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训诂学论文发表期刊

训诂学论文发表期刊

发布时间:

训诂学论文发表期刊

1、训诂学释义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3年1期2、转语说述评 山东大学《汉语研究文集》1989年9 月3、尔雅今注述评 古代汉语研究1989年3期4、训诂学与古典文学 中文学习指导1992年3 期5、周易韵考韵读 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3 期,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6、周易与传统语言学 周易研究1990年1 期7、《中国古代文化概说》介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8、《荀子·天论》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9、《荀子·劝学》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10、陆佃,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1、罗愿,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2、尚黄文化:一个漫长的话题 黄河黄土黄种人1994年6期13、毛是草木还是苗(合作) 语文建设1995年2 期14、《诸子名言荟粹》序言 任维清《诸子名言荟粹》书首 齐鲁书社1995年2 月出版15、《古今谋略辞典》序 《大众日报》1995年2月25日16、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山大成人教育1997年1 期17、从字的训释看两部大型词典吸收训诂学成果方面的问题 吉林大学学报1997年2 期18、古代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6月19、《周易说解》序言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20、论词义与词的区别 文史哲2000年2期21、试论确定汉语词的原则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2、古代几个著名词义分析理论中的问题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3、漫谈中韩语言文字交流中的问题 《韩华学报》2001年1期24、韩国广告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1月6日25、韩国宝物解说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2月3日26、《中国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社会》序 韩中时代出版社2001年2月版27、韩国语文要不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汉字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5月 26日28、中韩文化交流中的第二语言教学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6月23日29、韩国语中常用汉字的必要性 《韩国汉字文化》2001年7期30、汉语构词法的再探讨(合作) 《许威汉教授诞辰75周年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31、读《訄书详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1期32、词素义与合成词词义 中国语言文字学2002年高级论坛(长春)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33、尚黄文化——颜色词与文化 《民俗研究》2003年1期34、彖传韵考 《周易研究》2003年1期35、公元二世纪前朝鲜半岛语言类型与性质研究 韩国《韩华学报》2003年36、中国文献中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朝鲜语词汇词义研究 《人文述林》2003年37、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文史哲》2003年6期 04年人全文复印38、汉语词汇理论、词典分词与“词”的认知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6期39、竹书《易》、帛书《易》与传世本《易》语言研究中的问题——山东大学学报05年2期 人大《汉语言文字学》05年第7期全文复印,被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帛书考论》,2007.5。40、中国古代诠释学理论视野下的汉语语言单位论、结构体系论、语义解释方法论及语义系统论 《中国诠释学》2005年第三辑41、汉语研究丛书总序,齐鲁书社2007年1月版起之“山东大学“985”工程项目丛书”。42、从清末民初科学小说新词语看“现代性”新词语的来源和发展——兼论“标志性子词语场”理论和“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 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3、《晏子春秋词汇研究》序言,载《晏子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0月版。44、《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序言,载《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4月版。45、《汉语大词典》对汉语词汇发展演变史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关于就《汉语大词典》进行词汇史研究条例 《汉语史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4月版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训诂学论文发表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1、训诂学释义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3年1期2、转语说述评 山东大学《汉语研究文集》1989年9 月3、尔雅今注述评 古代汉语研究1989年3期4、训诂学与古典文学 中文学习指导1992年3 期5、周易韵考韵读 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3 期,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6、周易与传统语言学 周易研究1990年1 期7、《中国古代文化概说》介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1期8、《荀子·天论》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9、《荀子·劝学》赏析 《中国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10、陆佃,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1、罗愿,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12、尚黄文化:一个漫长的话题 黄河黄土黄种人1994年6期13、毛是草木还是苗(合作) 语文建设1995年2 期14、《诸子名言荟粹》序言 任维清《诸子名言荟粹》书首 齐鲁书社1995年2 月出版15、《古今谋略辞典》序 《大众日报》1995年2月25日16、谈谈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山大成人教育1997年1 期17、从字的训释看两部大型词典吸收训诂学成果方面的问题 吉林大学学报1997年2 期18、古代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6月19、《周易说解》序言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20、论词义与词的区别 文史哲2000年2期21、试论确定汉语词的原则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2、古代几个著名词义分析理论中的问题 韩国《中国学研究》2000年1期23、漫谈中韩语言文字交流中的问题 《韩华学报》2001年1期24、韩国广告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1月6日25、韩国宝物解说语言中的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2月3日26、《中国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社会》序 韩中时代出版社2001年2月版27、韩国语文要不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汉字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5月 26日28、中韩文化交流中的第二语言教学问题 韩国中央日报2001年6月23日29、韩国语中常用汉字的必要性 《韩国汉字文化》2001年7期30、汉语构词法的再探讨(合作) 《许威汉教授诞辰75周年论文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31、读《訄书详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1期32、词素义与合成词词义 中国语言文字学2002年高级论坛(长春)论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33、尚黄文化——颜色词与文化 《民俗研究》2003年1期34、彖传韵考 《周易研究》2003年1期35、公元二世纪前朝鲜半岛语言类型与性质研究 韩国《韩华学报》2003年36、中国文献中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朝鲜语词汇词义研究 《人文述林》2003年37、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文史哲》2003年6期 04年人全文复印38、汉语词汇理论、词典分词与“词”的认知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6期39、竹书《易》、帛书《易》与传世本《易》语言研究中的问题——山东大学学报05年2期 人大《汉语言文字学》05年第7期全文复印,被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帛书考论》,2007.5。40、中国古代诠释学理论视野下的汉语语言单位论、结构体系论、语义解释方法论及语义系统论 《中国诠释学》2005年第三辑41、汉语研究丛书总序,齐鲁书社2007年1月版起之“山东大学“985”工程项目丛书”。42、从清末民初科学小说新词语看“现代性”新词语的来源和发展——兼论“标志性子词语场”理论和“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 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3、《晏子春秋词汇研究》序言,载《晏子词汇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10月版。44、《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序言,载《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4月版。45、《汉语大词典》对汉语词汇发展演变史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关于就《汉语大词典》进行词汇史研究条例 《汉语史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4月版

1 杨树森 男,1954年1月出生,辽宁省康平县人。1972年从事会计工作,曾任核算员、主管会计、财会股长、总会计师等职。1988年评为会计师。现任康平县食品公司总会计师。1986年以来,先后制定了食品公司内部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资金管理使用规定》、《财务开支及审批手续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通过执行验证,这些制度能使公司所属单位做到增收节支、增产节约的效果,能够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使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年提高,企业由1986年亏损22万元,1987年变盈,利润逐年上升,1991年盈利4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2 杨树森 1945年12月生。197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吉林油田高中语文教师。系中国训治学研究会、吉林省语文学会会员,全国中学阅读写作教研中心吉林省委员、《语文周报》特邀编委,《七彩虹》编委、《应用写作》特邀采编员。多年来在政治学、文化人类学、哲学、逻辑学、美学、文艺学、语言学、训诂学、音韵学、古文字学等方面都下过许多功夫;也取得某些成果。发表文化人类学论文四篇:《焚巫、祭月、祈雨》《诗、月出》新探;《宗教礼仪、爱情图画、生命赞歌》《诗、东门》的文化人类学臆解;《“勤子屠母”与尸解“人神”》;《吁嗟、羽舞、祈雨》,载《素质教育的轨迹》。另有研究诗经的论文《在蒙昧和野蛮的交汇点上》待刊,训诂学论文七篇。《“落英缤纷”解》、《中学语文课本注解补正》(1998年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上大会宣讲)、《释引定、执定、傍地、坐地》(此文被选入《中国跨世纪教育学术成果论坛》)、《“并命”非“亡命”辨》(此文是对《汉语大词典》“并命”条释义的批驳)、《径庭考辨》(对《汉语大词典》径庭释义的批驳)、《不谷考辨》(三篇均载《语文知识》)、《释“很”及“豪杰”》、《〈屈原列传〉纠谬》载《营口师专学报》、《匹夫有重于社稷解》(收入《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集》)。此外有短文《“莫可以当曹操”解》、《“死生日夜事”解》、《“下笔如有神”解》、《“加其土封”解》等短文以“补白”形式发表于《营口师专学报》,另《由从羊之字看古羌人的羊神崇拜》评笠原仲二的《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待刊,传略入录《世界名人录》、《中外名人辞典》等。3 杨树森 1947年2月生,天津宁河人。中共党员,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高级教师。1969年2月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任宁河县后勤中学副校长。1977年恢复高考,首批考入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在学期间被评为三好学生、天津市高等院校优秀学生干部。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河县芦台一中任数学高中教师,曾任年级组长、数学组组长等职。1991年被评为宁河县优秀科技辅导员和先进教师。在从教三十几年中,教育思想端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科学性,以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教育,所任班主任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在数学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专业知识,能准确地把握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狠抓“双基”,立足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层次递进教学法”,深受师生的好评。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赞许,多年来一直任宁河县教研室数学中心备课组组长,为全县数学教师分析教材教法,多次承担县教研室组织的示范课、观摩课和电化教学课,受到好评与奖励,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为芦台一中培养了多名数学教师。编写的高中数学章节测试题和专题辅导材料多篇发表在山西师范大学《数学报》上,数学论文多次在县评比中获奖。4杨树森教授杨树森,男,1948年月出生,汉族,安徽郎溪人。本科学历,教授。研究领域和方向:主攻逻辑学,兼攻秘书学、语言学、儒家哲学、中学语文教学。个人简历:1961-1968:读书(读中学于芜湖一中,含“文革”2年)1968-1970:务农(“插队”落户于当涂县新丰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0-1975:从军(服现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76部队)1975-1977:打工(退伍后就职于芜湖市纺织器材厂)1978-1982:求学(读本科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77级)1982-2007:执教(执教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先后任辅导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杨书森 中共天津市西郊区委宣传部� 运用在北京人文大学学习的知识指导工作,做出了好成绩。不少新闻稿件,人物通讯在国家 、 市报刊和电台上发表。人物通讯《横堤二姐》荣获1987年天津市新闻一等奖,全国优秀广播节目 二等奖。

训诂学论文发表期刊app

1。《说“形训”》(或,“义训”,“声训)2。《谈训诂学在语文学中的应用》3。《尔雅述评》(或者说文解字述评之类)这大概就是三大类论文了,第一类是从训诂学本身的定位意义和方法来写,第二个是训诂学的应用,第三个是训诂学著作或者训诂学名家的述评。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训诂论文发表

这个链接里的第2个杨书森

杨书森 1945年12月生。197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吉林油田高中语文教师。系中国训治学研究会、吉林省语文学会会员,全国中学阅读写作教研中心吉林省委员、《语文周报》特邀编委,《七彩虹》编委、《应用写作》特邀采编员。多年来在政治学、文化人类学、哲学、逻辑学、美学、文艺学、语言学、训诂学、音韵学、古文字学等方面都下过许多功夫;也取得某些成果。发表文化人类学论文四篇:《焚巫、祭月、祈雨》《诗、月出》新探;《宗教礼仪、爱情图画、生命赞歌》《诗、东门》的文化人类学臆解;《“勤子屠母”与尸解“人神”》;《吁嗟、羽舞、祈雨》,载《素质教育的轨迹》。另有研究诗经的论文《在蒙昧和野蛮的交汇点上》待刊,训诂学论文七篇。《“落英缤纷”解》、《中学语文课本注解补正》(1998年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上大会宣讲)、《释引定、执定、傍地、坐地》(此文被选入《中国跨世纪教育学术成果论坛》)、《“并命”非“亡命”辨》(此文是对《汉语大词典》“并命”条释义的批驳)、《径庭考辨》(对《汉语大词典》径庭释义的批驳)、《不谷考辨》(三篇均载《语文知识》)、《释“很”及“豪杰”》、《〈屈原列传〉纠谬》载《营口师专学报》、《匹夫有重于社稷解》(收入《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集》)。此外有短文《“莫可以当曹操”解》、《“死生日夜事”解》、《“下笔如有神”解》、《“加其土封”解》等短文以“补白”形式发表于《营口师专学报》,另《由从羊之字看古羌人的羊神崇拜》评笠原仲二的《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待刊,传略入录《世界名人录》、《中外名人辞典》等。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内容摘要: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训诂学不属于语言学、语文学之范畴。训诂学不等于语文学加语用学。尘封已久的训诂学自本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论著纷纷发表。这门几成绝学的古老学科已经走出了曾经鲜为人知而备受冷落的窘境,又生机勃勃地立于当代中国之学林。举凡涉猎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人,均不同程度地向训诂学界投以关注、期待的目光。10余年的训诂学研究,有对前人成果的整理爬梳,有前贤未及的新领域的开辟,也有为传统学术现代化所做的努力。可以说成绩显著,功不可没。然而对于本学科的性质这个最根本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却一直很少有专门深入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尽管如此,这毕竟是研究训诂学难以回避的问题,不少学者也曾粗略地描述过它在科学坐标系上的位置。这些论述散见于训诂学概论一类的著作。本文就常见的有关著述,对训诂学性质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并加以评说。列举各种说法时以论著出版或发表的时间先后为序。笔者所见,专门探讨训诂学性质的论文仅有1篇,论及训诂学性质的著作有10余种。归纳诸家的论述,大体可得4种观点。1、训诂学即语义学|词义学周大璞《训诂学要略》:“训诂学研究语义。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湖北出版社,1980年,1页)吴孟复《训诂通论》:“训诂学就是研究语义的。”“我国传统的训诂学与语义学相当。”(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1页,16页)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它(指训诂学,作者)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汇学。”“训诂学就是科学的汉语词义学的前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5页)齐佩róng@①《训诂学概论》:“‘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意义的一种专门学术。”“训诂学也可以叫做‘古语义学’。”(中华书局,1984年,1页)西学东渐以后,各种西方学术思潮猛烈地撞击着自成体系的国学。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有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学科的地位、价值,力图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找到其对应的位置。一分为三的传统“小学”音韵之学与科学语音学衔接,形体之学同科学汉字学相承,对于训诂学,自然就有人将其和现代语义学认同。这种认同用心之良苦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无庸讳言,这确实是一种简单的比附。语义学( scmantics)是西方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共同营造出来的一门跨学科的学问。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有哲学语义学和语言语义学之分。不仅哲学语义学与训诂学大相径庭,就是语言语义学也与训诂学难以相当。1.1研究对象不同“语义学是一门研究意义、特别是语言意义的学科。”〔①〕这就是说,语义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各级语言或言语单位。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或言语单位特别是词和句的意义,重在探明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从而指导人们的言语活动。而训诂学的直接研究对象当是训诂。任何一门人文科学都是先有了某种人类文化现象,然后才有相应的学科出现,而且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必定是那一相应的人文现象。正如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也无疑是训诂。训诂是解释疏通古汉语言语作品,训诂学就是要通过对训诂材料、训诂活动的探讨,把握训诂的实质,揭示训诂规律,总结训诂方法,其目的在于指导古籍的释读。持训诂学即语义学或词义学之说的学者们混淆了训诂与训诂学的畛域,因而将训诂学与语义学等量齐观。训诂是一种活动,将其结果诉讼文字即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训诂材料,如随文释义的注疏和《尔雅》等训诂专书。它们的直接对象是汉文古籍中的语词,只指出某语词作如何解,而并不追究为什么要作如是解。这与语义学有较多交叉之处。训诂学则是对训诂材料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如许慎的《说文解字》和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章太炎的《文始》等。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某语词为何作如是解的规律,都不同程度地使训诂材料理论化了。人们从中可以领悟到汉文古籍释读的方法。由此可见,训诂学与语义学对象既异,任务有别。此外,语义学研究的是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词和句的意义,而训诂学探究的则是如何理解和解释古代文献的意义。这就又有了历时的差异。1.2涉及范围有异迄至今天的语义学,无论是哪个学派的,研究范围尚未超出词和句的意义,而训诂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以释词解句为核心内容的训诂,但训诂却不仅仅是释词和解句。训诂资料表明:除释词解句外,训诂尚需辨析古书异例,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可谓集大成之作。亦可指明篇旨段意,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即是。也有主要探究出典的,如李善的《文选注》。此外还兼及校勘,王念孙《读书杂志》和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颇多精辟的理校。这些都是汉文古籍释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自然就成为训诂学涉猎的范围。史籍训诂中则更有对史实的考核补订,如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等。而裴松之注《三国志》,列举魏晋人著作达二百余种,文字总数超出正文三倍,对史实多有补充和辨正。上述几个方面,是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家语义学也未曾涉及的。统览训诂书籍,我们可以发现,除释词解句是训诂家共同关注的核心外,随训诂文本的性质不同,训诂内容亦各有侧重。经籍训诂多兼阐发义理,名籍训诂多并考订史实。训诂学与语义学研究对象有别,涉及范围既异,则不能认为是同质的学科。当然我们并不排斥语义学研究成果如义素分析、语义场理论等作为训诂学的“他山之石”而被吸收借鉴。2、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陆宗达《训诂简论》:“训诂学曾经一度是文献语言学的总称,……训诂学绝不简单地等于语义学,它其实包括了古代汉语研究的各方面的内容。”(北京出版社,1980年,168页)殷孟伦《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语义为核心,用语言解释语言而正确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科学。因此它是兼有解释、翻译(对应)和关涉到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科学。”“应该注意的是,训诂学虽然以语义以为核心,但并不限于语义的范围。因此,训诂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语义学。”(载《文史哲》1982年3期)张永言《训诂学简论》:“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言学( philology)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文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 )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20页)许嘉璐《训诂学的性质及其它》:“现代意义上的训诂学所研究的是自尔以前的训诂实践和古人对这种实践所做的并不系统完整的论述。这就决定了它是一门应用的、综合的、总结式的学科。”“如果一定要跟西方语言学中的学科比附的话,我们可以认为训诂学近于语文学加语用学,却离词义学更远。”(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增刊·古汉语专辑)许威汉《训诂学导论》:“训诂学既是传统的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字学、声韵学、语义学、历史语法学、文言修辞学及校勘学等的综合运用。它和词义学有密切的联系,而不等于词义学。……由此看来,我们应该认识到训诂学是这样的一门学科: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技术科学(参照白兆麟的一些见解)。”(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13页)按,白兆麟的见解可参见其《简明训诂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以上诸家在表述上虽有差异,但其核心意思是一致的,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或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他们都敏锐地指出了训诂学非语义学或词义学,同时不同程度地说明了其综合性。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然而这种貌似稳妥的界说其实并没有揭示出训诂学的性质,而是仅仅明确地指出了其属概念,并且说明了训诂学与诸多学科的联系。训诂学的特质究竟是什么,他们并未高度地概括出来。既使是以语言学或语文学为其属概念,其可商榷之处亦颇多。2.1训诂学不属于语言学|语文学之范畴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linguistics )和语文学(philolgy)均系舶来品,并非传统国学里固有的学科名称。将土生土长的训诂学硬放在西洋学术语言学或语文学的框架里,找它的位置,自然难免乖舛之处,因为这是两种迥异的文化背景下生长出来的学术之树,大体比照还可以,具体对应却很难。界定某一学科的性质,关键在于找出其种差。这就是说必须是精细的、周密的,大体比照是无济于事的。如果单凭后人对训诂二字的理解来界定训诂学的性质,说它属于语言学或语文学均无不可,因为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训诂即顺释古代的书面语言。但是在训诂活动方兴未久时,顺释疏通的就不止是古语古言了。只要我们能尊重训诂事实,对逸出训诂二字的涵义所圈定范围的归纳篇旨段意、审核异文、分析构字理据、校勘古籍讹误、考订史实真伪等不要视而不见,就不得不承认这些均非现代语言学或传统语文学所能涵盖的内容。〔②〕清儒戴东原的《孟子字义疏证》完全是阐发哲学思想的,与语言学或语文学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它不是训诂书籍。这足以说明把训诂学放到语言学或语文学里是不合适的,犹如拿着柳树的枝在场树的干上寻觅它固有的位置。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传统国学与现代科学嫁接,更不反对训诂学吸收现代语言学或别的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因为训诂学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开放型的综合学科,只要是对汉文古籍释读有用的学术,理所应当为训诂学所容纳吸收。2.2训诂学不等于语文学加语用学训诂学里的非语言因素,如前所述,自然不能以语文学来范围,因而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学。语用学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是30年代末由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977年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杂志》,从此,语用学便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③〕其主要对象是句子,研究句子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用义。我们只能说语用学与随文释义的训诂在某些方面确有共同的旨趣,而且其研究成果如前提理论、交际中的文化因素等可以,也应当为训诂学所吸收。但训诂学并不能与语文学加语用学契合无间。因此,许嘉璐先生虽然为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但这个勉强的比附却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够允惬的。古汉语书面语言确是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训诂学的研究内容却不止古汉语书面语言,而且不是其直接对象。其直接对象是训诂。因为训诂是对文本的解释,训诂学是研究如何解释文本的。文本的载体是记录语言的文字,解释当然要先从语言文字入手,但仅仅就语言文字论语言文字,对于一些比较专门的文本则难免捉襟见肘。如解经必有古代哲学知识,释史必有史学功底,解释有关于天文历法的文本,则不可没有天文历法知识。说训诂学不是语言学或语文学,并没有使训诂学降格贬值,实际上正是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在某一领域的特征。当然我们也不想妄自尊大,无端地抬高其地位。只是想实事求是地认识把握其特质,以期扬长避短,进而取长补短,使传统学术现代化。3.训诂学即阐释学申小龙《训诂:中国文化阐释的前沿—一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中的训诂学思想》:“张世禄明确指出,中国训诂学的性质,与其说它是字义学,不如说它是解释学。中国训诂学并非纯粹的字义理论,而是大部分偏于实用的研究,是读者识字或辨认词语的一种工具之学。它与语义学是异质的。”(载《读书》1988年2期)笔者手头没有张世禄先生的原著,凭申小龙博士的书评看,张先生对训诂学性质的界定确实别出心裁。这是他在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语言学中浸润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的独特领悟。虽然训诂学尚不能与西方阐释学相提并论,但毕竟为我们科学地把握训诂学的性质拓宽了思路。阐释学(hermeneutics)又名解释学、诠释学或释义学,“可以宽泛地定义为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④〕“在当代社会,释义学主要是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艺术和语言哲学、文化哲学及文艺批评理论出现的。”〔⑤〕它是哲学,也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把训诂学视为阐释学,其合理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训诂学就是研究如何解释古代文本的。然而中国的训诂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具备哲学和一般方法论的形态,所以不如换一个说法更为妥贴。训诂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树上枝桠,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特证,而西方科学虽然呈渐趋综合之势,但现有的学科绝大多数还是科学分工日益精细的产物。将两种文化背景迥异,思维走向完全不同的科学体系中的某些学科做简单的比照,势必出现方枘圆凿的情形。4、训诂学是研究正确解释语言的学科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81页)洪诚《训诂学》:“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训诂学是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语言、解释语言,也就是讲清楚怎样注释的道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4页)郭在贻《训诂学》:“质言之,训诂只是感性的,个别分析的,训诂学则提高为理性的,综合整理的,它能使许多零碎的训诂知识带上条理性和系统性。”接着引黄侃、齐佩róng@①说以证之,然后在系统性之外,又提出了独创性和实用性。(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3—4页)上引诸说除黄侃说的笼统,郭在贻说的含糊外,洪诚说的最为明白剀切。他先从训诂说起,自然地引出训诂学是研究如何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解释语言的结论。这一结论近是。训诂的本质是对文本的解释,这就决定了训诂学只能是研究如何解释文本。只是将解释的范围限定为语言,则又拘泥于训诂二字的含义了。如果无视在训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训诂资料中的非语言因素,强以训诂二字的涵义来范围训诂学,则不免有削足适履之嫌。一门学科的名称在当初大约是可以顾名思义的,但其后来的发展情况是谁也始料不及的。那么后人在界定某一学科的性质时则只能根据这一学科后来的实际情况判别,否则便是不尊重客观事实。我们认为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举凡汉文古籍释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训诂学无法回避的。清代著名训诂大师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曰:“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可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这是说释读汉文古籍当从词句入手,然后才能了解圣贤的思想。虽然戴氏所言仅提及解经,但这正是训诂之事。我们何尝不能推衍开去:释读汉文古籍均由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意旨。《尚书》艰涩难懂是因为语言古奥,而《易经》玄幽难明却恐怕主要在于易理包罗万象。因而《易经》训诂就不能只是释词解句,注《山海经》必得古代地理知识撑持,释《黄帝内经》须有医学知识佐助。否则有注几于无注。事实上中国古代训诂大家极少纯汉语研究者,许慎“五经无双”,郑云是遍注群经的经学大师,扬雄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这说明没有鸿富的知识,只研究汉语是不能成为训诂大师的。一个训诂大师同时必定是一个汉语学家,而一个汉语学家则未必就是训诂大师。注释:①见毛茂臣《语义学:跨学科的学问》,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前言》第1页。②参见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译本,1981年版,200—201页、256页。③见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④见张汝伦《意义的探究—一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引言》第1页。⑤同④第3页。字库未存字注释:@①原字王加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杨书森,撰写《门外有敲门声》。

训诂学论文发表文章

六百字很好写啊比方说传统训诂学的意义或者举例分析训诂学的演变等等就把它当做一道论述题来答就好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 ;(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 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 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某班训诂学书中的术语的研究,比如《广雅疏正》中训诂术语读为研究

  • 索引序列
  • 训诂学论文发表期刊
  • 训诂学论文发表
  • 训诂学论文发表期刊app
  • 训诂论文发表
  • 训诂学论文发表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