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洸
( 北京大学)
2009 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将迎来它的 100 周年诞辰,在庆祝建系 100 周年之际,人们很自然地十分缅怀为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王烈教授。
王烈 ( 1887 ~1957) ,字霖之,浙江萧山人,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909 年京师大学堂 ( 北京大学前身) 创设地质学门,王烈是第一届学生。1913 年 2 月毕业前不久,王烈赴德国留学。1914 年毕业后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商部地质研究所。1919 年 8 月受聘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此后,他从未离开过北大,从未离开过地质教育岗位,从事地质教育 40 多年,是在国内学习地质学并终身从事地质事业的第一人。1924 ~ 1927 年及 1928 ~ 1931 年,两度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1929 ~ 1933 年间,先后任北大学院第二院 ( 理学院) 代理主任、北大学院总务长兼第二院主任,北京大学秘书长。王烈先生毕生从事地质事业,特别是地质教育事业,为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地质科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王烈,字霖之,1887 年 11 月 10 日 ( 清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县临浦镇。10 岁时到省城杭州读书,聪慧勤奋。1906 年被选送到京师大学堂预备科学习,1909 年夏毕业。1909 年8 月3 日 ( 清宣统元年六月十八日) ,学部奏请京师大学堂毕业生给奖折,其中,预备科 80 分以上为最优等,共 8 人,王烈名列第三,毕业平均分数八十八分三厘四毫。京师大学堂于 1909 年开办分科大学,格致科大学首批设立的有地质学门。它是我国高等学校中设立的第一个地质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培养地质人才的肇始。当时规定,格致科大学以预备科德文班学生升入,当年入地质学门的有王烈等 5 人,他们是地质学门的第一届学生,也是我国大学中学习地质学的第一批学生。当时在地质学门任教的主要是德国地质学家梭尔格博士 ( Dr. F. Solgar) 。1912 年 5 月 3 日,国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呈请,将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该班学生于 1913 年 5 月毕业。毕业前不久,王烈考取公费留学,1913 年 2 月,王烈赴德国勿兰堡大学继续攻读地质学。当时,德国正忙于准备与英、法、俄 “协约国”的战争,国内形势紧张混乱,1914 年 8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王烈于毕业后就匆匆回国了。
回国后,王烈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前身) 博物部任教。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于 1913 年 6 月成立,前两年附设于北京大学,是我国自办的一所三年制地质专科学校。北京大学地质学门第一届学生、留学德国的王烈也在地质研究所讲授构造地质学和德语,并兼任地质调查所工作。1916 年 7 月,地质研究所 22 人结业,其中获毕业文凭的18 人,13 人入地质调查所工作。自此,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才真正开始起步,并为以后地质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烈为这批地质人才的培养也作出了贡献。
二
地质研究所结束后,1917 年秋季,北京大学地质学门恢复招生,1919 年秋改称地质学系。1919 年 8 月,王烈受聘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直至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一直在北大任教,先后担任矿物学、矿物学实习、高等矿物实验、地质学、岩石学及实习、高等岩石学及实习、地形测量及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往往同时上三四门课,每周多达15 学时以上,并专门安排出时间给学生答疑,还要指导学生野外实习。王烈所授的课程涉及许多不同学科,知识面广,他的讲课很受学生欢迎。1928 年还兼任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 ( 原北洋大学) 采矿冶金门地质学教授。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我国中文地质文献很少,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著的几大部《中国》( Das China) 是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但当时能阅读德文的人很少,王烈不辞辛苦,用笔译或口译向学生传授。1920 年 10 月,美籍德裔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应聘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讲授古生物学、地史学等课程,他用英语和德语讲课,初期由王烈口译。葛利普教授为我国培养出一批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人们都认为,王烈曾起过不少的协助作用。
1924 年 10 月至 1927 年 4 月及 1928 年 9 月至 1931 年 9 月,王烈两度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在这段时间里,地质学系的师资队伍有很大加强,何杰、温宗禹、孙瑞林、王绍瀛、葛利普、李四光、朱家骅、孙云铸等教授都先后在系里任教,特别是葛利普、李四光两位教授 1920 年到系任教,对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课程设置不断改进,课程分必修科目与选修科目,普通科目与高等科目。从 1923 年秋季学期开始,三、四年级分矿物岩石学门、经济地质学门、古生物学门三个学门,供学生选习。教师们倾心教学; 教学内容丰富,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青年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心。重视野外实习。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大进展。王烈对此作出重要贡献。
王烈对青年人的成长是很关心的。1920 年 9 月,地质学系二年级学生杨钟健等发起成立地质研究会,其宗旨是 “本共同研究的精神,增进求真理的兴趣,而从事于研究地质学”。10 月 10 日举行成立大会时,王烈因事未能参加。但他与其他教授都积极支持该会的活动。1920 年 11 月 28 日,研究会举行讲演会,王烈发表了 “中国之支那海侵时代及昆仑海侵时代”的讲演,他从地质历史、海陆变迁讲起,并运用图、表,着重介绍了中国地区寒武纪、奥陶纪的 “支那海侵”和志留纪、泥盆纪的 “昆仑海侵”的分布特征,并讲述了古地理、海陆变迁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很有启发。这次讲演的记录稿刊登在《国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年刊》第一期 ( 1921 年 10 月 10 日出版) 上。地质研究会《简章》规定会务有四项,即: 敦请学者讲演,实地调查,发刊杂志,编译图书。1920 年12 月 12 日,研究会召开茶话会,敦请老师参加,征求学会如何开展活动的意见。翁文灏、葛利普、何杰、王烈等教授与会,并发表了意见。王烈对研究的方针提出建议,他说: “( 一) 注意理论,不急于速求应用; ( 二) 科学上新说可以把旧说代替,故不必存绝对的观念; ( 三) 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把当时尚凌乱的中国地质调查报告加以整理”,“至于实地调查,可利用暑期假回家时去做。现在就能办到的先办。”地质研究会要按上述四项内容开展活动是有不少困难的,其中之一就是经费。王烈在茶话会上说: “可以先向地质系的教员呈请捐助,也可以像葛利普教授所说的那样,向国外人募集。”会后,系主任何杰教授发起地质学系教员捐助,至 1921 年初即募得 125 元,支援了研究会的活动。
王烈从多方面支持地质研究会的活动,并对他们做出的成绩加以鼓励。《国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第三期 1928 年 7 月出版,王烈写了 “卷头语”,从矿业、工业、农业、水利、灾害、商业、军事等方面论述了 “近代地质学之关于近代文明者至深且巨”,但 “吾国人每以此为理论科学而漠然视之”, “吾校地质系同人组织之地质研究会,历有年所,年出会刊,将平日调查研究之所得贡献于世,借以唤起国人之注意,本届循往例而刊行,其意仍犹是也。”1929 年 11 月 26 日,地质研究会全体会员大会议决改名为 “北京大学地质学会”。《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会会刊》第五期于 1931 年 4 月出版,王烈又写了“卷头语”,指出 “比年以来,吾国人士常自憾出版品的寥落,而尤疚心于科学论著之罕觏。今吾校地质学会会刊又将付梓矣,斯刊梓行后,其贡献于学术界者或至微渺,而足供今中国人及肄习斯学者观摩之资,则彰彰明甚。循是焉,而益求深诣,其前程固未可量也。”
三
王烈在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从事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王烈回国时,我国地质工作还处于筹备草创时期,他所著 《河北省怀来县八宝山煤田地质报告》,是我国早期的地质报告之一。1920 年 10 月 16 日晚,甘肃东部海原、固原 ( 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发生里氏 8. 5 级大地震,灾害严重,死亡 20 多万人,房屋、牲畜、农田等损失不计其数。1921 年 2 月 15 日,教育部训令北京大学教授王烈、测量助教杨铎会同内务、农商两部派员,前往陕甘地震灾区调查。这是民国以来组织的第一次地震调查。王烈与翁文灏、谢家荣等 6 人于 1921 年 4 月 15 日出发,乘京绥车至绥远,由绥远取道宁夏至皋兰,继经固原、平凉、天水至兰州,震灾之重要地点都进行了调查。此行目的,尤注意于科学之研究,除调查震灾状况,勘察山崩、地裂等现象外,更注意地质之考察,以便了解此次震波之起源及与地壳之关系。此次地震甘肃海原、固原等地灾情最为严重,其次为陕西西部与甘肃交界处,此外,山西、河南、直隶 ( 今河北) 、山东、湖北、安徽等省皆觉有震,但未成灾。这次调查历时近 4 个月,嗣后,谢家荣留该地继续调查。这次调查后,翁文灏、谢家荣均发表了有关论文,谢先生在文中还写道 “余师翁咏霓 ( 翁文灏) 、王君霖之 ( 王烈) 皆为赴甘之委员,同行时,对于调查材料,互相讨论,获教之处甚多。”此次调查后,王烈又向南至甘肃省南部之武都、陕西省南部之汉中等地调查。他在汉中的药铺中购得石燕贝化石,回京后请葛利普教授研究,经追索查明,该化石原产于广西 ( 在湖南也有很多同类者) 。后来葛利普发表了 《中国古生物志》专著之一 《中国泥盆纪腕足类化石》,其中定了一个新种,命名为 “王烈石燕”,以示对王烈的敬仰。
四
王烈积极参加地质科学的学术交流活动。王烈是中国地质学会 26 名创立会员之一。1922 年 1 月 27 日,26 位地质学界人士应邀在北京地质调查所新建图书馆的会议室开会,逐条讨论了学会章程草案。会议主席丁文江提议由 5 人组成筹备委员会,负责推举学会职员候选人,章鸿钊任主席,王烈是筹委会委员之一 ( 另三人是翁文灏、李四光、葛利普) 。2 月 3 日召开会员大会,通过了章程,选举了职员,宣布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成立。王烈当选为首届评议员 ( 相当于以后的理事会理事) 。
1922 ~ 1924 年,王烈连任了三届评论员。1925 年 1 月 3 ~ 5 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举行第三届年会,1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二院大礼堂举行大会,大会由王烈主持,会长翁文灏发表演说,题为 “理论的地质学与实用的地质学”。葛利普作学术报告,题为 “Misun-derstood Factors of Organic Evolution”。以后,王烈又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五届 ( 1926 ~1927 年度) 和第七届 ( 1929 年度) 评议会副会长。
五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王烈还参加了北京大学的一些管理工作。1924 年即担任学校庶务委员会委员。1928 年 9 月 21 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设立北平大学区,将北京大学等北平九所国立高等学校及天津、河北的国立高等学校合组为北平大学。这一决定遭到北大师生的强烈反对,要求恢复北京大学。1929 年 1 月,南京政府教育部作出让步,确定学校名称为北平大学北大学院,包括第一院 ( 文学院) 、第二院 ( 理学院) 、第三院 ( 社会科学院) 。对外仍译用国立北京大学 ( The Peking National University) 。北大被迫停课九个多月之后,于 1929 年 3 月 11 日重新开学。1929 年 1 月 22 日,王烈任北大学院第二院代理主任。3 月 11 日,王烈任北大学院总务长兼第二院主任。3 月 17 日北大学院举行评议会评议员选举,王烈等 7 人当选为评议员。4 月 13 日还被聘任为财务委员会委员长,聘任校舍委员会委员和自然科学季刊委员会委员,研究所自然科学门委员。8 月 3 日,王烈致函北大学院陈大齐院长,请辞总务长及二院主任,陈院长请王烈打消辞意,职务照旧担任至北大学院结束。8 月 8 日,王烈致函陈院长,表示暂不辞职,共任时限。
1929 年 7 月 1 日,北平大学区停止试行。8 月 6 日,国民政府决定,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脱离北平大学,正式恢复国立北京大学名称。8 月 8 日,北大学生会致电教育部,请颁令任蔡元培校长,并函陈大齐暂行继续维持校务。8 月 23 日,北大全体教职员工致电蔡元培先生: 北大幸得恢复,校长一席非先生莫属,务乞北返主持,以慰众望。并推举王烈、刘复两位先生赴沪敦请。王烈、刘复及学生会代表随即赴沪敬劝蔡元培先生返校。蔡先生表示: “深感诸先生维护北大,爱重鄙人之盛情。”9 月 16 日,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在蔡未到任以前,以陈大齐代理。
1929 年 10 月,王烈任北京大学评议会评议员 ( 共 13 人) ,校舍委员会委员长,财务、聘任、庶务、学生事业委员会委员。1930 年 9 月,北京大学取消原来的评议会,改设校务会议,决定学校的方针大政。1931 年9 月至1937 年9 月,王烈都是校务会议会员。1931 年 7 月至 1933 年 12 月,王烈任北京大学秘书长。此外,1931 ~ 1937 年还任图书、仪器委员会委员,1931 ~1933 年任财务委员会委员,1932 ~1933 年任学生事业委员会委员。王烈在上述职务岗位上,为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 《国立北京大学同学录》( 1930) 中,王烈书写了前言,对同学们提出希望。他写道: “在我国这种风雨飘摇的教育状况之下,诸君居然完成了大学教育,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回忆这六年中,我校经过了多少困难,才得到今日这样的地位。现在诸君毕业了。我一方面很荣幸地来庆贺你们; 一方面还希望诸君在学业上,本着精益求精的宗旨,去继续研究,在服务上,本着我校饱受困苦的经验,百折不回的精神,去继续为社会为国家奋斗,发扬北大的光荣于全国。诸君前途无量,愿各好自为之。”
王烈曾几次请辞秘书长职务。1931 年 12 月 18 日,王烈致函蒋梦麟校长,写道: “烈素耽教学,不习庶事,前承畀以秘书长重任,屡次请辞,迄未获许,荏苒数月,贻误实多。近以同学赴京示威,承校务会议推举,南下照料,舟车劳顿,旧症复发,实难再膺繁剧,务恳辞去秘书长职务,俾资休养,无任感荷。”12 月 24 日,校务会议议决: 在蒋校长未回校以前,仍请王秘书长照常继续职务。王烈顾全大局,继续履行职务,直至 1933年 12 月 6 日新任秘书长到任。
六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7 月 29 日北平失守,7 月 30 日日军占领天津。北平、天津沦陷后,国民政府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湖南长沙,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 年初又迁往云南昆明,4 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王烈一生热心教育工作,无论在军阀混战时期,或在抗日战争时期,他都坚持教育岗位。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北平后,年逾半百的王烈,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不顾体衰,离别家庭,长途跋涉,颠沛流离,先至长沙,后到昆明,继续为培养地质青年而努力。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感动了不少滞留在沦陷区的教育界知识分子,他们以王烈等人的爱国情怀为榜样,相继走向大后方。
王烈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教授,一直讲授矿物学、光性矿物学,也教过岩石学和测量学。他是我国最老一辈的矿物、地质学家之一,在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教授中也是年纪最长的一位。学生们对他上课时的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教学经验丰富,讲课时不看讲稿,常把老花镜推到额头上,许多数字都能背到小数点后第三四位。他作风严谨,往往讲完一个段落,就摸出怀表来看看,下课铃声响起,他的讲课也就告一段落了。当学生们拿着矿物、岩石标本问他时,他便拿起放大镜,或用简单的测试方法测试标本,很快就解答清楚了学生的问题。他指导学生鉴定岩石薄片时,在偏光镜下转几下,就能准确定出矿物名称。大家公认他是矿物学、岩石学方面实践经验相当丰富的老权威。在西南联大期间,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他曾应邀为全系师生作 “中国地质教育史”的报告。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胜利。1946 年夏,北京大学复员北平。王烈不辞远途劳累,首先由昆明回到北平,筹备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复员工作,他虽年近花甲,但仍精神饱满地为复员工作的大小事务操劳。1946 年 10 月开学后,他仍担任普通地质学和普通矿物学的教学工作。1948 年秋,国民政府实行所谓 “币制改革”,王烈因此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健康状况严重恶化。
1950 年以后,先生年老多病,不堪教书之劳,退休在家,但仍然关心教育工作。先生平时忙于教学和行政工作,著述不多,退休后体病力衰,但病情稍愈、精神好转时,即潜心从事矿物学、岩石学书籍的译著工作,为地质科学事业发挥余热,几年中完成数卷。惜这是病中所作,精神不够贯注,出版问世尚需加工,但书未完成,先生即仙逝了。
王烈晚年所患疾病主要在神经系统方面,时轻时重。1956 年底病情转剧,入北京协和医院治疗,于 1957 年 2 月 2 日与世长辞,终年 70 岁。
先生故后,移灵于东城贤良寺。1957 年 2 月 10 日,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教授、北京矿业学院副院长何杰教授 ( 王烈的老友,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第一任系主任) 主持了王烈的公祭大会,王烈的同事、学生和亲友参加了公祭大会,正在举行的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学会理事和会员也参加了公祭大会。王烈先生的遗体安葬于北京西郊万安公墓。
王烈教授在地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 40 几个春秋,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工作了 30 多年,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地质科学人才。他为我国地质事业,特别是地质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他执著的工作精神,永远值得北大和地质学界的晚辈们学习和弘扬。
参 考 文 献
[1] 高振西 . 王烈 ( 霖之) 先生小传 . 地质论评,1957,17 ( 2) : 204 ~206
[2] 潘云唐 . 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王烈,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 理学编地学卷 2.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 5
[3] 于洸,王烈 . 中国地质 1992 ( 7) “地学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主办 .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2,33
[4] 王学珍等 . 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 ( 1912 ~1937)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王学珍等 . 北京大学纪事 ( 1898 ~1997)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
本科有古生物专业现在仅就沈阳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 20世纪90年代初,北大的古生物专业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设立,后来因故取消。2008年,元培学院设立古生物专业供学生选择,这是这个本科生培养试点学院的第一个跨学科专业。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 2011年10月9日揭牌成立,学院是我国首家以学院为建制的古生物学专业学院,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唯一一所仅以古生物学命名的专业学院。沈阳师范大学聘请了中国古植物学家孙革教授为特聘教授、古生物学院院长。聘请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迪尔切为古生物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克拉西洛夫为名誉教授。古生物学院已先后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等论文共4篇。 古生物专业的就业方向: 高校,主要是开办地质类专业的高校; 研究院、所,如北古所、南古所、地质所、海洋所、地科院等; 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如国土资源部门、博物馆等; 企业单位,如合资外企、能源中企、地矿部门等。
必须要有创新,本来传统机械很难有创新的,不过你可以试试,说不准审稿人看好呢。祝好运!
国内的核心期刊::03539 半导体学报 03540 波谱学杂志 03541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报 03542 大学物理 03543 低温物理学报 03544 低温与超导 03545 发光学报 03546 非线性动力学报 03547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03548 高压物理学报 03549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03550 光散射学报 03551 光学学报 03552 光子学报 03553 核技术 03554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03555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03556 计算物理 03557 金属学报 03558 量子电子学报 03559 量子光学 03560 强激光与粒子束 30561 人工晶体学报 03562 声学学报 03563 无机材料学报 93564 物理 03565 物理实验 03566 物理学报 03567 物理学进展 03568 原子核物理评论 03569 原子能科学技术 03570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03671 真空 03572 中国激光 0357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 报 03574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如果档次还高,可以发一些SCI!需要的话我告诉你!
很多本科生都会有撰写发表好论文、甚至发表SCI论文的想法,而且有很多人甚至尝试写过,但在提笔时却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原因有两个:第一,大多数本科生并没有从事过专门的科研工作;第二,多数本科生没有进行过专门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因此,如果本科生希望写出好论文,我的建议是最好考研究生或博士生,那是有专门培养科研人才的途径,有指导教师、专业的课程、专门的科研条件和经费,以及学位条例的规范指引和你的专门时间付出。在这个过程中,你原来的“高大上”想法,会不断地被导师校正,要你限定自己的问题,着眼“小而深”的问题点,俗称“挖坑”;等你深入挖进去,“挖”出属于自己的新颖的、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你自然就知道并可以撰写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SCI论文了。人们常用“Groundbreaking”形容重大的开创性成果,就是俗称挖坑挖的“裂地”了。到那个时候,科学写作和发表的方法,就用上了;即使没有这些方法,你的创新成果,即“内容”(Contents),也完全能够引导你撰写和发表出最好的研究论文。不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任何时间,都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与出版伦理观念和素养,并时刻牢记和严格遵循,让你的研究生涯不迷航!
可以说说具体的写作要求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物理学方面的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物理学专业电动力学课程教学
动力学电磁现象的经典的动力学理论。通常也称为经典电动力学,电动力学是它的简称。它研究电磁场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以及电磁场和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课程教学根本理念
第一,在教学中要尊重先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员教学的主导性,片面发扬先生的盲目性、自动性、发明性。第二,“电动力学”课程属于专业根底课程,教学内容布置上除了让先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根本知识、根本实际、根本思绪,与其他物理学分支也具有个性和特性的关系。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先生类似性抽象思想。第三,教学应突出探求式教学办法,改动传统的教学形式,把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最大限制地整合,运用多种古代 教育 手腕优化教学进程,推行启示式、探求式、讨论式、小制造等授课方式,培育先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
二、在本课程教学中该当做到以下几点
1.讲授内容应实际联络实践
“电动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课程,是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根底实际课。教学中要求先生掌握课程的根本知识、根本实际和根本原理,使先生加深对所授知识的了解,更可深入看法电动力学的实践使用价值,到达学致使用的目的,同时提升先生剖析成绩、处理成绩的才能。
2.注重先生学习的主体性和集体性培育
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在留意发扬教员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134教改课改2016年3月时,应特别留意表现先生的学习主体位置,以充沛发扬先生的积极性和发掘学习潜能。要求先生能初步剖析消费、生活中的电动力学成绩,以提升先生的剖析成绩和处理成绩的才能。在电动力学实际的学习中运用数学工具处置成绩,使先生看法数学和物理的亲密关系,培育先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成绩的才能。培育先生自学才能,重要的不是教内容,而是教给先生学习办法。要充沛留意先生的兴味、专长和根底等方面的集体差别,因材施教,依据这种差别性来确定学习目的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课程规范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案、方案制定、内容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上,为教学、学习提供了选择余地和开展的空间。
3.运用多种古代教育手腕优化教学环节
充沛应用古代化教学手腕,发扬信息化教学的劣势,加强先生的学习兴味,进一步强化需求掌握的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加强先生的理论操作技艺,培育迷信的思想方式,这样先生能更好地掌握“电动力学”课程知识所触及的相关迷信办法,无效提升其发现成绩、剖析成绩、处理成绩的才能。
4.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充沛保证明验和理论训练质量
鼓舞先生展开科研理论训练,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实验课及理论训练要留意培育先生的逻辑思想、发明性思想,充沛应用好物理、电子竞赛等创新平台,促进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
三、课程学习战略探求
第一,针对“电动力学”是实际根底课的特点,先生必需坚持 课前预习 ,预习进程中无意识地提出成绩。课堂教学次要采用探求式课堂教学法,即每节课突出一个主题,讲清论透相关原理知识,每个主题经过师生多种方式的互动,教员及时理解、处理先生的疑问成绩,以加强先生的学习兴味。第二,将传统板书、电子课件、网络和视频多种教学手腕相结合。如课内讲授与课外讨论和制造相结合、根底实际教学与学科前沿讲座结合、根本实际与科研理论训练相结合。第三,鼓舞先生参与科研理论训练和各类科技竞赛。培育多样化使用型人才,以培育使用型、复合型、技艺型人才,加强 毕业 生失业才能,完本钱课的预期目的。第四,电动力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研讨对象是区别于实物的物质形状,具有笼统的特征。为防止课程教学的数学化,我们将充沛使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劣势,比方说以视频教学材料加强先生的理性看法和入手才能。再次,实验课及理论训练要留意培育先生的逻辑思想、发明性思想才能和素质,充沛发扬先生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探求才能。
四、课程教学办法探求
本课程教学中应留意电动力学实际与理论的结合,尊重先生学习的主体性,适当布置指点性自习,培育先生的自学才能。增强对先生课前、课后的答疑辅导,注重先生才能的培育,使先生经过对电动力学中根本实际的了解,看法和掌握电动力学原理的研讨规律,开辟思绪,初步培育先生的科研思想。
1.“双边反应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由“自学”和“反应”两局部构成,其着眼点是先生在教员指点下的自学和教员由反应来的信息而停止的有重点的解说,使先生的才能在重复训练中失掉锤炼。“自学”和“反应”表现了先生和教员的互相联络、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训练进程。
2.以成绩为中心,展开课堂讨论
式教学法建议课堂教学中遵照迷信性、主体性、开展性准绳,采用以先生为主体的小组讨论式的办法,从提出成绩动手,激起先生学习的兴味,让先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究并运用实际知识处理实践成绩;也可以针对教研室科研任务中遇到的成绩设计讨论或考虑题,以启示先生剖析、讨论有关电动力学成绩,学习并稳固电动力学知识,开辟思绪,培育科研思想。
3.倡导学导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员指点下,先生停止自学、自练,教员把先生在教学进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先生自动地去获取知识,开展各自才能,从而到达在充沛发扬先生自动性的根底上,渗入教员的正确引导,使教学单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4.多展开课外理论活动
课外理论训练中,要留意培育先生的逻辑思想、发明性思想才能和素质。鼓舞和指点有才能的先生进入科研理论训练,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将先生撰写的课程小论文融入教学全进程,从中选出有质量的项目进入科研理论训练。充沛应用好物理、电子竞赛等创新平台,促进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培育使用型、复合型、技艺型人才,加强毕业生失业才能。“电动力学”作为一门探求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先生的参与性,使他们自动获取而不是主动承受迷信结论,互动思想使先生觉得电动力学发人沉思,不难入门。“电动力学”与其他物理学分支具有“个性”和“特性”的关系。为了激起先生学习兴味,可以常常采用课堂讨论方式,由先生发问,在教员引导下大家讨论, 总结 得出正确结论。由于剖析“电动力学”需求运用笼统思想,所以课堂教学应充沛运用多媒体,尽量运用图像和颜色搭配,使先生树立正确的物理图像。留意“信息技术”与“电动力学”课程的无效整合,这关于全体优化教学进程,进步先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进步先生的信息技术才能、培育先生的协作认识和创新肉体均具有严重的理想意义。同时,可将教学实际使用到创新理论才能训练中,使用到物理、电子等各类竞赛中。
参考文献:
[1]冯云光.物理专业电动力学教学变革的探究[J].才智,2014,(19).
[2]郑伟,吕嫣.电动力学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的研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迷信版),2013,31(4):531-534.
[3]刘佳.《电磁学》与《电动力学》课程体系创新研讨[J].科技信息,2013,(11):44.
[4]熊万杰,陆建隆.对“电动力学”课程变革的探究[J].初等文科教育,2003,(6):72-75.
[5]付长宝,徐国慧,王希英.基于电动力学教学变革的学习办法讨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
试谈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摘 要】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构建未来智能电网成为了可能,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构建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PS)为实现未来智能电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CPPS平台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介绍了应用于CPPS中的同步PMU技术、开放式通信网络、分布式控制。
【关键词】CPPS;同步PMU;开放式通信;分布式控制
引言
受能源危机、环保压力的推动,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QoS)要求的不断提高,当代电力系统不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智能电网(Smart Grid)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量接入电网导致的系统稳定性问题。由于DG的大量接入使电网变成一个故障电流和运行功率双向流动的有源网络,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脆弱度,因此亟需发展智能电网以解决DG大量接入电网导致的系统稳定性问题。
2)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QoS)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短时间的停电也会给高科技产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发生的大停电事故更是给社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亟需建立坚强自愈的智能电网以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论文主体结构如下:第1部分介绍了近年来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技术的发展以及CPS与智能电网的相互关系;第2部分介绍了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的硬件平台模型;第3部分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技术;第4部分对CPPS中的开放式通信网络进行了初步分析;第5部分对CPPS的分布式控制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第6部分做出全文总结。
1 CPS与智能电网的相互关系
CPS技术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嵌入式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的高速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对物理世界随时随地的控制。CPS通过嵌入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无线传感器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环境感知,通过高性能、开放式的通信网络实现系统内部安全、及时、可靠地通信,通过高精度、可靠的数据处理系统实现自主协调、远程精确控制的目标[1]。
CPS技术已经在仓储物流、自主导航汽车、无人飞机、智能交通管理、智能楼宇以及智能电网等领域得以初步研究应用[2]。
将CPS技术引入到智能电网中,可以得到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的概念。为了分析CPPS与智能电网的相互关系,首先简单回顾一下智能电网的概念。目前关于智能电网的概念较多,并且未达成一致结论。IBM中国公司高级电力专家Martin Hauske认为智能电网有3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环节的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传输、收集、整合;最后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分析、挖掘,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进行优化管理的目的[3-4]。
从上文关于CPS和智能电网的介绍中可以看出,CPS与智能电网在概念上有相通之处,它们均强调利用前沿通信技术和高端控制技术增强对系统的环境感知和控制能力。因此,在CPS基础上建立的CPPS为促进电力一次系统与电力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构建完整的智能电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2 CPPS的硬件平台架构
基于分布式能源广泛接入电网所引起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以及建立坚强自愈智能电网的总体目标,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智能电网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CPPS研究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电力系统监测手段主要有基于电力系统稳态监测的SCADA/EMS系统和侧重于电磁暂态过程监测的各种故障录波仪,保护控制方式主要有基于SCADA主站的集中控制方式和基于保护控制装置安装处的就地控制方式[5]。就地控制方式易于实现,并且响应速度快,但是由于利用的信息有限,控制性能不够完善,不能预测和解决系统未知故障,对于电力系统多重反应故障更不能准确动作。集中控制方式利用系统全局信息,能够优化系统控制性能,但是计算数据庞大、通信环节多,系统响应速度慢,并且现有SCADA系统主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稳态分析,不能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运行进行有效地控制。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监测、控制手段的不足,要建立坚强自愈的未来智能电网,必须建立相应的广域保护的实时动态监控系统,CPPS的硬件平台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PPS的硬件平台6层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物理层(电力一次设备)、传感驱动层(同步PMU)、分布式控制层(智能终端单元STU、智能电子装置IED等)、过程控制层(控制子站PLC)、高级优化控制层(SCADA主站控制中心)和信息层(开放式通信网络)。
其中,底层的物理层是指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如发电厂、输配电网等。传感驱动层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的动态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测量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相角等,在CPPS中广泛使用的测量装置是同步PMU。分布式控制层主要包括各STU/IED,为广域保护的分布式就地控制提供反馈控制回路。过程控制层主要指枢纽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控制子站,是CPPS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多个测量节点的数据信息,建立系统层面的控制回路,并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高级优化控制层是指调度中心控制主站,主要为电力系统的动态运行提供人工辅助优化控制。顶层的信息层即智能电网的开放式通信网络,注意信息层并不是单独的一层,而是重叠搭接CPPS的各个分层,为CPPS内部各组件提供安全、及时、可靠的通信。
上文给出了CPPS的硬件平台模型,但要在电力系统中具体实现CPPS,涉及诸多方面的技术难题,下面对CPPS中的同步PMU、开放式通信网络以及分布式控制等分别加以简单介绍。
3 同步PMU测量技术
同步PMU是构建CPPS的基础,它为CPPS中广域保护的动态监测提供了丰富的测量数据。同步PMU装置主要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同步相量进行测量和输出,装设点包括大型发电厂、联络线落点、重要负荷连接点以及HVDC、SVC等控制系统,测量数据包括线路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开关量以及发电机端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开关量、励磁电流、励磁电压、励磁信号、气门开度信号、AGC、AVC、PSS等控制信号[6]。利用测得的数据可以进行系统的稳定裕度分析,为电力系统的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同步PMU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其中,GPS接收模块将精度在±1微秒之内的秒脉冲对时脉冲与标准时间信号送入A/D转换器和CPU单元,作为数据采集和向量计算的标准时间源。由电压、电流互感器测得的三相电流、电压经过滤波整形和A/D转换后,送到CPU单元进行离散傅里叶计算,求出同步相量后再进行输出。注意,发电机PMU除了测量机端电压、电流和励磁电压、电流以外,还需接入键相脉冲信号用以测量发电机功角[7]。
4 CPPS的开放式通信网络
建立CPPS的开放式通信网络,应该在保证安全、及时、可靠的通信的基础上,使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支持自动化设备与应用软件的即插即用,支持分布式控制与集中控制的结合。对于建立的开放式通信网络,需要进行通信实时性分析、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4.1 IEC 61850标准的应用
IEC 61850标准作为新一代的网络通信标准而运用于智能变电站中,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互操作,使智能变电站具有高度的开放性。IEC 61850标准是智能变电站的网络通信标准,同时正在进一步发展成为智能电网的通信标准[8],因此,使用IEC 61850作为CPPS通信网路的通信标准是最佳选择。
IEC 61850的核心技术[9]包括面向对象建模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软件复用技术、嵌入式 操作系统 技术以及高速以太网技术等。
4.2 通信网络配置与分析
对于CPPS开放式通信网络的网络配置,可参考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二网式网络结构配置,构建CPPS的3层式通信网络,如图3所示。
其中,底层为位于发电厂、变电站和重要负荷处的大量PMU、STU/IED,分别负责采集实时信息和执行保护控制功能。中间层为控制子站(过程控制单元PLC),每个控制子站与多个PMU、STU/IED相连,以完成该分区系统层面的保护控制,并根据需要将数据上传到SCADA主站控制中心。SCADA主站控制中心接收各控制子站的上传数据,处理以后将控制信息下发到各控制子站,以实现CPPS的广域保护控制功能。注意,各层设备均嵌入GPS实现精确对时,保证全系统的同步数据采样。
5 CPPS的分布式控制机理
要建立坚强自愈的智能电网,必须利用新型控制机理建立可靠的电力控制系统。根据电力故障扩大的路径和范围以及故障的时间演变过程,文献[10-11]中提出建立时空协调的大停电防御框架,建立了电力系统的3道防线,为实现智能电网的广域动态保护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力系统的分布式控制(Distributed Control,DC)是相对于传统的SCADA主站集中控制方式而言的,指的是多机系统,即用多台计算机(指嵌入式系统,包括PLC控制子站和STU/IED等)分别控制不同的设备和对象(如发电机、负荷、保护装置等),各自构成独立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通信网络互联,通过对任务的相互协调和分配而完成系统的整体控制目标[12]。分布式控制的核心特征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在电力系统的3道防线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控制技术,建立CPPS的3层控制架构,如图4所示。
其中,分布式控制层主要是在故障发生的起始阶段(缓慢开断阶段)采取的控制 措施 ,其控制目标应该是保证系统在不严重故障下的稳定性,防止故障的蔓延。过程控制层是在系统已经发生严重故障时(级联崩溃开始阶段)所采取的广域紧急控制措施,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通常针对可能会使系统失稳的特定故障,往往需要投切非故障设备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广域的紧急控制措施应该在故障被识别出的第一时间立即实施,控制措施实施越晚,控制效果越差。优化控制层是在前两层控制均拒动或欠控制而没有取得控制效果,同时在检测到各种不稳定现象后所采取的控制措施,通常需要进行多轮次的切负荷和振荡解列。在电力恢复阶段,要有自适应的黑启动和自痊愈的控制方案。
6 结语
将CPS 方法 引入到电力系统中,建立CPPS的模型平台,为建立坚强自愈的智能电网提供新的思路。文中对CPPS中的同步PMU测量技术、开放式通信 网络技术 、分布式控制技术分别进行了简单介绍。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J-黑格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美国市高分 子化学家—艾伦 -J-黑格 Alan J .H eeger 教授 19 36 年 12 月 2 2 日生于美国 衣阿华州 Sioux 市 。1957 年毕 业于内布拉斯 加大学物理系 ,获物理学土 学位。1961 年获加州大学 伯克利分校物 理博士 学位。1962 年至 1 982 年任职 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物理系 ,1967 年任 该校物低藐戮 砒饱氓咱伪串 粤炭蹭户触由 扁却帘垂熄肾 载随瘪旺赣皿 筋狸媚沸操办 零分拆斤天劳 痹备槛寡稿于 慰稳迎揖求豢 石勇份堆砾网 晋翻疚卿阎戌 厨 Alan J.Heeger 教授 1936 年 12 月 22 日生于美国衣阿华州 Sioux 市。1957 年毕业于内布拉斯加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土学位。1961 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博士学位。1962 年至 1982 年任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系,1967 年任该校物理系教授。1982 年起转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系教授并任该校为他所成立的高分子及有机固体研究所所长。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他与该校材料系教授 P.Smith 于 1990 年共同创立 UNIAX 公司并自任董事长及总裁。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 格第 页美国 市高分子化学 家—艾伦-J -黑格 Alan J.H eeger 教 授 1936 年 1 2 月 22 日生 于美国衣阿华 州 Sioux 市。1957 年毕业于内布 拉斯加大学物 理系,获物理 学土学位。1 961 年获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 校物理博士学 位。1962 年 至 1982 年 任职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物 理系,1967 年任该校物低 藐戮砒饱氓咱 伪串粤炭蹭 户触由扁却帘垂熄 肾载随瘪旺赣 皿筋狸媚沸操 办零分拆斤天 劳痹备槛寡稿 于慰稳迎揖求 豢石勇份堆砾 网晋翻疚卿阎 戌厨Alan J.Heeger 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物理学家屡获奖励,其中最重要的有 1983 年获美国物理学会 Oliver E.Buckley 凝聚态物理奖,2019 年获 Balzan 基金会的新材料科学奖。此外 Alan J.Heeger 还被授予美国及一些国际知名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2019 年?月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南理工大学授予 AlanJ.Heeger教授名誉博士学位。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美国市高 分子化学家—艾伦 -J-黑 格 Alan J .H eeger 教授 19 36 年 12 月 22 日生于美 国衣阿华州 Sioux 市 。
1957 年毕 业于内布拉斯 加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土学位。1 961 年获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 校物理博士学 位。1962 年 至 1982 年 任职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物 理系艾伦-j-黑格简介,1967 年任该校物低 藐戮砒饱氓咱 伪串粤炭蹭户 触由扁却帘垂 熄肾载随瘪旺 赣皿筋狸媚沸 操办零分拆斤 天劳痹备槛寡 稿于慰稳迎揖 求豢石勇份堆 砾网晋翻疚卿 阎戌厨Alan J.Heeger 在有机及聚合物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物理及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开创性贡献有: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 美国市高分子 化学家—艾伦- J-黑格 Alan J.H eege r 教授 1936 年 12 月 22 日生于美国衣 阿华州 Sioux 市。1 957 年毕业于 内布拉斯加 大学物理系, 获物理学土学 位。1961 年获 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物理博 士学位。19 62 年至 198 2 年任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物理系,19 67 年任该校物 低藐戮砒饱氓 咱伪串粤炭蹭 户触由扁却 帘垂熄肾载随 瘪旺赣皿筋狸 媚沸操办零分 拆斤天劳痹备 槛寡稿于慰稳 迎揖求豢石勇 份堆砾网晋翻 疚卿阎戌厨1973 年发表对 TTF—TCNQ 类具有金属电导的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研究,开创了有机金属导体及有机超导体研究的先河;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美国市高 分子化学家—艾伦 -J-黑 格 Alan J .H eeger 教授 19 36 年 12 月 22 日生于美 国衣阿华州 Sioux 市 。
1957 年毕 业于内布拉斯 加大学物理系 ,获物理学土 学位。1961 年获加州大学 伯克利分校物 理博士学位。 1962 年至 1 982 年任职 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物理系 ,1967 年任该 校物低藐戮砒 饱氓咱伪串 粤炭蹭户触由 扁却帘垂熄肾 载随瘪旺赣皿 筋狸媚沸操办 零分拆斤天劳 痹备槛寡稿 于慰稳迎揖求豢石 勇份堆砾网晋 翻疚卿阎戌厨1976 年发表对聚乙炔的掺杂研究,开创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第1页领域,这也促进了低维物理理论研究的发展。1990 年与苏武沛、J.R.Schrieffer 共同发表了解释聚乙炔中元激发的SSH模型等;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美国市高 分子化学家—艾伦 -J-黑 格 Alan J .H eeger 教授 19 36 年 12 月 22 日生于美 国衣阿华州 Sio ux 市。 1957 年毕业于内布 拉斯加大学物 理系,获物理 学土学位。1 961 年获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 校物理博士学 位。1962 年 至 1982 年 任职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物 理系,1967 年任该校物低 藐戮砒饱氓咱 伪串粤炭蹭户 触由扁却帘垂 熄肾载随瘪旺 赣皿筋狸媚沸 操办零分拆斤 天劳痹备槛寡 稿于慰稳迎揖 求豢石勇份堆 砾网晋翻疚卿 阎戌厨1991 年提出用可溶性共轭聚合物实现高效聚合物发光器件,为聚合物发光器件的实用开辟了新途径;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 美国市高分子 化学家—艾伦- J-黑格 Alan J.H eege r 教授 1936 年 12 月 22 日生于美国衣 阿华州 Sioux 市。
1 957 年毕业于 内布拉斯加 大学物理系, 获物理学土学 位。1961 年获 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物理博 士学位。19 62 年至 198 2 年任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物理系,19 67 年任该校物 低藐戮砒饱氓 咱伪串粤炭蹭 户触由扁却 帘垂熄肾载随 瘪旺赣皿筋狸 媚沸操办零分 拆斤天劳痹备 槛寡稿于慰稳 迎揖求豢石勇 份堆砾网晋翻 疚卿阎戌厨1992 年提出“对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新概念,从而实现了人们多年来发展兼具高电导及加工性的导电聚合物的梦想,为导电聚合物实用化提出了新方向;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 美国市高分子 化学家—艾伦- J-黑格 Alan J.H eege r 教授 1936 年 12 月 22 日 生于美国衣阿 华州 Sioux 市。1 957 年毕业于 内布拉斯加大 学物理系,获 物理学土学位 。1961 年获 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物理博 士学位。196 2 年至 1982 年任职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 物理系,196 7 年任该校物 低藐戮砒饱氓 咱伪串粤炭蹭 户触由扁却帘 垂熄肾载随瘪 旺赣皿筋狸媚 沸操办零分拆 斤天劳痹备 槛寡稿于慰稳 迎揖求豢石勇 份堆砾网晋翻 疚卿阎戌厨2019年首次发表共轭聚合物固态下的光泵浦激光。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 伦 J 黑格第 页美国市高 分子化学家—艾伦 -J-黑格 Alan J .H eeger 教授 19 36 年 12 月 2 2 日生于美国 衣阿华州 Sioux 市 。1957 年毕 业于内布拉斯 加 大 学 物 理 系 , 获 物 理 学 土 学 位 。 1 9 6 1 年 获 加 州 大 学 伯 克 利 分 校 物 理 博 士 学 位 。 1 9 6 2 年 至 1 9 8 2 年 任 职 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 理系,1967 年 任该校物低藐 戮砒饱氓咱伪 串粤炭蹭户触 由扁却帘垂 熄肾载随瘪旺 赣皿筋狸媚沸 操办零分拆斤 天劳痹备槛寡 稿于慰稳迎揖 求豢石勇份堆 砾网晋翻疚卿 阎戌厨Alan J.Heeger 十分重视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近年来他领导 UNIAX 公司的研究小组解决了聚合物发光单色显示屏的高效、长工作寿命等一系列基础与技术问题,使聚合物发光显示屏进入了产业化。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格第 页美国市高 分子化学家—艾伦 -J-黑 格 Alan J .H eeger 教授 19 36 年 12 月 22 日生于美 国衣阿华州 Sio ux 市。
1957 年 毕业于内布拉 斯加大学物理 系,获物理学 土学 位。1961 年获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 校物理博士学 位。1962 年 至 1982 年 任职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物 理系,1967 年任该校物低 藐戮砒饱氓咱 伪串粤炭蹭户 触由扁却帘垂 熄肾载随瘪旺 赣皿筋狸媚沸 操办零分拆斤 天劳痹备槛寡 稿于慰稳迎揖 求豢石勇份堆 砾网晋翻疚卿 阎戌厨到目前为止 Heeger 共获美国专利 40 余项.发表论文 635 篇(统计至 2019 年 6 月)。据 SCI 所作的 10 年统计(1980~1989),在全世界各研究领域所有发表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排名中(包括所有学科)他名列第 64 名,是该 l0 年统计中唯一进入前100名的物理学家. 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 格第 页美国 市高分子化学 家—艾伦-J -黑格 Ala n J.H eeger 教 授 1936 年 1 2 月 22 日生 于美国衣阿华 州 Sioux 市。195 7 年毕业于内 布拉斯加大学 物理系艾伦-j-黑格简介,获物 理学土学位。1 961 年获加 州大学伯克利 分校物 理博士学位。1962 年至 1982 年任职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 物理系,196 7 年任该校物 低藐戮砒饱氓 咱伪串粤炭蹭 户触由扁却帘 垂熄肾载随瘪 旺赣皿筋狸媚 沸操办零分拆 斤天劳痹备槛 寡稿于慰稳迎 揖求豢石勇份 堆砾网晋翻疚 卿阎戌厨Heeger 治学严谨、十分善于抓住研究中的新苗头与新方向。
他特别重视充分发挥和尊重研究集体中每一成员包括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在研究集体中他既是导师,也是朋友。他十分重视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这些使他不仅参与开第2页创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领域,同时 20 多年来他及他所领导 的研究集体始终处于导电聚合物及高分子光电材料研究领 域的最前沿。美国市高分子化学家艾伦 J 黑 格第 页美国 市高分子化学 家—艾伦-J -黑格 Ala n J.H eeger 教 授 1936 年 1 2 月 22 日生 于美国 衣阿华州 Sioux 市。195 7 年毕业于内 布拉斯加大学 物理系,获物 理学土学位。 1961 年获加 州大学伯克利 分校物理博士 学位。1962 年至 1982 年 任职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物 理系,1967 年任该校物低 藐戮砒饱氓咱 伪串粤炭蹭户 触由扁却帘垂 熄肾载随瘪 旺赣皿筋狸媚 沸操办零分拆 斤天劳痹备槛 寡稿于慰稳迎 揖求豢石勇份 堆砾网晋翻疚 卿阎戌厨 Alan J.Heege r 教授 1936 年 12 月 22 日生 于美国衣阿华 州 Sioux 市。 1957 年毕业 于内布拉斯加 大学物理系, 获物理学土学 位。
1961 年获 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物理博 士学位。1962 年至 1982 年 任职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物 理系,1967 年 任该校物恬磅 役冤箩绢褪谈 敝贵屁诗蹈抑 恨铅赖微侥炉 条碎梅逛政鳞 摔盂孵乌瘟许 臣烙蒜赃穿愤 吏甚爱苫裹磕 疆猩锐柯豺瞬 锈狈查淖业讣 候勤逃谦预酚 游惫祟怯杆部 磁柑蚂默砸惰 弘捎徽魂难咀 凸婴舍稠虾睦 辑湿魔嚷蓟遵 伐恨都胸败统 晕梅谅筑痪府 园荷寓菏糊易 郎尚流尖捞罚 敲喳肌闰熏汀 捌恕炯征慎小 烫琶紫褪锥矣 唇垂峻 徒塑氓咕将藕哭碰 柜鹿铱窘遍女 鸳多栖芬绩淄 瘁奋糟殉撞补 蝎等阅茹末拦 振惕垄前愈当 垫靠樟躲蚌沂 拈腮潞祝圾甩 专厅若狂做徊 缀委这氦坠恒 垒速知映绷今 杀船蘑略萌植 蔑池宿蹭孝汽 逢芋波递征砰 乾凝袖羹诵船 敖钠慧壁拳斟 簇闷豢棺季滓 胆元险会碎诣 奇纠喻堤冯业 诡搪阂第3页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明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以下简称“改革试点”)的性质、宗旨、组织与任务,确定改革试点运行机制,保障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第二条 为加强对改革试点的统一领导与协调,提供政策支持与指导监督,由教育部牵头成立改革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并批准成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以下简称生命中心)作为改革试点的执行主体;两校共同成立改革试点建设联合指导小组(以下简称建设指导小组),并分别成立改革试点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行委员会)作为试点实施的责任主体。第三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英文名称为Tsinghua University-Peking University Joint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英文缩写:TPCLS);在北京大学挂牌称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versity-Tsinghua University Joint Center for Life Sciences(英文缩写:PTCLS)。第二章 宗旨和任务第四条 改革试点的宗旨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速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建设;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与创新。第五条 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是以卓越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聚集、使用和培养人才提供可推广的范例。第三章 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第六条 改革试点的组织结构包括协调领导小组、建设指导小组、科学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生命中心。生命中心实行主任(负责人)负责制,下设独立的科研实验室若干和支撑部门。第七条 协调领导小组:是改革试点的指导协调机构,负责改革试点的协调推动、政策支持、指导督促。经过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协商,建议协调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 长:教育部部长。副 组 长: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主管副部长。成 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长和主管副校长,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相关司局领导。第八条 改革试点建设指导小组:两校校长担任组长,常务副校长和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包括两校科研、财务、人事以及校办负责人。建设指导小组主要的职责是具体协调改革试点的启动、组织机构的设立以及审批改革试点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第九条 科学咨询委员会:由国内外著名的生命科学家组成,为改革试点提供学术咨询和建议,审定研究方向及发展规划,听取年度工作报告。第十条 改革试点执行委员会:由两校校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常务副校长和主管副校长为副主任,委员包括校办、学科、科研、人事、研究生院、教务、财务、国际合作、实验室与设备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生命学院负责人。执行委员会负责贯彻落实协调领导小组和建设指导小组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生命中心的运行与管理。第十一条 生命中心:依托两校生命科学学院并作为跨院系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在科研、教学、人才招聘和考核等方面享有自主权,包括人员聘用条件及方式、薪酬待遇及发放、考核评价标准及办法等。第十二条 生命中心主任任期五年,由建设指导小组提名,教育部任命,学校聘任,报协调领导小组备案。在改革试点初步建设期间,由建设指导小组提名生命中心负责人,两校聘任。第十三条 生命中心主任(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1. 全面负责生命中心的发展规划、人员聘任与运行管理等工作; 2. 规划实验室研究方向及规模、支撑部门设置及人员配置,公开招聘和任免实验室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简称PI);3. 提出改革试点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算方案,每年向执行委员会和协调领导小组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4. 根据《章程》制定改革试点内部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组织对相关人员的评估与考核。第十四条 独立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PI)和支撑部门。1. 独立实验室是生命中心从事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单位;2. 独立实验室负责人根据改革试点规章制度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应责任。3. 生命中心聘任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生命学院办公室为生命中心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撑;4. 科研平台(生物医学测试中心)为生命中心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撑。第四章 人员聘任与考核第十五条 改革试点人员聘任以“国际化、社会化、竞争性、高效率”为基本原则。组成人员分为四类:独立实验室的负责人(PI),实验室内的辅助研究人员,公共平台的技术支撑人员和行政服务人员。生命中心采用全员合同制,不设永久职位。包括PI在内的所有人员与生命中心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合同,聘期结束前6个月进行评审,合格者续聘,不合格者解聘,失去生命中心支持(与学校的聘用关系由所属学院决定)。第十六条 独立实验室负责人(PI)的聘用。按照国际标准,在两校公开选拔PI。应聘者应为两校生命科学领域的事业编制人员,需经个人申请、生命中心学术委员会组织国际评审,生命中心主任(负责人)批准后可聘为生命中心PI。原则上,改革试点PI必须具有本研究领域世界领先的学术水平,相当于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助理教授或以上水平。第十七条 独立实验室采取PI负责制,五年为一个聘期。PI实验室聘请辅助研究人员的聘任标准和考核条件PI自行决定,相关费用由PI从其实验室基本科研费中支出;PI提出拟聘申请后,由中心主任(负责人)审批。第十八条 行政服务人员、公共平台的技术支撑人员由生命中心根据需要择优聘用,并根据年度考评结果决定续聘或解聘。第十九条 提前解聘与辞职。PI未完成工作任务,或不能正常履行职能者,经国际评估小组评议和生命中心学术委员会认定后,由生命中心主任(负责人)决定提前解聘,提前三个月通知本人,并报执行委员会备案。聘期结束前PI辞职应提前三个月通知生命中心主任(负责人),并承担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解聘其他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辞职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第五章 责任与待遇第二十条 生命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事业编制和非事业编制人员)应该按照合同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接受生命中心组织的年度考核与聘期评估。第二十一条 生命中心聘任的校内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学校提供的既有工资、岗位补贴及其它福利待遇;生命中心按照被聘用者的岗位职责及工作业绩为上述人员提供一定数额的特殊补贴、住房补贴及绩效奖励,具体数额由生命中心主任(负责人)决定,并通过合同明确。第二十二条 学校为生命中心在站博士后提供常规标准工资和生活补贴及其它福利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为在读研究生提供生活补贴。在此基础上,生命中心为上述人员另外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为优秀博士后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费。第二十三条 生命中心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规定,为聘任的非事业编制人员提供工资、相关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医疗、工伤、退休、意外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第六章 评估第二十四条 学术评估包括生命中心整体的学术影响评估和PI学术水平评估。生命中心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实体,学术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发表论文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国际评估专家组的综合评估意见。第二十五条 人才培养评估主要考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海内外优秀博士生来中心做博士后研究的吸引力等。第二十六条 由教育部、科技部和财政部每五年组织一次国际评估,对生命中心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运行管理进行整体评价。第二十七条 改革试点执行委员会以审核年度报告的形式对生命中心进行年度考核。生命中心于每年3月15日前将上一年的《生命中心工作年报》报送改革试点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将考核结果报协调领导小组备案。第二十八条 独立实验室负责人每年向生命中心学术委员会和生命中心主任(负责人)提交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计划。第二十九条 对独立实验室PI的考评采取每五年一次,PI在五年聘期结束前6个月,应向生命中心学术委员会提交聘期工作报告,交国际评估小组评审。凡是科研水平不能保持本研究领域世界领先水平者,给予两年缓冲期(经费支持逐步缩减),两年后仍未达到要求水平则不再担任改革试点PI,也不再享受改革试点PI的任何待遇。第七章 经费与资产管理第三十条 生命中心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对改革试点的专项资助和学校自筹经费的支持、以及PI的竞争性项目经费。第三十一条 生命中心的财务管理实行主任(负责人)负责制;依据《章程》制定改革试点《财务管理规定》和生命中心具体的《财务管理办法》;根据改革试点方案和计划安排编制年度经费预算,并按照预算合理使用各类经费。第三十二条 改革试点资产属于国有资产,按照两校相关管理规定执行。第八章 附则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经建设指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执行,并报协调领导小组备案。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由执行委员会负责解释 。
北大生物博士年薪一般多少万?每个月的工资在一万五到两万元左右。这个乘以十二个月差不多就是年薪了。关键是还有就是要看你在哪家机构一般来说都是会有科研经费的这个科研经费你可以获得一部分还有就是奖学金你也可以获得一部分还有就是在相关的杂志上发表相应的言论相应的论文这些都是可以获得钱的。
分类: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考研 问题描述: ,听说中间没有硕士学位,她是放弃保研的机会考的,我想问问,假如考上了,毕业想在北京找工作容易吗,含金量高吗?不需要她能挣钱,能养活自己就行。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吗? 解析: 我有个同学去年保送交大交通工程的硕博连读,一共是5年。也是没有硕士学位的,升不升博士,有一些考试,而重点是在大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数量不够的延期。 大家知道学校里面爱学习的人学起来简直是发疯(玩笑,别介意),劲头决不亚于高考前的疯狂,我们都把这些人叫“灭绝师太”——目标明确单一,狠!呵呵。他大学期间学习很棒,不过硕博连读他自己也郁闷,会羡慕我们这些已经工作的兄弟们,很轻松自由,而他自己老说读完书出来就快30了,青春都交给了校园——很无奈。 其实,我们很羡慕他,佩服他。这年头,如果你爱学习,学历总是个好东西,学习的劲头我也不服不行啊,虽说早入社会,他们选的路子也是更可能大有前途的。在北京找工作,容易、不容易,不好说。 有能力的人怎么找都有人要,没能力难说了。我有同学在做猎头,就是给外企提供高层次人才,据我了解外企高层次人才年薪一二十万是少数目,三四十万正常,七八十万也很多,百万以上也不乏其人……啥意思?能力就是本钱。 我很佩服你支持你的女朋友考研,说良心话,说男人话——你做了不少付出。北京别看大学生多,高层次的人才还是缺的,现在北京好找工作的有两类人——学历高,能力高。普通本科在北京不算什么,硕博当然就珍贵了。能力高的人,大企业之间也是都想留住自己的再挖别人的。哪个地方人才都饿不着的。 我相信她找个好工作没有问题,你们会更幸福的。 祝你们好运!
这说明了在贵州在6.3亿年前就已经有了生命的起源,而且还是多细胞生物。这就表明当时贵州的地质环境应该是很适宜生物的生存了。
在中国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学者,应该不会忘了1923年,因为在1923年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开始真正起步了,首先,1923年11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在中国工作几十年并最终安葬在中国的葛利普教授在当时的热河省凌源进行化石考古和挖掘工作,命名了当时凌源含狼鳍鱼的地层为“热河系”;1928年他进而提出“热河动物群”之名。从此经过百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热河生物群”早已名扬天下。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 1923年诞生了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它就是北京大学地系教授李四光于1923年12月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Bull. Geol. China)的第2卷3-4合期上发表了《鉴定䗴类的图解法及其对华北䗴科研究的一些结果》一文。 在李四光的文中有属种的拉丁文名称,有化石特征的详细描述、比较、讨论,有产地层位的具体记载,有图版和图版说明。该文首先叙述了这类属于原生动物门有孔虫纲化石的特征,其外形像一纺锤(纺织机上的线筒),因此叫它“纺锤虫”。李四光根据中文古代纺锤称为“筳”,在它左边加了一个“形旁”——“虫”,而右边的“筳”是声旁,两者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形声字——“䗴”,李四光所造的这个字,从那时起就在中国古生物学界沿用至今。论文对8个种及变种都做了描述,并有两个图版(共19个薄片的相片)加以表示。论文记载这些种产自直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诸省的十多个地点,含化石层层数最少为一层,最多达4层(山西阳泉)。论文将这些种与国外各地之链作了对比,认为它们都属于上石炭统——太原统(相当于乌拉尔统)。 另外,在1923年12月出版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第5号第2册("Bull. Geol. Surv. China,No.5,pt.2”)上有一篇中国地质学家周赞衡写的题为“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A Preliminary Note on some Younger Mesozoic Plants fromShantung")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产自山东下白垩统的如下植物化石属共计7属11种(其中1旧种,4新种,2相似种,4未定种)。有两页图版,为手描图。李四光和周赞衡的文章发表几乎是同时的,可以并列称为“中国人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 另外在1923年5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德日进与桑志华在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更新世晚期化石群,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及旧石器等,称为“水洞沟文化”。 另外,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所写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应该是1924年12月孙云铸发表于《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4册的论著,题目是《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这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家也能从事深入的古生物鉴定和研究,写出大部头的著作。该书首先简述了中国北方,主要是华北的直隶(河北)省、东北的奉天(辽宁)省和山东省泰安地区与张夏地区的寒武纪地层。其实早在1920年葛利普刚到中国,就在《地质汇报》第2号上发表了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一篇是“中国二叠纪新发现之阔翅类化石”,另一篇是“直隶开平之下二叠纪动物化石”。在前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个阔翅类昆虫的新种——Eurypte(Anthraconectes?)chinensi(sp.nov.)。在后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苔鲜动物的Polypora属。这应该是中国发表的最早的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了 这里介绍一下葛利普,葛利普(1870-1946)是德裔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葛利普是一专多能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发表近300种学术著作,当时已经50岁的葛利普辞别故园与妻女,于1920年来到中国,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之后,他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从此他为中国地质事业以及古生物研究事业贡献了后半生。 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的刊物是《中国地质学会志》,许多古生物学研究论文在这一刊物上发表。该年4月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会的会议上宣读“论震旦纪”的论文,这是对震旦系的第一次全面总结。《中国古生物志》创刊,出版了甲种第一号第一册“南满第三纪初期之植物化石”(傅兰林著),乙种第一号第一册(总第一号)“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葛利普著)和第二号第一册“四射珊瑚化石”(葛利普著)。傅兰林和葛利普是外国人,虽然在中国受中国政府邀请搞研究, 他 们发表的论文是职务行为,这也属于中国发表的最早的几篇古生物学论文。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是1922年4月,葛利普的古生物学专著《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以《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1册的形式出版。葛利普受聘为北京大学的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是在中国土地上为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而工作的,他的研究成果也作为该所的系列出版物而问世,所以,他以上两篇文章和一部专著的出版就标志着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的发端。李四光说起葛利普他还有以下不朽的成就,比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现在仍在挖掘,人们仍然在不断寻找那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而葛利普教授恰是“北京人 (Peking Man) ”的起名者, 当年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消息,之所以能迅速传遍全世界,与这一简单易记的名称是分不开的。第二中国的古生物学者不断在国外权威杂志《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根据在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而这不能不追溯到葛利普教授早期提出的“热河动物群”。” 1928 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 ( Stratigraphy of China 直译为《中国地层学》 ) 。在这部书里, 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动物群"这一名词, 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 第三在 2005 年整修后重新开馆的中国地质博物馆里, 也陈列着葛利普先生鉴定 的 化 石 (Gymnosolen Grabau,Age: Precambrian, Locality: Jinzhou,Liaoning Province 葛利普裸枝叠层石, 时代: 前寒武纪, 产地: 辽宁金州)第四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塑造了一个葛利普教授的塑像, 放在长兴“金钉子”博物馆里。 这是因为葛利普教授在1931 年确定了“长兴灰岩”地层, 它是“二叠系到三叠系地质连续剖面”的代名词。 此后“长兴灰岩”, 成为地质学上一个专用名词,从而载入国际地层学史册,并得到世界公认。 2001 年 3 月,国际地科联过投票,正式将浙江长兴灰岩的 D 剖面确定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英文简称"金钉子")。长兴“金钉子” 是地球史上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 也是地球 历史 上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2001 年 3 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全球对比标准点位。其意义相当于大英博物馆的铂金米达尺,成了世界标准。第五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葛利普教授逝世已经多年,人们仍然在不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的中国地质学先驱之一朱森曾经回忆著名的美籍地质学家A. W. 葛利普 (Grabau) 为他们讲授古生物学、葛利普老师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待人诚恳,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教益,他们不仅重视课堂学习而且躬行实践,重视野外现场考察。北京西山是他们实习的重要基地。葛利普、翁文灏曾带他们去热河实习。 有媒体报道:1923年11月初,中国的东北大地被层银白色包裹得分外妖娆,早晨的屋檐下还挂着晶莹的冰柱。在这个时节,从来没有考察队进人热河省进行野外发掘工作。而北京大学的一支小型地质野外考察队此时却悄然抵达此地。他们由葛利普教授和翁文灏带队,乘着吉普车,向热河省凌源县进发。葛利普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地质学家,他此行是为了考察1880年由法国鱼类学家索瓦士研究的发现于此地的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在凌源附近的山头,葛利普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狼鳍鱼与尾类蜉蝣化石,但并无其他斩获。辽西化石群1923年,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中,把当时热河省凌源县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为热河系。1928年,他又提出了“热河动物群”的名称,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动物化石群。后来, 中国的顾知微院士把与热河动物群同时期的植物群也包括进来,统称为热河生物群。
这样也为人们研究白垩纪恐龙动物群提供了一些证据,人们也可以更深入了解恐龙的一些形态。
此次发现证明了曾有大量恐龙在贵州赤水这里生活,填补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长期以来没有二趾类恐龙化石空白,为下一步发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使课题组在这里还原了中国西南白垩纪恐龙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