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英文论文时名字的书写

发表英文论文时名字的书写

发布时间:

发表英文论文时名字的书写

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

英美名称的名称是前姓的名称。例如,JohnWilson译为JohnWilson,John是名字,Wilson是姓氏。另一个例子是爱德华·亚当·戴维斯(EdwardAdamDavis)译为爱德华·亚当·戴维斯(EdwardAdamDavis),爱德华是名字,亚当是名字,戴维斯是姓氏。

女人的名字在结婚前有自己的名字。结婚后,通常是自己的名字加上丈夫的姓氏。

扩展资料:

英美名称特点:

书写时,该名称通常缩写为前缀,但是姓氏不能缩写,例如G.W.Thomson和D.C.Sullivan等。

正式场合通常被称为全名,但是亲密的关系经常被称为其全名。家人,亲戚和朋友除了自己的名字外,还常用昵称(nickname)。口头名称通常被称为姓氏,例如“怀特先生”,“史密斯先生”。)。

在以英语为本国语言的国家/地区中,名称组成基本上与英语和美国相同。

一般H.Darcy就可以了.但如果有同名(同名字的首字母的),就要写成H.P.G.Darcy.

先写名再写姓。

论文格式:

一、英语论文的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

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Prof.C.Prage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

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0.6cm(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

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2.5cm,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2.5cm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

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语论文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2.5cm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

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

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三、英语论文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1.5cm。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

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

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四、英语论文的文中引述

正确引用作品原文或专家、学者的论述是写好英语论文的重要环节;既要注意引述与论文的有机统一,即其逻辑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论文作者必须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目前美国学术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圆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处。现针对文中引述的不同情况,将部分规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则可将引文有机地融合在论文中。如:

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这里,圆括弧中的Roper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数字为引文出处的页码(不要写成p.9);作者姓与页码之间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标点符号;句号应置于第二个圆括弧后。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过三行,则应将引文与论文文字分开,如下例所示:

Whitman has proved himself an emin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ve and precursor, and his “Democratic Vistas” is an admirable and characteristic diatribe.

And if one is sorry that in it Whitman is unable to conceive the extreme crises of society, one is certain that no society would be tolerable whoses citizens could not find refreshment in its buoyant democratic idealism.(Chase 165)。

扩展资料

1、中国人的名字在英语中用汉语拼音拼写,姓与名要分开写,不能连在一起,姓与名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姓氏在前面,名字在后面。

2、在姓氏和名字都是一个字时,在英语中姓和名的拼音首字母分别大写。

3、在姓氏是一个字、名字是两个字时,姓氏写法不变,名字为两个字,这名字的两个字的拼音要连起来写,只大写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

4、在中国姓氏中有复姓,也就是两个字,这样要把姓氏两个字的拼音连起来一起写第一个字母大写。

5、在名字里含有造成发音混淆的拼写字时,一般要用“’”来区分隔开。

6、中文姓名与英文姓名在写法上是有区别的: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英文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这个是好区分的,知道一下就可以,因为一般都看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文名

都可以. 一般名在先. 如果姓在先, 姓后面要加个逗号, 或者姓完全用大写.

发表论文时的英文名字

向国际期刊投稿时,作者英文名要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例如:杨晓露,Yang, Xiaolu。姓后面要加逗号。

中国汉字人名的翻译,可采取的方法推荐如下:还是以光头强的名字来举例。首先应该按照汉语拼音来拼写汉字,然后按照英语姓名的顺序排列,而且应该区分汉字的音节,那么就光头强的英语姓名应该写成:tou-qiang guang。在填表或比较正规场合使用的时候,为了更加清晰,可以写成guang,tou-qiang。如果要简写,可以写成T.-Q. guang,这样就没有任何歧义了。

注意英文的名和姓的排列位置。你指的是后面的reference引用的书的作者名字吗?

英语论文发表人的名字写法

中国汉字人名的翻译,可采取的方法推荐如下:还是以光头强的名字来举例。首先应该按照汉语拼音来拼写汉字,然后按照英语姓名的顺序排列,而且应该区分汉字的音节,那么就光头强的英语姓名应该写成:tou-qiang guang。在填表或比较正规场合使用的时候,为了更加清晰,可以写成guang,tou-qiang。如果要简写,可以写成T.-Q. guang,这样就没有任何歧义了。

其实引用文献书写作者的名字规则是很简单的,通常我们只需要写出第一作者的姓(last name)就可以了。比如以下的例句:Hiemer et al. (2015) observ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YAP abnormally accumulated in the nucleus in pre-malignant oral tissues 1.大多数文章都有多名作者,所以要在第一作者的姓之后加et al., 表示其他作者的名字没有列上。这里的“et al.”可以写成斜体,也可以不加标点,所以会有下面四种写法: “et al.” “et al” “et al.” “et al”。选择哪种写法首先要看小伙伴们准备投稿的目标期刊在这方面有没有规定,如果有的话就按照期刊的要求来写;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可以任选一种,但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的前后要保持一致,通篇只能用一种写法,不要在中间换来换去。另外要注意不要用etc来代替et al.,因为etc一般用来罗列事物,而et al用来代表作者;当然如果只有一个作者,就不需要et al了。如果小伙伴们引用的文献有两个作者,普遍接受的写法是两个作者的姓都要写上:Smith and Zhang (2008) reported… 三个或更多作者的时候,除非期刊关于列出几个作者有特别规定,否则只需要写出第一作者 + et al.从上面的例句我们还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引用文献时提到了作者的名字,还要加上发表的年份,不论文献的格式排版如何。中国的留学生在这方面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是用全名,尤其是在提到中国作者的名字时。当我们用中文写论文时,这种写法是普遍能接受的,但是我们要记住用英文写论文的时候只要写出姓就可以了。另一个常见错误是姓和名混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英文里名在前,姓在后,这和中文的习惯相反。比如John Smith,John是名,Smith是姓,但是有时也会写成”Smith, John”,这样中间有个逗号,那就变成前面是姓,后面是名了。所以当我们查阅文献的时候,如果看到的是文献的全文,且作者名字是完全显示出来的,那么一般就是名在前姓在后了;如果我们在数据库,比如Pubmed里检索到摘要,这种情况下通常姓是全拼出来的,而名字只剩下缩写(Smith J)。其实,引用文献不一定要提到作者的名字。如果每句话都加上作者的名字,那势必会影响到文章阅读的流畅性,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这样既节省了字数,又不用担心写错作者的名字,反而是更值得推荐的做法。因此,只要我们正确引用了文献,作者的名字就不一定非要出现在论文中。关于写作英国论文引用文献时书写作者的名字是非常简单的,只要遵循了上面的这些规则就很容易的能够进行写作了,同学们在平时的留学生活中如有遇到类似于此类的英国论文写作小问题,如无法及时的解决可以咨询一些国内较为知名的留学服务网站,例如:51Due、留学府都是非常不错的留学服务网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汉字人名的翻译,可采取的方法推荐如下:

还是以光头强的名字来举例。首先应该按照汉语拼音来拼写汉字,然后按照英语姓名的顺序排列,而且应该区分汉字的音节,那么就光头强的英语姓名应该写成:tou-qiang guang。

在填表或比较正规场合使用的时候,为了更加清晰,可以写成guang,tou-qiang。如果要简写,可以写成T.-Q. guang,这样就没有任何歧义了。

简介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于1957 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要破除论文“SCI至上”,也要以此为突破口,拿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1、独立作者

指的是一篇论文只有1位作者,这种情况作者的署名就比较简单,直接在论文标题下注明自己的姓名;或者是署名后面加上所署单位即可。

2、多位作者

指一篇论文作者人数有2位及以上多位作者,这种情况首先要根据参与论文撰写的贡献值,由高到低排序,这个排序就代表了作者在论文中的署名位置。署名的时候,将这个排序名单依次在论文下方从左到右排序即可,名字与名字之间用,号隔开。比如:san zhang,si li,wu wang等,以此类推。

如果有共同一作,或是共同几作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共同署名同一位置,也是要分出前后,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依次标出阿拉伯数字1、2、3,有些杂志要求写英文字母a,b,c注明。比如:san zhang1,si li1,wu wang;或者san zhanga,si lia,wu wang。通讯作者,一定要注明通讯地址、电话和e-mail等。

注意:有的杂志社不允许有共同作者存在,也有的杂志社是允许的,大家在署名之前要看下杂志社是否允许有共同作者。一般有共同作者说明两位作者所做贡献是相同的,所以会署名在一个位置上,但是国内很多单位对共同作者的认可度是不一样的,更认可靠前的共同作者。

论文发表的时候名字写错了

情况一:你是第一次把论文提前进行论文查重,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就算题目和作者填错,也只会在检测报告中显示错误,没有什么影响。论文查重系统中有一项是去除本人发表的重复率,所以如果还未发表过论文或者发表的论文还未被系统收录的话,那么填写错误也不会影响重复率。情况二:把论文提交到学校论文查重后,因为学校一般都是有次数限制的,所以不管是毕业论文还是职称论文,检测报告都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如果这时候把题目和作者填错的话,那么会对有较大的影。

论文在查重过程中,重复率在规定的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但一篇论文的,首先是题目和作者,这是根本性问题,如果该篇论文发表了,就表示是这个作者写的,作者的名字不同,就不能说明论文是自己写的了。因此肯定有影响。

原、创,提、供、

没事的,联系你当时联系的那个编辑,跟他说明情况看是那个的问题,如果是杂志社方面出了问题他们一般会给你在杂志上发表一个更正说明,如果是你的失误导致的也可以和杂志社协商发更正说明!!!

盲审时发表的论文名字写吗

不能写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一般高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均有对学位论文进行定期盲审的相关规定,多为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论文进行盲审。外审是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由于专家和导师关系一般不错,都能通过。盲审和外审通后过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博士和硕士都有不能毕业的,但是硕士的比例很小的,也有没有毕业的硕士,但是比例不到1%。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在答辩前由学位办送到外单位做盲审,以保证答辩论文的质量。另外省市级教委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请外单位做盲审,以检查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所有博士硕士论文在盲审、外审都过了才能参加答辩,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是否通过答辩, 是否授予学位。最后由单位的学位委员会综合论文质量、修科成绩、思想表现、有无发表论文等因素,无记名投票会决定是否给学位,同意给了还要公示3个月后拿学位证书。博士和硕士都有不毕业的,一般无学历和学位。毕业的有的有学历无学位,有的有学历和学位。不同学校硕士论文盲审所占的比例不同,一般在30%-50%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不能毕业的当然存在,尤其是好的学校更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上海市是全市抽取一定比例的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参加盲审。博士生的话是强制盲审,只要申请博士学位就要参加盲审。盲审就是论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能涉及你的导师姓名和你的姓名,一般都是送到外校审阅,审稿人不会知道是谁的论文谁是这论文的指导老师。因此叫盲审。盲审有不过的,特别是博士,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认真对待,基本也就都过了(硕士论文)。博士的论文本身就对学术水平要求高,所以通过要难些。

不需要写。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博士学位论文全盲送审在实质上与以往的博士学位论文送审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送审方式不同。所以送审前该进行的预答辩和重复率检测一样不能少。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送审流程暂定如下:1、博士生的课程成绩应通过培养办审核盖章;2、博士生的开题、预答辩和重复率检测应通过学院的认证;3、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达到学院学位论文送审的要求;以上事项学院审核通过后,博士学位论文方可送审。

  • 索引序列
  • 发表英文论文时名字的书写
  • 发表论文时的英文名字
  • 英语论文发表人的名字写法
  • 论文发表的时候名字写错了
  • 盲审时发表的论文名字写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