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论文发表的伦理道德

论文发表的伦理道德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的伦理道德

这两个词应该都是翻译过来的吧。道德对应 moral/morality,伦理对应 ethical/ethics。 并且我很怀疑这两个词又是日本人翻译的。虽然这两个英文词的词源不同(moral 的词源是习俗习惯,ethics 是人品、人格),但我认为在今天中文环境下这两个词基本上可以通用,不需要严格区分。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认为道德倾向于习俗习惯,是现在大家心中的道德观,而伦理则更学术一些,比如伦理学就是对道德的反思和再考查。但伦理学也有道德哲学之称,所以这两个词还是搅在一起的。

道德是公共意识及舆论的规则。伦理是根据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统道统秩序。

我本人认为伦理基本理解为家庭内部人与人的尊卑长幼的顺序与彼此间的关系以及相处的行为准则。而道德多数指人与人在家外(即,社会上)与所接触的人,共同进行社交活动的行为准则。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差别就是适用苑范围在于家的内外之别。

道德是关于人们如何对待自己所认识的人的基石,而伦理则是如何对待我们不认识的人的基石。所以是道德教会人们如何做好父母、朋友、邻居而伦理是人们建设社会的基石,这是人们对自己内心善恶的真正考验但当社会被你和你的家人的个人道德观所统治的时候,你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给完全的陌生人,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一个由自我扩张的个体所统治的社会。比如领袖个人意志、希特勒式的人物。那些习惯于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影响和统治周边人群的人,除了达成个人目的外,有时还会因想要获得某种自鸣得意的优越感而去这么做。以个人独有的道德观为荣,同时试图影响他人,其实他个人对事情几乎一无所知,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这时候,这种人已经成功地贡献了腐蚀整个社会结构的那一份力量。而那些附和的人,除了没头脑以外,有时候也是为了自保,不愿被群体边缘化。个人认为,这就是常见的社会攻击和网络暴力的本质。

论文发表中的伦理道德

近些年,高等教育学术界有关著名大学教授、学者抄袭、剽窃论文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否意味着学者们“学术道德的沦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术道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学术道德问题》

摘 要:近些年,高等教育学术界有关著名大学教授、学者抄袭、剽窃论文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否意味着学者们“学术道德的沦丧”。“学术道德沦丧”的主要原因在于学者学术主体意识的忽视、外部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在对学者的培养过程中学术道德风尚的弱化,笔者认为学者们自我反思的时刻已经到来,在外部舆论监督之下要发扬大师风范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学者 学术道德 论文剽窃

近些年,有“象牙塔”之美誉的高等学府及学术研究机构不时传出学术腐败事件,而关于大学教授学术造假、论文剽窃等相关报道也铺天而来,人们在深感不安之余,难以相信神圣的学术圣地正在瓦解,不禁质问: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授与学者是否仍然代表“民族的脊梁”,如何“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笔者就这一现象,搜集有关问题加以透视,分析其深层原因,从而探究解决之径。

一、问题的提出

以学术抄袭、剽窃和造假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腐败现象,近年来出现频率极高,一些著名高校的著名教授纷纷爆出丑闻,学术道德的沦丧似乎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状态,也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话题。

近些年来,许多大学教授放弃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本职工作,公然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制造“学术泡沫”伪造数据、侵吞研究经费从而中饱私囊。在一些大学中,论文、成果也成为晋升职称的“敲门砖”或追名逐利的“利器”,因而为了成为教授、知名学者,不惜损毁学术道德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总体而言,学者们学术道德呈现整体的滑坡现象,而学术或论文抄袭、剽窃和造假等,这是学术的欺行为,作为一个警醒的提示,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学术道德的沦丧”。

二、“学术道德沦丧”的原因

在学术界出现腐败现象之际,我国许多学者将其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驱使,如对现行学术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的批判,他们认为一些学术作假和质量低下的典型案例大多与对学术成果的过分数量要求有关,对大学教师的评价过于频繁、重量化轻质化,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教师评价中权重过大,因此造成了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

我们应当承认,高等教育中对大学教师、教授与学者群体的评价与学者自身的发展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的职称、奖励、晋升、地位、待遇与评价直接挂钩,所以促使大学教师群体们不断地发表论文、申请课题、产出科研成果。这种外部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功利主义的凸显,助长了学术的批量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腐败现象。

就教师评价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激励措施,促进大学教师学术研究与献身精神的品质,所以笔者以为教师评价与学术道德的沦丧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由于各国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不同,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术道德的滑坡,笔者以为高等教育内外部的发展变化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但更多的原因在于学者自身,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工业化社会对产品、物化的重视而忽视了人本身,从而导致学者学术主体意识的缺乏,相应地也忽视了学术道德规范的建设。

在工业化社会与市场竞争的情形下,以论文为代表的教学科研成果是为社会所认同的大学教师的价值,学者们通过论文展示出在其领域内的辛勤创造与刻苦研究,只有将最终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或者产品化,才能表明学者的学术、社会地位与作用,而在成果背后教授、学者的努力及其本人的存在状态被整个加以忽视。因此,大学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沦为科研的奴隶,只是“学术成果的生产工具而不是学术创造的真正主体。鲜活生动的主体性学术创造为实用的、工具性的学术活动所束缚、所牵累”,①而单纯的追逐学术成果,缺乏学术主体性意识的构建。这导致大学教师、教授自身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忽视,他们看重结果的产出而忽视了进行教学、科研这一过程本身的价值,忽视学者对研究所负有的道德责任。

学者们在历史中形成的内部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在功利主义和实用理性的影响下,失去了原有的神圣性与纯洁性,成为一个“正在瓦解中的职业”,学者的献身精神消失,道德意识也不同程度地呈下降趋势发展。

第二,学者、教授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是其道德行为的自律者,缺乏外部社会公众的监督,外在评价机制的缺失导致学术道德的滑坡。

目前尚未在学者同行间或社会公众机构中建立对学者学术道德评价的规范与标准,各国对大学教授的评价机制过于侧重于科研成果和学术产出,而没有涉及到对学术道德的评价。这种对学者学术道德外部评价、监督的缺失,加上学者“内部的学术道德标准”的约束力的下降,助长了学术腐败的滋生。而面对已经出现的学术腐败现象和道德沦丧问题,也没有有力的部门、机构或机制加以监管,这种放纵或者纵容的态度必将进一步加剧学术道德的衰退。

第三,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和对学者社团成员的学术训练过程中弱化了学术道德氛围的营造,影响到学术自律氛围的形成。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各国的高等教育超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普及高等教育的世界中,精英高等教育受到冲击并出现衰退的迹象。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学者的训练,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更多更好更快的进行论文的产出。自由的学术氛围的构建在现实状态下被压抑亦或扭曲,而有关学术道德的建设并没有受到重视,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探究加强学术道德之对策

由于学者“内部的学术道德标准”的衰退,是否意味着需要更加依靠外部的诸如法律这样强制性力量的约束呢?笔者以为不然,学者、大学教授作为进行高深学问研究的主体,他们对学术道德负有直接的责任。学术道德状况的改善和水准的提高,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学者和大学教授们的自觉、自律以及努力。

第一,学者和大学教授群体的自身反思。

“治学是学术界的生活方式。治学也有它非同一般的伦理道德。这种伦理道德标准从治学的对象即高深的学问中取得其特性”。②学者是治学的主体,只有他们才能把握学术的特性与内在价值,也只有他们才能理解、制定学术道德规范继而遵守其标准。

他们是治学者,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他们是教学科研的主体,也具有反省的自觉性,所以学术道德的建设更多需要依靠学者们的自我反思,而在现阶段,我们应当积极倡导批判、反思的风气。

第二,学术道德标准的建立以及发挥外部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

学者“内部的学术道德标准”主要凭借学者的“良心”加以维持,学者道德的基本准则有四条,即: 坚持学者社团中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高等教育的某一领域受过长期的系统训练;为教授们保留尽可能大的自治天地,允许教授们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实施研究的方法;强调学者对本学科的道德责任,学者必须诚实地面对事实;那些已完全履行了以上责任而又在解释某一鲜为人知的领域中获得成功的人,还要承担起把发现公布于众的责任”。③但事实上,这些基本准则并没有以明确的规范的形式存在并流传,也没有强制性的推广与普及,仅仅依靠自觉行为,这一方式显然不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所以明确学术道德规范、树立学者的学术道德价值是必要的。

相对于纯粹的自律行为,高等教育外部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也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学者学术道德评价的责任在历史中的某些事件,事实上已经转移到了社会公众身上,比如学者发表的与战争有关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外部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建立对学者的评价机制,并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这是解决“学术道德沦丧”所必不可少的。

第三,树立大师风范的学术楷模,倡导学术道德之风。

在中外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诸多学术大师,他们不仅以专业精深、博闻强识而闻名,更以其严谨的学风、独特的人格魅力著称于世。大师风范是学术道德的理想境界,也是学术道德建设的标杆和旗帜,朝着这一方向的价值引导必然可以开辟一条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大师风范的学术道德风尚可为世之楷模,从而净化学术领域之名利风气,引领学术潮流的积极健康发展。

注释:

①张济顺.教师评价与学术道德.中国大学教学.2002(9).

②③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3):120,121-12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术道德论文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共同体自律,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期刊恪守学术出版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签署了学术出版道德公约。公约全文如下: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为加强学术共同体自律,恪守学术出版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保障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特郑重发表学术出版道德公约,倡议广大论文作者、审稿人和编辑出版人员共同遵循:一、遵守科研活动规范,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信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实验的可重复性;不有意夸大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不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科研成果发表后,要及时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隐瞒技术风险,要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二、恪守出版伦理道德,确保论文撰写诚信规范不参与任何有损国家利益、违反法律或违背道德的科研活动。不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不通过第三方购买、代写、代投论文,以及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论文署名和排序应基于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确定,不在无实质学术贡献的论文中“挂名”;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不擅自标注或虚假标注获得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等资助信息;在引用他人论著时,应遵从合理引用、规范引用的原则,反对友情互引用、合作互引用、审稿拉引用等情形。三、严守论文评审要求,确保出版过程客观公正期刊应按照本刊办刊宗旨和要求,拒绝接收不符合本刊发文范围的稿件。稿件评审专家、评估人员、期刊编委或编辑等人员等要恪尽职守,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办法,实事求是,独立、客观、公正开展审稿工作;不接受或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评审、咨询活动;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抵制各种人情稿、关系稿;在稿件评审活动中不委托他人代为评审,主动回避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稿件;不泄露或剽窃所审稿件内容,不利用审稿谋取私利。四、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确保论文发表真实可靠所收稿件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规及政策要求,坚决抵制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对已发布的研究成果中确实存在错误和失误的,责任方要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如发现已发表的论文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严重差错等问题,期刊应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及时通过发布撤稿声明、更正启事或公开致歉信等方式进行纠正,并通知收录有关论文的数据库予以更正。

我本人认为伦理基本理解为家庭内部人与人的尊卑长幼的顺序与彼此间的关系以及相处的行为准则。而道德多数指人与人在家外(即,社会上)与所接触的人,共同进行社交活动的行为准则。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差别就是适用苑范围在于家的内外之别。

道德是关于人们如何对待自己所认识的人的基石,而伦理则是如何对待我们不认识的人的基石。所以是道德教会人们如何做好父母、朋友、邻居而伦理是人们建设社会的基石,这是人们对自己内心善恶的真正考验但当社会被你和你的家人的个人道德观所统治的时候,你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给完全的陌生人,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一个由自我扩张的个体所统治的社会。比如领袖个人意志、希特勒式的人物。那些习惯于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影响和统治周边人群的人,除了达成个人目的外,有时还会因想要获得某种自鸣得意的优越感而去这么做。以个人独有的道德观为荣,同时试图影响他人,其实他个人对事情几乎一无所知,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这时候,这种人已经成功地贡献了腐蚀整个社会结构的那一份力量。而那些附和的人,除了没头脑以外,有时候也是为了自保,不愿被群体边缘化。个人认为,这就是常见的社会攻击和网络暴力的本质。

论文发表的伦理与道德

道德是关于人们如何对待自己所认识的人的基石,而伦理则是如何对待我们不认识的人的基石。所以是道德教会人们如何做好父母、朋友、邻居而伦理是人们建设社会的基石,这是人们对自己内心善恶的真正考验但当社会被你和你的家人的个人道德观所统治的时候,你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给完全的陌生人,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一个由自我扩张的个体所统治的社会。比如领袖个人意志、希特勒式的人物。那些习惯于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影响和统治周边人群的人,除了达成个人目的外,有时还会因想要获得某种自鸣得意的优越感而去这么做。以个人独有的道德观为荣,同时试图影响他人,其实他个人对事情几乎一无所知,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这时候,这种人已经成功地贡献了腐蚀整个社会结构的那一份力量。而那些附和的人,除了没头脑以外,有时候也是为了自保,不愿被群体边缘化。个人认为,这就是常见的社会攻击和网络暴力的本质。

我本人认为伦理基本理解为家庭内部人与人的尊卑长幼的顺序与彼此间的关系以及相处的行为准则。而道德多数指人与人在家外(即,社会上)与所接触的人,共同进行社交活动的行为准则。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差别就是适用苑范围在于家的内外之别。

“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进而得出结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本专题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以及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本专题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道德传统与伦理规范的学习,对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品质和民事法律,引导学生自觉锤炼道德品质、恪守德行规范.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道德是公共意识及舆论的规则。伦理是根据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统道统秩序。

论文发表中的伦理与道德

就日常用法来说伦理是客观的、外在的、社会性的道德是主观的、内在的、个体性的。就价值本身来说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道德的核心是善。就规范来说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就评价尺度来说伦理关于对错道德关于善恶总之,伦理是关于道德的科学。

一个是物质[人]一个是精神。

我本人认为伦理基本理解为家庭内部人与人的尊卑长幼的顺序与彼此间的关系以及相处的行为准则。而道德多数指人与人在家外(即,社会上)与所接触的人,共同进行社交活动的行为准则。伦理与道德的基本差别就是适用苑范围在于家的内外之别。

伦理与道德的概念:

1、伦理指的是人类对自己的社会行为约定的俗成的各种约束机制,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伦的规则是天、地、君、亲、师这五伦;如人伦的规则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五条规则。

2、道德是指人内心世界的修为,是社会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中国人的道德是在仁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总和。道是方向、方法和手段;德是素养、品性、品质。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主要有:作为日常用法,“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

作为行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作为评价尺度,伦理的尺度是正当与不正当、对与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作为学术范畴,伦理指关于各种道德的理性分析、说明、论证和评判,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抽象性。

道德与伦理的联系是:二者是一体两面的,都关涉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意义和行为的价值规范,都具有调节人类生活秩序、创造和谐的功能。伦理不内化为道德就不能有效实施,道德没有伦理基础,就缺乏合理性论证而沦为说教和空谈。

期刊投稿的伦理道德声明

你好,投稿涉及动物实验,杂志社要求医学知情同意书,一般大学院所有应该有动物研究伦理委员会。他们应该有同意作动物研究的审批程序、相关文件,和申请指南。

伦理学声明,就是你交稿时需要提交的伦理学方面的声明,有时需要写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Ethical Approval

例如,香港大学动物研究课题除了要申请动物实验许可(Approval)外,所有作动物实验的研究人员均须申请有效的作动物实验的执照(Animal licenses)。

如果单位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自拟,可以使用我附件中的这个模板打印签名后在单位盖章扫描过去!

总结的来说,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既然如何,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对我个人而言,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爱迪生曾经提到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 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的发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的发生,又会如何产生。 歌德曾经说过,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阿卜·日·法拉兹曾经提到过,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这启发了我, 我认为, 经过上述讨论, 就我个人来说,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经过上述讨论, 对我个人而言,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经过上述讨论, 这样看来,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了解清楚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拿破仑·希尔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不要等待,时机永远不会恰到好处。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 既然如何,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 生活中,若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生活中,若投稿杂志要求上传Ethical Statement可以填品行端正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而这些并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问题是, 既然如何, 德国曾经说过,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伦理学声明,就是你交稿时需要提交的伦理学方面的声明,有时需要写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Ethical Approval如果单位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自拟,可以使用我附件中的这个模板打印签名后在单位盖章扫描过去!希望能帮到你!投稿涉及动物实验,杂志社要求医学知情同意书,一般大学院所有应该有动物研究伦理委员会。他们应该有同意作动物研究的审批程序、相关文件,和申请指南。例如,香港大学动物研究课题除了要申请动物实验许可(Approval)外,所有作动物实验的研究人员均须申请有效的作动物实验的执照(Animal licenses)。Ethical Guidelines:Please provide a statement describing any ethical guidelines under which your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When ethics approval was not required, a simple statement that “Ethics approval was not required for this research.” is sufficient. This should be placed below the Acknowledgements section. Where appropriate, please state the approval from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al ethics committee and/or how you dealt with the issues of protecting your subjects.

可能是网络延迟,重启软件即可。研究道德声明是论文投稿期刊的一环。在投稿程序中,作者在完成投稿前,必须要回应几个问题和声明。论文全文或部分内容都没有投稿或发表在其他地方。在期刊编辑部程序完成之前,不会再把论文投稿到别的地方。

  • 索引序列
  • 论文发表的伦理道德
  • 论文发表中的伦理道德
  • 论文发表的伦理与道德
  • 论文发表中的伦理与道德
  • 期刊投稿的伦理道德声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