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杨卫东发表论文

杨卫东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杨卫东发表论文

杨卫东, 男,1969年12月出生,湖南常德人,回族,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分配至北京WTO事务中心,专门从事研究工作;2003年12月调入华北电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政系,现任法律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近几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译文数篇,主持或参与中华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课题多项。1996年取得律师资格,具有比较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公法、国际投资法和WTO法。

杨卫东,武汉江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954年11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81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5年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历任武汉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武汉市国资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党组书记等职,现为中共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早年从事历史研究,合著《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编《鸦片战争史》,获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合著《三峡纵横谈》,并发表论文10余篇。20余年来,结合工作实际,重点研究经济领域问题,尤其是在国有资产管理、国企改革理论与实践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发表众多经济类论文、调研报告,主编《国企新策》(4卷本)丛书,著有《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研究——关于武汉模式的理论思考与案例分析》等专著。

杨卫东,国际政治专业,副教授,2004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获得美国外交史研究方向的历史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美国外交思想史、美国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论思想。承担的课程主要有:亚太地区经济与政治、美国政治与外交、美国外交思想、国际关系史专题等。自2001年以来先后在《现代国际关系》、《拉丁美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个人专著《扩张与孤立—约翰·昆西·亚当斯外交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部,主持200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冷战后美国宗教与外交关系研究”。

杨培东发表的论文

重点中学,很好,非常好←_←

—白重恩,79级数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江苏省南京燕子矶中学,现为 清华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哈佛大学博士 。—冯平,80级近代力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江西师大附属中学,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为美国雷曼兄弟银行董事总经理.—杨培东,88级近代化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江苏苏州吴县木渎中学。从中国科大毕业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材料科学家查尔斯·利伯教授。28岁即成为伯克利的助理教授,独立负责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同时,他还是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最近几年,杨培东领导的研究小组接连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有关纳米材料的高水平论文,他本人多次获得各种科学奖金和荣誉,成为美国和世界纳米研究领域的明星。2007年5月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以标题《青云直上》称赞杨培东的成就。—程继新,安徽绩溪人,1989级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1994年开始在科大硕博连读,导师朱清时院士,期间曾赴法国巴黎南大学和香港科大做短期研究,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程继新是科大最早参加中国与美国数模赛的队员之一,曾多次在数模赛中获得佳绩。科大在国内首创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出任数模赛教练做法。程继新曾做为教练率科大92级学生获得美国数模赛 特等奖。1998-2000年,程继新在香港科大做博士后。2000-2003年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被普渡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聘为助理教授。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等奖学金;1992-1993年两次获得中国数模赛特等奖;1993年获美国数模赛一等奖。—魏青桥,89级应用化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河南省河大附中,哈佛大学博士,现供职于惠普公司。—吴洪开,91级化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江西吉安七中(白鹭洲中学)。吴洪开13岁时考入中国科大,是当年中国科大最小的新生(比少年班最小的新生还小)。200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继而赴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也是该系最年轻的教授。—段镶锋,92级应用化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哈佛大学博士,现任职于著名的纳米技术公司——Nanosys(纳米系统)公司,他是该公司高等技术研究组奠基人之一。段镶锋在哈佛求学期间于99年、01年两度荣获“MRS全美杰出研究生奖;他和另一科大学子合作完成的纳米成果被Science评为01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并名列榜首。他在Nature、Science等顶尖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03年他被美国TechnologyReview评为当年的“世界百位杰出青年发明家”之一。—王惠群,92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山东省胜利油田一中,哈佛大学博士。现为Harvar-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科学家。—袁军华,93级近代物理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江西泰和中学。2005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博士后。—王曦,94级力学与机械工程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江苏省灌南县中学,现为哈佛大学博士后。—向勇,95级力学与机械工程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四川蒲江县蒲江中学,哈佛大学工程科学博士。—于冬,95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河北邯郸市一中。现为哈佛大学博士后。—尹艺,97级物理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江苏省淮阴中学,现为哈佛大学物理系博士生。—方英,97级化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天津市一中,现为哈佛大学博士生。—罗林姣,98级近代物理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湖南邵东县三中,现为哈佛大学博士生。—余桂华,98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福建莆田市一中,哈佛大学博士生。—李哲峰,99级化学院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来自吉林通化县七中,现为哈佛大学博士生。—刘轶群,02级理学院,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哈佛大学博士生。 根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中,有8人拥有11个权威学会会士(或院士)头衔,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3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名,美国地质学会会士2名;美国声学学会会士1名、美国国际计算学会会士(ACM Fellow)一名、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一名。 首届郭沫若奖学金15名获得者中,有5名拥有7个会士(或院士)头衔 。-吴奇,近代化学系,来自安徽芜湖第二十中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吴奇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李卫平,无线电电子学系,来自湖北武汉市洪山中学,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付敏跃,无线电电子学系,来自浙江台州地区温岭中学。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1987年,付敏跃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他现任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电子工程系首席教授,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Head of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付敏跃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邱建伟,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来自江苏苏州市省常熟中学,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现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物理和天文系教授。邱建伟即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987年,邱建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邓立,生物系,来自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现为微软雷德蒙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邓立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声学学会会士。-林间,来自福建福州一中,第二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林间自我介绍称,他出生离地震频发的宝岛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州。父亲曾向年幼的林间介绍,家中那盏灯剧烈摇晃,是因为台湾发生了大地震。1970年代中期,地震此起彼伏,整个中国都陷入不同寻常的恐慌之中——林间在学校成了地震观测志愿者。当时,他用日记记录了一口废井的水位变化、大地轻微震动,然后打电话向当地的地震台汇报。童年时的业余爱好成为林间此后地震研究生涯的起点——1977年,林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物理与地震学。林间1988年在布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又到位于加州Menlo Park的U.S. Geological Survey研究地震地质物理学。林间博士现为美国Woods Hole海洋学研究所研究员。除地震之外,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海底火山等。2007年林间博士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统计,过去十年林间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地震学者之一。他与合作者Geoffrey King、Ross Stein的一篇论文是过去十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李献华,来自南京市化学公司一中。79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郭沫若奖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任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献华1983年毕业中国科大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1989至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曾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李献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华南地幔动力学和地壳演化;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曾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973”工程、中科院创新工程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李献华校友还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4月29日,李献华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姜涛,来自甘肃兰州铁道学院附中。796/7911校友,第三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1988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89-2001在加拿大McMaster 大学计算与软件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分子生物学、生物数据库和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发展了一系列用于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比较基因组学和DNA芯片等生物信息学算法,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100余篇论文,由于他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2007年12月3日,ACM学会在纽约宣布,38位顶尖科学家当选ACM Fellow,姜涛是其中三位华人之一。 -程艺,77级数学系校友。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在中国科大攻读硕士期间曾获郭沫若奖学金,1987 年,获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1990年,在石溪纽约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92年,晋升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199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99年1月起,兼任研究生院院长。2005年,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2006 年,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林晶,80级近代化学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毕业于上海川沙县建平中学。现为上海市政府信息化委员会副处长(正处级)。-华同旭,1985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现为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王晓,1968年出生,毕业于山东青岛九中,86级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在中国科大期间曾任全国学联副主席(1990年第21 届)、安徽省学联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会主席。曾任共青团青岛市委副书记,1995年4月任团青岛市委书记,1998年4月任团山东省委副书记, 2000年任团中央青工部副部长,2003年任团中央青工部部长,2003年7月在共青团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洵,江苏省姜堰市人,1983年以理科总分扬州地区第一名、江苏省第三名从江苏省扬州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后先后在中国科大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攻读硕士期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1998年10月起担任中国科大计算机系副主任。经安徽省委公开选拔,从2002年1月起担任安徽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受中组部委派,于2005年1月至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习,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期间9月至11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2006年4月担任蚌埠市副市长。

好学校,在吴县没有成为苏州的吴中区之前,木渎高级中学是无县最好的高中。 目前也是苏州数一数二的好中学。 相关资料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苏州西郊太湖之滨,佛教名山灵岩之麓,坐落着一所名闻遐迩的“江南名校”——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校园花木繁茂,景色宜人,校舍充足,设施齐备。现有高中三个年级46个班级,2179名学生,241名教职工,193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64人,中级教师76人。现任校长顾志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苏州市名校长。 历史篇:光荣的足迹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吴西中学,创办于1937年,以后相继称为私立灵岩中学、吴县县立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吴县县立初级农蚕技术学校、吴县初级中学、苏州市木渎初级中学、吴县木渎中学。八十年代初,成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1996年6月,经江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1999年以来,先后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首批96所四星级高中之一。 六十多年来,一代代木中人身膺历史赋予的重任,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应和着时代前进的节拍,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页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光荣的足迹。 学校基本建设不断发展,现代化教育设施日臻完善,微机室、多媒体电化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一应俱全,每个教室配备闭路电视、背投电视和实物投影仪,每个一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并实现了宽带校园网,接点通达每只办公室、讲台。 学校教育管理形成了自已鲜明的特色。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木渎中学已形成了“砺志、崇实、文明、创新”的优良校风,“严谨、爱生、互助、奋进”的优良教风,“尊师、守纪、勤学、善思”的优良学风,“敬业、奉献、团结、进取”的木中人精神。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日见成效。学校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形成了一支教学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超、教学作风踏实的教师队伍。拥有赵季康、陈伟骏、周永沛、曹锁海、陈泽诞、王海赳、胡长树等特级教师。李建邡、范晖二十多位中青年教师获全国、省、市级优秀教育(德育)工作者称号,一批青年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科评课选优及基本功竞赛中获一、二等奖。30多位青年教师成为各级学科教改带头人,12位青年教师成为苏州市、吴县市名教师或名校长。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00多篇,著书30余种,课题研究29项。 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成果令人瞩目。高考连续多年在苏州市重点中学中名列前茅,有11位考生荣获苏州市考生最高荣誉——“李政道奖学金”。每年均有一大批学生进入清华、北大等全国一流高校的大门。七十年代毕业生吕力荣获“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光荣称号,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八十年代毕业生杨培东在纳米技术行业走在世界前列,与杨振宁、李政道等一起名列十大美籍华人科学家之一。顾健、庄嘉炜、阙志强、吴舟桥、陈晓明、翁杰程等学生先后入选国家数学、物理、生物奥林匹克冬令营。 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集体两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一次,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令一次。连续5次(十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现实篇:改革的步伐 步入新世纪以来,学校调整办学思路,厉行改革,学校的发展跨入了新纪元。 学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把我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可比的开放型的现代化学校”为奋斗目标,以“以人为本,传承文明,以研导行,开拓创新”为教育理念,加大了改革的步伐,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在办学体制上,学校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办学渠道日渐拓宽,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办学,与吴中区教育投资公司联合创办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天华学校,运行态势良好,多元办学格局初具规模。学校“借助专家上层次,依托高校办名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作,实施英才教育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大力推行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于2000年在苏州市普教系统首创的“首席教师制”及其配套的“职级工资制”,从而极大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先后制定了《专任教师考核条例》等一系列职责考核条例,从而完善了各项考核制度,形成了较为可行的各类评价体系。 学校提出了“一手抓教学质量生命线,一手抓特色教育风景线”的口号,专设奥赛中心,实行主教练负责制,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卓著,近三年有146人次获省级竞赛奖项,91人次获全国级竞赛奖项,5人进入国家冬令营。数学奥赛更是异军突起,名列江苏省前茅,学校也因此被授予省数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称号。 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式上倡导互动性教学,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反思性学习,在苏州市中学系统首创分层次跑班教学。在教学管理上积极实施“调研制”,在考试管理上实施授课、命题、阅卷“三权制”,有力强化了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和经验,2位青年教师荣获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竞赛一等奖,1位获二等奖。 学校大力倡导“务实科研”,努力贯彻“以研导行”策略,开发有《新大纲·新高考探秘》等三种系列校本课程,大型课改教材《新课程系列教材》已逐步启动,其中《体育与健康·球类部分》、《体育与健康·休闲运动》已正式出版使用。 学校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网站被评为苏州市十大优秀校园网站,各教研组网页和教师、学生个人主页不断涌现,质量日趋提高。 学校在实施“青蓝工程”,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的同时,加快筑巢引凤的步伐,积极引进省内外名师,近两年先后有十余位省内外名师加盟,从而增强了师资队伍的实力和活力。 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木渎中学这所传统名校再度焕发青春,充满朝气与活力。 未来篇:宏伟的蓝图 二○○二年,吴中区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行政部门高瞻远瞩,运筹大略,从未来战略高度出发,下决心将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易地新建,2004年6月正式破土动工。这是木渎中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木渎中学从此将进入一个新天地。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新校区位于苏州市木渎镇著名天平山、灵岩山风景区三级保护区内,规划用地50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多元,规划招收30轨90班,3600名在校生。 木渎中学新校由苏州市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新木渎中学将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标准的开放型校园、生态化校园、网络化校园。二OO五年春季,吴中大地将呈现出一所既有江南园林风格、又有浓郁现代气息的,规模宏伟、设施一流的新学校。 同时,学校将依托特定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以“公平竞争,先忧后乐”作为学校的文化内涵,以训诫学子既要通过“公平竞争”来实现自我价值,又要培养自已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木中人将进一步追求高品位、精致化的管理,在保持学校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其文化内涵。规划要点为:有机整合学校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努力开发各种潜在资源,加强国际对话与融通;既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又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无缝对接,着力打造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根据发展性原则,详细科学地规划学校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奉行“做精做强不盲目做大”的原则,在就读学生数量有序增长的前提下着力推进小班化教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了解世界教育前沿性理论,结合实际,集思广益,总结出先进的、能科学地指导教育实践的办学理念,并明确实施;进一步开发优质的课程体系,在不违背国家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开发富有本校和时代特色,更适合于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力、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促使教师在业务能力和专业学力上不断提升。 如今,木渎高级中学正以学校易地新建为契机,以争创江苏省“五星级”高中为近期目标,同心同德,负重拼搏,务真求实,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为学校发展谱写璀璨夺目的新篇章。

施卫东发表sci论文

1年9个月拿到清华博士学位,一作发表sci论文27篇,曾在国际大赛击败NASA.

他是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建院 80 多年来首位获得此荣誉的学者。

她的爸爸也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所以她从小受到了熏陶。

事实上,许多网民质疑这位博士生导师在五年内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是非常困难的。

但事实上,尽管五年内发表60篇SCI论文非常困难,但实际上,许多研究型学者都能做到。许多研究型学者喜欢写论文。他们几乎每天都写自己的论文,我希望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能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二十篇论文属于第一作者和对应作者,其余属于第二作者或其他标题。事实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参与了超过30%的论文的研究和出版的整个过程。

因为对许多人而言,这个工作量是合理的,如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超过60篇,普通人基本上很难完成,因此,我将与大家讨论网民之间的争议以及如何完成,因为他的作品数量真的被夸大了,现在我们来谈谈科普。一般来说,研究生不能发表SCI论文。博士生的要求是在其整个学习生涯中发表两篇类似的论文。然而,在博士毕业后的五年里,他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是非常夸张的。

因为绝大多数人想发表一篇文章是很难到达天空的,虽然这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一直存在争议,但我们相信这位博士生导师一定对他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因此,我真的希望这位博士生导师能够努力工作,做自己的研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不受外界的影响。

国内发表过sci影响因子200+以上的人有张凯。张凯在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论文,影响因子都超过了10,以第二作者和共同作者的身份在16篇杂志上发表SCI总影响因子高达230,还获得了2016-2017年度北京科技大学三好学生、2017-2018年度材料学院十佳学术之星等荣誉称号。

叶卫东发表的论文

今早地铁上被如下文字弄的泪眼婆娑: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二十二载求学路,真的,无人可以感同身受你在其中所遭遇的一切,所谓自己的路自己走,要相信这些泥泞的路上,留下了面向坚定方向的脚印,都会对未来的生活有积极的益处! 在网上找到了这封信原文,感受颇深!因为与作者有部分相同经历,因此心血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也是来自乡下农村,一步步跨越各种独木桥,才走到今天。 从已经倒闭的高庄小学,到毛村初中,因为小学学习特别不好,小升初语文和数学只考了92分,就像撮菜筐似的把我分到了只要给钱就可以上的菜中! 那个时候,吃饭需要用自己产的粮食换成粮票吃饭。吃饭时是分组的,因为分饭不均匀打架斗殴是常事!初一一整年,自己连26个字母都没有背全,也因为跟同学打架,班主任让我叫了父母。 父母归家后,只对我说是转学还是退学,退学就去工地干活。赤裸裸的两条路供我自己选择,很庆幸当时自己选择了转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开始拼命学习。从此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读下去,途中虽有一些波折,但是自己都坚持走了下来! 等到现在,发现对我自己,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为数不多的公平机会! 期间,自己也受很多的人的帮助,才一路走下来!都说淋过雨的人,会更愿意为别人撑伞~我也愿意随时成为一名撑伞人!愿你我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要相信世间的力量,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要相信生活不会辜负你我的努力! 穿拖鞋的汉子 写于上海九号线地铁上

没有。根据爱企查查询的信息可知,湖北讯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所正规的科技公司,发表论文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获取流量,是公司和社会都认可的。

邱卫东发表过的论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1、继续抓好了集体备课的落实。本期为了将集体备课进一步落到实处,出台了一些新的举措。一是将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分散,不集中,以便于教务人员进行检查和管理。二是将原来集体集中备课时间(一节课)调整为二到三节课,以充分保证集体备课效果。同时继续保持以往好的传统,即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和三查(查出勤、查记录、查教案)。再者,继续要求在集体备课时多考虑如何创新教案,多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扩展思路,强化课改意识,并能不断反思总结。

2、狠抓教研组建设。本学期进一步落实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岗位职责。实行教研组和教研组长考核制,实行教研组考核量化记分。很多教研活动均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开展。本期有欧慧群、倪峰、彭卫等教研组长听课、评课次数较多。集体备课落实得最好的是周欣荣、倪锋、熊立祥、马剑雄等老师所带领的备课组。

3、继续坚持教学常规管理日登记、周公示、月总结制。学校三个教务员分管三个年级,每天将查堂情况向年级组长反映,每周向主管教学的教务领导汇报,每周总结一次,并及时在例会上通报,以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并促使各项常规制度落实到位,在广大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4、继续推行“推门听课”制。本学期,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处、教科室负责人等坚持随时推门听课、评课、查教案,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年级组、教研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此过程中,大部分青年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5、继续进行民意调查,倾听学生心声,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本期的民意调查采用了交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并且调查的时间也注意了不定期性。综合多次调查,学生反映很好的老师有:陈璐、胡柏榆、胡江平、潘异伟、余虹、张湘华、李智伟、向瑶、刘赞、张琰、许利群、张凌君、蔡志平、杨文良、周欣荣、左伟力、冯若元、赵川明、赖尔、钱丹霞、王芸芸、周为、李茂华、左铁军、王丽、向阳、张琦、伍利敏、刘再望、肖晓玲、倪锋、周利瑜、彭卫、熊立祥、马剑雄、张应龙、郑城乡、刘曼妮、何立军等。

6、认真组织了九年级的月考、模拟考试和七、八年级的英语单词竞赛、段考、期考,同时认真组织了三个年级的数理化生的初赛与复赛,并且还组织了高考、高二学业水平考试、组织部的选调生考试,同时还认真组织了七八年级的写字、英语口语、语文朗读水平检测。每次组考努力做到公正、严密,命题、制卷和阅卷做到科学、合理。在期末考试(含中考)中,成绩排名在前的班级是:七年级,c154、c137、c157、c134、c158、c147、c153、c152、c160、c141、c138、c145、c146、c139;八年级,c120、c114、c125、c112、c113、c127、c117、c115、c110、c122、c121、c128;九年级中考,c95、c104、c101、c92、c99、c98、c97、c106、c105、c102、c100。所教班级成绩优秀的老师有:七年级语文:罗果、胡柏榆、李茂华老师;数学:王坚、楚小京、石春林老师;英语:熊学锋、左婷、袁丽霞老师;政治:王冰心老师;历史:向瑶老师;地理:周欣荣老师;生物:冯若元老师;八年级语文:胡江平、胡永红、杨玲老师;数学:刘金城、刘定红、蔡芳老师;英语:易琴、胡元兰、许利群老师;政治:张小叶老师;历史:陈爱林老师;物理:苏艳平老师;地理:谭文辉老师;生物:赵川明老师;九年级语文:向阳、邓银华、胡书琴老师;数学:张频、楚争艳、肖晓玲、谢剑老师;英语:肖思振、刘敏、唐丽娟老师;物理:周金元老师;化学:张应龙老师;政治:王丽老师;历史:刘伟老师。中考上县一中录取线达标(25人)的班级有:c87,26人、c89,26人、c90,28人、c91,25人、c93,26人、c95,36人、c96,28人、c97,28人、c98,32人、c99,30人、c100,26人、c101,26人、c102,26人、c104,35人、c105,28人、c108,26人。期考获奖学金的学生:八年级是邓思颖等52名同学,七年级是郭煌等50名同学。

7、改革作业检查形式。作业检查是教学活动的及时反馈,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本学期教务处改革了作业检查方式。采用学习委员日检查、日汇报与年级组教务处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此举大力促进了教师作业检查和批改的效果。

8、扎实抓好了毕业班教学。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顺利毕业,并且省示范中学的升学率有新的突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学初,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把毕业班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及时召开毕业班教师会,了解学生情况,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主,打好学生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复习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段段清、课课结,特别对过去学习底子薄的学生,更是全心照顾。此外,制订了详细的毕业班工作计划,要求各科一两周内全面完成授课任务,借用适当的复习资料,3至8周完成第一轮复习,注重全面,打实双基。第9周综合摸底检测反馈,10至13周第二轮复习,查漏补缺,检测提高。第14周模拟考试,做好充分的考试准备,第16周中考。第三,派出部分毕业班老师外出学习,并了解中考信息,以便更全面地指导毕业班工作,复习工作也就事半功倍,收到预期效果。

9、认真做好了“语言文字示范校”和“中华诗词之乡”迎检验收工作。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因此,大力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是我们学校的重要任务。近年,教务处按照市、县教育局和各级语委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执行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扎实做好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内部,自上而下不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并以此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彰显办学特色,今年,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申报省级示范校。建校以来,学校便致力于文化育人,不断增强校园文化底蕴,积极推进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工作进程。而今,诗词芳香溢满校园,诗教成果璨灿辉煌。今年在XX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县)”的目标明确之后,学校特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从师生两大块亲自指导,教务处、团队办、语文组具体检查、督促和落实,各教研组、各班级全面负责实施。学校行政也一直把诗词教学与活动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把诗词教育渗透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在检查中,我校诗教工作倍受检查组的肯定和赞许。

10、为了宣扬、推介江声优秀学子成功经验,为了激励在校江声学子努力学习,以优秀的学哥学姐为榜样,教务处前后四次聘请本届高三(原江声毕业)优秀学子来校座谈。学校分别于2月4日、5月16日、7月10日、7月29日四天,先后请陈家林、贺帆、陈实、李宇文、段楚红、陈广山、贺哲龙、王醴湘、刘吉等同学来校介绍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并先后请《湘潭日报》《湘潭晚报》“湘潭都市频道”《XX县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此举不仅成功地教育、感染了在校大批优秀学子,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大的正面影响,再一次提升了学校的声誉。

11、及时做好了颂扬、推介等宣传工作。本学期,教务处组织部分教师先后出好了系列专刊:期考光荣榜、梦圆名校 铸造辉煌、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优秀华人代表、神舟系列等。同时认真完善了图书馆、实验室、网站建设。特别是图书馆,一是建成了能同时供60个老师阅读的电子阅览室,二是在期末的一个来月里,组织图书馆和校长办公系统工作人员对所有图书进行清理、登记、贴签、造册、上架等工作。同时对网站的教研组这一板块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并评选出了地理、语文、英语三个优秀网站建设教研组。

二、扎实抓好了教研教改工作,努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继教鼓励教师自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校本培训,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语文组进行国家级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学校教科室进行“优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实效”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同时各备课组每周定时开展集体备课,并作有备课记录。本学期共上公开课120多人次,要求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学校领导25节以上。要求每节课都要组织评课,人人参与分享教学诊断,促使教师在教中学,在实践中领悟、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2、为了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组织了青年教师“我与江声同成长暨出师过关课”活动,学校有101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每位教师均表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态度科学严谨,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效果显著。此外,落实了师徒的听课评课活动,像谭照、汪兆、陈珍、张哲、周烁勋、苏艳平等青年老师都是听课几十节,并且有的一直坚持先听师傅的课,自己再上课。

3、组织了大部分教师先后去市一中、市二中、湘钢一中、市十六中等学校参观学习,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同时也为了推介自己,提升品位,学校多次承办了市县教研活动,有周烁勋、谭帆、周欣荣等老师给全县教师代表上了示范课,与会代表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4、为了使我校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我校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继续开展多媒体教学技能培训工程,分层次进行教师培训,每学期开展培训课,定期验收。本学期绝大部分的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大部分自制课件,自主操作,学生反响很好,其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

5、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便于教师随时充电。本期主要有班主任培训、普通话培训、信息培训、业务培训等。特别是语数外体四科,学校特意每周安排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让青年教师集中学习,并为其购置专门的学习资料。本期有谭文辉、何立军、张琦、张频、朱志光、倪峰、彭卫、许利群、胡林志、邓金梅、马霞、左铁军等老师为青年教师进行了业务辅导。并先后聘请了刘建琼、周大明、林向荣、陈红等教授专家来校讲学。

6、狠抓数理化生竞赛培训,数理化竞赛也再传捷报:全国《数学周报》杯数学竞赛中,我校9人获全市前10名,38人获一等奖;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囊括全市前10名,27人获一等奖;全国“天原杯”化学竞赛中,包揽全市前13名,28人获一等奖。其中c99李述成、c108何秋雨、c95胡逸等三位同学分别夺得数学、物理、化学竞赛的全市第一名。

7、继续认真落实兴趣小组的辅导、培训与参赛工作。本期有文学社出好了《江之声》《江声文学》等刊物;有音乐、美术兴趣小组参加了“艺术百佳”评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有科技小组成员参加XX市无线电测向比赛,获全市团体第一名;学校乒乓球队参加XX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获团体总分第四名;举重队参加XX省青少年举重比赛,获三个第二名,三个第四名,二个第六名,一个第七名,一个第八名;学校田径队参加XX省青少年田径比赛,获四金、二银、二铜,团体总分为97、25,居同类学校第一名;篮球队参加XX市篮球比赛,男女均获冠军。

8、在县一中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我校上一中实验班学生达105人,占县一中实验班人数的80%。另外获得优惠加分的学生有305人。1400多人参加中考,上县一中录取线的人数达588人,占县一中上线总人数的65%。上市一中录取线的人数为1001人,上省示范性高中录取线的人数为1228人,占参考人数的84%。发证率与普高录取率均为100%。

三、平稳高效地完成了新生录取和教师招聘工作

1、在董事会和学校行政、招生办的英明领导和精密部署下,经过宣传发动、重点摸查、报名、组织面试等一系列井然有序的工作,本期共收录新生1800多人,28个教学班。且今年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来自株洲、衡山、湘乡等外地的报各人数成逐年增长趋势。

2、根据学校办学需要,报董事会研究批准,并经过宣传发动、报名、资格审查、文化考试、面试和随堂授课等系列严格考核,今年共招聘教职员工12人。

四、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

1、教务处安排听课时发现个别教师授课内容与教案不太相符,可见有的教师并没有深钻教案和教材,没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备课,以至用教案时不熟练,有的则对课件不是很熟悉,用起来很费劲,以至影响效果。

2、检查作业发现个别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不规范。有的缺日期,有的批语太少,有的作业选题不精,有的数量过多或过少。

3、听课存在的问题:听课次数太少,不符合学校要求;听课笔记上连时间、任教者、听课人等必须记载的东西都没有写;大部分老师的听课本上没有评课记录;部分老师的听课记录内容少而且书写马虎;有用红笔书写的,不能作为资料保存。

总之,一学期来,因为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有全体师生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创建有特色的三湘名校,在时代的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我们还须再接再厉,再创新功。

又是一个学期结束了,本学期在汪勇校长的领导下,学校教导处继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实现“教育活动凸显主题,教研活动彰显特色”的工作目标而不懈努力。

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切实做好了以下五项重要工作:书香校园创建工作,体质健康深化工作,公开教学交流工作,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和教师专业培训工作。

一、书香校园创建工作

1、“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明”--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第1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祁教语【20xx】2号文件)精神,芦溪中心学校于20xx年9月11日下午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一次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此次比赛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激发了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的热情,而且也为我校实现“传承中华文明,打造书香校园”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2、“开展全民阅读、激发读书热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读书热情,使读书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持续推动“书香校园”氛围的形成,芦溪中心学校根据黄教基字【20xx】40号文件以及县局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征文比赛。20xx年9月18日,芦溪中心学校完成优秀学生习作的筛选、润色与上报工作。

3、“学画王讲故事、诵经典传美德”-- 为加强全县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优秀品格的形成和健康成长。20xx年10月26日,祁门县第八届少幼儿学“画王”讲故事比赛在祁山小学举行。芦溪中心学校二年级学生汪琦参加了少儿一组的比赛,获得优秀奖。

二、体质健康深化工作

1、“快乐教师节、健康新主张”-- 为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锻炼教职工的身体素质,芦溪中心学校借第29届教师节契机于20xx年9月10日下午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快乐节日、定义健康”的教职工乒乓球赛。此次活动充分激发了老师们的运动热情,增进了老师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2、“关注体质健康、提高全面素质”-- 20xx年10月22日,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全体教师的协同努力下,芦溪中心学校顺利完成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为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全面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芦溪中心学校高度重视,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早筹划,细实施,全检测。开学工作会议中就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纳入重点范围;迅速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充实了体育组成员并下载网络视频进行培训;添置与检测项目相关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格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三、公开教学交流工作

1、“关注课堂、体验成长”--为不断提高学校三教(教育、教学、教研)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20xx年11月5日芦溪中心学校主题为“关注课堂、体验成长”的公开教学活动正式拉来帷幕。本周是芦溪中心学校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研讨周,三堂课,三种类型、三种风格--胡海老师着重体现课堂创新的落实、汪美华老师重点展现电化教学的实效、戴娇倩老师特别注重语言情感的运用。

2、“同交流、共成长”--为了加强校际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11月12日芦溪中心学校校长汪勇率该校数学组教师一行七人来横联中心学校开展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共两个部分:观摩课堂教学、教师交流研讨。最后两校校长各自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表达了通过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双方教师共同成长的愿望。

3、“关心新教师成长、关注新课堂改革”--20xx年11月21日,县教研室主任胡时雨一行四人莅临芦溪中心学校开展新教师课堂教学考察工作。在芦溪中心学校校长汪勇的陪同下,考察组领导首先详细了解了新教师的工作学习环境,随后深入课堂,实践体验,参与了新老师李青云精心设计的英语课程教学。

4、“骨干教师展示教学、再掀学校教研热潮”--20xx年11月22日芦溪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圆满结束。“简洁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能、丰富的教学方法、活跃的教学氛围、精炼的教学语言。”芦溪中心学校江清明、邱卫东、江尚古、汪顺良四位骨干教师用精彩的课堂展示诠释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四节常规课,不但让学生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培养了情感,更为年轻教师树立了有效教学的典范。

5、“校际交流谋发展、教研互动促提升”--20xx年11月26日上午,祁山、祁红、芦溪三校携手,成功开展主题为“探讨学校发展策略、关注教师素质提升”的校际教研交流活动。活动分观课议课与经验交流两部分。芦溪中心学校胡海老师展示了一堂二年级语文课《我要的是葫芦》,课堂气氛活跃,在有趣的教学情境和精彩的师生互动中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相长。课后,三校24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观课感受与心得,并围绕授课教师胡海提出的语文课堂追求问题展开了议论,同时又在交流学校管理与教学教研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1、“梦圆中秋、关爱留守”--20xx年9月17日下午,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的“梦圆中秋、关爱留守”座谈会上,芦溪中心学校30名留守儿童不但在“我爱我家”对话发言中流下了思念的泪水,更在“我爱我校”的对话发言中露出了幸福的笑脸。此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留守儿童带去了温暖、带去了关爱,还让孩子们提前感受到了中秋节的快乐和学校大家庭的温馨。

2、“祁门公益爱满校园、爱心联盟情暖留守”--20xx年1月10日上午,祁门公益爱心联盟“天使号”班车来到芦溪中心学校,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年的第一份礼物,送上了新年的第一份祝福。短暂的校园捐赠活动结束后,天使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重点受助留守儿童的家中,为这个正在困难中的家庭,送上了新年最真切的最关怀和最真情的祝愿。芦溪中心学校与祁门公益爱心联盟温馨牵手,共同播撒的爱心种子,必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也必将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开出最鲜艳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本学期来我不仅担任13班的班主任,更重要的是二年级四个班的教学,女生辅导工作,还有工艺部的一些日常工作,在这较多的工作中,我投入我所有的热情,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刻苦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努力延伸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在今年的毕业设计二十多个系列中,工艺制作较为顺利的完成,还利用空余的时间完成加工业务。为了下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更好的发展,将以上的各项工作作如下的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

除了教课以外,我都融入在本班的学习管理之中,及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他们的老师、朋友、母亲,倾注我所有的热情和爱,教育他们怎样做人,怎样搞好学习,在这一片严、爱的气氛中,努力学习,并且顺利地安置他们的就业,未给学校带来任何困扰。

二、教学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首先做好课间的示范作品,做到没有教案不授课。

2、认真钻研授课教材,弄清教材的基本概念、结构,分析重点与难点,掌握制作的过程中的各种技巧与方法。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的知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教学方法:先做好课间示范作品,先理论后实践操作,并且加以指导。

20xx年上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我担任了高三78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即将过去的这一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下,我扎扎实实,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在高考中,我所教的班级考上了三个重点本科,三个一般本科和五个艺术考生。现将本期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

爱社会主义祖国,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敬业爱岗,任劳任怨,甘于淡泊,乐于奉献。

在业务能力方面,我做到下面几点:

一 扎实开展常规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 课前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在领会大纲精神吃透教材的情况下,细致分析所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大纲要求,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从而使备课有的放矢,提高备课质量。

2 课堂教学高效活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想方设法激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使预习工作落到实处,我总在每节课后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并教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于课前进行抽查,检测预习效果。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 注重课后复习检测。复习,检测工作在教学中很重要,复习可“温故而知新”,检测则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期教学中,我除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经常复习外,在课堂教学中,亦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尽量将前面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他们掌握前面所学知识。检测采用单元检测,月考检测的形式,通过检测,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工作。

二 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充实完善教学方法

1、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之中,激起学生听课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创造轻松课堂氛围。摒弃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单一教法,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精讲,提出适量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及复习资料,对于不懂的问题,学生可问老师,也可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给出适量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及老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 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

1、 广泛参阅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及报刊资料,努力钻研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并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2、 听取同仁课堂教学,取长补短,以资借鉴。

3、 积极参加组内教研课并认真参与评教议教。

4、 认真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提高理论水平和教研教改能力。

本学期,尽管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克服了许多困难。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我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人民教师

  • 索引序列
  • 杨卫东发表论文
  • 杨培东发表的论文
  • 施卫东发表sci论文
  • 叶卫东发表的论文
  • 邱卫东发表过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