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发布时间: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生物无机化学的产生不仅推动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步伐,而且也为无机化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现状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在过去20多年里,经过我国老一辈生物无机化学家的持续努力,在内源性含金属生物功能分子的结构与作用机理、金属物种与生命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类脂等)和分子功能聚集体的互相作用、细胞无机化学、医药学中的无机物、生物矿化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吸引更多优秀中青年学者研究生物无机化学,以促进我国在生物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繁荣,仍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一个任务。生物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与具有生物特性的物质11/7页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这是一个相当广阔的领域,这些无机物质不仅对于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至关重要,而且广泛参与各种生命过程,在物质输送、信息传递、生物催化和能量转换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二、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细胞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种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导致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周期改变和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机理。具体内容包括:无机物种在细胞膜上的结合和膜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引起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无机物种跨细胞膜和跨细胞层的转运机理,无机物对细胞器和信号系统作用、干预和影响的机理,过渡金属离子与活性氧物种生成、转化的互动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的氧化性损伤和后续过程和细胞—无机物固相的相互作用过程。金属酶和金属蛋白(包括含硒蛋白)的结构与作用机理及其功能关系包括: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基因表达;通过基因表达合成新的金属酶;金属离子在蛋白质与DNA、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识别、构象变化和缔合中的作用等;某些重要金属酶的功能模拟及其应用探索;金属物种对于特定酶的激活和抑制机理,酶激活剂或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功能研究;金属酶的分子改造及其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环境中的无机物与生物相互作用的化学机理包括:金属物种调控微生物的生物合成和细胞的代谢途径及其应用22/7页探索;金属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及其机理。无机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引起的结构功能变化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基础,应该结合实际问题做深入研究。如研究有选择性调控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无机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金属离子与某些蛋白质作用中的结合识别、分子折叠和选择性聚集;设计合成对应大分子的探针、选择性切割剂等;无机化合物对生物大分子或基因组的识别及其作为大分子或基因组结构探针的研究;离子和电子在一系列生物大分子内或生物分子间的传递规律。创造新的研究方法学包括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设计和预测;生物无机光谱学与生物无机量子化学等。特别注意吸收生物学实验方法并扩大其研究功能使其成为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作为一种能够通过使用特定仪器和 方法 ,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变化进行检测,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意义的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生物化学检验论文,供大家参考。

《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

【关键词】 临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集基础 理论 与专业技术紧密相结合的 应用 性专业学科,在该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体现民族学院的大医精诚,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检验人才,我们结合我校情况和临床生化检验教学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新模式教学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 内容 和实施 方法 如下。

1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现状

1.1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基础要求高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建立在 分析 化学、生物化学等基础上的专门学科,它要求医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人体器官、组织、体液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化过程以及疾病、药物对这些过程的 影响 ,了解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内容,才有助于对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知识的深刻理解。根据医学院校的课程要求,分析相关的教学内容,对比国内外有关的教材并 参考 其他医学院校的教学要求,重点要强调知识更新,以最新的教材为主,使用周新教授主编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教材,融合其他参考书对教学内容加以扩充,同时通过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浏览专业网站,将国内外的最新相关 研究 成果和技术及时地介绍给学生,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弥补了教材中某些内容的滞后性,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样,教材内容丰富、新颖、重点突出、实用,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1.2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内容多、抽象、难以理解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由于涉及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显得困难,而且随着学科的不断 发展 ,新疾病、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需要教学的内容增多。这给教学带来很多难题,长期以来,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学生较难掌握的理论课程之一。加上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时间的缩短,造成了教学内容与时间的矛盾。同时院系合一的工作特点,给老师带来教与学协调困难,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临床最新仪器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检测范围、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有关内容。而学生对这些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检测范围等知之甚少,对全面质量控制体系的运作、项目的校准、实验室误差的来源及如何纠正等十分关键的内容了解不多,期望通过实践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未能实现,因此普遍觉得书本知识与实习内容难以相互联系及转化。然而,要加强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使学生看到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在以后的 学习 和工作中的用途。在提高理论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实验 教学方法 ,这既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 措施 ,又是对老师新的挑战。

1.3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践性强和操作性强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是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 科学 ,近年来随着 计算 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和 电子 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又吸收引进了大量的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使临床生化检验工作在分析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检测的方法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为适应 时代 的需要,我们应该在现有的理论教学基础上,不断对我们所开展的实验课进行更新、调整,实验课是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教育 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是对理论教学的辅助,是对将来实习、工作的铺垫。它不仅可验证基础知识,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初步培养实践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 目前 检验仪器不断地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检测项目由原来的单一项目检测到多项联合检测,检测内容由简单的的基本定性或半定量到微量、超微量检测,近几年来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等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因此,对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形势下,我校检验专业主要培养面向 农村 、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实用型检验人才。目前我院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设置,理论课时是40学时,实验课时是55学时,而教学大纲要求理论课一般在54~60课时之间,实验课为70课时左右,如此少的理论和实验课时,难以完成教材内容,更何谈联系临床。再加上目前我们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仍然没有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课程之间独立性较大,学科界线明显,课程内容重复;虽然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又忽略对医学生职业态度和伦理、沟通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无法适应 现代 医学专业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改革,我们认为,只有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操作的基本功训练,加强实验技能考核,同时狠抓医德医风、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培养出优秀的检验工作者。

2 如何实施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

2.1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人力资源整合 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目前我院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设有9名教师,其中博士、硕士各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年青教师占大多数,是一支既具有扎实坚固的专业知识又有相当丰富临床 经验 的检验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派送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进行医学检验专业的单科进修,或参加有关专题的短期培训,或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共同切磋授课经验,集体备课等等。通过专业学习,加深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要鼓励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广搏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指导,同时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熟悉实验操作、科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只有充分掌握本学科广搏的专业理论,先进的技术方法,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和动态,才能给教学改革和创新活动提供较高的起点,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2.2 借鉴国际标准,推进医学院校本科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的创新 美国临床化学协会提议,医学检验人才必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 医学知识 、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技能等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我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医学院校,要对办学宗旨和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明确宗旨和目标的关键是进行科学定位。办学定位从大的范围来讲,主要是指学校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应用型。定位不一样,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上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重点医科大学主要培养研究性初级医生,地方性非重点医学院校主要培养应用性初级医生。不同的定位形成不同类型院校不一样的办学理念、宗旨和目标,对教学过程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也就 自然 形成不一样的办学特色[2]。因此,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在医学检验系学生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机会早期接触病人,参与病人医疗工作,在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面临新的竞争,新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面临问题,学院要成立一个大的模拟 医院 ,势在必行。旨在让学生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的化学状态进行研究以及掌握用于诊断、 治疗 和预防疾病的化学试验方法。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培养的人才既符合国情需要又能与国际接轨。

2.3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 内容 和教学 方法 的改革

2.3.1 选择规划教材,完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优化教学组合 应采用与临床检验相适应的《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新教材。新教材的使用还需要各教师根据各自院校的专业层次,培养目标,教学时数的不同,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侧重,同时要注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标志物、 治疗 药物浓度监测等内容的教学,以利于学生对当今 科技 水平 发展 的了解。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主要以临床常见疾病及其生化检验指标为主线,突出疾病的生化机制和生化检验技术两个方面,力求将生化检验与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结合起来,从 现代 检验医学的高度开拓临床医学的新视野。在系统讲授 理论 知识的同时,开展讲课方法多样化:讲座式教学、 问题 讨论式教学、举例论证式教学、对比归纳式教学及双语教学,同时加强病例讨论,生动有趣地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诊断思维和 应用 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 学习 、 研究 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2.3.2 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可化繁为简,便于记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兴趣,开阔视野,更好的引导学生,达到学而有效之目的。多媒体教学还可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用 科学 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有效地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缓解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不断增加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过程本身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学习的效率。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作好坏直接 影响 教学效果。所以,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文字与图片、图像的有机结合,文字简洁、图片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又不过分花俏,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起不到应用效果。

2.4 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化及生化检验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开发新技术、新实验,才能完成理论验证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加深对生化理论的理解,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做辅导。实验后,老师做全面 总结 ,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作详细的答疑与讨论。通过定期开放实验室,巩固实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及相关知识介绍,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已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3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3.1 教学目标明确 在教学管理中,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教案规范化”,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在教学模式上,实行开放式教学体系,使学生学习方式多维化。让学生慢慢树立了这样的认识:理论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对实验的总结和提炼。在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素质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和精神,发展创新能力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创造力不仅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素质的培养[3]。强化和拓展专业技能,奠定学生科研工作的基础,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年来,在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都撰写一篇 毕业 论文,其中70%左右的毕业论文在各级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开展学生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与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实施、总结、撰写过程,无疑对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新进展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已的带教能力和教学水平。

3.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教师在完成理论多元化教学的同时,注重设计性实验课更加必要,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对各种方法都要了解,掌握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临床知识、专业知识,要广泛查阅 文献 ,比较综合;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一定的实验 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同时,还极大促进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 参考 文献】

[1] 郑铁生,姜旭淦,徐顺高,等.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教学改革初探[J].检验医学 教育 ,2005,12(3):25-26.

[2] 孔祥清,张一飞,严世荣,等.地方性非重点医学院校本科医学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思考[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5,24(6):380-381.

[3] 冯文莉,涂植光,康格非,等.对 目前 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 中国 高等医学教育,2002(1):5-7.

《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 报告 书写综述 》

【摘 要】书写实验报告是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进行了综述,旨在引起教师、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视,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报告;质量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一半的学时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训练至关重要。训练的初期主要是在相关实验课中进行,以后在进入临床实习来加强。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来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是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为进入临床打下牢固的基础。而实验报告书写是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实验效果的重要衡量依据,也能够综合反映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在实验教学中却发现,学生虽然能够及时上交实验报告,但撰写的质量并不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提升学生实验报告书写质量显得格外重要。许多学者经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的策略,现归纳如下:

1 实验报告书写的重要性

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了学生主管能动性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归纳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践;也加强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为今后科研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定的基础。通过学生实验报告的反馈,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教学改革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1-2]。

2 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存在的普遍问题

不重视实验前的预习,书写时不加思考,互相抄袭,实验报告内容雷同;态度不严谨,不是按照实际操作书写,而是照抄实验指导,使实验报告书写一直流于形式;大多数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当实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就无从下手,不知原因出在哪里,不能客观全面地对实验现象或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内容方面,书写不完整,往往缺少实验方法评价、分析讨论、结果应用、注意事项等重要内容[3-5]。

3 如何提升实验报告书写质量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加强学生实验报告书写,促进实验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提高认识

首先加强教师对实验报告的重视度,来提高学生对实验报告书写重要性的认识[6]。

3.2 加强实验课前的预习

重视学生对实验课的预习,教师应将实验课预习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明确预习提纲和预习内容,强调实验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通过预习知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做好预习报告;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预习或预习的效果[7-8]。

3.3 加强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的指导、批阅

教师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指导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并指导书写什么内容,解决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报告中的每一项内容,并将分析结果写入实验报告;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时,要善于发现报告书写中的闪光点,做到及时讲评、积极肯定,以此来提高学生写好实验报告的积极性[9-10]。

3.4 打破传统、推陈出新

实验报告的写作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应在满足实验报告的学术性、科学性、理论性、规范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基础上[11],勇于创新。

3.4.1 反思 式实验报告

传统实验报告的书写存在很多弊端,学生书写实验报告不思考、不归纳、不总结、存在千篇一律的抄书现象。王晓冰等人提出将反思 日记 融于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书写反思式实验报告的想法。实践证明,相比传统实验报告的书写,书写反思式实验报告虽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种书写方式更能促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从而也提高了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教师的成长和实验教学的改进有很好地促进作用[12]。

3.4.2 论文式实验报告

姚青、李江滨等对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此举使学生的科研理念得到培养;学生对实验指导的抄袭得以杜绝;教师的评分标准发生转变,使之学生不再单单注重实验结果正常与否,而是更注重对结果的分析是否合理, 学习态度 得以纠正;于此同时,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以及 创新思维 能力,从而提高了论文撰写能力,为今后毕业论文和科研论文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3-14]。

3.4.3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强化实验报告的书写

杜斌等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强化实验报告的书写进行了探索,虽然此举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收获还是颇丰的。他们发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书写实验报告更能促使教师对实验报告书写指导的重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人际交往 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科学[15]。

总之,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而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16]。所有的生化检验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应当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勤思考、多总结、在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提高实验报告的书写质量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湖京.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书写实验报告的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5,(19):89-90.

[2]陈建珍,林乃祥.护生生理学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62-1064.

[3]王元国.论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J].铜仁职业教育学院学报,2005,3(4):63-65.

[4]何丹.浅谈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58-59.

[5]毕小云.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的评估[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766-768.

[6]朱海龙,张根葆.机能学实验报告中的问题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4):408-410.

[7]刘莉萍.书写生理学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综合医学,2014(7):390-391.

[8]齐鑫,魏冬梅.浅谈动物生物学实验报告撰写中存在的问题[J].网络财富,2010,182转184.

[9]南瑛,相里伟.生理学实验报告书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信息,2008,21(7):1094-1095.

[10]陶伦.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写好实验报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20.

有关浅谈生物化学检验论文推荐:

1. 生物化学论文精选范文

2. 关于生物化学论文

3. 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4. 生物化学毕业论文

5. 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6. 有关生物化学论文

1. 现代精加工食品 火车上,拥挤的车厢走廊里,一位中年妇女模样的列车售货员,摇摇晃晃地推着她的售货车走了过来,货车上堆满了现代精加工食品,超香的辣条,超甜的饮料,超咸的腊肠,还有啤酒和白酒,香辣可口的食品一下子就打开了很多人的味蕾。 我看着她那满车的食品,除了矿泉水之外挑不出一件可以入口的食物。 我老婆想吃一包超辣的辣条,我翻开辣条的营养成分表发现:每一百克辣条的钠含量高达5366mg!是每天推荐摄入量的268%,真的是够有味! 我建议老婆不要吃这个。 中年妇女像看穷鬼一样鄙视了我一眼,推着货车摇摇晃晃的离开了! 老婆又开始抱怨我,这个不让吃,那个不能吃,好吃的都不让吃! 今天,我们生活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我们的食物充足,我们享受着社会的便利,面对各种各样是食物,我们真的知道我们该吃什么才是在给我们的健康加油,吃什么又让我们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加快了脚步?作为现代人,我们是否应该了解食物的营养和健康,知晓我们入口的每一嘴食物到底包含了怎样的营养成分呢? 我闭眼默默地想,今天我们所有正规的精加工食物都标注着营养成分表,但是有多少人会去仔细阅读和关注营养成分表,有多少人会去想自己一口下肚的食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和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我们的祖先一口吞下了一条烧焦的泥鳅有多大的区别?我们生活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认知有没有跟着成长起来? 2. 我们的祖先 人类文明之初,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更有营养,什么更健康,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化学物质,什么是营养成分,他们也不需要去考虑这些,因为任何的意外和疾病随时都有可能夺走他们并不怎么宝贵的生命。 那时候人们过着狩猎采集式的生活,人类吃什么取决于猎到了什么样的猎物,采集到什么样的食物。 经过几万年的进化,今天的人类已经进化成了高度发达的杂食性动物,在人类远古时期,人类的饮食习惯和结构与人类所处的地域以及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赤道附近的人类会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生活在高纬度的人类会以肉食为主。 那时的人类以填饱肚子为第一宗旨。填饱肚子,获取充足的能量才能将生命延续下去。我们的祖先并不完全懂得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他们凭借代代相传的经验和刻写在基因里的记忆,以及食物的色相、气味和味道来判断食物的好坏,看着好、闻着香、嚼着有味就是判断食物好坏的标准,现代人美其名曰色香味俱全。 靠着个人喜好的口感选择食物,这种选择食物的方法似乎刻写在人类的DNA上,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好多人在饮食上还是以口感为第一位,香、甜、咸、辣、酸刺激起我们的味蕾,勾引起我们的食欲,让我们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至于那些无法刺激我们味觉的粗茶淡饭、索然无味的果蔬全谷会被我们拒之门外。 文明高度发达,但刻写在我们基因深处简陋的选择方法却不知悔改。 3. 人类文明之初 公元前2500年,古巴比伦王国的石碑上就刻写着这样的忠告:内脏疼痛的人应该三天不吃洋葱!这是人类最早的关于健康和饮食相关的文字记载。 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就在莎草纸上就有关于坏血症的相关记载,虽然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坏血症。 公元前二世纪,圣经启示录The Book of Danial(丹尼尔书)中第一次提到了关于食物营养的对比试验。丹尼尔和他的朋友被古巴比伦国王抓住,他们拒绝食用巴比伦王国赐给他们的食物,而坚持自己的饮食习惯,后来人们发现丹尼尔和他朋友的饮食比实用巴比伦王国食物的人更加健康。书中第一次通过“对照实验”讲述了饮食和健康的关系的故事。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阿尔克莽就注意到人应该懂得进入人体的食物与排除粪便的平衡,如果不能平衡人就会发生肥胖和瘦弱等疾病,那时候人们就意识到把人体当做一个系统来看待。 公元前400年,被尊称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就主张: 让食物成为药物,让药物成为食物 。他认识到了食物对人体健康的治疗作用和效果,现代人美其名曰 食疗 !希波克拉底的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是远超当时社会的,所以在其死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医学发展都没有能跟上他的步伐。 中国可以追溯到的较早的关于饮食和健康的记录当属《黄帝内经》,《皇帝内经》就记载说: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养精气。 《黄帝内经》当时提出的饮食标准就算放在现代社会也不过时,全谷、水果、蔬菜、肉类已经营养比较均衡。 中国人讲阴阳五行之说,比如《黄帝内经》中又写道: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将天地、阴阳合在一起的思想会让有些人觉得高深莫测,却让另外一些人觉得阴阳怪气。 自人类文明之初,人类就试图了解食物营养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试图解密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虽然那个时候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能量,什么是卡路里,什么是蛋白质,什么又是碳水化合物。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没有科学的突破进展人类的认知一直都是肤浅于表层,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4. 英国航海与坏血症 经过15世纪到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18世纪,欧洲列强相继开始海上扩张,航海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739年,大英帝国与西班牙爆发了詹金斯的耳朵战争。 1740年,英国皇家海军环球航行舰长、海军上将乔治安森率领由6只舰船组成的舰队开往太平洋,旨在摧毁西班牙军队在太平洋上的财产。1744年结束了为期4年的全球航行回到英国,这次大航行以俘获了西班牙巨大的马尼拉大帆船而闻名,但也因为船上船员由出发时的1857人,到归来时仅剩的188人而震惊了整个欧洲,这就是著名的安森环球航行灾难。 1900名船员,死亡1400名,其中大部分人死于一种叫做坏血症的疾病。据说当年英国船员因坏血症死亡的人数都超过了法国和西班牙海军人数。 其实此前世界各地,包括18世纪的英国都一直有用柑橘类水果来预防坏血症的说法,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被普及推广。 直到1747年英国皇家海军上校詹姆斯·林德的通过系统实验第一次向人们证实了:柑橘类水果可以预防甚至治疗坏血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有记载的最早的对照临床试验之一,詹姆斯·林德设置了对照实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詹姆斯·林德的实验室成功的,他通过柑橘类的水果来预防和治疗坏血症的发生,但是他并不知道为什么柑橘类的水果会有这样的效果。 人类进一步认识到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虽然这个阶段人们依旧不明白食物中到底含有怎样的营养元素,但是人们逐渐明白,人类并非只要吃饱了就能生存,如果人体缺乏某种食物就有可能生病。 而此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着闭关锁国的康乾盛世,迷迷糊糊地做着大清帝国的春秋大梦。 5. 日本航海与脚气病 1849年,日本鹿儿岛的一名木匠之家诞生了一名男婴,取名藤四郎,后改名高木兼宽。 高木兼宽从小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但他自幼聪明好学、喜读擅记,为了出人头地,藤四郎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医生。 高木兼宽刻苦求学,寄人篱下,汲水扫庭、悬梁刺股,晨旦更深,经过刻苦努力的求学阶段,终学有所成。1867年,高木兼宽被任命为随军医生开赴京都,圆了他当了一名医生梦想。 然而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将高木兼宽一巴掌打醒,1868年日本国内爆发了长达九个月的战争,“庆应”改元为“明治”、“江户”改称“东京”,这是日本历史上极为重要转折点。面对现代化的枪炮战争,高木兼宽先所学的汉方医学开始捉襟见肘,经过深思熟虑他扔掉了自己手上的“万病无忧膏”,找到了中村敬助先生,并对他说:我要学西洋医学! 1880年12月,高木兼宽被任命为海军病院院长。为改变日本医学界落后的局面,与有志之士共同筹建“成医会”,设立讲习所,开始在在日本医学界传播西方医学知识。 当时脚气病(注意不是脚气)一直是困扰日本海军的一个难题,就像当年英国海军的坏血症一样。于是,高木兼宽下定决心准备调查研究脚气病。 高木发现,日本海军中只有士兵会得脚气病,军官却不会得,而英国船员一般也不会得这种病。 通过调查研究,高木认为脚气病是因为日本士兵饮食结构存在的问题引起的,严重的营养不良。他发现英国船员的饮食结构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比值为1:15,而日本士兵的比值高达1:28,所以他认为是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高导致了脚气病的发生。 于是高木提出要通过改良海军士兵的饮食结构来预防日本海军的脚气病。 提出改良兵食方案之后的高木兼宽亚里山大,因为高木的改良运动给提高了士兵的饮食结构,花费了大量额外的军费。一旦这个改良兵食运动没有成效,他就面临着被判处浪费军粮军费的罪名。改良运动期间,高木兼宽始终忐忑不安。 最终,抵达夏威夷日本海军的“筑波”号发来报告:“脚气一例未有,请安心。”高木兼宽高兴地手舞足蹈,可见这次兵粮改良运动是成功的。 高木成功了,但这个成功仅仅是个巧合而已。 我们现在知道在预防日本海军士兵脚气病中其关键作用的并非蛋白质,而是维生素B1,一般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中会有较多的维生素B1,高木歪打正着的成功的实现了对日本海军脚气病的防治工作。 但这一切都是晕晕乎乎的,人类并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 而与此相隔不久,荷兰生理学家艾克曼以军医的身份到巴塔维亚调查当地的脚气病发病原因,他的调查结果是脚气病的发生原因是饮食中缺乏米糠中存在的少量营养物质所导致的。 高木兼宽和艾尔曼都对脚气病的研究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并且都通过自己的结论能够对脚气病进行预防和控制,但他们得到了不同的结论。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受到当时科学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仅仅看到了问题的表层现象,而没有深刻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原因。他们的研究都为维生素B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之前,人类对食物营养的的认识还非常肤浅,人们认识到食物中含有人类生命所必须的营养,并逐步的开始认识到水果蔬菜以及糙米麸皮等同样是人类健康饮食中所必需的,但这一切都是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结论,人们并不知道治疗他们疾病的并不是这些食物本身,而是这些食物中所包含的那些营养物质,但那个时候,人类对此类营养物质一无所知! 6. 20世纪人类对营养的全新认知 1906年霍普斯金发表了著名演讲,他提到我们的食物中除了卡路里、蛋白质和矿物质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位置元素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疾病。人们越来越开始意识到,除了这些主要的营养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附加物质,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到1912年, 波兰生物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才提出了Vitamin(维生素)的概念, 而之后人来才逐渐的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维生素——这些人体需求很少,却又是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 1913年美国科学家埃尔默•麦科勒姆首先发现了脂溶性维生素A以及水溶性维生素B,并命名那种能够预防败血症的未知物质为维生素C。而一直到1928年匈牙利生理学家圣捷尔吉·阿尔伯特分离出了抗坏血酸,1932年他进一步证明了补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的发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维生素被发现,人们才逐渐的解开了之前的很多迷惑,英国海员的坏血症,日本海员的脚气病。 1935年, William Cumming Rose提出了人类所必须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没有办法在人体内合成,而又是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 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对自己千百年来所吃的食物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认知,我们重新认识了所有的营养物质,我们定义了人类所必须的七大营养元素: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并将其按人体需求量分为两大类: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水)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 借助科学的力量,我们人类终于站在了高山顶端去俯视这些营养物质,当我们对这些营养物质认识的越来越深刻的同时,我们才斗胆敢去创建所谓的健康食谱,健康饮食指南,来知道人类健康饮食习惯。 7. 现代饮食指南 1974年瑞典科学家首先发表了关于食物营养金字塔的学术报告。1992年美国农业部推出了Food Guide Pyramid(食物指南金字塔),食物指南金字塔是一个三角图形,其中描述每天从基本食物中获取的最佳营养成分推荐指南。这个食物金字塔描述人每天营养摄入及其比例,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水果蔬菜辅之,蛋奶肉类次之,以及金字塔顶端的微量营养素做点缀,勾勒出了人类健康饮食结构。 但这样的饮食结构并非一沉不变,随着人类认知的改变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上图是1992年到2005年美国农业部给出的食物指南金字塔。 而从2005年到2011年之后金字塔被改为如下形式,命名为MyPyramid(我的金字塔),我的金字塔是对食物指南金字塔的更新。 而到2011年之后,美国农业部又进一步的更新食物指南金字塔为Myplate(我的餐盘)如下图所示: 从这个盘子来看,它提示我们每天要吃蔬菜、全谷、蛋白质和水果以及奶制品,这样的饮食结构才够健康,并且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对于这份最新的食物推荐饮食的解读:我们一天的饮食分为四大类,30%的全谷,40%的蔬菜,10%的水果和20%的蛋白质。并且配合一定的奶制品。同时还应该记住限制钠盐和糖类的摄入量不要超标,谷类中至少一半是全谷,蛋白质的选择也尽量多样化。 哈佛大学在Myplate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健康饮食标准,叫做哈佛健康饮食餐盘: 哈佛大学给出的健康饮食指南是在Myplate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添加了一些细节,比如推荐健康油类,限制奶油等的摄入量,在饮水上建议喝白开水、茶或咖啡,限制奶类饮品和果汁饮品,拒绝加糖饮料!另外还建议加强体育锻炼。全谷类产品中,应该尽量增加全谷种类,尽量避免精加工类的全谷物。 2018年12月,美国农业部再次计划对Myplate进行修改,将限制奶类和钠盐的摄入量,限制学校早餐和午餐的选择。 回头我们发现,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部借助现代科学制定的饮食指南和2000年前我们祖先写下的《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竟然那么的相似,让人感叹。 人类对饮食和健康关系的认知一路升级改变,就在现在,每时每刻都会有最新的研究报道发表在顶级科学期刊上,每一个重要学术论文的发表都代表着人类对这个世界认知的进步,在若干年后都有可能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知。 8. 钠盐—人类食物的调味剂 在古代,钠盐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商品。制盐初期,耗时耗力而产量低下,所以盐的价格就会很贵,从盐诞生之初,国家就立有盐法,在周朝掌管盐政之人称为“盐人”。 《汉书》曰:“ 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 ”可见盐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商品。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当时军队的每个士兵随身携带一个皮制口袋,里面装着配发给每人的特殊军饷—食盐。 中国有俗语,吃遍天下盐好,走遍天下娘好。一切好的味道都离不开食盐调味。 所以你随便找一个现代食品的包装袋看看营养成分表,很少有食物中不含有钠盐,盐不愧为百味之王。往往口味越重的食物钠盐含量就会相应的越高,我们看到辣条的含钠量为5366mg也不足为奇。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饮食健康了解的越来越多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钠盐在对人体的伤害。过度摄入钠盐可能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这是目前对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之一。 1996年英国建立了Consensus Action on Salt and Health( 盐与健康的共识行动 ),促使人们去正视食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004年英国食物标准局开展了一场发起了一场公共卫生健康运动“Salt-Watch it”( 小心食盐 ),建议人们平均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超过6克。2007年,英国食品标准局再次发起活动,口号响亮“Salt. Is your food full of it?”( 看看你吃的食物里是不是全都是盐? ) 同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发起了类似的运动:“Drop the Salt! Campaign”( 限盐运动!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五年时间让澳大利亚人每天摄盐量减少到6g的目标。 2010年美国纽约州启动了全民减盐倡议! 从欧洲到美洲,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过度摄入钠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于是我们齐声呐喊: 限制钠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6g(钠含量大约2100mg) ! 减盐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发展起来,于是有了低钠盐的出现,最常见的低钠盐就是用氯化钾替代食盐中的氯化钠,限制钠盐的同时也增加钾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摄入钾量不低于3510mg,钾盐摄入过多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在服用特种药物的时候慎用(含钾离子的)低钠盐。 于是就有这样的说法: The two most prominent dietary risks for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the world are not eating enough fruit and eating too much salt. 世界上最突出的两个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两个饮食习惯:吃的水果不够,吃的钠盐过多! 9. 不停的改变 今天,我们对于食物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祖先的认知,同时我们应该清楚,人类的认知将会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改变,唯一永远不改变就是不停的改变。 另外我们还应该清楚,人类的认知水平不代表每一个人类个体的认知水平。就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整体的对营养健康和饮食的认知水平堪忧,人类的饮食习惯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019年4月3日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论文: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1990年到2017年,195个国家饮食危害对健康的影响评价:2017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系统分析 ) 从1990年到2017年将近三十年,跨越全球195个国家的研究数据统计,论文的结论中写道: In 2017, 11 million deaths and 255 million DALYs were attributable to dietary risk factors. High intake of sodium , low intake of whole grains , and low intake of fruits were the leading dietary risk factors for deaths and DALYs globally and in many countries. 2017年,1100万人口死亡和2亿5千5百万伤残调整寿命年要归咎于不健康饮食因素。钠盐摄入量高,全谷物摄入量不足,以及水果类摄入量不足是全球很多国家不健康饮食的最主要因素。 论文最后总结道: In summary, we found that poor dietary habits are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can potentially b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NCD mortality in all countries worldwide. This finding highlights the urgent need for coordinated global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diet. 总之,我们的研究发现,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很多慢性疾病都有关系,是所有国家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此项研究发现强调了全球协调努力提高人们饮食质量的紧迫性。 同时发表的还有一篇评论文章:Global diet and health: old questions, fresh evidence, and new horizons.( 全球饮食和健康:老问题,新证据以及新视野 ) 文中把国际疾病负担研究发现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全球不良饮食习惯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坚果、种子、牛奶、全谷物等摄入不足,而同时甜品饮料、钠盐、精加工食物、红肉摄入量过多。世界范围内, 人们平均摄入坚果、种子类的食物只有推荐值的12%,而人们摄入的甜品饮料却是每日推荐量的10倍之多,人们平均每天摄入的奶制品是只有推荐量的16%,每天多摄入90%推荐量的精加工肉制品,平均每天多摄入推荐量86%的钠盐 。 (2)饮食结构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3)超过一半以上的与饮食相关造成的死亡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与饮食相关的伤残调整寿命可以归纳为三点:钠盐摄入量过高,全谷物摄入量不足,以及水果类食物摄入量不足。 (4)改善饮食结构除了需要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之外,还需要考虑经济因素,改善饮食结构需要花费更多的钱! 今天或许我们不会像我们的祖先们那样忍饥挨饿,或者说最起码我们不用忍受机体发出的饥饿信号的折磨,我们凭借口感喜好选出来的食物并不能完全保证机体需求,我们学着我们祖先的样子在现代超市里打猎采集。 如果有时光机器,我们的祖先穿越到现在,跟我们相比,他们在超市里会不会猎获到更健康的食物?会吗? 突然惊醒,我看见火车里那些吃着辣条,喝着可乐的年轻人,觉得我们的祖先完全有可能战胜现代的我们!

中国有自己的现代生物化学是本世纪20 年代的事。最初是个别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开始讲授生物化学。1924 年吴宪主持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后,才开始有生物化学的研究。随后各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湘雅医学院、华西医学院)亦先后开设生物化学课程并从事研究,少数农学院亦开始讲授生物化学或营养学。此外,个别研究单位如上海雷斯德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等分别设置了生物化学研究室。1945 年内迁成都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创设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生物化学研究所,正式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949 年后,生物化学教学在国内全面展开。各医学院校都开设生物化学课程,不少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都相继设立了生物化学专业,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专门从事科研的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也设立了生物化学研究室,还有几个大学设立了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化学研究室。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王应睐是1949 年后把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建立起来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亲自参加实验室工作的同时,以更大的精力从事培养人才、组织队伍、制定规划,以发展我国的生物化学事业。1949 年以前,中国的生物化学研究,主要在血液和营养分析研究上。从国际上看,生物化学在三四十年代发展很快,尤其在酶、中间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方面有很大进展。50 年代,核酸、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蛋白质晶体衍射的进展,使生物化学研究处于一个大飞跃的时期。从国内情况来看,各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不仅人才少,仪器设备也十分缺乏。王应睐感到,要迅速扭转这种状况,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须组织一支有实力的队伍,要有一个坚强的集体。因此,王应睐首先争取一批在国外工作的学者回国,以他们为骨干,逐步组织和培养一支自己的生物化学专业队伍。王应睐设法与国外的老同学、老朋友取得联系。第一位是邹承鲁,邹承鲁和王应睐是同学,王应睐曾介绍邹承鲁到他的导师凯林教授实验室当研究生。1951 年,邹承鲁回国,立即在王应睐任副所长的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开辟了酶化学研究工作。经过邹承鲁的介绍,王应睐又认识了曹天钦。1952 年,曹天钦也从英国回来,在王应睐的所里开展了蛋白质研究工作。王德宝和王应睐在中央大学共事过,王德宝去美国后,两人还经常保持联系。1954 年,王德宝历经曲折回到祖国,王应睐立即让他组织力量,开展了核酸的研究工作。接着钮经义、周光宇等科学家也陆续到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这样,在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酶、蛋白质、核酸、代谢等方面的研究体系,并培养了如彭加木和伍钦荣等一批年轻专家。1958 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成立,王应睐任所长。从此,生物化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先后于1965 年和1981 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完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项重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王应睐分别担任这两个协作组的组长),使中国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水平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这两项研究成果分别获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989 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王应睐积极参加并主持制订了全国历次科技规划中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部分的规划,并主动承担任务。他所领导的生物化学学会、学报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对组织推动全国的生物化学研究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

对于上一辈的老人家来说,肯定对味精这种调料品不陌生。在我小的时候,长辈们做菜都会习惯性的往菜里放上一勺。据数据表明,我国成年人曾每天平均摄入一小勺味精。但奇怪的是,现在做饭的时候,长辈们不约而同地很少再有放味精的情况。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味精消耗量从2013年的114.6万吨下降至每年近80万吨。问了周围的人为何不吃味精,大多数原因都是说对身体不好。还有人称味精是毁掉菜肴的工艺产物,为了健康着想,都不愿意再往菜中添加味精。这些都是真的吗?

味精的外表像是一根一根的透明小棍,看起来确实挺像工业提取出来的产物,但实际上味精就是谷氨酸钠,它是由日本的一位生物化学家池田博士在海带当中提取发现的。经过他的研究表明,这种氨基酸具备有食物提鲜的作用。而后池田博士将小麦、大豆等为原材料,在用酸水解的方法得到了谷氨酸钠。当时40吨的小麦才能生产出一瓶的味精,当时的味精是十分珍贵的。由于提鲜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到20世纪60年代,味精的生产开始转向了跟着何其类似作物的细菌发酵,它的生产过程跟葡萄酒、酸奶等过程极其相似。这种方法省时、省事还省钱,成为味精提取的主要方式,味精的价格也因此下降,开始成为一种常备调料品。走进中国家庭,从味精的原料到生产工艺就可以看出,并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那为何味精会变成害人精,让销售额大大下降?人人谈味精色变?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从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味精流言蜚语四起,最初是一位医生每次在中餐厅吃饭时都会出现类似过敏的症状,他将其原因归咎于做菜时放味精,并将此经历写成论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此后便激起千层浪,人们开始担忧味精安全性,甚至导致中国菜在国外大受打击。而后,国外的中餐馆被迫在菜单上添加额外不在菜肴中加味精的声明。对于味精会影响人体健康的留言也越传越烈,甚至出现了未经会在烹饪过程中会转变为焦谷氨酸,使得大众对味精的误会日益加深。

经过研究表明,未经处于100摄氏度下加热一个小时,确实会发生反应,生成焦谷氨酸钠,但是仅仅只有0.6%的味精会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听起来怪可怕的,其实本身是无毒且不致癌,对人体构不成什么威胁。但值得注意的是,味精中含有钠离子,钠离子过量食用会导致血压上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在使用味精时,避免钠离子含量摄入过高,老年人破患有高血压、肾病等疾病的人都要少吃,避免加重病情。

这些年味精一直行走在辟谣的路途中,但不少人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放弃了味精,而且在味精低迷的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做鸡精的产物。这种调味品不仅长相很健康,且体现能力同样能够未经一决高下。不少家庭就用鸡精代替味精,但其实鸡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总而言之,味精只要适量吃,对我们的身体没有什么危害,不要再相信味精不好的谣言了。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我们中国人的菜里用得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味精关于改动人体细胞的营养情况,治疗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若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结果,使味精失去调味意义,或对人体安康产生反作用。

这是由于味精在制作过程当中里面有一些致癌物质存在,所以才会成为一种害人精。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而且这种东西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一些损害。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图片

动物生物技术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涉及的实验动物、生化试剂、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是一门非常强调实验技术和技能的学科,我整理了动物生物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动物生物技术论文篇一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安全监控和管理 摘 要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需运用大量的生物组织、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等。生物组织的安全操作、化学试剂的合理归放以及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管理是科研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高校应加强 安全 教育 ,采取积极的防范 措施 ,保证高校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转。 关键词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671-489X(2015)16-0166-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设立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动物生物技术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涉及的实验动物、生化试剂、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是一门非常强调实验技术和技能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基因工程、人类疾病模型和医药工业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动物生物科学领域前沿承担创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目前,大部分实验室都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维护。实验室的使用、人员流动和内部管理产生许多新情况,其安全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因此,如果希望实验室安全、顺利、高效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就要求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进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1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现状 自2009年新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开始实施,国家检验检疫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生物技术类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做出统一的执行方案[1]。虽然国家把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一直视为重点,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免不了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 不能有效执行;师生的安全意识薄弱,管理混乱,不规范操作仪器,对化学有毒有害药品不合理归置;对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生物安全控制不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条件未达到国家颁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未进行无害化处理便与生活垃圾混放或倾倒入下水道,实验后的动物组织、尸体随意扔入垃圾桶;等等。这都为实验室的安全和人员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些关于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2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的安全监控离不开人的作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这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实验技能、良好的品德修养、较强的管理能力,还要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2]。 要达到以上要求,可通过如下途径: 1)认真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仪器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有毒有害试剂的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3)定期举办实验室紧急状况的处理和应急程序的演练,如洗眼装置的正确使用、伤口的正确处理、水电安全的应急措施、紧急逃生能力等; 4)学校要对实验室加强监督与考核,以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实验室进行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的科学化和规范化[3]。 加强生物安全意识 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是一类与动物(小鼠、大鼠、豚鼠、兔、鸡、犬、羊、牛等)、动物组织(细胞、血液、皮毛、排泄物、组织器官等)密切接触的实验室。这些动物、动物组织可能携带一些已知或未知的病原体,通过各种方式(空气、器械污染、操作不慎等)对实验技术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据报道,在过去几十年里,时有发生实验室相关感染的调查 报告 ,例如:2004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实验室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实验人员的感染[1];2011年3月,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的27名学生及1名教师因使用4只未检疫山羊进行实验而感染布鲁氏菌病。为此,提出以下安全控制措施。 1)实验动物的来源确定及实验前观察。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所采购的动物,其来源一定要遵循国家的规定。所选动物必须是由符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实验室提供[4]。在实验前,要观察、了解参加实验的动物,掌握其生活习性与 饲养 要求;在预实验中,要对动物组织、器官等生理解剖部位、动物对各种处理因素的反应情况作初步评估,以便预防正式实验过程中,动物在生理、精神状态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2)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首先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毛色光泽是否清洁贴身,行动是否异常,头脸有无肿大,背有无穹起,四肢、尾和皮肤有无缺损,动物有无喘息、鼻分泌物增多、肛门不洁等现象。外观异常是某些疾病发病前出现的临床症状,是疾病诊断的前期信号。如鼠的唇部、四肢、尾部出现水肿和小疱,则有可能是得鼠痘病毒感染所致;小鼠出现斜颈、眼鼻分泌物增多,有可能是肺支原体感染所致。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根据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应当具备生物安全防护二级水平[5]。具体要求如下: ①实验室制定生物安全手册及规章制度,限制非实验人员进入; ②远离公共区域,与外界进行有效隔离; ③硬件设施包括二级生物安全橱、个人防护设备、工作台(耐热、耐酸碱、耐有机溶剂消毒剂腐蚀)、通风系统、洗手池、眼部冲洗装置、防蚊纱窗; ④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用消毒水泡手,工作服、手术器械要进行高温灭菌,离开后开启紫外灯。 3)动物尸体及组织的合理清除。动物尸体作为一种废弃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须按照兽医卫生的要求和程序,严格动物尸体的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在运输过程中,车厢需做到无泄漏、密封严格,小型动物需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常用的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①深埋法处理:在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草原和交通要道,挖深度不少于2米、能容纳动物尸体侧卧的坑,坑底铺2~5厘米厚的生石灰,将尸体放入使之侧卧,再铺上2~5厘米厚的生石灰,用土覆盖土层厚度不少于1.5米,并与周围持平。 ②焚烧法处理:这也是处理尸体最彻底的 方法 ,一般用焚尸炉即可。 ③发酵法处理:将尸体抛入专门的尸体坑内,用生物热的方法将尸体发酵分解,堆尸体的坑封闭待尸体完全分解就可挖出作肥料[6]。 加强设备的统筹管理、化学试剂正确存放 1)对设备的管理。 一是明确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仪器的保管、使用及维护进行管理。 二是对仪器进行分类标识,标明每台仪器的编号、名称、使用部门、保管人等,同时在仪器醒目位置标明“合格”“准用”(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需要的功能正常且经检定/校准合格者)“停用”标识[7]。 三是资源充分利用:将闲置设备为多个实验室共用,避免资源浪费。 2)药品的管理。 一是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制,实验危险品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切实做到“四无一保”(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和“五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把门锁、双本账目)[8-9]。 校内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危险化学药品的登记记录(领、用、剩、废、耗),核对账物,检查个体防护设备及实验室安全设备状况。 二是对药品进行集中存放和统一管理。根据药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湿、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将药品存放在条件完备的专用仓库中。对实验危险品,特别是爆炸物品、剧毒物品,应严格遵守分类专库保存,精确计量和记载,严加保管,不得转送、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或用于食品、药品或其他非实验室使用。储存实验危险品的仓库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根据消防条例配备消防力量、消防设施以及通讯、报警等必要装置。 三是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储存、使用管理规定,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以及必要的应急措施等,以便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加强废弃物的清理措施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卤素有机物、一般有机物、无机物废液要分别回收,不可混放,更不能作为生活垃圾随意倾倒,除了玻璃仪器的洗刷废水。且要注意剧毒废液应单独回收。集中回收后,可先对回收的废弃物做一些初步处理,处理时注意可能产生的发热、有毒气体、喷溅及爆炸等危险。对于危险性较小、普通实验室就可处理的废弃物可自行完成。如易挥发的有机试剂用量较小时,可使其在通风环境下向空气中自然稀释挥发;废酸、碱液,可加入相应试剂中和至pH值呈中性,再和大量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乙醇及醋酸之类有机溶剂,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不富集重金属且不溶于水的此类溶剂,如乙醚可采用燃烧法进行处理(燃烧时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地方,点燃时取一长棒,站在上风方向点燃,监视至烧完为止)。其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于剧毒废液和过期实验危险品要定期联系专业的处理厂进行销毁,并做好处置记录。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是一种风险管理,认真研究探索适应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措施非常必要,以切实保证学校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顺利进行[10-11]。 3 结束语 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地,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必须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有效地排除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保障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梁宏伟,王玉兵,陈发菊.浅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研究生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7):92-93. [2]张凌.浅谈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与实验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8):168-170. [3]刘惠珠.浅谈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33):215-216. [4]赵忠华,樊春玲,汪淑英.管理在医学动物实验实施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8(19):204. [5]代小伟,刘云波.浅谈实验动物病理检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8):65-68. [6]李亚妮,韩建业,张海利.浅谈当前动物尸体处理的现状、危害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199. [7]向峰,王立前.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标识化管理[J].云南科技管理,2012(3):45-47. [8]韩燕,王淑红,雷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监控和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11(1):118-119. [9]莫寅斌.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6):175-177. [10]程月琴,刘春元,王杰.新形势下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J].科技信息,2011(12):1-9. [11]应佩蓓,杨奕,王磊.高职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3):110-111. 动物生物技术论文篇二 生物技术专业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摘要 动物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针对该课程特点,从教学思想与目标、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以及考核方法等6个方面探索该课程建设和改革思路,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26-02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中最悠久、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贡献的学科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前沿学科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动物生物技术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主要涉及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胚胎工程等几大领域,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农业、食品业、医学行业等[1]。生物技术这门学科在各大高校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见该门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学好生物技术这门学科对今后的就业至关重要。笔者在介绍生物技术的概念的基础上, 总结 了动物生物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措施,以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1]。 1 生物技术的概念 生物技术是指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其他类科学的原理和技术来对生物体或生物原料等进行加工或改造等,目的是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先进的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对生物体的改造是指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或加工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使其能够生产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1-2]。 2 教学现状与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自1996年开始招生,2006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经过了16年的专业建设,首先于2003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中开设36学时的动物胚胎工程课程(专业选修课),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36学时的理论讲授明显不足,于2005级学生中更改教学大纲,内容上增加了动物组织、细胞的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理论教学增加到54学时,并增加18学时实验教学,课程性质首次转为专业必修课,并创新性地更名为动物生物技术,当时整个生物领域还未出现命名为动物生物技术的课程,直到2009年5月1日,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生物技术》,至此这一新课程有了正式出版的教材可参考。笔者调查了部分农林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主要有11门(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在调查的农林院校中(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都开设《细胞工程》课程,目前只有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与《细胞工程》相近课程《动物生物技术》和《植物生物技术》课程。 3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3.1 教学思想与目标改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3],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一些课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掌握一种主动学习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成为富有知识和具有学习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2 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教学团队,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打破传统的一人一课的教学模式,每一模块由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力争紧跟各教学内容的学科前沿。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督导组专家听课、评课,同时不定期开展自评和互评及学生评教,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3 教材建设与改革 根据调研,笔者选用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蒋思文教授主编的《动物生物技术》作为教材,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动物生物技术的概况、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最新发展。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且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一些最新 热点 在教材中没有体现的,自行编写部分讲义,以文本形式拷贝给学生,并推荐其阅读中外文的优秀参考书。 3.4 课程内容改革 动物生物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课程,也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充实着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又要保证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做好与其他课程交叉内容的增、减和衔接。在课程内容上,首先介绍绪论,动物胚胎工程技术概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性别控制,胚胎分割,嵌合体;其次,介绍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基础;最后重点介绍细胞核移植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通过精心的安排,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了解动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3.5 教学方法改革 3.5.1 利用重大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如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利用“基因靶向”技术让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失去活性,培养出研究价值极高的“基因敲除”小鼠,为人类遗传病研究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有了这些动物模型后,人类就能更有效地找到治疗各种遗传病的新疗法,彻底攻克遗传病就为时不远了,这一成果使得他们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伯特?杰弗里?爱德华兹爵士,英国生理学家,生殖医学的先驱者,因创建了“体外受精技术”,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门课程的讲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课程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更丰富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于像动物生物技术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许多知识都处于动态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1]。 3.5.2 跟踪学科科研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 创新思维 。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因此,在应用范围广、知识更新快的动物生物技术教学过程中,介绍学科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有意识地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 cell),由日本的2位科学家于2006年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Cell》上。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某种方法,把高度分化的成体细胞去分化,使之成为多能干细胞,重新获得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能力。IPS技术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回避了历来已久的伦理争议,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医学上的免疫排斥问题,使干细胞向临床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该成果的研究者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着IPS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它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医学领域的优势也已日趋明显[6]。 3.5.3 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意见,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课堂 文化 ,使其融入其中,积极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可适当增加专题讨论会,通过学生准备ppt演讲等形式,一改以往整节课教师讲、学生记,缺乏沟通的模式,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7]。 3.5.4 优化多媒体教学,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有限的课时,着重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点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对于容易掌握的部分课程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等手段,从国外引进和下载原版图书和动感图像,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组织效率,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还可以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界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例如,细胞融合,精卵受精,细胞核移植等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坚持适度运用原则和有机结合原则,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思考,且结合使用板书、实物等各种教学媒体,取长补短,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喜欢学习[2]。 3.6 考核方法改革 首先,改变以往的考核方法,将重视课本上的知识转变成重视实践、将重视成绩转变成重视课堂教学,今后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总成绩,而要加上一定比例的实践考核成绩,让教师、学生都能重视实践;其次,增减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以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试等作为综合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体系,即20%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中成绩和40%期末成绩[9]。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物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因此各个高校要建设好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已迫在眉睫。课程组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身特色,通过分析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3个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动物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注重该门课程特点,围绕课程内容,加强教学建设,创新教学形式及考核体系,逐步完善优化动物生物技术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要求[10]。 5 参考文献 [1] 王伟霞,李福后.生物技术专业《细胞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9):245. [2] 周欢敏.动物细胞工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蒋思文.动物生物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朱海英,苏娟,訾晓渊.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107-109. [5] 李淑芳,徐春厚,雍艳红.动物免疫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7):65-67. [6] 刘锴栋.细胞工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0,32. [7] 代建丽.植物细胞工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1(6):23,37. [8] 张一春.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__.细胞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 张海泉,符晓棠,张里占,等.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69-74.看了“动物生物技术论文”的人还看:1. 生物技术论文范文 2. 生物工程论文范文 3. 关于生物的科技论文 4. 动物生物化学论文范文 5. 有关动物细胞工程论文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有一天,我偶读到《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本书,看到了祖国三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后来,我抱着一颗期待的心向妈妈询问,妈妈回忆起过去——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往事不堪回首,自从改革开放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路的两旁都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孩子们也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不再有寒冷之忧。 改革开放,使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中国人民渐渐地从吃不饱,穿不好变成了吃得好,穿得暖,有些人还用剩余的钱买了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 祖国日益富强起来,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九七年香港回归,九九年澳门回归,零八年黑瞎子岛的回归使中国成为了陆地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在非典、百年不遇的南方罕见雪灾和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面前,中华儿女们众志成城,击败了种种困难。在2001年中国荣幸地成为了二零零八年奥运会的举办国家,中华人民也成为了奥运的主人。同时,也向外国人证明了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神八在世界人民的欢呼声中首次完成了太空行走,带着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心愿升上了天空。 三十年间,发生了无数,改变了无数,相信未来的几千、几万年间,中国还会更加飞腾! 三十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三十年的经历会让我们触摸到社会前进的脉搏,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三十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又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中国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教

一、最新医学检验生化论文选题参考1、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2、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3、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4、临床生化检验5、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6、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的探讨7、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8、临床生化检验9、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析前及分析后阶段的质量保证10、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精)11、临床生化检验12、医学生化检验手册13、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与实践14、临床生化检验参考方法及其主要分析原理15、分析前各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16、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7、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18、医学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初探19、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探讨20、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二、医学检验生化论文题目大全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与研究2、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3、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及对策4、新时期临床生化及生化检验教学改革探讨5、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教学改革初探6、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化课程的PBL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7、临床生化检验参考方法的主要作用8、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标本的采集9、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10、提高《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本科教学质量的探讨11、条形码技术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12、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讨13、临床生化检验的标本采集处理及质量控制14、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组合的应用15、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对策16、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初探17、生物化学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程——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配套教材18、生物化学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程19、生物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20、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三、热门医学检验生化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临床生化检验自动化的现状与展望2、临床生化检验参考方法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国内研究进展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自动化下实习生带教工作总结4、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相关问题5、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6、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对结果影响的研究探讨7、临床生化检验诊断手册8、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9、临床生化检验技术10、《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规划教材的评价与建议1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体会12、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讨1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热点问题14、校准和溯源在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中的应用15、虚拟实验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16、临床生化检验应重视分析后质量保证17、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综合性实验课的教学体会18、医学检验本科生临床生化实验教学探讨19、临床生化检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20、临床生化检验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初探四、关于医学检验生化毕业论文题目1、临床检验生物化学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3、双语教学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中的应用体会4、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5、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实验指导6、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7、认知心理学在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8、参加临床检验生化室间质评的几点体会9、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研究10、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1、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研究12、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3、浅谈如何提高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14、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5、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质量的保证16、探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中的质量保证17、临床医学检验生物化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18、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19、临床检验生化分析的前质量保证探析20、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五、比较好写的医学检验生化论文题目1、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3、质量管理对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性4、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5、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6、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回顾与展望7、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8、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值及紧急值比率分析9、生化检验数学随临床生化检验自动化的实现进行改革的尝试10、宝山区一级医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分折1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数据的有效使用12、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体会13、规范临床生化检验报告书写的几点意见14、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PBL教学探讨15、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对结果影响分析16、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的发展趋势17、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的影响18、《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网络教学的设计思路19、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20、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研究(来源:学术堂)

我就是学生物科学的 这人占了一份 你自己再整整 祝你好运生物化学(biochemistry)这一名词的出现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远,其早期的历史是生理学和化学的早期历史的一部分。例如18世纪80年代,A.-L.拉瓦锡证明呼吸与燃烧一样是氧化作用,几乎同时科学家又发现光合作用本质上是动物呼吸的逆过程。又如1828年F.沃勒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一种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只能靠生物产生的观点,给“生机论”以重大打击。1860年L.巴斯德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他认为必需有活的酵母才能引起发酵。1897年毕希纳兄弟发现酵母的无细胞抽提液可进行发酵,证明没有活细胞也可进行如发酵这样复杂的生命活动,终于推翻了“生机论”。编辑本段分类生物化学若以不同的生物为对象,可分为动物生化、植物生化、微生物生化、昆虫生化等。若以生物体的不同组织或过程为研究对象,则可分为肌肉生化、神经生化、免疫生化、生物力能学等。因研究的物质不同,又可分为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学等分支。研究各种天然物质的化学称为生物有机化学。研究各种无机物的生物功能的学科则称为生物无机化学或无机生物化学。60年代以来,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产生了一些边缘学科如生化药理学、古生物化学、化学生态学等;或按应用领域不同,分为医学生化、农业生化、工业生化、营养生化等。编辑本段研究内容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生物体的化学组成除了水和无机盐之外,活细胞的有机物主要由碳原子与氢、氧、氮、磷、硫等结合组成,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大类。前者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以结合状态存在的脂质;后者有维生素、激素、各种代谢中间物以及合成生物大分子所需的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甘油等。在不同的生物中,还有各种次生代谢物,如萜类、生物碱、毒素、抗生素等。虽然对生物体组成的鉴定是生物化学发展初期的特点,但直到今天,新物质仍不断在发现。如陆续发现的干扰素、环核苷一磷酸、钙调蛋白、粘连蛋白、外源凝集素等,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有的简单的分子,如作为代谢调节物的果糖-2,6-二磷酸是1980年才发现的。另一方面,早已熟知的化合物也会发现新的功能,20世纪初发现的肉碱,50年代才知道是一种生长因子,而到60年代又了解到是生物氧化的一种载体。多年来被认为是分解产物的腐胺和尸胺,与精胺、亚精胺等多胺被发现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对DNA超螺旋起稳定作用以及调节细胞分化等。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新陈代谢由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组成。前者是生物体从环境中取得物质,转化为体内新的物质的过程,也叫同化作用;后者是生物体内的原有物质转化为环境中的物质,也叫异化作用。同化和异化的过程都由一系列中间步骤组成。中间代谢就是研究其中的化学途径的。如糖元、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化是各自通过不同的途径分解成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然后再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生物体内机械能、化学能、热能以及光、电等能量的相互转化和变化称为能量代谢,此过程中ATP起着中心的作用。新陈代谢是在生物体的调节控制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的。这种调控有3种途径:①通过代谢物的诱导或阻遏作用控制酶的合成。这是在转录水平的调控,如乳糖诱导乳糖操纵子合成有关的酶;②通过激素与靶细胞的作用,引发一系列生化过程,如环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过磷酰化反应对糖代谢的调控;③效应物通过别构效应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如终点产物对代谢途径第一个酶的反馈抑制。生物体内绝大多数调节过程是通过别构效应实现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的多种多样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有密切关系。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催化、运输和贮存、机械支持、运动、免疫防护、接受和传递信息、调节代谢和基因表达等。由于结构分析技术的进展,使人们能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它们的各种功能。酶的催化原理的研究是这方面突出的例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分4个层次,其中二级和三级结构间还可有超二级结构,三、四级结构之间可有结构域。结构域是个较紧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连结各结构域之间的肽链有一定的活动余地,允许各结构域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对运动。蛋白质的侧链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快速运动之中。蛋白质分子内部的运动性是它们执行各种功能的重要基础。80年代初出现的蛋白质工程,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基因,获得在指定部位经过改造的蛋白质分子。这一技术不仅为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也开辟了按一定要求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的蛋白质的广阔前景。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为阐明基因的本质,了解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流动作出了贡献。碱基配对是核酸分子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这是核酸作为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有不同的构象,J.D.沃森和F.H.C.克里克发现的是B-结构的右手螺旋,后来又发现了称为 Z-结构的左手螺旋。DNA还有超螺旋结构。这些不同的构象均有其功能上的意义。核糖核酸包括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移核糖核酸(tRNA)和核蛋白体核糖核酸(rRNA),它们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发现个别的RNA有酶的功能。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已有不少的了解;真核生物基因的调控正从多方面探讨。如异染色质化与染色质活化;DNA的构象变化与化学修饰;DNA上调节序列如加强子和调制子的作用;RNA加工以及转译过程中的调控等。生物体的糖类物质包括多糖、寡糖和单糖。在多糖中,纤维素和甲壳素是植物和动物的结构物质,淀粉和糖元等是贮存的营养物质。单糖是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寡糖在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性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寡糖和蛋白质或脂质可以形成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由于糖链结构的复杂性,使它们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对于细胞专一地识别某些物质并进行相互作用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从发展趋势看,糖类将与蛋白质、核酸、酶并列而成为生物化学的4大研究对象。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一经测定,就可在实验室中进行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及其类似物的人工合成有助于了解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些类似物由于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而可能具有应用价值。通过 DNA化学合成而得到的人工基因可应用于基因工程而得到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及其类似物。酶学研究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酶催化的。酶的作用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取决于酶的结构。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反应动力学及作用机制、酶活性的调节控制等是酶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通过 X射线晶体学分析、化学修饰和动力学等多种途径的研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酶的作用原理已经比较清楚。70年代发展起来的亲和标记试剂和自杀底物等专一性的不可逆抑制剂已成为探讨酶的活性部位的有效工具。多酶系统中各种酶的协同作用,酶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应用蛋白质工程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是酶学研究的几个新的方向。酶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酶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和医学上的应用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生物膜和生物力能学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一般也含有糖类,其基本结构可用流动镶嵌模型来表示,即脂质分子形成双层膜,膜蛋白以不同程度与脂质相互作用并可侧向移动。生物膜与能量转换、物质与信息的传送、细胞的分化与分裂、神经传导、免疫反应等都有密切关系,是生物化学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以能量转换为例,在生物氧化中,代谢物通过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而被氧化,产生的能量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而贮存于高能化合物ATP中,以供应肌肉收缩及其他耗能反应的需要。线粒体内膜就是呼吸链氧化磷酸化酶系的所在部位,在细胞内发挥着电站作用。在光合作用中通过光合磷酸化而生成 ATP则是在叶绿体膜中进行的。以上这些研究构成了生物力能学的主要内容。激素与维生素激素是新陈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生物体两种主要通讯系统,二者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70年代以来,激素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如发现肠胃道和神经系统的细胞也能分泌激素;一些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等也纳入了激素类物质中。许多激素的化学结构已经测定,它们主要是多肽和甾体化合物。一些激素的作用原理也有所了解,有些是改变膜的通透性,有些是激活细胞的酶系,还有些是影响基因的表达。维生素对代谢也有重要影响,可分水溶性与脂溶性两大类。它们大多是酶的辅基或辅酶,与生物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数百万种生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并在大约40亿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生物化学的发展为这一学说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例如所有种属的 DNA中含有相同种类的核苷酸。许多酶和其他蛋白质在各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都存在并具有相近的氨基酸序列和类似的立体结构,而且类似的程度与种属之间的亲缘关系相一致。DNA复制中的差错可以说明作为进化基础的变异是如何发生的。生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时,需要更多的酶和其他蛋白质,基因的重排和突变为适应这种需要提供了可能性。由此可见,有关进化的生物化学研究将为阐明进化的机制提供更加本质的和定量的信息。方法学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中,许多重大的进展均得力于方法上的突破。例如同位素示踪技术用于代谢研究和结构分析;层析,特别是70年代以来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体系性能的高效液相层析以及各种电泳技术用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纯化和一级结构测定;X射线衍射技术用于蛋白质和核酸晶体结构的测定;高分辨率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用于溶液中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分析;酶促等方法用于DNA序列测定;单克隆抗体和杂交瘤技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以及蛋白质分子中抗原决定因子的研究等。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广泛而迅速地向生物化学各个领域渗透,不仅使许多分析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析,结构预测以及结构功能关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生物化学今后的继续发展无疑还要得益于技术和方法的革新。

化学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膳食平衡与营养效能 营养学是一门结合实际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营养可以防治多种疾病。食物是营养素的"载体",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必须通过食物获得。营养学家主张用食物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提倡合理的膳食是营养之本。合理营养是健康长寿和力量的保证。所谓合理营养就是使人体的营养生理需求与人体通过膳食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保持平衡。 一、膳食平衡 从现代化学看,人体是一个巨大而精巧的化学反应器,生化反应速度及其控制是防范这部"人体机器"出现故障的核心,也是宏观上预防和保健的重要内容,而膳食平衡是其关键关节。 对于营养的要求随年龄、性别、体质、体重、工种而异。按照单位重量的糖、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热量及它们在总热量中应占的比例计算,一个成人每天的基本需要量大致为:碳水化合物300~400克,其中1/3为食糖,2/3为淀粉,占总能量的34~45%;蛋白质80~120克,大约相当于400克瘦肉或4个鸡蛋所提供的量,占总能量的20~35%;脂肪约需84~100克,占总能量的30~35%。其它如维生素、矿物质也应充分供应。对于运动训练者、重体力劳动者或各类膳食疗法用餐者,需要调整营养素配比。例如,重体力劳动者,应根据体力消耗强度增加10~50%的营养素;胆固醇偏高者应少吃蛋;高血脂患者宜用人造黄油或植物油部分代替动物油;需要低钠饮食者则应限制盐和味精的用量。 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有些地方的食物消费上存在着明显的不文明饮食、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营养失衡的两极状况。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富裕地区"高档膳食"备受推崇,暴饮暴食,越吃越高级,结果吃出了不少"肥胖儿"和"大肚皮",甚至因此患病。另一方面,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到集市上卖了鸡蛋换回麦乳精、巧克力给小孩吃,非但没有补充营养反而造成营养失衡。专家认为,多样化的膳食是获得各种适量营养素的最好方法。随着对必需营养素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的丰富和深入,对有效地利用食物资源、科学加工食品、合理调配膳食和充分发挥营养效能等提供了科学基础。表4-4列出了科学界公认的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功能与平衡失调症。 二、进食方法与膳食组成 科学地搭配膳食是营养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我国小康人家的"四菜(荤、素、半素半荤、开胃菜各一)一汤"以及粗细搭配的食谱与现代饮食改革的新趋势不谋而合。 1.消化周期 胃的工作通常分三个阶段:一是早晨(5:00~12:00)。糖的酵解作用强烈,消化快,食物一般停留3~4小时,主要消化前晚的积食和当日的早餐;二是午后(1:00~6:00)。肠、胃的功能全面启动,适宜处理脂肪、蛋白质;三是晚上(7:00~睡前)。消化能力较弱,易于积食,宜吃易消化的食物。民间流传的"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晚餐过饱发福早"、"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等谚语,正是这种消化周期的反映。食物可分为易消化和难消化两类,前者为水果、蔬菜和流质等,后者为其它浓缩食物,如谷类、肉、蛋等。在不同的消化时间段,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主、副食,以减轻胃的负担和维护合理的营养比例。 2.指导原则 主要应遵循"清淡、守时、多餐、多样、安全"的原则。吃了过于丰盛特别是油腻的菜肴,由于需消耗大量血液用于消化,从而使脑血供应不足,导致饭后疲软,体温、血糖、工作效率下降。定时、定量进食,可保持白天和夜晚合理的热量分配。丰富的早餐能增加整个上午的脑力反应速度,也能使体力劳动得到改善。"少吃多餐"比"多吃少餐"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任何时候都要尽量避免过食。过食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小儿弱智、老年痴呆等病。丰富多样的饮食比固定单一的饮食容易满足人体多种营养成分的需要。"安全"就是不食变质、有毒、有害物质。 1993年6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号召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与营养结构,提出了"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饥饱要适当,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适量,饮酒要节制,食盐要限量"的基本原则(简称40字诀)。总的原则是"吃得越杂,获得健康所需的全面营养的机会就越多"。 3.膳食组成 根据食物营养素的特点,现代平衡膳食的组成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食物: 1)谷类、薯类和杂粮。统称粮食,是我国传统的主食。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小麦、玉米和杂粮为主。粮食是供给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是供给热能的热源质。粮食中也含有蛋白质,虽含量不高,但因食用量大,故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约占人体所需蛋白质的半数。还含有维生素B族和无机盐。一个人每天吃多少粮食,应根据热能需要来决定,它与年龄、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也受副食供应量的影响。因此,粮食的消耗应与体力消耗相适应。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粮食500~600克,占膳食总量的51%。 2)动物肉类和豆类。如猪、牛、羊、兔肉,脏器类,鸡、鸭、鹅肉,水产类,蛋类,奶类及黄豆和豆制品等。这类食物主要供给蛋白质,而且是生理价值高的优质蛋白质,以弥补主食中蛋白质供应之不足。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人,这类食物每天应供给50~100克瘦肉、50克鸡蛋和50克黄豆或相应的豆制品。这些肉、蛋、奶、豆制品也可以互相替换,但必须保持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动物肉类和蛋、奶、豆类在膳食中的比重以6%为宜。 3)蔬菜类和水果类。其中以新鲜蔬菜为主。水果是辅助食品。之所以是辅助食品,不是指它所含营养素的数量、质量及种类,而是因其来源和价格因素,以致还不能每餐或每天成为我国大众餐桌上的食品。在合理膳食中是不能缺少新鲜蔬菜的,否则就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食物纤维和无机盐,并且也不易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从事中等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最好能吃400~500克新鲜蔬菜,其中应多用些绿叶蔬菜和橙黄色蔬菜,尽量多食不同品种的蔬菜。可吃一些适于生吃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萝卜等用凉拌的方法则可减少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若条件许可,应每天进食1~2个水果是有益的。蔬果类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应为41%。 4)油脂类。主要是烹调用油。烹调油在膳食中一是增加食物的香味,二是补充部分热能并供给必需的脂肪酸,还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一般烹调用油以多用植物油为好,当然也要照顾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每人每天约需烹调油25克,占膳食总量的2%。 三、营养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上的追求目标必然从"吃得饱"向"吃得好"攀升。在提高食品质量的思想指导下,人们为了加强营养效能,研制了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所谓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所谓强化食品就是指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制成的食品。 营养强化剂不仅能提高食品的营养质量,而且还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和改善其保藏性能。食品经强化处理后,食用较少种类和单纯的食品即可获得全面的营养,从而简化膳食。营养强化剂主要可分为维生素、氨基酸和无机盐三大类: 1.维生素强化食品 常用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B1、B2、C、D、PP及其衍生物。如牛奶中加维生素A、D(AD钙奶),面粉中加维生素B,某些饮料中加维生素C等。 2.氨基酸强化食品 常用的氨基酸有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因赖氨酸在谷物蛋白质和一些其他植物蛋白质中含量很少;蛋氨酸在大豆、花生和肉类蛋白质中相对偏低,所以赖氨酸和蛋氨酸(尤其是赖氨酸)是按人体需要及其比例,在食物蛋白质中最显缺乏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赖氨酸加入大米、面条、面包、饼干以及饮料中,如市场上供应的赖氨酸面包和饼干等。 3.无机盐强化食品 近年来推出的"平衡健身盐"或称"健康平衡盐"是微量元素应用的典型产品。根据高血压患者是由于钠高钾低镁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论断,人们有意识地改变食盐中钠、钾、镁、钙的配比,并增加其他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补充和调节人体内几十种元素的平衡。经临床应用和上千万人食用证明有多种疗效。一是能调节体液中钾钠等多种元素的平衡,使人体处于最佳的元素构成状态,它能使92%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也能使78%的低血压患者血压升至正常,并具有双向调节心律的作用。二是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改善儿童厌食症,并可延缓机体的衰老而减少老年病的发生。三是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心脏病有辅助疗效。健康人食用这种盐无不利影响。现在,全国各地已通过食物链生产和研制出如富硒营养蛋、富锌菜叶、葡萄糖酸锌等多种强化食品。 在使用营养强化剂时,应注意不要影响食品原有风味,并保持营养素的合理平衡,防止过量摄入而导致代谢紊乱,甚至中毒。其用量必须?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隆重标准"为依据予以严格控制。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咱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咱们人类进行其它生命勾当的首要条件正是由于人类对食品的寄托注定了食品工业具备巨大的挖掘价值和开发潜力,出格是最近几年来我国物质糊口程度的突飞大进,食品科技的日新月异,要患上百花盛开的新型食品推层出新然而,加工的食品掉去了它天然纯性,没有太高的安保全障,愈甚是越来越多的不安日全食品事务被曝光后,许多人对于任何的食品都持着怀疑的眼光和担忧的立场去猜测它是不是能够威吓咱们的生命康健一个人的康健,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本身才能仔细体会它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在日常的口腹中要想注意食品安全,咱们起首要认识到啥子是安日全食品,所以咱们必须大白啥子是绿色彩食品;啥子是无毒无害食品;啥子是康健食品;如何辨识食品标签;如何用感官辨识食品 绿色彩食品,指遵照可连续成长原则,按照特别指定出产体式格局,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以使用绿色彩食品标记商标的食品绿色彩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而A级绿色彩食品是指产地情况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综合污问鼎数不超过1,在出产加工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杀虫药、兽药、鱼药、肥料、饲料及食品新增剂AA级绿色彩食品是指产地情况质量要求评价项目的单价污问鼎数不超过1,出产过程中不患上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且产物需要3年的过渡期 无毒无害食品是指食品对人的安全性,包孕微生物污染程度、化学污染程度、放射性污染程度无毒无害,指在正常食用条件下不风险人的身体康健,不造成急性及慢性疾病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指的是:⑴食品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河海豚、毒蘑菇)⑵在肯定是条件下孕育发生毒素(如发芽马铃薯孕育发生龙葵素,鱼类孕育发生组胺)(3)含有致病微生物或孕育发生毒素物质(如蒲萄球菌孕育发生肠毒素)(4)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包孕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21世纪人类首选康健食品:⑴绿茶,①用于防治各类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及皮肤癌;②可以预防心脏病;③用于漱口可防治蛀牙⑵蒜头,①清血和杀死病菌;②可防治心脏病;③可降低胆固醇(3)番茄,①富含抗氧化功效的番茄红素和富厚的维生素C;②防治与消化系统关于的癌症和前列腺癌(4)蓝莓,①抗氧化和促进记忆力;②预防心脏病和癌症(5)红酒,①含抗氧化剂,有助增加好的胆固醇(HDL-C);②减少血管硬化;③喝少数红酒对心脏有好处⑹菠菜,①含大量铁质及叶酸;②防治血管疾病及心脏病;③掩护目力;④热量低⑺三文鱼,①含有OMEGA-3脂肪酸;②可预防血管梗阻;③可预防脑细胞老化,如老年傻傻症;④可降低胆固醇(8)荞麦,①降低血压及胆固醇;②预防心脏疾病、结肠癌等⑼西兰花,①含富厚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②减少罹患各种癌症的机会,如乳腺癌、直肠癌及胃癌等⑽坚果,①含富厚维生素E;②降低胆固醇和预防癌症;③预防心脏病 如何辨识食品标签?起首,食品名称,国家规范规定,食品名称必须采用表白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如使用\"新创名称\"、\"独特名称\"、\"牌号名称\"或\"商标名称\",则必须同时使用表白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其次,混合原料表,按规定,除单一混合原料的食品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混合原料表所说的\"各种混合原料\"是指所有混合原料必须标出饮料、冷食、酒中的新增剂,果汁饮料、果酒(含蒲萄酒)的原果汁含量,啤酒的原麦汁浓度,各类酒的酒精疏密程度,肉灌肠品中的淀粉含量接着,食物的净含量,这是包装食品必须示明的内容含有固、液两项物质的食品(如糖水菠萝罐头)还必须同时示明该种食品的固形物重量同一器皿中如含有彼此独立且品位不异、形态附近的几种食品时,在标洁白含量的同时还必须标明食品的数目如盒装月饼,在标签上要标明内装月饼的块数;礼品酒盒上需注明装酒的瓶数入口食品必须标明原产国、地域(指港、澳、台)名及总经售商的名称和地址同时必须标明本产物执行的国家规范或行业规范号 食品位量感官辨识,就是指依附人的身体自身的感官器官,实际上就是依附眼、耳、鼻、口(包孕唇和舌头)和手,对食品的质量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也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听、用口品尝和用手触碰等体式格局,对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辨别和评价⑴通过对食品感官性状的综合性检查,可和时、精确地辨别出食品位量有没有异常,易于早期发明不懂的题目,及时进行处理⑵要领直观、手段简便,不需要借助任何摄谱仪装备和专用、固定地检查场合,不需要专业人员(3)感官辨别要领常能察觉其它检查要领所无法辨别的食品位量不懂的题目和特殊性污染导致的微小变化 食品的变质与保藏: (1)啥子是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的腐败变质主如果指以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效用下,食品的卵白质、脂肪、糖类等养分被食品本身与外界的酶性、非酶性变化及杂物的污染,导致的大量分解,使食品营养价值的降低或掉去食用价值变化从商品角度来说食品腐败变质就意味着掉去了商品价值也就是说,掉去了食用价值或商品价值的商品是食品的腐败变质 ⑵食品为啥子会腐臭变质?食品腐臭变质是因为食物自身情况因素及微生物三者彼此影响的结果,腐败的过程中主如果微生物起主要效用,如细菌、霉菌(规范名称:真菌)、酵母加之食品自身的化学成分,在相宜的情况、湿度、酸碱度、紫外线、氧气等相干因素的条件下,微生物大量繁殖达到肯定似的数目后使食品分解导致腐败变质 (3)如何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第一是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和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第二是对食品进行杀死病菌控制食品腐败变质改变食品的温度、湿度、PH值、渗入压或其它杀死病菌要领,把食品中的微生物杀灭或减弱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常用的要拥有:⑴冷冻及冷藏(10℃以下);⑵高温杀死病菌:加热(回锅)煮沸,红外线照射等;(3)脱水:盐渍、糖渍;(4)改变PH值,如冷菜中加醋调味等;(5)杀死病菌原料:大葱、大蒜、洋葱等原料搭配;⑹福射线照射;⑺使用防腐剂 腐败变质的食品,由于微生物污染紧张,孕育发生的毒素可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总之腐败变质食品对人的身体风险是极其紧张的,因此食品的谋划人员,要有对人民群众,对社会形态负责的责任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严格卫生管理在食品的各个环节中,只管即便减少食品污染的机会,同时增强抑菌和灭菌办法,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一旦经感官判定为变质食品,结合微生物、化学、物理查验等要领,确定已变质食品,要克制食用并查寻原因,防止变质食品伸张,污染其它食品和器皿常见食物中毒与防治: (1)啥子是食物中毒?由于食物中存在某些有害物质,一旦摄入体内,可能侵害人的身体康健如某些食物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污染;某些食物本身含有毒素,因烹调不当未能祛除食物中毒素,如河豚、鲜黄花菜;别的部门食物在贮存过程中,可孕育发生有毒物质,如发芽的马铃薯等因此预防食物中毒极为重要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既不包孕因暴饮暴食而导致的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也不包孕因一次大量或持久少数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导致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性的疾病 (2)如何诊断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可见个体病发也可见集体中毒食物中毒的表现:进餐了被细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如蒲萄球菌、结肠杆菌、梵衲菌、肉毒杆菌等;或进餐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食品本身就含有天然毒素,如河豚、毒蘑菇、发芽的马铃薯等食物中毒者最多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拉稀,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痛苦悲伤食物中毒者例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掉、肢体冰镇、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最后可导致休克所以在日常口腹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发明中毒必须到医院治疗,确保生命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糊口高度社会形态化的今日,许多人要想吃的安全,吃患上安心,吃出康健,除开关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相干食品卫生法规、条例的规范和制约外,咱们还必须认识和相识咱们日常口腹中的食品安全,如许咱们的糊口才会越发康健夸姣!

生物入侵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我就不说这么长了,我只说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我居住在华南地区,最近一种外来物种让我非常头疼,它就是福寿螺。福寿螺原居住在亚马孙河流域,但在不久前由一位华裔巴西人引进到广东,它便从此嚣张了。现在在田野里,除了草我可以说就到福寿螺了。它食量异常大,能在短时间内磨平一块良田,死后还留下个让人非常讨厌的壳,残害农民的身体。福寿螺要吃掉整个世界了! 全民动员!除掉福寿螺!请支持!起来吧!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涉及面广:全国 34 个省市自治区无一例外��涉及的生态系统多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可见到��入侵物种类型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 栖爬行类、鱼类都有),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 类、软体动物),高、低等植物,小到细菌、微生 物、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据初步统计,中国已知外来归化植物超过 600 种。外来杂草有 108 种,隶属于 23 科 76 属。初 步确定为外来入侵植物的有 90 种(见中国外 来入侵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紫荆泽兰、 小花假泽兰(微甘菊)、空心莲子草(水花 生)、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 眼莲(水葫芦)、假高粱等 9 种。初步确定为 外来入侵动物的约有 40 种,其中危害较大的 有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 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等。 ��危害��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外来入侵种通过竟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 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 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污染当地的遗传多样性��外来入侵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或破坏是 持久的、长期的 ��小资料��新西兰具有独特的动物区系,除了 3 中小型食 虫类蝙蝠和几种海豹、海狮外,没有其他哺乳 动物。随着人类的到来,引入了家鼠、家猫、 家犬、帚尾袋貂、和白鼬等几种鼬类,在人类 到达 1000 年后的今天,有 32% 的陆生鸟类和 18% 的海洋鸟类灭绝。今天,外来种入侵已成为新西兰面临的最严 重的自然保护问题,每年国家投资上千万美元 进行治理。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豚草类的花粉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可造 成过敏性哮喘、鼻炎、皮炎,每年同期复 发,病情逐年加重,严重的会并发肺气 肿、心脏病乃至死亡。

这是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的它们,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它们来了,它们正在喧宾夺主。” 生物入侵人们也许陌生,然而,一提起口蹄疫、疯牛病,甚至艾滋病,人们却并不陌生,其实这些都是生物入侵的一种。以往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些动植物,对某些地方来说,也都是入侵生物,如牵牛花、水葫芦、地中海潜蝇、飞机草、马缨丹、银鱼等等。 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随着物种的引进,这些外来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40多年前的1859年,英国人托马斯·奥斯汀引进了24只兔子,为打猎而放养了13只。在这没有天敌的国度里,它们至今已繁衍6亿多只后代,这些兔子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的危机,许多野生植物也存在绝种的可能。 2001年5月7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家褐蚁、褐树蛇等物种入侵其他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入侵物种可能威胁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导致庄稼减产、使海水和淡水生态系统退化。报告列出了100种入侵性最强的外来生物,包括水生和陆生生物、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这些入侵者包括家猫、北美灰松鼠、尼罗河鲈、水风信子和家褐蚁,世界危害最大的引入异域物种还包括灰鼠、印度鹩哥、亚洲虎蚊、黄色喜马拉雅悬钩子和直立仙人果。之所以称它们是入侵者,是因为它们的活动极度活跃,在印度洋的圣诞岛,家褐蚁在18个月中杀死了300万只螃蟹。尼罗河鲈在1954年被引入东非的维多利亚湖时是为了减少当地鱼类的数量,但是尼罗河鲈通过猎食鱼类以及同当地鱼类争夺食物,导致当地200多种鱼类灭绝。 除了疯牛病、口蹄疫,古今中外由于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的安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沉痛的。公元5世纪下半叶,鼠疫从非洲侵入中东,进而到达欧洲,造成约1亿人死亡;1933年猪瘟在我国传播流行造成920万头猪死亡;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事件,不得不销毁140万只鸡,仅赔偿鸡农鸡贩的损失即达1.4亿港币。 正如世界自然保护同盟2000年2月在瑞士通过的《防止因生物入侵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中指出的那样,“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隔离性天然屏障。在近几百年间,这些屏障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已变得无效,外来入侵物种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并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自由贸易的强化、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与旅游的大幅度增长,为物种偶然的或有意的传播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机会。一次次飞机航班、一艘艘远洋轮船、一位位在各大陆之间跋涉的旅行者,都可能携带着物种“登陆”一个陌生的环境。“每艘轮船、每架飞机、每辆卡车都是潜在的携带者。”

  • 索引序列
  •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
  • 生物化学论文发表美食图片
  • 化学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 生物入侵论文发表美食文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