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屏,1948年出生于上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成员、讲座教授。
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疾病与健康基因组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生物晶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生命学院微生物与微生物工程系教授、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讲座教授。
2015年11月,获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小行星撞地球
在中国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学者,应该不会忘了1923年,因为在1923年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开始真正起步了,首先,1923年11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在中国工作几十年并最终安葬在中国的葛利普教授在当时的热河省凌源进行化石考古和挖掘工作,命名了当时凌源含狼鳍鱼的地层为“热河系”;1928年他进而提出“热河动物群”之名。从此经过百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热河生物群”早已名扬天下。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 1923年诞生了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它就是北京大学地系教授李四光于1923年12月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Bull. Geol. China)的第2卷3-4合期上发表了《鉴定䗴类的图解法及其对华北䗴科研究的一些结果》一文。 在李四光的文中有属种的拉丁文名称,有化石特征的详细描述、比较、讨论,有产地层位的具体记载,有图版和图版说明。该文首先叙述了这类属于原生动物门有孔虫纲化石的特征,其外形像一纺锤(纺织机上的线筒),因此叫它“纺锤虫”。李四光根据中文古代纺锤称为“筳”,在它左边加了一个“形旁”——“虫”,而右边的“筳”是声旁,两者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形声字——“䗴”,李四光所造的这个字,从那时起就在中国古生物学界沿用至今。论文对8个种及变种都做了描述,并有两个图版(共19个薄片的相片)加以表示。论文记载这些种产自直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诸省的十多个地点,含化石层层数最少为一层,最多达4层(山西阳泉)。论文将这些种与国外各地之链作了对比,认为它们都属于上石炭统——太原统(相当于乌拉尔统)。 另外,在1923年12月出版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第5号第2册("Bull. Geol. Surv. China,No.5,pt.2”)上有一篇中国地质学家周赞衡写的题为“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A Preliminary Note on some Younger Mesozoic Plants fromShantung")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产自山东下白垩统的如下植物化石属共计7属11种(其中1旧种,4新种,2相似种,4未定种)。有两页图版,为手描图。李四光和周赞衡的文章发表几乎是同时的,可以并列称为“中国人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 另外在1923年5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德日进与桑志华在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更新世晚期化石群,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及旧石器等,称为“水洞沟文化”。 另外,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所写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应该是1924年12月孙云铸发表于《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4册的论著,题目是《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这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家也能从事深入的古生物鉴定和研究,写出大部头的著作。该书首先简述了中国北方,主要是华北的直隶(河北)省、东北的奉天(辽宁)省和山东省泰安地区与张夏地区的寒武纪地层。其实早在1920年葛利普刚到中国,就在《地质汇报》第2号上发表了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一篇是“中国二叠纪新发现之阔翅类化石”,另一篇是“直隶开平之下二叠纪动物化石”。在前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个阔翅类昆虫的新种——Eurypte(Anthraconectes?)chinensi(sp.nov.)。在后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苔鲜动物的Polypora属。这应该是中国发表的最早的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了 这里介绍一下葛利普,葛利普(1870-1946)是德裔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葛利普是一专多能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发表近300种学术著作,当时已经50岁的葛利普辞别故园与妻女,于1920年来到中国,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之后,他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从此他为中国地质事业以及古生物研究事业贡献了后半生。 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的刊物是《中国地质学会志》,许多古生物学研究论文在这一刊物上发表。该年4月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会的会议上宣读“论震旦纪”的论文,这是对震旦系的第一次全面总结。《中国古生物志》创刊,出版了甲种第一号第一册“南满第三纪初期之植物化石”(傅兰林著),乙种第一号第一册(总第一号)“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葛利普著)和第二号第一册“四射珊瑚化石”(葛利普著)。傅兰林和葛利普是外国人,虽然在中国受中国政府邀请搞研究, 他 们发表的论文是职务行为,这也属于中国发表的最早的几篇古生物学论文。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是1922年4月,葛利普的古生物学专著《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以《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1册的形式出版。葛利普受聘为北京大学的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是在中国土地上为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而工作的,他的研究成果也作为该所的系列出版物而问世,所以,他以上两篇文章和一部专著的出版就标志着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的发端。李四光说起葛利普他还有以下不朽的成就,比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现在仍在挖掘,人们仍然在不断寻找那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而葛利普教授恰是“北京人 (Peking Man) ”的起名者, 当年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消息,之所以能迅速传遍全世界,与这一简单易记的名称是分不开的。第二中国的古生物学者不断在国外权威杂志《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根据在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而这不能不追溯到葛利普教授早期提出的“热河动物群”。” 1928 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 ( Stratigraphy of China 直译为《中国地层学》 ) 。在这部书里, 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动物群"这一名词, 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 第三在 2005 年整修后重新开馆的中国地质博物馆里, 也陈列着葛利普先生鉴定 的 化 石 (Gymnosolen Grabau,Age: Precambrian, Locality: Jinzhou,Liaoning Province 葛利普裸枝叠层石, 时代: 前寒武纪, 产地: 辽宁金州)第四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塑造了一个葛利普教授的塑像, 放在长兴“金钉子”博物馆里。 这是因为葛利普教授在1931 年确定了“长兴灰岩”地层, 它是“二叠系到三叠系地质连续剖面”的代名词。 此后“长兴灰岩”, 成为地质学上一个专用名词,从而载入国际地层学史册,并得到世界公认。 2001 年 3 月,国际地科联过投票,正式将浙江长兴灰岩的 D 剖面确定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英文简称"金钉子")。长兴“金钉子” 是地球史上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 也是地球 历史 上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2001 年 3 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全球对比标准点位。其意义相当于大英博物馆的铂金米达尺,成了世界标准。第五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葛利普教授逝世已经多年,人们仍然在不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的中国地质学先驱之一朱森曾经回忆著名的美籍地质学家A. W. 葛利普 (Grabau) 为他们讲授古生物学、葛利普老师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待人诚恳,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教益,他们不仅重视课堂学习而且躬行实践,重视野外现场考察。北京西山是他们实习的重要基地。葛利普、翁文灏曾带他们去热河实习。 有媒体报道:1923年11月初,中国的东北大地被层银白色包裹得分外妖娆,早晨的屋檐下还挂着晶莹的冰柱。在这个时节,从来没有考察队进人热河省进行野外发掘工作。而北京大学的一支小型地质野外考察队此时却悄然抵达此地。他们由葛利普教授和翁文灏带队,乘着吉普车,向热河省凌源县进发。葛利普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地质学家,他此行是为了考察1880年由法国鱼类学家索瓦士研究的发现于此地的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在凌源附近的山头,葛利普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狼鳍鱼与尾类蜉蝣化石,但并无其他斩获。辽西化石群1923年,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中,把当时热河省凌源县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为热河系。1928年,他又提出了“热河动物群”的名称,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动物化石群。后来, 中国的顾知微院士把与热河动物群同时期的植物群也包括进来,统称为热河生物群。
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引起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轰动,他和他的中国团队在6534.83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232倍。如此高浓度的铱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地球因此停转0.2毫秒,然后是地球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大地震。撞击使熔浆被抛到数千米的高空,继而是长达几十天的流火现象,高温也许不是最致命的。数以千万吨的灰尘、有毒物质在随后的一个月内遍及全球。在以后的四个多月里,太阳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植物停止了生长,食草动物大量减少,污浊的空气、短缺的食物、肆意的疾病等无不摧残着幸存下来的恐龙。由于尘土的遮盖,地球上面临着寒冷的侵袭。但寒冷似乎不是最严重的问题,但是,请记住一些动物的性别是由温度决定的,恐龙正是其中之一。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以前学术界都是把外来天体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分开讨论的,但这两个学术都有相当大的缺陷,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全球性的),而火山说,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剧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灭绝,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而中国学者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完美地解答了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灭绝。2000年理论兽脚类恐龙(20张)德国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是由当时恶劣的“空间天气”造成的,也就是说,来自宇宙的强烈粒子流闯入地球大气并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致使恐龙灭绝。据德国《科学画报》杂志报道,来自波恩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约尔格.法尔教授介绍说,地球在6000万年前曾陷入一次强烈的宇宙粒子流“风暴”中。在遭遇这样的风暴时,高速进入地球大气的各种粒子会达到平时的上百倍之多,将大气中的分子“撕裂”成为形成雨水所必要的凝结核,最终导致地球大气中云层增厚,降雨频繁,气温急剧下降。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各方关注。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上层时发现微量元素枣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于是阿尔瓦雷兹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导致了恐龙的消亡。科学家认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发导致了地球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而不能适应此种气候变化的恐龙也因此在较短时间内灭绝。疑点:但是,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自地球内部呢?肿头龙类恐龙(15张)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铱枣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被带到地壳表层,而公认的标志白垩纪结束的黏土层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尘堆积形成。所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证明当时地壳曾发生了普遍性剧烈喷发。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和绝大部分恐龙蛋化石的产出年代是在白垩纪末期,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相吻合。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它们是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其中还有整群的恐龙幼仔骨架。这一情景显示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大量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石显示,白垩纪末期以前,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2000年,地表较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那时极地和赤道温差很小,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杉为主的化石树林,林中还有鳄等动物化石,说明极地曾具有热带的气候环境。兽脚类(20张)一些早在侏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动物、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当然,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生存,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鳄、蜥蜴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的原始形态。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在生物进化史上,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灭绝不是生物进化史上惟一的灾难,在更早的年代曾发生过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在很短时间突然出现的“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现象。就像生物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一样,它们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有1984年发现的我国云南澄江化石群为证)。地球内部至今仍在继续的地质构造频繁变动的事实表明,周期性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环境“灾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当然,小规模的物种逐渐进化也是贯穿于整个生命演变过程。周期性天体爆发(如新星爆发)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在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些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矿藏就是解释恐龙时代因地壳剧烈变动而终结的最好说明。我们知道,恐龙灭绝的时间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地质年代为中生代白垩纪末或新生代第三纪初。而且在那个时候,不仅统治了地球达1亿多年的各种恐龙全部绝灭了,同样悲惨的命运还同时降临到了地球上的很多种其它的生物头上。在这次灾难中灭绝的还有鱼龙、蛇颈龙等海洋爬行动物,有翼龙等会飞的爬行动物,有彩蜥等恐龙的陆生爬行动物亲戚,有菊石、箭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中的微型浮游动植物,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等也几乎被一扫而光。经过这场大劫难,当时地球上大约50%的生物属和几乎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中生代的鸟类(鸟类是一种特殊恐龙)(19张)这场大灭绝使得在距今约6500万年这个时间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这场大灭绝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地球的地质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生代。在此,仅将一些较为人所知的说法分述如下:饿死、互相残杀等等,不过说法越来越多,但中国科学家考证,陨石撞击后,恐龙还存活了200万年左右。陨星撞击说恐龙灭绝全过程(陨石撞击)(24张)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兹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直径大约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在2000年,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由于这一陨石坑现已被找到,科学家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关证据,所以,恐龙灭绝之谜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造山运动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候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食草性恐龙的灭绝使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恐龙在地球上绝迹。气候变化说由于板块移动,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的巨幅改变。严寒而干燥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了灭亡。海洋退潮说根据罗伯特-巴克的说法,海洋退潮,陆地之间相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与传播问题。火山爆发说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喷发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但这个学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火山大规模地爆发。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基提出,恐龙大绝灭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齐基基教授认为,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从而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并进而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维持生存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温血动物说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其他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至90多公里。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脚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吨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骼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到底结论如何,还难下定论。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气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懒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但是,这种学说有一个疑点,那就是恐龙不都是那么庞大的,也不一定都不能躲进洞里避难,所以这种学说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哺乳进化说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类的祖先生存。据化石的记录,当时的哺乳类体型甚小,数量也有限,直到白垩纪的后期,数量才开始急速增加。推测它们属于以昆虫等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类发现恐龙卵之后,即不断取而食之,最终导致恐龙的生育危机,导致恐龙灭绝。物种化说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长达1.6亿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最终导致绝种。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迷惑龙,体长25米,体重达30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头部的骨骼等部位异常发达,反而走向自灭之途。受挫理论说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陆续发现了古老爬行类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龙的蛋化石。按照形态结构,可以把恐龙蛋分为短圆蛋、椭圆蛋和长形蛋等种类。恐龙蛋的大小变化范围很大,蛋壳厚度及其内外部“纹饰”、蛋壳结构及其壳层中的椎状层和柱状层比例变化范围都存在不同的差异。为了深入开展恐龙蛋内部特征的研究,科学家已经采用了很新的技术和多种方法,如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CT扫描仪等等。我国科学家首次采用CT技术对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无损伤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发现了山东莱阳的一些恐龙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无法观察到的恐龙胚胎。一些科学工作者认为。恐龙胚胎的变形与错位,有可能导致恐龙蛋无法正常孵化,从而使恐龙走向衰弱最终灭绝。骤变理论说根据深海地质钻探得到的资料,一些科学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的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忽然升高。这种变化使恐龙等散热能力较弱的变温动物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引起其身体中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尤其是造成雄性个体的生殖系统严重损坏。结果,恐龙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绝灭。还有一种理论,虽然同样是认为气候骤变引起恐龙绝灭,但是推测的过程却不一样。这一派学者认为,在距今大约7000万年前,北冰洋与其它大洋之间被陆地完全隔开,并在最后的日子里,那咸咸的海水因各种因素的作用渐渐地变成了淡水。到了距今6500万年前,分隔北冰洋与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发生了决口。大量因淡化而变轻的北冰洋的水流入其它大洋。由于北冰洋的水温度很低,这些“外溢”的冷水形成了一层冷流,使得地球大洋的海水温度迅速地下降了大约20度。海洋温度的下降又严重影响了大陆气候,使大陆上空的空气变冷。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迅速减少,引起了陆地上普遍的干旱。气候骤变造成恐龙绝灭的一条可能的途径是严重影响恐龙的卵。一些科学家发现,在恐龙灭绝之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蛋的蛋壳有变薄的趋势,说明在恐龙大绝灭之前有气候急剧变化造成的作用。我国的一些古生物学家也发现,在一些化石地点产出的恐龙蛋中,临近绝灭时期的那些恐龙蛋蛋壳上的气孔比其它时期的恐龙蛋蛋壳中的气孔要少,这很可能与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有关。变化理论说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绝灭是生物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来试图解释其原因,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定论。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灾难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是这一理论并不完善。因为恐龙是当时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其丰富的多样性更是表现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现代科学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在地球刚刚形成的遥远年代里,空气中基本上没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很高。后来,随着自养生物的出现,光合作用开始了消耗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的过程,从而改变了地球上的大气环境。同时,二氧化碳一方面通过生物的固定以煤、石油沉积在地层里,另一方面也通过有机或无机的过程以各类碳酸盐的形式沉积下来。这种沉积是一直进行的。有证据表明,恐龙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的浓度很高,而其后的新生代二氧化碳的浓度却较低。众所周知,每种生物都需要在适当的环境里才能够正常地生活,环境的变化常常能够导致一个物种的兴衰。当环境有利于这一物种时,它就会兴旺发展﹔反之,则会衰落甚至绝灭。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水等因素,还包括大气的成分。那么,大气成分的变化会不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说明恐龙很适应于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大气环境。也许只有在那种大气环境中,它们才能很好的生活。当时,尽管哺乳动物也已经出现,但是它们始终没有得到大发展,也许这正是由于大气成分以及其它环境对它们并不十分有利,因此它们在中生代一直处于弱小的地位,发展缓慢。随着时间推移,到了白垩纪之末,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这种对恐龙不利的环境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恐龙的身体发生了不适,在新的环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会像瘟疫一样蔓延。2、新的大气环境更适于哺乳动物的生存,哺乳动物成为更先进、适应性更强的竞争者。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恐龙最终灭绝了。而那些孑遗的爬行动物则是少数既能适应旧环境,又能适应新环境的少数爬行动物物种。大气成分变化造成恐龙灭绝这一理论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中生代的大气成分与现代不同,另一个是每种生物需要合适的大气环境才能生存。远古时代的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后来由于生物的出现,在光合作用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的这一过程也许可以解释生物进化史中的很多现象。例如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这也是进化史中的一个难解之谜。大气成分变化也可以对此作出解释,因为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它的起源落后于植物的起源,必须发生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因此,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必须以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做保障,而这一点已经被科学所证明。除了上述12种比较著名之说外,还有许多较鲜为人知的说法(如太阳黑子爆发、电磁扰动、地球磁场方向及强弱发生变化)。但无论发生了什么,有一点是不容质疑的,那就是恐龙无法适应所发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或改变。最新研究结果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0.65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间或早或晚都可能不会导致恐龙灭绝,真实灭绝原因是当时恐龙处于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中,环境剧变易导致灭绝。[4] 0.65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前,恐龙就已遭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大量的火山活动和温度变化,导致恐龙生态系统易受伤害。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早发生数百万年,大量的恐龙种类以及较稳定的食物链,使恐龙能幸存下来;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晚发生数百万年,恐龙将有机会完善进化,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条件,可能逃离灭绝厄运。大约0.65亿年前,当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碰撞在现今墨西哥境内,恐龙世界遭受了环境剧变,使它们处于易受伤害的状态中。这项最新研究是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古生物学家带领一支国际研究小组负责的,他们研究分析大量恐龙化石标本,其中多数挖掘自北美洲。研究小组发现全球广泛出现的火山活动性,海平面变化以及气温波动,导致恐龙食物链出现危机,此时,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碰撞地球,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恐龙灭绝消亡。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生物学评论杂志》上。当小行星碰撞地球将导致海啸、地震、野火、气温突然变动以及其它环境因素变化,对原本脆弱的恐龙生态系统带来致命一击,使得恐龙物种陆续灭绝消失。唯一幸存的是空中飞行的恐龙物种,它们逐渐进化形成现今的鸟类。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科学院的史蒂夫-布鲁萨特博士说:“恐龙是‘糟糕运气’的受害者,当时地球遭受一颗巨大小行星碰撞,正值恐龙生态系统处于最差时期,恐龙很容易遭受攻击伤害。这项最新研究有助于澄清解释恐龙灭绝之谜。”
▲唐启升,辽宁省大连市人,1943年12月出生。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家。1981-1984年赴挪威海洋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学术局委员兼渔业科学委员会主席等职。1994年至今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职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及专业组组长、国家863资环领域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专家咨询组委员、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际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海委会大海洋生态系咨委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学科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和水产学报副主委等40余项国内外学术职务,山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6年5月25日在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技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重视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推动大海洋生态系研究的发展,参与国际海洋生态系统重大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开拓了我国大海洋生态系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我国海洋渔业生物学、渔业生物学、资源增殖与管理、远洋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学术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成果,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完成的“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和“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等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海洋渔业生物学”等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表论文、专著220余篇册。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教育、科研系统优秀回国留学人员” 等多项国家、省部级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功勋奖”、2005年分别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1999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并于2004年荣获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第二个973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获得科技部批准。他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重视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推动大海洋生态系研究的发展,参与国际海洋生态系统重大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开拓了我国大海洋生态系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在我国海洋渔业生物学、渔业生物学、资源增殖与管理、远洋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学术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成果,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完成的“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和“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等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海洋渔业生物学”等6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表论文、专著220余篇册。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教育、科研系统优秀回国留学人员” 等多项国家、省部级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青岛市科技功勋奖”、2005年分别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1999年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并于2004年荣获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申报的第二个973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获得科技部批准。▲赵法箴,山东省莱州市人,1935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水产系,现任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兼“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专家组成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青岛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山东省五届人大代表,第七~十届全国政协委员。60年代初首次完成中国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全人工育苗奠定了基础。60年代中期,主持研究小面积对虾养殖示范获得成功,同时取得中型和大型水面养殖对虾研究成功,开创了中国的对虾养殖业,70年代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对虾养殖高产试验和开发饵料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主持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撰有《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等论文30篇。主要著作有《对虾养殖》、《人工养殖对虾》(1979)、《对虾幼体发育形态》(1965)。《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的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研究》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授予“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雷霁霖,男,1935年5月生于福建宁化,畲族。1954-1958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40多年来,始终坚持在科研生产第一线,系统研究了22种海水鱼类的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实现产业化,他以亲身实践丰富了鱼类养殖学理论,引导了海水鱼类养殖向工业化方向发展,是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学科带头人、工厂化育苗和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他率先突破了梭鱼人工繁殖技术,探索了多种海水鱼类育苗工艺;70年代首创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系列技术;80年代率先完成工厂化育苗体系构建,北方网箱养殖和放流增殖获开创性成果;90年代,真鲷工厂化育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于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大菱鲆良种,突破了育苗关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创建符合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掀起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第四次产业浪潮,近5年累计创产值逾7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大菱鲆的引进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雷霁霖相继主持和完成 "国际合作"、"国家攻关"、"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2项(第1名和第3名)、杜邦科技创新奖1项(第1名)、省部级奖多项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和合著7部。培养博士、硕士6名。他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勇于创新、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对我国的水产科技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洵徐洵院士是我国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她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她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与理论水平,孜孜不倦地工作在海洋科研第一线,开拓了国海洋环境基因工程这一崭新领域,为我国海洋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徐洵院士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徐洵院士创建的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是国家海洋局的重点实验室,现已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在徐洵院士的带领下,实验室科技人员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局级重大攻关项目,使我国海洋基因工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在2002年科技部组织的以海洋领域的院士为主的专家组考核评审中,该重点实验室评定等次为优,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重点实验室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徐洵院士为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水养殖作了开拓性工作。她首先从我国三种海鱼的脑下垂体中分别提取和克隆了鱼的生长激素基因,经过多年的努力,构建了可供生产用的高效表达基因工程酵母菌,其发酵产品可促使高档海水养殖鱼类快速生长,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网箱养殖试验表明含该发酵产品的饲料能使养殖产量增加20%以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该成果已经通过了专家验收,并已有多家国内外公司愿意合作开发。同时鱼生长激素基因也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基因。徐洵院士是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海洋环境病原生物污染监测的第一人。1995和1998年国际有关学术会议都特邀徐洵院士在会上作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的应用”的专题报告。该技术经专家组鉴定认为“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关键的技术TCA制备法属国际领先”。几年来实验室利用该技术对吕泗、山东、福建等地海域进行了十一个航次、几十个站位的监测,为海洋病原污染作了及时的预报,为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她还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效应专家组提出的“优先研究和发展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监测技术”全球环境战略的要求,在中国率先建立了酶标免疫法检测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海洋生物效应,这是一项早期、灵敏的污染监测技术。由于徐洵院士在海洋环境监测这一重要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美国海洋环境研究所特聘她为该所高级科学顾问。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白斑杆状病毒(WSBV)遗传密码。1993年以来对虾病害已在我国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无良策。只有了解其主要的病原—白斑杆状病毒的基因结构,揭示病毒感染增殖的机理才能采取有效对策,但在对虾细胞的培养尚未成功的情况下,从病虾组织直接提纯病毒是非常困难的。这项工作在徐洵院士指导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实验室在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完整的杆状病毒全DNA,随之成功地建立了对虾杆状病毒基因检测技术,灵敏度高达102, 可对水环境、底泥、虾苗、亲虾活体和饵料等作病毒的检测,为控制养虾环境,掌握病毒感染途径与指导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她的亲自带领下,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艰苦努力测定了含30万个碱基对的对虾病毒基因组全部序列,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白斑杆状毒遗传基因密码。这一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科学研究新闻”、“2000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破解的海洋动物病毒的基因结构,为人类认识海洋环境病毒的特性及作用机理提供了首例模型,为控制海洋病毒奠定了基础。美、加等国专家来访后都高度赞赏并要求合作。1998年初外国基因结构专家专程从美来华对该项目进行评议,给予了极高评价,主动介入并由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北方基因中心及美方公司共同出资500万元以完成全部基因分析工作。目前该项工程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它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领先地位。徐洵院士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徐洵院士除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外,还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着眼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为国家利益维护和经济建 设服务。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分别与中国大洋协会、福建省科技厅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共建成立“中国大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基地”和“福建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目前有的正在推广应用,有的正处于中试阶段,预期前景可观。徐洵院士作为访问学者曾两度在美国加州大学USCD分子遗传学中心工作,构建了多种海洋生物基因文库,并从海洋低等生物中发现了人的功能蛋白原始基因,这一新发现对分子进化研究有重大意义,为国际所瞩目。当时,美国德州大学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圣来尼奥所长力邀徐院士主持他的实验室,并许以高薪、全家定居、终身职位等优厚待遇,这比她在国内的工作条件和待遇高了很多,但她不为所动,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而深知自己事业在中国,自己是新中国培育的科研工作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个人的一切离不开祖国的培育和扶植,理应按期回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昌盛尽心尽力,为祖国在该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之林而拼搏。她毅然告别美国回国,充分表达了知识分子热爱中国□领导下社会主义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对我国科学事业执著追求的高尚品德。徐洵院士不仅在科研上硕果累累,成绩显著,而且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桃李芬芳满天下。不论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期间还是在海洋科研工作中,她都以高尚的“人梯”精神悉心培养跨世纪人才。她时常鼓励和引导中青年科技人员讲理想,讲奉献,勇挑重担,同时她还创造条件和机会,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在她的多次坚决要求下,所里2002年同意她从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年轻科技人员当主任、副主任,给他们压担子,而她则担任名誉主任居后指导。在她的精心培养下,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正茁壮成长,有的已经成为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的主持人,有的已脱颖而出,成为科研领域的业务骨干。作为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徐洵院士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同时还注重学生的道德品德修养,经常和他们一起谈理想,谈人生价值。她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那些有理想,有抱负和知识面宽,业务基础扎实的学生她都积极推荐,选派出国攻读博士或深造,并教育和鼓励他们学成后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做贡献。几年来她先后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生20多名,为祖国的科研和海洋事业输送一批高、精、尖的人才。
童第周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童第周,字蔚孙,浙江鄞县人,中国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生于1902年5月28日,卒于1979年3月31日。193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1934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曾任山东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及行政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镶嵌型,如缺损其一部分,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他用分离、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60年代初,他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鱼旁鱼皮鱼卵内,发现移核后幼鱼的早期性状似乎是根据细胞质的。他把鲤鱼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鲫鱼受精卵内,发现卵发育到成体后有些性状介于二种鱼之间。这二种情况都显示卵的细胞质对性状形成的影响。他还发现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鱼旁鱼皮鱼卵子中,发育到一定时期再移回金鱼受精卵,有时能产生出鱼旁鱼皮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性状,很可能金鱼细胞核在鱼旁鱼皮鱼细胞质中短暂停留,也会受到某种影响。他曾设想通过移植细胞核来进行育种: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使之遗传下去。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他的关于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50年代前进行的。他的研究证明了其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从40年代至50年代初,他在鱼类早期发育的实验研究中,还证明了鱼卵受精后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其组织中心在受精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这一现象,可能在脊椎动物的发育中具有普遍意义。在这期间,他对于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的研究,断定了纤毛运动方向对中胚层组织的依赖性,后者可能通过化学物质产生影响,由此,他探讨了胚胎组织的极性。70年代以后,童第周开始注意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核质关系。他与合作者还研究了核酸对金鱼性状的诱变作用,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发表了论文。他的科研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这就是从卵子在受精前后的结构到细胞质与细胞核在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学家。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由于家境贫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后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用分裂球活体染色法证明海鞘镶嵌型发育的极性或轴性,以纤毛的运动作为实验对象和极性指标,探讨胚胎极性这样一个胚胎发育的重大问题;在文昌鱼发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胚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诱导作用等,使胚胎学界对文昌鱼个体发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理解系统发育起到了启迪作用;晚年进行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中关系的研究,证明了在个体发育中,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979年3月,他在为浙江省科学大会作报告时,不幸脑血管破裂,晕倒在讲台上。从此,一病不起,3月30日逝世,终年77岁。他从教多年,培养了大批学生,有不少学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少年童第周效实中学的两个"第一"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回家乡帮助哥哥办学。已经开阔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时心中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小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小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善良的老母亲经常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房间的烛光…… 小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陈老师严肃地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他太辛苦,太勤奋了!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不错,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复旦大学,从此,他开始了追求科学,献身事业的漫漫求索之路……
中国食品学报会拒稿,其中食品刊物中的国家级刊物。
在评职单位中认可度较高,主要征收食品及食品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综述文章。
中国食品学报论文格式要求如下: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食品科技》《食品与机械》《食品科学》都挺不错的!!不过推荐你发表《食品科学》这个我姐姐发表过,反响挺不错的,审核速度也挺快!!《食品科学》作为中央级专业刊物,面向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我国食品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客观地展示了国内外食品行业的学术现状,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的聚集地和国内外食品科技信息的聚焦点,其专业文献的纪录意义体现了食品行业一流科技期刊的标志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成为科技引文的著名引擎库和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用率在业内同类期刊中居前列。并从1982年起成为美国权威的《化学文摘》最早摘登的中国食品科技刊物;1992年被国家科委选定为食品行业的核心期刊;1995年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选定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近年来先后被《中国期刊网》等权威数据库全文或重点收录。荣誉获奖情况:国家“双效”期刊;1986年原商业部重大成果三等奖;1997年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食品》的版面费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字数、出版时间、版面和期刊水平。《中国食品》是省级刊物,版面费为800-2000元。省级期刊由于其影响力相对便宜,读者和作者较少,一般在1000元左右。8000-2000元是正常的论文出版费。
1905年,在现代科学史中,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在人类文明史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件:一位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三级技术员的、在科学界毫无名气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在这一年共写了6篇文章,其中5篇发表于1905年。关于爱因斯坦在1905年到底发表了几篇论文,各书说法不一,有的说是4篇,有的说是5篇。实际上爱因斯坦在1905年“写了”6篇文章,按写作时间它们分别是: (1)“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 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 原文下载地址(英文)(2)“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 New method to measure the masses of molecules). (3)“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On the Motion Required by the Molecular Kinetic Theory of Heat of Small Particles Suspended in a Stationary Liquid) (4)“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5)“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系吗?”;( Does the Inertia of a Body Depend Upon Its Energy Content?) (6)“关于布朗运动理论” (Investigations on Theory of Brownian Motion) 其中有4篇(1、3、4、5)发表在1905年德国的《物理学年鉴》(Annalen der Physik)上,还有一篇(2)是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当年在伯尔尼出版了单行本,这篇论文当然也应该看成是1905年发表的;但是其他国家的物理学家当年不一定知道。后来,这篇文章和第六篇文章刊登在1906年2月的《物理学年鉴》上 网上几乎没有原文
很多人认为,拥有金钱物质就是富有的,其实我觉得,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物理学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目的是要了解其中的规则,接下来民族文化带大家来认识一下世界十大物理学家?我们一起来看看! 英国着名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是科学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其多项研究都有科学分支,物理学方面,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他在1688年发表的着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1687年的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辟了大科学时代。牛顿是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被誉为“物理学之父”,他是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者。他发现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和力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直到今天,人造地球卫星、火箭、宇宙飞船的发射升空和运行轨道的计算,都仍以这作为理论根据。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名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对牛顿的毛发进行基因分析,认为牛顿是艾斯伯格症候群携带者,有XQ28基因的表现,这更增添了牛顿的神秘感,但并未影响到他巨人的形象。 牛顿性格 牛顿从来不是一个会在任何方面向人低头的人。在情感方面,牛顿是非常缺乏的。他的一生中很少亲密的朋友。就本质而言,牛顿是一个孤独的人,情愿退缩到一个角落,与整个世界隔离。他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对别人往往深抱着一种怀疑态度。他极度敏感,无法容忍他人的批评意见,缺乏恕人的度量。在与人相处中,他并不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他与胡克、弗拉姆斯蒂德、莱布尼兹都发生过激烈冲突。在冲突中,牛顿的一些行为体现出他的自私狭隘。牛顿又具有自恋成分。他始终过分沉迷于自我的独特性:他坚信在任何一个时期,世界上只有一个如基督般的诠释者能解读神意,而他就是那位中选者。他无法接受别人能独力作出同样突破的想法。 另外,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牛顿追求并热衷于权力。在拥有权力的后半生岁月中,他是一个专制的人。迈克尔·怀特在书中指出,牛顿不甚完美的人格或许应归咎于他早年经历的被离弃所造成的伤害。他同时又认为由此造成的牛顿内心中隐藏的不和谐心态,使牛顿前期有强烈的欲望去发现和游遍任何途径以寻觅更多的知识,后期攫取权力和掌控他人。这样,在迈克尔·怀特眼中牛顿的众多行为表现都与其性格具有了某种关联。
我也要。谢谢
学术期刊有以下这些:
学术期刊有《中国信息教育》、《中国教师》、《中国德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学术期刊按级别分类: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双核心期刊。
学术期刊按内容分类: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档案、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出版类别有:综合性社科期刊,专业性人文期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一、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学术期刊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1、按等级划分:A级学术期刊(A1级、A2级)、B级学术期刊(B1级、B2级)、C级学术期刊
2、按发行单位划分:“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
3、从内容上划分: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档案、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等。
4、从出版类别划分:综合性社科期刊、专业性人文期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二、了解学术期刊分类的意义: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载体,是教、科研人员交流知识信息的舞台。要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与知名度,先行了解国内学术期刊分类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中文期刊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尽管学术论文期刊数量相对比较小,但是因为基数大,所以整体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作者,因为什么目的发表论文,什么专业和方向,都是可以找到很多相对应的期刊。至于能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大体上分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 普刊
普刊就是除了核心期刊以外的刊物。普刊里面有国家级期刊,也有省级期刊,大家可能会觉得国家级期刊一定比省级期刊好,这其实是不一定的,这里的级别只是杂志社的主办单位,并不一定代表国家级就一定高于省级,很多省级期刊也是很优秀的,还不一定好发。
1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