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个人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个人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发布时间:

个人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小红书App标记我的生活打开看看淘淘论文淘淘论文关注发论文必须有通讯作者吗?发论文必须有通讯作者吗?发论文没有通讯作者怎么办?有的作者想要发表论文,但是没有通讯作者,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表于是来咨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发论文作者可以有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当然也可以有独立作者。一般来说必须得是对论文有贡献的人才可以署名。如果没有贡献就署名,这属于学术不端。等于侵占了别人的学术成果,并不值得提倡。很多作者发论文的时候都不知道通讯作者这一栏怎么写,因为有的作者是没有导师指导的,只是自己发的小论文。那这一块要怎么写呢?其实很简单,没有你就不写,就是你一个人兼任了就完了,通讯作者主要是表示,如果编辑要联系的话,能找到作者,一般多见于多位作者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来跟编辑联系。所以顾名思义叫做通讯作者。而如果是多人发的论文,那么通讯作者往往是由老师来担任的,通讯作者要担负责这篇论文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有的时候还要承担版面费。这种情况常见于学校课题组里面有导师为主导带领几个学生一起发表的论文,有的时候也算是课题组的成绩。拿了基金的话,这也算项目的成绩。但是很多作者他没有这种情况他可能还是本科生,或者他在读研就是平时发的一篇小论文,本科生是不存在导师制的。可能是为了保研,可能是为了拿奖学金发的一篇小论文,有可能老师看过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老师看过,他就是自己写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非得生拉硬凑一个通讯作者出来。直接自己就成为独立作者就完了,反正只有你一个人编辑想找你也很方便。但是到了硕士和博士阶段,这个情况可能就会不一样了。一般来说到了这个阶段,论文就会比较重要。往往都需要导师的指导,那么特别是毕业论文,这种老师不挂名不签字你都毕不了业。哪怕运气不好遇到了放养型的导师,他什么都不管,但是也得有他的签字,他得担任通讯作者学生这篇论文才能够达到毕业条件。那么发表论文的时候。就得带上导师的名字,他得认可他得签字,或者说他有知情权,不可能说偷着发了一篇论文还带上导师的名字,如果这种情况被导师知道的话,他完全可以要求撤稿。所以发论文不是必须得有通讯作者,在发普刊的时候经常就没有通讯作者,但是发表核心期刊期刊或者是SCI期刊的时候,或者一些等级比较高的期刊,那么可能是需要通讯作者的,这个就看作者的个人情况而定了。发布于 01-05说点什么...11分享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顾名思义就是论文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作者,一般的论文都是导师放在前面的。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应该说,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省略了通讯作者。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希望能帮到你~

据学术堂了解,首先,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一点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但这一点常有例外。例如,不少导师在为顶级学术刊物撰写论文时,往往亲自执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体的学生放在第一。近年来,在各顶级学术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是现体制下看重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很难分清谁的贡献更大。再说说通讯作者。设置通讯作者,其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论文作者联络。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地址),作为通讯作者。同时,通讯作者也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和经验。在目前科学界的评价体系中,通讯作者被看作是论文学术credit的所有者。在多个课题组平等合作、贡献相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共同通讯作者。对于一篇论文,其学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这点非常难说。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学生,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对於比较资深的如课题组成员,如高年级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的工作独立性较强,作为第一作者往往对于学术思想的贡献也很大。就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这方来说,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经费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常常无暇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提出具体研究思路的人。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比如说,欧美的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个做纳米材料的大老板,从来都是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欧洲一个做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组,则是学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导师并不在文章上打星号。尽管从选题到具体工作和论文修改,导师都是很负责地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我在论文署名上大致按照这样的原则:(1)尽量由完成主要工作的学生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如果工作的完成过程中,其他学生(或博士后)的贡献有限,那么我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其他学生根据贡献放在后面;(3)如果除第一作者外的其他学生对本工作也有较大的贡献,那么依照贡献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作者等,我的署名在这些学生的后面;(4)如果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校内其他老师的参与,那么哪个老师的贡献较大,就作为通讯作者,同时名字出现在其他老师的前面。

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论文的第一作者必须是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和直接创作者(初稿撰写人), 同时又是作品的直接责任者, 享有更多的权利, 承担更多的义务。在没有特别声明的前提下, 第一作者就是论文的第一权利、第一责任和第一义务者。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是论文的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最重要的责任者,更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知识产权拥有者、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而且在论文发表后,对于读者针对论文提出各种问题时能与之讨论和联系的作者。通讯作者通常是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在论文的投稿和发表过程中,通讯作者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凡是在文章内注明通讯作者的稿件,与稿件相关的一切事宜,包括邮寄收稿单、退稿、退修稿件、校样、版面费、稿费等,均与通讯作者联系。二者相比,通讯作者对发表论文所承担的责任更大,需对论文中涉及的方法、过程、结果、观点等任何问题进行解答,并有对论文的作者排序、论文发表、论文撤稿的决定权。

小红书App标记我的生活打开看看淘淘论文淘淘论文关注发论文必须有通讯作者吗?发论文必须有通讯作者吗?发论文没有通讯作者怎么办?有的作者想要发表论文,但是没有通讯作者,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表于是来咨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发论文作者可以有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当然也可以有独立作者。一般来说必须得是对论文有贡献的人才可以署名。如果没有贡献就署名,这属于学术不端。等于侵占了别人的学术成果,并不值得提倡。很多作者发论文的时候都不知道通讯作者这一栏怎么写,因为有的作者是没有导师指导的,只是自己发的小论文。那这一块要怎么写呢?其实很简单,没有你就不写,就是你一个人兼任了就完了,通讯作者主要是表示,如果编辑要联系的话,能找到作者,一般多见于多位作者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人来跟编辑联系。所以顾名思义叫做通讯作者。而如果是多人发的论文,那么通讯作者往往是由老师来担任的,通讯作者要担负责这篇论文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有的时候还要承担版面费。这种情况常见于学校课题组里面有导师为主导带领几个学生一起发表的论文,有的时候也算是课题组的成绩。拿了基金的话,这也算项目的成绩。但是很多作者他没有这种情况他可能还是本科生,或者他在读研就是平时发的一篇小论文,本科生是不存在导师制的。可能是为了保研,可能是为了拿奖学金发的一篇小论文,有可能老师看过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老师看过,他就是自己写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非得生拉硬凑一个通讯作者出来。直接自己就成为独立作者就完了,反正只有你一个人编辑想找你也很方便。但是到了硕士和博士阶段,这个情况可能就会不一样了。一般来说到了这个阶段,论文就会比较重要。往往都需要导师的指导,那么特别是毕业论文,这种老师不挂名不签字你都毕不了业。哪怕运气不好遇到了放养型的导师,他什么都不管,但是也得有他的签字,他得担任通讯作者学生这篇论文才能够达到毕业条件。那么发表论文的时候。就得带上导师的名字,他得认可他得签字,或者说他有知情权,不可能说偷着发了一篇论文还带上导师的名字,如果这种情况被导师知道的话,他完全可以要求撤稿。所以发论文不是必须得有通讯作者,在发普刊的时候经常就没有通讯作者,但是发表核心期刊期刊或者是SCI期刊的时候,或者一些等级比较高的期刊,那么可能是需要通讯作者的,这个就看作者的个人情况而定了。发布于 01-05说点什么...11分享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有用吗

观点1第一作者当然不用多说了;而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以前国内一般注重排名,老板要排在第2,现在有变化了,所谓和国际接轨哦,投国外杂志时老板可放在最后,并注名是通讯作者。当然有些老板还是看中排名的,最好要和他商量一下。观点2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应该说,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省略了通讯作者。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我不赞成一味地模仿国外杂志,加不加通讯作者应根据需要而定。观点3现在国内很多地方也改革了,很是看重通讯作者的,如果是自己很有分量的文章不要随便将别人作为通讯作者(当然这个别人是指老板,主任,领导etc). 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有这样贪得无厌的老板,研究室的一切文章包括研究生、博士后的都要算作他的通讯作者,实际上他连***都不懂。观点4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所以,老板一般不会将通讯作者让给手下的人。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一些反映老板重要观点的文章,老板也不会放过既是第一又是通讯作者。有些杂志甚至声明只有体力上的贡献不可以作文章的作者,但可以致谢。作者与论文的关系通讯作者即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通讯作者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1、通讯作者(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的情况)等同为第一作者。2、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我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并在填报《科研成果汇总表》和网络申报时由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给其余参与者核定工作量津贴比例。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本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第二完成人不能分配工作量。3、"其他参与者名称及工作量"若未填写则默认为第一完成人(通讯作者)100%占有该论文科研工作量。论文作者和通讯作者谁应该是论文的作者,谁不应该是论文的作者。通讯作者的责任所在。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来阐述科技论文的严肃性。

论文发表是为了晋升,论文发表分为独著和合著,在合著的情况下就会区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那很多小伙伴就会问到论文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哪个更重要?接下来,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论文的第一作者指的是文章的主笔人,如果一篇论文由几个人共同写作,那就会有几个作者的出现,一篇论文通常可以有3-6个作者,因为作者排名通常也是按照贡献大小来排的,若是无法分辩贡献大小的时候,几个作者共同为第一作者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第一作者在论文发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2、在个人晋升中或者其他方面的考核中,第一作者是备受认可的,且其认可度、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加分情况远高于其他作者,所以不少晋升要求中是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这就使得第一作者的位置变得很抢手,抢手归抢手,作者署名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但如果所投杂志或者所在单位有特殊要求的,不仅要按照杂志和单位的要求来安排,还需要格外注意论文的作者数量要求。 3、在国内评职晋升中,第一作者是多数职称文件中的明确要求,要求申报人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职称论文才算是有效发表,这样的职称论文才能在职称评审中发挥作用,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文章的主执笔人,对文章的贡献是最大的,可以充分体现申报人的能力水平。 4、虽然说第一作者备受认可,但并不意味着通讯作者或是其他作者毫无用处,第一作者之后的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甚至第四作者都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只不过越靠后作用越不明显,在职称评审中获取的加分也是越来越少的,所以在论文发表中并不只认可第一作者。 5、文章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也是负有责任的,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负责人,能够为论文研究提供研究经费,试验场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与实验相关的物质资源。通讯作者可以说是论文的认可作者,在论文的数个作者中,就会有一位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也会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场所,论文发表后,会对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就会有通讯联系,这时通讯作者就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给通讯交流提供方便。 但如果作者发表论文就是为了晋升还是需要按照要求争取第一作者或者发表独著论文,这样对职称晋升是最有帮助的,但也有例外,如果作者参与发表国际论文,不是第一作者也是可以在职称评审中发挥明显作用的。

论文发表人和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是文章功劳最大的那个人发表时谁名字放在前面谁就是第一作者合作作者就是放在后面的那个名字通讯作者就是留联系方式的那个作者

论文发表时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哪个含金量比较高??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都是论文发表中非常关键的,对文章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可以说二者含金量都很高,能成为一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对作者本人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对于二者含金量的高低,需要看具体情况,不同情况下二者的认可度是不同的。 第一作者是文章的主要执笔人,也是文章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汇总等一系列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对文章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参与度也是非常高的,通讯作者首先肩负着对外联络的职责,其次,通讯作者还是文章的主要策划人,也是主导者,同时也承担着文章写作发表中的法律责任,但通讯作者也是文章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和国外的认可度是不大相同的,首先说说国内,国内很多职称评审中都明确要求申报人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因此,第一作者在国内的认可度最高,含金量也最高,通讯作者其次,国外情况则有所不同,国外期刊一般注重通讯作者的情况较多,第一作者也是受认可的,具体要求看具体刊物。 在国内,一些科研项目论文通讯作者的位置一般是导师或者科研机构的老板,如果文章是作者独立完成的,也就不存在署名问题了,文章就是独著,独著文章在国内认可度也是非常之高的,以上就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含金量和认可度的介绍。

1、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2、合作作者指的是共同创作作品的作者。具体人数无定规。

3、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词条释义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化多样化,如生物信息学有几百人署名一篇论文的情况。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另外,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合作作者

1、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通讯作者后面会加星号,脚注也会有注明,杂志社一般跟通讯作者联系。

2、第一作者:

就是文章的第一个名字,一般第一作者是该论文的主要完成者,包括实验,论文撰写等等方面。第一作者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3、通讯作者未必是第一作者,但第一作者可以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在文章脚注中附加通讯作者的标识。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区别:

一、从定义来说

1、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2、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

二、从条件来说

1、通讯作者

是SCI论文的法定负责人。一般情况下,SCI论文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负有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因而,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

也可以这么说,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这项科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而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这项成果的责任者和受益人。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这项研究成果涉及到专利,那么这个专利是属于通讯作者或者单位。

2、第一作者

必须是实验设计的主要参与者。在一个科研项目立项后,假如需要几个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必定有一个主要的科技人员进行项目的具体设计,包括试验用的各种材料,时间进程表等具体细节。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要我对植物致病疫霉族的有性孢子的萌芽条件和机理做有关研究。

导师只是提出一个研究方向,至于如何进行研究,他只是提醒我多找参考资料。

在接到导师的研究课题,就找参考资料,根据有关资料,设计实验程序,通知实验室的一位技术员购买各种试验用的试剂和设备。

在获得试验结果发表论文时,我理所当然是第一作者。

文科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据学术堂了解,首先,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一点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但这一点常有例外。例如,不少导师在为顶级学术刊物撰写论文时,往往亲自执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体的学生放在第一。近年来,在各顶级学术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是现体制下看重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很难分清谁的贡献更大。再说说通讯作者。设置通讯作者,其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论文作者联络。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地址),作为通讯作者。同时,通讯作者也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和经验。在目前科学界的评价体系中,通讯作者被看作是论文学术credit的所有者。在多个课题组平等合作、贡献相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共同通讯作者。对于一篇论文,其学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这点非常难说。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学生,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对於比较资深的如课题组成员,如高年级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的工作独立性较强,作为第一作者往往对于学术思想的贡献也很大。就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这方来说,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经费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常常无暇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提出具体研究思路的人。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比如说,欧美的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个做纳米材料的大老板,从来都是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欧洲一个做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组,则是学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导师并不在文章上打星号。尽管从选题到具体工作和论文修改,导师都是很负责地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我在论文署名上大致按照这样的原则:(1)尽量由完成主要工作的学生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如果工作的完成过程中,其他学生(或博士后)的贡献有限,那么我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其他学生根据贡献放在后面;(3)如果除第一作者外的其他学生对本工作也有较大的贡献,那么依照贡献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作者等,我的署名在这些学生的后面;(4)如果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校内其他老师的参与,那么哪个老师的贡献较大,就作为通讯作者,同时名字出现在其他老师的前面。

论文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通讯作者等。

1、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人名上进行标注。

2、第二、三作者:对作品有一定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贡献人,在总体贡献上跟第一作者有较大差距,统称为第二/三作者 。

3、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

区别:

1、分量不同

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论文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按位置评分依次降低。

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

2、贡献不同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不仅为文章贡献了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文章的智力贡献)。而第二、第三作者是按照贡献值大小递减的排列顺序署名在第一作者之后的。

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同,与创造性贡献不同,通讯作者常由诸作者中在论文所属领域最有权威者所充当。

3、责任不同

第一作者通常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对主要实验结果负责。

通讯作者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讯作者

中文文章最后一位是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性、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全责(或主要负责),在读研究生撰写的论文,一般由其导师担任“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通常应该具有更高的学术地位以及专业水平,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以第一作者的指导老师或重要辅导专家的身份为其提供帮助。

  • 索引序列
  • 个人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 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有用吗
  • 论文发表人和通讯作者
  • 文科发表论文有通讯作者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