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2-3个审稿人的审稿意见普遍是小修,而15个审稿意见数量是很多的了,是大修,另外大修,小修还是退稿是编辑决定的。
小修。_inor Revision Required是小修后会录用的意思。_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或大修。到这状态问题一般不会太大,在修改时一定要注意语气,一定要谦虚谨慎,记得充分尊重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1)小修后接受(Minor revision):这个决定也称作有条件接受,表示论文需要进行一些细微的修改后就能被期刊接受,不过,作者还是要记得“小修后发表”不保证一定会接受,还是要让编辑对你的修改满意才行。?(2)大修后接受(Major revision):当编辑认为论文需要大幅度的修改就会做出这个决定,作者在返还修改稿的时候需要附上给审稿意见的逐点回复,修稿后的论文也可能再送外审,通常会交给第一轮的审稿人,但编辑也有权选择不同的审稿人,第二轮的审稿,有些期刊称作“再审稿”,结果如何是根据作者针对评审和编辑意见进行的修改还有回复来决定的,如果作者没有完整回复所有的意见,那就有可能再有修改,甚至有可能会被拒稿。?
1.写作。写作要思路清晰,框架鲜明,不能含糊其词。语句要简练,避免语句重复,不要硬凑字数,会让人觉得啰嗦。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拔高一个高度去谈,既显示了自己研究的意义又丰富了论文内容。词汇尽量丰富,不要一个意思一直用一个词,可以多用些同意词,但前提是要能准确描述你要表达的意思。2.审稿速度和审稿周期。时间对于我们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太重要了,尤其到投稿阶段,投稿到发表所用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比做实验的时间还要长。这就要提前了解清楚。有的杂志审稿速度快,不到一个月可以给回复,但是审稿周期长,要四个月审一次。如果碰巧这个杂志刚审完一批,那你要等三个月才能开始审稿。有的杂志审稿速度慢,但是审稿周期短。所以你要计算从开始投稿到审稿结束总共需要多长时间。3.修改。如果审稿人提出大量修改意见,不要烦躁,这最起码说明你的论文还是有可能被接收的。所以你要按照审稿人提出的意见逐一修改。修改一般分大修和小修。大修主要审稿人对你课题的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一般比较多,你根据修改意见完善论文,该补的补,该改的改,审稿人有疑问的要逐一解释。一定要有耐心,这是发表论文最困难的阶段。小修就是基本确定你的论文可以被发表,但是论文本身的一些细节需要修改。主要是一些语句或形式上修改一下,能到这一阶段说明你的论文离发表已经不远了。4.回信。回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是摆正心态,礼貌相待。回信开头写“Deareditor”,如果你收到的回信中有审稿人的名字,就写“DearDr.xxxx”。解释问题时要语气平和,每一条回复要先对审稿人表示感谢,毕竟人家也是付出辛勤劳动的,然后再认真解释。确实有时候审稿人会失误,或没搞明白,但是你也不能显得不耐烦,毕竟有求于人,要以论文成功发表的大局为重。多些礼貌用语给审稿人一个好印象,对你论文的发表是有利而无害的。优助生物科技
省级期刊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在新闻出版部门有登记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那么如何鉴别省级期刊呢? 1、 登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者网或期刊所在省的新闻出版局的网站查询期刊信息,如果所查询的期刊主办单位是省级机构和部门、省级社会团体、协会和学会,则刊物为省级期刊。 2、 对于学报,这是个特殊团体,很难说学报属于省级还是国家级,因为我国高校统一归教育部管理,因此对于学报通常一视同仁,只要不是核心学报,一般都归入省级期刊的范畴。期刊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很多学者对时事的详尽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3、 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期刊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deSallo)出版的《学者期刊》(LeJournaldesSavants)。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期刊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美国最早发行的期刊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期刊》和《将军期刊》,都是模仿英国期刊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4、 中国最早的期刊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 5、 在最初,期刊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期刊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期刊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期刊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6、 在国内,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期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省级期刊有数千本之多,而且还在每年增加,这也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学术期刊承载着知识的传播的使命,并通过互联网,使得有更多的学术工作者从中受益。 关于如何鉴别省级期刊的内容就到这了。
一般认为 “国家级”期刊,即由中央机关、国务院各部委、中字头的学会(像中国法学会)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单位还是存在对国家级、省级刊物的不同划分,并且在职称评聘中也多少用到了这些标准。 从最权威的新闻出版署的说法来看,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所以如果单位没有特别规定的话,实在没有必要太在乎国家 级省级的区别。 正规刊物,一般有两个刊号,一个是ISSN刊号,也叫国际刊号,另一个就是CN刊号,也叫国内标准刊号。国际刊号不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国外对杂志管理得很松散,注册一个杂志社就像注册一个公司一个简单。但是CN刊号则不同,我们国家对杂志登记管理得是很严格的,私人是不允许办杂志的,企业也不可以,只能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且必须在新闻出版局登记,接受年审等各项审查,在新闻出版局登记的刊物都有一个CN刊号。这就是大多数职称评聘及各院校所最为看重的,否则会被视为地方性刊物或内部刊物,不能算学术成果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具体分类以期刊的主管单位为依据。
所谓“国家级”“省级”“市级”期刊的说法是不规范的。能够区分的只是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
如“教育部XX中心”“中国XX教育学会”“北京XX”“教育部直属高校”“XX省教育厅”“XX省出版集团”等等,一般认为带有“中国”“教育部直属单位或高校”“国家级教育学会”的就是国家级,“北京”其实就仅仅是省一级的期刊,依此类推。
严格说来,“国家级”教育类期刊,即由教育部及所属各部门,或国家级教育学会、教育部直属高校主办的期刊,其主管部门必须是教育部,且是G4类期刊(当然体育是G8类,信息技术是TP类,其他不一一列举),这样的期刊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级教育期刊。
国家级教育类期刊大都是核心期刊,老师们您可以百度《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或《2012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也可以上中国新闻出版署或是中国记者网去查询,打开这个刊物页面就会显示刊号、主管及主办单位。
刊物的级别是由主管单位来决定的(中文核心及cssci刊物除外)。部级单位主管就是国家级,省厅及同级别单位主管就是省级。
查询期刊主管单位可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
扩展资料:
杂志的历史起源:
期刊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期刊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deSallo)出版的《学者期刊》。
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期刊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
美国最早发行的期刊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期刊》和《将军期刊》,都是模仿英国期刊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中国最早的期刊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
在最初,期刊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期刊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期刊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期刊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查询
具体分类以期刊的主管单位为依据。
所谓“国家级”“省级”“市级”期刊的说法是不规范的。能够区分的只是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
如“教育部XX中心”“中国XX教育学会”“北京XX”“教育部直属高校”“XX省教育厅”“XX省出版集团”等等,一般认为带有“中国”“教育部直属单位或高校”“国家级教育学会”的就是国家级,“北京”其实就仅仅是省一级的期刊,依此类推。
严格说来,“国家级”教育类期刊,即由教育部及所属各部门,或国家级教育学会、教育部直属高校主办的期刊,其主管部门必须是教育部,且是G4类期刊(当然体育是G8类,信息技术是TP类,其他不一一列举),这样的期刊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级教育期刊。
国家级教育类期刊大都是核心期刊,老师们您可以百度《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或《2012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也可以上中国新闻出版署或是中国记者网去查询,打开这个刊物页面就会显示刊号、主管及主办单位。
刊物的级别是由主管单位来决定的(中文核心及cssci刊物除外)。部级单位主管就是国家级,省厅及同级别单位主管就是省级。
查询期刊主管单位可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
扩展资料:
杂志的历史起源:
期刊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期刊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deSallo)出版的《学者期刊》。
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期刊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
美国最早发行的期刊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期刊》和《将军期刊》,都是模仿英国期刊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中国最早的期刊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
在最初,期刊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期刊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期刊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期刊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查询
对于如何区分期刊的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国家根本没有这样的明确分类,一般都是根据主管单位决定的。
部级单位主管的就是国家一级,比如教育部、科技部等等。
中国xx集团、中国xx协会主管的就是国家二级。
省级行政单位主管的就是省级刊物,比如卫生厅、农业厅等等,xx省集团、xx省协会主管的就是省二级。
再次之就是市级刊物。
分类: 生活 >> 生活常识 解析: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对于如何区分期刊的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国家根本没有这样的明确分类,一般都是根据主管单位决定的。部级单位主管的就是国家一级,比如教育部、科技部等等。中国xx集团、中国xx协会主管的就是国家二级。省级行政单位主管的就是省级刊物,比如卫生厅、农业厅等等,xx省集团、xx省协会主管的就是省二级。再次之就是市级刊物。
具体分类以期刊的主管单位为依据。
所谓“国家级”“省级”“市级”期刊的说法是不规范的。能够区分的只是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
如“教育部XX中心”“中国XX教育学会”“北京XX”“教育部直属高校”“XX省教育厅”“XX省出版集团”等等,一般认为带有“中国”“教育部直属单位或高校”“国家级教育学会”的就是国家级,“北京”其实就仅仅是省一级的期刊,依此类推。
严格说来,“国家级”教育类期刊,即由教育部及所属各部门,或国家级教育学会、教育部直属高校主办的期刊,其主管部门必须是教育部,且是G4类期刊(当然体育是G8类,信息技术是TP类,其他不一一列举),这样的期刊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级教育期刊。
国家级教育类期刊大都是核心期刊,老师们您可以百度《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或《2012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也可以上中国新闻出版署或是中国记者网去查询,打开这个刊物页面就会显示刊号、主管及主办单位。
刊物的级别是由主管单位来决定的(中文核心及cssci刊物除外)。部级单位主管就是国家级,省厅及同级别单位主管就是省级。
查询期刊主管单位可登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查询。
扩展资料:
杂志的历史起源:
期刊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其中最早出版的一本期刊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deSallo)出版的《学者期刊》。
1704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期刊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
美国最早发行的期刊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期刊》和《将军期刊》,都是模仿英国期刊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中国最早的期刊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
在最初,期刊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期刊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期刊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期刊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刊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查询
查询期刊相关信息:1、国家新闻出版署2、中国知网,用知网的“出版物检索”查期刊相关信息查看期刊属于哪一级别,看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一般某某省主办的期刊为省级期刊,主办单位是“中国”俩字开头的是国家级期刊。
看这个刊物的主办单位。对于普刊来说,主办单位决定它是省 级还是国 家 级。但是他们都是普刊,并不是谁比谁级别高
从严格意义上说,期刊杂志并无国家级、省级的区分标准。因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声明:中国的出版物,只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没有所谓国家级、省级等的等级区分。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通常将某刊物说成是国家级的,某刊物是省级的或市级的。这种划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用处。这种划分的标准,大致是: 所谓“国家级”期刊,一般即指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的会刊; 所谓“省级”期刊,一般即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与本科院校的学报; 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也可视为国家级。
大修。2-3个审稿人的审稿意见普遍是小修,而15个审稿意见数量是很多的了,是大修,另外大修,小修还是退稿是编辑决定的。
一审直接小改确实很少,基本都是大改甚至拒稿。终身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