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王岗龙发表的医学论文

王岗龙发表的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王岗龙发表的医学论文

当然可以治疗,你需要入住广西医科大血液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副主任、血液科主任兼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学会全国委员,广西血液学会主任委员。专业特长是血液病学,从事血液病临床、地中海贫血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完成了省级科研课题“羟基脲等药物对β地中海贫血珠蛋白基因的调控及临床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脂质体转染反义核酸对β地中海贫血珠蛋白基因的调控”。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承担多项省厅级科研课题。 彭志刚 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广西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副主任、血液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全国青年委员,广西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一直从事血液病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肿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并参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工作,目前已完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及脐带血移植共240余例。目前主持的课题有4项,近4年来共发表论文10余篇。 周吉成 医学博士,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血液内科副主任兼输血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承担省厅级课题多项,作为第一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罗 军 医学博士,副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血液学杂志》及《广西医学》编委。擅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及恶性血液病的分子生物学。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广西科技厅课题2项,广西卫生厅课题1项,博士启动基金课题1项; 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参加《威廉姆斯血液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译著工作。 梁金清 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现为血液一病区护士长,多年从事血液病临床护理工作,拥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发表文章数篇 周怡振 主管护师,大专学历。现任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护士长,获1项自筹经费护理科研立项。周雪梅 主管护师,本科,三级心理咨询师。现任血液二区护士长,业务专长: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发表文章数篇 卢玉英 血液病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留学美国。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广西优秀专家,1999年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曾任大内科主任、血液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血液学会主任委员等职,现任中华医学会广西血液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共获科技进步奖(省级及厅级)7项。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专长:各种血液内科疾病的诊疗。 杨日楷 血液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曾任血液内科副主任、农工民主党广西医科大学支部副书记。现任《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特邀编委。获广西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在省级以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专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特别是血液病。 程 鹏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务部部长,研究方向是血栓与止血,出凝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数篇。 马 劼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广西医学会内科学会常委兼秘书。主要从事白血病耐药机制及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的研究,并参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及基础工作。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省内科研课题1项,获中华医学会三等奖1项(排名第2),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2)。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邓东红 医学硕士,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广西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从事内科学血液学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和血液恶性肿瘤的化疗,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一项。李桥川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2006年至今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从事血液科临床以及科研多年,经验丰富,发表文章数篇。 赵卫华 医学硕士,在读博士,主治医师。从事内科及血液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数篇,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 杨 杰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从事血液内科工作十余年,发表论文多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罗 琳 主治医师,硕士,在读博士。从事内科及血液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数篇,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赖颖晖 主治医师,硕士,在读博士.从事内科及血液科临床工作十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数篇.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项. 刘练金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出凝血疾病的研究,曾发表数篇论文,获卫生厅课题一项。 章忠明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白血病耐药的研究,曾发表论文数篇,获教育厅课题一项 刘振芳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发表论文数篇,科技成果分别于2004年10月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和2004年12月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 静 临床医学七年制硕士,主治医师曾发表论文数篇,获教育厅课题一项。刘容容 医学博士,讲师。2007年至今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工作,研究方向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以及治疗。发表文章数篇。龙 媛 学士学位,住院医师。2004毕业后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工作,并于2007年9月至今承担诊断学教学工作。 陈 玮 学士学位,住院医师。2005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工作。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科技与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孔朝霞.陈璐.[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中国医学科研论文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5期.李晶.[4].应当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孔朝霞.陈璐.[7].互联网+医学教育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6期.王运平.[8].中国医学、法医学与解剖学关系之探析.《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3期.陈琦.[9].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京成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9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员部.[10].中国医学中的信息、系统和复杂性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4期.邬焜.二、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LibQUAL+®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周琴.情报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学位年度)[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作者:魏民.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0(学位年度)[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方剂学数据库建立的研究.作者:陈桂卿.中西医结合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4].近代日本汉洋医学之争探析——兼论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作者:邹小凤.世界历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被引次数:2作者:高晞.专门史复旦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被引次数:4作者:梁少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四军医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英译实践及译后总结.作者:楼佳伊.英语笔译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宋阿霞.内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0(学位年度)[9].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被引次数:2作者:罗曼.中国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当代中国医学 精神的模式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许启彬. 学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医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Globalperforma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verthreedecades.Fu,J.Y.Zhang,X.Zhao,Y.H.Chen,D.Z.Huang,M.H.《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3[2]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NiuhuangShangqingpillasanexample.Liang,J.Wu,W.Y.Sun,G.X.Wang,D.D.Hou,J.J.Yang,W.Z.Jiang,B.H.Liu,X.Guo,D.A.《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Identificationofrawcuscutaesemenanditsprocessedproduct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massspectrometrycombinedwith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Cheng,X.L.Xu,L.Y.Wei,F.Dong,L.Li,Z.M.Du,H.Xu,X.J.Guo,Z.Y.Ma,S.C.Li,X.R.Lin,R.C.《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5/8[4]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piecesbysurfaceenhancedRamanspectroscopy.HaoHuangHongShiShangyuanFengJuqiangLinWeiweiChenYunYuDuoLinQianXuRongChen《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5]Advancesinanalyticaltechnologiestoevaluatethequal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Jing,J.Parekh,H.S.Wei,M.Ren,W.C.Chen,S.B.《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PhotoacousticSpectroscopy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ChenBinxingZhaoHongtaoXiaoRongshengTongChunmingGao《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o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8/9[7]Isothermaltitrationcalorimetryvs.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fingerprint:PredictionofadversedrugreactionsofcombinationforChinesemedicineinjections.Chen,L.Qiu,L.Yan,D.Zhang,P.Xue,F.Tan,M.Yan,Y.Du,X.Xiao,X.《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8]Determinationofxanthatin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Applicationtopharmacokineticstudyofxanthatininratplasma.CuipingYanHuanLiYuWuDonghaoXieZebinWengBaochangCaiXiaoLiuWeidongLiZhipengChen《Journalofchromatography,B.Analyticaltechnologiesinthebiomedicalandlife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9]Acombinationofpharmacophoremodeling,moleculardockingandvirtualscreeningforiNOSinhibitorsfromChineseherbs.Wang,X.Ren,Z.He,Y.Xiang,Y.Zhang,Y.Qiao,Y.《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10]Groupedpenalizationestimationoftheosteoporosisdatain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angLiYichenQinanmingXieFengTian《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4四、中国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大成》研究.曹丽娟,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2]《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011年度摘录基金文章统计.魏民.王梓宁.李琳.庞玉萍,2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3]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4]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现状——中国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王敏.张玢.李海存.刘晓婷.许培扬,2009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6]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7]《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任书俊,2009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8]中

病理教研室主任:严米娅现有教师6人,其中副高4人,讲师1人,助教1人。每学年担任各层次各专业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物学教学任务达1500学时,承担省级、院级科研课题4项,协作课题3项,近几年共发表论文20余篇,并参与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附属医院外检室及法医病检实验中心免疫组化室的工作。1998年被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院级精神文明教研室。解剖学教研室主任:王振富现有教师11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高级技工1人,在读硕士1人,在读博士1人。多次被评为院级先进教研室、文明教研室,并于94年以后一直为省优质课程教研室。教师有数人次被评为省、州、院级先进个人。平均每年度承担教学任务2000学时,教学效果好,授课甲级率达99%。科研管理工作开展良好,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3项、院级课题5项、近5年内共发表论文50余篇,国家级10余篇,省级论文35篇, 院级论文近10篇,专著2部。1997年被评为院级精神文明教研室。1999年被评为院级青年文明示范岗。生理教研室主任:朱祖成现有教师5人,其中副高3人,中级2人。每年承担了临床医学本科、成教、高护、 预防、中医、中药等多个专业的生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教师中有数人次被评为院级先进个人、五好文明家庭。教研室狠抓 各环节,同时也进行多项省、院级科研课题。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国家级论文6篇、省级、院级论文10余篇,并有数篇论文获得奖励。数人次参编教材多本,以及相关辅助资料10余本。2000年、2001年分别被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及青年文明建功岗。生物生化教研室主任:罗洪斌共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3人,中级4人,初级1人,博士1人,硕士3人。每年平均承担研究生课程及普通本科课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医学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科研方面, 近几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完成地厅级课题5项,总共争取科研经费70余万元。参加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规划高职高专教材《生物化学》(第六版、第七版),主编与参编出版书籍4部。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 30余篇,其中有4篇获奖。此外,我室教师还承担了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和一些社会性工作。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今后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微寄免教研室主任:董兴高现有教师9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3人,中级3人。每学年完成医学院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及医学免疫学的多层次多专业的教学和实验任务。近几年发表论文近20篇,参加编写了卫生部规划专科教材《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第四版)、《人体寄生虫学》及实验指导以及院内使用的《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指导。药理教研室主任:艾明仙共有教师6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4人,中级1人,在读硕士1人。每年均承担各个专业的专业药理学及临床药理教学工作。完成省级科研课题3项,院级课题4 项。近5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及学报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全体老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学方法先进,教学质量高,2003年被评为院级精神文明教研室。中药专业课教研室主任:文德鉴中药专业课教研室成立于1998年,是一个年轻的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4人,硕士4人,在读博士1人。目前承担《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分析化学》等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教师有数人次被评为院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考核优秀等次。平均每年度承担教学任务1500余学时,教学效果好,得到了学生、同行及教评专家的好评。科研工作开展良好,承担了省级课题6项(已结题1 项)、院级课题6项(已结题4项)、3项横向课题,近5年内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文章近20篇,参编专著4部。本教研室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青年团队,教学上力求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科研上密切结合恩施州丰富的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开展研究工作,走产、学、研发展道路,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朱云超教研室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人。每学年担任各层次各专业的中医基础课程以及中医古典医籍教学任务达2500学时,承担国家民委、省级、院级科研课题多项,近几年共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专著4部。2007年被评为湖北民族学院优良教风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于2006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预防医学教研室主任:郭有峰本教研室现有教师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中级2名,院级学术带头人1名,有5位教师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负责承担学院所有预防医学相关课程和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工作。2001年度被评为院级文明教研室。从1994年开始本教研室就已承担起预防医学专业班的教学工作,已培养了4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并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由于全体老师同心同德,爱岗敬业,无论是教学或科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历年来教学考核效果优良,并得到了领导和广大教职工、学生的肯定。科研方面成绩突出,本教研室老师人人都有科研课题3项,院级资助课题3项,其中2项省级课题和2项院级课题都进入结题阶段。由本教研室教师主编和参编的教材和专著4部,在各级杂志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0余篇。组胚教研室主任:谭斌现有教师3人,其中副高3人。主要承担各层次、各专业的组织学、胚胎学的教学和实验任务。各位老师分别到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进修学习。近几年来,每人均主持或参加国省级或院级相关科研课题6项,并有几十篇科研和教学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并有许多获得奖励。同时参编写教材和复习指导共3部。现在拥有一个标本室、一个准备室、二个实验室、二个办公室,教学设备齐全,完全能适应本科教学和实验。有二位教师同时兼有行政工作和社会工作。有数人次被评为院系先进工作者。医学基础部医学基础部前身为湖北民族学院基础医学系。现有8个教研室,1个基础医学研究所。教职工总共49人, 副高级以上职称24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4人。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本着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整个医学基础部各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整个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重点。我部主要承担6个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任务和成人教育有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占整个医学类总学时50%左右,上课甲级率达95%以上。医学基础部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助教进修班、在职硕士学位课程班以及多种学术交流会的形式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有省级学术骨干1名,院级学术带头人3 名以及院级学术骨干4名。课程建设以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为学院重点课程,目前病理学在2008年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已成为湖北省教委优质课程。医学基础部在狠抓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发展,国家民委、省教育厅教学研究、科研课题项目等踊跃申报积极。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38余篇,获省、州级科研项目10余项,并多次获得科研奖励。医学基础部在抓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从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多次被评为学院的先进单位。教工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州教育战线和学院表彰的先进党支部,系工会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工会,病理教研室曾被州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被学院评为优良教风教研室,解剖教研室被学院评为青年文明示范岗。2001 年医学基础部被评为院级学生工作先进系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解剖学、预防医学五个教研室评为院级精神文明单位,教师受多类表彰达70余人次。医学基础部在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鞭策和鼓励下,将以更加豪迈的步伐向前进。中医药研究所湖北民族学院中医药研究所的前身是湖北省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中医药研究所,成立于1990年,所长分别是赵敬华、王平。一九九七年新的湖北民族学院成立后,为重视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 科研产品的研究开发,学院于一九九九年七月正式批准成立该所,直属学院管理,由张永高 副院长任名誉所长,中医系主任赵敬华任所长,袁德培任副所长(主持所行政工作)。现所长为袁德培教授。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恩施自治州,自治州的地理、地形、土壤、气候为各种类型药用植物提供了极好的生长条件,据调查统计,恩施州有药用植物186科、854属、2088种,约占全国已发现的中药材种类的46%,收购品种282个,占全国中药材收购品种的40%左右, 特别是板桥党参、窑归、紫油厚朴、五鹤续断等品种,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故恩施自治州是湖北省和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被誉为华中天然药库。湖北民族学院利用设备、人才优势,成立了中医药研究所。该所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中医药的教学科研工作,以民族土苗医药的产品开发为龙头,重视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开展科技服务,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在该所已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有:赵敬华主持的《土苗医药的发掘整理》;袁德培主持的《窑归、柏仁治疗老年便秘的实验研究》;颜益志主持的《莼菜的药用价值及其精加工》等项,并承担州级科研课题4项。已通过省级鉴定的科研课题有王平主持的《固本健脑液的研制》(1995年获科技进步三等奖)、陈龙全、袁德培主持的《复方竹节参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1999年获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已获州卫药制准字的科研产品有《固本健脑液》、《复方竹节参片》、《地茶止咳露》、《痔即消》(又名《洗洗笑》)。目前,该所拟依从新药、新产品的开发、饮片加工、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争取近期内取得较大突破,希望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洽谈合作开发的项目,为恩施州的经济腾飞作出较大贡献。医学实验中心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于1986年,下含7个综合实验室,分为基础实验室和临床实验两个教学区。现有专职技术人员21人,高级实验师7人。拥有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OLYMPUS全自动显微摄影装置、全自动Hema480型基因扩增仪、英国Bright冰冻切片机、OLYMPUS倒置显微镜、技能多媒体等各类仪器设备总值700多万元。实验室设置及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如下:基础实验教学区:第一实验室:中药鉴定实验室、制剂学实验室、中草药化学实验室、中医骨伤实验室、中药药理学实验室第二实验室: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室第三实验室: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室、实验诊断学实验室第四实验室: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实验室第五实验室:生物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实验室第六实验室:手术学实验室、诊断学实验室、护理学实验室第七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近年来,医学实验中心主持完成省重点科研课题1项;参与完成省重点科研课题5项;主持完成学院科研课题12项。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各类科研论文共100多篇。

王岗发表的论文

1)《日语语法课教学的问题与思考—对中韩两国日语学习者问卷调查的报告—》(第一作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2009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第30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2009. pp.146-149.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4-3926. 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1/C.2)《关于日语教学指导效果不彰的探讨》, 《多元化视角下的日语教学与研究》,张佩霞,王诗荣主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pp.123-129.ISBN: 978-7-5628-2540-1/H・829.3)《日语复句学习中出现的整体性偏误探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 10(2008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第29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2008.pp.34-36.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3926.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1/C.4)《「関系」「仲」「间柄」三词用法小议》,《日语知识》第8期,大连外国语学院,2008pp.11-12. ISSN 1002-5243.5)《困扰日语学习者的“~ルとき”和“~タとき” —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英语圈日语学习者的考察—》(第一作者),《日语学习与研究》第1期,2005.6)《未来日资企业员工的文化培训》,《21世纪における日本研究》,香港日本语教育研究会,1999.7)《汉语新词的日译》, 《日语知识》第11期,大连外国语学院,,1996.8)《关于歧视语句教学的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辑(六)》,苏州大学,1996.9)《日本高等教育现状略述》,《河南高教》第4期,河南省教育委员会,199610)《沙菲与早月叶子的爱情悲剧解析》,《苏州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辑(四)》,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1994.11)《学习者语言的可变性》 (日文,《月刊言语》2005年10月号)12)《日语语法教育的新尝试-对中国内地和香港日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 (日文,第二作者,《日语教育新闻》2006年34号)

王刚,1948年12月22日出生于辽宁锦州,长于吉林长春, 国家一级演员,节目主持人,原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1982年,王刚因播讲七十五回评书版《夜幕下的哈尔滨》而被广泛关注。 1984年,在电视剧版《夜幕下的哈尔滨》中饰演说书人。 1986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1年,因主播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选为"全国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 1994年,因在古装喜剧《宰相刘罗锅》中饰演和珅而被人们所熟识。王刚也凭借该剧获得北京电视艺术春燕奖和第1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1998年,主演古装武侠剧《霹雳菩萨》。 2001年,因在古装喜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与张国立、张铁林合作而获得铁三角称号。2002年,开始主持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2005年,在古装剧《一生为奴》中饰演僧格林沁。 2007年,主演古装剧《少年嘉庆》。2008年主演电影《大灌篮》。 2010年,在奇幻电影《魔侠传之唐吉可德》中饰演桑丘。 2012年,与小沈阳领衔主演抗战剧《杀倭令》。 2013年,在当代家庭剧《家宴》中饰演老冯头

男,1964年10月出生,山东籍,汉族,医学博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为银屑病、水疱大疱性皮肤病、各种疑难皮肤病的诊治和皮肤激光美容。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银屑病的发病机理与免疫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生物治疗、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全军“十五”医学科研基金、日本文部科学省研究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6篇,主编出版了《最新皮肤科学理论与实践》、《银屑病》、《天然自身抗体》、《银屑病病友康复指南》等专著。2007年获中国医师协会优秀中青年医师奖。

王振龙5月发表的医学论文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和主要课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妇产科医师。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妇产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妇产科疾病的防治

【摘要】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防治

前言: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各种严重的妇科病不仅伤害女性本人,还影响家庭和谐,关系到两代人的素质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人口的质量;另一方面,身体的难言之隐,让很多的女性朋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我们不仅要为广大妇女创造一个有效的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她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进行深入广泛的健康知识教育。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对妇科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产前抑郁的防治

据统计,妊娠期的妇女有20%左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产前抑郁症,由此可见,做好产前抑郁的防治工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患有产前抑郁的人群,不仅自身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不适,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为了使孕期妇女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分析导致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抑郁情况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其病情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防治措施。同时,还要结合目前掌握的医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可能发病的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纠正病人对于分娩以及各种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避免妊娠期妇女在一些不正确的无医学依据的猜测和臆想中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另外,对于一些怀有惧怕和紧张心理的妊娠期妇女,要进行相关的医疗知识的普及,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在现代医学水平下的妊娠和分娩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对于一些对胎儿性别存在顾虑的孕妇和家属,要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耐心的劝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各种方法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产前抑郁症的防治时,要充分地考虑其身心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干预活动,切忌给患者施压。

2 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剖腹产手术术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切口脂肪易出现液化现象, 脂肪液化后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手术切口部位的敷料变黄,并且有液体渗出。手术切口的脂肪出现液化现象不仅会导致切口愈合缓慢,还会影响皮下组织的恢复。切口脂肪液化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切口部位皮肤下陷,并凝结出淡黄色脂滴。但是一般不会导致切口坏死,只会伴随肿痛和压痛的现象。在将切口渗出液取样进行检验后,发现其中的细菌呈现阴性。对于该类妇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对切口渗液现象,要首先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感染源的入侵。然后对液化的切口部位进行挤压, 一般情况下频率为2次/d,在挤压的过程中要尽量地排尽已经液化的脂肪,并在操作后用碘伏纱布将伤口覆盖。对于切口液化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红外线理疗进行辅助治疗,频率同样为2 次/d。如果治疗后,切口仍然持续产生黄色渗液,就应该及时的拆除该切口处的缝线, 并用浓度为9%的生理盐水对切口部位进行彻底冲洗,再加压包扎,同时辅以消炎类抗生素进行口服。如果患者的切口渗液量较大,则应每日对切口进行换药清洁。在采用了以上方法后,切口渗液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渗液彻底排出。

3 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的防治

所谓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就是指在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均无效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判断难治性大出血的标准是,患者在术后有>1500 mL 的出血量,或者阴部出血量>1000 mL。这种大量出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危及患者的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难治性大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动脉结扎止血法。就是通过结扎降低患者的动脉内压,减缓体内血流速度,以达到使血流速度小于血栓形成速度的目的,从而实现血栓止血。其次,血管造影并行TAE 治疗法。就是在患者出现难治性大出血时,及时地采用血管造影方式,了解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原因和出血范围,再通过TAE 治疗法进行止血。TAE治疗法的具体操作原理就是在了解患者出血位置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出血带进行股动脉插管,从而改善术后形成的粘连现象,达到止血的效果。TAE 治疗法的最主要的应用优势就是无疼痛感,并且可以根据患者出血的情况进行多次治疗。

4 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

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妇产科疾病,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且,近些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力度。采用常规的手术和化疗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治疗上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患者在经受了长期的化疗和放疗后,整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生存质量严重降低。另外,常规治疗法还会损害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危害肝功能。所以,常规治疗法虽然对于控制病情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不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最佳方式。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采用中医联合疗法,可以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 结语

全国妇科疾病防治工程旨在推动我国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方针政策,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让广大女性远离妇科疾病的困扰。通过健康讲座、有奖征文、免费普查、健康救助、学术交流、手术援助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女性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倡导妇科疾病科学、规范诊疗,力求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妇女健康保健知识,从而为降低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湘源.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5(10):767-768.

[2] 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

[3] 杨秀玉.血管性介入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1):6-7.

妇产科临床教学体会

[摘要]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和主要课程,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妇产科医师,因此要学生掌握妇产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本文就如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①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合理利用。②教学中要充分渗透课程中的德育、医学伦理及人文精神。③重视应用模型、挂图,实物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④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大信息量和知识量。⑤避免医疗纠纷措施。⑥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妇产科临床带教中。

[关键词] 妇产科;临床教学;体会

妇产科学是医学生必读课程和主干课程[1],其教育目的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妇产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临床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接触患者,认识不同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基本临床技能,了解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初步培养良好医德医风,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基础。妇产科学是实习的重要部分,因针对人群的特殊性为临床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这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适应医疗服务需要的具备扎实临床技能的合格医学人才。笔者就如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1 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合理利用

带教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并经过岗前规范化培训,掌握现代医学教学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临床带教示范合格。通过教师自身行为和正规示范,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带教教师中必须配备至少一名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和高职称教师负责,即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年轻师资力量。

2 教学中要充分渗透课程中的德育、医学伦理及人文精神

妇产科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学科,充满生命理念,医学伦理、医学道德、健康价值具有医学人文教育意义的焦点,在教学中要整合人文资源[2]。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医生的要求已经远不止简单的医术精湛,虽然,医术永远是对一名医师最基本的要求,但如今一名优秀的医生还应该同时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甚至伦理学的知识。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有英国人提出了“医学伦理学”这一概念,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是接受过正规的医学伦理教育的。在为患者实施任何手术和治疗之前,都应确定该方案对患者是否是最佳的,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而不仅仅是单纯解决病痛就够了。子宫对一名女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名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没有了子宫,没有了月经,她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不再是个完整的女人,并产生自卑心理,对今后的家庭、生活和工作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妇产科医生在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尽量保留患者的子宫,在确定无法保留子宫体的情况下,也应尽量保留患者的部分宫颈,这样不仅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而且还能像正常女性那样有一点点月经,虽然经量会很少,但对患者的心理上将是莫大的安慰,充分体现了医学伦理及人文精神。

3 重视应用模型、挂图、实物,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妇产科的疾病,从解剖位置看有一定的隐蔽性,部分妇产科教学,内容复杂抽象,学生理解困难。教学方法中,采用模型演示、挂图展示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逼真的仿真模型可以让每个学生动手练习妇科检查,产前检查中骨盆外测量和四步触诊手法。骨盆模型和新生儿模型配合演示分娩机制,能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大学生信息量和知识量

因为患者维权意识增强,造成目前学生见习及动手操作实习机会减少,且部分妇产科示教内容复杂抽象、枯燥难懂,使学生学习理解困难,所以我们应充分引用现代教学手段,使之生动易掌握,增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如配合相关录像、动画,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正常分娩接生、胎头吸引助产、钳产、剖宫产及妇科手术等全过程。在短时间内通过动画、图文并茂,使学生大量直观了解临床症状,便于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尽快理解记忆和掌握所展示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观念,且提高了临床操作的规范性。这样不仅增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和知识量,而且更促进了教师人群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而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

5 避免医疗纠纷措施

现今“医患关系”可以算是社会上议论最多、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医患矛盾已成为困扰政府部门、各大医院的心病,我们在临床带教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示教前应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使其理解关于临床教学对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意义,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在示教中要求学生着装整洁,态度严肃,在老师指导下,有条理地询问病史,操作轻柔,谨言慎行,不擅自回答患者关于病情的询问,不做示教以外的诊疗操作[3],避免诱发医疗纠纷。

6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妇产科临床带教中

目前,由于对医学生的教学大多数仍采取传统的经验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在这种模式教育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转变为以随机对照、系统化评价和荟萃分析提供的临床证据为基础的新的医学模式,即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MB),它的出现使临床医学和临床实践的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为现化医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将循证医学引入临床医学中势在必行[4]。1992年,加拿大学者Sacker等正式提出“循证医学”(EMB)的概念,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师个人专业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上述因素完美结合拟定患者的最佳治疗主案[5]。

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应培养学生应用循证医学理念,通过对患者的管理来实践循证医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寻找证据,系统评估”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具体患者,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妇产科基础知识,提出临床问题,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应用网络等进行资料查询获得最佳证据,同时将自己所获得的证据写成总结报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其各自发表自己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带教老师进行点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正确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也可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设计者,由传统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

总之,应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临床实践的积极性,采取启发式教学,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临床创新型、高素质的妇产科医学人才[6]。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路镇美.妇产科教学渗透人本教育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8):142.

[3]詹钟平,黄郁文,陈汉如.读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在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105.

[4]李峻,董碧容.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和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3):14.

[5]Sacker DL, Sharon 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M]. 3rd ed.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1999:l.

[6]孙可丰,佟丽丽.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39-140.

记得好像是雪莉告诉的,克里斯经历过浣熊市的灾难。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Einstein)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波林·科克。 1884年,5岁,爱因斯坦对袖珍罗盘着迷。1885年,爱因斯坦开始学小提琴。 1886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CouncilSchool)读书;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892年,开始读康德(ImmanuelKant)的著作。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calculous)。 1896年,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10月,进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 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1901年,3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在这一年5-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4年,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3月发展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8年10月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1909年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0年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1912年提出“光化当量”定律。1913年 12月7日在柏林接受院士称号。 1914年 4月6日,从苏黎世迁居柏林。 1915年 11月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1916年 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5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1919年 爱因斯坦的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2月,接受德国唯一的名誉学位:罗斯托克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1921年 4月2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 1922年 1月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11月9日,在去日本途中,爱因斯坦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1月17日-12月29日,访问日本。 1923年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 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6年 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28年 是年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 1929年 3月,50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6月28日获“普朗克奖章”。 1930年是年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1932年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 1933年 1月30日,纳粹上台。3月10日,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3月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 1935年 5月,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是年,为使诺贝尔奖金(和平奖)赠予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四处奔走。 1937年 3月声援中国“七君子”。 1938年 9月,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 1939年 8月2日,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1940年 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 1943年 5月,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1944年 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 1947年 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1949年 1月,写《对批评的回答》,对哥本哈根学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 1950年 2月13日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3月18日,在遗嘱上签字盖章。 1951年 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 1952年 11月以色列第1任总统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请他担任第2任总统,被拒绝。1954年 3月被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公开斥责为“美国的敌人”。 1955年 4月18日1时25分在医院逝世。 漫长艰难的探索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1925年以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开头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1928年以后转入纯数学的探索。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925年-1955年这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1937年,在两个助手合作下,他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统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 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热情地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验,表示:“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我并不认为他的方法是切合实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象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1918年11月,德国工人和士兵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发动起义,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第三天,爱因斯坦即给他的母亲连续写了两张明信片,欢呼“伟大的事变发生了……亲身经历了这个事变是多么荣幸!”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但是,侵略和掠夺战争不断发生的现实,打破了他那美好的梦想。特别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日益法西斯化,使爱因斯坦意识到新的野蛮战争不可避免,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他明确表示:“当法律和人类尊严必需保卫时,我们一定要战斗。自从法西斯的危险到来后,现在我不再相信绝对的被动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义统治欧洲,那就不会有和平。” 由于爱因斯坦的进步活动,又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而他1932年底离开德国到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捣毁,他的财产被没收,他的著作被焚毁,纳粹还悬赏二万马克要杀害他。面对纳粹分子暗杀的危险,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更坚定地战斗。当他的挚友劳厄写信劝他对政治问题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着战争,和平必须用武装来保卫,呼吁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作斗争。 当爱因斯坦后来从无线电广播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他感到非常痛心。他后来写了一封告美国公民书,说:“我们将此种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学家们,对于一切事物都要优先负起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1955年,爱因斯坦与罗素联名发表了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在1949年爱因斯坦写了一篇《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的论文。在这里,他提出了现在看来还是正确的看法!“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巨星陨落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据初步统计,性艾中心成立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计649篇(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其中在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487篇,在国外杂志其中包括《科学》、《自然》、《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发表162篇),出版专著26部,其中: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共31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26篇在国内公开杂志上。“云南省瑞丽市等地HIV感染流行因素和艾滋病传播特点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际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26篇,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全国范围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著作:《艾滋病流行与控制》 吴尊友主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外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14篇,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39篇, 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口头交流论文2篇,书面交流论文摘要5篇。翻译出版《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2000—2001年HIV感染的医学处理》。由临床病毒学室主要完成的《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护理、培训指南》出版。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52篇。获奖及专利申请情况:“SARS病毒核酸扩增(HIV)荧光检测试剂盒”获新药证书“跨膜型和分泌型HIV Gag抗原编码基因及包含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专利 出版著作13部,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论文90篇,英文论文37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2篇,《AIDS》杂志2篇。“我国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项目通过中华医学奖评审,并荣获一等奖。 “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HIV感染诊断的替代检测策略”获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科技论文88篇,英文科技论文48篇,其中在《Lancet》上发表论文一篇。首次在国际影响较大的英文杂志《AIDS》上出版中国专刊1期。 中心共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135篇,其中英文72篇,SCI文章69篇(N Engl J Med 1篇,PLoS Medicine 1篇;Clin infect Dis AIDS 1篇);参编或主编专著3篇;获得专利一项。

龙岗区中医院发表论文

邵常记 男 1966 年 4 月出生 山东定陶人,出身于中医世家。 1992 年 7 月毕业于菏泽市卫生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后在定陶县医院实习,山东省济南市协和医学院进修,函授于北京光明高等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于 2011 成立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医馆; 2012 年被中华医学国际发展联合会授予健康养生管理学科主任委员、主任专家; 2013 年广州市中医药大学进修液针刀培训部学习 ;2014 年注册成立深圳常记健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2015 年被评为民间中医高峰论坛先进个人 ;2017 年被深圳市老中医协会邀请为会员 ;2018 年注册北京常记安康中医药研究院,任院长。 先后获得健康管理师、中医康复理疗师、中医针灸师、中医全科诊疗师、中医针灸推拿师。参加全国各地中医技术培训交流会近百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三十多期,总结了一套简单有效易于操作邵氏中医理论,学徒遍及十几个省份。多次参加中医学术交流。先后在国内医学刊物发表论文 8 篇,运用中医特效疗法中医美容、中医微整形、调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各种疼痛骨科疾病、男科、女科、鼻炎、皮肤病、痛风、内痔、外痔等各种疑难杂症。 在个人的悉心钻研及众多同道的相互学习下,取得了累累硕果。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愈了大量相关疾病患者。医学技术只有不断地探索创新,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坚信“疗效才是硬道理”! “医海无涯、淡泊名利、岐黄仁术、心系苍穹”摒弃门户派系和利益之见,同心同德、携手共进,为中国五千年中医文化的发展普及、为解除人类疾病痛苦而努力奋斗 !

医学的核心分好多种,但是常用的两种,一个是科技核心期刊,一个是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级别最高,目录有很多,如果你有需要你可以加一下我,我给你发一下核心的目录。这样你就全部了解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生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医生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临床医生的创新

【摘要】临床医学的特点是研究未知数最多的人类自身,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探索与创新的本质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但近几年来,国内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们宁愿做“太平医生”而不敢创新了。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要浅析。

【关键词】临床医生 探索 创新 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01-02

我常喜欢看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的一个品牌栏目----探索与发现,也经常由此想到临床工作一线的医生,在日复一日大量而又繁琐的临床工作中,有没有探索和发现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医学是一门仍在探索的科学,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至今还是处于“童年阶段”。面对充满未知的医学世界,医生们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或发现新的认识。一部医学史,充满了探索与发现,才成就了今天的医学。我们临床医生现在所学习、认识、掌握和应用的医学,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无论内科还是外科,无论手术还是用药,都是由无数“医学哥伦布”先驱们为我们所探索、发现和揭示的。探索与发现的起点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永无止境。

临床医生们身边的病例和诊疗工作中有着许多未知与疑难的问题,带着疑问去查找文献资料,求教老师或同仁,参与会诊讨论,上网发帖求助,使出浑身解术利用各种渠道来寻求解决办法,这就是在探索。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奥秘,找到了新的、好的诊疗技术、方法或术式,甚或会有小小的创新与发明,这就是发现。看似很普通,很平常,却深刻地反映出科学活动的思维认识过程,目的是找到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以帮助医生们战胜疾病。

然而,世事都有两面性,探索就意味着冒风险。最近几年,国内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带着钢盔开着坦克”行医,自我防护意识越来越强,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该创新的不创新了。临床医生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愿做“太平医生”。在医患关系和谐的年代,医生的失误往往能够得到患者的理解,这才促使医生不遗余力地为患者治病,从而加快医学的进步。对于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大多数临床医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矛盾与苦闷。我们既希望探索医学禁区,又害怕患者无理取闹,使本来单纯的医学问题,最终上升为法律纠纷。为此,许多医生不得不选择“无为而治”。

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现在国内从医的谨慎。医生面临的病人个体差异巨大,诊疗过程时刻存在犯错误的可能。因此,有些医生感叹,如果把每个医疗过程倒过来分析,多数都能发现一些治疗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为此,美国医学会于1999年发表了著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公告,指出:公众必须认识到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误,把所有医疗缺陷的责任都归结在医生身上是不公正的。有资料显示,即使在医疗技术更发达的西方国家,医疗缺陷的发生率仍高达10%~15%,比一些恶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多。

我们目前对医疗缺陷还缺乏理性对待的态度,医生对自己的医疗缺陷有种神经质的忌讳。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对医疗缺陷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飞机失事,国家有一套赔偿标准来安抚家属,可是对医疗缺陷却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于是医疗纠纷中的争执和天价赔偿屡屡见诸报端,这更加剧了医务人员对医疗缺陷的逃避。如此,在面临患者质疑的时候,就把医德、规章抛在脑后,通过修改病历来“保命”。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医生“举证责任倒置”,也使我们医生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当前医生和医院的隶属关系,使得某个医生的过失,成为某个医院的过失。一旦发生了赔偿,一般也需要医院承担大头。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在共同利益的作用下,会不遗余力地为医生修改病历创造条件,甚至敦促、指导当事医生修改病历。

相比起来,国外医生的独立执业的管理方式就显得合理些。在很多国家,医生尽管和某些医院发生工作关系,但其利益是独立的,其和保险公司直接挂钩,病人找医生看病,然后到保险公司报销,包括医疗缺陷,也可能由保险公司来买单。可是一旦某位医生经常遭到患者投诉,赔偿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保险公司就可能和该医生解约,而医生一旦失去了保险公司的支持,就意味着病人找他看病没有保险公司报销,那么一般也就很少有患者会找他,他也很难和医院签订工作合同。这种医生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模式,既可以增强医生的责任感,也可以避免医院和医生因为利益关系,玩“猫腻”共同应付患者的情形。面对医疗缺陷,如何让医生相对独立出来,应该是当前医疗改革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没有失误也可能失败,没有失误并不意味着成功。没有错误就等于完美无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何况,从来不犯错误的医生是没有的。医生们的这种“无为而治”,不仅阻碍了医学进步,也损害了患者的根本利益。医生应该怎么办?医学应该怎么办?

医生这个职业,是相当特殊的职业。因为人命关天,所以,对这个职业的要求更高一些。就拿大学本科来说,正规的医科大学的学制要比普通大学多上一年。毕业以后,必须要当相当长时间的住院医师,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当上医生。但是,医生又是个高风险职业。除了确实因为医术不高或因为疏忽可能发生人命关天的问题外,来自病人家属的误会也不得了。因为医生接触病人,而没有一个病人不希望自己尽快好起来,医生又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尽快好起来,这样,势必会发生医生和病人的摩擦,经常听到的新闻是某某医院某某医生又受到了病人家属的攻击。受攻击的医生中,应当有不少人是无辜的。不是他们不想治好病人,而是他们回天乏术。这个回天乏术不是医生的手段不高强,而是病人已经病入膏肓。

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医学的特点是研究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数是最多的。医学的局限性在于认识的局限,而认知也是相对的,也许是片面的,过后是错误的。医学原理也会如此。科学并不会说“我什么都知道”,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包治百病”肯定是谎言。医生对病人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什么都能治,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治;没有任何副作用,就意味着没有作用。医学的局限性还在于方法的局限性,100年前没有输血、没有抗生素、没有真正的麻醉。疾病不可能被人类征服,它们总是伺机反扑,或者“提升水平”,把人类推向陷阱。

医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到患病的人的体验上,而不仅仅集中到疾病的过程本身。治疗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有时候意味着体恤,减轻痛苦而已。2004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这样一段话:对于有些“病”(至少60余种),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方法去治疗,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有什么方法有效,也许不治疗比用什么方法去治疗更好,也许最好的方法是不去治疗。

医疗也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医疗的特点是在获的人体上实施诊断和治疗。医疗的风险性存在以下几种,诊断风险:误诊、误伤。用药风险:毒副作用、剂量耐受差异、过敏。手术风险:麻醉、出血、损伤、感染。风险在于疾病的复杂、认识的局限、技能受阻,也有责任心和经验不足。医疗是服务性行业,却是特殊的、极大风险的服务。医学是一辆行使在高速路上的破车。各种媒体电台将医学推向尴尬,使医生陷入无奈。医生的手谨慎而颤抖。医生只能以“尽可能”“尽力而为”的表达得到理解。

作为临床医生,要有为科学、为患者献身的精神。一名医生如果不愿冒险,就只能成为“修机器”的匠人,而不能成为医学大师。医生的冒险精神不仅来自于对真理的追求,也来自于对患者的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医生深怀仁爱之心,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的。当然,患者理解医生也是有条件的。在临床中,尽管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医生不能以此为借口,无视生命的尊严,随意让患者付出无谓的牺牲,承受无谓的痛苦。患者可以宽容正常的失误,却无法宽容因敷衍塞责、草菅人命造成的失误。

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说:做事要“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作医生也当如此,对医生而言,天理即为自然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情即为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和意愿。而国法即为诊治的原则、规范、技术路线、方法技巧和政策。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探索的本质就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医学仁爱的真善美精神,这种精神正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医务人员之中。无论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仍然是中国医学的主流。

郎景和教授的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好好回味的:珍视自然的每一种状态,是客观地看待科学。科学不是万能的。认识无限,而我们认知的程度和探索的范围总是十分有限的。疾病的诊治要遵循两个原则:科学原则与人文原则。科学的原则是针对病情而言的,需要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路线而采取科学谨慎的原则;人文原则是针对人情而言的,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个人与家属要求而采取人文关怀的原则。

现金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生要将科学与人文交融:有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繁荣思维品质,有效地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健康的身心状态。医生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是诊断、治疗、医学发展和医疗纠纷防范的关键环节,也是医德的表现。新时代的临床医生必须是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和敏锐的交流者。

临床医生们的探索与发现之路就是一条临床医学研究之路,是理论联系实践、修炼求道、功成自然之路。临床科研的土壤就在临床诊治的病例、病案之中,关键是善于发现问题,要有思维、学术的敏感性,抓住问题就去研究、去探索,在探索中产生创造性。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的探索与发现之路更是一条深入云端的羊肠小道,需要咱们临床医生们具备一种执著的献身精神,一种事业激情,一种睿思智慧和一种行动习惯,不是为了寻求功利,而是为了选定的目标和使命而去苦苦探索的。真正使医生能力和智慧提高的是病人。病人是病理现象的展现者。只有这时(在病人面前,而不是在书本上),医生的双眼才能焕发智慧。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是必要的。人文修养和哲学理念具有根本性、终身性。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窄的领地内,我们需要学习的更多更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医生学术论文

西安交大王岗发表的论文

曹子栋,男,教授,1966.7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全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多相流与传热,清洁能源燃烧,环境工程,高压全燃高炉煤气锅炉设计,分离式热管的设计 该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大类专业,是我国培养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专业地位与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誉。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中强调数学、力学、机械、材料等基础理论,充分注重电子、电工、控制、微机软硬件应用以及人文等学科知识,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科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特点。 主要课程设置有: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经济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控制工程、测试技术。专业平台课程有动力机械工程基础、环境保护与节能等,专业课程分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内燃机及汽车工程3个模块,包括:锅炉原理、热力涡轮机械原理、发电厂系统及设备;流体机械原理、容积式压缩机原理、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原理与装置;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等。学生可在一定范围内选学一组主修课程和一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若干组,设有新能源发电、流体机械强度与振动等60余门。 080702 热能工程 01气液两相流与传热 多相流体力学及其测量在动力、化工、石油、制冷、宇航等一系列工程中均得到重要应用。多相流体力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至今只有数十年的历史。主要研究气液、液液、气固、液固、气液固或气固液等多种流体在管内或管外流动时(有换热的或无换热的)的流动型态、流动阻力、流动稳定性、多种流体的混合、分离和在并联管中的分配均匀性等问题。对于这些流动机理及多相流体测量技术均属国际有关前沿课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领域。对于发展现代或未来的创新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并可取得重要经济效益。 指导教师:林宗虎 林宗虎,中国工程院院士,男,浙江吴兴人,1933年5月13生。1957年交通大学锅炉专业研究生毕业。1980-1982年曾任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热能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评委会评委,流体机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锅炉媒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评审局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副主编,美国<<国际工程流体力学>>期刊国际顾问等职。是热能工程、气液两相流与传热以及多相流测量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被授予陕西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王宽诚育才奖。 林宗虎教授在热能、核电、石化等工程的重要理论-气液两相流与传热学科领域取得多方面开创性成果。在气液两方面: 他创建的两相流孔板流量计算式可通用于各种压力、不同组分、多种两相流体和变压力工况,被国际上推荐为最佳式,称林氏公式,并被收入国内外6本著作,被引用数十次。他首先对U型管内两相流体压力降型脉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创建其 计算程序和脉动判别法并解决过电站锅炉严重脉动问题。他创建了3种两相摩阻计算法和一种截面含汽率计算式并被广泛应用。在沸腾传热方面:创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脉动流动时的沸腾传热计算式,可用于光管和多种强化传热管,开拓了传热研究新方向。对过冷沸腾传热、稳定流动沸腾传热均有研究成果。在多相流测量方面:在林氏公式基础上,他首先解决了用一个元件同时测定两相流量和组分两个参数的国际难题并得到专利和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至今,林宗虎教授已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它省部级科技奖12项和中国专利4项。他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著作有15部,其中由他独著或系第一作者的有《管路内气液两相流特性及其工程应用》、《强化传热及其工程应用》、《气液固多相流测量》、《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锅内过程》 和《锅炉测试》等9 部。发表论文近100多篇。已培养博士生15名、硕士生17名。 指导教师:曹子栋 曹子栋,男,教授,1966.7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全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多相流与传热,清洁能源燃烧,环境工程,高压全燃高炉煤气锅炉设计,分离式热管的设计 主要代表性论文: 1.沈月芬,曹子栋等. 英国B&W公司燃煤锅炉掺烧高炉煤气对热工参数的影响. 中国电力, 1997年第4期 2.沈月芬,邹诤,曹子栋等. 分离式热管蒸发段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3.曹子栋, 章燕谋. 浮头式废热锅炉转化气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4.Shen Yuefen, Cao Zidong. An Investigation of Crossflow Mixing Effect caused by Grid Spacer with Mixing Blades in A Rod Bundle.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Fib, 1991 5.废热锅炉刺刀管换热元件中逆循环流动特定的实验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982年第1期 主要著作: 1.锅炉本体布置与计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年10月 2.工业锅炉原理.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6年11月 3.锅炉测试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专利: 1.带有再循环的分离式热管. 专利号 ZL93245949.8 2.层燃炉的涡流燃烧拱. 专利号 ZL93245947.1 3.全燃高炉煤气高压电站锅炉. 专利号 ZL97203451.x 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1. 嵌入式铝翅片管高温换热器.1992.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 天然气制合成氨转化气、变换气废热锅炉.1994.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指导教师:车得福 车得福, 男,1962年11月生,教授。1983年、1986年、1990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990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身份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学习,1991.3-1991.7在陕西省工业锅炉厂实习,1995 -1996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进修。1998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曾任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兼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主任。现任热能工程系系主任、锅炉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热能工程专业指导小组秘书、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动力工程分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秘书长。给本(专)科生开"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给硕士生开设《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给博士生开设《多相流及其进展》。研究方向为多相流与传热、化石燃料燃烧及其污染控制、锅炉及换热器设计。三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拥有两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作两本。目前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的二级课题《煤中氮的赋存形态及其迁徙规律》、《西安交通大学重点科研培植项目《中国西部沙尘水土迁徙的多相流动机理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锅炉原理英文教材、英语授课、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以及多项来自企业的科研课题。获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资助的项目名称为《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及其减排控制研究》。 Email: 指导教师:庄正宁, 庄正宁,男,籍贯:上海,1952年1月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二系工业热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给本科生开设"锅炉原理","锅内过程","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节能与环境保护"等课程。承担和完成的科研课题有二十余项,拥有3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1本。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曾担任热能工程系主任,现为热能工程系副主任。 主要研究兴趣为多相流与传热,能源转换与利用,环境科学与工程。 可招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为: ● 多元混合介质的汽液与固液相变过程的研究。 ● 储能技术与系统的研究。 ● 强化传热。 ● 高效换热器的研究与开发。 指导教师:王栋 王栋 男 1960年生,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厂热能专业,1982年师从于西安交通大学林宗虎院士,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5年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长期专著于多相流体流量测量技术研究,在该领域共获专利6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2篇,合著专著一部,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西安交大科研成果奖两项。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与胜利、辽河等油田合作,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发明的湿蒸汽流量计和井下吸汽剖面测试仪已在油田得到应用。 主要研究热能动力、石油、化工、核能及环境工程内的多相流体的流动及传热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相流体流量测试技术 油-气-水三相流计量技术及仪表,蒸汽-水流量计 2.油气安全混输理论和技术 段塞流的形成及防止,段塞流的检测 3.采油测井技术 井下吸汽、吸水及吸聚合物剖面测试技术,井下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4.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机组的汽-固磨蚀,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朱长新 朱长新,男,1962年8月出生,副教授。分别于1984,1989和1993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1~2001.1做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康州大学(UConn)进修。主讲课程:《锅炉与压力容器用钢》,《环境保护与节能》等研究兴趣为: 微小尺度通道内流动与传热 新能源应用技术 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 相变传热过程 发表论文20余篇。 指导教师:王妍芃 王妍芃,女,1965年3月生,汉族,辽宁鞍山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多相流流动特性的研究,曾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主要参编著作《燃油燃气锅炉》。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 研究方向-气液两相流简介: 主要从事和气液两相流相关的传热与传质、多相流动流型、水循环原理,强化传热等方向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对热能动力工程、石油、化工、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等应用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进行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数值计算,并应用多相流测试技术来研究流体流动规律。多年来从事锅炉及热交换器的研制开发,曾独立完成热工领域的水循环程序计算。并从事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指导教师:赵钦新 赵钦新,男,1963年6月生,汉族,山东胶州人,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副教授,198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工程力学系实验力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燃油燃气锅炉》、《动力机械与设备制造工艺学》,参编《实用锅炉手册》。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目前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温材料及强度委员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锅炉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气固两相流及交叉学科简介: 主要从事和气固两相流及能源、力学、材料交叉学科相关领域内燃烧与传热、清洁燃烧、燃料热解、流体及工程力学、超临界电站机组耐热材料等方向的基础及应用性研究以及能源、力学、材料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注重多学科交叉方向的综合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制开发的锅炉产品在全国五十多家企业获得推广应用;主持编制?quot;锅炉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软件包"在全国二十多家企业获得应用;对"超临界机组材料T91"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科研项目多来源于重大工程实际,且研究成果能直接指导和服务于生产实际。 指导教师:王树众 王树众,男,1968年1月出生,副教授。1990年、1993年、1996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1999年赴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IFE)做博士后。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热能工程、多相流和传热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属基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奖一项("段塞流工艺技术研究"),拥有做为独立发明人的国家专利一项,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反映油气水多相混输特性的稳态计算机模拟软件。在热能工程领域,开发出基于Windows友好界面的燃油燃气炉CAD软件包一个,并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用于油田注汽开采(蒸汽吞吐和汽驱)的超临界压力蒸汽发生器。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 多相流体动力学及其数值计算 (热能动力工程、石油、化工、冶金工程、环境工程以及生命血液流动等应用领域) 多相流测试技术及热工仪表开发 锅炉/加热炉设计和改造 强化换热技术:高效换热器设计和开发 新能源应用技术(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给水及污水处理技术 CO2的流动和相变换热;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您好,西安交通大学人机所是一个以人机交互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科研究所,拥有众多优秀的导师。其中,哪个导师好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研究方向以及导师的研究成果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在人机所的导师中,陈学利教授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导师。他是人机所的副所长,拥有多年的研究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智能交互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此外,他还担任了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的编委和审稿人。另外,周亮教授也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导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他还是多个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的编委和审稿人,同时还担任了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术组织的会员。除此之外,人机所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导师,如李东教授、陈宏伟教授、张晓教授等。总之,选择哪个导师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来综合考虑。

实力雄厚的专业,还是别考了,那里博士工作都难找

我是热能与动力今年的毕业生 热能与动力现在的就业趋势非常好 找工作一点也不用愁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分3个方向 热工 热动 水动 热工和热动区别不大 主要就业方向是电厂.工厂热能车间。钢铁厂。锅炉厂 工资待遇2000-4000之间 水动主要是水电厂和水电施工单位 工资较高 但是地处偏僻 西安交大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全国最好的热能与动力专业 如果你去了 并且能考上研究生的话 那你就非常非常牛了

  • 索引序列
  • 王岗龙发表的医学论文
  • 王岗发表的论文
  • 王振龙5月发表的医学论文
  • 龙岗区中医院发表论文
  • 西安交大王岗发表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