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乡村社会学论文发表

乡村社会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乡村社会学论文发表

乡土中国手抄报内容如下:

1、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

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14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

3、写作目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三、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1.“战后日本地域开发计划与社会变动”,(硕士论文,1988年国家机关青年优秀论文奖),《社会学研究》Vol.3,1988年5月2.“福武直农村社会理论述评”,北京大学《社会研究》Vol.5,1989年12月3.“试论我国城市住宅的建设主体与分配问题”,《社会学研究》Vol.4,1990年7月4.“论我国城市住房体制对单位职能的影响”,上海大学《社会》Vol.11,1990年5.“近年来我国城市社会学研究概述”,《中国城市经济与社会年鉴》,1990年6.“现代化进程中城市问题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Vol.1,1989年7.“解读《沸腾的中国农村》”,日本村落社会学会《村落社会研究》Vol.8,1998年8.“中国和日本社会组织特征异同点初探”,《日本学研究》Vol.1,1991年9.“日本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共著),1991年10. “长野县诹访地区产业化的特质”,日本村落社会学会《村落社会研究》Vol.5,1996年11. “温州乡镇企业面向集团化的第二次创业”,日中社会学会《日中社会学研究》Vol.6,1998年12. “日本系列生产制的启示”,《中国改革》Vol.7,1998年7月13. “中国村落类型─关于百村调查的主题”,日中社会学会编《日中社会学研究》Vol.7,1999年14. “地区非正式制度与私营企业发展”,爱媛大学编《私营企业的抬头与变动的中国社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15. “地区领袖与私营企业者的相互关联”,第14届“大学与科学”公开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变动的中国社会——以私营企业主的崛起为视角”,KUBA 出版社,2000年16. “中国的官与民”,SCIENCE OF HUMANITY,Vol.38,勉诚出版社,2001年“私营企业发展的地方基础——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NO.3,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7.“中国的社会变动与农村社会问题”,农业政策研究所《粮食政策研究》NO.106,协同农业研究会编《协同农业研究会会报》Vol.55转载,2001年18.“私营企业治理结构问卷调查的数据与分析”,《中国私营企业报告》NO.3,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19.“地域社会中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中国与日本的比较”,蒋立峰主编《第四次中日青年学者论坛:转型中的中国与日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20.“城市政策与四合院生活的变迁”,中国地域社会现代化研究会编《关于北京市的现代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条件治理与文化遗产的建议报告》,2001年21.“转型中的日本社会与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编《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2.“从私营企业主的阶层性看中国的社会变迁”,现代社会的构想与分析研究所编《现代社会的构想与分析》,KOUCHI书房,2003年23.“私营企业主的兴起: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Vol.3,2004年24.“在日福建人的移居、生活与民族意识”,日本庆应大学《文化、语言、交往》,2004年3月25.“和谐社会的社区基础”,《中国社会报》2004年10月30日26.“日本如何缩小经济收入的差距”,《经济导刊》Vol.12,与丁红卫合作,中信出版社,2004年27.“Problems of Farmers, Rural Society, and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WTO Membership”, 论文见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附属国际经济动态研究中心编《21世纪亚洲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课题与展望》(第17次国际经济动态研究中心研讨会报告书),2005年3月28.“从社会到生活:确立‘生活主义’的社区文化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编《中国城市化》Vol.1,2005年29.“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社会学研究》Vol.6,2005年30.“福建人迁移日本的历史底蕴——「闽人三十六姓」的深层精神构造”,高桥明善编《基地返还·迁址,旧址利用与冲绳振兴问题》,2003-2004年度研究报告,文部科学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础研究,(B)(1)研究成果报告,2005年8月。中文稿见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编《世界社科交流》第46期(总1168期),2005年9月31.“The influence of Fujian culture on Village culture in Okinawa in Japan”,Discourses and Silences,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2005.32.“从地方化到亚洲化?——从中国看日本社会学的轨迹”,日本社会学会编《社会学评论》Vol.2,(总223期),有斐阁,2005年12月33.“福清人的生活世界——在日生活与出国前后职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国情调研·2004》,第807-874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34. “北京城市空间的阶层特征”,日本《亚洲游学》第83期,勉诚社,2006年1月35.“社区类型与邻里关系的变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Vol.2,2007年3月。日文版参见日本专修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丛书第8卷《中国社会的现状1》,专修大学出版局,2006年36.“三大都市密集区的文化差异:引导农民工空间流动的力学”,牛凤瑞主编《中国经济的引擎:三大城市密集区发展路径比较》,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37.“亚洲农村资源与地域政策的展开:以东亚为中心”,日本村落研究学会编《村落的资源——田野调查法》,农村文化协会出版社,2007年38.“提高业主参与意识,推进社区健康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9.“城市发展中的全球化动力”,《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Vol.4,2008年4月40.“城市的社会结构”, 牛凤瑞主编《城市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1.“城市废弃物治理:东亚城市的连带与合作”,东京:环境产业新闻社《城市与废弃物》Vol.4,2008年4月42.“中国物业小区管理的专制特征与社会化服务之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No.2, 2009年3月43.“加拿大的业主董事会”,《现代物业》No.10,2009年10月44.“加拿大业主如何选聘和评估物业公司”,《现代物业》No.1,2010年1月45.“‘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Vol.10,2010年10月46.“加拿大物业管理经验的启示”,《现代物业》,2010年9月47.“加拿大:将物业管理划归经济领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17日48.“郑州特色的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王伟光主编《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大郑州都市区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49.“加拿大共管式公寓的物业管理”,《城市问题》,2011年1月50.“告别汽车霸权,享受绿色出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8日51.“経済転换期における都市化のロジック――开発区·新区の特质”,《中国社会现状Ⅲ》(合著),东京:专修大学出版局,2011年52.“乐水亲水,爱水节水”,《中国水利报》,2011年3月22日52.“借鉴加拿大经验,推进物业管理回归经济领域”,《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4.“深圳民生幸福城市建设”,《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5.“环境事件中受害者与受益者的博弈——日本环境社会学的四个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14日56.“都市改造とに伴う立ち退き住民の生活変容と公共领域”、日本庆应大学『法学研究』第84卷6期57.“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化路径特质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No.4, 2011年7月58.“透视日本环境社会学”,《环境保护》No.14,2011年8月59.“生活共同:居民参与环保的动力机制”,《低碳世界》No.7,2011年10月60.“从物业专制走向业主自治(上)”,《现代物业》,2011年10月61.“从物业专制走向业主自治(下)”,《现代物业》,2011年11月62.“宅男宅女:日本家族制度走向解体”,《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8日63.“2011:北京业主自治的转折点”,《现代物业》,2012年2-3期下旬刊,总第214期64.“认清环京津贫困带成因,培养地区发展内在动力”,《凤凰周刊·城市》,2012年3月第3期65.“城市绿色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66.“辽宁省棚户区居民调查报告”,《经济日报》15版整版,2012年6月26日(倪鹏飞、杨晓兰、李国庆、孟翔飞执笔)67.“辽宁省棚户社区的形成与复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5期总第163期,2012年9月68.“中国の都市化における住民参加の特质と社会管理の革新”,日本立教大学,2012年9月69.“中国特色和谐型城镇化战略与路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Vol.10,2012年10月 1.《日本农村的社会变迁──富士见町调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获2000年孙平化日本学学术优秀著作奖2.《内发的村庄——中国百村调查·行仁庄卷》(编著,执行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3.《日本社会——结构特性与变迁轨迹》第5次印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解读日本社会》(合著),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5.《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富永健一著,与刘畅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6.《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景天魁主编,合著),论文“从平等主义到能力主义——改制前后农民公正观在经济领域的变化”,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7.《三峡移民人权实证研究报告》(副主编),2006年内部发行。8.《北京:皇都的历史与空间》,(与仓泽进合著),东京:中央公论新社,2007年9.《第三届亚洲农村社会学会论文集》(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Asian Rural Sociology Ⅲ》(论文集),主编,CharanSanitwong Kanpim Co.Ltd. 2010.10.《城市学》(牛凤瑞主编,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大郑州都市区发展战略研究》(王伟光主编,合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12.《中国社会现状Ⅲ》(合著),东京:专修大学出版局,2011年13.《十时严周教授追悼论文集》(合著),庆应大学『法学研究』第84卷6期,2011年 “马克斯·韦伯论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富永健一),《社会学研究》Vol.2,1988“农村社会结构分析理论”(莲见音彦),《国外社会学》Vol.2,1988“日本农村社会学概述”(中田实),《国外社会科学》Vol.6,1988“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现代化理论的标准设定”(十时严周),《国外社会学》Vol.6(1988)。收于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论日本与中国的现代化”,(十时严周),《社会学研究》Vol.2,1989“战后日本社会到达的高度”(田中重好),《国外社会学》Vol.4,1989“福武直社会学研究50年”(福武直),《社会学与社会调查》Vol.3,1990“日本的社会学史与社会调查史”(川合隆男),收于《日本社会——结构特性与变迁轨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 浙江省松阳县委托课题“松阳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2010年1月。2, 黄石市委托课题“武汉都市圈黄石市黄金山低碳经济社会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及“低碳社会建设指南”,2010年1月。3, 北京CBD功能区“十二五”规划“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2010年2月。4,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课题“借鉴国(境)外经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2010年。5,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委托课题,“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专项计划”,2010年。6, 包头市滨河新区“十二五规划”,承担“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2010年。7, 郑州市“大郑州都市区发展战略研究”,承担“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2010年3月。8, 深圳2040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深圳民生幸福城市建设”,2010年9月9,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2010年度访问学者项目“日本环境社会学:方法、成果与动向”,2011年1月-3月,日本早稻田大学人间科学学术院访问学者。10,广东省“南沙定位与发展战略”课题,2011年5月。11,中共辽宁省委委托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全球贫民住区发展模式探索:中国辽宁的经验”课题,2012年1月。12,多伦多大学、香港青年基金会合作课题“城市居住环境对农民工子弟的社会成长的影响”,2012年3月。13,中美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2012年8月-2013年8月,Indiana University.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费老及其著作中对乡村伦理规范、社会结构、乡村运行等问题的阐述与灼见仍旧生辉,对当前的乡村建设不无借鉴之处。《乡土中国》一书中不时提及“熟人社会”,本文拟从熟人社会这一乡村社会现象入手、发微,简单讨论熟人社会与基层自治的关系,熟人社会面临的当代挑战等问题。一、熟人社会的双重面相:“生”与“熟”熟人社会是乡村社会的本色特征,它并非是全然构建出来的抽象概念,而是乡村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乡村社会素有安土重迁之传统,大多数的乡村人“生于斯长于斯”,人—土地—乡村结成密切联系的整体。在世代的交往过程中,乡村人在水利灌溉、丧葬嫁娶、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协作交流,彼此熟识。同时,乡村人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一套不言自明的伦理规范和交往规则,使得彼此关系由熟识变得更为亲近。从邻里街坊延伸扩展至整个乡村,熟人社会由此产生。 当然,熟人社会亦有其“生”的面相,这主要表现在乡村人之间出现经济生活纠纷,引发矛盾冲突后的视同陌路以及“弱者的悲哀”。前者不难理解,乡村人之间大打出手,结果数年之间彼此嫉恨,视同陌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后者“弱者的悲哀”则是指家庭穷困、孤儿寡母、身体残疾者容易遭人欺侮。熟人社会不乏温情脉脉的人情纽带,但亦不少冷漠看客与势利之辈。

农村社会学论文发表

据学术堂在发表农业论文时,需要结合论文内容,明确论文的主旨,论文的研究方向等,从而确定要投稿的期刊,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安排发表,当然需要是可靠的机构,确定其是正规的资质,再有老师安排投稿,并且按照审稿专家要求,对农业论文适当修改,使其符合发表要求,之后还会寄送给作者样刊,几个月后论文也可以在数据库查到,因此如果单位要求是论文上网,那么作者就要提前安排.下面我也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正规的农业类期刊:《当代生态农业》(季刊)创刊于1990年,主要提供当代生态农业研究的相关信息资讯.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出版周期.主要栏目: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民族的前景、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植物保护研究,投稿见刊较快,需要投稿的欢迎咨询我们的编辑老师.《农家参谋》(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服务农家发展的刊物.本刊始终坚持"面向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办刊宗旨,不遗余力地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最新的致富信息,培育出了一批种植、养殖高手和市场经营能手,无数读者在《农家参谋》的指导下,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致富带头人.

看看阿尔法互动教育查询的一篇论文:关于美国的农村社会学理论: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美国。美国在南北战争以后,经过近30年的时间实现了 工业化。在这期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致使农村经济衰退,农民生活贫困,农村社会 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的农村社会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 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894年,C.R.亨德森教授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美国乡村生活 的社会环境”课程,一般认为这是农村社会学成为专门研究领域的开端。1908年,第26 届美国总统T.罗斯福成立农村生活委员会,该会的调查研究报告是农村社会学早期的重 要文献。1915年,威斯康星大学C.J.加尔平教授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报告, 第一次划定了具体的农村社区。他以一个村镇为中心,将中心周围农户交易行为所能达 到的最远点连成不规则圆圈,圈内就是一个社区。这一研究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 、有系统有分析的农村社会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为了应付农业危机,美国农业部批 准各州建立农业实验站,为农业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提供政府资助,农村社会学便很 快发展成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935年创立了专门刊物《农村社会学》。1937年 ,美国社会学会宣布成立农村社会学学会。此后,农村社会学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50 年代以后,美国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社会生活性质发生变化,农村的独特性逐渐消失,农 村社会学的专门研究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摆脱农村社会学的危机,美国农村社 会学家在80年代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农业社会学。它力图从社会劳动的全面空间分 工中研究农村,并对农村在总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出解释。农业社会学的产生代表着 美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村社会学在西欧有了很大的发展。大战期间,西欧的农村受 到战争的严重破坏,战后亟待重建,客观上需要农村社会学指导乡村重建工作;同时, 美国的农村社会学者开始到西欧开展农村社会调查,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帮助西欧开展 农村社会学的教学研究活动等,促进了西欧农村社会学的发展。1957年,欧洲农村社会 学工作协会成立,不久更名为欧洲农村社会学会。1964年该会与美国农村社会学会联合 在法国举行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1968年又在荷兰举行第二届世界大会,农村社 会学这门学科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广泛传播。 20世纪初,农村社会学传入中国。早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主要是引进和移植,当时 ,一些留美学生回国从事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和著译工作,并在外国教授指导下进行农村 社会调查。最早的农村社会调查是1918~1919年由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教授D.H.库尔普 指导的广东潮州凤凰村调查。其内容涉及地势、人、卫生、种族、经济、治理、风俗、 社团、教育、美术、娱乐、宗教等方面,是一次较完整、系统的农村社会调查,调查结 果于1925年用英文在美国发表,书名为《华南农村生活》(Country Life inSouthChina )。1924年顾复的《农村社会学》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农村社会学著作。随后,相继出 版了杨开道的《农村社会学》(1929),冯和法的《农村社会学大纲》(1929),言心哲 的《农村社会学概论》(1934)等,农村社会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20年代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农村进行了 一系列社会调查,著名的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6)、《兴国调查》(1930)、《 长岗乡调查》(1933)、《才溪乡调查》(1933)。此外,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由陈翰笙主持创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农村社 会进行研究,并于1934年创办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中国农村》。40年代后,中 国农村社会学强调社区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吴景超、吴文藻、费孝通等人。其中,费 孝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相继出版了《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和《乡土中国》(1 94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村社会学曾一度中断了在学科意义上的研究。1979年 社会学研究恢复之后,农村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费孝通倡导的小城镇 研究,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1986年,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社会 学专业;1988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建农村社会学研究室。同时,相继出版了 有关农村社会学 的论著和教材。编辑本段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尚无定论。早期的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农村社会 问题,涉及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美国学者H.B.霍桑和D.桑 德森为代表的农村社会学家,主张给农村社会学划定专门的研究领域,以区别于其他学 科。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应限于社会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桑德森则认为农村社会学主 要是研究农村社会组织。他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限于某一专门领域,摆脱了初期 该学科包罗万象的状况,在理论和方法上更富有科学性。在同一时期,美国社会学家P. A.索罗金和D.齐默尔曼提出,农村社会学要从整体上研究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 城市之间、农村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对后来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系统论的形成和普通社会学由经验实证研究向辩 证综合研究过渡,农村社会学也注重对农村社会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即在自然、社会、 文化、政治、经济、心理诸因素的相互关联之中,对农村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现 象进行综合的研究。它把农村看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通过各要 素的联系来揭示农村社会的局部现象,又在各局部现象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会 整体的性质和规律。编辑本段研究内容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农村区位结构研究。包括研究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在农村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中 心地区对农村区位布局的影响。②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这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课题 。农村经济结构、阶级与阶层结构、人口结构、职业结构、群体结构、家庭结构等是构 成农村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家庭经营是许多农村的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对家庭和以家 庭为核心的农村群体结构的研究,在农村社会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③农村社区体系研 究。农村社会的基本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农村社区,各社区之 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农村社区体系。农村社区体系研究主要包括村庄、村镇和集镇的特点 和作用,村际联系和社区格局等方面。④从农村的角度研究城乡关系,包括城乡文化传递 的条件与方式。⑤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和水平的研究。旨在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农 村生活质量。⑥对农村社会问题的研究。诸如环境、人口、教育、贫困、犯罪、卫生问 题等,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提出改革方案。⑦对农村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变 迁过程和发展趋势,导致和制约变迁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农村发展的目标模式和农 村现代化等。 农村社会调查在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 ,建立了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有农业生产调查、农村人口调查 、农村家计调查和农村教育与卫生调查等。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可谓一批珍贵的学术遗产。在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时代背景之下,对这批学术财富进行现时的解读既是历史的呼唤也是现实社会的需要。李景汉、陶孟和、晏阳初、杨开道、陈翰笙、孙本文、吴文藻、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为我们所熟知,但笔者认为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乔启明也是一位不能不被提及和重视的农村社会学家。此论断起因:一是乔启明凭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立足中国农村社会,不仅为当时农村问题甚至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自己所构建的农村社会学理论;二是中国社会学界对老一辈社会学家珍贵遗产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明显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内需,忽视过多解读过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对乔启明农村社会学思想观点作一系统的论述,同时也期望着能对解决当今“三农”问题寻觅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径来。乔启明,字映东,1897年12月28日出生于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太候村。早年入运城河东书院学习,毕业后考入山西大学预科,因学习成绩优异,由山西省政府以公费保送到当时的南京金陵大学(今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学习深造。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是1921年美籍教授卜凯(J. L. Buck)创建,为我国最早的农业经济教学和研究机构。1924年夏乔启明毕业后留校任教,是参加该系工作的第四人。乔启明少年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农村,亲眼目睹了乡村人口众多,耕地狭小;近亲缔姻,早婚多育;广大村民迷信鬼神,缺乏娱乐;对农民生活贫困、农村文化落后、农业经济萧条等现象感触甚深。因此在金陵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农村社会、农村组织、租佃制度和农村人口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1925年,乔启明对江苏省昆山县、南通县及安徽宿县的农村租佃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并写出了《江苏昆山、南通、安徽宿县租佃制度调查报告》一书,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1931—1932年,乔启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专攻农业经济和乡村社会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回国。之后乔启明担任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兼系主任,为中国农业经济学界培养了不少人才。1937年3月1日,由美国洛氏基金捐款资助,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主持并被列为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分会研究项目之一的中国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土地利用》一书完成。乔启明在这项“为就人地关系剖析我国土地利用实况之空前巨著”中主要担任了人口及生命统计调查主任及翻译工作。1942年以后,乔启明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推广和农业金融事业的实践方面,在安徽和县乌江镇、四川温江、江苏南京燕子矶、秣陵关等地创办乡村建设实验区和农业推广示范区,还积极在抗战后方的一些省份建立了以乡农会为基层组织的农业推广实验县。他主张借助农业贷款、组织农会,建立产销合作,推广农业科技等途径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村文化。乔启明力求把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取得了综合性效果,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乔启明在人口与生命统计研究方面,负责主持江苏省江宁县淳化镇、江阴县肖歧镇和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山西清源县以及豫、皖、苏、陕四省8县11个地区等四次农家人口和社会调查,调查抽样少者百余户多至五千余户。这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丰富了乔启明本人讲授的乡村社会学和农村组织学理论,也成了他理论专著中的重要论据。1945年5月上海解放以后,乔启明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农业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乔启明调任山西农业学院副院长,协助他的同学王绶院长主持院务。另外,他历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省人民政府第六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太原分社主任委员等职。“文革”期间,乔启明多次受到迫害,加上生活孤独,1970年与世长辞,享年73岁。乔启明一生主要论著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1946);《中国人口与粮食问题》(1941,与蒋杰合著);《农业推广论文集》(1941);《江苏昆三、南通、安徽宿县农佃制度比较及改良农佃问题之建议》(1926);《农村社会调查》(1928);《中国农村人口之结构及其消失》(1935);《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研究》(1928);《山西人口问题的分析研究》(1923);《山西清源县143农家人口调查之研究》(1932);《Rural Population And Vital Statistics For Selected Area Of China》(1931—1932)。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的传入是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需求紧密相关的。20世纪20—30年代前后随着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各种思想流派兴起,社会学者的队伍基本形成并成立了诸多教学与研究机构,广泛开展了社会调查与研究,逐步走上了与中国社会现实密切相结合的实证社会学道路。一般而言,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繁荣时期,西方社会学理论随着海外留学生的归来与本土化问题的实证性研究得到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介绍与吸收,尤其是各分支社会学的研究与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专门研究已渐趋形成。这一时期实证社会学研究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探索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并进行了不同社会改造路向的实验。从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随着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化,经济的大范围萧条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全面破产,滋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心的社会学者,纷纷就自己的所学为改造中国社会的衰落景象进行了大胆的不同程度的探索性研究和实验。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学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社会,这充分体现了当时各界学人志士对中国社会现实理性把握后研究路径的具体转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经济的好坏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20世纪前半叶,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败,土地高度集中、农产价格低落、农民购买力锐减、地价下跌耕地荒芜、农村生产萎缩、农民生活困苦,还有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和死亡。总而言之,帝国主义的大肆侵略、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掠夺和天灾人祸的无情打击,是造成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严重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导致20世纪30—40年代社会各界探索不同社会改造路径研究的最深刻的历史根源。“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参加这一运动的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达600多个,建立各种实验区1000多处。”(郑大华,2000,前言)“在乡村建设运动中,有的试图先有改进农村的理想和计划,而后找一合适的农村区域,作为实验的场所。如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主办的邹平、菏泽乡村实验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办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区,燕京大学主办的清河实验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和第三区专员公署主办的十县乡村建设实验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徐公桥乡村改进会等。还有的在一区域里进行某项农村改进事宜,如乌江的农业推广事业,北碚峡防务团等等。”(杨雅彬,2001,238—239)我们可以想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仁人志士们为中国寻求生路的宏伟壮举、坚强的毅力和不懈地创造。在同一历史时期,乔启明对中国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人口与生命统计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证性调查与研究。例如他根据1926—1928年对山西清原县143农家的调查事实写了《山西清原县一百四十三农家人口调查之研究》一文。此文对清原县农村社会的家长同居的亲属关系、家庭与田场大小之比较、人口年龄的分配、性比率、生产率死亡率及婚嫁率、结婚年龄、在外家属和同居家属及其职业等问题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并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做相互的比较分析。在论述143农家的性比率时,他指出“每女子百人中,就有男子119.0人,此种事实,在山西是三件事造成的,即生理方面,男子生产的数目,是比女子为高,女子为社会所轻视,有较大的死亡,及溺女之风甚炽的原故。”(乔启明,1932,280)另外乔启明对清原县农村早婚现象的原因及其后果的分析对于解决当今农村相关的社会问题仍有着借鉴作用。农村早婚固然是一种风俗的致使,但风俗的构成是与乡村的社会事实密切关联的,其中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山西农村的女子过少,男子成婚遂成了难题,女子实质上成了一种交易的货品,“虽出高价,亦不易得,故女子至可出嫁之年龄,多数即行出嫁,该处女子早婚之风,实因女子过少所致。……所以形成一种女子未及成年即行出嫁,男子反多老而未娶的恶俗。此种特殊社会情形对于生理健康、社会罪恶及社会治安之不无影响。”(乔启明,1932,290)针对当时学界关于中国人口的增减问题及其对策的争论,乔启明写了《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研究》一文。文章以1924年、1925年关于安徽河南江苏山西四省11县镇的人口调查材料为基础写成,前后为期一年共调查了四千二百一十六农家,统计人口达二万二千一百六十九人。它以具体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详细地论述了乡村人口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问题,如亲属关系、人口增加与年龄分配等,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国内一班学者,多信中国近年的人口不但没有增加,甚且还有减少。同时还主张中国人口应鼓励增加。”(乔启明,1928,12)的空想臆断的观点。乔启明的人口问题研究采取了一种动态的研究方法,不仅注重人口的变迁、过剩与人口密度等问题,更为重视的是与人口变迁相关的性别年龄、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土地利用等问题。并且从治标和治本两个层次为解决中国人口过剩问题及由其所滋生的社会问题提供了路径:治标方面可以从移民、提倡实业、增加生产等方面来调剂人口问题;治本方面就是实行迟婚节育。乔启明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一书的自序中曾明确地指出,本书是他在金陵大学农学院授课时的讲义,原稿内容,历年得以迭加修正补充,并以学说原理为经,以中国农村实际调查资料之研究分析为纬,纯以客观态度与科学方法,解剖中国农村社会及经济的结构,藉以透析农村社会经济全盘的实况。所有图表数字,多经作者亲自考察,或专门调查。尽管抗战以后的材料与数字较少,一旦可引用者,作者便随时搜集补入,务期其详确可靠,便于国内青年学子尤其从事农村工作者和一般读者对农村社会学理论有一明白概念,而对于整个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问题之现状、症结与改进方案或解决之途径,能有正确深切的认识。鉴于当时战事频仍,政治动荡不安,农村凋敝,加上乡村建设运动方兴未艾,乔启明把自己多年潜心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付之于众,无疑是对现实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理性关怀和学术积累。“盖吾国幅员辽阔,农情互殊,而全国各地农业内含之实况,迄今无整个可靠的调查,经科学分析之资料,可资依据。如盲人摸象,以一部而误全体,不免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讥。著者根据各地实际调查资料之整理,与多年考察研究之所得,尝以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衰弱不振之原因,固属多端,而人口、土地与文化三者之失调,实为针血之所在。”(乔启明,1946,1)通过研读此书,可以发现乔启明处处都是以当时所调查掌握的社会事实说话,全书没有空谈臆说之辞;另外他还搜集了大量的国外数据资料作为比较分析研究的论据。因此,笔者认为该著作实属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一部完备、翔实、切合农村社会经济现实问题的农村社会学专著,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少见的本土化调查事实与理论分析的佳作。三可以说《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堪称乔启明学术思想的代表作。该书强调经济(土地)、人口、文化三者协调发展在农村社会中的重要性,着重于以国内调查的事实为根据,并结合作者所倡导的农村社会经济改良实践进行系统地论述,与一般的乡村社会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差异。全书共分6编19章,包括:总论1章(农村社会与农村社会经济学);人口基础4章(农村人口数量分布,农村人口组合,农村人口消长,农村人口迁徙);经济(土地)基础4章(自然环境,土地面积,土地利用,农佃制度);文化基础6章(农村家庭,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业技术,农村娱乐,农村宗教);农民生活2章(农民生活程度,食物营养);农村组织2章(农村组织,农村组织与建设)。乔启明认为,我国农民生活程度之低于一般水准,农村社会病态之层出无穷,莫不与人口、土地和文化三者的失调密切相关。在此论断基础之上他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良方案即要探求富国裕民之道,宜先使人口、土地与文化三者,得其调剂,相辅相成,合理发展,才能使农村社会问题得以彻底的解决。具体而言,在治标方面,应谋土地利用之改良,以增加农业生产,不致发生粮食问题,进一步即可谋教育之普及,卫生之讲求及文化之发展;至于治本方面,他认为国家应确立一个系统合理的人口政策即适应世界潮流,针对本国国情需要,实行迟婚节育,以期改良人口品质,并保持一适度的人口,不致发生人口过剩问题。“此种工作,端绪纷繁,关系綦重,其进行也,固需仰恃政府之倡导与执行,而以农民人数占全国人口最大成分,实尤赖于农民组织之健全推动,自力完成。故农民组织之促进,及农民训练之实施,亦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改善演进过程中之重要任务也。”(乔启明,1946,1)上述内容实质上也是该书的立论主线,即使这些言论是乔启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所构建的 ,但它对于解决当今日趋突出的“三农”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仍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作用。乔启明在该书的总论中认为农村社会(Rural Community)为农村社区较为确当。普通所谓社会,乃是一种比较抽象和概括的名称,系指人类社群(Social Group),不仅为人类的集合,还包括文化、经济及组织等基础。至于社区,则比较具体实在,属于微观的可以具体把握的范式。因此社区者,社会也;而社会者,未必皆为社区也。实际上社会不含地域观念,它仅代表具有交互作用与共同关系和表现交互与共同行为的一群人,于是一国之中,此处的人可与彼处的人结成社会,甚至是不同国籍的人亦可结成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同时隶属于数个社会,但他只能属于一个社区;所以社区之特质,一在有共同的地理区域,二在有共同的生产活动。虽居住于某社区的人,未必均为该社区的分子,但既为该社区的分子,即必须参加该社区的共同生活。“由此可知,社区含有永久性、自然性及地方性,而一般社会学家遂亦不承认社区为近代社会组织中基本的社会单位。农村社会是普通社会的一方面或一部分,是以地理与生活上的特点而分别的一种农村社区。故农村社区与农村社会实二而一者。”(乔启明,1946,10)这种研究范式的逻辑论证对于建构基本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乔启明对自己理论架构的基本范式即农村社会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农村社会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农村社会内的经济因素,但以非经济因素,如农村宗教、娱乐、教育等,皆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农村人口的经济行为,亦在研究之列。因此,农村社会经济学得解释为研究农村社会内农村人口经济及非经济的共同行为的科学。其范围应包括人口、土地、文化、农民生活及农村组织五项”。(乔启明,1946,5)可以看出,在乔启明农村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农村社会的建立与发展,具有三大基础,缺一不可。第一为人口,有人口始有农村社会。人口为农村社会的组织成员,并为文化与财富的生产者。第二为土地,无土地则人口根本无处生存。土地是农村社会中最基本的生存依赖,人类衣食住行的一切需要,莫不靠其源源生产与供给,所以土地是最重要的经济生产要素。第三为文化,农村社会仅有人口与土地,而无文化,则社会停滞,仍不能进步。因为文化不仅能改良人口品质,而且能增加土地生产,更为提高农民生活程度之工具。文化作为一区域社会的重要基础,可以综合地映射出本区域社会中人口的优劣、土地生产的多寡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高低。乔启明先生亲历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农村社会衰败的景象,不过在分析此种境况的原因时他从组成社会的各个具体要素入手,认为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畸形状态的病因系由于“其组织要素失其平衡”。比如在人口方面,我国农村人口已达到过剩的阶段。所以“目前国家一切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人口过剩,亦多直接之关系。长此推演,允宜着眼久远,注意品质,对于人口增殖,酌采取限制政策。”(乔启明,1946,41)早在20世纪20年代,乔启明就在他所作的多次人口与生命统计调查研究中,从我国人口增加的现实状况出发论述了伴随着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所带来的灾难。在这一专著中他大量引用了静态和动态的人口统计资料,从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与分布、组合、消长、迁徙等方面论证了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过剩与质量低落的问题,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控制人口无限孳生的措施。例如提倡工商业,减少农业吸引人口的力量,以转移农村剩余人口,以及普及乡村教育以提高人口质量等等的学术观点,都是当时切中时弊之论,现在看来亦颇有价值。书中关于土地(经济)基础的论述,也是以乔启明多年对我国农村的自然环境、土地面积、土地利用和租佃制度进行实证性调查研究所获取的事实资料作论据的。鉴于当时国内人口的压力、外来经济的侵略以及战事和灾害的不断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衰落,农民渐趋贫困的境况,乔启明主张要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富国裕民,最为关键的就是使人口与土地得以调剂,以促进文化,发展工业。他对农民旦暮从事于田野,辛勤劳作而无所得,其社会地位低落,经济状况恶劣,尤以佃农为甚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并认为农村租佃制度的存在,不仅使地权分配难以平均,而且有碍于土地的充分利用。于是他主张改革农村佃制,如限定租额,保护佃权等。另外,乔启明还提出流通金融,推行垦殖,保护和创设自耕农,亦属于改善租佃制度的重要工作。他注重于在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诸因子方面,“首在调整土地利用,去除经济利用的一切障碍;次在藏变作物制度,改良农业技术。人谋地藏,地利自尽”。(乔启明,1946,229)乔启明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一书中还从农村组织方面就新农村的建设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虽说农民生活水平低下是人口与土地失调,文化落后等因素所导致的,但是,农村社会组织的缺乏也是一主要原因。他目睹了当时我国农民思想散漫,只知道耕田而食,织布而衣,不知道注重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于是农民个人生活既无从改进,社会事业也难以推行。所以今后要想促进农村文化,使人口与土地得其调剂,改造农村社会,以建设新农村,应积极地致力于农村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乔启明从农村组织的意义、功能、性质、种类、原则、单位、困难以及乡村建设与农村组织的关系、农会等角度论证了农村组织在农村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新乡村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自身的力量,方可取得成功。而农民力量的显现,则需借助于农村组织即农会,再以整个农村改进为目标,于此作为重心来进行乡村建设运动。“如此则农事研究,农业行政,农民组织三者可以呵成一气,共同推进乡村建设事业。更有进者,在此种联系协调关系之下,政府既可以有限财力,实施农村社会改进政策,农民亦能以其本身团结力量,举办经济事业,改良土地利用,发展社会文化,增进人口品质,使人口、土地与文化三者得其调剂,以谋整个农村生活之改善,农村社会经济之发展。”(乔启明,1946,451)当然,乔启明在其著作中还有就文化基础、农民生活等内容的详细论述,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进行阐释,笔者仅从经济、人口、农村组织等方面作了概要性的介绍,如能唤起学界对中国老一代社会学家宝贵遗产的重视和反观,无论对于前人还是后人,甚或周遭的社会事实,都应该是一笔不容遗忘的财富。现今“三农”问题已成了中国社会问题的焦点、热点,新乡村建设运动,村民自治的进程,农村税费改革,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农民土地维权行为和农民负担问题等现时的社会问题,或许老一辈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能为我们寻求解决的途径提供一些更为切实的见解和价值,因为他们宝贵的学术遗产是扎根在黄土地之上的。

A主要著作《当代中国社会结构》,陆学艺主编;《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晋江模式新发展:中国县域现代化道路探索》,陆学艺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陆学艺文集》,陆学艺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县级综合改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陆学艺主编;《农村经济典型调查》,王贵宸、陆学艺主编;《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农村现代化》,陆学艺主编;《社会结构的变迁》,陆学艺等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学》,陆学艺主编;《21世纪的中国社会》,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陆学艺著;《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陆学艺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陆学艺、景天魁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1991—1995)》,陆学艺、李培林主编;《追寻中国社会的自性:中国社会思想史论集》,陆学艺、王处辉主编;《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主编: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单天伦、陆学艺主编;《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内发的村庄》(中国百村调查丛书),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陆学艺著;《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200千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154千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社会学》(主编),215千字,知识出版社,1989年7月;《2000年中国的小康社会》(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地调查》(主编),320千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4月;《1992一199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主编之一),300千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1993年至2000年每年出版一册,1997年开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传统农业县的社会转型》(主编),392千字,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农村现代化》(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民告(1991一1995)》(主编之一),506千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合著),183千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社会结构的变迁》(合著),203千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光辉的历程》(合著),132千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从贫穷到富裕一一晋江的现代之路》(主编之一),242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B 论文发表了《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农业脑陷比较严峻的形势》、《当前农民已分化成八个阶层》、《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与联产承包制》、《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与当前存在的问题》、《21世纪中国社会结构》等数十篇关于社会学和农村发展问题的论文和调查研究报告。C 个人文集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陆学艺;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陆学艺;中国社会结构有固定化的危险,陆学艺、杨军;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陆学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前景,陆学艺;北京社会建设60年,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陆学艺;建构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结构,陆学艺;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建构现代化的中国社会结构,陆学艺;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启示,陆学艺;新一轮农村改革为什么难,陆学艺;城郊农村实现城市化的好模式——宁波江东区调查,陆学艺;关注民生, 办好教育, 促进社会和谐,陆学艺;《农村社会学》: 新农村建设的力作,陆学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陆学艺;县域现代化:破解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关键—福建省晋江市调查,陆学艺、王春光、胡建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现行土地制度,陆学艺;社会学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陆学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当前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陆学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陆学艺;农民工体制的种种弊端,陆学艺;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农民工问题,陆学艺、龚维彬;调整社会结构 构建和谐社会,陆学艺;和谐社会需要“完美骨骼”,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陆学艺;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陆学艺;我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陆学艺;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陆学艺;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束缚,陆学艺;协调好社会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陆学艺;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陆学艺;新中国社会学五十年,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陆学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全面进步,陆学艺;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陆学艺;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陆学艺执笔;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陆学艺;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陆学艺;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束缚,陆学艺;《我国家村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论文),1988年12月,获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会”优秀论文奖;《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与联产承包制》,1988年《哲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农民的分化、问题及对策》(论文,合著),《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1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建所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今年粮食大车收、明年不要又掉下来》(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增刊第34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1996年度优秀对策研究成果、优秀信息二等奖。

乡村科技杂志社是什么期刊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农业科学类论文在下面几个期刊中均可以发表:1.现代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现代农业科技》于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部级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每月10日、20日出版,大16开,彩色四封.《现代农业科技》系全国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安徽省科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期刊、2008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分类阅读科普科技期刊第4名、2009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阅读排行TOP100期刊、2009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分类阅读农业类期刊海内外入榜期刊、2010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阅读排行TOP100期刊、2010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阅读分类排行农业农村类入榜期刊.2013年期刊影响因子0.333,经验丰富国内同类期刊!刊号:CN34-127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739,邮发代号: 26-41.2.南方农机杂志 省级期刊《南方农机》(双月刊)创刊于1970年,由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江西省农业机械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颇有南方特色的农机化技术刊物,以推介南方适用农业机械,大力普及实用农机科技为宗旨,谒诚为广大农村机手、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基层农机工作者、农机科技人员服务.主要读者群为南方15省市各级农机工作者及广大农林机手、拖拉机驾驶员.涵盖面广、发行量大,是贵单位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特别是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媒体.《南方农机》获1993-1994年度全国农机科技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1992).3.现代园艺杂志 省级期刊《现代园艺》(半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江西省经济作物局、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主办.荣获江西省科技期刊.《现代园艺》本刊是我省的国艺实用科技期刊,主要以传播先进实用的果树、蔬菜、花卉、西甜瓜等良种良法为主.始终贯"推广变及先进实用的田间载培技术"为宗旨,以其学术的权,时效性和一贯取信于民、讲求实效的作风在国内园艺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刊名:农村经济与科技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主办: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湖北省襄樊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7-7103CN: 42-1374/S邮发代号: 38-206现用刊名:农村经济与科技创刊时间:1990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期刊,创办于1990年,月刊,大16开,内文64页。本期刊由《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是学术探讨和论文发表的权威刊物之一,是湖北省省级农业经济科技学术刊物,万方数据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期刊来源期刊。融知识性、理论性、指导性、权威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可读性强,转载率高,深受广大专家、学者及作者、读者的好评。 《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是湖北省农科院主管,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社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农业科技期刊。国内刊号CN42-1374/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103,邮发代号38-206。本刊侧重对农村经济与科技热点问题的研究,探讨国内外农村经济与科技发展新动向,关注“三农”问题,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为振兴农村经济献计献策。 社长:李光河主编:李浩 主要栏目有: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园艺、植物护理学、水产养殖、林业科学、农业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畜牧·兽医、食品科学、农业经济(含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管等问题研究)栏目,涵盖了农业科技、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有本就叫农业科学啊,汉斯出版社出版的

农村实验科学 《农村科学实验》,1964年创刊,面向农民,普及农村各业实用科学技术知识。 《农村科学实验》杂志创刊于1964年,由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指导、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吉林科技报刊社编辑出版的重点农业综合性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22—1146/S,国内标准刊号ISSN2096—0743,邮发代号12—10。本刊以“宣传政策、指导工作;产研交流,科普富农;服务农村,促进发展”为宗旨。积极报道中央政策和农村科技的重大成就,传递农业产经信息,促进产学研结合,构筑高层次、高水准的交流平台。 2001年本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 “中国期刊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后又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和“吉林省优秀科技期刊”。

乡村文学论文发表等级

首先必须明确,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为期刊划分级别,所谓不同级别的期刊只是对期刊行业杂志的认知划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一般来说,国内期刊分为“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其中普通期刊级别较低,适合一般事业单位发表评职称采用,核心期刊级别较高,可作为院校等学术单位科研成果体现使用。一、普通期刊(普刊)1、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事业单位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如《陕西教育》主办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2、论文期刊等级有哪些?论文期刊等级划分: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事业单位、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 如《现代商业》主办单位: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二、核心期刊(核心)国内目前一般承认的主要有4大核心期刊(来源)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1、北核: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核: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4、统计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学术单位要求北核或南核,其中南核期刊目前算是国内最高级别。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划分方式,比如:浙江一级、二级,四川A级、B级等。期刊发表中有任何不懂的,都可以问我哈

SCI源刊>EI源刊>国内中文核心>CSCD>EI会议>SCCSI(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一般行业核心>普刊(本文出自:普刊学术)SCI源刊无疑是最权威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已经没有SCI会议论文这个说法了,因为SCI数据库已经不再接受会议论文。只接受期刊论文。EI源刊也是属于比较权威的文章,但是EI源刊是允许有中文稿件存在的,如果你是投过内的EI源刊,那么其录用难度与国外一般的SCI难度其实相当了。当然EI源刊中也有水刊,EI公司以前是每年更新一次EI目录,现在是每个月更新一次,所以现在如果投比较水的EI源刊,有一定风险。中文核心算是比较权威的国内期刊论文,现在是每3年更新一次。但是中文核心中,有些期刊可能既是中文核心,又是EI源刊,这种期刊一般录用难度都很大。(本文出自:普刊学术)CSCD,被称为中国的SCI,不过这种叫法有失科学性,总体上讲这种文章还是比较权威的EI会议,这个争议比较大,但是一般来说,只要你文章进EI数据库被EI检索,其论文级别还是比较高的CSSCI,又叫南大核心,它只是名字中出现了SCI,它与SCI没有任何关系。主要面向社会科学类的论文一般核心:这种论文相对来说比较好录用1 、什么是核心期刊 ?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4.什么是“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5、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 ,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本内容转载于、什么是CN类刊物 ? 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7、什么是ISSN类刊 ?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所谓ISS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8.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10.什么是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论文种类:

专题型: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标识符号: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马咀村乡村振兴论文发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论文(五篇)

“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经济。但是发展经济同时,更要重视环保工作。发展可持续性产业链条。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在农村,要做好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处理工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领袖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响应领袖的号召,我国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农业乡村如今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2018年更有280万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参与乡村建设是青年锤炼坚强意志的过程,是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最好舞台。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绝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切实为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

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

一、通过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增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 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_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_年年底的551万人,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 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建国71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克服了各种严峻挑战,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谱写了一首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认识国家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充分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要通过国家在扶贫领域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清醒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到20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贫困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越到最后我们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农村大学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乡村振兴战略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为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意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脱贫攻坚从致贫的因素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扶贫措施,帮助每个贫困户脱贫,侧重于微观政策。作为各级干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重点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转型曲”。围绕精准扶贫,各级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乡村振兴阶段,各级干部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其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乡融合曲”。城大乡小的格局凸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城乡何以融、如何融的双面性。各级干部在此项工作中要做到空间规划有序,以距离城镇中心和实住人口为参考,将乡村进行特大乡村、大乡村、中等乡村、小乡村分类,采取城乡融合归类,实施壮大、合并、融入的指导策略,做到城乡机理有别,对于承载独特地域文化的建筑及其它样式给予保护,避免在拆建中导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术互补曲”。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技术上的相互补充,各级干部应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技术发展纳入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纵向相连、横向相通的技术体系。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快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并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脱贫攻坚方面,通过建档立卡和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精准扶贫数据库,为建档立卡户精准退出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大课题,各级干部要以产业发展为推动,以教育和医疗为保障,以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为基础,打造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一、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内容(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原则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有“七坚持”:a、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b、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c、坚持农民主体地位;d、坚持乡村全面振兴;e、坚持城乡融合发展;f、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g、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叁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3、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如何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议题。各项实践有效开展,青年助力行稳致远,为乡村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添砖加瓦,助力乡村振兴“更上一层楼”。(二)乡村振兴三步走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中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1、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2、必须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3、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4、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5、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6、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7、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据报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乡村振兴同时还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表示,目前我国乡土性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乡村社会的实体结构及乡土文化呈现新趋势,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特征。 乡村文化振兴,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薄,乡村文化日渐荒芜。同时,厚葬薄养、铺张攀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风气蔓延。农村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要在红白喜事、结婚彩礼这些“关键小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不良习气蔓延。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索引序列
  • 乡村社会学论文发表
  • 农村社会学论文发表
  • 乡村科技杂志社是什么期刊
  • 乡村文学论文发表等级
  • 马咀村乡村振兴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