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

发布时间: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

1.1 可以通过邮件或在线投稿,单位介绍信基金证明或批文复印件您可以通过扫描或数码相机拍照后通过邮件发到编辑部。当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图片时,请发送TIF、JPG或BMP格式的文件,不要粘贴在word文档中。1.2 单位介绍信内容包括:①论文内容真实,文责自负,数据准确,无泄密;②参考文献确系亲自阅读,核对无误,并提供摘要作核对;③同意编辑部作文字性修改;④临床研究必须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对任何涉及人体的研究均应注明得到受试者(或患者)知情同意;⑤保证无一稿两投。1.3 稿件处理投稿将意味着作者将出版、网络数据传播权转交给本刊编辑部。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不采用的稿件于3个月内通知作者,原稿存档,作者自留底稿。凡稿件退修表示已被初步接受,请勿再投他刊。论文刊出后,赠送当月期刊至少2份。

投稿时尽量写全吧,以免技术审查不通过耽误审稿时间。 期刊名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出版周期: 周刊 中科院杂志分区 胃肠肝病学分类下的 3 区期刊 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2.433 2.547 2.471 2.24 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出版或管理。 ISSN号:1007-9327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WJG is an international learne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It is published in English bimonthly and distributed worldwide, and it aims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gastroenter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human health. WJG i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published in English based in China. It mainly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of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studies in gastroenterology from all of the world. Original article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ticles from projects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grants, original artic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igestive medicine and herbs, of acupuncture, of ethinomedicine, and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and modern digestive medicine are published with priority. Commentaries, literature reviews, rapid reports,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case reports of rare diseases are published preferentially as well.

1.文体设计: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用字规范,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文稿附图表量不限,提倡多附图表。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疑难病例分析的文章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专家视频讲座和手术录像大小为25~40 min,同时附必要的文字内容和语音介绍。2.文题:力求简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题。尽量避免使用缩写词。中文文体一般以25个汉字以内为宜。中英文标题应一致。3.作者及通讯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主要观点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方面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论文所完成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标记为通讯作者,并注明Email地址。4.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原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5.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均为500字(词)左右。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空一个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如ZHANG Li-ping。外国作者姓名的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应列出前3位(作者之间用“,”分开),3位以上加“等”或“et al”;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单位序号,同时在单位名称前加相应序号。如第一作者已调离原单位,或第一作者属该单位的进修生、研究生,则应以括号加注其现所在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6.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于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②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7.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英文尚无统一译名时,可自译并在第一次引用时用括号注出原文名。名词术语应用全名,不可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中文又需多次引用时,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后加括号注明缩写名。8.图表:表随文排,图题、图注也随文排,并留适当空位。每幅图(表)应冠有中英文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使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值、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为5:7左右。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及软盘。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背面应注明序号、方向和作者姓名,置于袋内,请勿粘贴。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外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标尺。9.计量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其名称和符号。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表示为mg/kg/d或mg/kg?d-1)。10.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应写为5%~10%或(10.5±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时,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应写成4×3×5 cm3。1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0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Start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Start。12.参考文献:主要引用近3~5年内的新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著录,±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名字间用“,”分隔,4名以后用“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代替。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必请作者与引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举例:1 王学浩,李国强,李相成,等.肝移植多模式策略的初步探讨.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58-61.3 曾宪九.抗菌术与无菌术.见:黄家驷,吴阶平主编.外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11.1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左下方,如“基金项目:xx基金资助(xxx)”,并附证书复印件,本刊将优先采用。14.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5.来稿一式2份,其中一份为打印稿,另一份可为复印件,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要求附寄软盘或光盘。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的作者,请在主题中标注“投稿”字样,同时邮寄单位介绍信。来稿要求字迹清楚,标点准确。文字应双倍行距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斜体字等,均请在稿件中说明。16.来稿首页请注明: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学历、技术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并标明正文字数、表数及图数。17.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18.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按Email地址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编号。在接到本刊回执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书,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19.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20.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和纸版等其他方式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21.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本刊通知付版面费。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经验

论文出刊后,收到刊物后1-3个月内,可以在知网,万方检索到论文。

那么这个可以检索到的前提是你所发表的期刊,是被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如果你发表的期刊,不被这两个数据库,或者其中之一收录,那么你发表的论文多久也不会在这两个数据库检索到。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论文被录取,杂志社会给你发录稿通知的,录稿通知证明你的文章在该期刊发表,杂志出刊后,也会给你邮寄样刊,期刊上网的话,大概出刊后的一两个月左右上期刊网甚至会三个月,当然前提是你投稿的是正规期刊。

扩展资料:

论文发表技巧:

1、稿子的质量要说得过去。稿子的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也有一个大致通用的标准,即,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如果您有了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投稿的事情了。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界的特殊情况,文章质量达到发表的要求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或者经过我们的修改就可以发表。关于质量,可以参考日本质量专家的话,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

2、文章的选题要与刊物的定位对路。每一本刊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

3、尽量提前2—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

4、注意格式规范,还要控制字数。因为很多刊物是按计空格字数收费的,所以,您要根据需要确定文章的字数,省得花冤枉钱。比如,高校评中级职称一般3500字就可以了,社会上评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3000字以上即可。还要注意,如果文章有图表,则要适当增加版面。

5、客观看待文章的学术性。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如果你不会运用材料,就会出问题。前不久,就有一位作者因为抄袭了别人的文章,被原作者和杂志社揪了出来,面子很不好看,又误了自己的事情。由此看来,学术性也是个相对的概念,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关于一般性学术文章的创作,我总结了一个16字方针供大家参考:同类归整,提炼题目,逻辑组合,编辑成文。

6、目前投稿的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除了少数刊物外,绝大部分学术刊物都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这样可以随时回复稿件处理方案,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刊物已经承诺48小时回复作者处理意见。

7、版面费起到破财免灾的作用。有很多作者提起版面费很不舒服,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我研究的结果,持反对和支持意见的大概一半对一半。关于版面费的问题,很复杂,这里我就不多讲。这也不是三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但是,对大部分作者本人来说,多数情况下,采取一种实用主义态度为好,能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就行。对这个问题,我作为编辑实际上也很无奈。

8、发文章一般不用找熟人。有很多人认为,发文章要找熟人,我认为不用。反正都是要花钱,何必呢?也许找了熟人,花更多的钱。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相当一部分机构,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完全可以为您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后,如果快的一般一个月到三个左右时间能够在网上查到,如果慢的可能3,4个月才能刊登的。期刊一般比较快,如果是学报,就有点慢。再一个,核心刊物会更慢一点。一般情况下是2个月左右的就能查询的,不过也有个别特例的, 我之前有在汇刊文化发过,效果还不错

1.文体设计: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用字规范,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文稿附图表量不限,提倡多附图表。论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疑难病例分析的文章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专家视频讲座和手术录像大小为25~40 min,同时附必要的文字内容和语音介绍。2.文题:力求简明扼要、醒目、突出主题。尽量避免使用缩写词。中文文体一般以25个汉字以内为宜。中英文标题应一致。3.作者及通讯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按照邮政编码、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的顺序列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主要观点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方面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论文所完成研究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标记为通讯作者,并注明Email地址。4.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原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5.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均为500字(词)左右。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空一个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如ZHANG Li-ping。外国作者姓名的写法遵从国际惯例)、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应列出前3位(作者之间用“,”分开),3位以上加“等”或“et al”;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单位序号,同时在单位名称前加相应序号。如第一作者已调离原单位,或第一作者属该单位的进修生、研究生,则应以括号加注其现所在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6.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于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②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表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7.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英文尚无统一译名时,可自译并在第一次引用时用括号注出原文名。名词术语应用全名,不可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中文又需多次引用时,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后加括号注明缩写名。8.图表:表随文排,图题、图注也随文排,并留适当空位。每幅图(表)应冠有中英文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使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值、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为5:7左右。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及软盘。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背面应注明序号、方向和作者姓名,置于袋内,请勿粘贴。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外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标尺。9.计量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其名称和符号。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表示为mg/kg/d或mg/kg?d-1)。10.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采用国际通用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应写为5%~10%或(10.5±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时,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应写成4×3×5 cm3。1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0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Start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Start。12.参考文献:主要引用近3~5年内的新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著录,±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名字间用“,”分隔,4名以后用“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代替。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必请作者与引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举例:1 王学浩,李国强,李相成,等.肝移植多模式策略的初步探讨.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58-61.3 曾宪九.抗菌术与无菌术.见:黄家驷,吴阶平主编.外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11.1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左下方,如“基金项目:xx基金资助(xxx)”,并附证书复印件,本刊将优先采用。14.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5.来稿一式2份,其中一份为打印稿,另一份可为复印件,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要求附寄软盘或光盘。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的作者,请在主题中标注“投稿”字样,同时邮寄单位介绍信。来稿要求字迹清楚,标点准确。文字应双倍行距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斜体字等,均请在稿件中说明。16.来稿首页请注明: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学历、技术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并标明正文字数、表数及图数。17.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18.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按Email地址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编号。在接到本刊回执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书,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19.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20.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和纸版等其他方式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21.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本刊通知付版面费。费用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要求

投稿时尽量写全吧,以免技术审查不通过耽误审稿时间。 期刊名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出版周期: 周刊 中科院杂志分区 胃肠肝病学分类下的 3 区期刊 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2.433 2.547 2.471 2.24 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出版或管理。 ISSN号:1007-9327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WJG is an international learne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It is published in English bimonthly and distributed worldwide, and it aims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gastroenter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human health. WJG i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published in English based in China. It mainly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of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studies in gastroenterology from all of the world. Original article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ticles from projects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grants, original artic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igestive medicine and herbs, of acupuncture, of ethinomedicine, and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and modern digestive medicine are published with priority. Commentaries, literature reviews, rapid reports,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case reports of rare diseases are published preferentially as well.

肝脏移植是治疗病况严重的肝病患者最后一线新希望,甚至 ,对于代谢性肝脏疾病患者来说,肝脏移植是治疗另一种选择,治疗效果也较佳,带来一线新曙光!1名28岁陈先生,出生后因新生儿筛选诊断为高胱胺尿症,5年多前接受大爱捐赠肝移植,成为全世界第1例因高胱胺尿症而接受换肝的病患。

高胱胺尿症病童如未及早治疗,恐血栓并发症

陈先生会由尿液中排出大量的高胱胺酸,虽以食物及药物控制,但陆续出现眼球水晶体脱位、韧带脱臼、小脑血栓等症状。台北荣总儿童遗传代谢科主任牛道明表示,高胱胺尿症病童会由尿液中排出大量的高胱胺酸,如未及早治疗,有智能不足、骨骼畸形、眼球水晶体脱位、心脏血管疾病及血栓等并发症。

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后,目前饮食完全正常,状况良好。此案例已刊登于2012年国际知名期刊-儿童移植(Pediatric Transplantation),可望被国际接受肝移植成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方式。

代谢性肝脏疾病因肝脏基因缺陷,带来沈重的负担

台北荣总儿童外科刘君恕主治医师表示,代谢性肝脏疾病是因肝脏基因缺陷,造成肝脏无法产生足够代谢身体废物及营养生成物的酵素,导致许多神经、血管等系统的疾病,虽然每一种罕见疾病发生率大于10万分之1属于微小机率,但对病童及家属而言,是极为沈重的负担。

英国肝移植期刊投稿邮箱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投稿时尽量写全吧,以免技术审查不通过耽误审稿时间。 期刊名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出版周期: 周刊 中科院杂志分区 胃肠肝病学分类下的 3 区期刊 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2.433 2.547 2.471 2.24 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BAISHIDENG PUBLISHING GROUP INC 出版或管理。 ISSN号:1007-9327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WJG is an international learne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It is published in English bimonthly and distributed worldwide, and it aims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gastroenter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human health. WJG is the on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published in English based in China. It mainly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of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studies in gastroenterology from all of the world. Original article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ticles from projects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grants, original artic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igestive medicine and herbs, of acupuncture, of ethinomedicine, and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and modern digestive medicine are published with priority. Commentaries, literature reviews, rapid reports,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case reports of rare diseases are published preferentially as well.

心电与循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浙江医学教育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电生理学杂志中国微循环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卫生经济研究医院院长论坛长治医学院学报承德医学院学报滨州医学院学报济宁医学院学报川北医学院学报沈阳医学院学报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延边大学医学学报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健康研究内科泸州医学院学报神经药理学报泰山医学院学报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潍坊医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辽宁医学院学报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赣南医学院学报黔南民族医专学报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求医问药药物评价研究北方药学基础医学教育生物医学研究杂志(英文版)中草药(英文版)广东医学院学报中药与临床中外医学研究骨科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中外妇儿健康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肿瘤药学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北医学教育国际眼科杂志英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版兵团医学药品评价西北药学杂志天津药学上海医药临床药物治疗杂志今日药学海峡药学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四川精神卫生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实用手外科杂志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抗感染药学局解手术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国际骨科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心脑血管病防治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实用糖尿病杂志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疾病预防控制通报岭南心血管病杂志英文版医学检验与临床现代诊断与治疗透析与人工器官天津护理实用疼痛学杂志实用临床医学实验与检验医学上海医学影像蛇志岭南急诊医学杂志临床医学临床护理杂志当代护士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四川解剖学杂志数理医药学杂志江苏卫生保健安全与健康中医药文化中医研究中医文献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浙江中医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新疆中医药现代中医药四川中医实用中医药杂志甘肃医药中医儿科杂志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上海针灸杂志高原医学杂志内蒙古中医药陕西中医江西中医药湖南中医杂志湖北中医杂志黑龙江中医药河南中医国医论坛广西中医药西部中医药甘肃中医学院学报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职业卫生与病伤浙江预防医学医学动物防制现代医院现代医用影像学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上海预防医学江苏预防医学口岸卫生控制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工企医刊浙江实用医学云南医药右江医学医学研究与教育医学信息医学新知医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医药卫生现代实用医学现代临床医学西南军医西藏医药微创医学首都医药实用医药杂志青海医药杂志青岛医药卫生齐鲁药事农垦医学宁夏医学杂志内蒙古医学杂志江西医药交通医学吉林医学淮海医药华夏医学解放军医药杂志黑龙江医药科学黑龙江医药黑龙江医学河南医学研究河北医学哈尔滨医药贵州医药广州医药广西医学食品与药品心理学探新心理与行为研究山东医药基层医学论坛全科护理临床医药实践山西中医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实用医技杂志实用医学影像杂志中医外治杂志福建中医药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东方食疗与保健按摩与康复医学河南预防医学杂志应用预防医学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安徽预防医学杂志首都公共卫生疾病监测与控制包头医学安徽医学中国医院院长中日友好医院学报遵义医学院学报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广东牙病防治北京口腔医学口腔生物医学肝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1.1 可以通过邮件或在线投稿,单位介绍信基金证明或批文复印件您可以通过扫描或数码相机拍照后通过邮件发到编辑部。当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图片时,请发送TIF、JPG或BMP格式的文件,不要粘贴在word文档中。1.2 单位介绍信内容包括:①论文内容真实,文责自负,数据准确,无泄密;②参考文献确系亲自阅读,核对无误,并提供摘要作核对;③同意编辑部作文字性修改;④临床研究必须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对任何涉及人体的研究均应注明得到受试者(或患者)知情同意;⑤保证无一稿两投。1.3 稿件处理投稿将意味着作者将出版、网络数据传播权转交给本刊编辑部。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不采用的稿件于3个月内通知作者,原稿存档,作者自留底稿。凡稿件退修表示已被初步接受,请勿再投他刊。论文刊出后,赠送当月期刊至少2份。

英国肝移植期刊投稿网站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例肝移植是由肝移植之父,美国的Starzl教授于1963年完成。而第一例活体肝移植则是在整整25年之后,即1988年12月8日巴西圣保罗医科大学的Raia医生完成。患者为一4岁半的女童,原发病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症。供体为患儿23岁的母亲,手术历时18h,术后因出现严重的溶血反应,于术后第6日死于肾功能衰竭,但供体恢复良好,术后第8日顺利出院。第二年7月21日Raia医生又实施世界上第2例活体肝部分移植术,受体为19个月的女性患儿,原发病为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和肝纤维化症,供体为42岁的男性志愿者,手术历时16h,术后第4天出现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24天胆汁完全消失,不久死于肝功能衰竭。与此同时,1989年7月澳大利亚Strong开展了全球第3例活体肝部分移植术,并获得成功。接受手术者为一对日本的母子,受体为1岁6个月的先天性胆道闭锁症男性患儿,供体为患儿29岁的母亲。活体肝移植在目前已经在全世界数十个国家相继开展,主要包括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其中日本发展最快,仅京都大学Tanaka教授就完成1000多例,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英国对肝炎幼儿采用了抗病毒治疗方案。

英国对这些不明原因幼儿肝炎主要采取治疗方案就是抗病毒治疗,并把抗病毒治疗当作一种首要治疗方案,因为经过英国流行病学科学家研究:调查分析显示,这些孩子都呈现出腺病毒阳性。免疫学副教授萨娜说,这可能是一种新病毒变体,对免疫力较弱儿童造成肝部损伤。笔者认为:首先对英国爆发肝炎表示同情,其次这也反应出英国当局并不善于防控传染病,不能像我国那样可以把传染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综上所述,一系列调查研究可以得知,这次肝炎是病毒传播引起,所以主要采用了抗病毒治疗。

除了抗病毒治疗外,还有三个治疗方案:肝移植治疗,隔离治疗,营养液治疗。以下详细说明这几点:

1、肝炎幼儿还采用了肝移植治疗:英国这次肝炎流行当中,有8个幼儿是重症肝炎,肝部出现坏死和出血等严重情况,肝功能也不可逆转修复,于是进行了肝移植治疗。根据相关消息,目前在八名英国幼儿情况稳定。

2、肝炎幼儿还采用了隔离治疗:流行病学已经证实,这次肝炎流行和新冠流行无关,且108名幼儿都没有接种疫苗。虽然和新冠疫情无关,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这108名幼儿已经在家长陪同下进行了隔离,主要目的就是防范肝炎疫情扩散。

3、肝炎幼儿还采用了营养液治疗:也就是通过点滴形式把营养液注入静脉中,以血液循环形式支持身体营养。这是因为肝炎幼儿都有消化功能紊乱这种症状。幼儿很难正常进食,为了防范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其他状况,医生们也采用了营养液治疗,保证患儿营养。

在这些病例住院期间,英国各地进一步调查发现有74例相似的病例,相关部门已经上报,欧洲疾控中心表示,本周早些时候,其他国家也发现了儿童肝炎,正在与全国各地的科学家临床医生合作,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的发生。

潜心求学,服务边疆。八十年代初页,温浩考取了新疆医学院普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姚秉礼教授的指导下,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为了对包虫病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研究,1989年他远赴英国和法国求学,在英国导师Craig、法国导师BISMUTH、VUITTON和MANTION等的指导下,在肝包虫病的免疫诊断和药物治疗、肝脏外科和肝移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获取了博士学位。六年间,他以熟练的英文为英国、法国、德国的研究生和大学生授课、他的论文和论著在英美重要期刊和论文集上汇编发表,获第17届包虫病国际大会杰出青年奖,被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工作委员会亚洲协调代表,并受聘为德国乌尔姆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和英国萨尔福德大学客座教授。承担了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项目,建立起了与国际接轨的包虫病诊断、手术药物和介入综合诊疗体系,三个地州研究分所,十多个县包虫病诊疗中心在自治区形成。抗包虫病药物新剂型研究、包虫病快速诊断方法研发以及药物、外科及肝移植治疗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温浩经治的包虫病人遍布北京、山东、陕西、河北、辽宁、西藏、四川等省区,远至法国、德国和中亚五国。 2005年5月,第三届包虫病论断与治疗国际高峰论坛在一附院举办,应邀参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对一附院包虫病研究治疗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包虫病联合会主席和WHO包虫病专家工作委员会总协调人Craig教授均来参会并深有感触地说:“新疆包虫病研究、预防和临床诊断治疗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排在前列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成为国际包虫病研究中心之一,作为这个研究基地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推动者,温浩功不可没。” 满腔热忱,心系病患。1995年底,学业有成的温浩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怀揣着“把包虫病综合诊疗事业做到国内最好、与国际接轨,发展新疆肝脏外科特别是肝移植事业,带出一支以青年科学家、研究生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三个梦想回到了新疆。回国十余年来,他始终瞄准世界医学前沿,不断创新开拓,在新疆医科大学和一附院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带领一大批医学科技工作者,建立并拓展了新疆肝胆外科新技术平台,搭建起集包虫病基础研究、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完整综合诊疗体系,使新疆成为世界包虫病综合防治中心之一,培养、集结起一个医疗、教学、科研群体和博士后、博士、硕士等组成的高学历人才梯队。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新疆肝胆包虫外科的领军人物和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多年来,温浩始终心系边远地区的农牧区患者。他的足迹踏遍天山南北,在新疆、甘肃、宁夏、外蒙、西藏等包虫病高发区下乡几十次,行程数万公里,普查病例逾万例,经治包虫病逾数千例,义诊、免费手术和药物治疗过千例。遇到贫困的包虫病人,他带头捐款、免费治疗,解除他们的病痛。新疆偏远地州和西藏那曲、四川甘孜的少数民族极其贫困,生活条件、卫生条件极差,这也是该地包虫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温浩每次前往调研时,总要深入基层甚至病患家中,详细了解病情,耐心讲解防治知识,及时给予药物和生活上的帮助。为了普及农牧区包虫病防治知识,他还结合工作经验,他主编了《包虫病图谱》和《包虫病学》及多种语言宣传手册等普及读物,面对面地向各地农牧民群众讲授包虫病预防知识,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抗病防病能力。 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在1996以来,温浩先后创建了五个实验室、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所和新疆器官移植研究所。以他为主的课题组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两项,其中包虫病的早期免疫诊断、组合抗原包虫病快速诊断技术取得较大突破,获国家专利及卫生部高科技产品推广项目。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 项、留学生科研基金1项、卫生部优秀青年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攻关项目4项,自治区高技术创新群体发展项目、器官移植成组配套赴法项目一项,并获英国威尔卡姆基金的包虫病诊断和药物治疗、英国皇家协会中英合作发展、美国NIH包虫病传播与控制;中英包虫病终末宿主诊断、大动物实验、新的NIH等国际合作项目,为培养科技青年骨干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学术人才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扩大了国际影响。10年来屡创 “首例”:实施了新疆首例肝囊型和泡型包虫病的根治性切除及血管胆道重建术、“抢救性急诊肝移植”和“兄妹劈离式肝移植”;2001年1月开展了全国首例肝泡型包虫病肝移植;2005年9月,在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董家鸿教授等指导帮助下,成功实施了全国首例自体肝移植手术、全疆首例活体肝移植手术。至今,新医大一附院已开展肝移植手术18例,肝移植新技术居西北领先地位。 温浩不仅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还肩负着临床医疗、教学等繁重的任务。他尤其注重少数民族高学历人才的培养,经他指导的博士后人员12名、博士生29名、硕士生32名,其中三分之一是维吾尔和哈萨克族,部分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分别考取武汉华中科技大、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学府;他指导的博士或博士后均获得“学生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评价。作为博士生导师和国家留学成组配套项目负责人,他利用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合作关系,输送了15名青年科研人员出国研修,为20多名优秀者创造了出国深造机会。2004年,温浩继续担任法国贝藏松医学院和英国曼彻斯特Salford大学客座教授,从事讲学和科研合作活动,在自治区包虫病重点实验室,指导来自瑞典的本科生、英法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包虫病课题研究,还承担并完成编著了《亚洲包虫病》、主编了《实用包虫病学》等专著。 狠抓管理,人才强院。2001年底,温浩被任命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上任伊始,他就和党委一班人进行深入调研,明确提出了医院的发展定位和“二次创业”的思路,瞄准世界先进医学水平,从学科整合入手,与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展开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合作,着力打造和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一附院先后与哈佛大学国际医学中心成立了心血管、肿瘤及大动物实验三个合作中心,与法兰西·孔泰大学中心医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中亚地区亚可夫显微外科培训中心、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北京国际芯片研发中心新疆分中心先后在一附院挂牌,有9名博士后人员完成研究顺利出站。他倡议成立了一附院留学生∕博士生研究会,通过国内外交流、科研奖励制,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的作用,使60名博士、160名硕士、1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能安心工作,发挥出各自潜能,从根本上遏制了人才外流现象。他和一附院领导班子提出“科教兴院”、“医院二次创业”以及“打造一附院人才发展战略”等科学理念和重要举措,实行医、教、研计量考评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培养认定医院建院元老,名医、名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护理骨干、科室业务骨干及技术能手,构建了完善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队,形成老中青凝聚共创医院辉煌的大好局面,大大提高了医院对接合作的技术平台和综合实力,提升了医院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度。

  • 索引序列
  •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
  •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经验
  • 肝移植外文期刊投稿要求
  • 英国肝移植期刊投稿邮箱
  • 英国肝移植期刊投稿网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