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有可能是真的,因为我们并不能够全面地认识到宇宙,也许宇宙中就曾有破解密码。
为他是个天才呀。很难想象会有这么优秀的人,他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相信他肯定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首先曹原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他付出了一般人付出不了的时间在研究某一个方面。1996年,曹原出生于四川成都。在小时候他就喜欢捣鼓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曹原在两年内就完成了他的初中和高中课程。 2010年正是他14岁时,被选如最杰出的“严济慈物理人才班”,这里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基础。即使在天才青年班,曹原依然十分优秀。他经常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并与教授讨论。18岁时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学位,之后前往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2018年,22岁的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 本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论文已经是曹原的第五篇了。
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但是往往普通人是发现不了这些的,一般都是科学家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有时候甚至是猜想。所以要在未知的领域探索出一星半点是很难的。曹原从小开始就喜欢拆东西然后看里面的构造,甚至自己搭建了一个化学实验室,在里面做各种实验。这些都离不开他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着他学习更多的知识,当他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就发现原来自己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在普通人眼里,科研毫无疑问是枯燥的。2017年,曹原再做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石墨烯具备非常规的超导电性,这让他很惊讶,这个发现勾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之后的日子里,曹原为了这个“不起眼”的现象花费了不计其数个日夜,难以想象他要做多少次实验,查多少次资料。除了热爱真的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么令人敬佩的行为。
数十亿年前,浩瀚太空里两颗游荡的星球相碰撞的结晶四散,这是解释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理论对太阳系最初1000万年间星际事件的一种推测。
这种推测描述了原行星以及它们的碰撞、消失,但从来没有找到碰撞产生的残骸,数十亿年前是否存在过这种“失踪”的行星,遂成宇宙历史悬疑。
星云假设是解释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的一种理论。
破解宇宙中最神秘的历史悬疑:密码也许就嵌在天外飞来的宝石里!
据外媒报道,现在,瑞士科学家声称找到了破解这个悬疑的证据。论文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旗下《自然通信》上。
10年前,非洲苏丹北部的努比亚沙漠,许多陨石碎片自天而降。后来人们在这些天外来客粗糙的岩石表层下发现了宝石。它们是一块太空陨石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炸裂后的碎片。
2018年4月,《自然通信》上一篇研究报告称,嵌钻陨石的母体是一颗数十亿年前的原行星。
根据现在普遍接受的说法,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6亿多年前。学者们认为,原行星碰撞的场景发生在最初1000万年。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学者奈比埃(Farhang Nabiei)和课题组成员认为,努比亚沙漠里陨石里的宝石,是"第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庞大的原行星曾经存在,后来在剧烈碰撞中消失。
他们认为,这些天上掉下来的宝石,正是一颗失踪原行星的残骸。
一颗原行星在只有1000万年历史的太阳系游荡,后来跟别的星球发生剧烈碰撞,金石迸裂,化作万千碎片。在这个过程中,高压高温促成了宝石。
其中一块宝石陨星飞往地球,在非洲苏丹北部上空37公里处爆炸,碎片洒落努比亚沙漠。
那天是2008年10月7日。这颗宽约4米的陨石被命名为2008TC3。
后来陆续敛集了大约50个陨石碎片,直径从1厘米到10厘米不等。它们散落的区域有一个火车站,叫第六站(Station Six),阿拉伯语是阿尔玛哈塔•西塔(Almahata Sitta),所以被统一冠名为第六站陨石。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第六站陨石里可以看到宝石生成过程中掺进去的夹杂矿物成分,包括铬铁矿,磷酸盐和硫化物。
这些矿物质仅能在相当于地球海平面大气压约20万倍的压强下形成,因此这些陨心钻石可能在体积相当于水星或更大的原行星核心附近形成。
奈比埃和课题组成员认为,这些夹杂成分的组成和形态特征表明,只有像火星或水星体积那么大的星球碰撞时才足以产生如此"点石成钻"的压强。
2008 TC3陨石碎片叫橄辉无球粒陨石(ureilites),它们占陨石、陨铁等撞击地球的天体的总量不到1%。
当地时间2017年6月26日,荷兰莱顿,科学家展示L6型球粒陨石。这颗陨石在2017年1月11日降落。是迄今为止在荷兰发现的第六颗陨石。这颗45亿年前的陨石可能拥有太阳系诞生线索。
奈比埃和课题组成员推断,可能地球上所有的橄辉无球粒陨石都来自“失踪”的原行星。
他们的研究为星云假说模型之一所描述的“失踪”的大行星提供了重要证据。
星云假说理论最早是18世纪由康德、拉普拉斯等科学家提出,基本观点是太阳系由一团星云逐渐演变而成。随着科技发展,星云假说出现多种版本,但核心不变。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总结:"(在太阳系形成后的头几百万年里)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很常见,它们抑或聚合成更大的行星,抑或跟太阳相撞,或者被逐出太阳系。“
努比亚沙漠里的那些天外来的宝石,则“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橄辉无球粒陨石的母体就是在碰撞中粉身碎骨的一颗巨大的失踪行星。”
“舍恩事件”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罕见的学术造假案例,它再次证明,科学不正当行为,或者说学术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消除学术造假现象,不能只靠科学界和科学家本身的自律,还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作保障。舍恩栽了,而此前这位年仅32岁的学者曾一度是全球物理学家艳羡的对象。这位曾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年轻学者,短短两年多内“放卫星”般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频频发表重要论文,一些成果甚至被认为对计算机未来发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在一些人眼中,舍恩正在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上“狂奔”。然而谁能想到,支撑这一切的竟然都是虚假的实验数据呢?美国一个独立的专家小组经过长达4个月的调查,认定舍恩至少在6篇论文中造了假。该小组25日公布的报告说,舍恩从事了“确凿的、明显的”科学不正当行为。舍恩现在已被贝尔实验室扫地出门,一颗国际“学术卫星”至此轰然陨落。“舍恩事件”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罕见的学术造假案例,它再次证明,科学不正当行为,或者说学术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舍恩“开花结果”的贝尔实验室学术传统深厚,与其合作的研究人员多达20多名,在《科学》、《自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也要经过堪称最严格的同行评议的审核。舍恩的一路通行无阻,向人们展示了根治“学术造假病”的难度。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想完全杜绝学术造假几乎不太可能。美国《科学》杂志今年7月曾就舍恩受到调查一事发表社论认为,再严格的论文评审程序,也永远无法对“聪明的造假”做到完全“免疫”。完善同行评议、合作研究等制度、加强对科研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固然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但要有效防止“学术造假病”的蔓延,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惩治措施。完全杜绝学术造假的确非常困难,但这绝不应该成为对其不闻不问的理由。消除学术造假现象,不能只靠科学界和科学家本身的自律,还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作保障。对待学术造假,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在“舍恩事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贝尔实验室的较真态度,这同国内一些院校处理学术造假遮遮掩掩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舍恩是这家老牌实验室77年历史上查出的第一位造假者,毁了几代科学家创下的良好声誉,但贝尔实验室在接到投诉后不避“家丑”,不怕丢面子,认真面对同行的质疑,将外单位专家请来调查,并在得出结果后毫不留情地“清理门户”——即使是“学术新星”也不例外。无独有偶,今年7月,另一家美国著名研究机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也曾开除一位研究人员,理由是他参与捏造了“发现”两种超重元素的实验数据。美国今年接连有学术造假行为曝光,但无一例外都进行了认真有力的惩处,其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如果说“舍恩造假事件”给对我国学术界带来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必须与学术造假较真。 在科学界享有盛誉的美国《科学》杂志,最近闹出了一桩“新鲜事”。在11月1日出版的这期杂志上,刊登了前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舍恩及其8名合作者的简短声明,宣布将撤消2000年至2001年期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8篇论文。这8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舍恩。据悉,由作者一次性地撤消如此多篇论文,对著名的《科学》杂志来说还没有先例。在当今物理学界,舍恩曾是一个极其耀眼的人物。此君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90篇论文,其中有74篇论文是第一作者,一些“成果”曾引起轰动。舍恩本人也一度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不过,据专家调查,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因为造假,舍恩最终被贝尔实验室开除,与其成果相关的6项专利申请也被撤消。“舍恩事件”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强烈的震动。奇怪的是,作为“第一作者”的舍恩成为学术界千夫所指的“罪人”后,与他共同贡献论文成果的合作者们却全都相安无事。原来,造假只是舍恩一人所为,他的合作者们都是清白无辜的,对此毫不知情。舍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谓咎由自取。不过,对于他的合作者而言,无疑是一次有益的警示和深刻的教训。我不知道他们当初是以什么形式合作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之间的合作存在某些问题。一方造了假,其他合作成员却蒙在鼓里,并自始至终没人对自己未曾参与研究的有关数据进行核实或质疑,就以合作者的姿态大度地签署上尊名共享“成果”,这种“合作”方式显然很不正常。难道是因为舍恩过于优秀和杰出,以致他的合作者们对其过于信任甚至是“盲从”,从而放弃了本该坚守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尽管事后你能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但这不意味你就能逍遥事外,毕竟,对于舍恩的合作者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履行好“合作者”的角色。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舍恩的合作者正是因为逃避了自身本应承担的职责,从而使舍恩的造假行动在众人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顺利过关。没有足够把握合作,最好就不要合作。既然要合作,就绝不能置身事外,必须对每一个合作细节认真负责。这也是“舍恩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自然—通讯》和《科学报告》是自然出版集团(NPG)旗下增长最快的两本刊物。《自然—通讯》和《科学报告》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推出,这两本期刊在今年6月双双实现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000篇的里程碑,同时两份刊物的论文投稿数和发表数继续快速增长。最新发布的2012年期刊引用报告(JCR)把《自然—通讯》列为全球十佳多学科科学期刊的第3位,《科学报告》位列第8. 《自然》杂志依然在多学科科学期刊分类中位列第1,其影响因子为38.597,在2012年全年共被各类论文引用554,745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科学期刊。根据2012年期刊引证报告,《自然—通讯》在2012年共被引用了7,000多次,其影响因子达到10.015,目前已在全世界所有的科学期刊跻身前2%。《科学报告》今年第一次得到影响因子的评估,其影响因子在2012年达到2.927,在56种多学科科学期刊中排名第8位。《自然—通讯》的网站在2013年1-6月期间,已经有超过430万的页面访问量,目前每月收到的论文提交数量已经超过《自然》杂志。《自然—通讯》在今年前6个月发表了723篇论文,这一数字已经比2012年全年发表的702篇还要多。在今年上半年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目前已发表论文总量的36%,预计全年将发表1,650篇论文。《自然—通讯》为论文作者提供一个开放获取的选择, 38%的已发表论文是可以开放获取的,这些论文都遵守共同创作协议(CC)。《科学报告》是自然出版集团(NPG)增长最快的期刊,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集团旗下所有其他刊物。今年以来,《科学报告》已经发表了超过1,000篇论文,占到自2011年6月推出以来发表论文总量的一半。《科学报告》中的所有文章都是在创作共用许可协议(CC)下让读者开放获取的。今年以来,《科学报告》的网站已经有350万的页面访问量。《自然—通讯》在2012年期刊引证报告科学版中同另外18本《自然》旗下的刊物一起,跻身全球最佳50本期刊。该期刊引证报告科学版是考量了全球8,411本科学期刊后,所得出的排名结果。另外《自然》旗下的《自然气候变化》,其首次的影响因子就达到了14.472,在所有环境科学类期刊中位列第1。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并没有相应的称号,不过也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介绍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
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特别的难,而且这些文章的质量也要比较高,同时也有鲜明的立意和主题,然后也要在物理方面特别有成就。
因为Nature是非常顶尖的科研期刊,只有学术成就非常高的人才有机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
相关研究2月14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Jochen Buck说:“这在男性避孕领域是完全革命性的。临床开发中的大多数男性避孕药只在8至12周后才生效。”康奈尔大学的Melanie Balbach表示,药效大约在24小时后就消失了,意味着服用这种避孕药后能快速恢复生育能力。Buck和Balbach计划改进这种药物,使其在人体试验前能持续更长时间。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希望到2025年开始临床试验。相关新闻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生育问题广受社会关注。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人,这也意味着,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这一人口发展现实,令如何提升我国社会生育率的相关议题,更见紧迫。在此背景下,有人再次提出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以刺激生育,引发了讨论。事实上,早在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时,就有委员提出这一建议,以此调节婚姻人数下降和老龄化上升趋势。当时这一消息也曾迅速成为热搜。但是,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婚姻权是一项基本民事权利,因此,降低法定婚龄到18岁,其意义主要在还权于民与赋权于民,保障成年人的婚姻家庭权益。在晚婚情况普遍存在、低生育率已成趋势的背景下,降低法定婚龄到18岁这一措施,对于提高生育率是否有明显作用,尚待现实验证。要从战略上关注和促进生育率提升或稳定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未来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加速趋势,而应对“少子老龄化”,要从战略上关注和促进生育率的提升或稳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亿,占总人口的14.9%。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近61年来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当“少子老龄化”成为常态,人口结构的“一减一增”之间,中国应做哪些准备?杜鹏表示,早在2006年,国家层面就已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此后又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二十大报告将“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放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部分进行部署。“从实践来看,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解决‘一老一小’难题,诸如不断完善生育政策,探索普惠托育,促进教育公平等,减轻年轻人在孩子择校、课外辅导等方面的焦虑或抚育成本。”此外,杜鹏认为,养老措施发挥作用与提高生育率也密切相关。“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一般老人会照看,如果第二个孩子还让老人照看,老人就要有8-10年时间全部用来为子女照看孩子,这就提出新挑战:老人是否愿意帮助子女承担抚养责任。”杜鹏表示,跟养老一样,这里会涉及很多社会保障问题,怎么促进老人和子女共同居住,怎么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年轻人优待,怎么解决老年人的异地医保问题等等,这些方面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相关措施。应对“少子老龄化”,国际上不少国家已有探索,中国能从其他国家获得哪些经验?“近年来,我们也在借鉴一些国家鼓励生育的相关措施。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需要做的,一是战略重视,要从战略上关注和促进生育率的提升或稳定;二是综合施策,不能单从某一方面着力;三是博采众长,不同国家的好经验,要结合自身国情进行取舍借鉴。归根到底,中国还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首先曹原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他付出了一般人付出不了的时间在研究某一个方面。1996年,曹原出生于四川成都。在小时候他就喜欢捣鼓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曹原在两年内就完成了他的初中和高中课程。 2010年正是他14岁时,被选如最杰出的“严济慈物理人才班”,这里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基础。即使在天才青年班,曹原依然十分优秀。他经常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并与教授讨论。18岁时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学位,之后前往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2018年,22岁的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 本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论文已经是曹原的第五篇了。
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但是往往普通人是发现不了这些的,一般都是科学家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有时候甚至是猜想。所以要在未知的领域探索出一星半点是很难的。曹原从小开始就喜欢拆东西然后看里面的构造,甚至自己搭建了一个化学实验室,在里面做各种实验。这些都离不开他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着他学习更多的知识,当他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就发现原来自己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在普通人眼里,科研毫无疑问是枯燥的。2017年,曹原再做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石墨烯具备非常规的超导电性,这让他很惊讶,这个发现勾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之后的日子里,曹原为了这个“不起眼”的现象花费了不计其数个日夜,难以想象他要做多少次实验,查多少次资料。除了热爱真的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么令人敬佩的行为。
因为他从小就很聪明,很爱思考,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条件,以及他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和以及对学习的钻研,自然就厉害了
她的水平是被大家公认的,是一个能力很出众的科学家,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将事情的核心把握好。
这位美女科学家的水平非常高,而且她的论文研究还实现了很多项世界级的突破,她本身的成长之路也非常的励志,是一个非常强的女科学家。
以他现有的头衔来看,他目前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最年轻的学者。除此之外,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曹原是在成都出生的,随后跟随父母一起去了深圳,从小就展现了非凡天赋的他,总能在他身上找出超越同龄人的闪光点。年仅11岁的他进入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而且仅仅花费相当于常人一半的时间,就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全部读完了。也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全部课程,并且以理科69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进行学习。
这个时期的曹原除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之外,他还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别的同学正在为考试操心时,他已经轻松完成了所有课业,并且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当他听说,若是在常温状态下能够找出拥有超导特性材料,便是能够震动整个科研界的发现之后,本来就对物理学充满兴趣的曹原就将其作为了挑战目标。到了大二时期,他就开始着手石墨烯相关方面的实验,并开始请求学校的教授对自己进行指导,等他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考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且于次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从这些履历来看,曹原不愧是一个实打实的“天才”人物,他的惊人天赋,使得他做到了常人要花费两倍甚至是三倍时间才能达到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的事迹被众人知道后,才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才能引起众人的关注,曹原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就研究出了“震动世界”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曹原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除了保持自己优异的成绩之外,还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因为热爱物理学的缘故,他埋头于实验室,坚持不懈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之后,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大约1.1°的角度时,就会产生超导效应。兴奋不已的曹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篇章。而《自然》科学杂志也发布年度科学人物,而年仅24岁的曹原赫然位列榜单第一名。
曹原取得了震惊学术界的发现之后,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橄榄枝,就连向来自大的美国也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加入美国国籍,并且许诺了一系列“好处”。但是面对所谓的“诱惑”,曹原并没有丝毫动心,他并没有觉得美国绿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他能够在物理学上达成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他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
因为他从小就很聪明,很爱思考,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条件,以及他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和以及对学习的钻研,自然就厉害了
首先声明一点,曹原发现的并不是常温超导现象,另外说明一下,如果现在有谁发现了常温超导现象的话,那么他一定可以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本来是去年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又被炒起来了,曹原是中国人,1996年出生的他现在正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学位,前一段时间他发现了石墨烯特殊超导现象,并且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可以说是名声大振。
超导现象一直以来是科学家乐于研究的,如果一个导体实现了超导,那么就意味着用这个导体传输电流的时候不会发热,也就是不会导致能量损失,这对于科学界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常温超导可以实现,那么就意味着世界每年就会节省大量的电能,如果传输电量的材料可以使用超导体的话,那么就会将能源消耗减少到最低。
但是超导体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一些材料只能够在零下269摄氏度的时候才能变成超导体,但是使用这些材料是很昂贵的,完全不合实际。在曹原的研究中,他发现石墨烯也有可能成为超导体,但是他的发现伟大之处不在于石墨烯超导的温度,而是他使用的方法给了其它科学家一个全新的思路。
科学界研究超导现象已经有100于年的时间了,1911年,荷兰一个科学家发现,用液氮冷却汞,当汞的温度下降到4.2k的时候,汞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算是拉开了超导材料研究的序幕。科学家后来还发现,如果将汞置于高压条件下,其临界温度将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64k,然而这些距离常温超导来说还是太远了,常温一般来说是20-30摄氏度,也就是300k左右,可见超导现象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曹原发现的石墨烯超导时的临界温度为1.7k,接近绝对零度,怎会是常温超导,只不过他采用的方法很特殊,他发现了当两层石墨烯的夹角为魔角(1.05°到1.16°)的时候,双层石墨烯就具有了超导性能,以往科学家都是采用施压的方法升高材料的临界超导温度,但是曹原仅仅是旋转了石墨烯的角度就实现了这一点,可谓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曹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获得许多成就:1. 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大幅提高。2.2020年5月6日,分别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连发两篇论文。3.2021年2月1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Tunable strongly coupled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