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0年~1992年,参加了联合国UNDP计划开发署资助的课题《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比较研究》,独立完成《印度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作内部交流。2. 1995年~1997年,参加了世界银行贷款办资助项目《中国民办教师专题研究》子课题。完成实地考察、问卷整理、数据和表格整理并起草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研究成果已汇总到北京师范大学靳希斌教授任组长的总课题组。3. 1996年~1998年,参加了《贵州省成人高师毕业生教育实习研究》课题,为课题组第三参与人,作了前期资料收集、制作与分析问卷、教学实习追踪调查并撰写部分调查报告。研究成果1999年编辑成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更名为《成人高师毕业生教育实习学程》。该成果的研究报告还获得2000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 2000年~2002年主持贵州教育学院院立科研项目《印度师资培养及其教师地位研究》,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2002年第4期的《贵州教育》和2002年第5期的《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5. 2004年5—2006年6月,本人参与了由吴明海博士主持的中央民族大学 “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课题《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国际比较研究》(该课题也是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课题编号是GMB010909)。本人为课题第二负责人。鉴定部门分别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中央民族大学。该课题已于2006年7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5. 2004年5—2006年6月,本人参与了由吴明海博士主持的中央民族大学 “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课题《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国际比较研究》(该课题也是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课题编号是GMB010909)。本人为课题第二负责人。鉴定部门分别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中央民族大学。该课题已于2006年7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6.2005-2006年参加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主持的研究项目《世界主要国家教育投入政策和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本人承担“印度教育投入与学生资助政策研究”,课题编号是教育部财政司预函〔2003〕125号。该课题即将出版成书。7.2007年—2008年主持贵州财经学院院级教改课题《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应用研究》。
(译著或编著)1. 2001.1 试析印度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模式 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期,并被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 年第6期全文转载。 独著2. 2006-7 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15 3. 2004-04-06 转型时期的印度高等教育 科学时报 独著4. 2005-10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立足点 比较教育研究 独著5. 2006-2 美国中学阅读教学一瞥 中学语文教学 独著6. 2006-6 印度弱势群体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博士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独著7. 1992-9 超高速膨胀的印度高等教育 载1992年9月15日《中国教育报》, 并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2年第6期全文转载。 独著8. 1992-8 我们的孩子应从性教育中学习什么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年第4期 独立 编译9. 2002-1 印度高等教育概述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独著10. 2002-4 印度师资培养 《贵州教育》 独著11. 2002-4 印度宗教之旅 《文史天地》 独著12. 2002-2 印度高校校园活动见闻 《贵州政协报》 独著13. 2001-11 谈民办教育法制化建设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独著14. 1999 印度德里教育管窥 载印度德里大学留学生刊物 SPECTRUM(英语论文) 独著15. 1992-7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 海南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独译 第四章,约4万字。16. 1991-11 《中国学生教育管理大辞典》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 合 编,约1万字。17. 2002-9 印度教师地位浅谈 2002年5期《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独著18. 2003 印度校园文化 2003年4期《贵阳文史》 独著19. 2004.4 美国中学写作教学管窥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合著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当代神农氏的主要内容是:袁隆平看着炎黄子孙被饥荒弄得生不如死,就下定决心要像神农氏一样,为百姓们服务——研制杂交水稻。袁隆平为了能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多国国家的语言;被说“不可能”,但却坚持。在十几年后,袁隆平通过了努力,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有一百多个国家引进,被认定是当代神农氏。我想问你一句,你是六年级的吗?我没带练习册回家,所以主要内容可能不太准确。希望能纳用。
分析杂交水稻种植特点论文
一、分蘖和有效穗
1978、1979年秋季,我们在福建的龙海、平和等县进行了杂交水稻高产的调查,较完整地掌握了52块田的资料,结合该地区农业局验收整理的388块田的资料;从中选出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相差3T5公斤/公顷之内的197块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汕优2号、四优2号的早、晚季都表现产量与总粒数的偏相关达显着水准(公式略)根据穗数和穗粒数计算标准偏回归系数,说明增穗的增产潜力大于增粒的增产潜力。我们又调查了全省6个地区11个县的晚季杂交水稻有效穗数与产量的关系。得出每公顷产3了50公斤以下的有效穗数为135~180万。每公顷产6250、6000公斤的为225~24D万,每公顷产6750、7500公斤的为270、28与万;每公顷产9750、12000公斤的为300、345万。这说明有效穗多产量高,有效穗少产量低。197块田的资料分析指出:基本苗数、最高茎莫数、分集成穗率分别与有效穗数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
(一)秧苗案质与甚木苗19T7年进行了秧苗素质研究。设秧苗素质与本田施氮量两种处理。试验结果产量差异显若。兹将其中四个处理分析如下:扁蒲秧2本,210公斤N/公顷,“”.75公斤/公顷三叉秧l本,105公斤/公顷,6375.0公斤/公顷扁蒲秧3本,210公斤/公顷,5T99.75公斤/公顷二叉秧1本,105公斤/公顷,5649.75公斤/公顷单秆秧比二叉秧、三叉秧多用1、2倍种子和多l倍氮肥,每公顷仅分别增加150公斤和24.了5公斤。根据考种材料,二叉秧的有效穗数较三本秧少31.8%,而穗实粒数则多5D%。故多叉秧具有省种、省肥、大穗的增产作用。我们又分析各节位分孽穗的产量比重,三叉殃2/o、3/O两节位分集穗占总穗数的46%,产量占总产量的49%。多本秧5/0、6/0、7/。三节位分萦的产量占总产量的82%,前者为低节位分莫,穗大、粒多;后者为中节位分孽,穗较小、粒少。莫家让“指出,多叉秧叶绿素含量较无孽秧多16.T8~41.65%,从出苗到黄熟期,多叉秧的光合势较无粟秧高9~33%,根系也较发达,这样,多叉秧的发达恨系吸收氮素与叶绿素含量高的,光合势强的叶片光合产物合成的氨基酸输送到地上部的生长中心。初期促进分集,形成分桑优势,幼穗分化至成熟期壮秆大穗,形成穗粒优势。
(二)最高分藕数与分戴成旅奉19T块田的最高茎葵数为405~540万/公顷,在此范围内,最高茎孽数与有效穗数呈极显着正相关每公顷产IO50D斤以上的69块田的苗、株、穗比例为1,3,2,即每公顷插24、30万丛,基本苗120、180万,最高茎孽数480、540万,最后有效穗330、375万,分粟成穗率65、70%。要实现这种群体动态指标,首先要培育多叉壮秧,在这基础上按杂交稻大田分孽习性进行肥、水管理。19了8年我们观察了四优2号大田分孽习性的结果:1、第一次分孽的成穗率为98%,分布于1/0、9/0节位上。第二次分孽的成穗率为40%,分布于2/0”5/D节上。第三次分萦的成穗率为零。
2、分孽的发育受氮、碳营养影响很大。本田分桑以第7节位分粟的穗粒数最多,7/0节位分粟于5/7出生。第一次追肥于4/28,每公顷施碳锋和过磷酸钙各131.25公斤。按当时气候条件,大约6、7天才能为稻根吸收。这说明第7/O节位分莱的成长与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拔节期具有3个叶片以上的'分禁,一般都能成穗;但若“大封行”出现于孕穗之前,这些分孽会因光照不足而死亡,相对地,抽穗一乳熟期群体“稀疏”,基部透光率增加,植株基部腋芽重新萌发成分萦。这些都说明杂交水稻分萦的成长和消亡与碳素营养密切相关。3、据偏相关分析,节位与各节有效穗数呈显着的负相关即节位愈低,有效穗愈多。以上洁果可作为育秧、整田施肥、插秧和本田肥、水管理的依据。
二、每穗粒数与粒重
1979年我们调查了汕优3号与IR661的穗发育情况(表略)无i仑分化颖花数、抽穗时颖花数或穗实粒数汕优3号都多于IR661;但颖花退化率则高9.4%,结实率低9.1%。因此,生产上不仅要促花,更重要的是保花,不仅要促大穗,更重要是减少退化,提高结实率。据197块田的资料分析,产量与结实率的偏相关达显着水准,总粒数与结实率呈极显着负相关,也说明保花和提高结实率的重要性。颖花结实率低的主要因素是:1、养分不足,分配不匀。1979年我们以四优2号和红410(对照)为材料,选择生长正常的主穗各20穗,定德定花观察不同位次颖花的生长势,结果四优2弓一的强势花占连4.9%,比红逮10减少2.05%;中势花45.0%,比对照减少2.5%;弱势花12.2%,L匕对照多5.45%。一说明杂交水稻结实率低是弱势花多造成的。不同位次的颖花结实率也不一致。19了9年我们对四优2号剪除颖花对结实率影响进行了观察。第一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为93.3%,第二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仅49%。剪除第二次枝梗颖花后,第一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提高到96.3%;剪除第一次枝梗颖花后,第二次枝梗颖花的结实率提高到90%。说明第二次枝梗颖花结实率低是养分不足和分配不匀引起的。1981年的杂交稻种植期研究结果,无论早季种植或晚季种植的杂交水稻,从返青期到幼穗分化期,光合效率和干物质日增量都最大,幼穗分化至抽穗次之,抽穗至成熟最小,此结论与曹显祖报告相一致。这是杂交水稻的一种生理现象。从研究中也看出,晚季种植(6/18播,了/15插,10/15收),出苗到幼穗分化处在28℃/日均温,160小时日照和太阳辐射量25.09cal/cm“的足光下,充分发挥杂交稻光合强度大的优势(比早季高23.06%)。因此,分集块,叶面积大(大1.4倍),干物质日增重,为穗(库)发育提供大量能源。抽穗后,由于气温逐渐下降,光照弱,光合效率较早季植‘厂降快(降40.了%),单位体积干物质积累转化处于劣势,但植株营养体大,总干物质积累仍较早季植为大。因此,有效穗较早季植的增加58.95万/公顷,每穗粒数增加14.02粒,结实率提高6.88%,千粒重增加4.98克,产量增加191了.75公斤/公顷。此外,从威优2号、沮l(龙2号后期追肥试验结果看出,在侮公顷施150公斤氮素情况下,提取23%(尿素了5公斤/公顷)为孕穗期追肥,可以明显提高乳熟期的干重、活力和冠层叶叶绿素含量(0.019%),光合势和干物质日增长分别比对照提高0.D19%和lD%,从而使结实率较对照提高14.5%。以上说明,杂交水稻由于中后期光合效率下降导致养分不足,弱势颖花多,结实率低。后期追肥可以改变这个缺点,提高结实率。2、受生态条件影响。颖花受情后,谷粒灌浆的养分来源有二。其一为抽穗前贮藏于茎秆和叶鞘的碳水化合物转运到穗;其二为抽穗后冠层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1978年从分期播种试验的资料看出,二者的比例因抽穗后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异,可分为三种类型:(1)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约28℃,日照率75%,相对湿度7D、80%,灌浆成熟期短(31~35天);抽穗前养分占31、39%,抽稗后养分占69~61%。(2)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26、28℃,日照率47、51%,相对湿度85%以上;抽穗前养分占42~60%,抽穗后养分占邪、40%。(3)抽穗后20天候平均气温20.87℃,日照足,相对湿度T9%以下,灌浆成熟期达51日;抽穗前后养分各占28%和了.2%。考种结果,高温、足光、适湿的稻穗灌浆成熟期虽短,但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千粒重大,产量高;低温、足光、湿度小,则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高温、多雨、寡照、湿度大,结实率和籽实饱满度都受影响。这是抽穗后气侯条件对杂交稻穗粒发育的影响。因此,调节播种、插秧期使生殖生一长处于最适的光照条件下是提高结实率的关键。19了8~19了9两年的四优2号发育期的温度处理结果看出:从枝梗分化至开花期低温(19℃)处理,结实率都降低。低温处理三天对结实的危害程度为、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孕德期>抽穗期。无论抽穗、开花或灌浆用35℃或40℃的高温处理3小时,结实率和千粒重都降低。抽穗开花期遇到35℃以上高温,花粉败育不受精;灌浆期高温则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转而形成畸形来。开花期遮光或阴雨则结实率降低,强势花结实率从87%降至58‘4%。由于稻田中各稻穗,稻穗中各颖花的发育并非同步,抽穗开花期35℃处理3小时和40℃处理3小时后,用人工辅助授粉,其结实率分别从65.1%、5D%提高到78%、62%。
三、根系发育与叶片生长
根系发育研究结果:四优2号和汕优3号的根量、根粗和根系干重都比穗数型常规稻红410和矮秆大穗型品种大家伙为大(略小于高秆大穗型品种三磅70箩),发根力和根系活力较强。根干重以黄熟期为最大。发根力可持续到孕穗初期,根系活力以黄熟期为高峰。杂交水稻的“浮根”发达。浮根从第11/0叶开始发生,持续至成熟期。四优2号、汕优3号的根可达5次恨,而410、大家伙仅二、三次根。倪文等〔7〕报告,浮根的吸收力比一般根高2一3倍。川田拼“J报告,高次根的发生与穗枝梗及其着生的颖花同步。因此,浮根发达与杂交水稻穗大颖花多有密切联系。杂交水稻在水层灌溉条件F根量大、根粗、干重大、浮根发达,但后期黄根、褐根、黑根多,几乎找不到白根;旱作栽培的根系和干重均小,没有浮根,但白根多;湿润灌溉的介于二者之间。此结论与Das,D.K.等’‘报告相一致。不同组合对缺水的敏感性不同,四优2号大于汕优3号。早期水层灌溉、中期晒田、后斯湿润的,根量、干重、根粗、浮根量都大和发达。收获后一天,o、20cm土层的根系黄褐色,20、40cm土层为黄白色,根的弹性大。因此,合理灌溉以改善土壤环境,发挥杂交水稻的根系优势,为穗多、穗大、结实率高奠定基础杂交水稻根系发育与地上部生长有密切联系。单位时间最天发根增长量出现于分集盛期,无效分孽开始死亡期的单位时间根干重增长量最大,紧接着出现最大茎伤流强度增长量。说明了杂交水稻的发根开始时生长迅速;其次是稻根加粗,内含物充实,干重增大;再次是根系活力的发挥。根系的这种发展过程可作为肥水管理的依据。剪根试验结果表明,4/0“8/。叶期剪根,即剪除1/0、5/0节位根,明显减少了分孽和有效穗数;12/0叶期剪根则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减少;14/0、16/O叶期剪根则影响结实率和粒重。综上所述,出苗—穗分化期的发根力最强,“浮根”发生;在栽培上应该浅水足肥,以促分蔡,增加穗数。穗分化—齐穗期的浮根大量发生,根系活力大,根干重增长快;应适当搁田,足肥以促大穗。齐穗,-一成熟期的根系活力旺盛,需湿润灌溉,补肥,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在叶片生长方面,四优2号和汕优3号的主茎叶可分为三类:(1)1/0、10/0(1l/0)节,包含叶—鞘—节—分萦(缺节间),都是营养生长期发生和生长的。(2)11/0、12/0(12/、13/0)节,包含叶—鞘(缺分孽和节间),为过渡期发生和成长的。(3)13/0~15/0(14/0~16/0)节,包括叶—鞘—节—节间(缺分集),都是生殖生长期生长的。根据主笔叶的叶形、出叶积温、生存期和功能,叶片可分为四组,(表略)1980年对杂交稻根、叶与产量因素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剪除主茎4/0、1。/O叶则影响1~7/0节位分孽;4/0~8/0叶期剪根(剪去1/0、5/0节根)则影响1/0、5/0节位分孽;剪去4/0~10/O叶或12/O叶期剪根(剪去9/O节根),严重降低穗粒数;剪去14/O~16/O叶或12/O期剪很严重降低结实率。水稻叶、根、穗、粒的这些关系,可作为看苗诊断和管理的参考。另外,从两年的分期播种试验和植期研究看出,中熟杂交稻属感温性的基本营养生.长型。生育期间日均温在1T、28℃之间,每升高1℃营养生长期缩短5天,日均温27~28℃的主长期较稳定。安全齐穗温度为23℃。四尤2号全生育期所需的活动积温为3061℃,1/0、16/0叶期的活动积温为1731℃,剑JlJ?—抽穗期的为380℃。抽穗—完熟期为905℃。幼穗分化期的生育积温指数为36.09,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56.45,抽德期为68.9。这些结论与浙汀农科院绍兴基点组(19了0)的报告相一致。总之,中熟杂交稻属感温性基木营养生长型,具有分禁力强、根系发达和穗粒多三大优势,三者旧互联系,培育多叉壮秧是发挥三大优势的基础。根据活动积温及生育积温指数调整播种期,使生殖生长期处于光、温、湿最适期,既使茎、鞘、叶贮藏养分顺利运转到穗,又利于穗粒发育。根据叶、孽、根、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肥、水管理,协调促桑保蔡,促花保花,实现穗足、粒多、粒饱、高产的目的。
结论
(一)杂交水稻具有分集力强、根系发达和穗粒多三大优势。多孽壮殃是基础。它具有省种、省肥、根多、秆壮、穗大的增产作用。
(二)节位与有效穗数呈显着负偏相关。2/O、3/O二节位的分孽憾产量占总产量的49%。分菜的发生和增长与碳、氮素营养密切相关。
(三)杂交水稻穗大、颖花多,但结实率不高。其原因是杀分不足和花期对温、光的适应范围较窄。
(四)根多、根重、“浮根”发达。最大发根量和根干重分别出现于分孽盛期和孕穗期。最大伤流强度于黄熟期。前期水层灌溉、中期晒田、后期湿润的根系发达,白根多。
(五)杂交水稻可分为四个叶组:1/0、3/0为秧期叶,决定秧苗素质;4/0~9/D(10/0)为分孽期叶,决定分孽和穗数;10/0(11/0)~12/O(13/0)为拔一节期叶,影响节间干重和穗粒数;13/0(14/0)~15/0(16/0)为穗发育期叶,影响结实粒和粒重。
(六)幼穗分化期生育积温指数为36.09,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56.45,抽穗期为户8.9。
(七)总粒数与产量呈显着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四优2号”和“汕优3一号”是在一定穗拉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来增加总粒数增产的。高产田的群体结构是按1,3,2的苗、株、穗比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的故事: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火光冲天、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让袁隆平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因为兴趣所在,他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农。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更加坚定了信心,立志改造农村,为农民做实事。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对学术孜孜以求。
年轻学子袁隆平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他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这在当时已显出一个青年人的大胆思辨和成年人思维的缜密老练。
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他远离了繁华的都市,选择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当了一名教师。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
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袁隆平正式走进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但在那个年代,它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几十个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被砸碎后,杂交水稻研究也跟着他一起变得岌岌可危。
袁隆平饱尝被孤立的痛苦,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的诺言却让他意志异常坚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诫自己戒骄戒躁,为长远打算。
试验器材被捣毁,他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多株试验材料再次被毁,他忍住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
为躲避斗争,他带助手到海南开展试验,连续7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就卸下门板,将秧苗抱到门板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地震来临时,也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因为余震不断,为了把试验继续进行下去,他们就在操场草席上睡了整整三个月。
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在潜心研究的过程中,海南“野败”的发现让他欣喜不已,多年来天南地北的长途跋涉、不眠不休,从那一刻起有了重大收获。
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稻亩产628公斤,与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相比,简直是是天壤之别。1986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一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用勤劳和勇敢揭开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推广的序幕。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等等。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田畴的农业科学家成了身价千亿的“富翁”、两院院士、集团董事。
面对荣誉,袁隆平有着清醒的认识。社稷黎民,苍生天下,他一直以此为念。“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我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袁隆平说。
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
2004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写得十分贴切: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因为兴趣,选择了农学,毕业后到农校当老师,是他老人家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但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挨饿”,他披星戴月、饱经风霜,仍旧矢志不移,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这就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紧密地结合。
这正是袁隆平一生的写照,他用他的人生诠释了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缅怀袁隆平老先生!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杨姓也是第六大姓。1977年中国史学家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氏”的论文上指出,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将“杨”称作“木易杨”;其实这是错的,实际上“杨”字的右边并非“易”,而是“昜”(yáng、音同阳)。杨氏起源主要有四:一、出自姬姓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周人后裔,因此,杨姓的起源要从周。 1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24个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名号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纳4妃,生25子。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桥山,年110岁,传子玄嚣。至28世,周侯发:姬昌公子。十有九年十月,王有疾,后崩。葬雍州万年县西南28里毕原上。太子诵立,是为成王。 源于西唐叔虞次子杨杼 1世,杨杼(姬杼):周武王姬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海南《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并尊其为杨姓开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 (均为夏历,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卒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寿85岁,谥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 2世,杨伯沃:生于周康王二十三年丙申(前1045年)三月初三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孝王元年丁卯(前953年)五月十四日,寿92岁,谥勤简。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3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四月二十日丑时,卒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54年)十月十六日卯时,寿68岁,谥闵惠。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 4世,杨文: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正月初八日酉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年丙午(前913年)正月十六日戌时,寿86岁,谥清勤。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同父处。5世,杨昭成:生于周恭王元年甲辰(前974年)七月初十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一年丁巳(前901年)六月初十日卯时,寿73岁,谥密察。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同母处。 此外尚有三说,且不论哪一说,其源均为黄帝后裔,周朝王室。姬姓杨氏占所有杨氏的主流。 源于西周宣王子尚父说 西周的王位由武王数传至宣王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尚父,因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为侯爵,所以史书也称他为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 源于晋武公子伯侨说 周灭唐(其地约在今山西翼城西)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 (唐叔,姬姓,名虞,字子平),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这样唐叔就成周代晋国的始祖。晋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源于晋国太傅杨(月八十)说 伯侨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为羊舌大夫,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羊舌辖有铜(革是)、杨氏、平阳三邑。突生职,职生赤,(月八十)、鲋、虎、季夙。其中第二子(月八十),字叔向,又称叔(月八十),是晋平公时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今山西洪洞东南),其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今属陕西),称为杨氏。其后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山西杨氏。又据《广韵》、 《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一带),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二、赐姓转姓1.因功赐姓 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以使其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 隋代杨义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尉迟氏属西部鲜卑,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北周时为定州总管,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当时义臣年幼,养于宫中,数年后奉诏宿卫宫掖。由于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这在受赐姓者中,可谓极受恩遇。 2.普通赐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从其养主 最普遍的现象,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 西晋时候,活跃在武都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一带的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有外甥令狐茂搜,茂搜为飞龙养子,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后来杨茂搜继飞龙为氐族首领,被晋愍帝封为骠骑将军。 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唐代自“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不断膨胀,一些方镇逐渐成为与中央相抗衡的独立王国。或出于政治野心,或为了自保其土,藩帅纷纷招兵买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宫中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从其养主而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 唐代杨思(日助),本姓苏,因为杨家养子,遂从养父姓杨。杨思(日助)是唐玄宗时期人,从史籍看,那时这种转姓现象尚不很多。以后情况就大不同了。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唐僖宗时,杨复光因镇压王仙芝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弘农郡公,而弘农(治今河南灵宝北)正是杨姓最显赫的郡望。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杨复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杨玄翼养子,遂转姓杨。杨复恭在唐僖宗时任左神策军中尉,后来定策立唐昭宗,权倾一时。 4.改姓 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还有,在中国革命史上,屡有这样的情形,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转改姓名,以后原姓不再起用,所转之姓一直使用下去。 抗日名将杨靖远将军,满族人,原姓赵。1938年,任冀鲁边区抗日武装部队副司令员。次年元月,被伪保安司令孙仲文杀害。 中共党员杨林,朝鲜平安北道人,原姓金名勋。1936年任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在率先锋营强渡黄河的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5.回归旧姓 有的杨姓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姓。如杨老令公——杨业身上。杨业本名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刘崇之子刘承钧有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忠,杨重贵赐姓名为刘继业,可能是因为刘崇长子刘(斌贝)早死无后,遂以杨重贵为刘继业而为其后嗣。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统兵攻北汉,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而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刘继元招降继业。于是继业归宋,复姓杨氏,只名业。”杨业归宋复姓。 贵州台江巫脚乡的苗族杨姓。过去,有一户姓杨的迁到翁慕沟居住,由于那里是欧姓聚居区,这位杨姓苗民不久也改姓欧,以便同欧姓村民亲密相处。后来他的兄弟又恢复杨姓。解放后,他的儿子也改姓杨。三、少数民族杨姓氐族杨氏,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白族杨氏,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代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第一大姓。杨干贞,五代十国时大义宁国君主,白族,云南宾州人.先世为南诏权贵,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后为大天兴国权臣,1927年灭大天兴国,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因为暴虐,被杀,在位8年。元代以后,杨氏仍为白族大姓。杨鼐,白族,云南大理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人。明弘治二年(土489年)举人,任黄州府(治在今湖北黄冈县)通判,退休后居家四十余年,闭门读书,乡人都称他为长者。今天的云南喜洲地区是杨氏的聚居地。 满族杨氏,满族杨氏的祖先多为汉人。居住在吉林市的杨氏,祖先就居住在云南贵州,后迁居山东登州。康熙年间迁居吉林,耕种官田,因为能提前交纳5年的额粮,被批准入汉军镶黄旗,成为满人。这支杨氏自始祖杨荣至今已传十四世。 纳西族杨氏,杨昌,清代纳西族散文家,云南丽江大研里人。喜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任湖北天门等县知县,疏导江流和修筑大堤很有政绩。他的散文非常出众,著有《四下可斋》集。他还写有许多游记、杂记等,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深得士林叹服。他有大约三十篇文章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丽郡文征》等集中。杨元之,清代纳西族诗人,云南丽江大研里人。祖父杨本程,道光十四年(土83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任刑部主事。杨元之以善写汉、纳两读的诗出名。 苗族杨氏,杨再成,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人。大约于元皇庆元年 (1313年)在城步建立儒林书院,对传播汉族文化、教育苗民子弟起过重大作用。杨洪,苗族,六合人,明朝将领。父亲杨(王景),杨洪初从明成祖北征,机警敏捷,以勇著称。正统三年(1438年)任都指挥同知,正统九年,击败兀良哈部,升任左都督,宣府总兵官,景泰二年(1451年)任镇朔大将军。 回族杨氏,杨应奎,明代诗人、书法家,回族,山东益都人,正德年间进士。此外在侗族、朝鲜族、蒙古族中也有杨氏。四、出自姞姓姞姓杨国位于今山西省洪桐县附近。周宣王灭狄,同时灭姞姓杨国尚父为杨侯。晋献公灭杨,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号杨干。晋平公时,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改姓杨氏。五、出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杨姓迁徙史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至秦汉之际,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 (今陕西大荔)。杨姓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 至宋代起,杨姓已广布江南广大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至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代,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璃迁南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明代洪武初年,人们称之为“洪武落业”。据志书记载,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于今河南、陕西、山西三省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一线,直至遍及全国各地。台湾杨氏台南佳里杨氏 台南,即今台南市,是台湾省西南部的历史名城,1661至 1886年间为台湾政治、经济中心。市里有郑成功祠,为著名古迹。随郑成功人台的杨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里,成为望族。其后有杨文魁,字子伟,号逸齐,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都督佥事调任台湾镇总兵,到任即分布营讯,讲求军务,又立义塾,延聘内地名儒为师,设置学田资膏火,因之大陆去台湾者甚多,对开发台湾起了极大的作用。有一次蓝理入朝,康熙问台湾总兵如何?蓝理对曰:“练兵马,兴学校,洁己奉公,兵民相安无事。自己每日所食惟腐菜。”第二天康熙对荐举文魁的巴泰说:“杨文魁身为封疆大臣,惟食腐菜,可谓廉矣!”当时蓝理奏言台湾实行兵屯,文魁亦疏言以为不可,谓台湾之田皆为民业,若夺为兵田万不可以,况兵皆由内地调来,父母妻子隔洋相望,谁肯举家渡海以事屯田乎?康熙从其言,兵民皆喜。及举军政,被劾者皆无怨言,而所拔将弁,多至镇帅,皆有声。故兵民念其德,绘像立祠以祀之。 台北半线杨氏 康熙三年(1664年),人居台北的杨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为拓建学宫,其父墓另择穴于魁年山麓,平坦如掌,约2.3亩,邑人说此地为“金盘摇珠”。墓毕后有人告之曰:“您素行孝义,子孙必昌,但您当远徙,十年之后可致巨富。”正是那个时候,半线初启,草莱未垦,志申遂往之,居于柴坑子庄,货番田而耕之,督率诸弟(有六兄弟,志申居二),尽力农耕,数年家渐富,辟田亦愈广。遂凿二八圳,引猫罗之水灌溉,润田数百甲,岁人谷万石。又凿福马及深圳,因之线东西两堡之田,皆为杨氏所有。又以余力开垦淡水、佳腊埔及金包里,岁亦人谷数千石,家畜亦多,佃农数千人,锄耕并进,半线景象是以日兴。雍正元年(1723年),台北建县治,志申移居东门街。他好行慈善事业,睦宗族,恤乡里,治桥梁,捐学田,邑人莫不称颂之。茔墓于彰化,后循众议,祀台邑孝悌祠。以长子振文,追封为中宪大夫。杨振文能识大体,人郡庠,捐资为知府衔,赏戴花翎。孙杨应选,亦有盛名。 台中杨氏 台中县杨氏的开基祖为杨琏,字至器,号华堂。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金门金沙镇官澳村下八巷。兄弟两人,至器居第二,其父杨鸿畔之嫡出。自幼抱有大志,嘉庆年间渡台。初时,身中仅有18铜钱,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不得已挑水度日,后改作厨司。每日克勤克俭,兼作生理,渐有积蓄,即开办船头行,即现时所称贸易商。他与内地各行店交接生理,店号杨合顺。其从商不但信用可靠,兼对贫民甚多援助,对政府亦多贡献,数十年间置田园数千甲,发大财。当时娶一妻两妾,育8个儿子,即现时8祧房亲,享年63岁。其次子润卿,进秀才及廪生;三子连卿,进秀才及廪生,至考中恩科进士,由吏部任官福建儒学正堂;五子瑶卿,日人时代为参事。其余各房子孙,皆勤俭,继续购有田园数百甲,亦皆昌盛。 台中沙鹿镇杨氏 沙鹿镇人杨清钦,生于1934年2月23日。幼承庭训,受父亲经商影响。长大后,和昆仲合开味精厂,由小而大,逐渐扩大到今日的味丹集团,员工近5000人,工厂动力达3万匹马力,企业计20余家。香港杨氏孙中山先生的两名亲密战友民主革命先驱杨衢云和“四寇堂主人”杨鹤龄 (“四寇”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和杨鹤龄)都是生活在香港的民族精英。在1997年,香港胜利回归的前夜,以寓居香港的福建各地杨氏为主体自愿结合而成的民间群众团体——香港八闽弘农杨氏宗亲联合会成立了,并推选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现任会长杨金溪,副会长杨友谊、杨慈意,理事长杨丕汉, 秘书长杨思敬。联合会的主要宗旨为:弘扬中华文化,光大杨氏正谊明道、廉洁奉公、清白传家等伦理道德规范;并肩负联络宗谊,增强民族凝聚力,互助互济,加强经济合作,促进闽港文化经贸交流,以及扶危济困,举办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等任务。建会初期,就有会员500多名,包含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两种。海外杨姓杨姓向海外比较大范围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这是中国南部特别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杨姓人士向海外迁移的发轫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谋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在鸦片战争以后直到 20世纪初叶,或因政治避难,或为追求西方科技,或为寻找革命真理,杨姓人士迁居的主要地区则面向西方欧美一带,这也是杨姓人士飘洋过海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 这是杨姓人士足迹踏遍东南亚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去北婆罗洲,即今马来西亚沙巴州。云川在此长期羁留,而与当地鲁顺族酋长女儿相爱而结婚。公主后因云川遇难而为夫跳海殉节,留下了“寡妇山”这一游览胜地。而后有原籍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1858—1925年),于1877年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寄宿同乡宗亲会馆中,后又移居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立古晋市,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和华侨领袖。目前这里已建立了沙捞越古晋董杨宗亲会。如今马来西亚杨氏最活跃的要数沙捞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杨宗亲会,他们的总顾问是拿督阿玛杨国斯。这个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捞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5个地区的杨姓,其次还有美里杨氏公会和雪龙杨氏公会。 孟加拉杨氏 清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间(1780—1783年),杨姓人士杨阿秋去印度经商,在孟加拉胡格里河畔定居下来,并吸引、接纳中国的侨民,在当时的印度加尔各答建立了“中国城”,从而在印度和孟加拉繁衍生息。 缅甸仰光杨氏 始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至今已146年了。他们为谋团结、敦亲谊,于清光绪元年 (1875年)在仰光建立了“四知总堂”。嗣后,1922年旅缅侨领杨昭固,又倡议新建植德堂于仰光海滨街三若开恒头,门牌 75—76号第三、四楼,1925年冬落成。当时“四知总堂”的会址系租赁,岁时莅止、春秋祭祀,咸感局促。1957年由几位正副理事长倡议筹建会所,推举杨唐豪为建委会主任,着手劝募基金,幸得诸族亲热烈支持,踊跃捐献,数月之间,巨款立就。1958年购地于仰光海域街门牌400号,第二年己亥冬兴工,越三年辛丑告竣。内部雕刻布置,历时经岁,至1962年12月举行落成庆典。目前已在全缅各重镇、市区筹设分堂,宗旨是联系宗亲、加强团结,尽力推行族亲福利,并协助贫穷子弟就学或介绍职业。 菲律宾杨氏 杨姓人士已散布在菲律宾全国各地区。宗亲总会成立于 1950年3月19日,会址设在马尼拉市,下面还有礼智三描分会(礼智市)、宿务分会(宿务市)、三宝颜分会(三宝颜市)、纳卯分会(纳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会(怡郎市)和美骨区分会及五宝杨氏家族会等。这里的杨姓人士大都来自中国福建的泉州市、厦门市及其附近的晋江、金门、同安、安溪等县。 新加坡杨氏 新加坡有70%以上的华侨,其中杨姓人士占了较大的比重。他们最初去新加坡的具体时间虽然难以考证,但据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这里就成立了槟城杨氏植德堂公司。嗣后又在这里建立了新加坡杨氏总会及新加坡潮安仙乐杨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杨氏公会、槟城杨氏公会和新加坡潮州弘农杨氏公会等宗亲会组织。 泰国杨氏 居住在泰国的杨姓人士也不少,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泰国杨氏宗亲总会。 印度尼西亚杨氏 居住在印尼的杨姓人士建立了印尼杨氏宗亲总会和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后者为以伯侨公为大始祖,直系传下第59世的世隆公,开基于福建漳浦县佛昙镇衍派的子孙居住于万隆市者所组成,会员800余户,达5000余众。还有印尼坤旬杨氏弘农世家,这一家曾于1994年8月组团回河南开封寻根访祖,并参加了新建天波杨府的剪彩活动。 欧美澳洲杨氏 20世纪以来,杨姓子孙在留学或经商的过程中,侨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杨氏很多。这些人在贸易、科学、艺术、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许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美国国家工程师学院院士杨祖佑,当年即被布什总统任命为总统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众多知名人士
我刚刚就看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不知道是你抄袭他的还是他抄袭你的
问题的提出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杨,听爸爸妈妈说,姓氏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于是,我对杨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二、 调查方法1. 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了解杨氏的起源。2. 阅读相关的报刊、教科书,搜集有关杨氏名人的资料。3. 上网浏览有关杨氏人口数量的资料,记录下来。4. 查阅书籍和相关资料,了解杨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5. 上网浏览有关于杨姓族谱的资料。6.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杨姓迁徙史。7. 上网浏览,了解杨姓的地位。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书籍杨姓的起源一、出自姬姓 二、赐姓转姓 三、少数民族杨姓 四、出自姞姓 五、出自扬姓 报刊、教科书历史上的杨姓名人杨纂、杨坚、杨延昭、杨士奇、杨延和、杨慎、杨震、杨振宇、杨利伟……上网杨姓人口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约有400万。 书籍资料百家姓排名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上网杨姓宗谱《弘农杨氏重修房谱》、《墨杨氏家乘》、《武林杨氏宗谱》、《杨氏谱书》、《杨氏族谱》、《杨氏谱系》、《杨氏家谱史》……上网杨姓迁徙史台南佳里杨氏 台北半线杨氏 台中杨氏 台中沙鹿镇杨氏 香港杨氏 海外杨姓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孟加拉杨氏 缅甸仰光杨氏 菲律宾杨氏 新加坡杨氏 泰国杨氏 印度尼西亚杨氏 欧美澳洲杨氏上网地位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四、结论1.我国杨姓源远流长,杨姓的发源也在今山西省汾水中游霍县一带,后来繁衍分布至今河南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2.在历史长河中杨姓人才辈出。有北宋名将杨震,唐玄宗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杨姓也是第六大姓。1977年中国史学家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氏”的论文上指出,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将“杨”称作“木易杨”;其实这是错的,实际上“杨”字的右边并非“易”,而是“昜”(yáng、音同阳)。杨氏起源主要有四:一、出自姬姓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周人后裔,因此,杨姓的起源要从周。 1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24个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名号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纳4妃,生25子。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桥山,年110岁,传子玄嚣。至28世,周侯发:姬昌公子。十有九年十月,王有疾,后崩。葬雍州万年县西南28里毕原上。太子诵立,是为成王。 源于西唐叔虞次子杨杼 1世,杨杼(姬杼):周武王姬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海南《杨氏宗谱》称其又名平杼,并尊其为杨姓开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 (均为夏历,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卒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四月初八日丑时,寿85岁,谥忠廉。葬于弘农西门外金龟形,乾山巽向。 2世,杨伯沃:生于周康王二十三年丙申(前1045年)三月初三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孝王元年丁卯(前953年)五月十四日,寿92岁,谥勤简。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螃蟹形,甲山庚向。 3世,杨庚:生于周穆王元年戊午(前1022年)四月二十日丑时,卒于周懿王十一年乙丑(前954年)十月十六日卯时,寿68岁,谥闵惠。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寅山申向。 4世,杨文:生于周穆王二十三年庚辰(前999年)正月初八日酉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年丙午(前913年)正月十六日戌时,寿86岁,谥清勤。葬山东城南门外虎形,同父处。5世,杨昭成:生于周恭王元年甲辰(前974年)七月初十日子时,袭杨侯,卒于周夷王二十一年丁巳(前901年)六月初十日卯时,寿73岁,谥密察。葬山东武昌府东门外同母处。 此外尚有三说,且不论哪一说,其源均为黄帝后裔,周朝王室。姬姓杨氏占所有杨氏的主流。 源于西周宣王子尚父说 西周的王位由武王数传至宣王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尚父,因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为侯爵,所以史书也称他为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 源于晋武公子伯侨说 周灭唐(其地约在今山西翼城西)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 (唐叔,姬姓,名虞,字子平),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这样唐叔就成周代晋国的始祖。晋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源于晋国太傅杨(月八十)说 伯侨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为羊舌大夫,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羊舌辖有铜(革是)、杨氏、平阳三邑。突生职,职生赤,(月八十)、鲋、虎、季夙。其中第二子(月八十),字叔向,又称叔(月八十),是晋平公时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今山西洪洞东南),其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今属陕西),称为杨氏。其后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山西杨氏。又据《广韵》、 《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一带),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二、赐姓转姓1.因功赐姓 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以使其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 隋代杨义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尉迟氏属西部鲜卑,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北周时为定州总管,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当时义臣年幼,养于宫中,数年后奉诏宿卫宫掖。由于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这在受赐姓者中,可谓极受恩遇。 2.普通赐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从其养主 最普遍的现象,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 西晋时候,活跃在武都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一带的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有外甥令狐茂搜,茂搜为飞龙养子,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后来杨茂搜继飞龙为氐族首领,被晋愍帝封为骠骑将军。 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唐代自“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不断膨胀,一些方镇逐渐成为与中央相抗衡的独立王国。或出于政治野心,或为了自保其土,藩帅纷纷招兵买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宫中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从其养主而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 唐代杨思(日助),本姓苏,因为杨家养子,遂从养父姓杨。杨思(日助)是唐玄宗时期人,从史籍看,那时这种转姓现象尚不很多。以后情况就大不同了。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唐僖宗时,杨复光因镇压王仙芝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弘农郡公,而弘农(治今河南灵宝北)正是杨姓最显赫的郡望。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杨复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杨玄翼养子,遂转姓杨。杨复恭在唐僖宗时任左神策军中尉,后来定策立唐昭宗,权倾一时。 4.改姓 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 还有,在中国革命史上,屡有这样的情形,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转改姓名,以后原姓不再起用,所转之姓一直使用下去。 抗日名将杨靖远将军,满族人,原姓赵。1938年,任冀鲁边区抗日武装部队副司令员。次年元月,被伪保安司令孙仲文杀害。 中共党员杨林,朝鲜平安北道人,原姓金名勋。1936年任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在率先锋营强渡黄河的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5.回归旧姓 有的杨姓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姓。如杨老令公——杨业身上。杨业本名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刘崇之子刘承钧有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忠,杨重贵赐姓名为刘继业,可能是因为刘崇长子刘(斌贝)早死无后,遂以杨重贵为刘继业而为其后嗣。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统兵攻北汉,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而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刘继元招降继业。于是继业归宋,复姓杨氏,只名业。”杨业归宋复姓。 贵州台江巫脚乡的苗族杨姓。过去,有一户姓杨的迁到翁慕沟居住,由于那里是欧姓聚居区,这位杨姓苗民不久也改姓欧,以便同欧姓村民亲密相处。后来他的兄弟又恢复杨姓。解放后,他的儿子也改姓杨。三、少数民族杨姓氐族杨氏,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白族杨氏,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代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第一大姓。杨干贞,五代十国时大义宁国君主,白族,云南宾州人.先世为南诏权贵,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后为大天兴国权臣,1927年灭大天兴国,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因为暴虐,被杀,在位8年。元代以后,杨氏仍为白族大姓。杨鼐,白族,云南大理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人。明弘治二年(土489年)举人,任黄州府(治在今湖北黄冈县)通判,退休后居家四十余年,闭门读书,乡人都称他为长者。今天的云南喜洲地区是杨氏的聚居地。 满族杨氏,满族杨氏的祖先多为汉人。居住在吉林市的杨氏,祖先就居住在云南贵州,后迁居山东登州。康熙年间迁居吉林,耕种官田,因为能提前交纳5年的额粮,被批准入汉军镶黄旗,成为满人。这支杨氏自始祖杨荣至今已传十四世。 纳西族杨氏,杨昌,清代纳西族散文家,云南丽江大研里人。喜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任湖北天门等县知县,疏导江流和修筑大堤很有政绩。他的散文非常出众,著有《四下可斋》集。他还写有许多游记、杂记等,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深得士林叹服。他有大约三十篇文章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丽郡文征》等集中。杨元之,清代纳西族诗人,云南丽江大研里人。祖父杨本程,道光十四年(土83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任刑部主事。杨元之以善写汉、纳两读的诗出名。 苗族杨氏,杨再成,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人。大约于元皇庆元年 (1313年)在城步建立儒林书院,对传播汉族文化、教育苗民子弟起过重大作用。杨洪,苗族,六合人,明朝将领。父亲杨(王景),杨洪初从明成祖北征,机警敏捷,以勇著称。正统三年(1438年)任都指挥同知,正统九年,击败兀良哈部,升任左都督,宣府总兵官,景泰二年(1451年)任镇朔大将军。 回族杨氏,杨应奎,明代诗人、书法家,回族,山东益都人,正德年间进士。此外在侗族、朝鲜族、蒙古族中也有杨氏。四、出自姞姓姞姓杨国位于今山西省洪桐县附近。周宣王灭狄,同时灭姞姓杨国尚父为杨侯。晋献公灭杨,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号杨干。晋平公时,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改姓杨氏。五、出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杨姓迁徙史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至秦汉之际,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 (今陕西大荔)。杨姓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 至宋代起,杨姓已广布江南广大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至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代,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璃迁南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明代洪武初年,人们称之为“洪武落业”。据志书记载,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于今河南、陕西、山西三省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一线,直至遍及全国各地。台湾杨氏台南佳里杨氏 台南,即今台南市,是台湾省西南部的历史名城,1661至 1886年间为台湾政治、经济中心。市里有郑成功祠,为著名古迹。随郑成功人台的杨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里,成为望族。其后有杨文魁,字子伟,号逸齐,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都督佥事调任台湾镇总兵,到任即分布营讯,讲求军务,又立义塾,延聘内地名儒为师,设置学田资膏火,因之大陆去台湾者甚多,对开发台湾起了极大的作用。有一次蓝理入朝,康熙问台湾总兵如何?蓝理对曰:“练兵马,兴学校,洁己奉公,兵民相安无事。自己每日所食惟腐菜。”第二天康熙对荐举文魁的巴泰说:“杨文魁身为封疆大臣,惟食腐菜,可谓廉矣!”当时蓝理奏言台湾实行兵屯,文魁亦疏言以为不可,谓台湾之田皆为民业,若夺为兵田万不可以,况兵皆由内地调来,父母妻子隔洋相望,谁肯举家渡海以事屯田乎?康熙从其言,兵民皆喜。及举军政,被劾者皆无怨言,而所拔将弁,多至镇帅,皆有声。故兵民念其德,绘像立祠以祀之。 台北半线杨氏 康熙三年(1664年),人居台北的杨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为拓建学宫,其父墓另择穴于魁年山麓,平坦如掌,约2.3亩,邑人说此地为“金盘摇珠”。墓毕后有人告之曰:“您素行孝义,子孙必昌,但您当远徙,十年之后可致巨富。”正是那个时候,半线初启,草莱未垦,志申遂往之,居于柴坑子庄,货番田而耕之,督率诸弟(有六兄弟,志申居二),尽力农耕,数年家渐富,辟田亦愈广。遂凿二八圳,引猫罗之水灌溉,润田数百甲,岁人谷万石。又凿福马及深圳,因之线东西两堡之田,皆为杨氏所有。又以余力开垦淡水、佳腊埔及金包里,岁亦人谷数千石,家畜亦多,佃农数千人,锄耕并进,半线景象是以日兴。雍正元年(1723年),台北建县治,志申移居东门街。他好行慈善事业,睦宗族,恤乡里,治桥梁,捐学田,邑人莫不称颂之。茔墓于彰化,后循众议,祀台邑孝悌祠。以长子振文,追封为中宪大夫。杨振文能识大体,人郡庠,捐资为知府衔,赏戴花翎。孙杨应选,亦有盛名。 台中杨氏 台中县杨氏的开基祖为杨琏,字至器,号华堂。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金门金沙镇官澳村下八巷。兄弟两人,至器居第二,其父杨鸿畔之嫡出。自幼抱有大志,嘉庆年间渡台。初时,身中仅有18铜钱,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不得已挑水度日,后改作厨司。每日克勤克俭,兼作生理,渐有积蓄,即开办船头行,即现时所称贸易商。他与内地各行店交接生理,店号杨合顺。其从商不但信用可靠,兼对贫民甚多援助,对政府亦多贡献,数十年间置田园数千甲,发大财。当时娶一妻两妾,育8个儿子,即现时8祧房亲,享年63岁。其次子润卿,进秀才及廪生;三子连卿,进秀才及廪生,至考中恩科进士,由吏部任官福建儒学正堂;五子瑶卿,日人时代为参事。其余各房子孙,皆勤俭,继续购有田园数百甲,亦皆昌盛。 台中沙鹿镇杨氏 沙鹿镇人杨清钦,生于1934年2月23日。幼承庭训,受父亲经商影响。长大后,和昆仲合开味精厂,由小而大,逐渐扩大到今日的味丹集团,员工近5000人,工厂动力达3万匹马力,企业计20余家。香港杨氏孙中山先生的两名亲密战友民主革命先驱杨衢云和“四寇堂主人”杨鹤龄 (“四寇”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和杨鹤龄)都是生活在香港的民族精英。在1997年,香港胜利回归的前夜,以寓居香港的福建各地杨氏为主体自愿结合而成的民间群众团体——香港八闽弘农杨氏宗亲联合会成立了,并推选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现任会长杨金溪,副会长杨友谊、杨慈意,理事长杨丕汉, 秘书长杨思敬。联合会的主要宗旨为:弘扬中华文化,光大杨氏正谊明道、廉洁奉公、清白传家等伦理道德规范;并肩负联络宗谊,增强民族凝聚力,互助互济,加强经济合作,促进闽港文化经贸交流,以及扶危济困,举办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等任务。建会初期,就有会员500多名,包含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两种。海外杨姓杨姓向海外比较大范围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后,尤其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这是中国南部特别是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杨姓人士向海外迁移的发轫时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向海外谋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在鸦片战争以后直到 20世纪初叶,或因政治避难,或为追求西方科技,或为寻找革命真理,杨姓人士迁居的主要地区则面向西方欧美一带,这也是杨姓人士飘洋过海的第二个重要时期。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 这是杨姓人士足迹踏遍东南亚的第一步。据史料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浙江绍兴人杨云川,曾随军渡海去北婆罗洲,即今马来西亚沙巴州。云川在此长期羁留,而与当地鲁顺族酋长女儿相爱而结婚。公主后因云川遇难而为夫跳海殉节,留下了“寡妇山”这一游览胜地。而后有原籍福建漳州长泰人杨原抄(1858—1925年),于1877年只身南渡,抵达新加坡,寄宿同乡宗亲会馆中,后又移居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立古晋市,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和华侨领袖。目前这里已建立了沙捞越古晋董杨宗亲会。如今马来西亚杨氏最活跃的要数沙捞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杨宗亲会,他们的总顾问是拿督阿玛杨国斯。这个宗亲会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捞越的民丹莪、泗里街、加帛、加拿逸和诗巫等5个地区的杨姓,其次还有美里杨氏公会和雪龙杨氏公会。 孟加拉杨氏 清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间(1780—1783年),杨姓人士杨阿秋去印度经商,在孟加拉胡格里河畔定居下来,并吸引、接纳中国的侨民,在当时的印度加尔各答建立了“中国城”,从而在印度和孟加拉繁衍生息。 缅甸仰光杨氏 始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至今已146年了。他们为谋团结、敦亲谊,于清光绪元年 (1875年)在仰光建立了“四知总堂”。嗣后,1922年旅缅侨领杨昭固,又倡议新建植德堂于仰光海滨街三若开恒头,门牌 75—76号第三、四楼,1925年冬落成。当时“四知总堂”的会址系租赁,岁时莅止、春秋祭祀,咸感局促。1957年由几位正副理事长倡议筹建会所,推举杨唐豪为建委会主任,着手劝募基金,幸得诸族亲热烈支持,踊跃捐献,数月之间,巨款立就。1958年购地于仰光海域街门牌400号,第二年己亥冬兴工,越三年辛丑告竣。内部雕刻布置,历时经岁,至1962年12月举行落成庆典。目前已在全缅各重镇、市区筹设分堂,宗旨是联系宗亲、加强团结,尽力推行族亲福利,并协助贫穷子弟就学或介绍职业。 菲律宾杨氏 杨姓人士已散布在菲律宾全国各地区。宗亲总会成立于 1950年3月19日,会址设在马尼拉市,下面还有礼智三描分会(礼智市)、宿务分会(宿务市)、三宝颜分会(三宝颜市)、纳卯分会(纳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会(怡郎市)和美骨区分会及五宝杨氏家族会等。这里的杨姓人士大都来自中国福建的泉州市、厦门市及其附近的晋江、金门、同安、安溪等县。 新加坡杨氏 新加坡有70%以上的华侨,其中杨姓人士占了较大的比重。他们最初去新加坡的具体时间虽然难以考证,但据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这里就成立了槟城杨氏植德堂公司。嗣后又在这里建立了新加坡杨氏总会及新加坡潮安仙乐杨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杨氏公会、槟城杨氏公会和新加坡潮州弘农杨氏公会等宗亲会组织。 泰国杨氏 居住在泰国的杨姓人士也不少,他们在这里建立了泰国杨氏宗亲总会。 印度尼西亚杨氏 居住在印尼的杨姓人士建立了印尼杨氏宗亲总会和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后者为以伯侨公为大始祖,直系传下第59世的世隆公,开基于福建漳浦县佛昙镇衍派的子孙居住于万隆市者所组成,会员800余户,达5000余众。还有印尼坤旬杨氏弘农世家,这一家曾于1994年8月组团回河南开封寻根访祖,并参加了新建天波杨府的剪彩活动。 欧美澳洲杨氏 20世纪以来,杨姓子孙在留学或经商的过程中,侨居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杨氏很多。这些人在贸易、科学、艺术、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许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美国国家工程师学院院士杨祖佑,当年即被布什总统任命为总统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众多知名人士。
袁隆平,他老人家还在世。
袁隆平 (1930.9.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杂交水稻之父,现在还活着呢,
你是中国人吗?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12个省部设置(所、中心、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重点实验室(4个) 结构工程实验室智能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5个) 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数字城市及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绿色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1个) 结构工程实验室 “十二五”期间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山东建筑大学“十二五”期间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序号 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 类 别 审批部门 审批时间 审批文号 1 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 省级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2 道路与交通工程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3 机械工程创新技术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4 给水排水综合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科字〔2011〕8号 2009年年末由刁乃仁、方肇洪、于明志和曲云霞等四位教授参与完成、校长王崇杰教授主持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的鹿晓阳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计算结构力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的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等壁厚弯管塑性成型理论及工艺工装设备”研究项目,应用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理论依据的工艺参数设计新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工艺参数CAD软件系统。该成果先后在吉林化建公司、大连全州石化管件厂等单位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鑫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完成了国内最大建筑物平移、建筑物原地旋转平移、古建筑保护平移等工程项目。特别是“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整体平移”工程更是创造了国内三个第一,即“高度(35米)最高、路径(171米)最长、速度(3米/小时)最快”。方肇洪教授在地热换热器传热理论方面的创新成果,发表在《国际传热传质》、《国际暖通空调制冷》和《国际热科学》杂志;2001年在国内率先建成了“竖直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研究开发的地热换热器设计软件、地源热泵系统管件和配件。学校节能研究所与加拿大国际可持续发展中心合作,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2005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建筑节能科技示范工程”。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级(含教育部)科研项目5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8项,获国家级(含教育部)科技奖励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9项,有22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其中6项为国家发明专利),335篇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还先后出版专著、教材327部,年均科研经费达到了3177.59万元。自2009-2014年,学校拥有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8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省级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及实验技术奖19项,并有在校学生的科技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35篇,出版专著教材540部,获得国家专利180项。(数据截止到2013年12月底) 截至2014年,学校有教职工2870人,其中专任教师132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6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314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3人,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海外“泰山学者”特聘专家9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8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3人,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双聘院士高洁、孙铁珩、李佩成、江亿、吴志强 国家级教学名师崔艳秋 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杨洪兴、张杰、李国强、王崇杰 截止2013年12月,资料来源官网 截至2014年,学校设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5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22个一级学科;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5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并具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有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学科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并被确定为“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 “十二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建筑大学“十二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一览表序号 省级重点学科 类 别 审批部门 审批时间 审批文号 1 城乡规划学 省级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2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特色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3 结构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4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5 材料加工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6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7 机械电子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8 管理科学与工程(建设领域)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 2011年06月 鲁教研字〔2011〕4号 9 设计艺术学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化厅 2011年06月2011年11月 鲁教研字〔2011〕4号鲁文教〔2011〕12号 博士点:建筑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管理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热能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工程方向)、动力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学院:风景园林学、林学、美术学、设计学机电工程学院: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商学院: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学院:物理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程力学研究所: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教改试点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自2009-2014年,学生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40余项。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9项。在由各专业学会举办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金奖4项。 国家级精品课程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1 2006建筑城规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刘 甦 2 2007建筑城规学院房屋建筑学崔艳秋 3 2009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周长积 省级精品课程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备注 12004 热能工程学院传热学方肈洪2004年校级22004 理学院高等数学李秀珍2004年校级32005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原理张明勤2004年校级42005 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傅日荣2004年校级52007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估价陈起俊2005年校级62008 热能工程学院空气调节曲云霞2005年校级72008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技术基础王树昆2005年校级82009 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原理周学军2009年校级92009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项目管理徐友全2009年校级102011 土木工程学院基础工程设计原理孔 军2011年校级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联合程112011 土木工程学院土力学孔 军2010年校级 122011 土木工程学院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田洪水2011年校级 132011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地质学陈启辉2011年校级 142011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造价管理邢莉燕2011年校级 工程造价与管理类联合程152011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李永福2011年校级 162011 管理工程学院管理信息系统邓晓红2005年校级 172011 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设计张建华2007年校级 建筑设计及技术联合课程182011 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术设计理论与方法崔艳秋2011年校级 1920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许 斌2007年校级,2010年省级筹建 202012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供配电张桂青2012年校级建筑电气技术联合课程 212012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设备自动化段培永2012年校级222012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照明工程谢秀颖2009年校级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备注1 2010商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姜阵剑首批山东省双语教学示范课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序号年度院部课程名称负责人备注1 2012建筑城规学院房屋建筑学崔艳秋第二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 2013建筑城规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仝 晖第三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 2013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综合设计陈华新第三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省级教改试点课程(3门) 《工程估价》、《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 省级教改试点专业(1门) 土木工程专业 社会评价 截至2014年,学校先后12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全省首次就业工作评估作为全省示范性单位被评为优秀。2012年学校成为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共10所)高校。 为左侧穿杆,按尺寸分为1号(2.88米×1.92米)、2号(2.4米×1.6米)、3号(1.9米×1.2米)、4号(1.2米×0.96米)、5号(0.96米×0.64米)。校旗配色方案及元素分布参照右图 “厚德”,犹言大德,高尚的道德。语出《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唐·孔颖达疏:“君子用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后用以指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任务。“博学”意为拥有广博的知识;“筑基建业”取自建筑工程施工中只有打好基础,建筑物才能稳定坚固的因果关系,借喻人才培养也要打好基础,注重人文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才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建功立业。“厚德博学”就是“筑基”,有了“厚德博学”,才能“建业”。此条校训是对广大建大学子为学、为人、立世、创业的鞭策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