相关知识,熟悉档案学界整体的学术环境,拥有图书馆、整体学术氛围相对浓厚等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对于研究物件的选择必然首先选择自己熟悉的物件,因此,高校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取得较大研究成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3.3 数字档案馆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从目前的实践工作来看,应该是属于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当中的一部分,之所以独立出来,是因为数字档案馆的档案资讯服务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数字档案馆”这一概念提出来到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达到22篇,数字档案馆的资讯服务问题研究已经渐渐深入,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3.4 城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企业档案资讯服务问题、医院档案资讯服务问题、军队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的研究则由于其各自独特的专业性,既有丰富的档案知识又了解各专业、各部门专业知识的档案学者数量有限,因此,研究成果较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只有14篇、13篇、9篇、5篇,在整个档案资讯服务研究的论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偏少。因此,未来的档案学研究应该加强微观领域的研究。 4 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及其研究状况 研究档案资讯服务研究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可以了解过去档案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了解过去研究的重点和薄弱环节,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清华期刊全文资料库》和《维普科技期刊资料库》所收集到的448篇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纳和统计,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四: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内容分布情况表单位:篇 研究主题内容 数量 档案资讯服务理念 242 档案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 106 档案资讯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个性化、网路化 76 档案资讯服务模式、体系、机制 45 档案资讯服务的法律和安全问题 17 通过表四,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4.1 对于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还集中于抽象的意识层面等巨集观领域,对于具体的实践层面等微观领域的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一点,从表四可以看出来,档案资讯服务理念方面研究达到242篇,约占总数的54%,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说明当前档案学界对档案资讯服务的研究还集中于巨集观领域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应继续加强巨集观领域的研究外,还须特别注意微观领域的具体研究。 4.2 对于如何提高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等的研究还很不够,只有106篇,约占23.7%,这是因为,对档案资讯服务方式、服务策略、服务手段的研究与社会实践联络紧密,能够对当前的档案资讯服务工作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与现实工作联络的相关主题的研究,以推动当前档案资讯服务的发展,树立档案馆全新的服务形象。 4.3 档案资讯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个性化、网路化是随时代发展而提出来,成为近几年来档案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新方向,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发表了76篇学术论文,约占论文总量的17%。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对当前的档案资讯服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4.4 档案资讯服务模式、体系、机制是整个档案资讯服务工作能否顺利、科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但当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只有45篇,约占论文总量的10%。因此,未来的档案资讯服务研究,应用系统的观点,对档案资讯服务的模式、体系、机制等客观层面加强研究,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寻找适合中国档案资讯服务的服务模式、体系、机制。 4.5 档案资讯服务的法律和安全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发表的论文数就可以看出来,仅有17篇,约占论文总量的3.8%。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有档案学者既精通档案学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法学知识的人数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档案资讯服务水平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相关法律和安全问题还未充分暴露出来。这一点,应该引起档案学界的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未雨绸缪,以保证档案资讯服务始终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通过以上统计,我们对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档案资讯服务问题以来,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有了基本了解,同时,也明确地看到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这将成为未来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坚实基础。希望通过对我国档案资讯服务问题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为推动档案学界科学全面地继续深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提供资料上的支援,最终,促进档案资讯服务工作的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统计类论文投稿篇2 农业科技中存在的统计学问题及分析 农业科技期刊作为实施国家科技兴农、科教兴国战略及推动中国传统农业转化成现代农业的重要智力支撑和资讯保障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1]。编辑工作是科研成果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和科技资讯的正确传播[2]。农业统计学是一门新兴而发展中的学科,与其他部门统计学相比,其研究物件农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研究内容上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即研究农业多个部门农林牧副渔经济的综合发展及五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客体方面的农业所有制形式变动较大,研究范围较广[3]。农业统计学应是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 1 农业科技论文中普遍存在的统计学问题 1.1 设计方法不合理 设计方法中存在样本量少、缺乏代表性或没有随机抽样,对照设定不合理,统计软体应用和统计方法错误等。如:“在一篇论文中对菠萝蜜蜜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风险评估”一文中,菠萝蜜消费量采用水果的消费量资料,其中水果的种类繁多,不能代表菠萝蜜消费量。 1.2 统计学方法使用不当 结果与分析中资料不采用统计学分析,直接从资料的大小进行比较;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与设计方法的要求不符合;将重复结果作为独立变数进行分析;t检验与方差分析混用t检验是假设检验,用来检验一个正态总体或2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假设,也可检验成对资料的均值假设问题,一般适用于2个变数均数间的差异检验,多于2个变数间的均数比较要用方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不正确等[4],如下例。 “热研2号柱花草高效固氮根瘤菌的筛选”一文中对柱花草含氮量、茎叶干重、株高、鲜重、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磷含量及根瘤鲜重等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前2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72.5 %,因此,只要提炼2个公因子即可表1。第一主因子主要由茎叶干重、鲜重及根瘤鲜重决定。这3个变数在因子F1上有较高的正载荷,因此第一因子F1主要代表了产量性状,同时第一公因子F1对各变数的方差贡献率达58.3 %。第二公因子F2主要由含氮量、固氮酶活性及平均磷含量决定。因此,第二公因子F2主要代表了植株氮及磷的含量,代表了柱花草的品质性状。F2对各变数方差的贡献率占14.2 %。前2个公因子对8个指标变数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到58.30 %,说明这2个主因子基本上概括了8个变数的主要资讯表2。 此例运用因子分析结果存在以下错误:1一般情况下,累积贡献率超过75 %即可,前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1.74 %,可提炼3个公因子。2表1中F1-8表示错误,应为干重、含氮量、鲜重、株高、固氮酶活性、根瘤数、根瘤鲜重及平均磷含量等指标。3表1和表2资料可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3。一般情况下,将载荷绝对值大于0.4的视为高载荷;第一公因子F1包括干重、含氮量、鲜重、株高等4个指标;第二公因子F2包括固氮酶活性、根瘤数、根瘤鲜重等3个指标;第三公因子F3包括磷含量1个指标。 1.3 误解p值含义 误解p值含义、过分相信小样本研究得出的结果等。如: A、B两市随机抽取的桂圆肉,每个区各抽取25份样品,调查二氧化硫含量,其均值在 *** 标准以下,则认为2个市的桂圆肉中二氧化硫含量未超过食品新增剂使用标准规定100 mg/kg的 *** 标准。 2 论文出现统计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对农业统计学的作用认识不足 相关科研单位对统计学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在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上严重缺乏强有力的统计学指导和支撑[5]。近年来,某些单位或 *** 部门重视SCI源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以SCI论文标准作为评价、考核、聘用科研人员和评审科技期刊的重要依据。而对学术论文的设计方法是否正确,分析结果是否严谨,调查或试验资料是否真实,结论是否能经得起推敲,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和学术水平如何等问题,却不够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对统计学教学不够重视,很多高等农业院校未开设农业统计学课程;或教学质量差,学起来枯燥;或教材与研究实际不符,导致学不能致用。 2.2 不重视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统计学是通过搜寻、整理、分析资料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物件本质的目的,甚至预测该物件未来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6],其公式概念多,逻辑性强,与数学联络紧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由于对统计学知识掌握不够或不重视统计学方法的使用,导致对科技论文资料缺乏统计分析或统计方法使用不当。 2.3 编辑缺乏统计学知识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所学专业主要有农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质量检测等,有些专业并没有开设统计学这门学科,缺乏农业统计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统计学原理的理解较难,统计方法使用灵活,编辑人员很难做到精通,难以判断科技论文中的设计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科技论文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3 给作者的建议 3.1 增强统计学思维判断能力 作者在书写农业科技论文时,首先应考虑其研究方案、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中是否应用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做到合理、正确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资料。 3.2 加强统计学知识学习 统计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非统计学专业毕业人员一般很难做到精通。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应加强农业统计学知识学习,其方法主要有:1积极参加培训。目前,有关统计学方面的培训主要有全国生物医学统计学培训、高校的统计学培训等。2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统计学基础薄弱的作者,可以看些简单易懂的统计学以及统计软体书籍,比如《统计学世界》戴维·S·穆尔著、《统计学》M·R·斯皮格尔 L·J·斯蒂芬斯著、《统计学原理》S·伯恩斯坦 R·伯恩斯坦著、《多元统计分析与SAS系统》、《SPSS中文版教程》等。 3.3 重视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 论文中是否应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已成为其科研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标志[7]。农业科技论文中普遍存在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乱用或错用统计分析方法等现象,从而影响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持续性。作者应重视农业科技论文中的统计学分析问题,按农业期刊稿约中明确规定的统计学要求规范论文书写。 作者应掌握农业统计学知识,增强统计学思维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写好一篇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论文。作者倘若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忽略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因此,作者掌握农业统计学知识是农业科技论文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统计学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非统计学专业毕业人员一般很难做到精通。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统计类论文投稿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学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解析

一、引 言

医学由于其研究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常需要应用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由于有些作者对医学科研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缺乏深刻了解,在医学论文中错误应用统计学方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直接导致统计结果的错误。例如统计学图表、统计学指标、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等。因此,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并将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正确的描述有助于单篇论著的质量提高,现将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应用及其常见结果的错误解析如下。

二、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概况

医学论文的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1],主要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组成。一般要求要写明主要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研究结果和P值。一篇医学论文的质量往往通过摘要的统计学结果部分就能判断。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表达直接影响单篇论著的科研水平。

(一)材料与方法部分

正文中,材料与方法部分必须对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应用、统计学显著性的设定进行明确说明。通过对统计学方法的描述,读者应该清楚论著的统计学设计思路。材料部分要清楚说明样本或病例的来源、入组和排除标准、样本量大小、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设定条件、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研究、调查或者实验性研究、其他与研究有关的一般资料情况,其目的是表明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他人作相关研究时具备可重复性。方法部分应详细叙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处理过程、观察的具体指标、采用的测量技术,要具备可比较性和科学性,

方法部分还要专门介绍统计分析方法及其采用的统计软件。不同的数据处理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必须清楚的说明计数或者计量资料、两组或者多组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常用的有两组间计量资料的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的F检验,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有些遗传学研究方法还有专门的统计学方法,要在这里简要说明并给出参考文献,还要简单叙述统计方法的原理。统计学软件要清楚的说明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如基于家系资料研究的FBAT1.7.3版本。

(二)论文结果部分

论文结果部分要显示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统计量[2],所采用的统计学指标较多时,往往分开叙述。分组比较多时还要借助统计图表来准确表达统计结果。对于数据的精确度,除了与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外,还与样本本身的均数有关,所得值的单位一般采用紧邻均数除以三为原则。均数和标准差的有效位数要和原始数据一致。标准差或标准误差有时需要增加一个位数,百分比一般保留一个小数。在统计软件中,分析结果往往精确度比较高,一般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其靠近实验的实际情况,否则还会降低论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结果部分的统计表采用统一的“三线”表,表题中要注明均数、标准差等数据类型。表格中的数值要按照行和列进行顺序放置,要求整齐美观,不能出现错行现象。要明确标注观察的例数,得到的检验统计量。统计图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结果,如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散点图可以显示个体值的散布情况。曲线图表达个体均值在不同组别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或者不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的结果。误差条图由均数加减标准误绘出,描述的是67%的置信区间,不是95%,提倡在误差条图采用95%的置信区间。

关于统计量,一般采用均数与标准差两个指标,均数不宜单独使用。使用均数的时候要明确变异指标标准差或者精确性指标标准误。关于百分比,分母的确定必须要符合逻辑,过小的样本会导致分母过小而出现百分比过大的情况。百分率的比较要写清两者中不同的变化,可以采用卡方检验。

1.假设检验的结果中,常见只写P值的情况,有时候会误导读者,也会隐藏计算失误的情况,因此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值、t值,可以增强可信度。对于率、相关系数、均数这类描述统计量,要清楚写明进行过统计学检验并将结果列出。P值一般取0.05与0.01作为检验显著性,对于结果的计算要求具体的P值,如P=0.23或P=0.02。

2.在对论文进行讨论时,作为统计学方法产生的结果往往要作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支持其科学假设,对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至关重要。P值很大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属于大概率事件,P值很小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的概率很小。当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与观察的样本量的大小有关联,当样本量小的时候,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大,P值也可能很大;当样本量大时,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小,P值也可能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相关系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也与相关系数的大小没有绝对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的样本相关系数可能很小。因此,有统计学差异的描述并不一定意味着两组间差别很大,错判的危险性很大,显著性的检验为定性的结果,结合统计量大小方可判断是否具有专业意义。

变量间虚假的相关关系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相关,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并不表示变量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确定要根据专业知识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来考量。使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当两变量间具有显著性关系,但是从自变量推测因变量仍然不会很精确。相关或回归系数不能预测推测结果的精确程度,而只是预测一个可信区间。诊断性检验应用于人群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灵敏度、特异度的高低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并不能很肯定。“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同要求并不一致,在疾病患病率很低时,出现假阳性也是正常的,要确诊疾病必须要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因此,这两个率的计算方法必须交待清楚。

三、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材料与方法”中统计学方法常见的问题主要为:对样本的选择或者研究对象的来源和分组描述很少或者过于简单。例如,临床入组病例分组只采用简单的随机分组,未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未描述是否双盲双模拟,未设置空白对照组,分组后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描述未进行统计学检验,对于特殊的统计学方法没有详细交代;动物实验分组的随机化原则描述过于简单,没有具体说清完全随机、配对或分层随机分组等;统计分析方法没有任何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有的只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而不交代在软件中采用的统计方法;没有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出现样本量过于小等情况。

(二)“结果”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1.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出现的结果表达并不一定正确。例如前文所述数据的精确度要求。医学论文常见错误中包括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等统计学指标与原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对于率、例数、比值、比值比、相对危险度等统计学指标保留的小数点位数过多;罕见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现患率等指标没有选择好基数,导致结果没有整数位;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过多或者过少;常用的一些检验统计量,如F值、t值保留的位数不符合要求。

2.对统计学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时,一般采用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区分。计量资料常用三线表,在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说明,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可以采用加对数或其他的处理方式使其近似正态分布,否则只能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等指标进行描述。医学论文中常见未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的计算,影响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率、构成比等常用的计数资料指标,常见样本量过小的问题,采用率进行描述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绝对数进行说明会显得客观一些。还有一些文献将构成比误用为率,也是不可取的。

3.在判断临床疗效之一指标时,两组平均疗效有差别并不意味着两组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效或无效,必须通过计算有效率进行计算。如比较某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服药一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对血糖降低值分别为6.7 ±2.4 和1.2 ±0.6 ( P = 0.000 1) 。按空腹血糖值低于7.7mmol/L的疗效判定有效率,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6%和12.4% ,尽管平均疗效相差较多,但也要注意到该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24.4%)。对假设检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P 值的表达提倡报告精确P值,如P = 0.015或P = 0.321等。目前的统计学分析软件均可自动计算精确的P 值。例如常用的SAS,SPSS等,只要提供原始数据,就可以计算出t值、F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并可获得精确的P值。

四、小 结

提高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质量是编辑部值得重视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3],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应用和统计结果的表达正确与否,不仅体现了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对于提高期刊整体的学术质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传播也有着重要作用[4]。

参考文献:

[1] 李敬文,吕相征,薛爱华.医学期刊评论性文章摘要的添加对期刊被引频次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

[2] 陈长生.生物医学论文中统计结果的表达及解释[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

[3] 潘明志.新时期复合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 (22).

统计学专业毕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学士学位授予的一个重要依据。[1,2]然而,相较于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该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3]本文将以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为例,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找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本科专业设置于2003年,目前已有六届毕业生。经过学院和学校层面的努力,统计学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四成学生继续读研深造,就业的学生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上,就业率一直在85%左右。

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在培养方案中是6个学分。学生在第七学期开始选择指导教师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经过前6个学期的系统理论学习,统计学专业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了正确的统计思想和较强的统计软件应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等综合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是统计学专业学生将上述基础和能力进一步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进行研究是必要和有意义的。[4]

一、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分析

从论文完成情况来看,每届的毕业论文基本都能达到论文教学环节的要求,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统计学专业2007~2011年四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毕业论文及格率为99.18%。

从毕业论文研究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理论研究型论文和实证型论文,理论研究型论文表现为总结和论述现有统计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实证型论文主要表现为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运用所学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管理、金融、医学、生物、工程、环境等领域进行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

从论文知识点范围的分析来看,学生论文绝大多数是统计专业问题,极少数是其他数学分支的问题。从中央民族大学历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分析,发现毕业论文中研究其他数学分支的问题占总数的6.50%,主要包括:一是其他科目的应用研究(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运筹学及空间解析几何等),占总数的1.63%。二是数学专业教育和数学思维的研究,占总数的4.87%。研究统计学专业问题的毕业论文占绝大部分,比例为93.50%,选题内容广泛且多为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医疗卫生、教育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由于受学校人文环境影响,很大比例的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约占总学生人数的30.08%。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抽样调查、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

此外,统计分析显示学生成绩普遍偏高,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尤其是实证类论文,存在着可以大量使用背景介绍和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的特点,因此,一些论文没有创新性和学术含量,但具有较大的篇幅,与理学院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成绩比较,其平均成绩相对较高,约80.42分。

二、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直接体现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果,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论文和考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创新性、理论深度及论文写作常识多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

1.创新性不够

学生的毕业论文表现为理论性研究非常少,大都是实证型论文,并且多是简单的统计方法应用,缺少创新性研究和思考。从中央民族大学历届统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理论研究型论文只占4.89%,与实证型论文的比例为1︰19.45,比例悬殊,体现了学生在毕业论文大的选题过程中,避重就轻,缺乏创新的特点。如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我国人均GDP的预测”这类针对某经济指标进行预测的题目,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ARMA、灰色预测或者趋势外推方法等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做简单建模和分析,论文没有对指标本身的意义以及国内国际的社会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这种方法简单套用性质的论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2.选题过大、内容空泛,缺乏深入研究,存在抄袭、拼凑现象

有些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往往不能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和社会实践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只是一味的盲目的选择一些过大过空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难以看到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如有的学生针对CPI做研究,没有深入了解问题的实质,只是收集了一些文献,很难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研究角度,造成了材料堆积且过于散乱,论文变成了一些材料的简单拼凑。有些论文针对某一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主题只是针对现有数据利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对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及方法的适用性不做针对性讨论,对所得的结论也不结合社会经济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导致论文质量不高。

3.相对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较少

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较少,通过毕业 论文的 写作, 统计分析能力没有实质性提升。学生论文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集中于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其中回归分析方法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约41.46%,其他各统计方法使用的比例分别为:聚类分析为5.69%,判别分析为7.32%,相关性分析为14.63%,多元统计方法为2.44%,时间序列分析为3.25%,极少有学生使用教科书外的相对前沿的分析方法。

4.论文写作上存在结构不合理、没有相关研究介绍、创新点表述不清、参考文献不会正确标注等问题

从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论文写作不规范,专业性差。主要存在论文形式不规范、结构不合理、题目含糊、有些论文杂乱无章、口语化严重、可读性差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统计学系通过对论文进行详细审查以及 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座谈,发现毕业论文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论文不够重视

部分学生由于忙于考研学习而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研究,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忙于外出找 工作、 实习而无心认真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所需的必要时间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学生应付了事,从而无法保证论文的深度。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个教学环节,与考研的好坏无关,存在只要写了论文,教师都会让自己通过的侥幸 心理,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缺乏指导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指导教师所带毕业生人数过多,使得导师的工作量呈现超负荷状态,无法保证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致使部分学生的论文规范性较差,没有对存在的问题反复修改,使得学生论文存在诸多问题。

3.学生的专业训练还不够

大部分本科生没有经历过论文的写作训练,写作水平较低,不了解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及其格式,不知如何从科研的角度构思文章、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表达的观点不够准确清楚,论据亦不能很好地支持论点。另外,一些同学为了完成任务,直接将在 网络中搜索到的资料不假思索的拼凑在一起,使得内容不成体系,观点混乱。

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和 实践

1.加强毕业论文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讲座、课堂传授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任何教学环节都不能替代的,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进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4]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2.选题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论文的创新性

在选择课题时,为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指导教师协商,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制定课题方案。统计学专业的教师一般除了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这类对理论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以外,很多教师还主持或参加有相应的 应用研究类项目。应用类项目大都需要实地调研(以及问卷涉及和数据分析)或者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建模。引导学生参加这类项目来设计和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潜力。此外,鼓励和引导一些成绩较好,如让具备保研资格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讨论班或者课题组,选择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 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具备了保研资格的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就能投入到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中。

3.重视平时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切身 体会到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了解本学科的实际业务,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专业知识的把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参加校级和国家级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申请“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训练 计划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项目的申请和实施以及研究 报告的写作,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目前,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的参与率在70%以上。此外,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有力地保障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训练

加强平时课堂上大作业的规范化,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通过平时的实践活动,如学生数学建模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等各类实践性项目来提高学生的 论文 写作能力。

5.实施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针对那些参与实际课题的学生,学院鼓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劳务费的形式给予其奖励,另外积极鼓励毕业论文质量优秀的学生进行投稿 发表。此外,还需对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进行规范化,建立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优秀毕业论文奖励制度,以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6.加强教师责任心,建立完善的机制

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 管理,从开题到中期检查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严格把关。为了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师生信息反馈机制改善师生分离状态,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同时设置适当的教师激励制度,中央民族大学目前对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有额外的课时补贴。

累计成绩。统计论文发表情况是学校为了累计学生所发表的成绩,累积到总成绩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 索引序列
  • 统计论文发表
  • 论文发表统计
  • 发表论文统计
  • 发表统计论文
  • 统计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