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期刊论文邮件

发表期刊论文邮件

发布时间:

期刊投稿邮件附件

最好放在附件中,正文中格式容易变化

邮箱格式是: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以QQ邮箱为例,QQ邮箱的格式为:qq号@qq.com。使用QQ邮箱投稿的操作方法参考如下:

1、打开QQ邮箱官网。

2、输入QQ账号密码进行登录。

3、在QQ邮箱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写信。

4、在写信界面输入收件人的邮箱,以及填写好主题和正文后点击发送即可。

这样不好,你应该首先把文章按要求设置好版面,然后存储,在发邮件时用邮箱的附件功能,浏览你存储的文章,把它上传的网络,这样对方收到你的稿件时,看到的才是一篇清晰完整的论文。

投稿分两种情况,1、直接过去投,2、网投。1、直接过去投对于本校的或者本地的杂志,记得一定要直接过去投。因为这样方便登记,可以减少编辑从网上下载下来慢慢登记的过程。呵呵,有些粗心的编辑说不定会把你的文章给漏掉。去登记的时候,带上三份稿件和电子版。一份便于编辑送出去审稿,一份给编辑保留,一份问编辑哪些需要修改以此表示你投稿的诚意。电子版最好用U盘拷来,邮箱有一份,防止出现意外。记得带上审稿费啊。(论文的格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后给大家再讲)。现在的杂志一般审稿至少都三个月,因为送给那些教授专家审稿,那些人都是一些大忙人,就算编辑催上几十次,也要三个月,如果不催一年也有可能。2、网投如果是网投,记得不要仅仅发一篇文章给编辑,什么都不说。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搞学术都忘了礼貌了。因为每天编辑都会收到几十封甚至几百封投稿邮件。:)发这样的笑脸蛮有用的,他们会觉得你亲切,说不定很快把你的论文下载下来跟你联系。编辑如果不把你的文章下载下来,你的文章就会石沉大海。这次由于我们学校邮箱系统出现问题,也导致我们各个编辑部的几百封投稿都弄丢了。记得一定要留你的联系方式,手机,座机,QQ,地址,邮编等一切可能的联系方式。当编辑跟你联系后,记得要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按照编辑的方式汇款,记得经常打电话询问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修改。增刊一般学校都不承认。核心期刊的增刊一般都算是非核心期刊处理,具体的还要询问导师。研究生答辩前,如果是核心期刊,需要录用通知就行了;如果是非核心的,需要见刊。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每期的杂志安排都很超前,如果你需要投稿的话,记得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因为审稿还有三个月。除非你有关系或者你导师有关系,这个属于例外。投非核心的就找一个名声好一点都杂志投,这样不给导师丢脸,发表起来容易很多,审稿时候一般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稿源不多。一个月左右差不多都可以发表了。

发期刊论文邮件

不是。SCI期刊在确认作者的时候,有的是会给所有作者发邮件确认,有的只给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其他作者不发邮件,所以在部分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作者都会收到SCI期刊杂志社的信息。SCI期刊通知作者,是通过向通讯作者发送接收函的形式,多数以邮件的形式发送,而SCI不可能记住每个作者的联系邮箱,所以其他作者如果想要确认是需要问通信作者的,因为通信作者负责一切对外联系事宜。

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论文投递时与论文一起发送给编辑的信件,其目的是让编辑在阅读你的论文之前,简单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况。 不知道编辑是谁的情况下直接用 Dear editor; 但是,只要用心一点,去期刊官网查找,一般都能找到的。 在以第一段直接给出文章的标题 如 Letter, communications, article, review还是comments。 这个其实也可以不写,因为在投稿时会选择投稿文章类型。 简要包括研究背景,发现以及可以发表在期刊上的原因等等 一般为通讯作者姓名,所属机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箱等 经将这一部分挪到了投稿网站系统上,Cover letter中可以不再列出) 讲了这么多,分享一个实际的案例吧。 Dear Dr. Ciaccio, 杂志主编 On behalf of all coauthors, I am submitt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文章标题”for you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我谨代表所有合著者,提交我们题为“文章标题”的手稿,供您考虑在生物学和医学上发表。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 focusing on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specifically on the segmentation of tiny organs. The difficulty of tiny organ segmentation is that the shape varies greatly among individuals and the boundary with surrounding tissues is not clear.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proposed a 方法, which successfully solves the above two difficulti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方法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deep learning method in segmenting xxx with respect to accuracy. Another strength of our method is that it requires fewer trainable parameters and imposes a smaller demand on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otentially assist clinician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by quickly inspecting abnormalities in xxx and furth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虽然已经有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医学图像分割上,但是很少有研究专门针对微小器官的分割。微小器官分割的难点在于个体间形状差异较大,与周围组织的边界不清晰。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xxx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难题。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xxx优于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方法。我们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它需要较少的可训练参数,并且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较小。 该方法通过快速检测xxx形态计量学异常和进一步定量分析,有可能帮助临床医生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 We believe that this article is appropriate for publication by the Biology and Medicine, it would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a broad range of readers including radiologists, clinical researchers, computer scientists, and other researchers in related fields. Finally, we would like to make the following declarations: All authors of this paper have read and approved the final version submitted and contents of this manuscript have not been copyrighted or published previously and is not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我们相信这篇文章适合于生物学和医学出版,它将引起包括放射科医生、临床研究人员、计算机科学家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在内的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 最后,我们谨声明:本文的所有作者均已阅读并批准提交的最终版本,本手稿的内容此前未受版权保护或出版,也未考虑在其他地方出版。(这一段可通用)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assessment of our manuscript. 谢谢你的考虑。我期待着你对我们的手稿进行评估。 原文截图: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of Jul 19, 2021 (论文返修时间). We appreciate the encouraging and enthusiastic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made by you and reviewers,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have revised and (we think) strengthened our paper. In particular, we have adde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xxx, restructured the article to make it more logical and easy to understand. Moreover we added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with the xxx algorithm,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benchmark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is superior to xxx in the subfield of xxx segmentation, and our proposed model is much easier to train and deploy. Changes are tracked and highlighted in the revised manuscript, and all our responses to reviewers’ comments are detailed in ‘Response to Reviewers’. (通用,说明修改情况) 感谢您2021年7月19日的电子邮件。我们感谢您和审稿人提出的鼓舞人心和热情的评论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修改并(我们认为)加强了我们的论文。 特别是,我们添加了xxx的详细描述,对文章进行了重组,使其更具逻辑性,更易于理解。此外,我们还添加了与xxx算法的性能比较,xxx算法被认为是生物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的基准。 结果表明,该方法在xxx分割领域优于xxx,且该模型易于训练和部署。修改后的手稿中跟踪并强调了变更,我们对评审员意见的所有回复详见“Response to Reviewers”。 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your decision on our revised manuscript. 我们期待着听到你对我们修改稿的决定。 原文截图: 有没有给到你启发呢? 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教程一直在更新。查看之前的教程的方法:

给期刊发邮件可以称呼期刊名或者杂志社名。

在首次投稿或者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在邮件中用期刊名或杂志社名作为称呼,正文中略写为“贵刊”或“贵社”。一般期刊会有不同的人查看邮件,要是特意称呼某某编辑或某某老师却被别人审核,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写邮件的注意事项:

1、收件人:有且只有一个,切忌群发邮件。

2、邮件标题:投稿(栏目名)+作者名+论文题目,一些刊物是不同编辑负责不同栏目,如果写上栏目名的话,会更方便编辑找到你的稿子,跨学科的论文就更要考虑自己这篇文章到底更偏向哪个栏目。

3、邮件正文: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术经历(在读or毕业院校/学术方向/以前在哪发过哪些文章),记得附上联系方式(邮箱/电话),也可以附加一段对自己文章的介绍。

4、附件:建议论文正文(doc格式)+图版(rar格式),作者简介可以插在正文里,也可以单独放进一个word文档,图版最好能够在正文中插入,同时附上一个图版压缩包,这样方便外审专家审阅。如果担心格式错乱的话,可以附上一份没有任何作者信息的pdf,也是为了方便外审。

期刊投稿邮件发件人

有时通讯者不一定是投稿人这时就在再接收通讯作者信箱里点击通讯作者发问一下。投稿人邮箱地址在哪里。确定投稿人后再将杂志发给投稿人。

1.给杂志投稿,最好是给责任编辑直接发电子邮件(现在报刊栏目的责任编辑名字后都会有其e-mail),因为这样不会担误你稿件的审阅,也就是说可以尽快地责任编辑看到你的稿件。若不知责任编辑的电子邮件,就给报刊的电子邮件投稿。2.联系方式应写在文章末尾,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e-mail;这样便于编辑能及时与你联系“修改”等事宜。3.正文应该用word格式,并且应当在附件中,因为这样免使责任编辑重新排版,对于理科类的稿件也不至于使数理等符号变形。

写好学术论文的方法从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作为研究人员,几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导师一般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而不会叫给学生写好论文的方法,从事研究之后,大多数人又忙于写论文,给予发表论文,而不会去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因此,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拿学位、为职称、为获奖而撰写论文,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论文有学术创新。结果,都很难发表出来,而为了发表出来就走关系,找熟人。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学术就永远拜拜了,什么学术研究、学术创新,都不过是人生目的的手段而已,根本就不是目的。因此,有学术责任感的学者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而为学术之外的目的来捞取学术功名的确比比皆是。也难怪有中国学术大多数是垃圾之说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必须要掌握好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本人从事研究二十余年,从事学术刊物的主编已有近十年的经历。从事学术研究使我有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术问题,而作为主编则使我有机会抛弃学术研究的浮躁而冷静地从刊物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因而,我可以有机会把两种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交织在一起来谈谈如何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一、选题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是什么呢?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从选题来看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点水。另一方面是题目太小,研究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研究者的视野太小,没法从细节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做历史史料研究的往往都有这样的毛病。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或者说要有争鸣性。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很多学术观点在当时是对的,或者说是真理,但时间和条件都变化了,因而其真理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质疑必须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便怀疑。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的怀疑,这样的选题一定是有价值的。总之,选题是很讲究技巧的。选题实际上是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没有积累就无法进行选题。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前提。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题目的表达,即怎样把这个内容表达出来。这里也有几个讲究:一是题目不宜太长,太长表明作者缺乏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题目要求精炼、简洁,要力求达到多一个字太长、少一个字太短的水平。二是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这就必须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核心概念超过两个,论文到底研究什么就非常难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释概念,实质性的内容就被冲淡了。三是表达要精准,题目如果引起歧义,或者模糊不清,那么论文在写作是很可能出现跑题现象。二、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文献是写好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没有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一样;同时,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一样没有基础。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献在撰写论文中至关重要。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文献。(一)关于文献梳理1、梳理文献的目的是什么?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问题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二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问题。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其一,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脉络,不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就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然而才能预判这个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什么。不仅要梳理这一问题国内研究是的现状,而且还有梳理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全面把握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如果打开电脑就直奔主题,对某一具体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也不去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东西。这样的论文时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便发出来,也仅仅是作为工作量或评职称的成果而已,并不代表它对学术有什么贡献。在学术论文中,开头就直奔主题的论文,一般都不是好的论文。人贵在直,文贵在曲。论文的贵也在曲。而这种曲是通过对前人既有研究的追述和分析表现出来的。其二,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这就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研究中,这个巨人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所有对该学术问题作出了贡献的前人。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就难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难以对学术研究进行深入研究。不尊重历史,我们同样会陷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以为别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水平,从而最终也会陷入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故事,浪费学术资源。其三,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学术问题大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解决的,一代学人只能解决那一代学人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也存在着研究的疏忽和漏洞,也会因主观能力的不足而存在着研究的缺陷。因此,后辈学人就是要反复不断地阅读、比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或者延续前人的研究使之深化,或者发现前人研究的漏洞和不足以进行弥补,或者在原有的问题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处女地。这才真正体现了所做选题的研究价值。2、如何梳理文献?不少作者喜欢在引言中一口气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罗列出来,认为这就叫文献梳理。但是,把所有相关文献罗列出来肯定会占据了论文的篇幅,会导致宣兵夺主的论文结构。文献罗列太多,正文就要腾出篇幅来,结果正文想写下去但发现篇幅越拉越长而不敢深入下去了。这种文献梳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正确的文献梳理方法是: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这些论文论著同样也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态势。其三,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也会是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其四,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二)如何使用文献?在文献的使用上,相当多的作者以为文章有注就是使用了文献。但是,论文究竟使用了什么文献?还有就是所用文献是否与所引用观点具有一致性。在使用文献上有以下几种错误倾向:1、为文献而文献,也即是在文献上凑数。用一大堆文献来吓唬读者,显示作者是看阅读了大量文献的,但仔细看后,会发现文献与论文的观点关联度不高。实际上就是假文献。一般的审读者可能不会认真看文献,但作为编者,特别是主编第一眼就是要把我好文献关,决不能让作者在文献上鱼目混珠。2、文献与所引用的观点属于张冠李戴,引用的观点本来是张三的,但作者因有惰性不愿意去查对,只是在二手文献中看到了李四用了该观点,于是就以为这个观点就是李四的。这种情况非常严重。3、绝大多数是自引文献,完全回避其他学者的研究。这种情形体现作者的是自傲,以为这个问题没有人超过自己,因此不愿意引用他人的观点。甚至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在非常不起眼的刊物、报纸上发表的小文章都自引出来。这种情形表明作者有沽名钓誉之心。因此,使用文献是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上的,必须老老实实。使用文献体现了一个学者治学是否严谨,研究是否下功夫。因此,使用文献时:1、切忌文献堆砌,使用文献的价值在于体现论文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而不是通过堆砌文献了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么广博。如果是这样,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2、切勿张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如果是经典著作的文献,就更加需要去阅读和查对。比方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合在一起的,但有的作者没有去读他们的著作,而是从别人的引用中直接就引过来。同时由于没有弄清楚究竟是马克思的观点还是恩格斯的观点,可能会弄错了。这样就成为学术笑话了。切记要查阅文献,不可“人云亦云”。尤其是外国文献有的作者不愿意阅读,而别人引用之后,自己在没有阅读的情形下而引用了,甚至还想用外文形式来冒充。这在学术界是有公案的。张冠李戴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引用观点时是一个学者,但注释文献时却是另一名学者。这表明,作者根本没有读过背阴观点的学者,而是从注释文献归属作者的论文中看到了这句话,同时又不愿意花时间去查对,所以也是一种张冠李戴的情形。3、切勿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学术的浮躁与否,学术的严谨与否,从文献的使用上一看就清清楚楚。如果通篇文章的文献都是网络文献或者是报纸文献,这样的论文无论如何都是不深入的。有的作者会说,网络文献、报纸文献表明论文时最新的观点。但是,网络文献和报纸文献并非是学术观点,也并非是经过严格论争的学术观点。或者说,这样的观点没有学术底蕴。因而,这些文献不能支撑一篇学术论文。当然,网络文献、报纸文献是否就不能用了呢?那也未必。有的数据必须通过网络来发布,如一些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都是从网络上发布的。简而言之,权威机构的网站、权威学术机构的学术网站、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网站等,这些网络文献完全可以用。4、切勿想当然地使用文献,包括弄错出版时间、引用内容错误、页码错误、作者和译者错误等。这些会导致论文出现严重的硬伤。三、论证的逻辑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而论文就缺乏深度。论争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世界是平的,这只是一种臆想,论文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博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论证真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专业基础扎实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肯定要强。相反,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那么其论证肯定是碎片化的。因为,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论证逻辑。有不少学者,虽然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但专业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撰写论文时,基本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这种状况可能还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因为,中国又一代学人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不多,且能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素养,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的确跻身于知名学者之列,但这种缺陷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弥补。所以,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观点,而不可能成为治学严谨、有深厚学术底蕴的学者、思想者。3、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学术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正是这样,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当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缺乏这样的精神,做历史研究的不愿泡图书馆、档案馆,做现实研究的不愿做田野调查,用的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并且先预设一个价值立场,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立场或观点。殊不知,同样的材料和数据可以证实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这样,学术研究因没有按照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过来,预设一个观点,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应的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这同样也会导致难以找到学术的真理。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学术的伤害,即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学术研究,学术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其尊严,也无所谓学术权威可言。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而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到材料通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的科学性。预设观点然后来找材料这是宣传的基本方法。当前学术的科学性越来越被宣传性所取代,原因在于:一是当今行政干预学术的现象非常严重,学术质量(评奖)、学术水平(各种学术称号)、学术考核等都是行政领导来评价的,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行政级别与学术水平成正比。在行政干预之下,学术就越来越多地为行政服务,从而使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为政治宣传服务。二是一些学者为了尽快地提升自己的行政级别而不断做政治宣传的“学问”,学理性的研究被束之高阁,应景性的宣传文章则一挥而就,但往往是正确的空话、无用的废话。三是宣传性的“研究”比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容易出成果,而且也轻松。看积分报纸,浏览几个主流网站的文章,就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篇文章。而且,只要政治正确,这类文章不愁没有地方发表。学术界的浮躁也就可想而知。4、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学术论文肯定是学术性很强的,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口语强调是能让读者听得懂,所以具有随意性。而学术论文并不是要大众听得懂,而是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听得懂。如果都能听得懂,那就不是学术论文了,那就是日常的讲话了。有一种观点在嘲笑,学者的论文时在自娱自乐,别人都看不懂,这种论文对社会根本就没有用。我觉得这种观点实在是肤浅可笑。学术论文都听得懂、看得懂,那就不叫专业学术论文了,学术论文肯定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而且学术论文传承的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发展最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影响是战略性的,而不是当前的普罗大众能不能看得懂和听得明。当然,学术的思想肯定要进行大众传播,这时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语化方式来跟大众交流。5、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须在论文写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当前学术的浮躁特别是科研管理部门要求快出成果,从而助长了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例如,一是随意使用数据。学术论文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是权威性的数据,也就是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然而,由于当前数据发布的机构比较多,一些作者在选取数据时太随意,不去研究一下机构本身的权威性,结果所用的数据被学界所质疑。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源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时去了真实性。包括所用材料和文献也是一样,近年来,外国著作引进翻译太多,翻译也太随意,甚至译著中曲解了原著的意思的都有,但作者在使用这些翻译著作时没有认真挑选,手中有什么就是用什么,结果把错误的文献内容引入自己的论文中,导致论文出现一些硬伤。此外,研究的严谨性还可以从使用文献中体现出来。有的丛书文献出版时间是不一样的,而引者可能会想当然地就整套丛书都是同一出版时间,这也是论文的严重硬伤。如《邓小平文选》(1-3卷)其出版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关于调查的可靠性在于,调查的手段是否可行,抽样的方法,以及统计的方法等。6、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学术散文天马行空学术论文肯定有一个核心观点,因而在论证过程中就必须是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所有的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观点的,而不是从核心观点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偏离主题。然而,现在不少作者完全是为了凑字数,为了这个目的,论文的关键词非常多,几乎是每一小节讲述一个关键词,整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核心观点统领之下的论文。结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完全是如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之可以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四、论文的修改与查证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研究的一种态度。如今大多数人不愿意修改,也不愿意查证文献和材料。这显然缺乏对学术研究的认真和严谨性。作者自己修改文章的要求:其一、对文章的总体结构在进行斟酌。主要是看是否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虎头蛇尾;或者是结构上的不相称性(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讨论)。其二,对文章的逻辑进行梳理,看是否存在逻辑上的不连贯性。其三,对文句进行斟酌,看表达是否存在问题其四,对文献进行查证,是否存在着文献的错误其五,对数据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数据的错误其六,对注释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差错如何对待编辑部的修改意见其一,在正常情况下,编辑部提修改意见就意味着此文有可能经过修改后达到发表的水平。而没有任何新意的情形下和没有人脉的情况下,编辑部不会对没有任何新意的文章提修改意见。其二,编辑部看问题一般视野要宽一些,看问题的视角要大一些,提出修改意见,作者尽可能满足编辑部的要求其三,如果编辑部的修改意见确实不妥,作者可以回信阐述自己的观点,编辑部认为说的有道理的话,一般也会尊重作者。其四,不要以为编辑部可以刁难,多次的来往只能回使论文跟家完善,而不是在修改多次后否定作者的文章。即便有的修改时多余的,编辑部也会反复推敲的。五、论文的结尾论文的结尾既是整篇论文的点睛之处,也是揭示学术在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因而,结尾一定要有气势,气势磅礴的结尾,往往能够凸显论文的整体品质。从当前的学术论文来看,结尾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其一,论文根本就没有结尾,当论证完毕后,论文就嘎然而止。这是典型的虎头蛇尾。其二,没有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而是离开前面的研究谈体会,因而没有体现结束语的作用。其三,对前面的研究泛泛而谈,没有集中到观点上来,从而显得太平淡。其四,太简单,有结尾与没有结尾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尾就没有意义。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呢?我认为至少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能够从宏观上对论文进行观点性的总结。前面主要是论证,证实或者证伪,但尚未突出自己的观点,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结尾来提炼作者的观点,使读者更清楚作者的观点。二是要有大气磅礴之势,有行云流水之气。前面的论证是一个小心求证的过程,不能展示作者的文笔,但在结尾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文采来归纳和抽象论文的要义。三是结尾除了归纳观点外,也可以对该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以及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六、遵守学术规范,信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是学术的生命线。学者必须要按照学术规范从事学术研究,而不可随心所欲题“想法”。如果仅仅是提“想法”,没有被证明的“想法”,仅仅是一个假设而已。一个假设性的观点决不能代表一种学术水平。只有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符合逻辑的证明之后,如果这个“想法”具有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学术逻辑,那么这个“想法”才转变为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就代表了学者的学术水平。当前,社会的浮躁也同样渗透到学术领域,使学者不再沉寂与象牙塔,而是通过学术论文的大跃进而成就自己的虚名,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学术荣誉和学术奖项,最终捞取相应的学术地位。结果,有的就不折手段,通过各种学术不断行为和学术腐败进行学术制假造假。当前,学术不断、学术制假造假行为在论文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抄袭剽窃或抄袭观点,或抄袭材料,或抄袭段落,或抄袭文献,或将别人的文章略作改动整体性剽窃,或仅仅是把题目改动署上自己的名字。2、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这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形:一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导师规定学生发表文章必须把导师的名字署上,甚至要求署名第一作者,但导师并没有审阅文章,一旦文章被人举报,导师就千方百计回避;或者公然宣称自己不知道,是学生自作主张署上的。二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尤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者是下级刻意为领导捉刀代笔;或者是上级借用行政权力强行要求3、篡改文献和数据、故意断章取义这主要是不愿意去核对数据和文献,而自己的论文可能又特别需要这样一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只好对边缘有数据进行为我所用地篡改,或对文献的观点进行刻意地曲解,或断章取义地引用,以迎合自己研究的需要。4、注释有误或做“伪注”,如前面所说的张冠李戴5、低水平重复不愿意去阅读文献,因而不知道学术发展动态,导致自己的研究在重复着前人的研究,甚至重复着同辈学人的研究。6、转引二手文献并且未核对导文献导致以讹传讹7、只引证自己的论文,自我吹嘘8、阅读中文文献却引用外文表达文献,结果弄巧成拙9、源于外文书刊却译成中文,结果牛头不对马嘴10、转引外文注释却不注明原出处,让人难以查找原文献,难以辨认其真伪11、一稿多投,有的甚至是略作一点“乔装”后就投给不同的多家刊物

一般都是按照编辑要求来的,标题注明栏目名+文章名+作者笔名+字数,正文开始和编辑问个好,然后贴稿子,末尾是作者联系方式。

论文期刊发表邮件

定期问候是可以的,并且是针对特定杂志的负责人或特定杂志的编辑的。 以下是该论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有作者的真实姓名、通讯作者、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学校地址、项目支持基金和提交领域。 有些杂志会上传并接受稿件。 按照杂志主页上的提示进行操作。

投稿选杂志需要考虑因素:

和论文水平大致相匹配。投稿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就是在浪费编辑和自己的时间,可以尝试下略高于自己文章水平的杂志,但还是要尽快回到正轨,编辑和审稿人都不是吃素的,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文章的贡献有清晰的认识。

邮局传递的函件和包裹的统称,邮件分国内邮件和国际邮件两大类。国内邮件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函件和包件。在中国,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和盲人读物4种,包件包括包裹和快递小包。国际邮件分为国际函件和国际包裹。

前者包括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和小包5种;后者分为普通包裹、脆弱包裹、保价包裹和过大包裹4种。邮件按处理手续、运递方式或寄递时限等又可分为挂号邮件、快递邮件、航空邮件、保价邮件、代收货价邮件等。

邮局在收寄时开给收据,处理时加以登记,投递时要收件人签收的邮件,统称为给据邮件。

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论文投递时与论文一起发送给编辑的信件,其目的是让编辑在阅读你的论文之前,简单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况。 不知道编辑是谁的情况下直接用 Dear editor; 但是,只要用心一点,去期刊官网查找,一般都能找到的。 在以第一段直接给出文章的标题 如 Letter, communications, article, review还是comments。 这个其实也可以不写,因为在投稿时会选择投稿文章类型。 简要包括研究背景,发现以及可以发表在期刊上的原因等等 一般为通讯作者姓名,所属机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箱等 经将这一部分挪到了投稿网站系统上,Cover letter中可以不再列出) 讲了这么多,分享一个实际的案例吧。 Dear Dr. Ciaccio, 杂志主编 On behalf of all coauthors, I am submitt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文章标题”for you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我谨代表所有合著者,提交我们题为“文章标题”的手稿,供您考虑在生物学和医学上发表。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 focusing on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specifically on the segmentation of tiny organs. The difficulty of tiny organ segmentation is that the shape varies greatly among individuals and the boundary with surrounding tissues is not clear.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proposed a 方法, which successfully solves the above two difficulti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方法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deep learning method in segmenting xxx with respect to accuracy. Another strength of our method is that it requires fewer trainable parameters and imposes a smaller demand on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otentially assist clinician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by quickly inspecting abnormalities in xxx and furth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虽然已经有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医学图像分割上,但是很少有研究专门针对微小器官的分割。微小器官分割的难点在于个体间形状差异较大,与周围组织的边界不清晰。 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xxx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难题。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xxx优于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方法。我们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它需要较少的可训练参数,并且对计算资源的需求较小。 该方法通过快速检测xxx形态计量学异常和进一步定量分析,有可能帮助临床医生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 We believe that this article is appropriate for publication by the Biology and Medicine, it would be of great interest to a broad range of readers including radiologists, clinical researchers, computer scientists, and other researchers in related fields. Finally, we would like to make the following declarations: All authors of this paper have read and approved the final version submitted and contents of this manuscript have not been copyrighted or published previously and is not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我们相信这篇文章适合于生物学和医学出版,它将引起包括放射科医生、临床研究人员、计算机科学家和其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在内的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 最后,我们谨声明:本文的所有作者均已阅读并批准提交的最终版本,本手稿的内容此前未受版权保护或出版,也未考虑在其他地方出版。(这一段可通用)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assessment of our manuscript. 谢谢你的考虑。我期待着你对我们的手稿进行评估。 原文截图: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of Jul 19, 2021 (论文返修时间). We appreciate the encouraging and enthusiastic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made by you and reviewers,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have revised and (we think) strengthened our paper. In particular, we have adde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xxx, restructured the article to make it more logical and easy to understand. Moreover we added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with the xxx algorithm,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benchmark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is superior to xxx in the subfield of xxx segmentation, and our proposed model is much easier to train and deploy. Changes are tracked and highlighted in the revised manuscript, and all our responses to reviewers’ comments are detailed in ‘Response to Reviewers’. (通用,说明修改情况) 感谢您2021年7月19日的电子邮件。我们感谢您和审稿人提出的鼓舞人心和热情的评论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修改并(我们认为)加强了我们的论文。 特别是,我们添加了xxx的详细描述,对文章进行了重组,使其更具逻辑性,更易于理解。此外,我们还添加了与xxx算法的性能比较,xxx算法被认为是生物医学图像分割领域的基准。 结果表明,该方法在xxx分割领域优于xxx,且该模型易于训练和部署。修改后的手稿中跟踪并强调了变更,我们对评审员意见的所有回复详见“Response to Reviewers”。 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your decision on our revised manuscript. 我们期待着听到你对我们修改稿的决定。 原文截图: 有没有给到你启发呢? 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教程一直在更新。查看之前的教程的方法:

1.邮箱可以直接使用QQ邮箱2.至于用word写还是直接在邮件正文上写,这就要看你投稿的出版社了3.附件就是你在发送邮件时,可以添加你计算机上的文件(如果你是用word写的话,就点击“附件”添加你电脑上的word文件)4.如果你要投稿的话,一般就要在编写邮件时在主题上标明“投稿”(有的还要写明是投到哪个栏目)5.填写好你投稿的出版社的电子邮箱地址后就可以发送了

这是一篇杂志社的回复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通句畅。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各类符号须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书写。3.所有文章标题字数应在20字之内。4.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5.图片要清晰,注明图号。投稿说明:1.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以3000字左右为宜。2.来稿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学术的严肃性,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3.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不愿意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请在来稿中注明。4.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修改,不远改动者请事先说明。字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稿件。5.本刊发表周期为30天,出刊5天内邮寄样刊。6.如有一稿多投、剽窃祸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发表期刊论文邮件

一般论文被接收,作者看见这样的邮件都会很开心。但是有一种情况,作者可能不开心,那就是文章需要以letter的形式出版。例如收到像这样的邮件:Should you wish to, the Editor in Chief would like you to resubmit your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 as a Letter to the Editor,特别是遇上自己特别想投的期刊, 很多人就会犹豫不决,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讨论:缺文章与不缺文章的情况。 No.1  缺文章 如果你是缺文章的情况下,最好就不要答应以letter的形式出版。 因为基本上单位只承认ORIGINAL RESEARCH类文章的,而不能承认letter类文章 , 也就是说letter不能用来毕业、评职称、没有论文奖励,哪怕你的文章分数再高也没有用。 如果你是等着这篇文章来毕业的或者评职称的,要是选择letter那就惨了,不用讲也应该知道是什么后果。所以在缺文章的情况下,宁愿重新选择别的期刊,也不要以letter形式出版。为什么主编要以letter形式出版呢? 主要原因就是版面有限 ,往往这种期刊都是老牌的非OA期刊,具有固定的发文量,不能随意增加。 No.2 不缺文章 如果你文章比较多,例如根本就不缺少文章毕业或者评职称、申请基金的,而自己又特别喜欢这个期刊,这种情况是可以考虑以letter的形式出版。主编对你研究的东西感兴趣,而又让你以letter的形式出版,可以说明这个期刊基本上是专业内的非OA期刊,因为OA期刊基本上从来都不缺版面,发文量可以随意增加。虽然文章是以letter的形式出版,但是说到文章所在的期刊,在同事或者领导面前可能会更有面子。

  • 索引序列
  • 期刊投稿邮件附件
  • 发期刊论文邮件
  • 期刊投稿邮件发件人
  • 论文期刊发表邮件
  • 发表期刊论文邮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