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乐府学期刊投稿

乐府学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

乐府学期刊投稿

刘逸暄,北海人,北海师范大学2022届博士生。2019年9月入学,提前一年获得博士学历、学位。攻读博士期间主持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在《中国音乐学》《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乐府学》等C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广州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广东有4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广大(G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 [52]  、广东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是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州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私立广州大学创办的1927年,原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原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

截至2022年6月,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以及黄埔研院/研究生院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总建筑面积88.5万平方米;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043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951人。有在岗教职工3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15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42人;拥有8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7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74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1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5个、艺术类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2022年招生专业74%。

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博士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土木工程、统计学、教育学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6月,现有在岗教职工3217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0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1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8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优秀青年后备人才)195人。

教学建设培养模式“1234”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一个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开放式育人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内与课外的“两个结合”;讲台、实验室、科研平台的“三个开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模块+经典阅读+社会实践”“四年不间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4321”体育教育工程:即体育教育“四年不间断”,“课程、课外阳光跑(全覆盖)、社团/竞赛”三种体育教育模式并行,引导学生至少掌握两种运动技能,最终养成一生锻炼的习惯。“平台、课程、师资”三维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即教育教学实践平台“教务处、相关院系、团委三位一体”“认知课程、体验课程、创意课程三位一体”,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校外专家、朋辈小老师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质量工程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3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6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共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科研平台截至2022年,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3个。组建了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计算科技研究、大湾区环境研究等15个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2016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36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3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重点项目1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联合基金项目14项,重大研究计划2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声像灯光、减震隔震等一批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南海岛礁、故宫博物院等工程中得到充分应用;累计制定30余分国家、省及行业标准。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止到2020年12月,图书馆馆藏图书323.2711万册,报刊2006种,网络数据库72个(以总库计算),其中中文数据库36个,外文数据库36个。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档案馆馆藏约13余万卷(册),共5个全宗,分为党群、教学、科研、产品、基建、设备、外事、出版、财会、声像、人物、校史以及实物等共15个门类,主要以1953年后形成的各类档案为主;此外,还保存有在校学生个人人事档案3.3万余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试试卷等3.3万余册。学术期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有廉政论坛、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大湾区文化研究、后理论转向、后理论与后人类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等栏目,侧重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稿件,廉政论坛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并获首届“名栏建设成就奖”。先后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来源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刊,被MR、CA、CSA、AJ、ZBI、UIPD等国际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先后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称号。《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注重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重点刊发生物计算技术方面的稿件,先后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称号,并被MR、CA、CSA、AJ、ZBI、UIPD等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电镀与涂饰》《电镀与涂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广东省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连续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CSSCI来源集刊,并于2014、2015和2016年连续三次获得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集刊奖(优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刊物每辑分别设置三到四组不等的研究专题,并常设“其他专题”发表相关研究成果。《乐府学》《乐府学》集刊创办于2006年,2017年1月被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研究中心纳入CSSCI来源集刊,先后设有“文献考索”、“音乐考察”、“文学研究”、“名篇解读”、“唐后乐府”、“年会专稿”等栏目。《中国不动产法研究》《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集刊,为中国房地产法律实务研究论坛纸质版定期刊物,每卷设有论坛聚焦、理论探索、实务聚焦、域外采风等栏目。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12月,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4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28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企业安全集团、广州越秀集团等71家企业单位新建合作关系。

1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评 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2期2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伏俊琏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3 文天祥爱国词略论 单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03期4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 丁宏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5 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 丁宏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6 先秦的祝祷辞、嘏辞及贺辞 董芬芬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7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伏俊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8 周绍良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伏俊琏 敦煌学辑刊 2009年4期9 《九歌》文体新论 韩高年 兰州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10 春秋卿大夫的文献整理及其文化意义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2期11 李梦阳诗文集流传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 郝润华 凤凰出版社 2009年7月12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5期13 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 雷恩海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1期14 李梦阳集版本考——《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 郝润华 澳门近代文学学会编辑出版 2009年4月15 谈谈佛教与山水 郝润华 文史知识 2009年6期16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马世年 文学遗产 2009年01期17 《吴礼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雷恩海 聊城大学学报 2009年4期18 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李广田的《引力》 邵宁宁 文艺争鸣 2009年01期19 突破:从研究敦煌艺术再生开始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3期20 李学勤主编标点本《毛诗正义》点校献疑 赵茂林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6月17辑21 《幸南容墓志铭》非柳宗元所作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22 英国汉学家龙彼得发现的三种戏曲文献 李占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1期23 鲁迅戏剧评论的涉笔视野与蕴意指向 李占鹏 《飞天》 2009年3期24 梅兰芳兰州巡演回望 李占鹏 甘肃文艺 2009年1期25 中国文学:革命后与后革命 王建疆 探索与争鸣 2009年02期26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 杨晓霭 乐府学 2009年月12月5辑27 王绩《游北山赋》注释正补《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文集 杨晓霭 文史出版社 2009年6月28 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 杨晓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29 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兼谈“楚辞”的类目设置问题 杨晓斌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7月30 说“喝水” 王晶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李宝通:著有《唐代屯田研究》、《简牍学教程》,参编《简牍学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甘肃省志·大事记》等。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宦官》、《朱元璋传》等,主编《中国古代史论萃》、《西北史研究丛书》、《西北开发史研究》等。李并成:独著、合著专著十多部,主要有《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瓜沙史地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大漠中的历史丰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5)、《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0年)、《敦煌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7)等,并主编《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等。 在《求是》、《考古》、《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中国史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敦煌学辑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农史》、《中国科技史料》、《中国沙漠》、《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不少论文被《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史研究动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国agrindex、俄罗斯《科技情报》等刊物摘录、转摘。《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甘肃日报》、《欧洲时报》、《华声报》以及新华社对内对外广播几次专题报道他的有关成果。李清凌: 合著《隋史新探》等,专著《西北经济史》,《元明清治理甘青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和实践》,主编《甘肃经济史》获甘肃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兴陇奖”二等奖,主编《西北通史》第三卷,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史学论丛》多期。何双全:专著《居延新简》、《居延新简释粹》、《散见简牍合辑》,《双玉兰堂》上下集,主编《汉简研究文集》和《秦汉简牍论文集,发表论文40余篇,1993年成立国际简牍学会,并成为第一届会长,出版《国际简牍学会刊》1-5辑。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要论》,《承受不起的战争——丘吉尔的坚韧与帝国的崩溃》。李怀顺:专著《甘宁青考古八讲》尚季芳:专著《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 序号 论 文 名 称 作 者 发表刊物 时间 1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评 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2期 2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伏俊琏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3 文天祥爱国词略论 单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03期 4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 丁宏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5 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 丁宏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6 先秦的祝祷辞、嘏辞及贺辞 董芬芬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 7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伏俊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8 周绍良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伏俊琏 敦煌学辑刊 2009年4期 9 《九歌》文体新论 韩高年 兰州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10 春秋卿大夫的文献整理及其文化意义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2期 11 李梦阳诗文集流传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 郝润华 凤凰出版社 2009年7月 12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5期 13 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 雷恩海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1期 14 李梦阳集版本考——《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 郝润华 澳门近代文学学会编辑出版 2009年4月 15 谈谈佛教与山水 郝润华 文史知识 2009年6期 16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马世年 文学遗产 2009年01期 17 《吴礼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雷恩海 聊城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18 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李广田的《引力》 邵宁宁 文艺争鸣 2009年01期 19 突破:从研究敦煌艺术再生开始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3期 20 李学勤主编标点本《毛诗正义》点校献疑 赵茂林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6月17辑 21 《幸南容墓志铭》非柳宗元所作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22 英国汉学家龙彼得发现的三种戏曲文献 李占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1期 23 鲁迅戏剧评论的涉笔视野与蕴意指向 李占鹏 《飞天》 2009年3期 24 梅兰芳兰州巡演回望 李占鹏 甘肃文艺 2009年1期 25 中国文学:革命后与后革命 王建疆 探索与争鸣 2009年02期 26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 杨晓霭 乐府学 2009年月12月5辑 27 王绩《游北山赋》注释正补《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文集 杨晓霭 文史出版社 2009年6月 28 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 杨晓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29 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兼谈“楚辞”的类目设置问题 杨晓斌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7月 30 说“喝水” 王晶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31 敦煌文学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内涵 王晶波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1期 32 兰陵萧氏思想信仰分析 杜志强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33 关于侯景之乱的 几则史料释证 杜志强 辽东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34 清人题咏《桓上草堂图》《松林读书图》述论 漆子扬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年04期 35 应劭《姓氏篇》产生背景及清人辑本状况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20期 36 《潜研堂诗续集》有关甘肃诗人邢澍的几首作品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10期 37 张澍经学成就概述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38 张澍的金石学姓氏学成就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39 张澍文学成就概述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0 张澍《二酉堂丛书》的学术价值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1 清代史学家张澍五种方志著述论略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2 钱大昕题赠甘肃学者邢澍的诗作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10期 43 钱大昕两首佚诗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1期 44 冯国瑞先生著述考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2期 45 冯国瑞先生简谱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2期 46 邢澍著述考录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3期 47 邢佺山先生年表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3期 48 应劭《姓氏篇》产生背景及清人辑本状况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2期 49 试论先秦儒道两家在文学理论探索上的成就 赵逵夫 江西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50 屈原的名、字与《渔父》《卜居》的作者、作时、作地问题 赵逵夫 兰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51 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 赵逵夫 人文杂志 2009年2期 52 论矒瞍、俳优在俗赋形成中的作用 赵逵夫 陕西师大学报 2009年08期 53 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 赵逵夫 文史 2009年08期 54 再论《惜往日》《悲回风》的作者问题 赵逵夫 文献 2009年08期 55 《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序 杨晓斌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 56 读杜甫的《天河》、《牵牛织女》等诗 赵逵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57 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 赵逵夫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年02期 人才培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简况

11078是广州大学招生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简称广大(G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广东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是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广州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私立广州大学创办的1927年,原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原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

截至2021年6月,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以及黄埔研院/研究生院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总建筑面积88.5万平方米;拥有8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前身溯源

广州大学

1927年3月3日,陈炳权、金曾澄、王志远等人创办私立广州大学。定校训为“博学笃行”。私立广州大学成立初期,设文学院、法学院和预科。

1928年,广州大学接受私立广州女子中学,设附属中学部,校址在广州市天香街,男女生分班授课。9月,迁校舍于广州市文德路19号,增设高中班。

1930年8月,购买东横街旧警署,改建为大学部校舍。

1931年11月28日,私立广州大学经国民政府政务委员会核准备案。

1937年,接受教育部委托,开办计政职业训练班,分别在澳门、九江、曲林、桂林、台山分设计政班。

1938年2月,广州大学在香港荃湾设分校,8月,分校迁九龙油麻地。10月,广州失守,学校迁至开平沙朗乡。当年在澳门白马行街设立附属中学及计政班,收容失学青年。

1939年,增设社会学系及会计学系;推选孔祥熙为名誉校董。

1941年,师生捐献建国储金多达50余万元,教育部以广大捐献爱国储金成绩特优,列为全国大学之冠,4次电令嘉奖。有在岗教职工3206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18人。

1942年,受民国政府财政部直接税局委托,广州大学代办税务训练班。

1943年,全校师生为支援前线,踊跃捐款,购机一架,命名为“广州大学号”,由教育部呈奉国民政府,受到国民政府特别嘉奖;蒋介石特为广大题词:“化溥岭南”。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广州大学复员广州,在东横街原址复课。陈炳权在美国结束战时经济考察工作后,为广州大学募捐基金,兴建华侨堂、文化堂、全美至孝笃亲纪念堂、理工实验场、图书馆等建筑。

1948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广州大学成立经济研究所,招收经济学硕士。是年私立广州大学及附属中小学、分校已有在校生1.4万余人,其中大学部有2800多人。

1949年上半年,全校以大学部为主,设立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及附设会议专修科、计政训练班,附属中学及小学,并在香港、澳门、台山设立“广大中学”。将沙河白云山麓60多亩校地辟为农场。

1951年初,广州大学与市内的国民大学、文化大学、珠海大学、岭南大学、广州法学院、南方商业专科学校合并改组为华南联合大学。民国时期的广州大学,毕业生达1万余人。

1952年,华南联合大学(其中的原私立广州大学于1983年复校)撤并。

1983年4月,广东成立广州职业大学,学校属短期、职业性大学专科,学制文科2年、工科3年,不包分配。是年10月,恢复广州大学校名,由时任广州市市长叶选平兼校长。

1987年6月,广州大学定为副厅级建制。

1992年,香港裕达隆有限公司张松先生、黄彩霞女士向广大捐款3800万港元,建成裕达隆大厦,作为办公、教学综合楼。

1993年1月,广州市教育委员会发文同意“广州大学可与原私立广州大学的关系衔接。”

1996年4月,经济系承办广州大学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培养商学硕士研究生项目。11月2日,举行“广州大学与原私立广州大学衔接大会”。

广州师范学院

1958年,为适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急需师资的需要,广东于1958年8月正式成立广州师范学院,隶属广州市委领导。

1961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广州师范学院与广东师范学院合并,归由市委、市人委领导。

1961年9月1日前,两校初步完成合并工作,校名仍用广东师范学院,属全日制高等师范学校,省重点高校之一。

1962年7月起,停止招生,规模逐渐缩小。1964年7月,根据上级指示,调整停办下马。

1978年12月,教育部下文同意广州师范学院复办。

1979年2月,市革委会正式发出通知,广州师院归口广州市文化教办公室,按局级单位管理。

1983年,学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立社会心理学硕士点,次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5名。

1986年8月,广州师院按广州地区省属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同等规模和待遇,列为厅级单位。

1993年4月,广州师院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扩大办学规模,由2000名本科生扩大到4000名本科生。

华南建设学院(西院)

1986年5月,广州市政府决定,在广州市城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

1987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由广州市建委负责投资办学。

199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与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联合办学,成立华南建设学院。原广东省建设工程专科学校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隶属广东省建委;原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为华南建设学院(西院),隶属广州市建委。同年9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开始对外招收本科生。

1995年4月,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华南建设学院(西院)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州教育学院

1953年,广州市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创办。是年定名为广州教育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为主的高等院校。

1958年,更名为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1968年,“文革”中,更名为广州市人民教育学院,沦为培训班。

1978年,恢复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名称。

1983年4月,定名为广州教育学院,为师范性质的成人高校,承担在职中学教师及行政人员继续教育任务。

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1985年,广州市政府决定依托广州教育学院创办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学,融培养与培训与一体。同年9月,广州市政府将龙洞宾馆移交学校使用。

1994年,开始招收中文、数学、英语等本科专业。

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纺织学院

1975年,广州纺织机械厂职工大学创建。

1985年,由广州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正式接管,并由国家教委批准校名为广州纺织工业职工大学。

1991年,为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经国家教委及广州市政府批准再次更名为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纺织学院。同年广州市批准纺院为"广州市纺织服装继续工程教育基地"。

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电信学院

1975年,广州市电信局职工大学成立。

1992年,加入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后更名为"广州市联合职工大学电信学院"。

1997年,电信学院挂靠广州业余大学招生42名,专业为通信技术。

1998年,电信学院继续挂靠广州业余大学招生36名,专业为通信工程。

广州市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

1960年,广州市建筑工程局业余工程学院创办。

196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1966年停办。

1973年,复办改名"七.二一工人大学"。

1980年,更名为广州市建筑工程局职工大学。

198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广州市建筑总公司职工大学。

合并发展

2000年4月24日,教育部同意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广州教育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等五所广州市属高校及教育资源,合并组建新的广州大学。7月11日,举行新广州大学组建成立大会。新广大取原广州大学和广州师范学院之校训,定新校训为“博学笃行、与时俱进”。

2003-2005年,建成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

2004年9月,广州大学首批进驻大学城校区,次年整体搬迁大学城。学校将广园、起义路、麓湖、龙洞等4个校区归还市政府,保留桂花岗校区。

2005年,广州艺术学校、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成建制划归广州大学。

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广州大学被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10月,广州大学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5年,广州大学被列入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试点改革单位。

2015年6月,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入选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11月,入选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020年,广州大学成立黄埔研究院,打造“信息+智能”创新枢纽。落户中新广州知识城科教创新园区,分两期建设。二期正式启用并正常运行后,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学习研究人员将达到5000人。

2020年10月29日,成为广东省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管理研究联盟理事单位。

2021年4月,“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2021年8月18日,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2021年8月18日,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2年4月13日,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揭牌。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7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1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9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9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和2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省“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6个市级重点学科。

博士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土木工程、统计学、教育学

重点学科

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土木工程、数学、网络空间安全、统计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

省级重点学科项目

数学、土木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学、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态物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现有在岗教职工3217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0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1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7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8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优秀青年后备人才)195人。

教学建设

培养模式

“1234”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即一个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开放式育人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内与课外的“两个结合”;讲台、实验室、科研平台的“三个开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模块+经典阅读+社会实践”“四年不间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321”体育教育工程:即体育教育“四年不间断”,“课程、课外阳光跑(全覆盖)、社团/竞赛”三种体育教育模式并行,引导学生至少掌握两种运动技能,最终养成一生锻炼的习惯。

“平台、课程、师资”三维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即教育教学实践平台“教务处、相关院系、团委三位一体”“认知课程、体验课程、创意课程三位一体”,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校外专家、朋辈小老师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3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6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共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获得了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学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组建了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计算科技研究、大湾区环境研究等15个科研团队。

研究成果

2016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36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3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重点项目11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联合基金项目14项,重大研究计划2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立项共20项(其中:2020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3项;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1项;2018年“城镇公共安全立体化网络构建与应急响应示范”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获国家级重大重点社科项目立项共29项。2019年获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立项3项。2020年获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2020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饮用水健康风险识别与控制原理”。

2016年以来,学校获得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社科奖励57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3162项,授权专利1388项。高水平科研论文不断涌现。陆续在《Nature》、《Science》、《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2016年以来共发表SCI/SSCI论文6255篇,2018年度增长率高达139%。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声像灯光、减震隔震等一批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南海岛礁、故宫博物院等工程中得到充分应用;累计制定30余分国家、省及行业标准。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20年12月,图书馆馆藏图书323.2711万册,报刊2006种,网络数据库72个(以总库计算),其中中文数据库36个,外文数据库36个。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档案馆馆藏约13余万卷(册),共5个全宗,分为党群、教学、科研、产品、基建、设备、外事、出版、财会、声像、人物、校史以及实物等共15个门类,主要以1953年后形成的各类档案为主;此外,还保存有在校学生个人人事档案3.3万余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试试卷等3.3万余册。

学术期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有廉政论坛、灾害风险与公共安全、大湾区文化研究、后理论转向、后理论与后人类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等栏目,侧重刊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稿件,廉政论坛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并获首届“名栏建设成就奖”。先后入选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来源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刊,被MR、CA、CSA、AJ、ZBI、UIPD等国际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先后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注重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重点刊发生物计算技术方面的稿件,先后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广东省“特色科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称号,并被MR、CA、CSA、AJ、ZBI、UIPD等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收录。

《电镀与涂饰》

《电镀与涂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广东省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连续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CSSCI来源集刊,并于2014、2015和2016年连续三次获得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集刊奖(优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刊物每辑分别设置三到四组不等的研究专题,并常设“其他专题”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乐府学》

《乐府学》集刊创办于2006年,2017年1月被南京大学中文社科文献索引研究中心纳入CSSCI来源集刊,先后设有“文献考索”、“音乐考察”、“文学研究”、“名篇解读”、“唐后乐府”、“年会专稿”等栏目。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集刊,为中国房地产法律实务研究论坛纸质版定期刊物,每卷设有论坛聚焦、理论探索、实务聚焦、域外采风等栏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4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28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企业安全集团、广州越秀集团等71家企业单位新建合作关系。

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设成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了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进一步在国际学术资源、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展开合作;先后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逐步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淡江大学工程机构灾害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每年派出约1200名学生赴剑桥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西澳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大学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

据2020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全校在读港澳台生共493人,其中香港籍学生413人,澳门籍学生44人,台湾学生36人。2000年,学校与“香港普通话天地”机构合作,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普通话学习推行计划;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互访、参加学术会议及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每年约有300名来自香港的青年学生到广东大学开展交流活动。1996年,学校与台湾屏东师范学院建立了两岸首个公立高校间的姐妹校关系;2015年始,与台湾相关高校轮流举行两岸农村治理研讨会。

浙江政府期刊投稿

想要让自己的文章出现在媒体网站除了投稿还可以找人代发,因为编辑不知道你,但是和很多推广公司是有合作的,我找推一手进行过合作,进行软文代发,效果很好,价格也不高

2个月。给报纸投稿短平快,有的头天投稿,第二天就能见报,慢的也不会超过半月。字数一定要控制在700到1500字之间。杂志用稿回复慢,夏天的时候,编辑已经在组稿冬天的了,要打提前量,字数要在1500以上最好是3000字到5000字之间。普刊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比如现在是3月,现在都是征收四月的稿件,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在2到4个月,现在大部分本科学报基本都是安排的六七月的版面。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在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一个月。三月安排的话,一般上要十月十一月的版面了,以此类推。

教育类报刊杂志投稿地址:报纸类《中国教育报》:北京海淀文慧圆北10号 《考试报》:海南海口五公祠后路14号 571100《中学生学习报》:河南郑州工人第一新村 《学习报》:山西太原建设南路15号出版大厦 030012《中学生理化报》湖南长沙左家垅桃花坪1号 410012《学习方法报》:山西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 030031《中学生科学报》:北京海淀北洼路43号 《中国中学生报》:北京朝阳左家庄北里5号 《教师报》:陕西西安药王洞119号 《教育导报》:四川成都陕西街26号 610041《教育时报》:河南郑州顺河路11号 《中国教育时讯报》:北京海淀文慧圆北10号 《德育报》:山西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 《教育信息报》:浙江杭州文三路求智巷5号 《现代教育报》:北京海淀北三环西路11号 杂志类《上海教育》: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 《人民教育》:北京海淀文慧圆北10号 100088《班主任》:北京北四环东95号 100101《班主任之友》:湖北武汉武昌武珞路9号 《现代中小学教育》:吉林长春人民大街138号 《教育探索》:黑龙江哈尔滨南岗中兴街19号 《素质教育》:北京9666信箱 《高中生》:湖南长沙彭家井11号 《中学生》:北京朝阳左家庄北里5号 《成才之路》:黑龙江哈尔滨太平区南直路和平小区35楼 《中小学管理》:北京西城德外什坊街2号 《教育文汇》:安徽合肥屯溪路435号省人大联合楼8楼 《教师博览》:江西南昌洪都北大道96号 《教育科学研究》:北京朝阳北四环东路95号 《考试》:北京永安路106号 《现代技术教育》:北京清华大学电教中心 /chn/cbw/index.htm《教育仪器与实验》: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35号 《招生考试通讯》:辽宁沈阳和平区北区马路37号 《课程 教材 教法》:北京沙滩后街55号 100009《高考》:辽宁长春建设路43号 《教学与研究》: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59号 《数理化解题研究》:黑龙江哈尔滨外景阳大街47号 150020《理科考试研究》:黑龙江哈尔滨滨河兴路50号 150080《中国考试》: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39号 《教学与管理》:山西太原黄陵路西巷5号 《课堂内外》:四川重庆渝中区双钢路3号 《数理天地》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37号 《数理化学习》:黑龙江哈尔滨和兴路50号 150080《中学生理科应试》:黑龙江哈尔滨师大 《中学理科》:广西南宁建政路37号 530023《中学生百科》:湖南长沙韶山北路643号 《中学物理》:黑龙江哈尔滨和兴路50号 150080《中学物理教学参考》:陕西西安陕西师大 《物理教学探讨》:四川重庆北碚西南师大 400715《物理教学》:上海中山北3663号华东师大 200062《物理教师》:江苏苏州大学 215006《物理通报》:河北保定合作路1号 071002《电化教育研究》:甘肃兰州安宁东路805号 《中小学电教》:吉林长春湖园路1号 教育类报刊投稿地址报刊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信箱人民教育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8北京教育 北京市8032信箱 100088 辽宁教育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 110031 小学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吉林教育 长春市西长春大街95号 130042 山西教育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天津教育 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 300113 黑龙江教育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5号 150080 陕西教育 西安未央区纬26街中段 710016 湖南教育 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 410008湖北教育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 430079 四川教育 成都市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6楼 610041 江西教育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 330046福建教育 福州市鼓屏路162号省教育厅二楼 350003 上海教育 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 200050 江苏教育 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 210013中小学数学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楼 100037中小学教材教学 北京沙滩后街55号 100009课程.教材.教法 北京沙滩后街55号 100009小学语文教学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小学教学参考 南宁市建政路37号 530023**小学教学研究 南昌市沿江北路40号 330008 特区教育 深圳市人民北路深中街头16号 518001江苏教育研究 南京市中山北路259号 210003 班主任 北京北四环东路95号 100101 **班主任之友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珞路9号 430060 中小学音乐教育 杭州市建德路9号 310006科学课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 430079 小学德育 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楼一楼 510631 南通教育研究 南通市人民中路161号五楼 226001教育艺术 北京804信箱 100037**小学青年教师 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 河北教育 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 050061环境教育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100036 **教学月刊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 教育科学研究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 100101中国校外教育 北京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心 100035 现代中小学教育 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 130024 现代特殊教育 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 210013 中小学管理 北京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100011 学科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100875中小学教学研究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2号 110032 海盐教育科研 海盐新课改杂志 嘉兴教育 中国教师报 (详见下面“相关信息”)浙江《教育信息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 全国各地教育类报刊(学生)投稿地址一览表报刊名称 编辑部地址 邮编 电子信箱作文周刊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鼓楼东路26号 041000 中国儿童画报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北里5号楼 100028少年日报 长海长宁路491弄36号 200050中国少年报 北京左家庄北里5号楼 100028少年儿童故事报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路9号 310006 农村孩子报 安徽省宿州市东仙桥街南区五楼 234000 小学生阅读报 长春市人民大街173—1号 130022 少年之友报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 232001 语文辅导报 辽宁省铁岭市邮政局第58号信箱 112000少年先锋报 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76号 400020 EMAIL— EMAIL—少年科普报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新华大街18号 113006 作文评点报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师院路8号(甲) 13600 少年智力开发报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822号 050081关心下一代周报 江苏省南京市梅园新村大悲巷12号 210018 江海晚报“南通教育”南通市人民中路161号 226001小龙人报 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109号 750004 语文报 山西太原市广场收投局12022信箱 030012 (低幼版) (故事版)语文报(小学版)山西太原市双塔寺街124号1107室 030012 小学生学习报 河南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 作文编辑室:小学生拼音报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中街29号 100061 小学生世界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 310012 少年文学 武汉市长江日报路特1号 430015学习方法报 山西省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030031读写知识 北京市西城区东新开胡同67号 100035百家作文指导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央大街 163712

浙江《江南》(影响力不是太大)主办单位:浙江省作家协会主 编:张晓明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环城西路91号省府4号楼11层邮政编码:310006以下是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北京:《北京文学》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社 长:章德宁主 编:赵金九地 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邮政编码:100031《当代》主管单位: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社 长:聂震宁主 编:刘玉山地 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邮政编码:100705《人民文学》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主 编:韩作荣地 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邮政编码:100026《诗刊》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主 编:高洪波地 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邮政编码:100026《中国作家》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 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5号邮政编码:100013河北《长城》主管单位:河北省文联主办单位:河北省作家协会 河北恒利集团公司主 编:刘小放地 址: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邮政编码:050021湖北《长江文艺》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社 长:刘益善主 编:刘益善地 址:武汉市武昌东湖路翠柳街1号邮政编码:430077电 话:辽宁《当代作家评论》主办单位:辽宁省作家协会社 长:秦秋田主 编:林建法地 址: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邮政编码:110041《作家》社 长:马晓晴主 编:宗仁发地 址:中国长春人民大街167号邮政编码:130021南京《当代外国文学》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主办单位: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译林出版社社 长:杨金才主 编:杨金才地 址:南京汉口路22号南大外国语学院邮政编码:210093《钟山》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社 长:赵本夫主 编:赵本夫地 址:南京颐和路2号邮政编码:210024《译林》主办单位:译林出版社社 长:王理行主 编:竺祖慈地 址:南京市湖南路47号邮政编码:210009广州《花城》主办单位:花城出版社主 编:肖建国地 址:广州市水荫路11号邮政编码:510075上海:《收获》主管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主 编:巴金(原)地 址:上海巨鹿路675号邮政编码:200040《上海文学》主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市<<劳动报>>社主 编:蔡翔地 址:上海市巨鹿路675号邮政编码:200040海南《天涯》主办单位:海南省作家协会主 编:蒋子丹地 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1号楼6层邮政编码:570203四川《当代文坛》主管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主 编:罗勇地 址: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85号邮政编码:610012这些可都是巨牛级的啊!

数字政府投稿期刊

是有的。除了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政务专业委员会,其他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也都成立了数字政务委员会或相关机构。例如,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化委员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数字政府分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城市设计研究中心等,这些机构都是专门从事数字政务相关领域的行业协会或专业委员会,旨在加强行业交流、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水平。如果你从事数字政务行业,可以考虑加入相关协会或委员会,参与行业交流、分享行业经验、扩展社交渠道,促进个人和公司的发展。

呵呵,情况就是这样,通信类的吗,给你推荐一下吧,58期刊网的《信息系统工程》,再网上一搜就可以出来了

请到“万方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或“中国知网”查询。上面那位回答者是用假冒期刊来欺你,他推荐给你的杂志是冒充真期刊的刊名。刊号,但提供的杂志社地址、电话、电邮都是假冒杂志社的,慎防。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网站有各杂志社真正的地址、电话、网址等信息。现在假期刊很多,鉴别真假期刊的方法是:1.首先必须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核实期刊的刊号、主管部门、主办单位。(以上信息正确仍不能保证是真期刊,因为假期刊会冒充真期刊的信息)2.在该期刊出版地所属的省新闻出版局政府网站(如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查询该期刊的编辑部地址等信息(此信息最准确)。3.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查询期刊的编辑部地址、电话、邮编、电子邮箱等信息。4.文章发表后可以在“中国知网”查询到。5.可向该期刊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咨询期刊详情(注意不是向期刊编辑部了解详情)。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详情问: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经济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中国职称大学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农经(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审计、统计、政工、工程、教.....)师论文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注意,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

政府期刊投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既然确定要写一篇省级期刊的论文,就要明白论文写作就要以“能发表”为导向,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不要想着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写出创新的论文,写出对学术有巨大贡献的论文。根本不可能。要真写出这样有价值的论文,就没必要投省刊了,干脆出门左拐,直接投核心就好。况且中国目前的省级期刊论文,没有哪个敢站出来说,我们的论文有创新。大多数的论文还是相互参考,相互借鉴,没什么实质意义。很多学生在写论文之前,总是担心自己写的论文质量太差,发表不了省级期刊,一直迟疑,难以下笔。还有一些学生即使是写出了论文,也不敢去投稿,还是担心自己论文的质量问题。但对于本科生来说,省级期刊论文发表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你懂得了论文写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需要注意哪些规范,按照什么样的格式写,如何整合总结归纳前人研究,如何用学术话语表达观点等等。也为毕业论文提前做好铺垫。这些才是本科生发表省级期刊最大的意义,其次才是内容的考究。总的来说就是:以能发表为导向,范式第一,内容第二。明白了这点,你才能将论文发表这件事从你的认知圣坛上请下来。才能敢于下笔,敢于投稿。知道了论文发表的导向,破除了心理对于发表省级期刊的迷信,就想去写,敢去写了,接下来就需要开始真正考虑如何写论文这件事本身了。但是在写论文之前,还有个重要的工作需要去做。就是要了解学校要求我们发怎么的期刊。换句话说,我发什么期刊,才能加分,才能评奖,才能保研呢?这个直接关乎到你发出来的论文管不管用的问题。

有公式、有图、有表比较容易发表些,论文首先符合发表要求。

1、当代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当代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国家政府期刊投稿

这东西都是找个代理发了,自己省心省力。之前我自己投稿基本没啥消息可能是我的文章质shu量不行吧,主要也没时间好好去写。后来也都是包办的。我当时发的是省级的期刊,我们单位要求省级就行了,不过流程基本都一样,国家级的可能贵一点。流程什么的你要不去问问,我也不记得了,好像先给部分在给一部分。分两次给。在壹品优刊网弄的,你要不问问,主要是这个东西提前准备,我当时就准备晚了以为一个月就行了结果要半年多的周期。

1.找到合适你的国家级的期刊。如何判定期刊是否是国家级呢,主管主办单位是国家级的就是国家级期刊。2.准备论文,确保你的文章是质量还可以的,是足够刊登到国家级期刊上的,文章重复率控制在20%内。3.投稿。准备就绪之后,就是投稿了。一般国家级期刊审稿在1-2个月。2个月之内没有回复就是没有采纳。3.如果想快速发表,找一些论文代理机构,比如淘淘论文网这种,可以在2-3个月发表出来。

国办政务公开工作交流刊物是一个政府机构的官方刊物,主要用于宣传政务公开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如果您想给该刊物投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索引序列
  • 乐府学期刊投稿
  • 浙江政府期刊投稿
  • 数字政府投稿期刊
  • 政府期刊投稿要求
  • 国家政府期刊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