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国高校论文发表总数

中国高校论文发表总数

发布时间:

中国高校论文发表总数

2016年SCI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共304054篇,整理2016年我国科研机构发表SCI论文数量Top50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Nature、 Science、cell三大期刊共发表2362篇文章,2018年我国在三大期刊发表论文332篇,占这三种期刊当年全部论文总数(2157篇)的15.49%。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

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

具体到计算机科学: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2007.01.01-2017.2.28(十年)。

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

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

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

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

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高校数学论文发表总数

控制理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干扰抑制与抵消理论及其应用、网络流量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十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发展计划课题 2 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95.5万余元。“十五”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1篇,出版著作1部,主编教材2部。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该方向目前有主要学术骨干四人:刘晓华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于大连理工大学获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学位,为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自适应控制、预测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王秀红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1991年于曲阜师范大学自动化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从事基础数学与控制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王天成副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年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非线性控制、切换控制、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应用。魏新江副教授,2005年于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东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干扰抑制与抵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生物数学与微分动力系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研究重点是种群动力学的种群持久性和灭绝性问题,以及种群共存态的稳定性问题。学术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校基金课题5项,共获得科研经费28万元;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鲁东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在《J.Math.Anal.Appl、Nonlinear Analysi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生物数学》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4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篇。该方向目前有主要学术骨干三人:赵建东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生物数学。王琳琳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动力学行为研究。樊永红副教授,2005年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动力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 应用偏微分方程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非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分数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燃烧理论中的Chapman-Jouguet燃烧模型的研究。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校基金课题4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6万余元。在《SIAM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等SCI期刊,以及《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篇。该方向目前有主要学术骨干三人:辛杰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沈春博士, 2006年于上海大学获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科学和流体力学中偏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分析与解析解计算。孙梅娜博士,2007年于上海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双曲守恒律中的高维Riemann问题与燃烧问题。 优化与管理主要研究全局优化计算、智能优化算法以及在航天领域、项目管理、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近三年,本研究方向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山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2项,校科研基金项目2项,参与横向课题项目设计开发10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3.6万余元。在《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运筹学学报》、《系统理论方法应用》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22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篇。翟金刚副教授,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生导师,1999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最优化方法、智能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樊保强博士,2006年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排序论、计算复杂性、组合优化和供应链排序等方面的研究。孙少燕博士,2007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医学图像处理及相关优化算法的研究。 数理金融研究方向以数学、金融学、信息科学的高度交叉为背景,以数理金融为主要研究领域,重点研究金融信息风险管理、金融安全技术、金融投资优化设计、货币汇率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理论及应用。主持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课题1项,参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家统计局科研课题2项、省统计局科研课题3项,校基金4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9.5万余元。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在《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管理科学学报》、《运筹学学报》、《统计与决策》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6篇。本方向主要是以杨瑞成博士为带头人,由6名年轻硕士组成的研究队伍。杨瑞成副教授,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于北京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大连理工大学高科技研究院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及投资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科学计算研究方向的背景来自地下油藏运移与聚集、油田的深度开采、地下水污染、核废料的处理以及海水入浸问题,其数学模型均被描述为偏微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组。地层结构以及流体受力的复杂多样性,使得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非常困难。这类问题的数值求解,或者这些问题的数值模拟都涉及超大规模的数值计算。本研究方向主要寻求偏微分方程稳定、高效和高精度的数值方法。主持校基金项目2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6万余元。在《Numerical Methods for PDE》、《Impulsive Dynamic Systems and Appliations》、《Northeastern Journal of Mathematics》、《应用数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8篇,被国际SCI、EI收录8篇。本方向主要是以龙晓瀚博士为带头人,由4名年轻硕士组成的研究队伍。龙晓瀚副教授,2006年于山东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信息安全主要研究保护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的理论和方法,密码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钥密码,对称密码,信息认证和安全协议等。 主持校基金课题2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6万余元。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被国际SCI、EI、ISTP收录5篇。本方向主要是以高伟博士为带头人,由4名年轻硕士组成的研究队伍。高伟博士, 2006年于湖南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础数学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弱Hopf代数、矩阵理论、非线性泛函算子、一般拓扑学等领域的研究。近三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参与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主持校基金课题1项,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13.5万余元。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美国数学物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31篇,被国际SCI、EI、ISTP收录8篇。主编教材4部,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从事基础数学研究与教学的教授、博士有5人。赵玉松教授,主要从事解析函数论和非线性泛函算子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范永顺教授,学科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唐瑞娜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数学函数论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振光教授,全国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代数学的教学与研究。贾玲博士, 2006年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Hopf代数、弱Hopf代数的研究。程学汉博士,2006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矩阵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

苏步青的网络解释是:苏步青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他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苏步青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苏步青的网络解释是:苏步青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他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苏步青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注音是:ㄙㄨㄅㄨ_ㄑ一ㄥ。拼音是:sūbùqīng。结构是:苏(上下结构)步(上下结构)青(上下结构)。苏步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902-)数学家,教育家。浙江平阳人。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博士。历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发起人之一,现任该会名誉理事长,《数学年刊》主编。主要研究微分几何学,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和多种专著。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关于苏步青的诗词《偕苏步青教授登湖天一碧楼即兴》关于苏步青的成语樵苏失爨得步进步累块积苏步步登高平步青霄樵苏后爨累苏积块青云独步平步青云关于苏步青的词语樵苏后爨樵苏失爨平步青霄平步青云累块积苏累苏积块青云独步槁苏_醒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苏步青的详细信息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专业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拥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国高校论文发表数据

进入中国知网搜索即可。

h指数较传统单项计量指标可合理地评价发文机构的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h指数与发文总被引频次关联度最高,与被引篇数和篇均被引频次,其次与发文量的关联度最低。

选取浙江省内21所高校图书馆作为机构样本,统计分析各机构2003-2013年的发表论文数据,应用h指数法进行机构发文评价并分析h指数关联因素。

扩展资料:

发表论文的H指数注意事项:

1、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就是重复率,抄袭率,相似度。

2、建议用户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就是去除引用文献后的结果。

3、建议用户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就是去除和本人重复后的结果(值得说明的是如果没有发表过论文,那这个数值和总文字复制比是一致的)。

4、论文的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就是和本论文相似度最高的文章和本论文的重复率及文章名称。

5、全文对照和全文引文就是平常用来修改论文重复率时候使用的。全文标明引文即全文重复会标红,并且有引用文献列表,可以看到检测的全文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中国知网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

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

具体到计算机科学:

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

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

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2007.01.01-2017.2.28(十年)。

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

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

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

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

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

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

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

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南华大学排名163位。论文总数1552,引文总数11208,篇均引文数7.22,顶级论文数14,高被引论文数14。根据汤森路透2016年5月27日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数据更新节点为2016年5月26日,数据覆盖时间2006年1月1日-2016年2月29日)显示:本次上榜机构总数为5002,比2016年3月数据减少132所;中国高校(内地)上榜高校为181所,比2016年3月数据增长5所,其中天津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为新晋高校。

1、首先,在网站搜索里输入“中国知网”,找到官网并进入。

2、可以直接点击“主题”右边的小三角形,会弹出下拉对话框,可以从下面的内容找到一些期刊,但如果有明确需要查询的期刊,就需要从图3中查询更方便。

3、点击“出版物检索”,就会进入“期刊导航”页面。

4、有好几种方法查询期刊“刊名,主办单位,ISSN,CN",你可以根据这几种办法进行查询。

5、下面举个例子,用这个方法查下“教育研究与实验“。

6、可以查到这本期刊的信息,如影响因子,并且相近的期刊也会出来,可以借鉴参考。

中国高校发表ns论文总排行榜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您好,NS论文是Neural Style Transfer(神经风格转移)的简称。它是一种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将一张图片的风格转移到另一张图片上,从而让图片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更加细腻的纹理。NS论文通过分析两张图片的特征,然后将其中一张图片的特征转移到另一张图片上,从而达到转移风格的目的。NS论文可以用来让图片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更加细腻的纹理,从而让图片更加美观。

NS论文是指Neural Style(神经风格)论文,它是一种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它可以将一张图像的内容和另一张图像的风格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张新的图像。NS论文的目的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实现图像的风格迁移,从而让图像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和细节。NS论文的研究也可以用于图像分类,图像识别,图像处理等应用。

基于对ESI最新发布的高被引论文排名(当年度本学科全球被引用频率排名全球前1%的论文)显示,国内高校在这一排行榜中,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清华雄踞第一,复旦第四,中科大排名“吊打”国科大,国科大跌落五十名外。

第1名:清华大学

在这个排行榜中,清华的排名超过了北大列第一,北大第二,不过这次虽然两者仍然是冠亚军,但是差距有点大。比如,清华的第一作者冠名的高被引论文数达到了702篇,北大只有483篇。清华第一作者的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达到11.2万多次,北大只有7.5万多次,差别还挺大。

第4名:复旦大学

在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复旦大学的排名也非常靠前,位居第四名。其中,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6.9万多次。所有作者的被引用次数,复旦是14万多次。高被引论文篇数,复旦第一作者的有391篇,所有作者共有748篇。

第5名: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科院直属大学,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在这个排行榜中,中科大的表现非常抢眼和出色。在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排序中,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排序第五,被引次数是6万多次,所有作者被引次数为13.3万次。在高频次被引论文篇数中,第一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408篇,所有作者被引论文篇数为850篇。

第58名:国科大

如果说中科大是中科院的大儿子,那么国科大就是中科院的小儿子,一个是中字头,一个是国字头,但是这两者的排名差距实在太大了,国科大被中科大“伤”面子了。如果我们单论第一作者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中科大是第5名,国科大仅名列第58名,中科大第一作者被引频次是国科大的10倍。因此,中科大和国科大谁更出色,其实也可以从这个排行榜中看出一点差别。

总之,论文影响力是体现大学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以上大学论文影响力排名,其实也是大学学术实力的体现,可以作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

中国发表论文总数

这些国际顶尖学术期刊2017年共发表论文10803篇,其中中国论文699篇,占总数的6.5%,排在世界第4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72156篇,仍居第1位

目前我们是排在第2位的,我们的一些论文是非常不错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研究的东西是比较好的。

11.67万篇 9.8%详细知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1月27日在京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总数为11.67万篇,较2007年的94800篇增加了21900篇,占世界份额的9.8%,位列世界第二位。2008年SCI收录论文较多的20家科研机构均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科院化学所、长春应化所和上海生命科学院分列前三名。 在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论文中,2008年共收录中国论文8.94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2.53%,超过位列第二的美国5.4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国内机构产生的论文为8.5万篇,比2007年增长了12.3%,占世界总数的份额为21.5%,较上一年度提高了2.9个百分点,继续排名世界第一位。2008年EI收录论文较多的20家研究机构中有19家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科院金属所、化学所和长春应化所分列前三名。

2020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6.38万篇,比2019年增加19.8%,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60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4.78万篇。卓越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生物学。

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等4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与上年度相比,增加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说到期刊,很多同学还不知道如何发表期刊论文,期刊按等级分:普通、核心、C刊。目前,收费期刊未必就比免费期刊更好发表。有一些免费期刊会比收费期刊更好发表。投稿方式主要是电子邮箱或者是在线投稿。

不仅如此,我国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升至世界第2位。2020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15种,共发表论文2.5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1833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9年上升2位。

2020年,我国的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比2019年上升两位。我国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继续增长,进入世界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国际显示度进一步增强,中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85篇,涉及主题有: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例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英国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 索引序列
  • 中国高校论文发表总数
  • 高校数学论文发表总数
  • 中国高校论文发表数据
  • 中国高校发表ns论文总排行榜
  • 中国发表论文总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