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陈锐骏在美国发表的论文

陈锐骏在美国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陈锐骏在美国发表的论文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第四章 苏轼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不同时期的盟主之间还存在着类似禅门宗祖衣钵相传的继承关系。早在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就明确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青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苏轼对此当仁不让,他后来对门人宣称:“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见李廌《师友谈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宋文学出现了一浪高于一浪的发展态势。苏轼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望,宋文、宋诗和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所以当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儒、道、禅的融合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自然与雄放 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 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 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的完美结合 辞赋和四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又认为欧阳修 “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六一居士集叙》),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答虔倅俞括》)其次,苏轼心目中的 “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例如“日与水居”的人“有得于水之道”(《日喻》)。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他的自我评价与读者的感受是相吻合的,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习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佑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近于贾谊、陆贽的文风。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例如《日喻》中的两段比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此文论证了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依赖片面的见闻,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事物规律的道理,说理十分透辟,但它的说理是借助生动的事例,或者说是通过形象来展现的,所以它给读者的印象不但深刻,而且生动鲜明,既能使人得到知性的认识,又能带来审美的愉悦。又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方面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另一方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也是夹叙夹议的范例。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石钟山记》是一篇以论说为主的游记,它围绕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根据实地考察的见闻,纠正了前人的说法,并引伸出对没有“目见耳闻”的事物不能“臆断其有无”的哲理,思路清晰,论证透辟。尤其可贵的是此文的议论是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中逐步展开的,例如写月夜泛舟察看山形的一段: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寥寥几笔即画出一个幽美而又阴森的境界,读之恍如身临其境,作者赏幽探险、务实求真的情怀也随之展现无遗。而情景交融的描写又是直接配合议论的,堪称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全文仅八十馀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如写景的一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茫茫、若有若无的虚幻感觉,又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如《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林游缧绁之中。憔悴非人,章狂失志。妻孥之所窃笑,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饥寒并日,臣亦自厌其馀生。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第三节 苏轼的诗对社会的干预和对人生的思考 乐观旷达的精神 对艺术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超越 有必达之隐而无难显之情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所以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在许多州郡做过地方官,了解民情,常把耳闻目见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写北方遭受蝗旱之灾的农民:“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雪复作》)又写南方水灾侵袭下的百姓:“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当时赋税沉重,谷贱伤农,对外岁币的负担也都压在农民身上,他们千辛万苦收获了粮食,也难以对付官府的征敛:“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吴中田妇叹》)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如晚年所作的《荔支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从唐代的进贡荔枝写到宋代的贡茶献花,对官吏的媚上取宠、宫廷的穷奢极欲予以尖锐的讥刺。苏轼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仍然如此敢怒敢骂,可见他的批判精神是何等执着!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璧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写“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痛。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潮州,柳宗元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之二)及贬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怀,气势雄放。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苏诗中的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例如“春畦雨过罗纨腻”(《南园》)、“相排竞进头如鼋”(《王维吴道子画》)、“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守岁》),都脍炙人口。又如《百步洪》中连用七喻描摹奔水:“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真正做到了妙喻连生。苏轼读书破万卷,用典时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因用典过多,他有时也遭致后人的批评,但在多数情况下,苏诗的用典稳妥精当,且浑然天成,达到了如水中着盐的妙境。例如他作诗安慰落第的李廌说:“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就堪称用典精妙的范例。苏诗中的对仗则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例如:“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过永乐文长老已卒》),对法生新,不落俗套。正因为苏轼对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的掌握已臻化境,所以他能够超越技巧,作诗挥洒如意,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如《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看似平淡实则奇警,看似松散实则精练,诗中几乎不复可睹具体的技巧,因为它的艺术追求是从整体上着眼的。清人赵翼评苏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的确,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首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临流照影,汲水煎茶,都是极其平常之事,但苏轼写成“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泛颍》);“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汲江煎茶》),就格外生动有趣。又如他只用“三尺长胫阁瘦躯”一句,便活画出病鹤无精打采的清癯之态。他叙写“惠州有潭,潭有潜蛟……虎饮水其上,蛟尾而食之,俄而浮骨水上”的传说,也只用“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十字即写尽其情状。即使是十分难于处理的题材,在苏轼笔下往往能化难为易,举重若轻。比如《续丽人行》咏唐代画家周昉的一幅“背面欠伸内人”,对一个背面的美人如何描写?苏轼先从虚处落笔,推想画中人之美貌:“若教回首却嫣然”,再把此美人想象为杜甫当年在曲江头远远望见的一个背影,最后又以民间夫妻相敬如宾的故事作为反衬,慨叹美人深闭宫内的不幸。想落天外,却又非常切题,显示出驾驭题材的非凡能力。就像其文论一样,苏轼对诗歌风格也主张兼收并蓄。他曾模仿过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孟郊乃至同时诗友黄庭坚的诗风,无不维妙维肖。“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僧”(《孙莘老求墨妙亭诗》)的多元化审美情趣使他能欣赏各种不同的风格倾向。苏轼尤其重视两种互相对立的风格的融合,所以在评论他人诗文时提出了“清远雄丽”、“清雄绝俗”的术语。苏轼在创作中十分注意使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互相调节。毫无疑问,苏诗的主导风格是雄放,有些作品甚至有粗豪而缺少馀蕴的缺点。然而苏诗中许多佳作已经做到了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例如《游金山寺》: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描写细致,层次分明,但又笔势骞腾,兴象超妙。惆怅的心情与潇洒的风度融于一体,且流露出豪迈之气,典型地体现出苏诗的风格特征。以“元佑”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躁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第四节 苏轼的词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对词境的开拓 以诗为词的手法 苏词风格的多样性苏诗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诗人墨客只是以写诗的馀力和游戏态度来填词,写成之后“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胡寅《酒边集序》,见向子諲《酒边集》卷首)。词在宋初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方之曲艺,犹不逮焉”(同上),不能与“载道”、“言志”的诗歌等量齐观。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 “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说柳永《八声甘州》中的名句: “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见赵令畦《侯鲭录》卷七),称道蔡景繁的“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与蔡景繁书》)。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他在《与鲜于子骏》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颇为壮观也。”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宋杨湜《古今词话》即说苏轼“凡赋诗缀,必写其所怀”,金人元好问更认为东坡词是“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轩乐府引》)。例如他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既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中年经历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稍后在密州写的《江神子·密州出猎》,则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现实中的“射虎”太守和理想中“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士形象,继范仲淹《渔家傲》词后进一步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筳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苏轼在徐州时就感悟到“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永遇乐》“明月如霜”)。“乌台诗案” 以后,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

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与此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至少有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此给予热情的关注。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理论,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显得模糊不清,甚或无所适从。大体而言,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方式的角度考察,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人口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视城市化为一种地理景观,认为城市化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经济学家侧重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农业社会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应当说,从不同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给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内涵,是学术史上的正常现象。值得重视的是,无论学者们给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数学科所接受,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因为,社会是一个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口集团,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来源必然来自农村。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埃尔德里奇(H.T.Eidridge)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随即停止。(注:参见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页。)《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充。(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城市化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城市史 研究在国内外的普遍展开,人口流动与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对此进行学术史意义上的检讨,或许会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检讨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代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研究历程,以本世纪70年代为分界,我将此分为两个阶段。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现象即已引起学界重视。然而,直至70年代初的整整半个世纪中,本领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有关资料的整理方面,“足够系统的研究”尚未出现。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在其“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的英文本《现代中国人口》中如此写道:国内的迁徙运动,是最普通的一种移民运动。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乡村与都市的人口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不断地使许多年青人从乡村徙入都市里,包括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无锡、汉口、广州及天津等地。潮水似的继续不断的徙民都是来自乡间的。虽然移民运动的进行,其吸引力及离心力究是如何,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大量人口朝向都市流入,确是普遍的事实。(注: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页。)国内对本研究领域的关注首先出现在20、30年代活跃的社会学界。1929年由世界书局出版的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首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先河,该书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都市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进行了初步论述。一些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著作也开始涉及此一领域,如1922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黎世衡的《历代户口通论》,就有根据海关报告整理的各商埠人口资料和10万人口以上都市表。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此书为作者在燕京大学所讲“中国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列有“城乡人口之分布”一节并对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重作出估计。20年代以降,农民离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严重问题之一,初步统计对此进行研究的论文至少在20篇以上。其中最有份量者,乃是《东方杂志》第三十四卷,第十五号(1937年8月),第二十二——二十四号(1937年12月)连载的吴至信的《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专文。该文分农民离村之时代背景、原因、数字分析、出路、社会影响、展望、结论七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是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一号1926年1月),该文在研究江浙两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人口在一万至十万以上的城邑进行统计分类,并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日本学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自己的学术风格。20-70年代,加藤繁、佐伯富、中村治兵卫等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集市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其中一些论文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集市人口作出了统计或估计。(注:参见(美)施坚雅(Skinner)“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注释20,原文载Skinner.G.W.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ofard University Press,1977。按,笔者至少见到施坚雅此文的三种中译本,即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2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城市史 研究》第1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式》。惟《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有注释译文,后两种均删去未刊(或未译?),亦属憾事。本文以下引用施坚雅此文者,均依前者。)加藤繁的《清代村镇的定期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文根据康熙、乾隆以来,以至光绪、宣统和民国时期的大量方志,考察了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七省各州县的定集市,并尽可能地估计了各州县定集市的平均人口。(注:原文载1936年2月《东洋学报》第23册第2分册,中译文见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另一位不应忘记的日本学者是饭田茂三郎。1934年10月,根据饭田茂三郎在“望月军四郎氏基金中国问题讲座”的演讲稿,由洪炎秋、张我军合译《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由北平(北京)人人书店刊行,该书专辟“中国人口的都市和村落别的构成”一节,对30年代初的中国都市化提出看法。另外,在1929年《社会月刊》第一卷第六号上,还刊登过曾任上海《每日新闻》及《上海周报》记者的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一文,该文分农民离村的沿革、农民离村的数量、农民离村的质量,农民离村的原因、农民离村的类别、农民离村的时期、农民离村的职业、农民离村的影响,共八章近两万言,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比吴至信同题文章早8年)。大洋彼岸美国学者也对本领域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作出了贡献。笔者所见最早的此类资料整理是夏之时(Father Richard)的《中华坤舆详志》,辑录范围主要限于20世纪头十年。(注:Father Richard:Comprehensive Geographyof Chinese Empire.)此后40年均有城市人口资料的论著出现:如史杜弗(stuffer)在《中华归主》中辑录了1922年的数据;(注:Stuffer:The Christion Occupation of China.)杜格谢夫(Boris. p.Torgasheff)在其论文《中国城市人口》中辑录了1920年代末的城市人口资料;(注:Boris P. Torgasheff:TownPopalation in China,The China Critic April 3.1930)Gleen T·Trewartha则综合40年代以前的各种资料,著有《中国城市:数量与分布》;此类资料集大成者乃为莫里斯·B·厄尔曼(ullman,morris B)的著作《大陆中国的城市1953-1958》。施坚雅和珀金斯(Dwight H·perkins)均认为此书是此类资料最为完整的一部。(注:参见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54-55页,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页。)70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中最富理论色彩的是施坚雅的集市体系理论。1964-1965年施坚雅的长文《中国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社会结构》连载于《亚洲研究学刊》(注: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AsiaStudies 24.1-3。),在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alter chirstaller)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施坚雅根据其在1949-50年间在四川成都东南25公里处的集市高店子所作的田野调查以及对许多定居海外的大陆移民的采访,并参阅各地方志和其他出版物,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论点:同下一级的中心地相比,上一级的中心地能够提供更为专门化的货物供应,并拥有更为广阔的腹地。据此,施氏还划分出了五个等级的中心地:基层集市、中型集市、中心集市、地方城市、区域城市。应当说,40年代陈达先生概括的本领域缺乏“足够系统的研究”局面一直沿续到70年代。1966年,新当选的美国亚洲研究会主席奈特·毕乃德在其题为《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的就职演说中,仍然不无遗憾地讲道: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近代交通运输和商业的扩展以及十九世纪末以来近代工业的扩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刺激。虽然这种发展与现代化的大部分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首先出现在外国控制的通商口岸,但在1919年以前,纯粹的中国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长起来。遗憾的是,这个时期中国人口的可靠数据几乎没有,也几乎没有人去把分散的资料收集起来,以说明城市化的趋势。(注:奈特·毕乃德《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译文见(美)西里尔·E·希等主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第218页。)二七十年代后,本领域研究开始打破长期沉寂的局面,而新局面的出现首先来自美国汉学界。大体而言,七十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受费正清(John k.Fairbank)为代表的“冲击——反应”模式(Impact-respense model)和利文森(JoesphR.Levenson)为代表的“传统——近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一个长期停滞的状态,循环往复而缺乏突破传统社会框架的内部动力,只有到19世纪中叶遭遇西方冲击后,才发生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剧变,柯文(PaulA. Cohen)批评其为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六、七十年代之交,在美国方兴未艾的历史反思潮流中,年轻一代的史学家一面尖锐地批评“西方中心论”的弊端,一面又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以实证的研究成果向其发起挑战。柯文将此概括为“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并将其特点归纳为四点:(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注: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5页。)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的“怪杰”施坚雅先生是“中国中心观”的代表人物,而其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注:G.William Skinner,The Cityin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7.)则将晚清 城市史 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按不同主题分为三编,每编各收入论文五、六篇,并冠以施坚雅所撰的专题导言,其中施氏本人的《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城市与地方体系层次》、《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等重要论文均收入其中。芝加哥大学教授诺顿·金斯伯格(Norton Ginsburg)评论道:“此书标志着对中国城市的研究,已经跳出了晦涩难懂的传统汉学的窠臼,开始进入了历史社会科学的比较城市研究的轨道。”(注:引自陈桥驿:《读〈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的两篇书评》,载《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施坚雅对晚清城市史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其提出的区域体系理论(regional system theory),在他看来,“工业化前期,以中国作为整体的全国城市化率实际上几乎毫无意义,要重新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各个区域出发。”(注:《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1页。)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施坚雅将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长江下游、岭南、东南、西北、长江中游、华北、长江上游、云贵及东北(施氏认为,19世纪90年代以前,此区尚在开发之中,不宜列为完整地域进行系统分析)。施坚雅的这种划分,不仅打破了传统以政治边界(即省份)划分中国的方法,而且改变了自2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中国城市化无从谈起的韦伯模式,其意义重大且影响巨深。施坚雅的理论并没有停止于此,他还在其宏观区域理论中引入了中心边际论,即每一个宏观区域都包括中心和边际两大部分。中心地区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大,交通运输发达的大城市所在地;而边际地区则是较中心地区各方面均为萧条的、联系较为松散的地区。换言之,人口和资源往往集中在中心地区,并随着从中心向边际地带外移越来越稀落。柯文对此评论说:“在我看来,施坚雅取向的最大优点在于他同时突出了各个区域之间以及每一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注:柯文前揭书,第145页。)应当说,施坚雅的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例如许多学者对施氏理论忽略各巨区(macroregion)间的联系,忽略全国性因素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注:Barbara Sand. Ramon H. Myers,The Spatial Approach to Chinese Hstory: a Te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ug,1986). Gilbert Rozman,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in China.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不能忽略的是,施坚雅的理论受到过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兹曼(Glbert Rozman)的影响。(注:有关罗兹曼的介绍,可参见郑羽:《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吉·罗兹曼教授》,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罗兹曼在1973年出版的《清代中国和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城市网络》(注:ClbretRozman,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3.此书由罗兹曼先生赐寄,谨致谢意。)中创立了城市空间网络学说。罗兹曼认为,在中日两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落后于日本,在此书的扉页,他特别绘制了两个金字塔形的图形来说明中日两国城市结构的差异。罗兹曼强调,由于中国人口集中于城镇和乡村,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寥寥可数,因而金字塔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种城市网络,使中国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体系,从而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日本的情况则恰恰相反,19世纪初期开始,伴随着各地大城市的出现,农村的集市却呈衰微之势,日本的城市网络表现为规格的金字塔形状。中日两国城市网络的差异,正表现在城市化指数的巨大差异,罗氏认为,18世纪日本的城市化指数已是中国的两倍多,之后的一个多世纪内,这种差距愈发加大。还应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珀金斯的相关成果。珀金斯在6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注:Perkins.Dwight,Agricultural Dver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中译本由伍丹戈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书中,曾专辟《城市人口资料,1900-1958》一节作为附录,罗列了约1900-1910年、20年代初期、1938年、1953年、1957年、1958年6个年份(代)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据,并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教授赵冈先生长期致力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据笔者陋见,80年代后赵冈先生对中国 城市史 研究给予关注,1983年作者的长篇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在台湾《食货月刊》第13卷第3-4期发表,可以视其为城市人口的代表作。该文估算了自战国迄至近代的城市人口,并判断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的发展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即十二世纪的南宋和十九世纪的清末。他认为,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2.4%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至19世纪中叶降至最低点。90年代初,《历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赵文《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注:《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1995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又出版了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收录了他有关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最后,有关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的个案著作,最应注意的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罗威廉(wlillan,T. Rowe)有关汉口的两本著作,即1984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1989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976-1985》。(注:William T.Rowe,Hankow:Commerceand andSociety in a ChineseCity,1796-1889,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4;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其中,在1989年的著作中,罗威廉在第一个部分就将“城市人口”作为重点首先进行了讨论,涉及到汉口城市人口总量、人口移动、人口异质度增强等问题,以便展开对其冲突与社区主题的讨论。罗威廉此书还以汉口为个案深入探讨了八、九十年代以来风靡美国汉学界的“市民社会公共领域”范畴,正如杨念群先生概括的那样:“罗威廉的汉口研究以史实勾勒出了一幅国家向社会公域让渡权益的斑斓画面。”(注:杨念群:《“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载《中国书评》,1995年5月总第5期。)台湾学者刘石吉对江南市镇研究多有贡献,其《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有关江南地区专业市镇、太平天国后市镇发展、市镇数量分析三篇论文,其中即有“市镇人口的一个估计”。又,台湾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项目,迄今所出版的湖北、山东、闽浙台、湖南、江苏、安徽六种,均有对人口及城市化的专门论述。三七、八十年代之交,伴随着国内史学研究新局面的出现,“中国 城市史 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张仲礼语)。“七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城市历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进入90年代,大部头的四城市研究专著陆续问世;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论文10年间已超出千篇;各种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讨论会在各地相继召开;专门的《城市史研究》杂志应运而生。有学者预言,城市史有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本领域的研究只被视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项内容,但其成果也足以令人欣喜。除“七五”期间被列为重点研究的四城市史均辟专章或专节对城市人口以专门论述外,(注: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罗澍伟主编《天津 城市史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还出版了对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城市人口研究的专题著作:邹依仁的《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竞能主编的《天津人口史》1990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韩光辉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史明正《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唐振常主编《上海史》、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茅家琦主编《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以及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何一民《中国 城市史 纲》、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胡焕庸等《中国人口地理》、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等专著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本领域的研究。有关江南市镇研究的论著也有两部: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与有关专著相比,本领域的学术论文相对为少,初步统计不过30余篇。1989年拙文《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或许是最早涉及本领域的学术论文,此文初步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领先,近代落伍的史实,并对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及城市化与近代化的关系提出了拙见,虽不免粗略缺陷,似亦抛砖引玉。90年代后,本领域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其中乐正先生的《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840-1911)》及《近代城市发展的主题与中国模式》对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与迟滞、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及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对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概况、原因、特点也有粗略的罗列和论述;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地区流动》,以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论述了人口流动的形式及流动者身份、流动人口的归宿及地域构成两个问题;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也对此期人口城市化的加速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趋势有概略阐述;张庆军《民国时期都市人口结构分析》就民国时期都市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婚姻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关农民离村问题的研究则有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和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两文。(注:以上可谓本领域的综合研究成果,分见《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天津社会科学》1992第2期;《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人口经济》1991年第4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代中国》第3辑;《民国档案》1992年第1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个案的城市人口研究论文也时有发表,主要有:周源和、吴申元《上海历史人口研究》、王跃生《清代北京流动人口初探》、戴一峰《近代福建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沈毅《近代大连城市人口略论》、竺菊英《论近代宁波人口流动及其社会意义》、吕实强《清末民初期间四川城市的发展》、何一民《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徐曰彪《近代香港人口》、王笛《清代重庆移民、移民社会与城市发展》、吉石羽《传统期之天津城居人口探析》、张利民《论近代天津城市人口的发展》、许擅《16-19世纪山东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势》等。(注:分见《复旦学报》1995年第4期;《人口经济》1989年第6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江海学刊》1993年第5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3期;《 城市史 研究》第1、2、4、11-12辑。)另外,笔者所见的未刊论文尚有杜语博士的毕业论文《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夏明方博士的毕业论文《灾害、环境与民国乡村社会》、马学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368-1911年江南地区分析》等,也对本领域问题有所研究。对于明清以来城镇的研究,尤其是对江南城镇的研究可谓成果斐然。涉及本领域的两篇综论性的城镇研究论文是黄苇《中国近代集镇墟集的兴衰存废问题》和慈鸿飞的《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问题》。(注:分见《学术月刊》1979年第3、4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至于地区性和个案城镇的研究论文至少在数百篇以上,兹不赘录。四对本研究领域作上述扫描式的回顾之后,这里有必要就城市发展史与城市化史的区别稍费笔墨。笔者认为,城市史与城市化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研究范畴。就联系而言,二者研究的对象都离不开历史存在的城市客体;就区别而言, 城市史 要回答的问题是城市本身发展的历史,而城市化史回答的重点则在城市的“化”这一过程,当城镇或城市出现于地球之时,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的历史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城市化乃是一个发端于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而迄今尚未完成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市化”,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上述回顾主要限于本领域的研究,而没有宽泛到整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注:有兴趣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状况的读者,可参见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详细的论著目录则见《 城市史 研究》第1辑,第11-12辑附录。)

人是群居动物,团结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原因,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一个球从我脚下飞走,落入别人脚中,甄伟润不禁破口大骂:“你这个大傻瓜,怎么不传球!?”我也是满肚子怒火,回敬道:“你好不了多少,一拿到球就知道一个劲地冲,像个笨牛样!”陈家明出来打圆场:“不要吵了,下次小心点就行了。”我和甄伟润互相瞪了一眼,各自在鼻子里哼了一声,又上前抢球了。 这节体育课,我们和初一的一个班为了争“地盘”而踢上一场友谊赛。说来也奇怪,看着对方踢球技术比我们还差,但我们说什么也赢不了他们,而且在不到十五分钟就给他们进了一球。我们不禁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这一急,便更是乱了套━━ “你没长眼吗?球飞到头上也不知道!”张睿朝,黄伟骏吼道,黄伟骏也不是吃素的,也向张睿朝咒骂下来,于是这两头“狮子”便对吼开了,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正在进行的球赛;而当后卫的林环宇一看到球飞来,当机立断便抢球向前冲锋,剩余的两个后卫也不禁示弱,跟上林环宇当他的“左右护法”。正当三人屁颠屁颠地冲入敌方阵地时,冷不防一个敌人从旁窜出,大脚一踢,球便从林环宇脚下飞开,以一个优美的“高空自由落体掉入我方禁区,正在前方搏杀的甄伟润和我顿时傻了眼,因为我方后防大开,只有一个史腾州战战竞竞地迎接着一群如狼似虎的敌人,而一众后卫老早就改行当前锋了。结果那球呼啸一声便投入球门的怀抱,史腾州连球边都没摸着。

海南大学陈明锐发表的论文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院现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应用数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2个。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网络工程等七个本科专业;拥有海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海洋通信与信息岛建设”,省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海南省internet信息检索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海洋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中心、省级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和计算机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学院实验室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81人,专任教师172人,其中教授37人,副高职称5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率达80%;学院聘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方滨兴院士、姚建铨院士、周巢尘院士等2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为学院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逐渐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院在教学、教改、科研等方面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项目等240余项,受资助经费2000余万元;科研获得各类奖项6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7项。获发明专利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各类教材53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200余篇。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1人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被获得2013年海南省五四青年奖章,2人被评为海南省“教学”,2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有6人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学院共有5门海南省精品课程,1门海南省重点课程,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门海南大学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秀课程,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一、推荐免试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将继续面向国内重点院校(211工程大学)招收推荐免试生。招收推荐免试生工作将于2014年9月开始,届时将在研究生招生主页公布《海南大学2014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办法》请广大考生查询。

二、研究生报考

1.报名时间:2014年10月初启动,届时查看海南大学研招网填报。

2.初试时间:2014年12月底或2015年1月初进行

3.复试: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我校属于二区线,达到二区线可参加复试。复试时间一般为3月底至4月初进行,届时会通知。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为1:1.2左右。

初试与复试成绩比例为60%:40%,成绩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2)×40%

三、奖励政策

1.推免生入学奖励:我校农学、理学、工学门类接收来自“985”院校的学术型推免生,入学报到后给予奖金10000元;我校农学、理学、工学门类接收来自“211”院校的学术型推免生在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同年级学生综合排名前30%的外校生和排名前10%的本校生,入学报到后给予奖金5000元。我校非农学、理学、工学门类接收来自“985”院校的学术型推免生,入学报到后给予奖金2000元。

2.我校设立《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科研奖励》、《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励》等各类奖励机制。同时学院还设有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提供学生勤工助学、科研实习的机会,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我校设有《海南省研究生创新课题》、《研究生访学计划》、《研究生参加高水平会议》、《研究生联合培养》、《海南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等项目提供在读研究申报。

四、就业情况

我院培养的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每年陆续进入知名互联网企业,三大运营商、银行系统、事业单位和研究所、部队以及公务员队伍。

五、其他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需交纳学费,具体收费标准以我省物价局批准的为准,届时另行公告。

学制都是3年到5年。

各学位点联系方式

(1)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是海南省一个工学博士点,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

负责人杜文才:、白勇:

(2)计算机应用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在软件理论和云计算方面有较突出的成果,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共17人。

负责人杜文才:

(3)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属于专业学位,招生规模大,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共17人。

负责人陈明锐:

(4)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学科发展已相当成熟,在海洋通信,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数字水印等技术都有着深入研究。

负责人周又玲:

(5)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点有着雄厚的师资队伍,所研究的代数学,图论,分形几何等都达到国际水准,科研成果颇为丰厚。

负责人尹建华:

(6)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属于专业学位,每年招生规模大,着重强调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规定学生不得少于一年的工程实践时间,现有导师16人。

负责人陈褒丹:

部分已发表论文(第一作者)1、黄俊,白硕.动态能力与联盟绩效:理论与实证,《经济管理(新管理)》,2008.10:36-41;2、黄俊,李传昭.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32-38;3、黄俊,李传昭.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协同演化研究:基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2007全球运筹管理产业实务研讨会暨论文发表会论文.台南(台湾)科技大学举办.2007, 12;4、黄俊,白硕.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基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中国首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宣讲)论文.北京:《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2007, 12;5、黄俊,李传昭.战略联盟管理与联盟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的观点.《科研管理》,2007.12:98-107;6、黄俊,李传昭.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联性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50-55;7、黄俊,李传昭.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封面文章),2007.1:167-171;8、黄俊,李传昭.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协同演化研究. 中国第二届管理案例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北大商业评论》联合举办.2006, 11:40-56;9、黄俊,李传昭.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制造商与供应商学习型战略联盟实证研究问卷检验, 《科技管理研究》,2006.3;10、黄俊,李传昭.供应链整合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 6:110-111;11、黄俊,李传昭.日本汽车制造商快速技术创新能力的来源:基于供应链的技术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管理科学》(封面文章)全文转载. 2005, 12: 42-45;12、黄俊,熊风华.进口替代农产品企业的技术投入与经销商数量关系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黄俊,李传昭.企业资源计划与数据仓库.《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135-138;14、黄俊,李传昭.对我国企业ERP应用的再认识,《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15、黄俊,李传昭.“知识联接”-成功实施ERP的基石,《上海企业》,2002,6;16、Jun Huang.Wang Zhao.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ssuing Mechanism in Distributive Digital 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ICCEE 2008199-203).20-22,December 2008, Phuket Thailand(EI检索)部分合作发表/录用论文1、 邱钊,黄俊.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基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质性研究.《中国软科学》,2008.10,2、 周剑,黄俊.影响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关键管理能力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7, 5:100-106;3、 黄俊,王钊,顾国伟.动态能力的测度:基于国内汽车行业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 2008录用;4、 邱钊,黄俊.贝叶斯定理在统计数据缺失值填充中的应用.《中国软科学》,2008录用;5、 郭德洪,李传昭,黄俊.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及其战略.《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19-226、 张子健,刘伟,黄俊.供应链中合作产品开发的任务分配决策分析.《管理工程学报》录用,2009.107、 邱钊,黄俊,陈明锐.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开发的障碍研究.《科学学研究》录用,2009(稿件编号2008-0870)8、 邱钊,黄俊,陈明锐.普通高考招生信息网站的负载均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11:9、 陈升,黄俊.我国部分企业ERP应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4:112-11610、Qiu Zhao,Huang Jun.Missing Value Treatment of the Data Mining Based on Bayesian Principle.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 Education (2008 ICCSE). July 25-28,2008.(ISTP检索)11、Qiu Zhao, Huang Jun.Improvement of High Reliable Cluster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Multiple Regression.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 (IEEE/SOLI'2008). 12-15 October, 2008. Beijing, China(ISTP/EI检索)纵向研究课题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06CJY023),《动态能力、联盟绩效与自主创新能力协同演化研究》,主持,2006-2008,在研;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号:08jwsk281),《三峡库区农业多功能性研究》,主持,2008-2010,在研;3、2008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资助号:081063516),《小型制造企业质量管理软件大规模定制实验计划》指导教师,2008-2010,在研;4、西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8JY012),《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改革研究》,主持;2008-2009,在研;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70602028),《国有企业控制权变迁的交易费用和路径选择》,主研;2007-2009,在研;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协同演化研究:基于重庆猪肉产业链的实证分析》,第一主研,2007-2009,在研;7、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号:CSTC,2005CE9067),《外部市场发展与家族企业成长、治理结构转型:来自重庆和浙江两省市家族企业的实证》,参与;2006-2008,在研;8、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807018),《多种推荐模式的电子商务推荐系统研究》,第二主研;2008-2009,在研;9、重庆软科学项目(资助号:2005CE9072),《重庆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第一主研;2005-2006,已完成;1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号:2005CE9072),《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参与;2005-2006,已完成;学术专著1、 主编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营销管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7 月第一版;社会服务记录1、主持/参与横向项目:l广东省潮州市滨海新区战略规划(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项目,主研,2008,在研;l重庆市土地承载力研究(重庆市发改委)项目,主研,2008,在研;l四川广安运政系统战略研究项目,主研,207-2009,在研;l重庆市渝青机械有限公司战略咨询项目,主持,2004-2005,已完成;l广物汽贸汽车有形市场尽职调查(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参与,2003,已完成;l张学友2002年重庆演唱会策划组织项目(安盛管理咨询公司策划项目),参与,2002,已完成;2、社会培训服务单位:l张家港市(苏州)三惠化工有限公司,2005.08,销售培训;l重庆四联集团川仪总厂,2005.09-2005.12,物流管理培训;l武汉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2006.07,跨文化管理培训;l重庆华伟集团,2006.09-2006.12,商务管理培训;l重庆市扶贫办;2005-2008,农村经纪人培训项目;

你好请问是问海南陈明锐级别是什么吗?海南陈明锐级别是教授。陈明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海南省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海南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主任,省级精品课程责任教授、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并且入选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治学严谨、因材施教,与学生融为一体,培养的学生不少已成为业务骨干。先后主持和参与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近50篇,主编与参编的教材10部。曾获中国第二届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标准化考试创新奖二等奖,省首届中青年科技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海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海南大学首届“十佳教师”称号。

陈平美国发表论文

很厉害。因为他对经济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对现在经济的一些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不是真的~张乐平先生创作的三毛,我记得诞生于1935年6月初。当时张乐平是受过一段正规美术教育的~无奈劳苦人民被压迫~他创作三毛时在路边看到过两个小乞丐,冬天,第二天冻死了一个,另一个不知去向,这对他的震撼很大。另外张乐平小时候当学徒工,也经常被老板打骂,所以后来他创作的三毛很多经历跟他自己也很像,比如三毛也在报社干过活等等。最明显的就是三毛从1935年以来一直都是那么个小孩儿,一直都是三根毛,只不过生活在逐渐变好~这就是作者要反映的社会变化吧~

是真的。陈平,中国经济学家、理论物理学家,自称研究经济问题的物理学家。1987年首先从美国货币指数中发现经济混沌现象(又称经济奇怪吸引子),为美联社等大众传播广为报道,文章作为经济混沌研究的代表作收入多家国际混沌研究论文集,受到经济学家P.Samuelson,H.Simon,R.Day,G.Gandolfo,H.W.Lorenz,V.Zarnowitz和蒋硕杰等的关注和讨论。

这老头就靠长了一张私塾先生的脸来取信任,实际上和老灿头一样满嘴跑火车。我就想不明白,这些人和家里酒过三巡大谈国际政治的穷亲戚不是一样吗?怎么安了个学者的名号就认不出来了呢?

他说的经济学原理我不懂,但是他的观点有时候仔细琢磨琢磨好像有点不对劲,特别是那期他说中美不会开战是因为中国有句古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真是这样从秦朝开始中国就不打仗了吧,简直莫名其妙。

陈平批判奥地利学派,然后我一看发现所谓的“奥地利学派”实际上是新古典。足以说明陈平连经济学中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概念问题都搞不清楚。也就是没学过经济学的人看不出来然后捧他臭脚。

他揭露的问题也确实是真问题,但有一点不否认的问题是:他把国内存在的问题也合理化。

19年7月到20年1月在上海居住,住在浦东新区高东镇,刚到上海找中介租房,本想找月租1000元以下的房子(因为之前的4年我在深圳居住,4年换了三次住处,住的户型两次是一室一厅,一次是两室一厅,坐标是深圳坂田,房租最高的时候1078每月),也是没想到,中介带我去看的第一套房子在金桥镇,是一个仅可放一张0.8米宽的床的无窗小单间,月租800元,震惊!房子在一个挺繁华的小区里,因此,刚开始我还挺忐忑,担心房租很贵。进到楼里等电梯,我环视了下周围环境,感觉楼道好像正在装修一样,很杂乱,楼栋里进进出出的都是衣着光鲜亮丽的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光鲜的衣着和犹如第三世界贫民窟的居住环境之间的巨大反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续经过反复挑选,挑中了高东镇一套住宅楼里的小单间,小单间看上去像是由客厅改建的,仅可放下一张1.2米宽的床,另含一条目测0.5米的走道,和另外4户人合租,公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厨房和卫生间之间连着一条阴暗的走道,月租1200,押一付三,每天下班打开大门,有时走廊没开灯,那种阴暗湿沉的感觉便会扑面而来。

好在小单间里还有包含一个小阳台,另外我自己有一台电脑,又买了一个床上桌,进到房间,打开电脑就不觉得孤独了。当然,上海也有便宜房子,不过我目之所及的地方,房租都挺贵的。之后,因为工作变动离开了上海,虽说在上海居住的不好,但在上海的那段时间也还算快乐,能回忆起来的事情却也没有觉得特别心酸的,不过如果工作没有被另行安排,我原本的计划是在上海再工作一年就辞职回老家发展。

2020年,表妹高考,考前曾表达出以后想去上海发展的意愿,被我劝阻了,想我一男生,孤身一人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还无法体味到“家”的温暖,我想她一个女生可能无法在魔都过得更好吧!

比如他不会谈具体微观层面jieji分化,不会谈民企国企治理和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很严重,就是妖魔化西方很多学术理论,还有把混沌说起点非得归结于老子之类。不过很遗憾的是,无论中西方任何学说或者思想,都不能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什么经济学家 物理学家,涉及到人都是混合学科,不存在谁牛逼,谁非得画出人为界限物理学鄙视经济学,一旦涉及到应用层都是跨学科混合科学。

经济学本质也没那么复杂,至少宏观层面是这样,就是资源开发 配置 分配 再生产 再配置 分配的循环,发展的是微观层面各种状况。对非专业人士来说,他干货还是料足的,专业内人士作为参考也并不掉价。

不过我更偏向他不是物理学家,经济学家,而是有物理学 经济学的政治研究者。把美国也看得太惨了,一个美元平均一下好歹购买力也相当于三四块人民币,美国的物价不高,三千美元再打折扣下来,也要相当于人民币一万左右。美国人只要一个月赚千多美元就可以一天三顿吃汉堡套餐过日子,中国一个月赚二千你顿顿吃汉堡套餐试试,陈平到底学什么的出身,信口开河!

他的观点大多数是无限斗争哲学,你看他的视频在虚空斗战方面还是能有点亮点的,到了非斗争领域就拉垮了。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只要我的人过得足够差,用于斗争结余足够多,那最后肯定是我赢,至于为啥赢,赢了之后干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想过。我记得之前看他节目,他说他早期的论文提出小农经济是我国长期不能进入工业化社会的祸根,必须消灭小农经济我们才能发达,当时我就对这个观点表示怀疑,现在看来我的怀疑是对的。

陈平还说过:中国人不能有高收入,高收入会让中国人变懒惰。这人就是把中国人当韭菜,认为中国人不配有高收入和福利,比外国人还歧视中国人,只不过他比外国人聪明,明明是歧视你还说这是为你好。当然,那么多人都捧他,愿意给他当韭菜,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2000元应该来说不是说在大城市,而是三四线城市、县城生活(更幸福)。另外,谁也没有阻碍中国人的收入提高,生活更幸福,这些东西由发展阶段和市场供求决定的东西,不是谁会反对也不是谁能反对的。树个高靶子,扣个高帽子来批判,大可不必了。

可能是平大爷抄了这个梗:月入2000怎么在一年内买百万的路虎?我与人合租,水电费能欠多久就欠多久,工资发了就存进余额宝吃利息,平时上班,能用公司一张卫生纸都是好的。我不泡吧,不社交,不交女朋友,不买鞋。能走路从来不用共享单车,能坐地铁从来不坐滴滴出租。终于,我只用了一年时间,攒下了1万元巨款,加上我爸给的99万,买了台大路虎,多励志呀!

王锐锐论文发表

有这样一个人,她天真可爱,活泼开朗,长着一对双眼皮的大眼睛,留着一个小蘑菇头,脸蛋儿肉嘟嘟的,很好看。

别看她个子小小的,可有着大大的正能量。她每次看见大朋友欺负小朋友,她就上去阻止大朋友。这样一个人便是我的闺蜜。

我和她基本上可以算是心有灵犀。比如说我们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一样,错的地方也一样。而且我们许多一样的特点,比如看电视啦、做游戏啦、听音乐啦,而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们最大的特点是:我们不用说话, 给对方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对方要干什么。也许,这才叫心有灵犀吧。

我每次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叫上她过来和我一起玩。我和她以及其他三个女生在音乐课上有个组合。我们五人在音乐课上表现的算是挺好的,可是,还有美中不足的。不足在于其中只有我、我的闺密和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我们三个表现还不错,就是有两个人拖累了我们,所以就美中不足了。但是如果是我们两个人表演的话,那叫一个完美

我们永远都会是最最好的闺密!

丘东灵在我身边有许多小伙伴,可和我最知心的是吕泽权。我俩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一起学习,玩耍。吕泽权今年11岁。他乌黑的短发,圆圆的像苹果似的脸蛋,眉毛又浓又粗,炯炯有神的眼睛上面架着一副黑色的眼镜,高高的鼻子下面一张小小的嘴巴。记得有一次,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洪老师把他在教室里把语文作业做完才能回家。

我为了早点把作业做完,也在教室里做作业。六点十分了,吕泽权把语文作业做完了。我俩收拾好书包,关好门窗,背着书包,

走下楼梯。我俩一路上边走边聊,并没有因为很晚回家而担心。走着走着,快到学校门口了,突然我想起我的文件夹漏在教室里了,还有数学试卷在里面呢!今天晚上签名要用的。吕泽权知道后,想了想说道:“我上去拿吧!"我抬头看了看教室,发现教室里发出紫色的光,连忙大喊一声:“教室在消毒了!”

吕泽权也抬头看了一下教室,说:趁现在刚开始,我马上去拿,反正我跑得快!”说完,他就把书包甩在地上,飞快地向二楼教室冲去。到了教室他用手遮住眼睛,捂着嘴和鼻子,飞快得走到我的座位上把我的文件夹拿出来,关上门,两三步跳下楼梯,把文件夹递给我。

当我送吕泽权手里接过文件夹这一刻我心里像有一股暖流缓缓地流入我的心田。这就是我最知心的小伙伴——吕泽权。

在将来,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陪伴的时间里我们怎么办呢,只有英雄来陪伴,那就是伙伴。

走,咱们出去吃玩!一个手搭在我肩上,对我说。这是谁,不就是蓝宇凡吗,只见他又搞了个酷毙了的发型,尖尖的头发在脑门上方凸起,一个神气的脸上挂着一幅灿烂的笑脸。

好啊,咱们去打篮球!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来到篮球场上,拿起篮球,一蹲,一跃,一投。球进了!我兴奋地高举着拳头。

渐渐地,我的伙伴和我较起劲来了,我们玩起了花样球,还来了一场篮球比赛王队VS蓝队。

比赛开始!我一把抢到了篮球,当我投的蓝球快进蓝队的洞里时,蓝队用手一下子拨开了球,喊到:想进球,先过我这关!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表情。

渐渐地,比赛的局面开始僵持住了,双方各得10分,进入决胜局,谁得一分谁获胜,我们各不相让,但最后我以计谋投进了一个球,哈哈!现在你得意不起来了吧!我两手叉在腰间,开心地说。

我高兴地又蹦又跳,正当我下落时我的脚一扭,然后不知被哪飞来的篮球打中脸,我哭了。蓝宇凡见我扭到了脚不能走时,主动背我回家,那一次,他陪了我好长时间,直到我伤势好转了他才离开。我听妈妈说,他为了陪我午饭和晚饭都没吃,我不禁感觉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膛,眼泪从眼眶里落了下来,那不是伤心的泪,而是感动的泪水。

因为有了伙伴,生活才充满快乐,充满温馨!

在生活当中大家都有一个最要好的小伙伴,我就有一个,他的名字叫王成宇。

王成宇是我们班跑步最快的人。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王成宇参加了400米比赛,比赛开始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前跑,只有王成宇在后面,好像要故意输的样子,但刚跑完一半的路程,其他人都快跑不到了,王成宇还非常轻松。因为跑400米不像跑50米一样只要跑得快就行了,跑400米要考验耐力,如果力气在前面用完了,后面自然而然就跑不动了。所以大家都快跑不动了,只有王成宇还有力气。王成宇就趁着他们快跑不动的时候一下子加速超过了他们。最后他终于得了第一名,大家都非常开心。

王成宇不仅跑步跑得快,跳绳也跳得非常好。他在下课的时候都会练习他跳双飞可以跳42个。在冬季三项的时候他跳了54个,比以前多跳了12个。取得了第一名。

王成宇在比赛完了,得意洋洋地跟我说:“我是不是非常厉害啊。”

我不以为然地说:“你还是不要那么得意比较好,万一你在下一次运动会中输了怎么办?”

王成宇说:“放一万个心吧,我下次肯定还会取得第一名的。”

王成宇可真是一个体育健将啊,我一定也要向他学习,争取在运动会上也取得第一名。

我的不伙伴是芳芳,每当我看到漂亮的画时就会想到那个下午,发生的在我和芳芳之间的事。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芳芳复习完功课之后,我们就把各自在美术课上做的手工拿了出来,芳芳和我的画都很漂亮不过我的比她的细致一些,芳芳就拿着我的画东看看,西看看把我的画在手中翻来覆去的。

在一段时间里她说要帮我加一点东西,我同意了我的画被她的笔加了几笔,本来是不太好我也忍住了,可是当我的画被风一吹又多了几条我一生气把她一推。

,正好一脚路在了我的画上,又多了一个脚印,我生气的拿起她的画用手撕破了,我气冲冲的走了,以后我们谁也没有理谁,在一次放学途中芳芳向我跑了过来,拿出一幅精美又细致的画来对我说:“对不起,上次是我不好这幅画是我送给你的,明天我要搬走了,再见!”

我呆了,第二天上学时没有再见到她了,我很伤心,这是她送给我唯一的东西,直到现在那幅画还保存着。我好想对她说那次的事我也有错。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芳芳。

我有很多小伙伴,但是我最要好的是孙一涵,因为她特别喜欢读书,老师和同学们都亲切的叫她“小书迷”,所以我和同学们都特别敬佩她。

一天下课铃声刚刚响过,我们就像小鸟一样冲出了 “鸟巢”,但我的朋友孙一涵却截然不同,因为她借了一本书,而且想早一点还回去,于是她从书包里抽出一本新书,小心翼翼地打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孙一涵同学”宋老师十分关心地说:“我感觉你应该去操场上活动一下,这样对你身体有好处”!孙一涵说:“我马上去”,过了一会,她拿着书走到操场上,我疑惑不解:“孙一涵呢为什么带了了本书出来了呢”?孙一涵微微一笑说:“对不起,我们明天再玩好吗?我今天有点事要做!”于是她走到教学楼旁,重新翻开书,认真阅读起来。“这个小读书米呀,太了不起了!”因为她爱读书,她的作文在阳光校刊上还刊登过好几次呢!我自言自语道,我的耳边又一次响起了她那熟悉的声音:“书永远是我最好的伙伴。”

孙一涵是我最好的伙伴,我因为有一个这样既爱读书又关心同学的好伙伴而骄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伙伴儿,我也不例外。我今天要写的小伙伴是原心,她是我同桌,很诚实的一个人。

她身材很好不胖不瘦,中等个儿,一双粗粗的眉毛,一对大眼睛,小嘴说出来的话很甜,让人听见很开心。她夏天喜欢穿一件紫色的裙子,冬天爱戴她的兔子手套。

为什么说她很诚实呢?因为有一次期中考试,她数学得了一百分,这令她很高兴,一蹦三尺高,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任谁也看得到。这也十分让我羡慕。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她其实考了95分。因为老师上课讲卷子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阅读题和判断题有判错的地方,自己写错了,但是老师疏忽没看到,反而打对了。于是她下了课想去办公室找老师重判。

我赶忙叫住她,把她拉到墙角说:“100分呐!你是觉得分多吗?”“人要诚实嘛!”她对我微笑着说,“况且考试也不是为了分数,而是考验我们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我拿她真没办法,还想多说什么,最后却不得不被她的这种精神感动,目睹她走向办公室的背影,显得那么刺眼。最后100分变成了95分,好可惜!但是却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

这就是我的朋友,这就是诚实的她。

我的小伙伴是卢相吉。他长得很胖,小小的眼睛,一笑就眯成了一条缝,跟我差不多。他的嘴很小,一笑就露出了两排小白牙。他一米五几的个子,非常的爱干净,衣服穿得非常整洁。他性格开朗,是一个爱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记得有一次,中午老师领我们做完题,我们在操场上踢球。我错了一道题,改了很长时间,等我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踢了起来,我就非常着急,马上飞奔起来。突然,一块石子向我进攻,我踩了上去,拌摔在地上,泪珠直在眼睛里打转,我疼得不行,我们班同学看到,都跑了过来,一向跑得很慢的卢相吉,可是今天比刘翔还要快似的跑过来,把我扶起来,问我怎么样,我听见了他的话语,我感激得不得了,等我起来以后,我对他说了一声谢谢。

还有一次经历使我至今还不能忘记。老师在中午把作业留了下去。我在教室里写作业,看见了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半天都不会做,后来卢相吉看我愁眉苦脸,知道了原因,就细心地给我讲起了题。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卢相吉。

我有很多小伙伴,但我最好的小伙伴是王锐锐。

不因为她长得漂亮,也不因为她学习好,只因为她永远微笑,因为她乐于助人,因为她可以把不快乐的人逗笑,因为……

又是一件让人烦恼的事儿,上体育课回来后,我发现我最心爱的`自动笔找不到了,因为这事我一直闷闷不乐,我不知道王锐锐是怎样发现我不开心的,只记得她那轻柔的声音和让人看了不得不笑的动作,她看到我笑后才问我为什么不开心,我把事情和她说了一遍,她二话没说就开始找了起来,她先用手按着地面,一遍又一遍的找了起来,然后找桌子,书包、讲桌等地方,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落了下来。虽然那支笔一直没找到,但那事过后,我们成为了好小伙伴,我也一直没为这件事伤心,因为我得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友谊,那件事让我明白了,友谊胜过了一切,此时此刻我想对世界呼喊:“友谊万岁!”

王锐锐,在这里我要向你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你在我最不开心时帮助了我,在我没有小伙伴时陪伴我,谢谢!

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也许会有许多朋友,但在众多的朋友当中能数得上知心朋友的却很少,有时甚至都找不到,可我却有一位最好最好的朋友。

她长得很漂亮,也很精神,一对迷人眼睛,小小的嘴巴,长长的头发,再加上弯弯的眉毛,真是越看越觉得舒心,她很爱笑,相互交谈中,她总是微笑面对而且在微笑中,脸上还会显出两个小酒窝来。她很爱劳动,她的身上我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

现在的我是值日生了,每天都要扫地,不管我帮哪一组扫地,他不管有多忙,都会帮我一起扫的,如果看见一片树叶,我走国去扫,她就会主动地说:“让我来扫吧。”不管是下午还是早晨,她都是一如既往地帮助我扫,如果今天是我值日,她就会找那些与我一起值日的值日生。

还记得有一次写作文,我忘记了。她也忘记了,早晨,我与她来到学校时,她说:“我们的作文没有写,快写吧。”我的作文没用一会儿就写齐了,但她写了好多,用了许多的时间,我说:“快,交吧,快交吧。”她说:“写作文就要认真,只有认真才能写好作文。”我当时觉得她说得特别有道理,只好与她一起交了。

她就是这样一位既勤劳又认真的学生。

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张梦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伙伴,我也不例外。你们知道我的小伙伴是谁吗?那就请你猜一猜吧!

她高高的,胖胖的,一张胖嘟嘟的小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子,显得整个人都很精神。可惜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最有特点的是她那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从这张嘴蹦出来的话,有时能让我火冒三丈,抽泣不已;有时却让我捧腹大笑,忍俊不禁。

她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还是个幽默大王呢!记得一个周日的上午,我因为期中考试没考好,被妈妈骂了一顿,心里闷闷不乐,幽默大王发现了,她的话匣子打开了:“没关系,期中考试没考好,期末考试肯定可以考好。”听了她的话,我更委屈了,便大哭起来。她眼珠一转,笑嘻嘻地唱道:“对面的楚楚看过来,看过来……”最可笑的是,她还一边唱一边跳。看着她那滑稽的样子,我噗嗤一声笑了,这时她开心地说:“我是谁呀?幽默大王,逗你开心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也笑着回答说:“是啊!你是谁呀!”

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吧!对了,她就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宋依阳。

我有一个特别好小伙伴,我们一起玩、一起快乐的学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她的名字叫王玉婷,王玉婷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剪着一排整齐的刘海,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总是迥迥有神,她的嘴巴虽然不小,但有一些笑话和幽默的语句常常从她的嘴里快乐地蹦出来。笑的时候,别提有多灿烂了!

有一次,我写完作业,准备去王玉婷那里玩。到了她家后,我和她开心地玩着游戏,一直玩到了3点。我觉得时间不晚了,应该回家了,可刚要回家,天空就乌云密布,下起了雨。我趁着雨没下大前戴着帽子往家跑去,但是我只跑了几步,雨就越下越大,要是再往前跑,我不就成了“落汤鸡”了吗?我只好朝王玉婷家跑。王玉婷对我说:“雨下大了,你又没带伞,要不我撑伞送你回家吧。”“好的好的”我高兴地说。她撑起伞陪我一起回家。走到马路边时,她看到路边有个年纪大的老奶奶撑着伞正在吃力地过马路,她把伞给我,二话不说就跑到路边的老奶奶身边温柔地说:“老奶奶,我扶您过马路吧。”说完,她就扶着老奶奶慢慢地过了马路。她把我送回家后,就发现了我的卧室的窗户没关,连忙帮我把窗户关上了,可雨水还是落进了屋,还好没落到床上。段若苏问我:“你家的拖把在哪里?”“在卫生间那儿。”我说。她拿来拖把,把雨淋到的地方认真地拖了一遍。我说:“谢谢你”她说:“不用谢,举手之劳而已,我先回家了。”

王玉婷真善良啊,我很高兴交到她这样的朋友。

我最好的小伙伴是赖岚岚,我们经常形影不离。

她长得很招人喜欢,长长的睫毛,深深的眼窝,一对很神气的小

眼睛,一笑起来眯成缝,一生气瞪得像个小圆球。她那小巧而挺直的鼻子,翘翘的。她的小嘴线条分明,牙白唇红,说起话来像唱哥一样好听。再看她那对耳朵,小巧而带粉红色,就像贝壳一样。她的手指细细长长的,像雨后新出的笋芽尖儿。

有一次,赖岚岚生病了,我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忙用零花钱为赖岚岚买了些水果,又急忙向赖岚岚家跑去。到了她家我马上问:“你的病好点了吗?”她说:“能收到你关切的问候,我的病好多了。”晚上,我连做梦也梦见了赖岚岚,梦见我们一起在学校里快乐地玩耍、学习……梦到这里,我突然醒来,决定折一颗许愿星,愿赖岚岚的病快点好起来。第二天一早,我发现赖岚岚已经来上学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冲过去和她来了一个“超级”大拥抱,这可不是一般的拥抱,我抱着她好久好久才分开。

瞧,我们俩的确是最好的小伙伴吧?

她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真令人羡慕。

所以每次妈妈要我剪头发,我就拿出刘胡兰宁死不屈的精神(妈妈说的)死活不干,现在我也能扎一个马尾辫了。她还有一张大大的嘴巴,一笑就让人知道她原来是一个"大缺巴"。她长得黑黑的, 和皮肤白白的我站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我们俩却玩得很好,整天形影不离。

她很热情,我是上一个学期转学来和她一个班的,刚来时,我只认识她一个人,她每天陪我玩,教我认识新同学,过了几天,我便和同学熟悉起来,慢慢的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我很感谢她。

她跟我一样也不爱吃饭,我的另一个好朋友到我家看见什么都吃。而申杨柳到我家,妈妈问她吃不吃橘子,她说不吃;问她吃不吃牛肉干,她说不吃,只有一次妈妈给她盛了一碗八宝粥,她痛快的吃完了,原来她家里从来都没吃过呢!

我很羡慕她很自由,因为他爸爸妈妈每天都打麻将,从来不管她。她可以和一些大孩子一起到新华书店看书。而我呢?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天天闷在家里,谁让妈妈不放心放我出去呢?

我也没办法。这就是我的小伙伴,一个热情。可爱,有点小小缺点的小伙伴。

一张胖乎乎圆脸蛋,一张能说的小嘴,一双能干的小手,这些就凑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她就是我要好的小伙伴——肖明。

肖明非常热爱学习,她上课专心听讲,从不跑神。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写家庭作业,有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们,我思考了一会,不耐烦地对肖明说:“算了,这道题先空在这儿吧,反正也想不起来。”

“嗯,不行,没关系,我们一定可以做出来的,”肖明坚定地说。说着,她就拿起笔 认真地算了起来。她时而画画,时而写写。五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做出来了!我真为她骄傲,不仅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肖明不仅热爱学习,而且乐于助人。

记得有一次,我和肖明一起去买作文书,等了好久才来了一辆去书店的车,我和肖明走上车,正好有两个空位,我们高兴地坐了下来。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我本来想把座位让给她,又一想,离书店的路还远着呢!于是,我把头向窗外一扭,假装没看见,肖明看见了,却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亲切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儿吧!”说着,便扶着老奶奶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老奶奶激动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肖明甜甜的笑了,我的脸却不由自主地红了,急忙让肖明和我一起坐。

肖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热爱学习,乐于助人,我真为有这样的一位朋友感到自豪。

陈美黛发表的论文

美字基本信息 简体:美 简体笔画:9 繁体:美 繁体笔画:9 五行属性:水 姓名学笔画:9 字义内涵:美-称美,赞美;美好;善良;得意,高兴。用作人名意指美丽、善良、开心之义; 姓陈以美字开头的女孩名字推荐 陈美泓 泓:泓碧,指水色清澈碧绿;泓洄,水深而回旋的样子。用作人名意指富有智慧、宏材大略、胸怀博、作风清廉大之义; 陈美莹 莹:本义指光洁像玉的宝石。光洁,透明。用作人名意指冰清玉洁、聪明有智慧、有才能之义; 陈美萱 萱:指萱草。一种草本植物。用作人名意指美丽、快乐、坚强、贤惠之义。 陈美漪 漪:指细小的波纹;也指漪涣,粼粼波光;用作人名意指美丽、吉祥、小巧之义; 陈美婵 婵:指姿态美好;美女;月亮。用作人名意指美好、亭亭玉立、意气风发之义。 陈美慧 慧:本意是聪明,有才智,精明,狡黠。聪慧,智慧。用作人名意指聪明,灵秀,有智慧之义; 姓陈以美字开头的女孩名字大全 陈美千 陈美笑 陈美玫 陈美建 陈美玥 陈美勤 陈美珠 陈美凡 陈美琬 陈美彤 陈美璧 陈美菊 陈美咏 陈美妤 陈美淑 陈美滢 陈美柔 陈美翠 陈美菁 陈美丽 陈美聪 陈美韵 陈美仪 陈美美 陈美梦 陈美水 陈美月 陈美澜 陈美冬 陈美轶 陈美芝 陈美婷 陈美晴 陈美琰 陈美钗 陈美璐 陈美婵 陈美雁 陈美梓 陈美依 陈美娅 陈美胜 陈美环 陈美紫 陈美枝 陈美眉 陈美溪 陈美筠 陈美昭 陈美宜 陈美萍 陈美芬 陈美馨 陈美寒 陈美飘 陈美莎 陈美玮 陈美莺 陈美娥 陈美芳 陈美纨 陈美叶 陈美孜 陈美博 陈美曼 陈美锦 陈美智 陈美晶 陈美竹 陈美花 陈美初 陈美长 陈美露 陈美安 陈美会 陈美纯 陈美真 陈美琼 陈美熙 陈美懿 陈美涛 陈美琴 陈美治 陈美淇 陈美娟 陈美芮 陈美瑞 陈美若 陈美云 陈美凝 陈美思 陈美晓 陈美怡 陈美柳 陈美欣 陈美珊 陈美沅 陈美如 陈美娣 陈美霭 陈美涵 陈美黛 陈美亭 陈美娜 陈美佩 陈美彦 陈美蝶 陈美玉 陈美艳 陈美宝 陈美蓉 陈美斯 陈美英 陈美玺 陈美贞 陈美枫 陈美姣 陈美岚 陈美雯 陈美宁 陈美瑶 陈美霜 陈美芸 陈美瑗 陈美棠 陈美诗 陈美可 陈美琳 陈美蕾 陈美丹 陈美欢 陈美汇 陈美静 陈美斐 陈美苑 陈美珈 陈美蕊 陈美卿 陈美霞 陈美雪 陈美馥 陈美毓 陈美爽 陈美桂 陈美颖 陈美浩 陈美又 陈美荣 陈美以 陈美娇 陈美微 陈美青 陈美瑷 陈美融 陈美玲 陈美乐 陈美娴 陈美婕 陈美忻 陈美影 陈美惠 陈美姿 陈美语 陈美君 陈美弋 陈美灵 陈美俐 陈美莉 陈美嫣 陈美育 陈美巧 陈美兰 陈美妹 陈美果 陈美琦 陈美烟 陈美清 陈美秋 陈美华 陈美菲 陈美倩 陈美珏 陈美悠 陈美启 陈美和 陈美希 陈美成 陈美凤 陈美有 陈美姬 陈美莲 陈美春 陈美然 陈美培 陈美伊 陈美修 陈美佳 陈美园 陈美茗 陈美秀 陈美红 陈美婉 陈美夕 陈美珍 陈美茜 陈美香 陈美梅 陈美燕 陈美德 陈美沫 陈美爱 陈美妙 陈美彩 陈美舒 陈美薇 陈美雨 陈美洁 陈美添 陈美双 陈美士 陈美函 陈美碧 陈美悦 陈美嘉 陈美晗 陈美莹 陈美艺 陈美羽 陈美亚 陈美雅 陈美茹 陈美素 陈美阳 陈美荷 陈美妍 陈美汝 陈美霄 陈美肖 陈美慧 陈美瑾 陈美林 陈美冰 陈美芹 陈美津 陈美楠 陈美其 陈美灿 陈美波 陈美永 陈美蓓 陈美媛 陈美健

  • 索引序列
  • 陈锐骏在美国发表的论文
  • 海南大学陈明锐发表的论文
  • 陈平美国发表论文
  • 王锐锐论文发表
  • 陈美黛发表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