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江苏水利论文发表网

江苏水利论文发表网

发布时间:

江苏水利论文发表网

《中国水运》国家级、《陕西水利》省级

江苏水利》(月刊)创刊于1997年,由江苏省水利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出版发行。本刊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期刊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以服务于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为办刊宗旨,以大力推进水利科技进步为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治水方针政策,探讨治水思路,支持改革创新,交流水利工作经验,传播水利科技信息。

只要省级的么?现在开源类的期刊也是一种大趋势哦~水资源研究这本就是的,有时候期刊等级不影响论文的知名度~

《水利建设与管理》国家级 《河南水利》省级 欢迎来稿

江苏水利期刊

《水科学进展》是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主办,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是全方位和深度了解中国水科学进展的重要窗口。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Ei》和《CA》收录, 2003、2004、2005年连续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多次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并入选江苏省期刊方阵。2009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流水易逝,时光荏苒,不觉从水利工作岗位退休至今已经六载有余。在这段时日里,每当回忆起我与水利结下不解之缘,总让我兴奋不已,萦绕心头,难以释怀。回忆起来,我与水利这一千古不衰,而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地位、作用和影响力的伟大事业结下不解之缘,虽然不是我人生中固有的刻意追求,然而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偶然巧合。实际上从我求学开始,就建立起了我对水利的一份特殊情感与关注。记得当年我手捧历史课本,就从中得知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知道了我国历史上千百次水患灾害,给千百万黎明百姓带来的浮尸千里,饿殍遍野的悲惨遭遇和深重苦难;懂得了水既能载舟、又能覆舟,既是造福人类和万物生灵的千秋功臣,弄得不好也会变成 人类的罪魁祸首的深刻道理;还看到了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有多少个封建王朝因为腐败加之水患灾害频发,给无数劳苦大众带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结果造成封建王朝的倾覆与更替的历史事实。由此,在我心灵的深处,早就种下了水与人类生存繁衍,与社会发展进步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种子。记得还是孩提时代的1954年,那时刚刚解放不久,我正在小学读书,那年夏秋时节,长江下游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大水灾,到处一片汪洋,农田棵粒无收,我每天光着脚涉水到校上课,连脚趾都被泡烂了。这段水患灾害的经历,更让我亲自尝到它的滋味,我们要时刻关心水利的烙印在我的心中也打得更深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这个虽然没有专门进水利院校进行过深造,而又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干部,当1985年底组织上作出决定,要调我到市水利部门担任副职领导工作时,我二话没说,毅然决然地服从了组织作出的安排,我与水利结缘有了实质性的跨越,缘份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我每天与水利打交道,经常在江海堤防、河旁岸边摸扒滚打,直至我退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水利部门。这样的人生履历大概也就是我与水利的缘份而铸成的吧!俗语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说到缘份,虽然无形,但魅力十足,乍看起来,是我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一种爱慕与情感的表露。其实,它是一种可以培养与升华的东西,更是一种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回忆初到水利部门工作的时候,我虽然对水利事业怀有一腔特殊的感情和一心想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把事情做好的愿望,然而却因为水利是一份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而又没有受过水利方面知识专门教育与培训的我,摆在面前的犹如一张白纸,那时内心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借助我过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让我深知,做工作、办事情,光凭对事业的热爱和工作热情那是远远不够的,在困难面前退却更是不可取的。现在回忆起来,那时正是凭着我与水利的那种深厚“缘份”,才给了我方向和力量,给了我虚心求教、奋发努力学习的动力。在那段日子里,我常想,既然组织上让我到水利部门工作,这是一种缘份,那就是只能给“缘份”添彩,而不能让“缘份”受辱。于是我暗下决心,一方面向许多水利老前辈问这问那,吸取领导和管理水利工作方面的经验,一方面向水利科技人员请教,掌握水利方面的术语和领导必备的水利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还找来不少水利方面的书刊杂志,经常挑灯夜读,让自己尽快掌握水利方面的知识,尽早进入角色。就这样,在不长的时间里,我便很快掌握了在水利部门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工作要求,渐渐地使工作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在此后的日子里,我经常与局里的科技人员一起去农村调查水利设施情况,到江海堤防和河道疏浚工地检查指导工作,每到一地都能道出个一、二、三、四,从来也没有说过外行话。在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的工作实践中,不仅使我树立了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是从中学到了更多的水利方面的知识,还亲自感受到了水利职工和广大群众,为兴修水利艰苦奋斗,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伟大创造精神。由此也更加增添了我与水利缘份的宽度和厚度,让我更加热爱水利工作。为了表达我对水利事业和水利人的深厚情感,后来我还写了一篇“可敬的人”的文章,被刊载在1997年12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把水利人比喻成“为地球雕龙画凤的人”,热情歌颂水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歌颂水利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努力创新的精神。缘份,看起来是无形的,仅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理念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它更是一种陶冶人们情操和品格的纽带与载体。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水利人所共同具有的那种“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水利精神,都是因为他们与水利结成缘份而陶冶和铸就出来的。这方面我也是有着深刻体会的。记得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那年,正因为我在水利部门工作,与水利有着特别密切的缘份关系的原因,从那年的7月17日开始,我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海安里下河地区组织和参加抗洪救灾的斗争,在那里度过的17个日日夜夜里,为了国家这个“家”,为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那个“家”,每天起早贪黑地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没着齐腰深的大水,填泥袋、筑堤坝,守护圩口闸,经受了抗洪救灾斗争的严峻考验,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后来我还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工作者”,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参加那一次抗洪救灾也可算是我一生中与水利结缘的一次最为直接而又严峻的考验,我交出的是一张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也就是那场考验,使我在与水利的缘份中,思想情操和品格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洗理和升华,更加懂得水利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自己肩上的责任是何等重大,人民需要改善水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自那场洪涝灾害以后,人们进行了深刻反思,全市上下掀起了新的一轮又一轮的水利建设高潮,我和我的同事们也都自觉地投身到这一高潮中去,努力作出新的贡献。缘份是一种情感与现实责任的融合,它更蕴涵着对美好明天的期待与追求。我到水利局工作,与水利结下不解之缘,一方面是出于对水利工作热爱的那份感情,总是努力做好我所分工的那份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我的工作职责使然。平时我十分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将自己与水利结缘的那份深厚感情,融合到对水利历史与现状的深刻了解,融合到对未来水利的创新与发展中去。尤其是1991年那场特大洪涝灾害以及从灾后的反思和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中,清醒地看到了当今水利投入不足,设施老化,效益衰减,水利发展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等严重现实问题,由此也激起了我对水利美好明天的不懈追求。从此我把自己的注意力划出一部分时间摆放到为水利事业发展创新而鼓与呼的工作上来,并将它当作一份份内的大事。1994年,我撰写了《扩大水利投入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关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社会性的水利投入机制的探讨》一文,被水利部《政策研究》1994年第11期刊用。此后我相继又有《开拓多方筹资渠道,加快南通水利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在人》、《水利工程管理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税费改革对农村水利发展的利弊浅析》、《浅议加入WTO后水利行业的对策》、《南通市农业节水灌溉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实现水利价格改革突破的难点及其对策》、《加大水利税费征收力度,加快水利产业发展步伐》、《“水利第一”与“第一人才”的培养》、《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市场水利离我们有多远》等二十多篇调研报告和有关水利发展创新的理论探讨文章,分别刊登在水利部主办的《中国水利》、《水利发展研究》,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水利经济》、江苏省水利厅主办的《江苏水利》以及《中国水利报》等报刊杂志上,直至我退休以后,一直为了水利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和为了它的发展创新而大力鼓与呼。在我退休前的日子里,我还参与了《江苏省水利发展战略课题组》,执笔撰写了6万余字的《实施两个根本转变,加快水利发展》的课题报告,后来被省水利厅刊印成册,在全省水利系统发行。现在回想起来,我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写出了那样多为水利发展创新而鼓与呼的文章,追求水利发展的美好明天,说真的,那绝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得失所趋使,而恰恰是我与水利结为缘份的结晶。如今,我虽已退休,看到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正是我往日对水利未来的那份企盼与追求逐渐变成了现实: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以后,再次引起了党和各级政府对水利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大江大河逐步得到有效治理,堤防达标工程把江海堤防建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水利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建立节水型社会已成风尚和人们的追求与自觉行动。缘份啊缘份,这么多年水利与我结缘份,我为水利发展创新鼓与呼,我也仅仅是向大海投了一块石,但一石却激起千重浪,水利快速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真的终于来到了,眼前呈现的是一道新的水利风景线。我的眼睛湿润了、模糊了。水利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水利,终身无怨无悔。缘份真的让我的心感到无限的快慰,无比的陶醉。人生百年终有期,然而,我与水利的情缘铁了心。只要生命不息,我将永远珍爱与水利的缘份,热爱水利,关心水利在创新中持续发展,让水利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永葆青春,作出新的贡献!一、都江堰饱含水文化内涵现代科学的文化观认为:一切有利于人本身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可归属于文化。都江堰水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既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也代表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神文明。在这里,水利工程与自然及人文景观良性互补,融为优美的旅游胜地,。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学者对此赞美不绝。水与民风、民俗、水与园林建筑、水与民间传说、水与诗词歌赋、水与绘画、水与散文游记、水与音乐、书法、雕塑等,在都江堰都有其丰富的内容。都江堰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最佳组合。在都江堰水文化中,已经树立了以下形象:1 水资源科学开发形象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都江堰建成使洪旱灾害频繁的川西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世无饥谨”的鱼米之乡。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自然位置优越,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运行发挥了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以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经久不衰,费省效宏的特色而闻名于世。它历经二千多年,延用至今,是举世无双的。都江堰不是简单延用而已,它在二仟多年后仍焕发青春,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80万亩发展到1993年突破一千万亩, 在全国也是第一个突破一千万亩的灌区。同时,还担负着二仟多万人的生活用水、流域内的工业用水、防洪、发电、环境用水等多目标、多层次用水。这表明了都江堰与时俱进的发展潜力,也表明了新中国水利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2 水利工程形象,任何建筑工程都是凝固的艺术,有蕴藏和孕育文化的功能,在都江堰灌区有现代的坝、渠、闸、桥、水库、渡槽、涵洞等,也有传统的庙宇亭台、桥、碑刻等各种形式建筑。可体现历史性水利工程所特有的风格与形象。如黑龙滩赋讲:“清泉唱丰收赞歌,饥饿之乡,列全国粮仓。穷乡僻壤,变聚宝之盆”,体现了水利工程(水库)形象。3 治水人物形象,都江堰市伏龙观有治水先驱李冰石像(东汉石像); 二王庙有李冰塑像以及历史上治理都江堰有功的人物塑像,例诸葛亮、吉当甫、文翁、丁宝桢等塑像;他们之中,有的为修建和扩建都江堰而丢官罢职甚至于断头送命。他们为国为民,兴修水利,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树立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光辉形象,成为后人推崇和今人学习的楷模。4 水利艺术形象,通过文化艺术手段,宣传治水业迹和治水英雄的光辉形象。有电影《李冰》(峨影厂),电视“都江堰”、“古堰长流”。川剧《望娘滩》、京戏《千古一人》、有李冰斗江神、 除孽龙的故事、李冰显圣、金锣玉棍的传说等。其它书法、绘画、摄影不胜枚举,通过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5 水利法制管理形象,都江堰历来就依法管理,早在蜀汉时期,诸葛亮在灌区九里堤颁布了《护堤令》,是为我国最早的江河管理通告,宋史【河渠志】:“大观二年,(1108年)七月诏曰……然岁计修堰之费,敷调于民,工作之人,并缘为奸,滨江之民,困于骚动,自今如敢妄有检计,大为工费,所剩,坐脏论。入已准自盗法,许人告。”宋朝法律规定,民不可告官,而都江堰特许民可告官,不能不说是都江堰的特殊。清设有水利府,更进一步强化了渠首管理和灌区管理。为了加强工程管理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出台了《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规。1997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由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为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03年11月省人大通过了对条例的修改。通过宣传和查处案件,强化人们水利法制意识,树立水利执法形象,走向依法治水轨道。6、闪光的哲学思想 都江堰在长期的发展中,它所遵循的哲学思想被清朝人吴涛精辟概括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都江堰水利工程处处乘势利导,历代因时制宜,因而经久不衰。“势”一指岷江昼夜奔流不息之势,一指社会背景,即对于岷江治理这件事,国家的政策和民众的意向。“乘势利导”是利用已经掌握的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战胜洪涝灾害,以求得人们的安居乐业。“乘势利导”导之以善,善者,科学性。“因时制宜”宜于生利,利者,成事易,效益大。在历史的长河中势在变化,时在推移,“利导”与“制宜”仍需不断进行。从中找点吧 希望能帮到你~~

承办并定期公开出版《China Ocean Engineering》(英文版,国内外发行,SCI、EI全文检索)、《水科学进展》(EI全文检索)、《岩土工程学报》(EI全文检索)、《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海洋工程》、《小水电》、《SHP News》、《水利信息化》等8种期刊。《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原名:水利水运科学研究)系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导: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的规划、可靠性研究、科研、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等。《海洋工程》《海洋工程》创刊于198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学术性季刊(刊号ISSN1005-9865),面向国内外发行。《海洋工程》以促进学科理论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主要刊载近岸工程、海岸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领域具有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论、调查报告、成果介绍及学术动态报道。《海洋工程》已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并作为核心期刊收录于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及正式出版的检索刊物《海洋文摘》中。同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2000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在江苏南京登记,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水科学进展》《水科学进展》是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主办,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是全方位和深度了解中国水科学进展的重要窗口。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Ei》和《CA》收录,2003、2004、2005年连续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4年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并入选江苏省期刊方阵。《小水电》《小水电》杂志是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唯一小水电专业技术性期刊。《China Ocean Engineering》China Ocean Engineering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辑的英文版综合性学术季刊(刊号ISSN0890-5487)China Ocean Engineering办刊宗旨是向国外介绍我国与海洋工程有关的研究、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扩大对外宣传和交流,展示我国的研究水平。主要刊载离岸工程、海洋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方面的稿件。稿件内容包括工程建筑物(海洋平台、防波堤、码头、堤防、锚泊系统等),物理和数学模型试验技术,结构材料,结构应力分析,海洋工程土力学,海岸泥沙及波浪动力学等。《水利信息化》经主管单位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不属于吧,是地方的

江苏水利投稿

要投就投知名的,这样有影响力的。水利学报 水利水电技术 水力发电 人民黄河 人民长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河海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水文 武汉大学学报 . 工学版 泥沙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水力发电学报 长江科学院院报 水科学 进展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 辑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w keyi

江苏水利》(月刊)创刊于1997年,由江苏省水利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出版发行。本刊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期刊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以服务于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促进水利事业发展为办刊宗旨,以大力推进水利科技进步为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治水方针政策,探讨治水思路,支持改革创新,交流水利工作经验,传播水利科技信息。

《陕西水利》还不错的,其他你可以上中国论文榜咨询一下

江苏省水利论文发表

宁波大学教授。男,1957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聘为宁波大学浙东学者特聘教授。2000年获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工程力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江苏大学(原镇江农机学院)力学师资班工学学士学位。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微纳米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1.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材料侵蚀损伤机理与动态性能演化2. 复合材料细观损伤力学3.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关联性质主要从事工程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理论力学》(双语教学)、《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等课程,1996年获首届全国工科院校《弹性力学》讲课比赛一等奖,2009年主持的《理论力学》课程获得国家双语示范课程。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2002年获得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称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和非线性力学国家实验室开放课题多项。作为会议主席和共同主席,主持召开全国学术会议1次,国际学术会议2次。先后在《Acta Materialia》、《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会议文集一部。 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毕业于江苏大学力学师资班。 1975 -1978 上山下乡;1982 -2005 扬州大学;2005-现在 宁波大学。 教学:先后担任《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计算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理论力学课程获得国家双语示范课程。《金戈铁马话力学—三国水浒背后的力学故事》被遴选为国家视频公开课。科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加973和国防973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出版会议文集1部,发表期刊论文8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社会服务:带领学术团队免费为利益受到侵害的果农打赢官司,为果农挽回经济损失11万元。荣誉奖励: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研究方向:损伤力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是由河海大学主办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近年来已连续多次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全国水利水电系统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等称号。《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是以反映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和动态为主的科技期刊。其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水利水电建设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服务。《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遵循“创新与实用兼顾、科学与技术并重”的选稿原则,主要刊登水科学、水工程、水资源、水环境、水管理方面的科技论文(近期特别关注:水资源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大江大河综合治理中的重大水利科技问题,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河湖治理及海岸防护研究新成果等)。优先发表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其他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技术)论文。《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创刊于1981年 。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担任其顾问或编委。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AD)、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I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北极星网》、《中华期刊网》、《水信息网》等广泛收录。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下,《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正在成为全国水利水电科技工作者展示科技创新的园地、交流科技信息的媒体、吸取先进科技知识的宝库,成为广大读者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朋友。

江苏水利杂志投稿

不属于吧,是地方的

哪个杂志,都是每个月收稿啊。哪能只收一个月呢

你做什么用得?

江苏水利 属于省级普刊,非核心复合影响因子:0.074 综合影响因子:0.049 主办: 江苏省水利学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7-7839CN: 32-1474/TV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江苏水利曾用刊名:江苏水利科技创刊时间:1997

  • 索引序列
  • 江苏水利论文发表网
  • 江苏水利期刊
  • 江苏水利投稿
  • 江苏省水利论文发表
  • 江苏水利杂志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