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763处古建因暴雨受损
山西1763处古建因暴雨受损,洪流之下的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山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山西1763处古建因暴雨受损。
平遥古城局部坍塌,太原晋祠多处漏水,吕梁千佛洞屋顶塌落漏水……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雨,让山西多地名胜古迹告急,受损的古建达1763处。
极目新闻记者走访当地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发现,暴雨导致了门楼塌陷、围墙垮塌等多种险情。
多位文保专家表示,古建筑的防水只能靠人工,希望早日开始修缮。还有公益组织已开展“为文物撑伞”活动,公益人士目前最担心的是市、县级和未定级的低级别文物,因为在暴雨面前它们的抵抗能力更为弱小。
16号院门前台阶倾斜
怕水的古建筑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以及山西省文物局网站的相关信息显示,至去年7月,山西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古建筑有28027处,约占52%。
而过去的半个月,突破历史极值的降雨量,让山西多地面临一场巨大挑战。平遥古城墙出现局部坍塌,太原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吕梁千佛洞石窟万佛殿屋顶塌落漏水……经历暴雨的山西古建,牵动着数万民众的心。
截至10月10日,山西各地上报出现险情的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763处。在这些出现险情的文物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89处。
位于山西临汾的丁村民居就是山西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里聚集着40多座建于明清时期的院落。
9月中旬,一场连续84小时的降雨让丁村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张培梅提心吊胆。今年59岁的他,在丁村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已有40年。“这样的雨,我从未遇到过。”大雨期间,张培梅巡查院落的频率高于平日。
“古建一怕火,二怕水,防火有消防设备,防水只能靠人工。”张培梅说,古人讲究聚财聚气,在修建房屋时,将院落中央的地势设计稍低于四周,便于四周雨水聚于院中,以免“财气外流”。但经历几百年时间后,房屋本身的排水系统已经派不上用场,张培梅及其他工作人员每天忙于给各个院落扫水、抽水。
16号院门楼已用彩钢棚和油布挡雨
然而,建于明万历年间的16号院落还是出了状况。张培梅发现,长期降雨导致地基湿软,16号院数十米高的石制门楼发生下陷,门口的石台阶也已经变形,他们只好用钢架搭建起彩钢棚,为石门楼挡雨。丁村民俗博物馆第一次闭馆,不再接待游客。
让张培梅没有想到,这场秋汛来势汹汹,10月2日至7日,山西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最强降雨过程。“临汾的雨已经很大了,襄汾更大。”张培梅称,大雨导致1号院落屋脊上的构件也掉落了。
10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到访时,丁村古建的修复方案正在编制中。第三方公司正在检查统计受损情况编制修复报告,等上级单位批复后,再开始修复工作。
11日下午,记者离开时,丁村又下起了小雨。张培梅说,连续降雨将屋顶的砖瓦湿透,部分古建内部也出现了漏雨。他担心持续降雨后,未来古建受损数量还将增加。
罕见受损的省级文保
位于临汾侯马市西台神村的台骀庙,同样在这次暴雨中遭遇险情:西北墙部分坍塌,春秋楼出现裂缝。
台骀庙正面
台骀,被汾河流域居民视为掌管汾河的神,台骀庙则是汾河流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2016年,台骀庙被列为山西省省级文保单位。
10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侯马西市西北8公里的西台神村,看到台骀庙就位于村内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之上。台骀庙围墙各处挂着“此处危险”的警示牌,岭上的一处围墙已经彻底垮塌。砖瓦沿着土坡散落一地,一张蓝白条油布遮盖在坍塌墙体之上,春秋楼出现一条宽约6厘米的裂缝。
平日负责看管台骀庙的毕先生每天都住在庙中。9月26日,他像往常一样早起,在村里打扫卫生,9点40分左右返回庙宇时,发现围墙墙体已经坍塌了。“春秋楼的缝隙存在很多年了,这次雨让缝隙变宽了一点。”他当即向侯马市文物保护部门报告了这些情况。
台骀庙背面围墙垮塌
“后期堆砌的石墙跟寺庙本身的土围墙有缝隙,土围墙的土不夯实,连日大雨导致缝隙里全是积水,泡的时间一长墙就塌了。”毕先生及懂行的村民都这样推断,“连续降雨可能也把庙的地基也泡软了。9月雨势最大的几天,村北面的水已经与道路平齐,周边的玉米地也一并泡在水中,所以现在台骀庙边的道路仍是一片泥泞。”
毕先生介绍,因年代久远,此前台骀庙的建筑也出现漏水,2016年前文物保护部门对庙内建筑进行过修缮。今年8月3日,文保部门再次对台骀庙进行修缮,至今工程还未完工。这两天他已接到通知,国家文物局将进村查看情况。
台骀庙背面围墙垮塌
两位周边村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是第一次看到台骀庙受损如此严重。“我们小时候还在庙里上学,庙里可以容纳几百个学生,中间还能跑操。”一位村民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台骀庙才恢复祭祀功能。
低级别文物最让人担心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山西古建筑之多,被誉为中国的地上博物馆。此次暴雨侵袭,古建筑受损数量较大,也由此引起关注,灾后要尽量根据此前的测绘数据和照片进行复原。如遇到部分构件丢失的情况,就要制作新的构件,不过这会造成部分历史信息的丢失,对文物历史价值的损耗不可避免。
方青松最担心的是市、县级还有未定级的低级别文物。“山西地面的古建筑太多,对于低级别的文物,当地政府的财力跟不上,平时维护有限遇上天灾受损就更为严重。”方青松表示,“地方政府应当认识到这些文物的价值,不应将文物当成负担,而是应该作为一种资源维护和利用。”
公益组织古村之友的负责人汤敏和方青松有同样的观点。“古建筑以土木结构居多,别说大雨,平时的小雨也会对建筑本身造成损害。”汤敏说,“除国家级、省级文物外,大多数市县级古建平时都没有得到充分修缮养护,更别提未定级文物。对这些低级别古建来说,这次的大雨就是灭顶之灾。”
为了保护古建筑免于受损,古村之友2019年就与山西长治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合作发起了“为濒危文物撑伞”的活动,后推广至深圳和广州。“撑伞就是避开古建主体结构,用钢管和彩钢板搭建遮雨棚为建筑遮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山西搭了数十处遮雨棚了。”汤敏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暴雨过后,志愿者又着手为山西受灾濒危古建筑继续建搭建彩钢棚,第一批10处古建筑已经确定,正在紧张开展筹备工作。
不过,汤敏说,搭建彩钢棚终究只是临时性方案,最终文物保护还是要落实防灾责任主体。
“现在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都有专人负责,最危急的还是市县级这些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广泛分布在乡村,其实是传统文化最鲜活的表达,承载了乡村最优秀的文化,也有社会教化意义。平时已疏于修缮,一场雨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我建议国家文物局不论级别,将文保单位都统一由国家协调管理,低级别文保单位也纳入国家文物保障体系与财政预算。在全国层面来看,如果一省财力不足,还可调配有资源的省份援助。这样面对自然灾害时,才能真正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汤敏说。
10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表示,据初步调查,国保、省保单位的主要险情是:屋面小面积渗漏及周边护坡岩体等出现滑坡等问题;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出现墙体坍塌、梁架倾倒等险情较多。
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正在开展抢险修缮工作,要求各地采用遮盖、临时支护等措施对有险情的建筑排除险情,做好险情监测,发现险情的要及时处置,确保文物和周边群众安全,并组织全省有资质的单位主动介入,进行现场排险。各地正在抓紧编制抢险方案。
同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要全面掌握灾情,指导山西严谨做好受灾情况统计。国家文物局立即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指导文物救灾工作,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抢险、修复等,并将在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安排。
“国保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国保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国保千佛洞石窟万佛殿屋顶塌落漏水,国保运城盐池禁墙东禁门瓮城大面积坍塌……”10月9日,“文博山西”发文称,山西古建陷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和洪涝威胁中,呼吁大家关注。随后,关于山西古建受损的信息引发广泛关注,甚至登上了热搜榜。10月10日,山西籍著名导演贾樟柯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呼吁大家关注洪灾中的山西古建。“山西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庙里,可能就藏着国宝级的壁画。”
罕见暴雨在山西持续多日。山西省气象局通报,从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多地降雨,50多个县(市、区)降水量为100—250毫米,临汾北部、晋中西南部等地大都突破200毫米,省会太原达到203毫米。大部分地区创下10月上旬累计降雨历史纪录。
洪流之下的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山西省文物局数据,山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山西的文物中古建筑有28027处,约占不可以移动文物的52%。
10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山西多处受损古建,有的地基塌陷,有的围墙倒塌,还有的持续漏雨。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已经采用遮盖、临时支护等措施,防止文物险情进一步扩大,并正在抓紧上报、编制抢险和保护方案。记者致电山西省文物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正在统计全省古建筑的受灾情况以制定应对方案,调查结果将在近期内通过官方渠道发布。
▲丁村民居
【临汾丁村民居】
部分院落围墙开裂,地基塌陷倾斜
丁村民宅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城南4公里的汾河东岸,是一处典型的明清民宅建筑群,共40座院落。1961年,丁村民宅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封建社会农业庄园”的活化石。相关材料介绍,丁村民宅呈东北、西南向长形分布,自东北至西南依次分成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四大群组,保存较好的院落有40座。这四大民宅建筑群组,以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的村中心的“观音堂”为领首,以丁字小街为经纬,分布于四方。
临汾市丁村民居16号院大门是10月4日凌晨塌陷和倾斜的。丁村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张培梅收到巡逻人员的信息后,一边将情况进行上报,一边开始组织人员运来钢管支架、铁皮和塑料篷布,将大门进行支护,并在上面盖上铁皮和篷布,防止大门倒塌。
“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我们天天排查,建筑物还是出现了险情。” 张培梅说,自从暴雨来袭,他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天也没有休息,不仅要轮流对丁村民宅、丁村遗址、丁村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工程工地进行排查,还要及时疏通排水系统,防止积水浸泡建筑物,严防死守博物馆漏雨,避免展品损坏。
10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暴雨后的丁村民宅,由于景点关闭,村里的人并不多。顺着石板路往里走,经常能看到民居院落的围墙出现裂缝,有的用木棒支撑加固,有的在前面拉上警戒线,并挂有牌子提示“此处危险,请勿靠近”。相比挂牌的40座院落,一些没有挂牌的民居由于年久失修,损坏更为严重,记者看到一座房子地基塌陷,房子角落出现三四米宽的大坑,另外一座房子后墙倒塌了三分之一,木头脊梁和柱子裸露在外。
张培梅说,此次暴雨丁村民居损毁最严重的是16号院。红星新闻记者看到,该院落地面下陷,门楼倾斜,工作人员搭建了一个临时支架防房屋坍塌,并在支架顶搭了保护棚,以防雨水渗透。
至于此前有文章称“丁村民居1号院正房垂脊倒塌,28号院东西厢房倒塌,几乎每处房都有险情”,张培梅称信息不太准确,1号院正房是屋顶构件脱落,28号院东西厢房倒塌并不是因为此次暴雨,而是年久失修。
张培梅坦言,丁村民居40座挂牌院落,他们拥有全部产权的只有14座,拥有部分产权的有9座,产权还在村民手中的有17座,所以部分院落管理和修缮工作比较复杂。
张培梅称,古建筑的抢险修缮需从县、市、省等单位逐级上报,此前部分院落受损情况已经上报,目前丁村民居整体受损情况还在统计当中,此外,相关的修缮和抢险项目计划书也正在制定。
▲台骀庙
【侯马市台骀庙】
城墙坍塌,严重危及春秋楼
台骀庙位于侯马市北约8公里的西台神村北部,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上。相关记载显示,台骀庙建筑为明清风格,呈城堡状,由山门、台王宫殿和献殿、十殿阁罗、娘娘殿、春秋楼等组成,呈中轴对称式布局。经考察、考证,台骀庙是汾河流域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祭祀汾神的建筑群。201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比丁村民居,丁村民居向南50公里的侯马市台骀庙损毁更为严重。台骀庙的西北城墙倒塌了五六米,严重危及了城墙之上的春秋楼。
台骀庙里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处,只是在村里找了一位兼职管理员。据管理员毕先生回忆,9月以来的持续降雨,让台骀庙附近村庄的农作物受损严重,洪水最高的时候,淹没农田,漫上路边,到达城墙下。9月26日早上6点半他起床,离开台骀庙到家里吃饭,等他7点多回去发现西北城墙已经倒塌了,他先给市文物局打电话,然后买来200米长的篷布将垮塌位置盖了起来。
▲台骀庙的西北城墙倒塌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五六米长的垮塌点位于台骀庙西北处,垮塌下来的砖和泥土滑到了公路上,而垮塌点上面是春秋楼的一角,春秋楼墙面可以看到明显裂缝。
毕先生介绍,台骀庙建于明朝,他小时候,台骀庙是村里的小学,他曾在里面上学,后来成为了周围十里八村上香祭祀的地方。“今天因为屋顶漏雨严重,施工队正在进行修缮,没想到还没修缮好,城墙就出现垮塌。” 毕先生说。
▲魁星楼
【新绛县魁星楼】
这座古楼阁在大雨中倒了
与侯马市相邻的新绛县古交镇闫家庄魁星楼也在此次暴雨中倒塌了。古建筑画家连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国庆期间,他看到一张魁星阁倒塌的照片十分难过,随后在网络发布一篇名为《山西这座古楼阁在大雨中倒了》的.文章。
文章回忆他当初到闫家庄为魁星楼画像的场景。“这座楼在我2015年4月份去的时候就已经岌岌可危了。闫家庄魁星阁修建在村子东南的黄土台地上,下部还有一个小院子,院子东南角的魁星阁下部修筑在高大的台基上,现在台基外部的包砖成片地开裂脱落,露出里面的夯土结构……台上建有两层歇山顶砖木楼阁,看结构应是清代遗物,下层面阔三间出回廊,内部辟十字穿心门洞,腰部设平座。上层为一间,仅以四根立柱托起巨大的歇山顶。现在这座楼阁已经严重歪斜变形,下层廊柱倾倒,屋檐坍塌……”
10月4日,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王志宏与朋友驱车穿过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的浊漳河谷,考察古建筑。该路线沿途分布有天台庵、原起寺、大云院、佛头寺、淳化寺、回龙寺、夏禹神祠等古建筑,年代跨度从五代至明清。
一路上,王志宏看到多座古建的屋体上覆盖着塑料布。“当时风也很大,路上有山体滑坡,有碗口粗的树倒在路边,天台庵的屋体上覆盖着塑料布,但依然不断渗水。” 王志宏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浊漳河谷的一些古建筑上绘有壁画,墙壁受潮垮塌后,壁画也遭破坏,其中受损最明显的是夏禹神祠。“夏禹神祠的偏殿后墙已坍塌半米多,主殿后墙也飘着雨,文保员用塑料布遮盖,但无济于事。”
10月7日,王志宏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看到建筑内部有多处渗水。景区仍在开放中,但部分区域已封锁。当天,王志宏本打算前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天龙山石窟,但由于天龙山景区有部分路面被山体滑坡阻断,未能成行。
【山野古建受损严重】
受损古建筑大多散布于乡村山野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和丁村民居和台骀庙一样,此次山西洪灾受损严重的古建筑大多散布于山野和乡村。据“文博山西”统计,蒙山开化寺遗址及连理塔的南厢房,出现较大险情;临汾汾西县真武祠钟楼墙体裂缝,存在坍塌风险;运城解州关帝庙崇圣寺门楼漏雨,春秋楼二楼大面积漏雨威胁到“夜读春秋”塑像;吕梁西庄古建筑群,关帝庙戏台及三间厢房因山体滑坡坍塌……
10月10日,山西籍著名导演贾樟柯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大家关注洪灾中的山西古建。贾樟柯说,这次持续暴雨给偏远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巨大考验,他建议政府和公众要高度重视偏远地区文物受灾情况的排查和抢救工作,防止一些文物进一步损坏,出现险情的,“大家出力相助”。
10月11日下午,山西省文物局发布消息称, 截至10月10日12时,全省各市上报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诸多险情,9座博物馆纪念馆出现小面积漏雨、部分构件损坏等情况。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89处。
据初步调查,总体来看,国保、省保单位主要险情是屋面小面积渗漏及周边护坡岩体、地基等出现滑坡等问题,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出现墙体坍塌、梁架倾倒等险情相对多一些。文物受损较为严重的有晋城市、晋中市、运城市、阳泉市、吕梁市、太原市,约占全省的90%以上。
在古建筑画家连达看来,山西许多国宝级的古建筑,没有位于景点单位或围墙之中,而是散布于乡村,没有专门的设置景点和围墙,通常只有一名文保员打理,长期缺乏修缮保护,此前山西气候干燥,古建防雨排水系统差,这次遇到持续暴雨,受损自然较为严重。
连达认为,相比古建城墙坍塌,一些古建的塑像、壁画等文物遭雨水浸泡、受潮更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这些文物出现损害难以抢救,造成的损失更严重。
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王志宏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山西古建筑在强降雨中出现损毁的情况不是第一次了,在她看来,山西有大量明清前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相比于明清后以石材搭建的房屋,更易在强降雨中受损,且修复难度大、成本高。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接受《财新》采访时称,灾害的发生属于不可抗力,相对于灾后应急,平日的保护更为重要,如果平常对文物的监测和修缮到位,那么遭遇灾害,文物也不易损毁。
中国将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以及未定级几个级别。方青松称,高级别文物如国家级文物的保护完善,资金充裕,平时维护十分到位。而低级别文物如市县级、未定级文物,日常保护不够充分,地方政府很少进行维护和修缮,主要依靠当地居民自发进行简单的维护。 “地方政府应当认识到文物的价值,应当将它作为一种资源去维护和利用。”方青松说。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的《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中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编辑本段木构造型这是鉴真和尚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从唐代遗留下来的木构建筑在中国已几乎绝迹,只剩下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两处。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唐代木构建筑的风格除了人们众所周知的“以中轴线左右对称”之外,还有什么呢?唐代木构建筑一眼看上去给人的印象是:结构简单,朴实无华,雄伟气派。它的造型特点主要包括: 一、斗拱硕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二、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三、屋檐高挑。唐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翘起,而且屋檐通常分为上下两层。 四、屋瓦呈青黑色。 五、柱子较粗。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六、色调单一。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 最标准的唐代风格木构建筑当推日本平城京奈良法隆寺东大殿。编辑本段建筑技艺 日本奈良唐昭提寺金堂唐朝单栋建筑在长方形平面中,以满堂柱网双槽平面和内外槽平面最多,或有龟头屋,挟屋等的平面变化。唐朝殿堂各间面阔有两种,一为明间大而左右各间小;一为各间相等。唐代的建筑组群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大型廊院组合复杂,正殿左右或翼以回廊,形成院落,转角处和庭院两侧又有楼阁和次要殿堂,并有横向扩展的建筑组群方式,在中央主要庭院左右,再建纵向庭院各一至二组,而在个组之间之夹道来解决交通和防火问题。 唐代的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疏松,用于一般建筑。黑瓦质地紧密,经过打磨,表面光滑,多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长安大明宫出土的琉璃瓦以绿色居多,蓝色次之,并有绿琉璃砖。唐朝重要建筑的屋顶,常用叠瓦脊和鸱尾,其鸱尾的形制比之宋、元、明、清各代远为简洁秀拔。唐瓦当则多用莲瓣图案。还有用木做瓦,外涂油漆,和“镂铜为瓦”的。此外,唐代建筑的屋顶坡度较缓,屋顶曲线恰倒好处,歇山顶的房屋收山很深,并配有精美的悬鱼;较重要的建筑都用线条鲜明的筒瓦,在屋脊上还常用不同颜色的瓦件“剪边”,更加突出了屋顶的轮廓。以上这些,再加上雄健的斗拱,深远的出檐,素雅的外墙粉饰和带“侧脚”、“生起”的立柱,便形成了大唐建筑高贵富丽的形象。 唐代的斗拱已臻成熟极盛,有一斗、一斗三升、双抄单拱、人字形补间铺作、双抄双下昂和四抄偷心等等……。其风格奔放,但又不失典雅,再加上唐式建筑斗拱与柱比例甚大,更使它的结构之美显现的淋漓尽致。 唐代的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门扇分上中下,上部高装直棂便于采光,且门窗框四周加线脚。唐代栏杆多用勾片栏板或用卧棂栏杆,其下并护以雁翅版,可石制望柱和螭首已见于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中,可知当时重要建筑的台基上使用石制栏杆。唐代台基,临水建筑使用木结构的柱、枋斗拱外,一般建筑用砖石二料构成,再在台基外侧设散水一周。台基的地栿、脚柱、间柱阶沿石等都饰以雕刻或彩绘,踏步面和垂带石亦是,但也有用花砖的。唐代柱础多用莲花柱础,比较矮平。城楼基座有斗拱,用梯形梁架做城门道或用叉手做城门道。 在垂足而坐的习惯普遍后,长桌、长凳、腰围凳、扶手椅及靠背椅应运而生。唐代家具的式样趋朴素,实用大方,线条柔和,装饰嵌铀及制作技术均有进步,室内布置亦多样化,富于生活情趣。编辑本段壁画风貌敦煌唐代壁画里的宫殿,可以首先注意那些表现“宫阙”的画面。在第397窟有两座初唐时绘制的宫阙:中央是宫城正门,上建两层门楼;左右夹建二台,就是阙台,平面向前略伸使整体平面呈一浅“”字;阙台上各建有一座单层阙楼,其纵轴和中央城楼平行。盛唐第172窟有两座宫城门,平面都是形,上有城楼、挟屋和曲折连屋,城下列戟架。这两图都是宫阙。晚唐第9窟中有一城楼,在城楼前左右各一阙台,台上也有纵轴和城楼平行的阙楼,三座建筑之间以弧形城墙相连。 敦煌第172窟建筑细部(盛唐)唐代建筑壁画可以看出,唐代宫阙是从周汉就有的阙发展来的,并与东汉至北朝盛行的坞壁阙有更密切的传承关系。“阙”之一名,首见于《诗经》。《郑风·子衿》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明周时已经有了阙。自东周以至东汉,阙主要都是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而存在的。形制是两座孤立的台,台上有屋,对峙于宫门、城门、墓道和庙门之前,起标表入口以壮观瞻的作用。大约自东汉中期开始直至南北朝,坞壁大量兴起,在坞门处往往也建阙,它不再孤立于大门外边而是紧挟在坞门两侧,突出了它的物质性功能即军事防御作用。坞壁阙在敦煌早期窟中也可大量见到,大都是塑出的,称为阙形龛,双阙中间连有屋顶,但中间屋顶仍低于左右阙,保持有汉阙双峙的构思;少数是画出的,其中有的中央屋顶比双阙为高,显出了以中央屋顶为构图中心的新意匠,为阙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隋唐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趋于安定,同时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这种在汉代本来是有严格等级规定的阙又恢复了它的权威性而且更加严格了,遂专属之于帝室,而且除个别帝陵有墓阙外,阙都建于宫门处,形成了宫阙独步的局面。 敦煌壁画中的临水栏杆、台基 从壁画的宫阙形象可以知道,唐代的宫阙总体平面是“”字形,左右二阙不再象坞壁阙那样与大门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更向前推移出去。这种现象说明阙的防卫性意义又降低到次要的地位,而重新突现了它的礼制性意义。从这一点看,似乎唐阙是汉阙的某种恢复。但历史虽然有可能是相似的却永远也不会重复,由汉至唐,阙的发展也经历着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唐阙在阙台与门楼之间有墙连系着,又特别强调中央城楼,这些都说明唐代宫阙是魏晋坞壁阙的直接发展。高大巍峨的中央城楼位置后退,强烈显示了它在整座建筑中的构图立体作用;左右阙楼位置前伸,与它形成犄角之势,只处于陪衬的地位,三者共同组成了一座极富统一感的建筑整体。在壁画宫阙中,我们还注意到它们的中央城楼大都又各分出左中右三部,左右二部和中部的关系又形成了一个较小范围的统一整体,突出于外的城台进一步加强了它的统一感。人们在远处时更多的是对全景范围的大整体的感受,走近以后,中央城楼的统一构图随之突现,在整个行进过程中,建筑都以其不同规模的完整艺术形象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唐代建筑壁画字形平面拉开了整组建筑的深度,使它比坞壁阙所能控制的空间大大扩张了,再加上它的绝对尺度的扩大,气势当然也要大得多。平面的进退又加强了对立面高低错落的感受,丰富了建筑群的造型。字所围的封闭空间,本身就具有压抑感,其内界面又是大片墙面,就更使人们感到森严,对人发挥了强烈的震慑作用。汉代人崔豹曾说:“阙……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古今注》),这话虽不免有望文生义之嫌,却也透露了礼制性阙的精神功能作用。人臣至此,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缺点”,而顿起悚惧之心,阙,充分体现了它作为君临天下的皇权象征的意义。建筑就是通过这样的空间造型手段来发挥它的艺术作用的,在这种场合,恐怕象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的感染作用就不能和它相比了。编辑本段首都建筑唐代建筑唐代首都长安城,是当时中国的政冶、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那个时候全世界规 模最大的都市之一。城始建於二(西元五八二年)六月,第二年三月完成。最初名“大兴城”,到唐代才改称长安城,并作了修建和扩充。城内有帝王后妃的官城,有政府机关所在的皇城。有商业区东西二市,还有一百零八坊。全市规划整齐,作棋盘状,总面积83平方公里,约是现在西安城(明清时建)的七倍半多。 长安城及各宫殿建筑形制,历代有不少学者考证研究,并作图志之。但早在唐长安城即已被破坏殆尽,学者的考证多根据文献,其中不免颇多错误。50年代末期开始,考古工作者对长安城作了多次采勘和发掘,复原了部份城垣、城门、宫殿,对长安城有了更却确切的了解。 敦煌壁画中的临水栏杆、台基长安城的四城墙与西门(现存的城墙为明代所建),长安城外郭城(京城)东西长9721公尺,南北长8651.7公尺,墙厚在9至12公尺左右。现在仅残存墙基,埋在地下。每面城各有城门三座,南面当中是长安城的正门明德门,明德门向北是止对皇城的朱雀门和正对太极宫的承大门,有五个门道,较其他城门多两道。门道宽5公尺,最旁边的两道有车辙痕,有的车辙从中间三个门道前面绕至两端的门道通行。推测当时左右两端的门道专给车辆行走,其次二门则出入行人。而当中一门,从石门槛雕刻特别精致看,大约只有皇帝郊祀或出行时才通行。 城中最北部是宫城,东西长1.80.3公尺,南北长1492.1公尺。包括了太极宫、东宫和掖宫三座宫殿。太极宫也叫“西内”,就是隋的大兴宫,位居宫城中央,东西各有一墙与东宫、掖庭宫相隔。整个城被现在的西安市区所占据。唐长安复原图石碑中大晴宫部分的模本 紧接著宫城之南是皇城,也叫“子城”,东西长与宫城相同,南北长1843.6公尺。皇城是政府机关所在,三省、九寺、四监均在此。可惜现在遗址上面满是建筑,无从勘测。 唐代斗拱(大雁塔门楣石刻殿堂图· 局部)皇城东南、西南是东市和西山,隋代称为“都会市”、“利人市”、这是长安城的商业中心,也是当时最繁荣的地区,据载两市各有二百二十行之多,可见当时贸易之盛。两市均呈长方形,市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平行街道各两条,交叉成井字形,把整个市划成九个长方形,每方都临街,方之内还有小巷道,巷道下有砖砌的排水沟,设计相当完备。 东市的东北,贴近外廓城东城垣处有兴庆宫,建於玄宗开元二年(西元七一四年),系作为离宫之用。以後多次扩充,到了开元十六年乾脆移此听政,根据一九五八年探测的结果,发现城门楼、宫殿、回廊建筑遗迹十七处,多残破不可辨识,仅西南一隅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可确认。据文献记载,宫内还有龙堂、南薰殿、兴庆殿、沈香庭等建筑。名诗人杜甫在“丹青引”一诗中有“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的句子。兴庆宫也称“南内”,是规模最大的 唐代斗拱三大内之一,玄宗时代又移此听政,不难想见当时的规模。 关於长安城的街道,各文献的记载一致,都是南北向街道十一条,宽一百步;东西向十四条,宽四十七步、六十步、一百步不等。探勘结果与文献大致相符,街道笔直,作正东西和正南北向,交错如棋盘。街面而中间高,两侧低,旁边有宽2.5公尺左右的排水沟,两旁绿树成荫。一般街道宽在30公尺以上,通各城门者较宽,便於通行车辆。尤其皇城正门朱雀门前面的朱雀街,是贯通京城南北的上轴,北连宫城,南出明德门至郊祀之所,特别宽阔,长达150公尺以上。这种设计很合乎城市交通的需要,比之现代都市毫不逊色。 街道划分出来的即一百零八坊及东西二市,各坊有坊墙,坊内有街道、下水沟,每坊有名字,成一个独立小单位,宅院、庙宇就盖在坊内。编辑本段代表建筑广仁王庙在山 广仁王庙西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它与永乐宫、古魏城、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2001年06月25日,广仁王庙作为唐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庙后条山葱翠,古堞峥嵘;庙前泉涌成溪,林木苍郁,这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又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当地群众也俗称其为“五龙庙”。五龙庙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正殿座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天台庵天台庵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王曲村口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祜四年(公元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它是中国仅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庵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余平方米。院子的东部矗立着唐碑一通,由于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已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 天台庵天台庵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其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均为后世所加。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此殿的琉璃脊饰当为金代所改,但仍保留古风。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明下安装踏跺,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不用普拍枋。殿身各柱柱头卷杀平缓优美,柱上施斗口跳斗拱,均用足材拱,跳头上施替木承托撩檐槫。壁内施两道单材柱头方,方间用小斗承托。柱头方表面柱头部位刻出泥道重拱,各面柱头铺作之慢拱拱身甚长,形制古朴。正立面明间正中施补间铺作一朵,亦为斗口跳,但用单材。山面及北立面明间无斗口跳,仅于上层柱头方上隐刻一斗三升斗拱。转角铺作45°斜向出跳用足材拱,正方向上的出跳均用单材。 殿身结构为典型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现存的几根直抵于四椽栿下之柱均为后世所补加。明间前后檐平槫下施襻间。平梁上施驼峰+蜀柱承托横拱,拱上施替木承托脊槫。山面斗拱柱头铺作里转出一跳华拱承托箚牵。角部用45°递角梁。殿内梁架及斗拱上保留有简单的清式彩绘,山花壁内尚有部分清代壁画残迹。天台庵大殿规模不大,但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这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天台庵大殿虽然具有很多后期修缮的痕迹,但其依然是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的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离县城二十余公里。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南禅寺大殿南禅寺禅寺座北面南,规模不大,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长60米、东两宽51米多,寺内现分东、西两院,有殿宇6座,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外,山门内的四合院中,东、西配殿,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东跨院全为僧房,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唐建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外观秀丽,形体俊美、古朴。三间正殿高大雄伟,据实际测量,面宽十一点六二米,进深九点九米。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大殿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全殿由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即使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体现了中国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正殿重建于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堪称国宝。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保存有不十分明显的墨迹:“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显等谨志”,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证。推算起来,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了。墨书题记的两行字迹很淡,四周似乎被刮去了一层,所以,有字迹处微觉高起。看来,原有题记不止于此,或许在尔后修理时曾被刨去。佛光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编辑本段宫殿建筑综述 唐代建筑大明宫在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此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命令扩建,第二年即迁入大明宫听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此宫毁于兵火。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经考古发掘在大明宫内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等大型遗址。含元殿 大明宫含元殿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于坡下15米,面阔11间,进深4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级,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至殿阶。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栖凤二阁,殿阁之间有回廊相连,成“凹”形,是周汉以来“阙”制的发展,且影响了历代宫阙直至明紫禁城的午门。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相互呼应,轮廓起伏,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开朗而辉煌,极富精神震慑力。古时有人形容它的气魄“如日之生”、“如在霄汉”,不愧为大唐建筑杰出的代表。含元殿662年开始营建,翌年建成,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之处,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遗憾的是,如此壮丽的宫殿,于886年毁于战火。麟德殿 麟德殿复原图麟德殿在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是皇帝宴饮群臣的地方,也是大明宫内另一组伟大的建筑。它的遗址已被发掘,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紧密串连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殿堂。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据推测,在全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围成庭院。麟德殿以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象更为壮丽、丰富。 五代时的室内布置(《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三清殿 三清殿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对称严谨,主次分明,总占地24亩, 是福建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筑,现仅有主殿三清殿、山门与东岳殿,西岳殿两座附属殿。三清殿总体采用厅堂型构架混用殿阁型做法的建筑,殿内竖有20根木石连接大柱,柱头采用偷心造法,上用十字令拱,体现唐代的典型特征,殿内梁架纵横,柱网罗列,体现出变化统一的和谐美,斗拱出跳,下昂调节,又显示等差有度的节奏感,整个建筑沉浸在大音希声的艺术氛围中,精美的图案与雕刻展现着古艺术之美,具有极高文物价值。 由于三清殿位于市区中央,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古建筑保护问题也日益迫切,目前当地政府已经为三清殿划定了6168平方米的保护区域。本着合理利用原则,修葺一新的三清殿大殿经常举办艺术、书画展览,东岳殿开辟为文博艺术城,门口也逐步发展成为莆田的古玩交易市场。如今三清殿正成为莆田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编辑本段陵墓建筑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它因山为坟,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陵园周长40公里,由内外两城组成。外城遗迹已难寻觅,内城遗址犹存,面积2.4平方公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门外均有石刻,当年陵园内还有献殿、下宫、画像词堂等建筑。据记载,唐后期曾重建殿宇378间,初建时的规模显然更加庞大。现乾陵遗存的主要是朱雀门外的神道和其两侧的石刻。长长的神道两侧有2组残存的土阙和石刻114件,石刻有华表、翼马、朱雀、 石马、石人、石狮等,多用整块巨石雕成,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气势伟岸,富于质感,反映了盛唐的国威和工艺水平。 乾陵的建筑质量极高,墓道用石条密封,并在缝隙中灌铁水,极难开启,因此成为唯一没有被盗的唐代皇帝陵墓。乾陵周围这有十七座陪葬墓,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等。其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66处,数量居全省第二。其中:古建筑60处、旧址2处、石窟寺及石刻2处、古墓葬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处。长治还是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密集地,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
1、潞安府城隍庙
位于长治市大北街庙道巷
规模宏大,布局奇特,是国内现存府级城隍庙中较完好的一座。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元朝初期,距今已有近800年的 历史 ,明清两代曾多次扩建重修,成为一座具有重要 历史 价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2、观音堂
位于长治市大辛庄镇梁家庄村
因悬塑而闻名,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及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小的三间殿堂之内,现存约五百尊塑像,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或坐坛上、或依山墙、或悬椽望,他们有的雄健威武,气势逼人;有的雍容典雅,富丽华贵;有的安静慈祥,泰然自若;有的神情俊逸,仪态万千,可谓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3、潞安府衙(上党门)
位于长治市西大街北端的高岗上
潞安府衙,是一处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风格的门庭式古建筑。潞安府衙坐北朝南,现存大门、钟鼓二楼、府二堂、办公院、西花园等建筑。大门与钟鼓二楼平行排列,台基高峙,主从有别,错落有致。
4、马厂崇教寺
位于长治市郊区马厂镇故驿村
寺内遗存的金、明两座殿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突出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两个时代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建筑艺术。是古代建筑美学、建筑艺术发展变迁的实物例证;是建筑史学和古代建筑科学研究的实物史料;是传统建筑科学研究的重要实例;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 社会 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
5、关村炎帝庙
位于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关村
正殿为元代遗构,其它附属建筑为清代建筑。
6、洪济院
位于武乡县东良候村
东良洪济院正殿
洪济院千佛塔
洪济院千佛塔,也称千佛造像碑,为北朝时期遗存。千佛塔为平面方形,座落洪济院正殿西侧,高约二米,碑身上保有顶盖,每边宽零点八米,各面浮雕坐佛一千余尊。此千佛塔形制特殊,只是风化严重,局部剥落。与洪济院古建共同列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7、武乡县大云寺
位于武乡县城西25公里故城镇故城村
大云寺原为东汉涅氏县治所,后为岩静寺,北宋治平元年改称大云寺。寺院坐北朝南,占地79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其中大雄宝殿为金代原构,余为明清所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
8、会仙观
位于武乡县城东25公里的监漳村西
因南宋昔羽道士贾志韬会仙于此而得名。此地峰峦叠嶂,涧水潺潺,林木映衬,山明水秀,风景十分优美。创建于南宋绍定二年,明正德七年重修,至明嘉靖七年(1528)竣工。
9、武乡真如寺
位于武乡县城东40公里的韩北乡士河村中
真如寺不仅保存了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而且还是一处革命旧居。1939年7月15日至1940年11月4日,八路军总部野战卫生部、总部医院、总部卫生学校曾驻扎在武乡东部山区的土河坪村。总部卫生部、医院和卫生学校驻扎在真如寺内及附近群众家中。
10、平顺金灯寺石窟
坐落在平顺县玉峡关乡背泉村东
金灯寺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金灯寺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
11、平顺天台庵
位于县城东北三十余公里的王曲村
天台庵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目前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因而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平顺龙门寺
位于平顺县城西北65公里的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
俯瞰龙门寺
五代建筑西配殿
龙门寺寺史久远,规模宏大。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是仅存的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寺的建筑群,具有很高的 历史 、科学、艺术价值。寺内西配殿悬山式木构建筑中国仅此一处,堪称“中华之最”。
13、平顺佛头寺
位于平顺县城东北50公里的阳高乡车当村中
佛头寺大殿
佛头寺壁画
佛头寺,因后靠山形似佛头而得名。创建时代不详,原有两座院落,现只存一座,为一佛殿,从斗拱,梁架等特征来看,宋建筑明显。
14、平顺夏禹神祠
位于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
为晋东南地区比较典型的山区小庙,规模较小,只一进院落:山门后有倒座戏台、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因为历代修葺,所以结构混杂,但部分木作和构架仍保留了元代的风格。
15、平顺回龙寺
位于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
回龙寺建筑有许多独特乃至孤例的做法,充分反映了宋、金时期地方建筑的多样性和民间工匠的创造性。现仅存金代风格佛殿一座。
16、平顺北社三嵕庙
位于平顺县北社乡北社村
创建年代无考,现存大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清代建筑。
17、平顺北社大禹庙
位于北社乡北社村西北
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物的北社大禹庙,创建年代不详,明、清皆有修茸。现存一进院,中轴线上自南依次有山门(上为倒坐戏台)、献殿、大殿,两侧有夹楼、廊房、配殿、耳殿。
18、平顺北甘泉圣母庙
平顺县苗庄镇北甘泉村
北甘泉圣母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一进院,占地1115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山门(上为倒座戏台)、献殿、正殿,东西两侧为夹楼、配殿、耳殿。正殿保留元代风格,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19、平顺西青北大禹庙
位于平顺县北社乡西青北村村
西青北大禹庙是一座庙,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修,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561平方米。
20、平顺淳化寺
位于平顺县城东北50公里的阳高乡阳高村中
四翼起翘,飞檐凌空,宋式风格显著,专家测绘分析,定为金代建筑。 殿左侧方丈院内竖立石幢两座。高约3米。
21、明惠大师塔
位于平顺县城东北35公里的虹梯关乡虹霓村
明惠大师塔,全由石质雕造。总体造型仿照木构建筑,均采用柱枋椽飞等构件和破直棱窗的做法,与长子法兴寺燃灯塔一样,是研究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和雕刻艺术及为珍贵的实物遗存。其造型优美,精巧华丽,形制典雅。高宽比例适度,雕刻内容丰富,细部装饰雅致,雕刻技艺纯熟,虽非巨构,但艺术价值极高,被视为唐代石塔建筑中的珍品和独特范例。
22、九天圣母庙
位于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
看点:一是宋、元、明、清四朝建筑集于一庙。二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重修碑中记载,在宋代重修圣母殿的同时就创建了舞楼。这说明在宋代戏剧艺术和舞蹈艺术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与宗教文化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互为依存,共同发展。记载戏剧舞台的碑刻,在我省及国内极为少见。目前所知除沁县城内关帝庙宋代建起戏台的记载外,就数平顺九天圣母庙了。三是献亭作庑殿顶形制的也尚属少见,这是超规模的设计与安排。
23、平顺大云院
位于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龙耳山中
现存山门,天王殿,后殿及两庑,均是清代建筑。殿内保存有五代壁画21平方米,东壁绘维摩变相佛教故事,紫殿红楼,流云环绕,富有传奇色彩。八个伎乐人,或伴奏管弦,或舒腰起舞,表现出神姿仙态。扇面墙正面绘观音,势至二菩萨。飞天乘云遨游长空,姿态飘逸。拱眼壁和阑额上保存有五代彩画11平方米。殿内保存有五代石雕香炉,大佛殿前有北宋乾德四年(963年),北宋咸平二年(994年)石经幢以及石雕罗汉一尊。寺内历代碑刻甚多。
24、长子县法兴寺
位于长子县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寺中有三绝,第一是唐代舍利塔。第二是唐代的燃灯塔。第三是圆觉殿。
25、长子县崇庆寺
位于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
崇庆寺的普贤菩萨泥塑
整个寺院,彩塑华贵而庄重,建筑古雅而幽静,院内正殿阶前甬道两旁,各有一丛千年牡丹花。如果四月到此游览,还会欣赏到鲜艳盛开、芳香四溢的宋代牡丹。
26、长子县义合三教堂
位于长子县城南13公里义合村中
现存一金一元两座大殿
27、下霍护国灵贶王庙
位于长子县丹朱镇下霍村下辖的八里洼自然村
下霍护国灵贶王庙坐北朝南,东西长12米,南北宽24米,占地面积约288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存碑载:清康熙四十一年(1720)重修,现存正殿为金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建筑。
28、长子县天王寺
位于长子县城内南大街
长子天王寺始建于唐永徽年间(公元650年——655年),迄今已有1350多年的 历史 。天王寺建筑群规模宏大,设计讲究,廊庑森严,是长子县城唯一的一座佛教文化活动场所。
29、韩坊尧王庙大殿
位于长子县大堡头镇韩坊村
庙院内现仅存戏台、正殿,正殿为金代遗构,戏台为清代遗构。
30、长子崔府君庙大殿
位于长子县城东大街长子一中校内
坐北朝南。据《潞安府志》和现存各版长子县志以及庙内现存题铭记载,崔府君庙修建年代不晚于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此后历代屡有重修。原有山门、舞楼、献亭、大殿、寝宫等建筑,现仅存大殿,解放后为长子中学使用至今。
31、小张碧云寺大殿
位于长子县城北9公里小张村
小张碧云寺大殿为宋代建筑,是“三普”中新发现的珍贵文物,被国务院直接列为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大殿、东西配殿和厢房等殿堂15间,其他建筑已无存。
32、前万户汤王庙
位于长子县丹朱镇万户村
前万户汤王庙正殿是元代风格建筑,三间六椽悬山顶,枓栱非常精彩,四朵柱头铺作用了两种形式的斜栱,不仅前檐,内槽同样用斜栱。
33、布村玉皇庙
位于长子县东南约十五公里的慈林镇布村
布村玉皇庙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准确断代的碑刻题记,所有建筑只能根据建筑形式推断其建造年代,其中后殿为金代,后殿的东朵殿是元代建筑,献殿、舞楼及两厢等都是清和民国以后的。全庙以前殿最古,2012年“爱塔传奇”推断前殿为唐代建筑,其建造年代很可能是在唐中期或更早。
34、大中汉三嵕庙
位于长子县城西8公里大中汉村
正殿元代,戏台、配殿等清代
35、中漳伏羲庙
位于长子县城以东十公里的中漳村
现存正殿、朵殿、献殿及两厢等建筑,其中正殿三间四椽元代风格,其他建筑都是清代补建。
36、长治县正觉寺
位于长治县城北10公里司马乡看寺村
始建于唐大和年间(827 835年),金代重建,元、明时期均予重葺。现存建筑后殿为金代遗构,东西配殿为元代重建,过殿为明代建筑。
37、长治玉皇观
位于长治县城南17千米南宋乡南宋村
长治玉皇观,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观前为东台,侧有东西厢,门庑为五凤楼,左右为钟鼓二楼,东西配殿,享亭,左右斋舍,玉皇殿,二垛殿等,布局灵活,体形富于变化。
38、北和炎帝庙
长治县城2.5千米的北呈乡北和村西隅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相传始建于唐代,元代重建。
39、沁县大云院
位于沁县城西13公里郭村
现存一进院落,山门是清代建筑,正殿为宋代遗构。其东100米小学内有元代建筑清和观。
40、普照寺大殿
位于沁县城西7.4公里的开村
现仅存大雄宝殿,为金代建筑。
41、南涅水洪教院
位于沁县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
在洪教院西北200米处,保存着一座观音阁,俗称水阁凉亭。
该院坐北向南,现存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522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山门、前殿、戏台、大雄宝殿组成,左右配以韦驮殿、观音堂、厢房、耳殿等。
42、南涅水石刻
位于沁县县城南二郎山上
南涅水石刻造像在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即旧汉县治)。1959年在一处古寺遗址中出土,共计1100余块,为稀有之物。
43、襄垣县灵泽王庙
位于县城以西十五公里的太平村中
是一座保存完整,集金、明、清各代建筑为一体的建筑群。
44、昭泽王庙
位于襄垣县城南街
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前乳栿对后四椽栿通檐用三柱。
45、襄垣永惠桥
位于襄垣县城北门与北廓门之间
永惠桥俗称北关桥。据清乾隆县志载:永惠桥始建于金天会九年(1131年)。历经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道光十九年(1838年)多次维修。现存永惠桥及附属文物五龙庙山门、正殿、乐楼。
46、襄垣文庙
位于襄垣县城新建街第二中学内
现存大成殿为元代建筑
47、襄垣五龙庙
位于襄垣县城北门外西侧
永惠桥北岸是襄垣五龙庙,只存一座大殿,元明风格。
48、黎城县长宁大庙
位于黎城县东阳关镇长宁村
长宁大庙是一处综合元、明、清风格于一体,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正殿保留了大量的元代建筑构件,选材考究,用材宏大。献殿和戏楼式山门有明代风格,厢房又是清代特色,整体布局严谨,传统规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营造手法
49、辛村天齐王庙
位于黎城县东阳关镇辛村东部
辛村天齐王庙坐北朝南,一进院,东西32米,南北42米,分布面积1344平方米。据庙内存碑载:创建元至正元年(1341),明清屡有修葺,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戏楼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
50、西周黎侯墓群
位于黎城县黎侯镇西关村塔坡水库.黎城城隍庙西1.1公里
经对铭文解读和专家论证,黎城在西周时期为黎侯国,这个墓地就是当时的黎国墓地。后经国家文物局认定并公布,该考古发掘被列为2007年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51、黎城城隍庙
座落在黎城县城河下街
庙内前有山门、后有正殿,东西厢房左右配置,殿宇巍峨,飞檐凌空,红墙绿瓦,庄重古朴。历为黎邑一大胜景。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52、潞城市原起寺
位于潞城市东北22公里的凤凰山下
据记载寺内大雄宝殿和青龙宝塔都是宋构,寺庙周边环境不错。
53、潞城余庄昭泽王庙
位于潞城东北的余庄村
余庄昭泽王庙的正殿元代风格,戏台和东西配楼都是清代建筑,十分精彩。
54、东邑龙王庙
位于潞城市东邑乡东邑村
现存主要殿宇属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55、李庄文庙
位于潞城市黄牛蹄乡李庄村西
整座建筑除大成殿保有金元风格外,其余殿堂均为清代遗构。
56、李庄武庙
位于潞城市黄牛蹄乡李庄村中
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
57、屯留县石室蓬莱宫
位于屯留县城东北方向的路村乡石室村
蓬莱宫为一进院布局,院内存明、清石碑4通。戏楼梁架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题记。正殿为元、明遗构,圣母殿与祖师殿为明代建筑,其余为清代建筑。
58、屯留县宝峰寺
位于屯留县路村乡姬村
宝峰寺创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8平方米,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分布有水陆殿、五方佛殿、厢房,其中五方佛殿为元代早期遗构。相传,本村一位姬姓宰相的母亲想到皇宫看看,姬宰相为满足母亲的要求,就模仿皇宫样式在村中建了一个建筑群,后被人告发,将此建筑群改为庙宇才幸免于难。
59、先师和尚舍利塔
位于屯留县城西北25公里的三嵕山(老爷山)北峰顶金禅寺内
此塔风格具备唐代早期密檐式砖塔的特点,与宋塔的风格完全不同,塔的修建应在唐代。
60、壶关县庄头天仙庙
位于壶关县晋庄镇庄头村
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钟鼓楼、过亭、香亭、正殿等。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
61、真泽二仙宫
位于壶关县城东南45公里的树掌镇神郊村
真泽二仙宫俗称二仙庙、奶奶庙,坐北向南、五进院落,占地9600平方米。始建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形成五进院建筑格局。中轴线上有牌坊、山门戏楼。当央殿、子孙殿、后宫殿、两侧有望河楼。
62、壶关三嵕庙
位于壶关县黄山乡南阳护村中
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金代遗构,香亭与钟、鼓楼为明代遗构,余皆清代遗构。
63、灵空山圣寿寺
位于沁源西北部五龙川乡,距县城约40公里
圣寿寺的现存殿宇已经不是唐代架构了,主要建筑均为明清风格。但其规模之大,建造之巧,荣登“国保”之列当之无愧。
64、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位于长治市沁源县关镇阎寨村
旧址由三孔院落平行布列组成,通面宽60米,通进深22米。建筑依山开凿窑洞10孔,主体8孔,坐北朝南。窑洞总占地面积215平方米。
65、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位于武乡县东部的王家峪和砖壁村
砖壁村距武乡县城45公里,处于太行山腰,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总部就设在村东玉皇庙内及周围的李家祠堂、佛爷庙、奶奶庙等一组建筑群中。王家峪村位于砖壁村西南10公里、洪水河南岸的一条峡谷中,八路军总部曾设在村北三座相连的民宅中。
66、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位于黎城县黄崖洞镇上赤峪村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将原先设立在榆社县韩庄村的兵工厂总部修建所转移到黄崖洞,并且扩建为当时华北敌后我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这就是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厂。
位于山西省南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长治市不仅当代经济比较发达在古代更是是繁荣之地。到目前为止,长治发现的古建筑有3580座,其中66座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木结构古建筑全国有440处,山西占350处,长治拥有191处,全国第一。位于市中心的潞安府城隍庙,是长治游必去的景点之一,也是传统的庙会日。
始建于唐大和年间的正觉寺位于长治县城城北,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也是当去之处。
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的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北,是目前仅存的唐代四大木结构古建筑之一,也是国的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平顺县城北的龙门寺 历史 久远、规模宏达,是集五代、宋、元、明清于一寺的古建筑群。
唐代的建筑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的《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中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编辑本段木构造型这是鉴真和尚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从唐代遗留下来的木构建筑在中国已几乎绝迹,只剩下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两处。 唐代建筑的大木柞结构图唐代木构建筑的风格除了人们众所周知的“以中轴线左右对称”之外,还有什么呢?唐代木构建筑一眼看上去给人的印象是:结构简单,朴实无华,雄伟气派。它的造型特点主要包括: 一、斗拱硕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二、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三、屋檐高挑。唐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翘起,而且屋檐通常分为上下两层。 四、屋瓦呈青黑色。 五、柱子较粗。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六、色调单一。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 最标准的唐代风格木构建筑当推日本平城京奈良法隆寺东大殿。编辑本段建筑技艺 日本奈良唐昭提寺金堂唐朝单栋建筑在长方形平面中,以满堂柱网双槽平面和内外槽平面最多,或有龟头屋,挟屋等的平面变化。唐朝殿堂各间面阔有两种,一为明间大而左右各间小;一为各间相等。唐代的建筑组群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大型廊院组合复杂,正殿左右或翼以回廊,形成院落,转角处和庭院两侧又有楼阁和次要殿堂,并有横向扩展的建筑组群方式,在中央主要庭院左右,再建纵向庭院各一至二组,而在个组之间之夹道来解决交通和防火问题。 唐代的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疏松,用于一般建筑。黑瓦质地紧密,经过打磨,表面光滑,多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长安大明宫出土的琉璃瓦以绿色居多,蓝色次之,并有绿琉璃砖。唐朝重要建筑的屋顶,常用叠瓦脊和鸱尾,其鸱尾的形制比之宋、元、明、清各代远为简洁秀拔。唐瓦当则多用莲瓣图案。还有用木做瓦,外涂油漆,和“镂铜为瓦”的。此外,唐代建筑的屋顶坡度较缓,屋顶曲线恰倒好处,歇山顶的房屋收山很深,并配有精美的悬鱼;较重要的建筑都用线条鲜明的筒瓦,在屋脊上还常用不同颜色的瓦件“剪边”,更加突出了屋顶的轮廓。以上这些,再加上雄健的斗拱,深远的出檐,素雅的外墙粉饰和带“侧脚”、“生起”的立柱,便形成了大唐建筑高贵富丽的形象。 唐代的斗拱已臻成熟极盛,有一斗、一斗三升、双抄单拱、人字形补间铺作、双抄双下昂和四抄偷心等等……。其风格奔放,但又不失典雅,再加上唐式建筑斗拱与柱比例甚大,更使它的结构之美显现的淋漓尽致。 唐代的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门扇分上中下,上部高装直棂便于采光,且门窗框四周加线脚。唐代栏杆多用勾片栏板或用卧棂栏杆,其下并护以雁翅版,可石制望柱和螭首已见于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中,可知当时重要建筑的台基上使用石制栏杆。唐代台基,临水建筑使用木结构的柱、枋斗拱外,一般建筑用砖石二料构成,再在台基外侧设散水一周。台基的地栿、脚柱、间柱阶沿石等都饰以雕刻或彩绘,踏步面和垂带石亦是,但也有用花砖的。唐代柱础多用莲花柱础,比较矮平。城楼基座有斗拱,用梯形梁架做城门道或用叉手做城门道。 在垂足而坐的习惯普遍后,长桌、长凳、腰围凳、扶手椅及靠背椅应运而生。唐代家具的式样趋朴素,实用大方,线条柔和,装饰嵌铀及制作技术均有进步,室内布置亦多样化,富于生活情趣。编辑本段壁画风貌敦煌唐代壁画里的宫殿,可以首先注意那些表现“宫阙”的画面。在第397窟有两座初唐时绘制的宫阙:中央是宫城正门,上建两层门楼;左右夹建二台,就是阙台,平面向前略伸使整体平面呈一浅“”字;阙台上各建有一座单层阙楼,其纵轴和中央城楼平行。盛唐第172窟有两座宫城门,平面都是形,上有城楼、挟屋和曲折连屋,城下列戟架。这两图都是宫阙。晚唐第9窟中有一城楼,在城楼前左右各一阙台,台上也有纵轴和城楼平行的阙楼,三座建筑之间以弧形城墙相连。 敦煌第172窟建筑细部(盛唐)唐代建筑壁画可以看出,唐代宫阙是从周汉就有的阙发展来的,并与东汉至北朝盛行的坞壁阙有更密切的传承关系。“阙”之一名,首见于《诗经》。《郑风·子衿》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说明周时已经有了阙。自东周以至东汉,阙主要都是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而存在的。形制是两座孤立的台,台上有屋,对峙于宫门、城门、墓道和庙门之前,起标表入口以壮观瞻的作用。大约自东汉中期开始直至南北朝,坞壁大量兴起,在坞门处往往也建阙,它不再孤立于大门外边而是紧挟在坞门两侧,突出了它的物质性功能即军事防御作用。坞壁阙在敦煌早期窟中也可大量见到,大都是塑出的,称为阙形龛,双阙中间连有屋顶,但中间屋顶仍低于左右阙,保持有汉阙双峙的构思;少数是画出的,其中有的中央屋顶比双阙为高,显出了以中央屋顶为构图中心的新意匠,为阙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隋唐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趋于安定,同时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这种在汉代本来是有严格等级规定的阙又恢复了它的权威性而且更加严格了,遂专属之于帝室,而且除个别帝陵有墓阙外,阙都建于宫门处,形成了宫阙独步的局面。 敦煌壁画中的临水栏杆、台基 从壁画的宫阙形象可以知道,唐代的宫阙总体平面是“”字形,左右二阙不再象坞壁阙那样与大门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更向前推移出去。这种现象说明阙的防卫性意义又降低到次要的地位,而重新突现了它的礼制性意义。从这一点看,似乎唐阙是汉阙的某种恢复。但历史虽然有可能是相似的却永远也不会重复,由汉至唐,阙的发展也经历着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唐阙在阙台与门楼之间有墙连系着,又特别强调中央城楼,这些都说明唐代宫阙是魏晋坞壁阙的直接发展。高大巍峨的中央城楼位置后退,强烈显示了它在整座建筑中的构图立体作用;左右阙楼位置前伸,与它形成犄角之势,只处于陪衬的地位,三者共同组成了一座极富统一感的建筑整体。在壁画宫阙中,我们还注意到它们的中央城楼大都又各分出左中右三部,左右二部和中部的关系又形成了一个较小范围的统一整体,突出于外的城台进一步加强了它的统一感。人们在远处时更多的是对全景范围的大整体的感受,走近以后,中央城楼的统一构图随之突现,在整个行进过程中,建筑都以其不同规模的完整艺术形象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唐代建筑壁画字形平面拉开了整组建筑的深度,使它比坞壁阙所能控制的空间大大扩张了,再加上它的绝对尺度的扩大,气势当然也要大得多。平面的进退又加强了对立面高低错落的感受,丰富了建筑群的造型。字所围的封闭空间,本身就具有压抑感,其内界面又是大片墙面,就更使人们感到森严,对人发挥了强烈的震慑作用。汉代人崔豹曾说:“阙……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古今注》),这话虽不免有望文生义之嫌,却也透露了礼制性阙的精神功能作用。人臣至此,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缺点”,而顿起悚惧之心,阙,充分体现了它作为君临天下的皇权象征的意义。建筑就是通过这样的空间造型手段来发挥它的艺术作用的,在这种场合,恐怕象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的感染作用就不能和它相比了。编辑本段首都建筑唐代建筑唐代首都长安城,是当时中国的政冶、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那个时候全世界规 模最大的都市之一。城始建於二(西元五八二年)六月,第二年三月完成。最初名“大兴城”,到唐代才改称长安城,并作了修建和扩充。城内有帝王后妃的官城,有政府机关所在的皇城。有商业区东西二市,还有一百零八坊。全市规划整齐,作棋盘状,总面积83平方公里,约是现在西安城(明清时建)的七倍半多。 长安城及各宫殿建筑形制,历代有不少学者考证研究,并作图志之。但早在唐长安城即已被破坏殆尽,学者的考证多根据文献,其中不免颇多错误。50年代末期开始,考古工作者对长安城作了多次采勘和发掘,复原了部份城垣、城门、宫殿,对长安城有了更却确切的了解。 敦煌壁画中的临水栏杆、台基长安城的四城墙与西门(现存的城墙为明代所建),长安城外郭城(京城)东西长9721公尺,南北长8651.7公尺,墙厚在9至12公尺左右。现在仅残存墙基,埋在地下。每面城各有城门三座,南面当中是长安城的正门明德门,明德门向北是止对皇城的朱雀门和正对太极宫的承大门,有五个门道,较其他城门多两道。门道宽5公尺,最旁边的两道有车辙痕,有的车辙从中间三个门道前面绕至两端的门道通行。推测当时左右两端的门道专给车辆行走,其次二门则出入行人。而当中一门,从石门槛雕刻特别精致看,大约只有皇帝郊祀或出行时才通行。 城中最北部是宫城,东西长1.80.3公尺,南北长1492.1公尺。包括了太极宫、东宫和掖宫三座宫殿。太极宫也叫“西内”,就是隋的大兴宫,位居宫城中央,东西各有一墙与东宫、掖庭宫相隔。整个城被现在的西安市区所占据。唐长安复原图石碑中大晴宫部分的模本 紧接著宫城之南是皇城,也叫“子城”,东西长与宫城相同,南北长1843.6公尺。皇城是政府机关所在,三省、九寺、四监均在此。可惜现在遗址上面满是建筑,无从勘测。 唐代斗拱(大雁塔门楣石刻殿堂图· 局部)皇城东南、西南是东市和西山,隋代称为“都会市”、“利人市”、这是长安城的商业中心,也是当时最繁荣的地区,据载两市各有二百二十行之多,可见当时贸易之盛。两市均呈长方形,市内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平行街道各两条,交叉成井字形,把整个市划成九个长方形,每方都临街,方之内还有小巷道,巷道下有砖砌的排水沟,设计相当完备。 东市的东北,贴近外廓城东城垣处有兴庆宫,建於玄宗开元二年(西元七一四年),系作为离宫之用。以後多次扩充,到了开元十六年乾脆移此听政,根据一九五八年探测的结果,发现城门楼、宫殿、回廊建筑遗迹十七处,多残破不可辨识,仅西南一隅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可确认。据文献记载,宫内还有龙堂、南薰殿、兴庆殿、沈香庭等建筑。名诗人杜甫在“丹青引”一诗中有“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的句子。兴庆宫也称“南内”,是规模最大的 唐代斗拱三大内之一,玄宗时代又移此听政,不难想见当时的规模。 关於长安城的街道,各文献的记载一致,都是南北向街道十一条,宽一百步;东西向十四条,宽四十七步、六十步、一百步不等。探勘结果与文献大致相符,街道笔直,作正东西和正南北向,交错如棋盘。街面而中间高,两侧低,旁边有宽2.5公尺左右的排水沟,两旁绿树成荫。一般街道宽在30公尺以上,通各城门者较宽,便於通行车辆。尤其皇城正门朱雀门前面的朱雀街,是贯通京城南北的上轴,北连宫城,南出明德门至郊祀之所,特别宽阔,长达150公尺以上。这种设计很合乎城市交通的需要,比之现代都市毫不逊色。 街道划分出来的即一百零八坊及东西二市,各坊有坊墙,坊内有街道、下水沟,每坊有名字,成一个独立小单位,宅院、庙宇就盖在坊内。编辑本段代表建筑广仁王庙在山 广仁王庙西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它与永乐宫、古魏城、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2001年06月25日,广仁王庙作为唐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庙后条山葱翠,古堞峥嵘;庙前泉涌成溪,林木苍郁,这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又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当地群众也俗称其为“五龙庙”。五龙庙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正殿座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天台庵天台庵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王曲村口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祜四年(公元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它是中国仅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庵东傍山谷、西临漳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970平方米,建筑面积90余平方米。院子的东部矗立着唐碑一通,由于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字迹已经风化,已无法再看清上面的文字。 天台庵天台庵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台基上,广深各3间,面阔7.15米,进深7.12米,平面看去,近似一正方形。大殿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广,其翼角下四根粗大的擎檐柱均为后世所加。屋顶施灰筒瓦及硕大的琉璃鸱吻。此殿的琉璃脊饰当为金代所改,但仍保留古风。佛殿檐下四周设台明,正面明间台明下安装踏跺,殿身四周为圆形木柱,柱间施阑额,不用普拍枋。殿身各柱柱头卷杀平缓优美,柱上施斗口跳斗拱,均用足材拱,跳头上施替木承托撩檐槫。壁内施两道单材柱头方,方间用小斗承托。柱头方表面柱头部位刻出泥道重拱,各面柱头铺作之慢拱拱身甚长,形制古朴。正立面明间正中施补间铺作一朵,亦为斗口跳,但用单材。山面及北立面明间无斗口跳,仅于上层柱头方上隐刻一斗三升斗拱。转角铺作45°斜向出跳用足材拱,正方向上的出跳均用单材。 殿身结构为典型的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现存的几根直抵于四椽栿下之柱均为后世所补加。明间前后檐平槫下施襻间。平梁上施驼峰+蜀柱承托横拱,拱上施替木承托脊槫。山面斗拱柱头铺作里转出一跳华拱承托箚牵。角部用45°递角梁。殿内梁架及斗拱上保留有简单的清式彩绘,山花壁内尚有部分清代壁画残迹。天台庵大殿规模不大,但结构简练,相交严实,没有繁杂装饰之感,这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天台庵大殿虽然具有很多后期修缮的痕迹,但其依然是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的珍贵实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离县城二十余公里。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设有山门(观音殿)。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全院式的建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南禅寺大殿南禅寺禅寺座北面南,规模不大,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长60米、东两宽51米多,寺内现分东、西两院,有殿宇6座,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外,山门内的四合院中,东、西配殿,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东跨院全为僧房,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唐建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外观秀丽,形体俊美、古朴。三间正殿高大雄伟,据实际测量,面宽十一点六二米,进深九点九米。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大殿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全殿由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即使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体现了中国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正殿重建于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堪称国宝。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保存有不十分明显的墨迹:“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显等谨志”,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证。推算起来,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了。墨书题记的两行字迹很淡,四周似乎被刮去了一层,所以,有字迹处微觉高起。看来,原有题记不止于此,或许在尔后修理时曾被刨去。佛光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编辑本段宫殿建筑综述 唐代建筑大明宫在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此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命令扩建,第二年即迁入大明宫听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此宫毁于兵火。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经考古发掘在大明宫内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等大型遗址。含元殿 大明宫含元殿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于坡下15米,面阔11间,进深4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级,殿前有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至殿阶。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栖凤二阁,殿阁之间有回廊相连,成“凹”形,是周汉以来“阙”制的发展,且影响了历代宫阙直至明紫禁城的午门。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相互呼应,轮廓起伏,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开朗而辉煌,极富精神震慑力。古时有人形容它的气魄“如日之生”、“如在霄汉”,不愧为大唐建筑杰出的代表。含元殿662年开始营建,翌年建成,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之处,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遗憾的是,如此壮丽的宫殿,于886年毁于战火。麟德殿 麟德殿复原图麟德殿在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是皇帝宴饮群臣的地方,也是大明宫内另一组伟大的建筑。它的遗址已被发掘,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紧密串连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殿堂。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据推测,在全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围成庭院。麟德殿以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象更为壮丽、丰富。 五代时的室内布置(《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三清殿 三清殿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对称严谨,主次分明,总占地24亩, 是福建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筑,现仅有主殿三清殿、山门与东岳殿,西岳殿两座附属殿。三清殿总体采用厅堂型构架混用殿阁型做法的建筑,殿内竖有20根木石连接大柱,柱头采用偷心造法,上用十字令拱,体现唐代的典型特征,殿内梁架纵横,柱网罗列,体现出变化统一的和谐美,斗拱出跳,下昂调节,又显示等差有度的节奏感,整个建筑沉浸在大音希声的艺术氛围中,精美的图案与雕刻展现着古艺术之美,具有极高文物价值。 由于三清殿位于市区中央,伴随着城市的建设,古建筑保护问题也日益迫切,目前当地政府已经为三清殿划定了6168平方米的保护区域。本着合理利用原则,修葺一新的三清殿大殿经常举办艺术、书画展览,东岳殿开辟为文博艺术城,门口也逐步发展成为莆田的古玩交易市场。如今三清殿正成为莆田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编辑本段陵墓建筑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它因山为坟,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陵园周长40公里,由内外两城组成。外城遗迹已难寻觅,内城遗址犹存,面积2.4平方公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门外均有石刻,当年陵园内还有献殿、下宫、画像词堂等建筑。据记载,唐后期曾重建殿宇378间,初建时的规模显然更加庞大。现乾陵遗存的主要是朱雀门外的神道和其两侧的石刻。长长的神道两侧有2组残存的土阙和石刻114件,石刻有华表、翼马、朱雀、 石马、石人、石狮等,多用整块巨石雕成,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气势伟岸,富于质感,反映了盛唐的国威和工艺水平。 乾陵的建筑质量极高,墓道用石条密封,并在缝隙中灌铁水,极难开启,因此成为唯一没有被盗的唐代皇帝陵墓。乾陵周围这有十七座陪葬墓,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
学校电子阅览室,进入中国知网,里面有大量的优秀论文!
网上的收录论文的网站都是要钱的。你可以去台湾买些书和杂志来看。
这是我刚发现的台湾军事论文大全博客的文章,篇目很多,相信对关注台海形势的军事爱好者了解台湾军队对大陆的研究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每篇都很长。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全的、最权威的、最好的、全免费的台湾军方内部和知名军事研究机构的论文集合,每天都在更新中,全是TXT档的,已经将繁体转为简体了,适合直接使用。均来自台湾军方内部研究报告和知名军事研究机构的成果。今天只选择了这一篇,内容太长,一次性转发不出来,我分批发布。如果大家有什么需求,请留言,我不定时选择一些重要的的研究报告摘转出来。建议大家最好自己去看看,全是TXT档的,博主可真是无私的奉献呀!。本文转自:台湾军事论文--免费下载-每日更新博客:
问题一:在什么网站可以发表文章? 这个就很多了。 发表小说,有盛大旗下的等等等等网站,有起点之类。发表科研性质的文章,有知网之类的。 看看你要发什么类型的,榕树下可以试试,但人气没有保证,先去天涯,豆瓣等试试吧。 问题二:有哪些网站可以免费发表文章的? a5网 问题三:网上可以发表文章的网站有哪些? 到底是杂志社还是网站? 我认为到一些论坛比较可靠, 哪里人气很旺,会有很多人捧你。 去这个看一下,可能对你有帮助, 大可国际 读书社区 问题四:有哪些可以发布文章的平台? 开心网 天涯社区 大洋论坛,百度贴吧,豆瓣网,猫扑,人人网,凤凰论坛,搜狐社区,京华论坛,新浪论坛,QQ兴趣部落,网易论坛,新浪微博... 等等,这些是个人想到的一些!! 问题五:可以以个人身份发表文章的平台有哪些 楼主 我建议你可以分两个方面,一个可以在比较有影响的几个博客发表,新浪,搜狐。天涯 ,网易这几个博客注册账号,发布上去。另一方面可以去专门发表文章的... 问题六:能发表论文的网站有哪些? 江苏汇智论文 网站 代理全国百余家省级以上正规刊物,专业代发教育、科技、财经、工程、医药、政工等福类论文,并开设硕博论文、社科、文学、公文等各类文字写作创作帮助, 问题七:有什么网站可以发表文章 很多大型论坛都可以发帖子,或者投稿的,你发的内容只要好久回被百度收录,然后有排名――武汉seo采菊 问题八:国内有哪些可以发表文章的网站? 比比贴 快点8 百度文库 金中论坛 新浪论坛 百度贴吧 豆丁网 赶集网 问题九:发表文章在什么平台上发表 比较好 看到的人能够比较多 看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问题十:有什么网站适合发文章? 5分 看看你要发什么类型的,榕树下可以试试,但人气没有保证,先去天涯,豆瓣等试试吧。
发表论文的平台如下:
1.知网
这里所说的是知网,是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共同办的这个数据库。在前些年他也叫中国期刊网,由于后来有人自己建了个网站也叫中国期刊网,自己收录期刊,假李逵装真李逵。玩文字游戏,导致很多作者上当。
所以现在知网对外不称中国期刊网了,就是叫知网。从论文发表来说,知网是最权威的,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库。
凡是知网收录的期刊,一定是正规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发表的,但是最近这两年知网变得更严格,所以知网收录的期刊发表费用比较贵一些。
2.万方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论文数据库,仅次于知网。其权威性和重要性就等于是一个弱化版的知网,但是也是比较大。
从期刊正规性来说,如果一个期刊,知网不收录,但是万方数据库收录,说明还是比较正规的,虽然不如知网收录的那么正规。但是对于一般单位来说够用。
对于大学这样的单位可能必须要求知网。而对于一些企业单位,只要万方数据库能检索到已经发表的论文,就算不错了。所以,万方数据库也是一个必须参考的标准。
3.维普网
维普网在前些年实际上假刊比较多,比较泛滥,这两年所说期刊审核严格,上面审核严格,但是维普网收录的期刊从正规性和权威性上来说,都是严重不如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对于很多要求不高的单位,或者评一些初级职称的单位,只有维普网收录的期刊还能管点用。稍微严格一些的,就不大灵光了。
花朝晴起网页链接
为喜欢文学的朋友提供一个写作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经典的语句;您也可以在线投稿文章、书写日记、述说心情故事。
第一名:榕树。榕树作为网络中的最早文学网络,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综合影响力,榕树可以排在第一,在万千文学青年心里,它就是一座文学圣殿,几乎所有的网络写手都在那里发过作品,他留给网民的记忆是其他任何网站都无法取代的。时至今日,榕树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了。第二名:起点。论人气,论知名度,起点都应当排在前三甲。大陆玄幻作品,尽出于起点。在玄幻写手中,起点与幻剑一样,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圣殿。许多流传于网络的玄幻作品,都是最先发在起点。因此,要想看到最新的玄幻作品,最好还是去起点。第三名:猫扑。说到猫扑,很多网友都不会陌生。网络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幽默的网文,大多是出自猫扑。在猫扑,你会流连忘返,因为那么搞笑的帖子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帖子都有。许多帖子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不已。在国内网络上,论幽默论搞笑,没有网站可以比得上猫扑。因此,猫扑排在第三,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了。特别是在出了一个“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的小天女后,猫扑更是名震网络,几有不知猫扑不称网友之势。第四名:天涯。天涯也是网络上最有知名度的网站,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听过天涯的名字。有很多网民感叹说:天涯的水太深入,一不小心就被淹死。的确,天涯藏着许多的高人,有很多其他网站的精英和名人都曾在天涯驻足过,并且留下了文字,只是我们有很多人没注意到罢了。可以说,天涯是一个小型社会,君子与小人共处一室,绅士与流氓兼有。换句话来说,天涯就是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很多人留连忘返,这又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前来。第五名:清韵。说人气,清韵的人气并不是很旺,为什么清韵也能排在前五名呢?原因就是清韵的定位非常鲜明,坚持文学本色,做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在清韵,聚集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各路高人。而且清韵的气氛也很好。在那里,完全只有心平气和的交流,看到的只有高手论剑,偶尔也能看到高手坐而论道。这对于新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高的学习提高机会。因此凡是新网友,一律都要去清韵看看,那的确是一个好地方。无可讳言,清韵的水平相当高,差不多和榕树相当。特别是它的武侠,几乎代表了大陆武侠的最高水平。清韵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不容易,值得赞一个。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在清韵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广告,看到的只有文学作品,而且其页面设计也非常简洁大方,看起来很舒服。在这里,不得不为清韵的苦心赞一个,网络中如果多一些这样的网站,那将是网络文学的幸事。第六名:红初添香。红袖"这个名字,带着婉约的气息,让人立刻想起古代书生夜读,夜阑人寂,有佳人白衣胜雪研磨添香,这是古代士子心中最最不沾烟火气的美。红袖创立于1999年,原本是一个个人网站,元老除了今天的站长孙鹏,还有他当时的四个网友。原本只是个人浓厚的兴趣,想不到却慢慢地做出了点名气,叫"红袖添香"是五个人谁的主意,今天已不可考证,只记得当初是为了办出鲜明的女性特色来,后来,这种概念渐渐地模糊起来,红袖成了纯粹的原创文学网站。人世几番变化,今天,当年的五个人只剩下孙鹏和disha还在坚持。网站的80多位志愿编辑,则都是网站的网友,分散在各地,无偿地为红袖服务,就是为了不让这一片净土沦陷。从1999年7月到今年5月,红袖在没有任何资金援助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近5年。5月,红袖终于找到了同盟,双方以成立公司的形式合作,由对方出资30万,双方各占50%的股份。对于红袖,我也要赞一个,因为红袖和清韵的情况差不多,也是纯粹以文学为立身根本,似乎和清韵一样,红袖也不想走上商业化道路。第七名,晋江。晋江是晋江电信局所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五个管理者在努力操持。后来几经变更,现在的管理层已经是第三度换血了。晋江的发展和清韵有相似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晋江和清韵一样,走得也是综合文学的路子,但是清韵是以武侠见长,代表了大陆武侠文学的最高成就。而晋江则是以言情见长,代表着大陆言情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晋江走出了不少的写手,像明晓溪、藤、飞天红猪等都是先在晋江发表作品,然后再出版作品的。这里不得不提及,晋江的出版机会也很发达,居出各大网站之冠。如果网友们在晋江发过帖的话,一定还记得出版有ABCD四个级别吧?可以这样说,如果是得到读者认可的作品,只要发在晋江,一般都有出版的机会。就这一点而论,晋江要比清韵做得好,因为在晋江,写手有了出版的保证,作品质量自然更有保障了。晋江作品的文风大多是华丽的,连回帖都是华丽的。在晋江呆的时候,常看见这样的回帖“大人好华丽的文字阿”“一篇华丽的文字又要出来了”,实在有趣。第八名:汉网。说起来,汉网是一个奇怪的网站,因为它宣扬大汉族极端主义,我也时常去那里玩,有时候也不免被其中的文字激发起血性。在汉网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几乎每一个帖子都要来这么一句话。对此,也不能有太多的非议,毕竟他们也是出于一片爱国之心。在汉网中,提到的最多就是卫青、陈汤、李世民、冉闵、岳飞、袁崇焕等这些中华民族英雄,讨论最多的朝代就是汉朝和唐朝,最痛恨的朝代就是清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服也是汉网最先提出来的,记得汉网有过不少的帖子传遍网络,像“遥想我伟大汉人当年”“千古第一英雄冉闵”等文章都是很有爱国激情的文章,不可不读。作为中华民族子孙,还是有必要去一下汉网,了解一下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只有了解了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才能充分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如果有网友是一位爱国愤青的话,建议不妨去汉网看一下。另外不可不提的是,与汉网对立的满网则经常有贬低汉人的帖子出现,汉满之争也成为网络上的焦点。第九名:西祠。西祠和榕树一样,也是将自己定位在文学综合网站上了。但是西祠一直是榕树的追赶者。曾经与朋友谈论,文学论道也就榕树、红袖、西祠、清韵可道,其他的不足为人道也。其实西祠与榕树、红袖的写手资源是共享的,有很多文章基本上是贴遍三家的。换句话来说,西祠与榕树、红袖形成了一个网络文学圈子,他们三家与清韵共同代表了网络文学。他们的发展历史就是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发展趋势就是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西祠的发展比起榕树和红袖来,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西祠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写手,榕树是以综合文学见长,红袖是以女性文学见长,清韵是以武侠见长,晋江是以言情见长,西祠又是以什么见长呢?不过凭着人气,西祠还能排进十大,以后能不能排进十大,谁也不知道。第十名就难以排出了,现在心中的候选名单就有铁血、幻剑、龙空、碧海银沙、西陆、水木清华、中青在线、强国论坛、凯迪等,均是难分伯仲啊~~~
学术类的论文太多了,你根据你的文章进行各分类,网上搜下对应期刊,比如评职称的就可以在评职称类的期刊上发表,进网站一步一步发表就行了,不懂得还可以问在线客服。
要发表论文,可以参考下面几步1.首先搞清楚为什么发论文, 一般都是为了保研,学位, 评奖,评职称加分等等, 然后就要了解对应事项对论文方向和所发的杂志(有的会给出一个目录)的要求, 以免发非所要做无用功2.确定的论文方向, 自己应该要有充分的了解, 可以多看看知网上相关文章, 也可以找老师指导一下, 尽量能写出比较独到的逻辑完整的观点, 还要有充分的论据和比较丰富的论证方法3.确定目标杂志, 可以先大致圈定几个意向进行详细了解, 包括杂志的周期(有些杂志出刊太慢排队太久等不起), 杂志对作者的偏好(有些较好的杂志只接受一定级别的作者, 本科生不在考虑范围), 投稿审稿或版面费用(一般越好的杂志可能不收费但上稿难度很大), 有可能的话可以在官网或杂志上找到编辑部联系方式, 直接咨询, 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中介4.投稿要注意符合杂志社的投稿格式规范, 要检查好文字不要出现低级错误, 那样会严重影响编辑对稿件的印象, 投稿投到官方的邮箱, 然后可以打个电话提醒一下编辑查收, 需要付费的一般是杂志出了用稿通知后才付费, 如果是上来就要钱说包发的十有八九是更多发表详情找我
发表论文的平台如下:
1.知网
这里所说的是知网,是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共同办的这个数据库。在前些年他也叫中国期刊网,由于后来有人自己建了个网站也叫中国期刊网,自己收录期刊,假李逵装真李逵。玩文字游戏,导致很多作者上当。
所以现在知网对外不称中国期刊网了,就是叫知网。从论文发表来说,知网是最权威的,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库。
凡是知网收录的期刊,一定是正规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发表的,但是最近这两年知网变得更严格,所以知网收录的期刊发表费用比较贵一些。
2.万方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论文数据库,仅次于知网。其权威性和重要性就等于是一个弱化版的知网,但是也是比较大。
从期刊正规性来说,如果一个期刊,知网不收录,但是万方数据库收录,说明还是比较正规的,虽然不如知网收录的那么正规。但是对于一般单位来说够用。
对于大学这样的单位可能必须要求知网。而对于一些企业单位,只要万方数据库能检索到已经发表的论文,就算不错了。所以,万方数据库也是一个必须参考的标准。
3.维普网
维普网在前些年实际上假刊比较多,比较泛滥,这两年所说期刊审核严格,上面审核严格,但是维普网收录的期刊从正规性和权威性上来说,都是严重不如知网和万方数据库。
对于很多要求不高的单位,或者评一些初级职称的单位,只有维普网收录的期刊还能管点用。稍微严格一些的,就不大灵光了。
发表论文很简单的搜:论文发表 秘籍网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内容提要】 普通话写作建构了现代文学的特定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方言作为规范之外的文学话语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从非意识形态的、经验的、生命的角度与世界对话,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个体性。然而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和“全球化”趋势的深入,方言可能终将会蜕变为民族“共语”而不是“独语”。 “五四”白话文运动及20世纪50年代普通话的确立,使汉语的现代化写作被纳入特定的轨道,同时也反射出言说方式与汉语写作可能性的彼此限定又互相丰富的联系。方言作为此种规范之外的话语形式和文学语言资源,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以语言的自由态势对逻辑语法权势及各种语言定规以冲击,为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感觉;同时它作为人类最鲜活最本己的声音,是对遮蔽存在本真的所谓“文明之音”的解蔽。以方言为语言形式,无疑是文学倾听大地、回到本原的一条便捷之径。 一 海德格尔把“因地而异的说话方式称为方言”①。方言作为文学语言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已有众多学者作家对此有明确认识,如胡适就认为它是最自然的语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②;刘半农认为它有“地域的神味”③,张爱玲认为它有“语气的神韵”④。但这些都仅是从方言的外部特质来说的,就其本质而言,方言不加修饰,最接近人类存在之本真。经由政治、伦理、逻辑、技术严密修整过的书面语,即所谓的“文明”“文化”之音,容易造成对生存本真的遮蔽,而方言作为自然之声音,是解构“文明之音”的赤裸之声,它与地域、时间、人贯通于一。 方言是人类直接面对大地、山川的语言。在德语中,表示方言的词是mundarden,字面意思是“口型”,而口以及我们整个的有机体,都联系着大地,方言是来自大地的自然原始之声。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在方言中各各不同地说话的是地方,也就是大地。而口不光是在某个被表象为有机体的身体上的一个器官,倒是身体和口都归属于大地的涌动与生长——我们终有一死的人就成长于这大地的涌动和生长中,我们从大地那里获得了我们的根基的稳靠性。”⑤大地、地母是西方哲学中常见的意象,大地的语言就是生存的语言,是自然涌现的语言,是呈现存在本身的语言,是对技术架构的批判语言,是对于一切非存在的消解,对一切非本真的解蔽。方言是地域、大地上开出的口之花朵,方言的大地之音让世界显现,并随之生长而互相协调。方言还是终有一死者的人的生命与大地的自然联系,地域以方言直达人的血脉灵魂之中,渗透到人类存在的方方面面。以方言为文学语言形式,地域在文学作品中就不再是普通话文学中的背景要素,而是决定性的因子。它以一种强大的地域文化力量影响着文学的主题和灵魂,决定着文学的讲述方式、叙述腔调,它全面渗透到人物的行为、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中,它召唤出形象、思想、氛围与色调,是使一切生长并丰富起来的催化剂。反过来,地域如果不以方言的形式呈现,它的形色声音就要逊色许多。因而可以说,地域及方言共同携带着一个文学主题,如川籍作家沙汀用四川方言展现四川西北情状而一举成名。老舍也主要以北京方言描述老北平风貌,而当他写一个年轻女人的内心独白如《月牙儿》时,他就不好再使用北京方言而运用普通话。 一方面,地域通过方言说话,地域在语言里传达自身,呈现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方言诉说着土地、地方,而且每一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地域在这里不完全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人类文化空间意义的组合,它带有鲜明的历史时间意义。这里的时间具备双重指向性。首先是一种即时性时间,是人物、社会、民族在其中浸沉、在其中变易的时间。方言是如此紧密地与人群之口相联,而人群之口归属于大地的流动和生长,因而方言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具有即时性、当下性的特点。研究者往往可以借助小说中的方言,来考证作者的地域和年代,如《金瓶梅》。又如在沙汀小说中,大量特殊的方言词汇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定社会的产物。其次,方言又与特定地区、特定民族的根生即原生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方言联系着人古老的传统性以及当下时代的遥远历史,在方言的深处沉淀着时间,居留不前的时间。正如海德格尔所宣称,真实的时间乃是曾在者之到达,曾在者并不是过去之物,而是本质现身者的聚集。人类对世界的原初体验、认识通达无数时光经由方言而至,更能深刻揭示人的本质性的存在。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就记录了方言的这种特征,如马桥方言中的“醒”指的是“蠢”,而“醒”字源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举世独醒的屈原作为楚的忠臣,却在曾被楚国无情杀戮的汩罗江地区投水自杀,他是“醒者”还是“觉者”?当地人的智慧创造了这个独特的“醒”的含义,并延用至今。可见由于方言语词在不同时间中的重叠和延用,地域封闭性的沉静不变,人类便仿似在时间和历史中占有了一种无限度延续的影子,而这正是沉潜着的人性,由地域文化和历史所书写出的所谓民族根性就沉淀在语言和时间之中。语言、地域、时间都离不开人,语言的创造与人的生存体验应该是一回事,方言本质论最终归结于人的生存本体论。标志着意识形态统一的普通话使人生活在按标准秩序严格编码的符号世界中,具有某种抽象性和一般性。方言以其对语言规范的破坏彰显人的本真自由,恢复人的生存常态;方言作为日常语言形式,呈现出语言的多种可能性和极其多样性,它与人类日常感性的或经验的生活形态紧密相连,因而能表达人的具体性、自然性及个体性。最经常被引用的维特根斯坦的话是:想象一种语言就等于想象一种生活方式,任何特定的人生总会有特定的语言表现,方言正是以特定的语言形式呈现出具体的人的存在,而认识人类正是从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人群开始的。在方言文学中,人物不仅没有失掉普遍意义,而且能长久地刻在读者的心扉。譬如提起《海上花列传》,我们就会想起那些持着吴侬软语、能言善辩的上海倌人如沈小红、黄翠凤、周双珠、周双玉;提起老舍会令我们想到京腔京韵的落魄旗人和下层百姓,如《正红旗下》的大姐婆婆、二哥福海;而提到沙汀则令人想起那些操着川腔辣语,开着粗鲁的玩笑,隐身于社会阴暗角落的小人物如丁跛公、龚老法团等。 二 我国在周代就出现了方言的概念,即“殊方异语”。西周的金文铜器铭辞是我国最早的正式的文学语言,周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周以王畿一带方言为标准,确定“雅言”,其铭辞作为官方史录用的是“雅言”。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典籍中开始有方言词汇的出现,但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北方周秦洛通语为主,如《诗经》和《楚辞》。秦代形成文言文,以秦小篆和秦语词汇来取代六国的东土文字和各地方言,做到了书面语的统一,文学语言就开始与口语分开。今《史记》载李斯的《谏逐客书》和《上二世书》,以及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都是当时文言文的范例,当时的方言作品却很少记载和留存。汉代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的《越人歌》,是用当时越地方言所唱的民歌,可能是最早的方言作品,但已有论者指出《越人歌》也可能是非汉民族语言,并不是方言。随着唐宋变文、说唱、平话小说等民间通俗文学的发展,方言于明清之际开始大量进入文学创作中,如《醒世姻缘传》用了鲁东方言,《水浒传》、《金瓶梅》人物对话杂用山东方言,《西游记》和《儒林外史》分别有淮安方言和安徽全椒方言,《红楼梦》则主要是下江官话(南京方言)和北京话的综合,《何典》、《海上花列传》和《九尾龟》大量运用吴语方言和民间谣谚。清末还产生了方言《圣经》以及方言白话报。 明清白话小说多用方言土语这个传统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随着传统文学形式的取消而中断了,经过欧化改革的白话和以北方方言为主的语言共同体的确立,使文学语言形式有了一种共同的标准。这种标准一方面给文学带来新气象,另一方面又无形中压抑了文学语言的创造与生长。虽然新文学伊始,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倡的“言文一致”的文学语言观也从理论上着重于民间口语的发掘,胡适因注意到黄遵宪对民间文学的关注而竭力想提倡方言文学,要求作家在使用白话时不避俗字俗语,充分采纳各地的土话以及大胆的方言化,周作人1923年提出“乡土艺术”也倡导把土气息泥滋味表现在文字上,但新文学的理论倡导与实际创作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以方言为语言形式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见,方言俗语只是点缀式的出现在部分乡土小说的对话语言中。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方言从古代文学中的自然使用到新文学有意识地提倡,它作为一种文学语言的特殊审美性和合理性已得到充分的理论铺垫,方言写作成为正式的书写方式得到认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语言形态与写作策略,更是作为思维方式与文学精神被强调的。这种理论倡导直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得到呼应,并在中国文坛烙下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创作思维方式和语言模式。它是以老北京方言、四川方言文学为代表的,其成就卓著的作家有老舍、沙汀、李人等。这些作家对方言的运用不再是原声原字不加修改的记录如《海上花列传》中的吴地方言,令外地读者一筹莫展,也不是新文学伊始为增添小说乡土气息或增强人物乡土性的语言点缀;而是以方言来思维并贯穿整个文学叙事结构,方言经过书面语的加工却又不失原味,保留了方言原有的语法规则和思维逻辑,收拢地域的声色气味化为某种独特的“腔调”,成为不单单是字词语法排列的特定方言模式。这一文学样式成果显著,有《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淘金记》、《死水微澜》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这种成绩的鼓舞下,各地方言创作不断得到提倡。如1947年华南地区兴起方言文学运动,1948年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协会香港分会方言文学研究会,次年模仿“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样式发起关于方言文学的讨论与推广的运动,并发表了一些粤语小说及诗歌、杂文。此时方言的意识形态功能被茅盾、郭沫若等人空前强调,方言上升为文学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⑥。 建国后文坛以方言入文者不乏其人,较著名的有京味文学的后继者邓友梅、刘绍棠、王朔,及带有山西方言的赵树理。方言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一般的文学作品中都能寻出几个方言词汇来。但语言不仅仅是语言,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以方言来思维,以方言来作为文学作品特定“腔调”的作家作品却愈来愈不多见。80年代中后期的作家大都将方言作为一种寻根的语言和文化的语言,他们对大众语包括方言土语的运用有这样的自觉,即“试图从大众的语言中寻找到中国文化的原始面貌和发展过程,怀有人类史社会学意义上的用心,并力图将此反映出来”⑦。但他们似乎更愿意在作品文化品格的内涵上下功夫,却很少能从语言本身着手,将一种语言深入骨髓并自由地表达出来。一直致力于发掘民族性和民间精神的莫言、贾平凹等声称能将所谓的民间“声音”与现代形式相结合,如莫言自称《檀香刑》采用秦地“猫腔”的形式,颠覆了“五四”对民间话本小说、戏曲语言的拒绝,但实际上《檀香刑》在语言内容上都不能表达“猫腔”的内涵。在这一点上我们赞同郜元宝先生的意见,他认为《檀香刑》刻意依赖一种非欧化非启蒙的语言,以牺牲文字来简单化的模仿所谓的“民间声音”,因而它所标榜的“民间气息”和“纯粹中国风格”是有某种误区的⑧。贾平凹的《秦腔》也同样如此。相比较而言,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出色地转化了传统方言小说的形式,方言成为韩少功进入个体内心世界和讲解社会变迁图景的维度,通过对湖南马桥方言的阐释,透射出语言、历史、人的一体化。诗人于坚也曾撰文提倡口语或方言写作,他认为当代诗歌分为两个向度即普通话写作和受方言影响的口语写作,只有后者才能够真正实现陈独秀的“三推倒三建设”的主张和胡适的文学“八议”,以方言为血脉的口语复苏了以普通话为中心的现代汉语与传统相连接的灵活性、人间性及个体性,恢复了汉语与日常事物的本真联系,使文学作为特殊的语言艺术具有自在的本体地位。但这种真知灼见在时下文坛由于种种因素难以得到呼应⑨。三 《圣经?创世纪》讲述道:挪亚的后代形成了人类的三大支系,他们决定在巴比伦建一座通天塔,因为语言、口音相通所以进展很快。但上帝认为语言一致使人类有了接近自己的狂妄,于是变乱了人们的语言。人类因而分裂成不同的部族,通天塔因为纷争而停止。巴比伦在希伯来语中即“变乱”的意思。这个故事似乎昭示了某种潜在的寓意,即作为一种言语动物,人本身的宿命是具有各各不同的个体性和特殊性的,人类的语言也只能是种族性和区域性的,似乎这样才是人和语言的本质,而不是相反。 方言正是以其永不消竭的内在生命力捍卫着文学语言的某种独特性和个体性。如果说普通话创作能体现文学的公共性、广泛性及流通性,那么方言创作则倾向于文学创作的独特个性(包括区域个性、文化个性、主题个性、形象个性、思维及行为个性等)。方言的“私密性”令特定地域的人对之感到亲切与甜蜜,将之应用得丰韵传神,对此外的人群而言,又会带来陌生的惊喜和意外的生动。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方言作为语言形式与文学的现代性意义背道而驰。现代文学是要体现人性的永恒,表达人生的抽象意义,而方言所要提倡与强调的正是人生的特定性、民族性。这似乎表明方言也具有某种局限性,例如它在增加文本意蕴及鲜活性的同时,限制了文本的现代性内涵。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殊途同归,因为文学的最终本质就是以其个体性和不可复制性来实现恒久性目的。因而方言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学语言形式,是文学个体化、民族化和本土化的体现。 在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逐渐走向大一统的整合性文化的趋势中,这种极端个性化、民族化的方言创作如果不刻意为之,就有渐趋消亡的威胁。方言在一定历史时间内是不会消亡的,方言作为一种对话语也会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为增强其生动及生活性会常常采用方言),但整体性的方言叙述在现在看来,是有生产的危机。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和“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使文化和文学逐渐走向一种一体化的大同世界。从“五四”至今的中国现代语文运动,目的就是要创造和规范一种“普遍的民族共同语”,文言和方言土语都是要被超越的对象,所谓的“言文一致”的语言乌托邦最终只是以建立欧化普通语的主体地位了事。同时方言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形式的纯粹意义在文学理论界从未被真正理解过,它受到意识形态的理论包装,承载了较多的政治、文化内涵。而建国以来,普通话的强制推广,无形中又挤压了方言的话语空间。胡适曾指出:“除了京语文学之外,吴语文学要算最有势力最有希望的方言文学了。”⑩但事实恰恰相反,目前吴语文学遭到了最为严重的打击。上海除了允许沪剧、越剧等戏曲存在外,报刊不准刊登上海方言文章,上海方言的广播、电影电视、话剧、歌曲磁带一度也不获允许,因此上海方言还停留在不见书面语的状态。遭受这种待遇的方言还有很多。这种人为的强制措施必然使方言文学和地方文化同时萎缩。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席卷而来也使方言以及整个民族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地界的消失及民族国家单一性和完整性的丧失、新的电子通讯的发展以及超空间的团体如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一个消除差异性、个体性和民族性的“地球村”在逐渐形成,这对于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化、扎根于一片特殊的文化土壤的方言创作有着极大的威胁。但一个引人惊奇的现象是:在方言文学衰落的同时,方言艺术如方言影视、小品、戏曲说唱之类却频频出现,例如赵本山的方言小品和影视的流行几乎使得东北话成为一种时髦。这一方面证实了方言能表达地域和人物的神韵,另一方面在文化商业大潮中对方言的浅尝辄止的运用某种程度上也使方言艺术成为一种噱头,使之因为陌生化、乡土化而成为都市文化的参照物,并由于这两种文化间潜在的互相嘲讽而增添了某种喜剧化效果,方言因为“奇货可居”而成为卖点。 除开外界的冲击和影响,方言文学自身也面临着操作的困难和创作者自身条件的不足。如何以一种“乡气”、“土气”的方言形式来达到文学性的审美效果,如何将随意性较强的方言转化成一种有序的文学形式,如何将不具备广泛流传性的地方语言转化为大众都能读懂的文学语言,需要的是一种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方言的个性与文学的流通性和审美普泛性之间,会产生一个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悖论,如何解决这个悖论,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皖籍作家吴组缃就在《文字永远追不上语言》一文中列举了方言作为文学语言的诸多困难。同时,经过严格的普通话教育和熏染的个人,已经离方言的故乡很遥远了。方言的气息、韵味对所有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带着泥浆的梦。因而在这个时代要求作家深味某一种方言的内蕴并出色地表达出来,是一件过于奢侈的事情。一般来说,文学语言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无论语言风格还是遣词造句,文学语言都可以被成批地“仿制”与借鉴,但方言却较难复制。如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使外省人几难卒读,张爱玲将书中苏白全部译成普通话,却使小说韵味尽失,台湾导演侯孝贤根据译本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但他还是不得不让所有演员都说苏白,以呈现原著的原味。 可以说,与普通话相比,方言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个体性。然而在飞速前行的时代列车面前,方言最终将蜕变为一个时代的“共语”,而不是“独语”,时下的方言创作与理论研究也正是在这种趋势的压迫下处于一种极度匮乏的状态。卡夫卡曾无比忧心地说过:“建造巴比伦之塔,但不爬上去, 那么也许会得到允许的。”11具有无穷欲望的人类能否做得到这一点,却是个大大的疑问,因而方言作为文学语言形式在将来能否存在,也就成了一个真问题。 注释: ①⑤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第199、200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版。 ②⑩胡适:《〈海上花列传〉序》,《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③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半农杂文》,第157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④张爱玲:《〈国语海上花列传〉译者识》,《国语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⑥见茅盾:《杂谈方言文学》,郭沫若:《当前的文艺诸问题》,转引自静闻《方言文学运动的新阶段》,《方言文学》,新民主出版社(香港)1949年版。 ⑦王安忆:《我读我看?大陆台湾小说语言比较》,第14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⑧郜元宝、葛红兵:《语言、声音、方块字与小说——从莫言、贾平凹、阎连科、李锐等说开去》,《大家》2002年第4期。 ⑨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诗歌研究草案: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于坚集卷5?拒绝隐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卡夫卡:《箴言——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卡夫卡文集3》,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首先搞清楚为什么发论文, 一般都是为了保研,学位, 评奖,评职称加分等等, 然后就要了解对应事项对论文方向和所发的杂志(有的会给出一个目录)的要求, 以免发非所要做无用功2.确定的论文方向, 自己应该要有充分的了解, 可以多看看知网上相关文章, 也可以找老师指导一下, 尽量能写出比较独到的逻辑完整的观点, 还要有充分的论据和比较丰富的论证方法3.确定目标杂志, 可以先大致圈定几个意向进行详细了解, 包括杂志的周期(有些杂志出刊太慢排队太久等不起), 杂志对作者的偏好(有些较好的杂志只接受一定级别的作者, 本科生不在考虑范围), 投稿审稿或版面费用(一般越好的杂志可能不收费但上稿难度很大), 有可能的话可以在官网或杂志上找到编辑部联系方式, 直接咨询, 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中介4.投稿要注意符合杂志社的投稿格式规范, 要检查好文字不要出现低级错误, 那样会严重影响编辑对稿件的印象, 投稿投到官方的邮箱, 然后可以打个电话提醒一下编辑查收, 需要付费的一般是杂志出了用稿通知后才付费, 如果是上来就要钱说包发的十有八九是
一、个人发表论文的程序:1.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后,按其研究方向在中国知网等论文收录网站上查找和你所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确认你的核心内容前人没有研究发表后,选择该领域的相关杂志;2.按照所选杂志的格式要求,将自己的研究内容撰写成论文,通过该杂志的制定投稿渠道进行投稿,之后进行耐心等待;3.编辑审阅后如果不感兴趣会直接退稿,如果感兴趣会给你提出修改意见,从投稿到第一次审回一般要2个月以上,按照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逐条改正,并在给编辑回复时对其提出的每一条意见进行逐条回复,之后继续耐心等待;4.二审后,基本就离发表不远了,一般会再给你提一些格式类的细节修改问题,解决后回复,等待发表就好。二、发表论文对个人的影响:1.学术论文的创作一定是基于现有工作的提高和改进,目的是使工作更高效,结构更合理。因此,长期写作论文呃人,一定会养成对事情深究的习惯,在科技研究领域,这个习惯是十分宝贵的;2.为了让你的论文有着十足的可信度,你必须对论文的全部内容进行极其严谨的审核,对个人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也是很好的锻炼。3.创作论文的必备条件就是浏览大量的学术期刊,对个人知识储备有着很大的帮助4.在你有了一定数量的论文后,你会引起别人的重视,在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后,无论别人向你请教问题也好,探讨新技术也好,都是结交人脉、扩大人际影响的重要渠道,因为即使是自由职业者,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也离不开朋友的支持,所以在人脉这种无形财富上,对你的帮助也很大;5.这一点是我自己思考的结果,和你分享一下:论文创作避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类学术会议,并且往往是在其他城市举的。对于这种会议,有些是借机圈钱,有些则会实在的做些探讨研究。但无论是哪一种,我的看法是:写论文,是心在旅途上;参加学术会议,是身在旅途上。身与心总有一者在路上,这就是进步的生活。三、对发表论文的建议:1.能养成自己遇事深究思考的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而绝不人云亦云;2.经常写论文后,思维会变得缜密,遇到事情或发现问题后,会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并擅长将想法写下来,写成可行性分析或报告和别人探讨。3.收录论文的杂志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你的首篇一旦发表,二篇三篇就会想着往更高级别的杂志投,对自己是一种挑战;如果得到高一级别杂志编辑的认可,又能极大增强自己的自信,同时树立自己在圈子里的威望。4.考虑到你是自由职业者,现在全国90%的杂志要收取版面费,一篇400—3000不等,肯定没地方给你报销,长期发的话对经济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而各领域最高等级的几本杂志一般都不收版面费,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保证自己论文的持续高水准,也能为自己创收不少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据学术堂介绍论文发表只需要六步。第一步:投稿。这是论文发表人员选择好投稿期刊之后,将自己的论文稿件通过邮箱、在线投稿窗口、QQ或者微信即时通讯软件这三大方式发送给编辑。第二步:审核即审稿。投稿之后,编辑会按照投稿顺序对论文进行审稿,有的期刊杂志收取审稿费,如果您的论文需要加急发表,请在投稿时标注清楚,可能会产生加急费用。审稿环节是整个论文发表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影响了论文发表周期的长短,关于论文发表时间影响因素可以阅读《是什么影响论文发表时间长短》了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论文审稿可能会反复进行。第三步:审稿结果。主要介绍通过审稿被录用的论文。通过杂志社论文三审的论文,杂志社会下发录用通知书,并注明预安排在某年某期发表,之所以是预安排,是因为还没交纳版面费。关于论文三审可以阅读《什么时候论文需要三审》,了解一些审稿知识。第四部:交费。这里的交费主要是版面费,交纳之后,论文才会正式进入安排刊期出版流程。第五步:安排发表。版面费到位之后,即可安排刊期,并按照日期出版见刊。少部分论文发表可能会延期,原因很多,例如:有人安排加急。第六步:寄送样刊。论文见刊之后,会给作者寄送一本样刊,作为用途上交的材料。到此整个的论文发表流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