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陶国泰发表论文

陶国泰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陶国泰发表论文

儿童孤独症也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与社会交往障碍或沟通障碍、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自闭症的病因:

1、遗传

会患上自闭症跟遗传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家里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家族当中的其他人患有自闭症,有可能将基因遗传给孩子。

2、环境

当孩子长期处在一个较为单调和孤单的环境当中时,就容易导致孩子不会与外界交流。生活当中没有任何人跟他交流和言语刺激,他的大脑不活跃,对外界也不会产生任何兴趣。

3、家庭

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学历较高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就容易出现问题,总是会拘束着孩子,做事情刻板,对孩子总是非常冷漠,会导致孩子没有感受过到父母的温暖,以至于变的不愿意与外界沟通。

4、免疫系统异常

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细胞数量就会减少,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导致人患上这种疾病。

5、脑器质性损害

当大脑受到伤害的时候容易造成神经系统不敏感,有可能出现自闭症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自1955年创刊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她既是我国神经精神科学事业发展的客观记录和里程碑;又是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领域中,传播科学信息,记录科研成果,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人才成长的高级专业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4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将更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1955~1966)解放前,神经精神科学事业未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专业机构很少。因此,从事本专业者寥若晨星,神经精神科学成了我国医学科学中薄弱的一环。建国后,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健康,神经精神科学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此期间有少量的神经精神科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随着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壮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急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于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创刊我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随后组成了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穆怀珠任专职编辑。经过全体编委和专职人员的积极筹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号于1955年3月13日问世,为季刊,每期80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暲题写了刊名。办刊方针是以神经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对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疾病知识,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防治方法、研究心得,要求医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初期编辑室设在中华医学会内北京东单三条胡同,1957年迁至北京东四西大街新建的中华医学会办公大楼,创刊初期,编委会议都是在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英魁和冯应琨教授的办公室内召开,参加者经常有许英魁、冯应琨、魏毓麟、赵葆洵、王芷沅、穆怀珠等。到60年代,则转到中华医学会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许英魁、冯应琨、黄克维、赵葆洵、王芷沅、谭铭勋、伍正谊、沈渔邨、许迪、陈学诗、王忠诚、张继志等。在50、60年代,在京编委会经常是在星期天或晚上召开。当时编委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陈学诗、张继志还经常来学会帮助加工稿件、撰写编者按语等。外地编委张沅昌、夏镇夷、陶国泰、于清汉等也很关心杂志工作,帮助组织稿件。1958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精神病人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由卫生、公安、民政三个部门组成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要把精神病人关闭或关锁在病房内。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地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成效显著,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苏州做得比较好。如上海成立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办起了多所精神病工疗站,使精神病的复发率下降了3/4以上。外出伤人毁物者也大大减少。这次会议的纪要及会后各地开展工作的经验介绍,该刊从1958年第4期起陆续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1959年起改为双月刊,第1期84页,以后每期68页。从1959年起开始刊登英文目录,从1959年第三期起刊登主要论著英文摘要。1960年6月4日根据上级通知,该刊与医学会办的所有期刊一起停刊,检查浮夸、泄密和“修正主义”问题,同时也有纸张困难等原因。至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后,经改选组成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增加11名年富力强的新编委。专职编辑仍由穆怀珠担任,1965年增加了陈秀华。经积极筹划于1963年5月25日复刊,为季刊,每期84页。并改由中华医学会出版。196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包括应用神经病理、生化、生理等实验研究方法,对神经病理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成就和进展。本刊从1964年第1期起改为104页,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有关脑血吸虫病的病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生理,颅内肿瘤快速显微诊断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转氨酶测定,不典型内因性精神病的生化代谢紊乱,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生物因素调查、生化代谢及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神经衰弱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论著。正当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及其专业刊物蓬勃发展之际,出现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本刊与几乎所有的期刊一样于同年9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停至1978年。从1955年创刊至1966年9月停刊,共刊出10卷、39期,刊登文章1366篇,平均每期35篇文章。从1955年至1960年每卷末期附有总目录,从1963年复刊改为文题索引。每期印数从4030册上升到7658册。本阶段特点:2.1 刊出内容以实用为主,较多地报道常见病的临床分析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尚少,科研设备有限,所以回顾性临床分析文稿较多,也很需要。过去我国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多引用外国的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常不尽符合。因此,陆续发表大量的临床分析文稿,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也为我国撰写有关教科书、参考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经常刊出“临床病理讨论”,对锻炼临床思维、准确诊断疾病、妥善地治疗护理大有帮助,因此,成为读者喜读乐看的栏目之一。2.2 在初期,译文和译文摘要(文摘)所占比例较大:在50年代,每期译文1~4篇,译文摘要1~14篇;译文和文摘多来自苏联,部分文摘来自英美。从1958年开始设“综述”栏,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予以综合报道。由于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基础很薄弱,5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多地引进外国的经验和成就来充实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2.3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较少。本阶段共刊出论著605篇,其中基础研究15篇(占2.5%),临床研究95篇(15.7%),该两类文章绝大多数在60年代前期刊出的。5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大体解剖学、病理学研究较多,而生化、生理学研究在60年代开始增多。2.4 神经外科论著较少:在50年代刊出很少,6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较少,在此阶段刊出的605篇论文中有关神经外科者仅44篇(占7.3%),其原因是我国神经外科起步较晚。本刊编委会对神经外科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经常优先刊出神经外科研究成果的文章。2.5 充分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资料:本刊编辑委员会十分重视学术会议的报道,认为学术会议是展示各地有关经验总结和科研成就的大课堂,是沟通信息、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切磋学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刊编委、编辑积极参与并组织稿件加以报道,使未参加学术会议的广大读者也从中受益。2.6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受当时政治影响,特别是1966年,本刊登了不少政治性文章,有时每期占一半版面。两次停刊(1960年和1966年)均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年停刊长达12年之久,对神经精神科学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此期间各地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很少,零星的成果只能刊登在文革后期复刊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专职编辑陈秀华先后参加上述两杂志的编辑工作。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在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下,激励我国广大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奋起追赶国际神经精神科学发展水平,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兴旺发达的繁荣局面。为迎接这一局面,1978年初卫生部同意上报经国家科委批准复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调出陈秀华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在京原编委冯应琨、黄克维、陈学诗、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沈渔邨、王忠诚、张继志等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编委会人选和复刊计划。复刊后的编委人选原则上是上届编委中身体状况较好者建议继续聘用,有的省缺少编委请当地医学会推荐人选,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聘任。组成以冯应琨为总编辑,伍正谊、王忠诚、张沅昌、黄克维、夏镇夷、陶国泰、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适逢当年7月4~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冯应琨、陈秀华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杂志筹备情况和提请审议的编委会工作条例草案、审稿原则草案和组稿计划。会上讨论热烈,各地编委表示将努力为杂志组审有关稿件。随后,在同年9月5日杂志正式复刊,仍为季刊,每期64页,并开始在论文参考文献前刊登论文英文摘要。从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每期64页。1988年起论文英文摘要改在每期后部集中刊登并取消论文英文目次。1993年起则将论文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下,并恢复论文英文目次。本刊从1980年起被纳入美国的《医学索引》,亦被纳入我国《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编辑室专职人员由1名编辑增加到3名编辑,1名编辑干事。复刊后,本刊除针对当前防病治病的需要,组织相应稿件外,特别注意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1984年4月10日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后,该刊不再刊登神经外科稿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领导下,进行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1986年5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组成以陈学诗为总编辑,夏镇夷、周孝达、陶国泰、史玉泉、谭铭勋、沈渔邨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调整了1/3编委,遴选50岁左右、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取代身体不好的65岁以上的老编委,并保留部分身体尚好的老编委作咨询编委。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由陈学诗总编辑介绍编委会改选经过,陈秀华汇报了本刊1978~1986年工作报告以及编委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稿办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通过。并围绕如何办好杂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把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办刊物的呼声较高。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从1986年开辟了“精防动向”栏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外神经精神科发展状况。为了加强思想导向,开辟了“人物述林”栏目,介绍老一辈神经精神科专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刻苦钻研、治学育人的业绩。1991年初进行第五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于1991年4月组成了以陈学诗为总编辑,沈渔邨、郭玉璞、姜佐宁、江德华、张明园、陆雪芬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1991年5月在吉林市召开《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陈学诗总编辑报告编委会改选经过和1986~1990年杂志工作总结。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杂志压稿时间长和脱期问题;部分编委再次提出本刊应分办神经科和精神科两本杂志的建议。由于本学科专业的杂志在各地相继创办,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20余种,同时这期间,纸张、印刷、邮局发行费用不断涨价,本刊每期的定价从1986年开始突破了多年的每册0.50元,逐渐上涨,以致发行量逐年下降。从1980~1993年每年平均每期印数为22294、20066、19297、19617、20445、18193、17876、17330、13569、13593、13485、13270册。到1988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经济状况陷于低谷,于1988年7月1日起停付作者稿费1年,9月1日起收取稿件处理费(1991年1月1日起对中华医学会会员停收稿件处理费)及发表费。自1991年开始封面加印中华医学会会徽。根据出版署的规定,从1993年第2期起停用傅连暲会长题写的繁体字刊名,改为简体字刊名。从1978年复刊到1994年底共刊出17卷,90期,刊登文章3106篇,平均每期34.5篇。本阶段特点:2.1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增多:自本刊1978年到1994年底,发表的论著共1379篇,其中基础研究82篇(5.9%),临床研究541篇(39.2%)。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占的百分比为50~60年代(基础研究2.5%、临床研究15.7%)的1倍多。这是可喜的改变,是这些年来各单位加强科研工作、推行研究生制度的结果。基础研究论文对我国医学科学有促进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有利于基层专业人才的成长,促进神经科和精神科防治工作的开展。2.2 神经外科论文迅速增多:这阶段神经外科发展迅速,从1978年复刊至1984年底,共刊出论著472篇,其中神经外科162篇,占34.3%,与50年代神经外科仅占1.7%(5/292)、60年代占12.5%(39/313)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明我国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已能用手术方法根治或明显改善多种颅脑、神经疾病,同时也表明已有可能创刊神经外科专业杂志。2.3 重点号和专辑增多:重点号和专辑的专题是编委会根据来稿和有计划地组稿,尤其是结合专题座谈会和有关学术会议组编的。本阶段刊登45个重点号和13个专辑,两者共58个,平均每年3~4个。这是由于自1978~199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成立14个专业学组,专业学组均举办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加上本刊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总计有29个(不包括本刊编辑部未参加的会议),其中神经科19个,精神科10个。本刊除了报道这些学术会议水平较高的论文外,多数专业学术会议和专题座谈会都写了富有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等。这些纪要和方案标准(详见附表)较充分地反映了会议各种内容和各种见解,并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颇受读者欢迎。2.4 增辟栏目,活跃版面:本刊原有栏目有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学术动态、书讯,本阶段增辟了学术讨论、技术改革、国际学术交流、精防动向、读者*作者*编者、人物述林等,以充实内容,活跃版面。2.5 加强编辑规范化:从1986年起,加强编辑规范化工作,严格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加强对图表、统计学符号、参考文献、名词术语及版面设计等的规范化,贯彻各种有关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 3.1 该刊创刊40年来,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不懈地工作,因而不论在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育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兹简要分述于下。3.2 普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神经精神专业队伍很小,随着各地专业医疗防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专业人员迅速增多,但多系从内科队伍分流出来,专业知识不足,且有关专业参考书缺乏,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创刊后,特别注意针对这些需要进行组稿,除了通过论著介绍我国各地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外,用较多的篇幅以译文、文摘形式,继之采用文献综述形式及时介绍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起到没有围墙的全国专业性继续教育大学的作用。3.3 促进各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工作:为了统一各种神经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和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14个专业学组和本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都十分注意分别就有关疾病制定“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定标准”,本刊均及时在有关重点号、专辑中予以报道,以便各医疗防治单位推行应用。对于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3.4 反映我国神经精神学科的新成就,推动学科发展: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肩负着反映我国这一专业的先进水平的重任。建国后,我国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意气风发,越来越多地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大量投寄本刊,本刊总是力争及时地严密审查后择优刊出,尤其是1980年召开了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后,研究报告迅猛涌现,多种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测、核素造影、红外热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神经化学、精神药物药代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各种实验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组织移植,如垂体移植、胎脑组织移植、肾上腺组织脑内移植等;各种常见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流动病学调查报告等;众多的新成就的报道传播,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前进。3.5 促进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锻炼:本刊创刊不久就设立了“临床病理讨论”栏,先后刊出了59篇。由于其内容与读者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可以启发读者从临床难题中独立思考,有力地进行诊断思维锻炼。 4.1 该刊创刊40年来,编委会和编辑部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侧重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做出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4.2 充分发挥编辑委员和审稿人的作用,做好审稿和组稿工作:本刊的编辑委员和审稿人大都是我国神经科和精神科界有名望的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是本学科各地的带头人,在审稿和组稿工作中能够严格筛选把关,提供恰当有力的组稿线索,促证了杂志质量。特别是在创刊初期,老一辈编委曾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为本刊审阅和修改稿件,经常星期日或夜晚参加在京编委会,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按时出席,认真讨论每一篇文稿。继续充分发挥这样一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权威的专业编审队伍的作用,是搞好杂志的根本保证。4.3 充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本刊始终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总体设计与导向,使广大专业人员获得新知识,扩大其眼界,提高其医疗水平和科研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神经精神科事业的发展。4.4 充分报道学术会议的内容,扩大其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后来的14个学组,早年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后期每年总要召开2~3个专科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讨论会。并就有关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专业学术讨论会是针对本专业中各有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除公开征文外,根据主要议题特邀专题报告和综述报告,这些会议结束之前,会议领导小组总要根据报告的论文和广泛讨论的情况以及与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意见,认真总结,指出主要的收获、学术争鸣情况,取得一致认识的意见和尚有不同认识的几种意见,以及今后应努力探索的课题等,委托一位主持人向大会作总结报告。本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会议的效益,除了选登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外,组织有关专家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求不要套话、空话,要求在会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把会议的重点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纪要应达到使未参加会议的读者读后感到象参加会议一样真正有所收获。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重要论文、会议纪要、综述,加上述评,形成一个重点号或专辑,以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内容,获得效益。4.5 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和重点号:举办专题座谈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稿形式。选题是由编委会制定下年度编辑计划时确定的。选择当前急待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各有关分题的中心发言人、特邀综述报告人以及拟约请参加讨论的专家或单位名单。对于一些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可邀请多学科专家参加讨论。座谈会一般以50~100人的规模最好,讨论范围明确,人数少,但均是专家,便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争论,达到讨论深入。会后将座谈内容整理,写成充分反映会议内容的纪要刊出,可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选登一些有关研究报告和综述,约请对该专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一二篇指导性述评,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指出方向,集中刊出这些文章,就可形成一个很受欢迎的重点号。4.6 加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联系:本刊1992年、1993年两次在杂志上刊出启事征求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有不少读者和作者就本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希望。这些意见很定贵,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策,并认真改进、落实,对杂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好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除不定期公开征求读者意见外,还要通过编委、座谈会多方收集读者的要求、希望、批评、建议,及时改进杂志工作。4.61 由于作者、读者、编辑的密切配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1978年复刊后,认真抓好编辑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杂志社主管社长、总编辑、编江部主任对每期稿件认真核查及签发。刊出稿件质量是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本刊发表的1379篇论文,有101篇获国家、部、全军科技奖,58篇获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科技奖,31篇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共有190篇获奖,获奖率达13.8%,我们衷心感谢全国广大作者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的大力支持。4.7 处理好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关系:创刊以来,该刊在处理两个学科的稿件上是基本协调的,基本按1∶1的比例编辑的,1990年一度出现的精神科稿偏少的现象已得到纠正。尽管如此,由于近几年来神经科和精神科事业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县级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两科均有上万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来稿逐年有较多的增长,稿件积压日趋严重,虽曾采用增加页数、出版增刊、部分论著改为论著摘要等措施加以缓解,仍存在压稿时间较长现象,今后将更进一步加强这些努力,力争1年内刊出率达到70%,消灭来稿2年登不出的现象。鉴于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分成两个学会,分别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将本刊分成《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精神科杂志》已提上了议程,可望在1996年得到实现。

1、遗传

从家族和挛生子的研究中,发现自闭症人士的挛生兄弟姊妹大约有10%至20%可能有轻微的自闭倾向。

2、受疾病感染

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或风疹,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而导致自闭症,此外,新陈代谢疾病亦会造成脑细胞功能失调,影响脑神经传递信息的功能,因而造成自闭症,

还有,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婴儿大脑发育不全,早产,难产,新生儿脑部受伤,以及在婴儿期患上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都可能会增加罹患自闭症的机会。

扩展资料

主要表现

1、社会交流障碍

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闭症

研究表明,90%以上的自闭症都跟遗传有关,是因为胚胎发育时遭受创伤刺激,导致染色体和基因发生改变,男孩比女孩发病率高,城市的发生率比农村高。工作繁忙压力大的白领妈妈,怀孕期间要应对工作、人际交往等压力更容易生下自闭症患儿。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儿三大核心症状,30%~ 50%的自闭症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的情况,如不及时干预治疗,超过一半的孩子将终身无法离开父母的照料。

孤独症治疗原则:

①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②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患儿本人、儿童保健医生、患儿父母及老师、心理医生和社会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形成综合治疗团队。

③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两者相互促进的综合化治疗培训方案。

④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和系统化。根据患儿病情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⑤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他疾病。

⑥坚持治疗,持之以恒。

陶国泰首次发表论文

我儿子在深圳儿童医院测评智商157不知道他们怎么测试得出结果.不过我儿子今年4岁半能认识汉字1500左右记忆力非常好,平时都是玩他自己东西脑子都是想他事情特别专注,有时玩一个东西可以持续1个小时不叫他还想继续玩,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特别强。交流方面的确跟其他小孩不一样,问他什么才跟回答说什么,但是经过遇到不懂问题会问这个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啊!好奇心强 并不是。高智商的人,他们的思想。已经与普通的人不在同一个境界上。 举个例子。就比如大人跟小孩儿一样。当然只会逗小孩儿玩儿。或者给他们讲故事。他们有事情的时候是不会跟小孩子商量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前遇到过一个小孩儿。12岁,他的课外读物是四大名著。或者各种小说。他们老师说他不愿意跟同学们交流。经常都是一个人。可是他跟我玩的挺好的。后来我就问他,你的性格挺好的,为什么不爱跟同学们交流?他跟我说和小孩儿有啥说的。我一听。你不也是个小孩儿吗?或许他的思想已经很前位了,跟同级别的小孩儿。不在一个频道上。 高智商的人或许也这样吧。他们并不是很孤独。只是没有遇到。能聊得来的人。 以前听到一句话。说强者的路都是孤独的。或者就是这个道理吧。他们很孤独。是因为没有找到可以同行的人。 高智商人群 更容易焦虑、抑郁、自闭? 在不少人眼中,聪明人的生命轨迹总是光彩夺目的,比方说,在标准智商测试中表现良好的人,往往在课堂上和工作中都表现得更好。可是不久前,却有一个对于高智商人群的坏消息——据克里蒙特学院联盟培泽学院的科学家发表于心理学期刊的研究成果显示,高智商人群罹患焦虑、抑郁、自闭等症状的比例要高于普通大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量高智商人群样本,发现在这群人里面,抑郁症、躁郁症、社交焦虑和强迫症,以及缺陷性多动症和自闭症等等非常普遍,这还仅仅是心理上的;在生理上,高智商人群则受到环境过敏、哮喘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威胁。而且,智商越高,这种心理或者生理的障碍越严重。 “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这是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的一句名言。过去的研究曾指出,天才与疯狂的关联性,大多是由一个名为“DARPP-32”的特定基因所引起。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一生都在与精神分裂症对抗。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和普通人群相比,“聪明人”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方面。超高智商人群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表现出“过度亢奋”的症状,使身体机能承受超出常人的压力。 专家观点 天才有个过度亢奋大脑或身体 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 在匹兹学院研究者的这次最新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过亢大脑/过亢身体”理论,来解释他们这次的实验发现。这个理论认为,超高智商除了众所周知的这些优势之外,还跟心理和生理的“过度亢奋”有紧密的关联。关于这个特殊的词汇,不少人都会感觉好奇,究竟“过度亢奋”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与我们所认识的“亢奋”是同一个意思吗? 就此话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黄健老师。“按照研究者的观点,过度亢奋应该是指——应对特定的生活事件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程度要显著比正常人强烈。在心理学领域,更多学者会用‘过度应激敏感性’这个概念,来描述这种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黄健告诉记者,这个概念的具体表现相对比较典型,例如具有过度应激敏感性的人群对于稍微嘈杂的声音,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生理反应以及伴随的心理不适。 波兰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具有“过度兴奋”特点的人群常常会对环境威胁或伤害有非常强烈的反应。比如,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可能会过分分析老板的批评,这可能会引发身体的压力反应,并使人更加焦虑。研究者认为,像这种“恶性循环”的相互作用,在高智商人群中更为常见,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画家梵高以及作家杰克·凯鲁亚克都被认作是天才,但他们都展现出自我伤害的行为。 怪咖的“秘密”: 身边所有“谢耳朵” 都是低情商吗? 看过《生活大爆炸》的人都知道,谢耳朵是一个典型的怪咖,智商爆棚的他总会为了某些小事喋喋不休,不但神经质,而且高傲又孤僻。虽然不是每个智商高的人都是低情商,很多人都会有同一个感觉,就是发现身边的“聪明人”比较难相处,或许因为他们的性格实在“太古怪”。 事实上,根据 历史 记录显示,在过去确实有不少天才科学家或艺术家都属于“怪咖”的范畴,因此有研究者曾提出“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的结论,认为与 社会 智能相关联的脑区,和其他智能是不同的。 “首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这个观点只是基于 历史 上的少量样本的直观检验,并不一定准确。”黄健博士说,其次,如果一定说高智商的人可能难相处,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上述匹兹学院的研究发现高智商人群具有较高的应激敏感性,他们对于事件会比正常人更加敏感。因此这个群体,或许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他人存在一定的矛盾,从而表现出较难交往的现象。 天才科学家牛顿的一生是天才与战斗的一生,然而不善交际的他,人生却充满了孤独。黄健博士告诉记者,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 社会 现象,还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高智商人群解决问题能力会更强,因此也会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所以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智商高的人都是低情商且难相处”。 话题延伸 “高”智商 一定“低” 健康 吗? 你知道吗,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晶体智力与人的后天学习、 社会 环境有关;而流体智力,则与人的天赋有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生高智商。虽然说,凭借有限的研究,目前暂时还不能完全证明高智商是心理疾病的高危因素,但高智商和心理疾病之间确实存在某些关联机制。那么作为“高智商人群”,应该如何调节自己,才能既拥有发达的认知能力,又拥有 健康 的心理状态呢? 在研究领域放眼望去,并非所有的“消息”都对聪明人“不利”。有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就发现,高智商孩子长大后更 健康 、寿命更长;还一项新研究发现,快速反应时间与降低早期死亡风险和高智商有关;同时也有其他证据表明,智商可能是好的基因和中枢神经系统效率的指标。 无论如何,关于智商和 健康 之间关联的研究,任何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发现都是非常好的。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最终会影响关于心理和身体 健康 的看法。如果“过度兴奋”是造成“智商- 健康 ”关系机制的正确缘由,那么遏制这些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帮助人们过上更幸福,更 健康 的生活。 不是 问题反过来也可以问“孤独的自闭症患者都是高智商人群吗?”有点心酸和无奈,自闭症患者大部分不仅不是天才,智商还远在正常人之下。 如果看过汤姆·克鲁斯主演的《雨人》,或许会觉得虽然自闭症患者的日常表现有些奇怪,但他们是天才。诚然,自闭症患者中的确存在天才,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发现力的三大规律的牛顿;集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于一身的达·芬奇等等均是自闭症患者,但他们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为什么普通人会有自闭症患者是天才的错觉?因为往往只有天才才更有可能被世界看见。 典型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有着明显的区别,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智力发育正常甚至超常、但和正常人进行日常交流仍然较为困难。更为重要的是阿斯伯格综合征人群占比不到10%,学者症候群患者更是寥若晨星,媒体出于流量的目的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对自闭症的报道产生了偏颇,导致映入公众眼帘的往往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和学者症候群患者。这类人群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对某些领域极感兴趣,有异于常人的才能和禀赋,由此部分公众在媒体的误导下将自闭症与天才画上等号,对自闭症的本质认识不清晰,这种错误观念混淆公众视听。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你会发现另一种的自闭症患者的生活。文章饰演的“大福”,其现实版的原型是弢弢,弢弢的母亲是田惠萍,她是北京市星星雨孤独症教育研究所的创建人。‍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孤独症谱系(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中的一种,主 要表现为持久性的 社会 交流交往障碍与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 目前国内的自闭症发生率调查呈现地域范围小、覆盖面窄、专门性差的特点。 如2007年北京市残联用抽样调查测算出北京市儿童的自闭症发生率为0.09%,2012年深圳市仅仅对深圳市18-24个月的婴儿进行的抽查。美国自闭症和发展障碍控制网络通过调查美国于2006年出生,2014年为8岁的人得出自闭症患病率为16.8‰,并表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自闭症患病率1%~2%。以1%~2%的发生率估计,我国的自闭症人数为1395~2790万人。1908年,自闭症的概念被提出,但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步履缓慢。1963年,我国学者纪明等人翻译的英国W.Mayer-Gross、Eliot Slate、Martin Roth的教科书《临床精神病学》出版,这是我国研究自闭症的伊始。1982年,陶国泰发表论文《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自闭症问题逐渐进入我国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公众关注的视野。儿童自闭症问题流和媒体流汇合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社会 关注和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自闭症”这个名词,但鲜有人知道自闭症到底是什么疾病,有的人甚至分不清自闭症和抑郁症,有的人认为自闭症就是天才,也有人把我们日常中说的“我自闭了”等同于自闭症。 自闭症目前病因并不明确,其变异基因多达三百至五百种,千变万化的基因组合共同表现出一类残疾特征,这种异质性让医学领域难以找到疾病的生物学根源,无法进行病因学诊断,只能根据儿童的行为特征判断其是否有自闭症倾向。 但明确的是自闭症不是后天疾病,不是心理疾病,不是家庭缺乏关爱,而是先天性的。 就像是盖一栋楼,一开始的设计图就是有问题的,盖出来的楼注定要崩塌。自闭症患者天生就有广泛性的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何谓“广泛性的发展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无口语、会话能力缺陷、特殊用语、内在语言、非口语表达障碍、同僚互动困难、分享 情感 困难、缺乏互惠行为、狭隘的兴趣、固执行为、重复身体动作、只注重事物细节。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位自闭症患者兼具以上所有障碍,有的自闭症患者可能会说话,但是有固执行为,有的自闭症患者分享 情感 困难,但不会重复身体动作。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自闭症患者。故尽管经过这些年的宣传,普通人要辨认或者了解自闭症患者,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智商高的人,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人云亦云,看待事物的心态也比人高一筹,有时候会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对话。和孤独无关,只是内涵丰富些罢了。更不是自闭症了。 更容易 首先自闭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社交障碍、沟通能力、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 社会 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而且,80%的自闭症人士的智商因为自闭症影响而低于常人。 不可否认,部分自闭症人群因为他们刻板的兴趣,从某一方面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智商,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就是,自闭症人群并没有比正常人群更高的智商。 很遗憾,就目前我国的宣传,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认为自闭症仅仅是内向,不愿意说话,喜欢独处。而且好多年轻的家长相信了所谓的贵人语迟,耽误了孩子的康复与干预。 那么在这里,希望大家多学习自闭症知识,在 社会 上也为自闭症人士提供帮助以及宽容。 不是的。这个没有绝对!孤独症是一种发展认知障碍 不一定,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 不是

儿童孤独症也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与社会交往障碍或沟通障碍、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的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

自闭症的病因:

1、遗传

会患上自闭症跟遗传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家里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家族当中的其他人患有自闭症,有可能将基因遗传给孩子。

2、环境

当孩子长期处在一个较为单调和孤单的环境当中时,就容易导致孩子不会与外界交流。生活当中没有任何人跟他交流和言语刺激,他的大脑不活跃,对外界也不会产生任何兴趣。

3、家庭

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学历较高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就容易出现问题,总是会拘束着孩子,做事情刻板,对孩子总是非常冷漠,会导致孩子没有感受过到父母的温暖,以至于变的不愿意与外界沟通。

4、免疫系统异常

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细胞数量就会减少,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导致人患上这种疾病。

5、脑器质性损害

当大脑受到伤害的时候容易造成神经系统不敏感,有可能出现自闭症

第一部分 了解孤独症1、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 社会 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 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2、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 是的。孤独症的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 S D),孤独症和自闭症是英文Autism的两种译名。 "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内地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使用汉语的国家所使用。 3、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孤独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问题,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4、孤独症属于哪类残疾? 2006年起,我国将孤独症归类为精神残疾。 5、国际和国内首次诊断孤独症是什么时候?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儿童精神科医生 Leo K a n n er 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孤独症的论文。 里面列举了 11 个孩子的病例,并首次提出了孤独症的概念。 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4例孤独症患儿,此后引起国内关注。 6、孤独症的患病率是多少?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62/10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 从各国报告的情况来看,孤独症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据。7、孤独症的发病有性别差异吗? 孤独症的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一般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6/1。 8、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 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 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9、孤独症是由于父母不称职造成的吗? 不是。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 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理论",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 这种说法已经被科学和事实推翻,研究证实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10、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吗? 不是。研究发现,孤独症是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有的起初表现与普通儿童无异,但功能逐渐倒退产生孤独症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虽然科学与及时的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 11、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出生时诊断出患有孤独症? 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 (2)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孤独症忽略了。 (3)孤独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4)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孤独症症状才显现出来。 (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 (6)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孤独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轻微的小年龄的孤独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孤独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12、如果第一胎是孤独症,第二胎有没有可能还是孤独症? 如果没有明确的基因检查,生第二胎确实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90%以上有孤独症孩子的家庭,也能生下正常 健康 的孩子;如果第二胎生女孩,患病的危险性更低;从世界各国的案例来看,连续两胎生孤独症孩子的例子很少。 13、孤独症症状一般出现在什么时期? 根据卫生计生委于2010年7月23日颁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 其中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出现孤独症的症状,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出现了倒退,并开始出现孤独症症状。14、孤独症会误诊吗? 因为孤独症的诊断是基于行为症状学指标,所以误诊难以避免。如果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误诊一般不会出现。 最可能出现的误诊会出现在某些情况非常轻的孩子身上,他们的症状有可能被医生忽略了。 另外,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经过系统的训练他们的情况会有明显的改善。 也就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人或者家长会觉得孩子被误诊了,其实是由于孩子的整个状态恢复得较为理想。15、孤独症主要有哪些表现? (1)社交发展方面 ◆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 ◆与人接触时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2)沟通方面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等。 (3)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 ◆兴趣狭隘,会非常专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对特定物品特别感兴趣; ◆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为等。16、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表现都一样的吗? 孤独症儿童的表现每个人都不同。智力方面,从智商不足40到高于120的天才智商。 语言方面,从毫无语言到机械仿说、雄辩甚至诡辩;社交兴趣方面,从对人毫无兴趣到对人感兴趣到烦死人家。 兴趣行为方面,从瓶子盖到天文,从砖头瓦块到地图、交通路线,从广告到 历史 传记,从不识数到常人不能企及的推算万年历、开平方以及数字演算,从不识字到过目不忘的识记天才。 除了孤独症孩子特有的交流和社交的特异性表现外,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相同。 17、孤独症儿童不会说话吗? 孤独症儿童"会"说话,但普遍缺乏语言沟通能力。 现有数据表明,大约25%的孤独症儿童没有口语语言或仅有有限的口语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康复训练后,随着 社会 交往功能的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可以逐渐发展。18、孤独症儿童智力有问题吗?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9年的调查,大约46%的孤独症儿童拥有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以上的智商。 虽然目前尚无灵敏可靠的测试孤独症儿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数也仅代表一个估测。 不过这个结果可以说明部分孤独症儿童拥有与普通人群一样或更高的智商。也有研究报道60%的孤独症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 19、孤独症患者会有攻击行为吗? 孤独症患者一般不会有意攻击别人,只是由于其沟通和表达障碍,有时会用异于常人的方式与人"沟通",或人们不理解其需求和意愿的时候,会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孤独症患者全无"害人"之心,不会算计人,缺乏反抗行为,被认为是最真实的人。 20、孤独症儿童都特别聪明吗? 孤独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大部分没有特殊能力表现,只有小部分表现出"孤岛智慧",在绘画、乐器、音乐、色彩、计算、机械记忆、方位辨别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如果加以合理引导与培养转化,这些能力对其职业开发会有积极意义。21、孤独症儿童感觉方面有问题吗? 研究显示,56-9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所以大部分会有感觉方面的问题。 如,听知觉敏感:喜爱某些声音,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触觉异常:不喜欢拥抱或触摸;痛觉异常:多不怕痛;视觉异常:对特别图像的喜好或厌恶、喜欢斜视、倒视;本体觉异常:喜欢坐车、怕坐电梯、喜旋转。 22、孤独症儿童运动方面有问题吗? 部分孤独症儿童在运动功能方面也存在着过敏或低敏的表现,比如不喜欢粗糙的地面,容易晕车、晕船,不喜欢被推,行动时总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 还有些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活动状态等。 23、孤独症会合并其他疾病吗? 超过70%的孤独症患者会有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其他病症(共病)。 常见的是精神障碍、感知觉异常、胃肠道问题、注意力障碍、智力障碍、癫痫、免疫失衡、焦虑抑郁等。 这些病症对孤独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效果以及预后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24、孤独症有药可治吗? 由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 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手段,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抗精神病类、抗抑郁类和治疗多动类的药物对治疗相关症状会有帮助。 25、在公共场合应当怎样帮助孤独症儿童? 作为陌生人,看到孤独症儿童时,根据情况可以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他们主动和你打招呼,我们可以点头微笑做出回应。 如果他们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可以忽视,不要给家长乱出主意,有时候忽视也是一种包容和接受。26、"世界孤独症日"是怎么回事? 世界孤独症日全称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旨在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孤独症患者的关注。 每年4月2日,联合国会发布孤独症日宣传主题,联合国秘书长会发表讲话,世界各地也会进行各种宣传倡导活动。北京星希望儿童孤独症治疗康复专业机构

1943年陶国泰发表论文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自1955年创刊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她既是我国神经精神科学事业发展的客观记录和里程碑;又是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领域中,传播科学信息,记录科研成果,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人才成长的高级专业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4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将更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1955~1966)解放前,神经精神科学事业未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专业机构很少。因此,从事本专业者寥若晨星,神经精神科学成了我国医学科学中薄弱的一环。建国后,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健康,神经精神科学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此期间有少量的神经精神科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随着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壮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急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于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创刊我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随后组成了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穆怀珠任专职编辑。经过全体编委和专职人员的积极筹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号于1955年3月13日问世,为季刊,每期80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暲题写了刊名。办刊方针是以神经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对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疾病知识,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防治方法、研究心得,要求医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初期编辑室设在中华医学会内北京东单三条胡同,1957年迁至北京东四西大街新建的中华医学会办公大楼,创刊初期,编委会议都是在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英魁和冯应琨教授的办公室内召开,参加者经常有许英魁、冯应琨、魏毓麟、赵葆洵、王芷沅、穆怀珠等。到60年代,则转到中华医学会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许英魁、冯应琨、黄克维、赵葆洵、王芷沅、谭铭勋、伍正谊、沈渔邨、许迪、陈学诗、王忠诚、张继志等。在50、60年代,在京编委会经常是在星期天或晚上召开。当时编委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陈学诗、张继志还经常来学会帮助加工稿件、撰写编者按语等。外地编委张沅昌、夏镇夷、陶国泰、于清汉等也很关心杂志工作,帮助组织稿件。1958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精神病人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由卫生、公安、民政三个部门组成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要把精神病人关闭或关锁在病房内。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地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成效显著,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苏州做得比较好。如上海成立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办起了多所精神病工疗站,使精神病的复发率下降了3/4以上。外出伤人毁物者也大大减少。这次会议的纪要及会后各地开展工作的经验介绍,该刊从1958年第4期起陆续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1959年起改为双月刊,第1期84页,以后每期68页。从1959年起开始刊登英文目录,从1959年第三期起刊登主要论著英文摘要。1960年6月4日根据上级通知,该刊与医学会办的所有期刊一起停刊,检查浮夸、泄密和“修正主义”问题,同时也有纸张困难等原因。至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后,经改选组成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增加11名年富力强的新编委。专职编辑仍由穆怀珠担任,1965年增加了陈秀华。经积极筹划于1963年5月25日复刊,为季刊,每期84页。并改由中华医学会出版。196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包括应用神经病理、生化、生理等实验研究方法,对神经病理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成就和进展。本刊从1964年第1期起改为104页,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有关脑血吸虫病的病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生理,颅内肿瘤快速显微诊断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转氨酶测定,不典型内因性精神病的生化代谢紊乱,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生物因素调查、生化代谢及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神经衰弱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论著。正当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及其专业刊物蓬勃发展之际,出现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本刊与几乎所有的期刊一样于同年9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停至1978年。从1955年创刊至1966年9月停刊,共刊出10卷、39期,刊登文章1366篇,平均每期35篇文章。从1955年至1960年每卷末期附有总目录,从1963年复刊改为文题索引。每期印数从4030册上升到7658册。本阶段特点:2.1 刊出内容以实用为主,较多地报道常见病的临床分析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尚少,科研设备有限,所以回顾性临床分析文稿较多,也很需要。过去我国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多引用外国的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常不尽符合。因此,陆续发表大量的临床分析文稿,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也为我国撰写有关教科书、参考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经常刊出“临床病理讨论”,对锻炼临床思维、准确诊断疾病、妥善地治疗护理大有帮助,因此,成为读者喜读乐看的栏目之一。2.2 在初期,译文和译文摘要(文摘)所占比例较大:在50年代,每期译文1~4篇,译文摘要1~14篇;译文和文摘多来自苏联,部分文摘来自英美。从1958年开始设“综述”栏,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予以综合报道。由于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基础很薄弱,5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多地引进外国的经验和成就来充实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2.3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较少。本阶段共刊出论著605篇,其中基础研究15篇(占2.5%),临床研究95篇(15.7%),该两类文章绝大多数在60年代前期刊出的。5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大体解剖学、病理学研究较多,而生化、生理学研究在60年代开始增多。2.4 神经外科论著较少:在50年代刊出很少,6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较少,在此阶段刊出的605篇论文中有关神经外科者仅44篇(占7.3%),其原因是我国神经外科起步较晚。本刊编委会对神经外科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经常优先刊出神经外科研究成果的文章。2.5 充分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资料:本刊编辑委员会十分重视学术会议的报道,认为学术会议是展示各地有关经验总结和科研成就的大课堂,是沟通信息、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切磋学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刊编委、编辑积极参与并组织稿件加以报道,使未参加学术会议的广大读者也从中受益。2.6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受当时政治影响,特别是1966年,本刊登了不少政治性文章,有时每期占一半版面。两次停刊(1960年和1966年)均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年停刊长达12年之久,对神经精神科学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此期间各地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很少,零星的成果只能刊登在文革后期复刊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专职编辑陈秀华先后参加上述两杂志的编辑工作。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在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下,激励我国广大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奋起追赶国际神经精神科学发展水平,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兴旺发达的繁荣局面。为迎接这一局面,1978年初卫生部同意上报经国家科委批准复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调出陈秀华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在京原编委冯应琨、黄克维、陈学诗、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沈渔邨、王忠诚、张继志等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编委会人选和复刊计划。复刊后的编委人选原则上是上届编委中身体状况较好者建议继续聘用,有的省缺少编委请当地医学会推荐人选,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聘任。组成以冯应琨为总编辑,伍正谊、王忠诚、张沅昌、黄克维、夏镇夷、陶国泰、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适逢当年7月4~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冯应琨、陈秀华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杂志筹备情况和提请审议的编委会工作条例草案、审稿原则草案和组稿计划。会上讨论热烈,各地编委表示将努力为杂志组审有关稿件。随后,在同年9月5日杂志正式复刊,仍为季刊,每期64页,并开始在论文参考文献前刊登论文英文摘要。从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每期64页。1988年起论文英文摘要改在每期后部集中刊登并取消论文英文目次。1993年起则将论文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下,并恢复论文英文目次。本刊从1980年起被纳入美国的《医学索引》,亦被纳入我国《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编辑室专职人员由1名编辑增加到3名编辑,1名编辑干事。复刊后,本刊除针对当前防病治病的需要,组织相应稿件外,特别注意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1984年4月10日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后,该刊不再刊登神经外科稿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领导下,进行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1986年5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组成以陈学诗为总编辑,夏镇夷、周孝达、陶国泰、史玉泉、谭铭勋、沈渔邨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调整了1/3编委,遴选50岁左右、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取代身体不好的65岁以上的老编委,并保留部分身体尚好的老编委作咨询编委。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由陈学诗总编辑介绍编委会改选经过,陈秀华汇报了本刊1978~1986年工作报告以及编委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稿办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通过。并围绕如何办好杂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把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办刊物的呼声较高。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从1986年开辟了“精防动向”栏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外神经精神科发展状况。为了加强思想导向,开辟了“人物述林”栏目,介绍老一辈神经精神科专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刻苦钻研、治学育人的业绩。1991年初进行第五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于1991年4月组成了以陈学诗为总编辑,沈渔邨、郭玉璞、姜佐宁、江德华、张明园、陆雪芬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1991年5月在吉林市召开《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陈学诗总编辑报告编委会改选经过和1986~1990年杂志工作总结。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杂志压稿时间长和脱期问题;部分编委再次提出本刊应分办神经科和精神科两本杂志的建议。由于本学科专业的杂志在各地相继创办,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20余种,同时这期间,纸张、印刷、邮局发行费用不断涨价,本刊每期的定价从1986年开始突破了多年的每册0.50元,逐渐上涨,以致发行量逐年下降。从1980~1993年每年平均每期印数为22294、20066、19297、19617、20445、18193、17876、17330、13569、13593、13485、13270册。到1988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经济状况陷于低谷,于1988年7月1日起停付作者稿费1年,9月1日起收取稿件处理费(1991年1月1日起对中华医学会会员停收稿件处理费)及发表费。自1991年开始封面加印中华医学会会徽。根据出版署的规定,从1993年第2期起停用傅连暲会长题写的繁体字刊名,改为简体字刊名。从1978年复刊到1994年底共刊出17卷,90期,刊登文章3106篇,平均每期34.5篇。本阶段特点:2.1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增多:自本刊1978年到1994年底,发表的论著共1379篇,其中基础研究82篇(5.9%),临床研究541篇(39.2%)。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占的百分比为50~60年代(基础研究2.5%、临床研究15.7%)的1倍多。这是可喜的改变,是这些年来各单位加强科研工作、推行研究生制度的结果。基础研究论文对我国医学科学有促进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有利于基层专业人才的成长,促进神经科和精神科防治工作的开展。2.2 神经外科论文迅速增多:这阶段神经外科发展迅速,从1978年复刊至1984年底,共刊出论著472篇,其中神经外科162篇,占34.3%,与50年代神经外科仅占1.7%(5/292)、60年代占12.5%(39/313)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明我国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已能用手术方法根治或明显改善多种颅脑、神经疾病,同时也表明已有可能创刊神经外科专业杂志。2.3 重点号和专辑增多:重点号和专辑的专题是编委会根据来稿和有计划地组稿,尤其是结合专题座谈会和有关学术会议组编的。本阶段刊登45个重点号和13个专辑,两者共58个,平均每年3~4个。这是由于自1978~199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成立14个专业学组,专业学组均举办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加上本刊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总计有29个(不包括本刊编辑部未参加的会议),其中神经科19个,精神科10个。本刊除了报道这些学术会议水平较高的论文外,多数专业学术会议和专题座谈会都写了富有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等。这些纪要和方案标准(详见附表)较充分地反映了会议各种内容和各种见解,并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颇受读者欢迎。2.4 增辟栏目,活跃版面:本刊原有栏目有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学术动态、书讯,本阶段增辟了学术讨论、技术改革、国际学术交流、精防动向、读者*作者*编者、人物述林等,以充实内容,活跃版面。2.5 加强编辑规范化:从1986年起,加强编辑规范化工作,严格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加强对图表、统计学符号、参考文献、名词术语及版面设计等的规范化,贯彻各种有关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 3.1 该刊创刊40年来,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不懈地工作,因而不论在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育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兹简要分述于下。3.2 普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神经精神专业队伍很小,随着各地专业医疗防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专业人员迅速增多,但多系从内科队伍分流出来,专业知识不足,且有关专业参考书缺乏,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创刊后,特别注意针对这些需要进行组稿,除了通过论著介绍我国各地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外,用较多的篇幅以译文、文摘形式,继之采用文献综述形式及时介绍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起到没有围墙的全国专业性继续教育大学的作用。3.3 促进各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工作:为了统一各种神经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和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14个专业学组和本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都十分注意分别就有关疾病制定“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定标准”,本刊均及时在有关重点号、专辑中予以报道,以便各医疗防治单位推行应用。对于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3.4 反映我国神经精神学科的新成就,推动学科发展: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肩负着反映我国这一专业的先进水平的重任。建国后,我国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意气风发,越来越多地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大量投寄本刊,本刊总是力争及时地严密审查后择优刊出,尤其是1980年召开了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后,研究报告迅猛涌现,多种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测、核素造影、红外热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神经化学、精神药物药代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各种实验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组织移植,如垂体移植、胎脑组织移植、肾上腺组织脑内移植等;各种常见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流动病学调查报告等;众多的新成就的报道传播,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前进。3.5 促进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锻炼:本刊创刊不久就设立了“临床病理讨论”栏,先后刊出了59篇。由于其内容与读者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可以启发读者从临床难题中独立思考,有力地进行诊断思维锻炼。 4.1 该刊创刊40年来,编委会和编辑部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侧重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做出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4.2 充分发挥编辑委员和审稿人的作用,做好审稿和组稿工作:本刊的编辑委员和审稿人大都是我国神经科和精神科界有名望的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是本学科各地的带头人,在审稿和组稿工作中能够严格筛选把关,提供恰当有力的组稿线索,促证了杂志质量。特别是在创刊初期,老一辈编委曾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为本刊审阅和修改稿件,经常星期日或夜晚参加在京编委会,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按时出席,认真讨论每一篇文稿。继续充分发挥这样一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权威的专业编审队伍的作用,是搞好杂志的根本保证。4.3 充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本刊始终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总体设计与导向,使广大专业人员获得新知识,扩大其眼界,提高其医疗水平和科研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神经精神科事业的发展。4.4 充分报道学术会议的内容,扩大其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后来的14个学组,早年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后期每年总要召开2~3个专科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讨论会。并就有关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专业学术讨论会是针对本专业中各有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除公开征文外,根据主要议题特邀专题报告和综述报告,这些会议结束之前,会议领导小组总要根据报告的论文和广泛讨论的情况以及与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意见,认真总结,指出主要的收获、学术争鸣情况,取得一致认识的意见和尚有不同认识的几种意见,以及今后应努力探索的课题等,委托一位主持人向大会作总结报告。本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会议的效益,除了选登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外,组织有关专家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求不要套话、空话,要求在会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把会议的重点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纪要应达到使未参加会议的读者读后感到象参加会议一样真正有所收获。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重要论文、会议纪要、综述,加上述评,形成一个重点号或专辑,以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内容,获得效益。4.5 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和重点号:举办专题座谈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稿形式。选题是由编委会制定下年度编辑计划时确定的。选择当前急待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各有关分题的中心发言人、特邀综述报告人以及拟约请参加讨论的专家或单位名单。对于一些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可邀请多学科专家参加讨论。座谈会一般以50~100人的规模最好,讨论范围明确,人数少,但均是专家,便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争论,达到讨论深入。会后将座谈内容整理,写成充分反映会议内容的纪要刊出,可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选登一些有关研究报告和综述,约请对该专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一二篇指导性述评,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指出方向,集中刊出这些文章,就可形成一个很受欢迎的重点号。4.6 加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联系:本刊1992年、1993年两次在杂志上刊出启事征求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有不少读者和作者就本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希望。这些意见很定贵,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策,并认真改进、落实,对杂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好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除不定期公开征求读者意见外,还要通过编委、座谈会多方收集读者的要求、希望、批评、建议,及时改进杂志工作。4.61 由于作者、读者、编辑的密切配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1978年复刊后,认真抓好编辑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杂志社主管社长、总编辑、编江部主任对每期稿件认真核查及签发。刊出稿件质量是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本刊发表的1379篇论文,有101篇获国家、部、全军科技奖,58篇获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科技奖,31篇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共有190篇获奖,获奖率达13.8%,我们衷心感谢全国广大作者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的大力支持。4.7 处理好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关系:创刊以来,该刊在处理两个学科的稿件上是基本协调的,基本按1∶1的比例编辑的,1990年一度出现的精神科稿偏少的现象已得到纠正。尽管如此,由于近几年来神经科和精神科事业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县级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两科均有上万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来稿逐年有较多的增长,稿件积压日趋严重,虽曾采用增加页数、出版增刊、部分论著改为论著摘要等措施加以缓解,仍存在压稿时间较长现象,今后将更进一步加强这些努力,力争1年内刊出率达到70%,消灭来稿2年登不出的现象。鉴于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分成两个学会,分别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将本刊分成《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精神科杂志》已提上了议程,可望在1996年得到实现。

科室概况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科成立于1978年, 是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专业机构,由陶国泰教授出任首任中心所长。1986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任为“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心理卫生科研和培训合作中心”,至2007年已连续六次被聘任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中心。1988年起被国家卫生部任命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是卫生部儿童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基地。 目前儿童中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儿童心理卫生门诊、儿童康复部、儿童精神科住院部。儿童心理卫生门诊中开设了儿童心理卫生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儿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多动症、孤独症等专科门诊。儿童康复部内设有儿童少年心理评估室、儿童孤独症教育和行为干预中心、感觉统合训练室、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室、微量生物电治疗室、儿童潜能开发训练室。儿童精神科住院部为半开放式病房,设有20张床位,分别有家庭式病房和集体病房,融医院、学校、家庭模式为一体。 中心现有医师12名,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者4人,他们兼任了中华医学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中心是精神病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在各种儿童心理、行为及情绪障碍的临床诊治上积累了大量的病例和丰富的经验,多项诊治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邮编:210029 电话:-6177(门诊) -6203(康复部) -6195(住院部) -6194(所长办) 电子邮箱: 特色服务 儿童少年心理发育评估室 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各项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估,包括智力测验、儿童发育水平测验、儿童个性测验、气质测验、情绪及精神症状评定、学习能力测验、注意力水平测验、多动症诊断性评估、孤独症诊断性评估及疗效评估等。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 中心拥有具有专业水准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7名,给儿童及其养育者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游戏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 儿童孤独症教育和行为干预中心 国内最早的孤独症干预中心,现提供针对孩子的“ABA”训练、语言训练、动作协调性训练、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等,以及针对家长的团体辅导。 儿童精神科半开放式病区 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的儿童精神科病房,主要收治各种儿童精神病、品行障碍、网络成瘾、抽动障碍、情绪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采用了治疗与促进心理发展并重的综合性干预模式,除了医护人员外还配有专业的教师,提供有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作业疗法、文体训练、工娱治疗、运动治疗、脑生物反馈治疗等服务。 儿童精神科半开放式病区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学术科研成果 陶国泰教授、林节教授分别在国内首先发现和报道了儿童孤独症以及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心开设了国内首家儿童精神科病房和儿童孤独症干预中心,是国内儿童精神科医师的摇篮。最早在专业机构开展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现已形成了一个具有丰富治疗经验及培训经验的专业团队。近年来又致力于儿童孤独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以及病理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目前共获得各项科技成果奖5项,包括全国优秀图书三等奖1次、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次、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南京市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次。 共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国家级杂志100余篇,被SSCI、EI、ISTP收录3篇。主编与参编专著30余部。 主编与参编著作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儿童精神障碍治疗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现代儿童精神医学》、《精神科门急诊手册》、《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神经精神病学》《儿童保健学》、《儿童心理卫生丛书》、《花季心理自助餐丛书》、《心理治疗普及丛书》、《科学育儿手册》、《走出孤独-儿童孤独症100问》等。 开展科研课题 2008年度在研课题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课题来源 负责人 ZKX0418 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障碍调查 市卫生局 王晨阳(合作单位) 30570655 孤独障碍脑白质结构及其相关遗传标志的高通量筛选 国家自然基金 柯晓燕(合作单位) 中国儿童情绪发展跟踪研究-从基因到行为 国际合作 柯晓燕(合作单位) 30500130 基于模式识别技术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动判别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焦公凯(合作单位) ZKX06025 孤独障碍的脑白质异常及其遗传机制的研究 市卫生局 柯晓燕 200701109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与早期干预的研究 市科技局 柯晓燕 专家介绍 林节 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抽动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症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陈一心 儿童中心所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儿童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儿童情绪障碍及行为障碍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王民洁 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擅长儿童心理发育障碍、行为问题、情绪障碍、精神障碍的评估和诊断治疗。 虞琳 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擅长儿童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儿童情绪及行为障碍的诊治和心理治疗。 罗硕军 儿童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柯晓燕 儿童中心副所长,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儿童精神疾病的诊断和行为治疗,广泛性发育障碍、多动症和抽动症的评估、诊治。 王晨阳 儿童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发育及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儿童行为问题、情绪问题的认知行为治疗。 焦公凯 儿童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情绪障碍、进食障碍、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治以及心理治疗。 邹冰 儿童精神科主治医师。擅长儿童心理、发育评估,以及儿童心理发育障碍、儿童抽动症、情绪障碍的诊治和行为治疗、家长心理辅导。 张久平 儿童精神科主治医师。擅长儿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 序号 姓名 门诊时间 门诊类型 1 林节 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著名专家门诊 2 陈一心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专家门诊 3 王民洁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专家门诊 4 虞琳 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 5 罗硕军 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专家门诊 6 柯晓燕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专家门诊 7 王晨阳 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专家门诊 8 焦公凯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专家门诊 9 邹冰 周二下午 普通门诊 10 张久平 周五下午 普通门诊求采纳

陶国泰发表论文哪一年

我儿子在深圳儿童医院测评智商157不知道他们怎么测试得出结果.不过我儿子今年4岁半能认识汉字1500左右记忆力非常好,平时都是玩他自己东西脑子都是想他事情特别专注,有时玩一个东西可以持续1个小时不叫他还想继续玩,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特别强。交流方面的确跟其他小孩不一样,问他什么才跟回答说什么,但是经过遇到不懂问题会问这个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啊!好奇心强 并不是。高智商的人,他们的思想。已经与普通的人不在同一个境界上。 举个例子。就比如大人跟小孩儿一样。当然只会逗小孩儿玩儿。或者给他们讲故事。他们有事情的时候是不会跟小孩子商量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前遇到过一个小孩儿。12岁,他的课外读物是四大名著。或者各种小说。他们老师说他不愿意跟同学们交流。经常都是一个人。可是他跟我玩的挺好的。后来我就问他,你的性格挺好的,为什么不爱跟同学们交流?他跟我说和小孩儿有啥说的。我一听。你不也是个小孩儿吗?或许他的思想已经很前位了,跟同级别的小孩儿。不在一个频道上。 高智商的人或许也这样吧。他们并不是很孤独。只是没有遇到。能聊得来的人。 以前听到一句话。说强者的路都是孤独的。或者就是这个道理吧。他们很孤独。是因为没有找到可以同行的人。 高智商人群 更容易焦虑、抑郁、自闭? 在不少人眼中,聪明人的生命轨迹总是光彩夺目的,比方说,在标准智商测试中表现良好的人,往往在课堂上和工作中都表现得更好。可是不久前,却有一个对于高智商人群的坏消息——据克里蒙特学院联盟培泽学院的科学家发表于心理学期刊的研究成果显示,高智商人群罹患焦虑、抑郁、自闭等症状的比例要高于普通大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量高智商人群样本,发现在这群人里面,抑郁症、躁郁症、社交焦虑和强迫症,以及缺陷性多动症和自闭症等等非常普遍,这还仅仅是心理上的;在生理上,高智商人群则受到环境过敏、哮喘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威胁。而且,智商越高,这种心理或者生理的障碍越严重。 “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这是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的一句名言。过去的研究曾指出,天才与疯狂的关联性,大多是由一个名为“DARPP-32”的特定基因所引起。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一生都在与精神分裂症对抗。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和普通人群相比,“聪明人”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方面。超高智商人群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表现出“过度亢奋”的症状,使身体机能承受超出常人的压力。 专家观点 天才有个过度亢奋大脑或身体 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 在匹兹学院研究者的这次最新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过亢大脑/过亢身体”理论,来解释他们这次的实验发现。这个理论认为,超高智商除了众所周知的这些优势之外,还跟心理和生理的“过度亢奋”有紧密的关联。关于这个特殊的词汇,不少人都会感觉好奇,究竟“过度亢奋”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与我们所认识的“亢奋”是同一个意思吗? 就此话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黄健老师。“按照研究者的观点,过度亢奋应该是指——应对特定的生活事件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程度要显著比正常人强烈。在心理学领域,更多学者会用‘过度应激敏感性’这个概念,来描述这种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黄健告诉记者,这个概念的具体表现相对比较典型,例如具有过度应激敏感性的人群对于稍微嘈杂的声音,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生理反应以及伴随的心理不适。 波兰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具有“过度兴奋”特点的人群常常会对环境威胁或伤害有非常强烈的反应。比如,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可能会过分分析老板的批评,这可能会引发身体的压力反应,并使人更加焦虑。研究者认为,像这种“恶性循环”的相互作用,在高智商人群中更为常见,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画家梵高以及作家杰克·凯鲁亚克都被认作是天才,但他们都展现出自我伤害的行为。 怪咖的“秘密”: 身边所有“谢耳朵” 都是低情商吗? 看过《生活大爆炸》的人都知道,谢耳朵是一个典型的怪咖,智商爆棚的他总会为了某些小事喋喋不休,不但神经质,而且高傲又孤僻。虽然不是每个智商高的人都是低情商,很多人都会有同一个感觉,就是发现身边的“聪明人”比较难相处,或许因为他们的性格实在“太古怪”。 事实上,根据 历史 记录显示,在过去确实有不少天才科学家或艺术家都属于“怪咖”的范畴,因此有研究者曾提出“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的结论,认为与 社会 智能相关联的脑区,和其他智能是不同的。 “首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这个观点只是基于 历史 上的少量样本的直观检验,并不一定准确。”黄健博士说,其次,如果一定说高智商的人可能难相处,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上述匹兹学院的研究发现高智商人群具有较高的应激敏感性,他们对于事件会比正常人更加敏感。因此这个群体,或许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他人存在一定的矛盾,从而表现出较难交往的现象。 天才科学家牛顿的一生是天才与战斗的一生,然而不善交际的他,人生却充满了孤独。黄健博士告诉记者,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 社会 现象,还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高智商人群解决问题能力会更强,因此也会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所以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智商高的人都是低情商且难相处”。 话题延伸 “高”智商 一定“低” 健康 吗? 你知道吗,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晶体智力与人的后天学习、 社会 环境有关;而流体智力,则与人的天赋有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生高智商。虽然说,凭借有限的研究,目前暂时还不能完全证明高智商是心理疾病的高危因素,但高智商和心理疾病之间确实存在某些关联机制。那么作为“高智商人群”,应该如何调节自己,才能既拥有发达的认知能力,又拥有 健康 的心理状态呢? 在研究领域放眼望去,并非所有的“消息”都对聪明人“不利”。有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就发现,高智商孩子长大后更 健康 、寿命更长;还一项新研究发现,快速反应时间与降低早期死亡风险和高智商有关;同时也有其他证据表明,智商可能是好的基因和中枢神经系统效率的指标。 无论如何,关于智商和 健康 之间关联的研究,任何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发现都是非常好的。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最终会影响关于心理和身体 健康 的看法。如果“过度兴奋”是造成“智商- 健康 ”关系机制的正确缘由,那么遏制这些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帮助人们过上更幸福,更 健康 的生活。 不是 问题反过来也可以问“孤独的自闭症患者都是高智商人群吗?”有点心酸和无奈,自闭症患者大部分不仅不是天才,智商还远在正常人之下。 如果看过汤姆·克鲁斯主演的《雨人》,或许会觉得虽然自闭症患者的日常表现有些奇怪,但他们是天才。诚然,自闭症患者中的确存在天才,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发现力的三大规律的牛顿;集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于一身的达·芬奇等等均是自闭症患者,但他们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为什么普通人会有自闭症患者是天才的错觉?因为往往只有天才才更有可能被世界看见。 典型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有着明显的区别,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智力发育正常甚至超常、但和正常人进行日常交流仍然较为困难。更为重要的是阿斯伯格综合征人群占比不到10%,学者症候群患者更是寥若晨星,媒体出于流量的目的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对自闭症的报道产生了偏颇,导致映入公众眼帘的往往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和学者症候群患者。这类人群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对某些领域极感兴趣,有异于常人的才能和禀赋,由此部分公众在媒体的误导下将自闭症与天才画上等号,对自闭症的本质认识不清晰,这种错误观念混淆公众视听。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你会发现另一种的自闭症患者的生活。文章饰演的“大福”,其现实版的原型是弢弢,弢弢的母亲是田惠萍,她是北京市星星雨孤独症教育研究所的创建人。‍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孤独症谱系(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中的一种,主 要表现为持久性的 社会 交流交往障碍与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 目前国内的自闭症发生率调查呈现地域范围小、覆盖面窄、专门性差的特点。 如2007年北京市残联用抽样调查测算出北京市儿童的自闭症发生率为0.09%,2012年深圳市仅仅对深圳市18-24个月的婴儿进行的抽查。美国自闭症和发展障碍控制网络通过调查美国于2006年出生,2014年为8岁的人得出自闭症患病率为16.8‰,并表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自闭症患病率1%~2%。以1%~2%的发生率估计,我国的自闭症人数为1395~2790万人。1908年,自闭症的概念被提出,但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步履缓慢。1963年,我国学者纪明等人翻译的英国W.Mayer-Gross、Eliot Slate、Martin Roth的教科书《临床精神病学》出版,这是我国研究自闭症的伊始。1982年,陶国泰发表论文《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自闭症问题逐渐进入我国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公众关注的视野。儿童自闭症问题流和媒体流汇合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社会 关注和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自闭症”这个名词,但鲜有人知道自闭症到底是什么疾病,有的人甚至分不清自闭症和抑郁症,有的人认为自闭症就是天才,也有人把我们日常中说的“我自闭了”等同于自闭症。 自闭症目前病因并不明确,其变异基因多达三百至五百种,千变万化的基因组合共同表现出一类残疾特征,这种异质性让医学领域难以找到疾病的生物学根源,无法进行病因学诊断,只能根据儿童的行为特征判断其是否有自闭症倾向。 但明确的是自闭症不是后天疾病,不是心理疾病,不是家庭缺乏关爱,而是先天性的。 就像是盖一栋楼,一开始的设计图就是有问题的,盖出来的楼注定要崩塌。自闭症患者天生就有广泛性的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何谓“广泛性的发展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无口语、会话能力缺陷、特殊用语、内在语言、非口语表达障碍、同僚互动困难、分享 情感 困难、缺乏互惠行为、狭隘的兴趣、固执行为、重复身体动作、只注重事物细节。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位自闭症患者兼具以上所有障碍,有的自闭症患者可能会说话,但是有固执行为,有的自闭症患者分享 情感 困难,但不会重复身体动作。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自闭症患者。故尽管经过这些年的宣传,普通人要辨认或者了解自闭症患者,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智商高的人,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人云亦云,看待事物的心态也比人高一筹,有时候会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对话。和孤独无关,只是内涵丰富些罢了。更不是自闭症了。 更容易 首先自闭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社交障碍、沟通能力、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 社会 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而且,80%的自闭症人士的智商因为自闭症影响而低于常人。 不可否认,部分自闭症人群因为他们刻板的兴趣,从某一方面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智商,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就是,自闭症人群并没有比正常人群更高的智商。 很遗憾,就目前我国的宣传,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认为自闭症仅仅是内向,不愿意说话,喜欢独处。而且好多年轻的家长相信了所谓的贵人语迟,耽误了孩子的康复与干预。 那么在这里,希望大家多学习自闭症知识,在 社会 上也为自闭症人士提供帮助以及宽容。 不是的。这个没有绝对!孤独症是一种发展认知障碍 不一定,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 不是

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儿童孤独症课题组负责人吴忠义中医师应用中医三位一体康复疗法,治疗孤独症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治疗方法曾获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4月被世界卫生组织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特邀参加了由国际专家参加的讲习班,并做孤独症示范治疗,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和充份肯定,现正与美国国家孤独症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关于孤独症的诊断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和正常同龄儿童不一样,但愿自己的孩子不是患有孤独症,所以就到各类儿科医院门诊以求确诊。 一是对照量表看分数够不够,二是将自己的孩子对照孤独症患儿四个典型症状是否都存在。十年前孤独症在我国还鲜为人知,迄今在相当一级的医院,因医生的经验不足和诊断水平所限,对相当一部分孤独症患儿仍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最多可疑为孤独症,等发展到症状明显、年龄4-5岁治疗为时已晚。瑞特诊断儿童孤独症四条核心标准: 一:起病于30个月前。 二:社会交往障碍。(和同龄儿童玩不到一起) 三:语言发育迟缓或偏离。 四:坚持原样不变。 一九六八年瑞特提出四个主要特征为所有的孤独症儿童所共有。 一:缺乏社交兴趣与反应。 二:语言障碍。(从缺乏语言到特殊的语言形式) 三:奇特的动作行为,从刻板局限的游戏形式至更为复杂的仪式和强迫性行为。 四:30个月前早期发病。 下面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陶国泰教授。陶老1916年生于无锡,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1948-1949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研究所,主修儿童精神医学。1949年回国,从事我国儿童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临床科研工作。196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经他诊治的病儿达数万名,培训的专职与兼职儿童精神医学医师几乎遍及全国。50年来他承担的全国计生委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科研项目有十多个,其中“中国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对比流行病学研究”“多国家儿童多动症评定对比研究”“中国南京地区独生子女行为发展和10年追踪研究”等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他发表论文80多篇, 其中发表于美国的“中国的儿童多动症”“中国的儿童孤独症”“中国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等在国际上影响较大。1960年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精神病学教科书”,以后还陆续主编了《儿童多动症的研究》和《优生优育中心理卫生》,参与编写的专业书达10余本。 他在国内先后被聘为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的专业组顾问,还曾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参加过10多次学术会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儿童精神之父”。 我们来看一看陶老在他的经典著作《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一书中207页第十七章孤独症和其他广泛发育障碍211页上数7-8行是这样论述的:一般医院门诊所见的病儿多属于中度和重度。那些轻度或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儿也许被认为只是脾气古怪而不作为病态前往医院就诊。也就是说能前往医院就诊的既使四大特征不完全与您的病儿对上号或量表评定分数不够,仍可诊断为中、重度孤独症病儿。 在儿童中,中度、重度患儿占万分之4-5全国估算约30-50万,轻、中、重度孤独症患儿在儿童中发病率是万分之13-21,剔出中、重度万分之4-5,轻度孤独症患儿仍占儿童中万分之9-16,全国估算约有100多万。这部分正如陶老所说的甚至没有典型孤独症患儿的四大特征,更谈不上达到量表分数线以上,而只是脾气有点古怪。患儿发病率在全世界不论何种肤色、何种民族,以至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关于患儿合并症211页上数21行合并癫痫发作可出现在儿童早期或少年期,后者多见。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癫痫发病率在30%左右。关于预后211页下数9-10行:总之孤独症呈慢性病程,多数病儿(占61-74%)的结局不良、需长期照管。关于对患儿的养育,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父母认为孩子得了这种病“寒惨”,有点见不得人,自己不愿代养,推给老人了之或心存侥幸心理,认为长大了自然就会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经医生确诊后仍然不愿接受现实,或悲观失望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关于孤独症治疗的探讨 任何疾病都需要治疗,孤独症也不例外,中外医学界并非不主张治疗,而是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治疗方法,所以目前仍然停留在训练是最好的方法之一的认识上,试想: (1) 孤独症患儿多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他做什么根本不能服从指令,训练又能起多大作用?当然对能服从指令训练还是能有一定帮助,但那是外界因素,治疗是内因起变化,从根本上康复。 (2) 多数患儿存在睡眠障碍,中午从不睡觉,晚间入睡难,家长看一夜电视不睡觉,他也能陪你一夜不入睡,有动静就醒,总翻身或超常睡眠(属嗜睡型)这些均属睡眠障碍。西医用药物治疗,把氟哌啶醇之类的精神科药物做为首选药物。然而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正在迅速发育的患儿肝、肾、心、脑会造成不可逆的巨大伤害,这是患儿不能接受的,也正是家长不敢用、医生不愿用的主要原因。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对孤独症的病因学说法颇多,据我科多年经验,病儿发病有其一定的先天因素,这样的病儿在婴幼儿时期并非因饮食营养缺乏,而是因长期睡眠障碍而导致了脑的发育障碍。病儿恢复比较好的,无不与睡眠明显改善有关,睡眠不能有良好恢复的病儿病情呈恶化趋势。所以不用镇静剂恢复病儿的良好睡眠对病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3) 最明显的语言障碍如重复语言,人称代词你、我、他混淆。有的2-3岁前有些语言,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不倾向使用语言。为什么儿童孤独症的四大特征为孤独症患儿所特有,其他儿童疾病所没有的,这就揭示了儿童孤独症的特殊性。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什么正常的儿童能随父母及周围的人群学习语言和生活技能 ,为什么孤独症病儿确不能。在十余年的时间通过对众多孤独症患儿的治疗经验看出,不用镇静剂解除患儿的睡眠障碍是我科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主旋律。通过针灸复语穴,能逐渐解除语言障碍。推拿华佗夹脊后能增加血液中的内腓肽,能减轻痛苦,可增强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增强大脑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已被北京医科大学胡佩诚教授所证实,还能解除患儿胆小恐惧感。补脑药物封闭可使脑发育障碍从根本上得到恢复,从而使患儿获得了学习语言和生活技能的能力。 其他的行为问题(如自伤、伤人)社交问题、大小便不能自理将逐渐由减轻到消失,这是我科多年来对众多患儿治疗经验的总结,欢迎电话咨询本科,也可提供治疗成功病例家长的电话咨询。 为了挖掘博大精深的祖国中医学宝库,造福广大孤独症患儿,愿与中外热心于孤独症患儿康复事业的有识之士广泛交流与合作。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自1955年创刊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她既是我国神经精神科学事业发展的客观记录和里程碑;又是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领域中,传播科学信息,记录科研成果,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人才成长的高级专业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4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将更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1955~1966)解放前,神经精神科学事业未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专业机构很少。因此,从事本专业者寥若晨星,神经精神科学成了我国医学科学中薄弱的一环。建国后,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健康,神经精神科学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此期间有少量的神经精神科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随着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壮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急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于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创刊我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随后组成了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穆怀珠任专职编辑。经过全体编委和专职人员的积极筹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号于1955年3月13日问世,为季刊,每期80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暲题写了刊名。办刊方针是以神经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对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疾病知识,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防治方法、研究心得,要求医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初期编辑室设在中华医学会内北京东单三条胡同,1957年迁至北京东四西大街新建的中华医学会办公大楼,创刊初期,编委会议都是在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英魁和冯应琨教授的办公室内召开,参加者经常有许英魁、冯应琨、魏毓麟、赵葆洵、王芷沅、穆怀珠等。到60年代,则转到中华医学会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许英魁、冯应琨、黄克维、赵葆洵、王芷沅、谭铭勋、伍正谊、沈渔邨、许迪、陈学诗、王忠诚、张继志等。在50、60年代,在京编委会经常是在星期天或晚上召开。当时编委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陈学诗、张继志还经常来学会帮助加工稿件、撰写编者按语等。外地编委张沅昌、夏镇夷、陶国泰、于清汉等也很关心杂志工作,帮助组织稿件。1958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精神病人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由卫生、公安、民政三个部门组成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要把精神病人关闭或关锁在病房内。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地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成效显著,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苏州做得比较好。如上海成立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办起了多所精神病工疗站,使精神病的复发率下降了3/4以上。外出伤人毁物者也大大减少。这次会议的纪要及会后各地开展工作的经验介绍,该刊从1958年第4期起陆续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1959年起改为双月刊,第1期84页,以后每期68页。从1959年起开始刊登英文目录,从1959年第三期起刊登主要论著英文摘要。1960年6月4日根据上级通知,该刊与医学会办的所有期刊一起停刊,检查浮夸、泄密和“修正主义”问题,同时也有纸张困难等原因。至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后,经改选组成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增加11名年富力强的新编委。专职编辑仍由穆怀珠担任,1965年增加了陈秀华。经积极筹划于1963年5月25日复刊,为季刊,每期84页。并改由中华医学会出版。196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包括应用神经病理、生化、生理等实验研究方法,对神经病理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成就和进展。本刊从1964年第1期起改为104页,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有关脑血吸虫病的病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生理,颅内肿瘤快速显微诊断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转氨酶测定,不典型内因性精神病的生化代谢紊乱,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生物因素调查、生化代谢及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神经衰弱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论著。正当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及其专业刊物蓬勃发展之际,出现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本刊与几乎所有的期刊一样于同年9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停至1978年。从1955年创刊至1966年9月停刊,共刊出10卷、39期,刊登文章1366篇,平均每期35篇文章。从1955年至1960年每卷末期附有总目录,从1963年复刊改为文题索引。每期印数从4030册上升到7658册。本阶段特点:2.1 刊出内容以实用为主,较多地报道常见病的临床分析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尚少,科研设备有限,所以回顾性临床分析文稿较多,也很需要。过去我国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多引用外国的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常不尽符合。因此,陆续发表大量的临床分析文稿,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也为我国撰写有关教科书、参考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经常刊出“临床病理讨论”,对锻炼临床思维、准确诊断疾病、妥善地治疗护理大有帮助,因此,成为读者喜读乐看的栏目之一。2.2 在初期,译文和译文摘要(文摘)所占比例较大:在50年代,每期译文1~4篇,译文摘要1~14篇;译文和文摘多来自苏联,部分文摘来自英美。从1958年开始设“综述”栏,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予以综合报道。由于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基础很薄弱,5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多地引进外国的经验和成就来充实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2.3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较少。本阶段共刊出论著605篇,其中基础研究15篇(占2.5%),临床研究95篇(15.7%),该两类文章绝大多数在60年代前期刊出的。5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大体解剖学、病理学研究较多,而生化、生理学研究在60年代开始增多。2.4 神经外科论著较少:在50年代刊出很少,6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较少,在此阶段刊出的605篇论文中有关神经外科者仅44篇(占7.3%),其原因是我国神经外科起步较晚。本刊编委会对神经外科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经常优先刊出神经外科研究成果的文章。2.5 充分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资料:本刊编辑委员会十分重视学术会议的报道,认为学术会议是展示各地有关经验总结和科研成就的大课堂,是沟通信息、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切磋学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刊编委、编辑积极参与并组织稿件加以报道,使未参加学术会议的广大读者也从中受益。2.6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受当时政治影响,特别是1966年,本刊登了不少政治性文章,有时每期占一半版面。两次停刊(1960年和1966年)均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年停刊长达12年之久,对神经精神科学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此期间各地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很少,零星的成果只能刊登在文革后期复刊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专职编辑陈秀华先后参加上述两杂志的编辑工作。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在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下,激励我国广大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奋起追赶国际神经精神科学发展水平,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兴旺发达的繁荣局面。为迎接这一局面,1978年初卫生部同意上报经国家科委批准复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调出陈秀华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在京原编委冯应琨、黄克维、陈学诗、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沈渔邨、王忠诚、张继志等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编委会人选和复刊计划。复刊后的编委人选原则上是上届编委中身体状况较好者建议继续聘用,有的省缺少编委请当地医学会推荐人选,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聘任。组成以冯应琨为总编辑,伍正谊、王忠诚、张沅昌、黄克维、夏镇夷、陶国泰、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适逢当年7月4~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冯应琨、陈秀华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杂志筹备情况和提请审议的编委会工作条例草案、审稿原则草案和组稿计划。会上讨论热烈,各地编委表示将努力为杂志组审有关稿件。随后,在同年9月5日杂志正式复刊,仍为季刊,每期64页,并开始在论文参考文献前刊登论文英文摘要。从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每期64页。1988年起论文英文摘要改在每期后部集中刊登并取消论文英文目次。1993年起则将论文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下,并恢复论文英文目次。本刊从1980年起被纳入美国的《医学索引》,亦被纳入我国《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编辑室专职人员由1名编辑增加到3名编辑,1名编辑干事。复刊后,本刊除针对当前防病治病的需要,组织相应稿件外,特别注意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1984年4月10日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后,该刊不再刊登神经外科稿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领导下,进行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1986年5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组成以陈学诗为总编辑,夏镇夷、周孝达、陶国泰、史玉泉、谭铭勋、沈渔邨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调整了1/3编委,遴选50岁左右、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取代身体不好的65岁以上的老编委,并保留部分身体尚好的老编委作咨询编委。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由陈学诗总编辑介绍编委会改选经过,陈秀华汇报了本刊1978~1986年工作报告以及编委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稿办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通过。并围绕如何办好杂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把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办刊物的呼声较高。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从1986年开辟了“精防动向”栏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外神经精神科发展状况。为了加强思想导向,开辟了“人物述林”栏目,介绍老一辈神经精神科专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刻苦钻研、治学育人的业绩。1991年初进行第五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于1991年4月组成了以陈学诗为总编辑,沈渔邨、郭玉璞、姜佐宁、江德华、张明园、陆雪芬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1991年5月在吉林市召开《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陈学诗总编辑报告编委会改选经过和1986~1990年杂志工作总结。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杂志压稿时间长和脱期问题;部分编委再次提出本刊应分办神经科和精神科两本杂志的建议。由于本学科专业的杂志在各地相继创办,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20余种,同时这期间,纸张、印刷、邮局发行费用不断涨价,本刊每期的定价从1986年开始突破了多年的每册0.50元,逐渐上涨,以致发行量逐年下降。从1980~1993年每年平均每期印数为22294、20066、19297、19617、20445、18193、17876、17330、13569、13593、13485、13270册。到1988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经济状况陷于低谷,于1988年7月1日起停付作者稿费1年,9月1日起收取稿件处理费(1991年1月1日起对中华医学会会员停收稿件处理费)及发表费。自1991年开始封面加印中华医学会会徽。根据出版署的规定,从1993年第2期起停用傅连暲会长题写的繁体字刊名,改为简体字刊名。从1978年复刊到1994年底共刊出17卷,90期,刊登文章3106篇,平均每期34.5篇。本阶段特点:2.1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增多:自本刊1978年到1994年底,发表的论著共1379篇,其中基础研究82篇(5.9%),临床研究541篇(39.2%)。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占的百分比为50~60年代(基础研究2.5%、临床研究15.7%)的1倍多。这是可喜的改变,是这些年来各单位加强科研工作、推行研究生制度的结果。基础研究论文对我国医学科学有促进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有利于基层专业人才的成长,促进神经科和精神科防治工作的开展。2.2 神经外科论文迅速增多:这阶段神经外科发展迅速,从1978年复刊至1984年底,共刊出论著472篇,其中神经外科162篇,占34.3%,与50年代神经外科仅占1.7%(5/292)、60年代占12.5%(39/313)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明我国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已能用手术方法根治或明显改善多种颅脑、神经疾病,同时也表明已有可能创刊神经外科专业杂志。2.3 重点号和专辑增多:重点号和专辑的专题是编委会根据来稿和有计划地组稿,尤其是结合专题座谈会和有关学术会议组编的。本阶段刊登45个重点号和13个专辑,两者共58个,平均每年3~4个。这是由于自1978~199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成立14个专业学组,专业学组均举办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加上本刊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总计有29个(不包括本刊编辑部未参加的会议),其中神经科19个,精神科10个。本刊除了报道这些学术会议水平较高的论文外,多数专业学术会议和专题座谈会都写了富有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等。这些纪要和方案标准(详见附表)较充分地反映了会议各种内容和各种见解,并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颇受读者欢迎。2.4 增辟栏目,活跃版面:本刊原有栏目有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学术动态、书讯,本阶段增辟了学术讨论、技术改革、国际学术交流、精防动向、读者*作者*编者、人物述林等,以充实内容,活跃版面。2.5 加强编辑规范化:从1986年起,加强编辑规范化工作,严格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加强对图表、统计学符号、参考文献、名词术语及版面设计等的规范化,贯彻各种有关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 3.1 该刊创刊40年来,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不懈地工作,因而不论在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育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兹简要分述于下。3.2 普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神经精神专业队伍很小,随着各地专业医疗防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专业人员迅速增多,但多系从内科队伍分流出来,专业知识不足,且有关专业参考书缺乏,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创刊后,特别注意针对这些需要进行组稿,除了通过论著介绍我国各地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外,用较多的篇幅以译文、文摘形式,继之采用文献综述形式及时介绍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起到没有围墙的全国专业性继续教育大学的作用。3.3 促进各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工作:为了统一各种神经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和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14个专业学组和本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都十分注意分别就有关疾病制定“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定标准”,本刊均及时在有关重点号、专辑中予以报道,以便各医疗防治单位推行应用。对于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3.4 反映我国神经精神学科的新成就,推动学科发展: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肩负着反映我国这一专业的先进水平的重任。建国后,我国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意气风发,越来越多地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大量投寄本刊,本刊总是力争及时地严密审查后择优刊出,尤其是1980年召开了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后,研究报告迅猛涌现,多种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测、核素造影、红外热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神经化学、精神药物药代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各种实验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组织移植,如垂体移植、胎脑组织移植、肾上腺组织脑内移植等;各种常见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流动病学调查报告等;众多的新成就的报道传播,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前进。3.5 促进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锻炼:本刊创刊不久就设立了“临床病理讨论”栏,先后刊出了59篇。由于其内容与读者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可以启发读者从临床难题中独立思考,有力地进行诊断思维锻炼。 4.1 该刊创刊40年来,编委会和编辑部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侧重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做出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4.2 充分发挥编辑委员和审稿人的作用,做好审稿和组稿工作:本刊的编辑委员和审稿人大都是我国神经科和精神科界有名望的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是本学科各地的带头人,在审稿和组稿工作中能够严格筛选把关,提供恰当有力的组稿线索,促证了杂志质量。特别是在创刊初期,老一辈编委曾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为本刊审阅和修改稿件,经常星期日或夜晚参加在京编委会,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按时出席,认真讨论每一篇文稿。继续充分发挥这样一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权威的专业编审队伍的作用,是搞好杂志的根本保证。4.3 充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本刊始终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总体设计与导向,使广大专业人员获得新知识,扩大其眼界,提高其医疗水平和科研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神经精神科事业的发展。4.4 充分报道学术会议的内容,扩大其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后来的14个学组,早年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后期每年总要召开2~3个专科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讨论会。并就有关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专业学术讨论会是针对本专业中各有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除公开征文外,根据主要议题特邀专题报告和综述报告,这些会议结束之前,会议领导小组总要根据报告的论文和广泛讨论的情况以及与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意见,认真总结,指出主要的收获、学术争鸣情况,取得一致认识的意见和尚有不同认识的几种意见,以及今后应努力探索的课题等,委托一位主持人向大会作总结报告。本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会议的效益,除了选登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外,组织有关专家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求不要套话、空话,要求在会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把会议的重点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纪要应达到使未参加会议的读者读后感到象参加会议一样真正有所收获。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重要论文、会议纪要、综述,加上述评,形成一个重点号或专辑,以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内容,获得效益。4.5 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和重点号:举办专题座谈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稿形式。选题是由编委会制定下年度编辑计划时确定的。选择当前急待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各有关分题的中心发言人、特邀综述报告人以及拟约请参加讨论的专家或单位名单。对于一些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可邀请多学科专家参加讨论。座谈会一般以50~100人的规模最好,讨论范围明确,人数少,但均是专家,便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争论,达到讨论深入。会后将座谈内容整理,写成充分反映会议内容的纪要刊出,可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选登一些有关研究报告和综述,约请对该专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一二篇指导性述评,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指出方向,集中刊出这些文章,就可形成一个很受欢迎的重点号。4.6 加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联系:本刊1992年、1993年两次在杂志上刊出启事征求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有不少读者和作者就本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希望。这些意见很定贵,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策,并认真改进、落实,对杂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好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除不定期公开征求读者意见外,还要通过编委、座谈会多方收集读者的要求、希望、批评、建议,及时改进杂志工作。4.61 由于作者、读者、编辑的密切配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1978年复刊后,认真抓好编辑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杂志社主管社长、总编辑、编江部主任对每期稿件认真核查及签发。刊出稿件质量是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本刊发表的1379篇论文,有101篇获国家、部、全军科技奖,58篇获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科技奖,31篇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共有190篇获奖,获奖率达13.8%,我们衷心感谢全国广大作者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的大力支持。4.7 处理好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关系:创刊以来,该刊在处理两个学科的稿件上是基本协调的,基本按1∶1的比例编辑的,1990年一度出现的精神科稿偏少的现象已得到纠正。尽管如此,由于近几年来神经科和精神科事业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县级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两科均有上万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来稿逐年有较多的增长,稿件积压日趋严重,虽曾采用增加页数、出版增刊、部分论著改为论著摘要等措施加以缓解,仍存在压稿时间较长现象,今后将更进一步加强这些努力,力争1年内刊出率达到70%,消灭来稿2年登不出的现象。鉴于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分成两个学会,分别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将本刊分成《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精神科杂志》已提上了议程,可望在1996年得到实现。

陶国泰首次发表论文时间

一、什么是自闭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于1943年首次被美国精神病医生里奥.肯纳观察记录并发表。我国于1982年由陶国泰医生首次研究并发表。         孤独症到底是什么呢?在DSM-V出来前,把孤独症归于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对患者的社交、沟通和行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谱系障碍”,是终生疾病,每个患者的症状都是不同的,包括程度、症状最初体现时间和症状。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婴幼儿自闭症、雷特综合症、儿童期分裂障碍、阿斯伯格综合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2013年5月,美国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归于精神发育障碍并单独分类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再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         孤独症的四个标志性性行为特征: 1.与一般人群不同的社会交流障碍 2.语言与交流方面的障碍 3.对变化的拒绝、对规律的遵守、动作的怪异、重复性行为 4.在儿童期体现症状         目前的研究表明,孤独症没有国籍、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的区别,是一种终生障碍,尚无根治方法。 二、病因         现在国际上并没有找出确切的病因,一般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基因 目前,在识别与孤独症有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多种基因以及基因突变,还有一些基因或者染色体疾病。 2.大脑结构异常 大脑受损,大脑异常生长等 3.环境风险因素 环境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并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与孤独症有必要关系(有研究表明,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患孤独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部分孤独症患者还经历着其他障碍的伴随(恐惧症、强迫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焦虑症等)或者生理方面的困扰(睡眠、消化系统异常、过敏等)。这些现象进一步证明孤独症的复杂性。 三、发病率         在我国,并没有适合被官方引用的具体数据,参考一些研究,有的说我国的发病概率为1:100,有的说为1:88,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参考部分地区(2007年香港16:10000;2011年台湾28.72:10000)         美国目前的比率为1:68,韩国为1:38         在孤独症患者中,男孩的患病几率大于女孩,在5:1,中国的话在6:1至8:1中间,但是孤独症女孩的病情会比男孩严重。目前,孤独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与诊断技术不断更新,社会对孤独症关注更多有关。 四、自闭症的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部分还伴随着感官系统的失调。 1.沟通         孤独症儿童多数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有些终生没有语言。有语言的孩子能表达简单需求,但不能主动发起对话,有怪异的语调等等,他们在沟通方面有以下困难: 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用尖叫,哭泣表达意愿 不能描述环境中使他们不适的现象 不能提抽象的要求 不能明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或不适 不明白指令 不能与人进行互动式对话 误解别人的意思 不能维持对他人的注意力 不能用语言来描述情绪 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做出解释 不能与他人协商沟通或者讨价还价 2.社交         这里指的社交是指儿童与他人之间进行的社会性互动,发生在孩子与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之间。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极大特点是缺乏目光对视。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方面的困难有: 缺乏目光对视(或者斜眼看人) 不寻求互动式沟通 不能分享 不能根据他人给出的非语言信息做出反应 忽视环境信息 不明白不同场合的社交规则或礼仪 3.刻板行为与思维         刻板行为是指重复发生缺没有社会性功能的行为,比如甩手、晃动身体、把物品排成特定形式等,由刻板行为与思维造成的困难有: 因为不断从事不具备功能的重复性行为而使别人觉得怪异 无法承受自己认定的方式或顺序被打乱 不能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一样的 以为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能忍受别人不遵守规则 不能接受变化 不会活学活用,学会的技能不能在生活中泛化 兴趣狭窄 不善于组织、计划和安排 4.感官失调         感官失调分两种,一种是超敏(过敏),一种是低敏         超敏是指神经系统对某些感官刺激过度、只是很小的刺激就可能让孩子感觉到刺激的过度。         低敏是指孩子感受或者意识不到正常水平的感官刺激,需要更大的刺激来触发神经系统。 常见的超敏症状: 触觉:不喜欢穿新衣服,不喜欢被别人触碰,身上弄到脏污或水渍一定要换衣服 听觉:捂耳朵,被突然的尖锐的声音吓到,不喜欢理发,经常哼哼唧唧(发出声音来抵御外界声音) 视觉:喜欢关灯,不喜欢阳光,避免目光对视,斜视,可能有阅读障碍 味觉:口味清淡,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挑食,经常作呕 嗅觉:不喜欢特定香味,闻到某些香味会作呕,经常捏住鼻子 运动与平衡:行动时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不喜欢粗糙的地面,晕车,不喜欢被推,避免粗暴的活动 本体觉和空间感:不喜欢剧烈运动,动作笨拙,常常撞到东西,可能出现肌无力现象 常见的低敏症状: 触觉:喜欢粗暴的活动,对温度和疼痛没有反应,手上喜欢把玩东西,自我伤害 听觉:喜欢敲敲打打,喜欢鼓类玩具,喜欢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喜欢大声的音乐、热闹的场所 视觉:透过指尖看光线,喜欢开关灯,喜欢图案,喜欢旋转的物体 味觉:口味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喜欢舔东西(非食物) 嗅觉:喜欢气味重的东西,喜欢闻东西,喜欢喷了清新剂,香水等场所 运动与平衡:喜欢秋千,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动的状态 本体感和空间感:喜欢跳跃,走路时脚步重,喜欢靠着人或物件,喜欢推拉类的活动

我儿子在深圳儿童医院测评智商157不知道他们怎么测试得出结果.不过我儿子今年4岁半能认识汉字1500左右记忆力非常好,平时都是玩他自己东西脑子都是想他事情特别专注,有时玩一个东西可以持续1个小时不叫他还想继续玩,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特别强。交流方面的确跟其他小孩不一样,问他什么才跟回答说什么,但是经过遇到不懂问题会问这个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啊!好奇心强 并不是。高智商的人,他们的思想。已经与普通的人不在同一个境界上。 举个例子。就比如大人跟小孩儿一样。当然只会逗小孩儿玩儿。或者给他们讲故事。他们有事情的时候是不会跟小孩子商量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前遇到过一个小孩儿。12岁,他的课外读物是四大名著。或者各种小说。他们老师说他不愿意跟同学们交流。经常都是一个人。可是他跟我玩的挺好的。后来我就问他,你的性格挺好的,为什么不爱跟同学们交流?他跟我说和小孩儿有啥说的。我一听。你不也是个小孩儿吗?或许他的思想已经很前位了,跟同级别的小孩儿。不在一个频道上。 高智商的人或许也这样吧。他们并不是很孤独。只是没有遇到。能聊得来的人。 以前听到一句话。说强者的路都是孤独的。或者就是这个道理吧。他们很孤独。是因为没有找到可以同行的人。 高智商人群 更容易焦虑、抑郁、自闭? 在不少人眼中,聪明人的生命轨迹总是光彩夺目的,比方说,在标准智商测试中表现良好的人,往往在课堂上和工作中都表现得更好。可是不久前,却有一个对于高智商人群的坏消息——据克里蒙特学院联盟培泽学院的科学家发表于心理学期刊的研究成果显示,高智商人群罹患焦虑、抑郁、自闭等症状的比例要高于普通大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大量高智商人群样本,发现在这群人里面,抑郁症、躁郁症、社交焦虑和强迫症,以及缺陷性多动症和自闭症等等非常普遍,这还仅仅是心理上的;在生理上,高智商人群则受到环境过敏、哮喘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威胁。而且,智商越高,这种心理或者生理的障碍越严重。 “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这是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的一句名言。过去的研究曾指出,天才与疯狂的关联性,大多是由一个名为“DARPP-32”的特定基因所引起。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一生都在与精神分裂症对抗。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和普通人群相比,“聪明人”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方面。超高智商人群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表现出“过度亢奋”的症状,使身体机能承受超出常人的压力。 专家观点 天才有个过度亢奋大脑或身体 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 在匹兹学院研究者的这次最新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过亢大脑/过亢身体”理论,来解释他们这次的实验发现。这个理论认为,超高智商除了众所周知的这些优势之外,还跟心理和生理的“过度亢奋”有紧密的关联。关于这个特殊的词汇,不少人都会感觉好奇,究竟“过度亢奋”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与我们所认识的“亢奋”是同一个意思吗? 就此话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黄健老师。“按照研究者的观点,过度亢奋应该是指——应对特定的生活事件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程度要显著比正常人强烈。在心理学领域,更多学者会用‘过度应激敏感性’这个概念,来描述这种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黄健告诉记者,这个概念的具体表现相对比较典型,例如具有过度应激敏感性的人群对于稍微嘈杂的声音,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生理反应以及伴随的心理不适。 波兰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曾提出,具有“过度兴奋”特点的人群常常会对环境威胁或伤害有非常强烈的反应。比如,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可能会过分分析老板的批评,这可能会引发身体的压力反应,并使人更加焦虑。研究者认为,像这种“恶性循环”的相互作用,在高智商人群中更为常见,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画家梵高以及作家杰克·凯鲁亚克都被认作是天才,但他们都展现出自我伤害的行为。 怪咖的“秘密”: 身边所有“谢耳朵” 都是低情商吗? 看过《生活大爆炸》的人都知道,谢耳朵是一个典型的怪咖,智商爆棚的他总会为了某些小事喋喋不休,不但神经质,而且高傲又孤僻。虽然不是每个智商高的人都是低情商,很多人都会有同一个感觉,就是发现身边的“聪明人”比较难相处,或许因为他们的性格实在“太古怪”。 事实上,根据 历史 记录显示,在过去确实有不少天才科学家或艺术家都属于“怪咖”的范畴,因此有研究者曾提出“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的结论,认为与 社会 智能相关联的脑区,和其他智能是不同的。 “首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这个观点只是基于 历史 上的少量样本的直观检验,并不一定准确。”黄健博士说,其次,如果一定说高智商的人可能难相处,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上述匹兹学院的研究发现高智商人群具有较高的应激敏感性,他们对于事件会比正常人更加敏感。因此这个群体,或许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他人存在一定的矛盾,从而表现出较难交往的现象。 天才科学家牛顿的一生是天才与战斗的一生,然而不善交际的他,人生却充满了孤独。黄健博士告诉记者,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 社会 现象,还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高智商人群解决问题能力会更强,因此也会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所以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智商高的人都是低情商且难相处”。 话题延伸 “高”智商 一定“低” 健康 吗? 你知道吗,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晶体智力与人的后天学习、 社会 环境有关;而流体智力,则与人的天赋有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生高智商。虽然说,凭借有限的研究,目前暂时还不能完全证明高智商是心理疾病的高危因素,但高智商和心理疾病之间确实存在某些关联机制。那么作为“高智商人群”,应该如何调节自己,才能既拥有发达的认知能力,又拥有 健康 的心理状态呢? 在研究领域放眼望去,并非所有的“消息”都对聪明人“不利”。有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就发现,高智商孩子长大后更 健康 、寿命更长;还一项新研究发现,快速反应时间与降低早期死亡风险和高智商有关;同时也有其他证据表明,智商可能是好的基因和中枢神经系统效率的指标。 无论如何,关于智商和 健康 之间关联的研究,任何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发现都是非常好的。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最终会影响关于心理和身体 健康 的看法。如果“过度兴奋”是造成“智商- 健康 ”关系机制的正确缘由,那么遏制这些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可能会帮助人们过上更幸福,更 健康 的生活。 不是 问题反过来也可以问“孤独的自闭症患者都是高智商人群吗?”有点心酸和无奈,自闭症患者大部分不仅不是天才,智商还远在正常人之下。 如果看过汤姆·克鲁斯主演的《雨人》,或许会觉得虽然自闭症患者的日常表现有些奇怪,但他们是天才。诚然,自闭症患者中的确存在天才,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发现力的三大规律的牛顿;集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于一身的达·芬奇等等均是自闭症患者,但他们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为什么普通人会有自闭症患者是天才的错觉?因为往往只有天才才更有可能被世界看见。 典型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有着明显的区别,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智力发育正常甚至超常、但和正常人进行日常交流仍然较为困难。更为重要的是阿斯伯格综合征人群占比不到10%,学者症候群患者更是寥若晨星,媒体出于流量的目的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对自闭症的报道产生了偏颇,导致映入公众眼帘的往往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和学者症候群患者。这类人群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对某些领域极感兴趣,有异于常人的才能和禀赋,由此部分公众在媒体的误导下将自闭症与天才画上等号,对自闭症的本质认识不清晰,这种错误观念混淆公众视听。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你会发现另一种的自闭症患者的生活。文章饰演的“大福”,其现实版的原型是弢弢,弢弢的母亲是田惠萍,她是北京市星星雨孤独症教育研究所的创建人。‍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是孤独症谱系(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中的一种,主 要表现为持久性的 社会 交流交往障碍与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 目前国内的自闭症发生率调查呈现地域范围小、覆盖面窄、专门性差的特点。 如2007年北京市残联用抽样调查测算出北京市儿童的自闭症发生率为0.09%,2012年深圳市仅仅对深圳市18-24个月的婴儿进行的抽查。美国自闭症和发展障碍控制网络通过调查美国于2006年出生,2014年为8岁的人得出自闭症患病率为16.8‰,并表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自闭症患病率1%~2%。以1%~2%的发生率估计,我国的自闭症人数为1395~2790万人。1908年,自闭症的概念被提出,但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步履缓慢。1963年,我国学者纪明等人翻译的英国W.Mayer-Gross、Eliot Slate、Martin Roth的教科书《临床精神病学》出版,这是我国研究自闭症的伊始。1982年,陶国泰发表论文《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自闭症问题逐渐进入我国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公众关注的视野。儿童自闭症问题流和媒体流汇合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 社会 关注和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自闭症”这个名词,但鲜有人知道自闭症到底是什么疾病,有的人甚至分不清自闭症和抑郁症,有的人认为自闭症就是天才,也有人把我们日常中说的“我自闭了”等同于自闭症。 自闭症目前病因并不明确,其变异基因多达三百至五百种,千变万化的基因组合共同表现出一类残疾特征,这种异质性让医学领域难以找到疾病的生物学根源,无法进行病因学诊断,只能根据儿童的行为特征判断其是否有自闭症倾向。 但明确的是自闭症不是后天疾病,不是心理疾病,不是家庭缺乏关爱,而是先天性的。 就像是盖一栋楼,一开始的设计图就是有问题的,盖出来的楼注定要崩塌。自闭症患者天生就有广泛性的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何谓“广泛性的发展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无口语、会话能力缺陷、特殊用语、内在语言、非口语表达障碍、同僚互动困难、分享 情感 困难、缺乏互惠行为、狭隘的兴趣、固执行为、重复身体动作、只注重事物细节。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位自闭症患者兼具以上所有障碍,有的自闭症患者可能会说话,但是有固执行为,有的自闭症患者分享 情感 困难,但不会重复身体动作。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自闭症患者。故尽管经过这些年的宣传,普通人要辨认或者了解自闭症患者,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智商高的人,有自己的主见,不会人云亦云,看待事物的心态也比人高一筹,有时候会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对话。和孤独无关,只是内涵丰富些罢了。更不是自闭症了。 更容易 首先自闭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社交障碍、沟通能力、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 社会 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而且,80%的自闭症人士的智商因为自闭症影响而低于常人。 不可否认,部分自闭症人群因为他们刻板的兴趣,从某一方面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智商,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就是,自闭症人群并没有比正常人群更高的智商。 很遗憾,就目前我国的宣传,很多人不了解自闭症,认为自闭症仅仅是内向,不愿意说话,喜欢独处。而且好多年轻的家长相信了所谓的贵人语迟,耽误了孩子的康复与干预。 那么在这里,希望大家多学习自闭症知识,在 社会 上也为自闭症人士提供帮助以及宽容。 不是的。这个没有绝对!孤独症是一种发展认知障碍 不一定,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 不是

第一部分 了解孤独症1、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 社会 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 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2、孤独症和自闭症是一回事吗? 是的。孤独症的专业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 S D),孤独症和自闭症是英文Autism的两种译名。 "孤独症"主要被中国内地的医学以及特殊教育界所使用;"自闭症"则主要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有使用汉语的国家所使用。 3、孤独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孤独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心理问题,如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孤独症也不是性格孤僻。4、孤独症属于哪类残疾? 2006年起,我国将孤独症归类为精神残疾。 5、国际和国内首次诊断孤独症是什么时候?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著名儿童精神科医生 Leo K a n n er 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孤独症的论文。 里面列举了 11 个孩子的病例,并首次提出了孤独症的概念。 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4例孤独症患儿,此后引起国内关注。 6、孤独症的患病率是多少?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全球平均患病率为62/10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有一位孤独症儿童。 从各国报告的情况来看,孤独症的实际患病率可能还要高于这个数据。7、孤独症的发病有性别差异吗? 孤独症的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一般男/女患病率之比为4-6/1。 8、为什么会产生孤独症? 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筛查出很多可能导致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但是没有一种是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直接因素。 比较公认的原因是基因变异与不良环境的交互作用,特别是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主因,但具体致病因素和机制不明。 研究显示,一些因素如高龄父母、孕期感染、孕早期不良用药或接触化学物质等有可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 9、孤独症是由于父母不称职造成的吗? 不是。几十年前,在人们对孤独症还不了解的时期,有些人认为,大人抚养孩子的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患有孤独症,尤其是孩子的母亲。 有一种说法叫做"冰箱妈妈理论",意思是母亲冷淡的养育方法会使孩子患有孤独症。 这种说法已经被科学和事实推翻,研究证实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10、只有儿童才会得孤独症吗? 不是。研究发现,孤独症是在儿童出生前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月至3岁前逐步出现孤独症症状,有的起初表现与普通儿童无异,但功能逐渐倒退产生孤独症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持续终生。虽然科学与及时的康复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不断进步、走向独立,但并不表示孤独症会止于儿童时期。 11、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出生时诊断出患有孤独症? 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 (2)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孤独症忽略了。 (3)孤独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4)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孤独症症状才显现出来。 (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 (6)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孤独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轻微的小年龄的孤独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孤独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12、如果第一胎是孤独症,第二胎有没有可能还是孤独症? 如果没有明确的基因检查,生第二胎确实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90%以上有孤独症孩子的家庭,也能生下正常 健康 的孩子;如果第二胎生女孩,患病的危险性更低;从世界各国的案例来看,连续两胎生孤独症孩子的例子很少。 13、孤独症症状一般出现在什么时期? 根据卫生计生委于2010年7月23日颁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儿童孤独症起病于3岁前。 其中2/3的患儿出生后逐渐出现孤独症的症状,约1/3的患儿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出现了倒退,并开始出现孤独症症状。14、孤独症会误诊吗? 因为孤独症的诊断是基于行为症状学指标,所以误诊难以避免。如果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误诊一般不会出现。 最可能出现的误诊会出现在某些情况非常轻的孩子身上,他们的症状有可能被医生忽略了。 另外,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经过系统的训练他们的情况会有明显的改善。 也就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人或者家长会觉得孩子被误诊了,其实是由于孩子的整个状态恢复得较为理想。15、孤独症主要有哪些表现? (1)社交发展方面 ◆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 ◆与人接触时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2)沟通方面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鹦鹉学舌语言。不断重复他人说过的话或听到的广告词等。 (3)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 ◆兴趣狭隘,会非常专注于某些物品,或者是对特定物品特别感兴趣; ◆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 ◆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自我刺激行为等。16、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表现都一样的吗? 孤独症儿童的表现每个人都不同。智力方面,从智商不足40到高于120的天才智商。 语言方面,从毫无语言到机械仿说、雄辩甚至诡辩;社交兴趣方面,从对人毫无兴趣到对人感兴趣到烦死人家。 兴趣行为方面,从瓶子盖到天文,从砖头瓦块到地图、交通路线,从广告到 历史 传记,从不识数到常人不能企及的推算万年历、开平方以及数字演算,从不识字到过目不忘的识记天才。 除了孤独症孩子特有的交流和社交的特异性表现外,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相同。 17、孤独症儿童不会说话吗? 孤独症儿童"会"说话,但普遍缺乏语言沟通能力。 现有数据表明,大约25%的孤独症儿童没有口语语言或仅有有限的口语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康复训练后,随着 社会 交往功能的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可以逐渐发展。18、孤独症儿童智力有问题吗?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9年的调查,大约46%的孤独症儿童拥有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以上的智商。 虽然目前尚无灵敏可靠的测试孤独症儿童智商的工具,以上提供的智商指数也仅代表一个估测。 不过这个结果可以说明部分孤独症儿童拥有与普通人群一样或更高的智商。也有研究报道60%的孤独症儿童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 19、孤独症患者会有攻击行为吗? 孤独症患者一般不会有意攻击别人,只是由于其沟通和表达障碍,有时会用异于常人的方式与人"沟通",或人们不理解其需求和意愿的时候,会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孤独症患者全无"害人"之心,不会算计人,缺乏反抗行为,被认为是最真实的人。 20、孤独症儿童都特别聪明吗? 孤独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大部分没有特殊能力表现,只有小部分表现出"孤岛智慧",在绘画、乐器、音乐、色彩、计算、机械记忆、方位辨别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如果加以合理引导与培养转化,这些能力对其职业开发会有积极意义。21、孤独症儿童感觉方面有问题吗? 研究显示,56-9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所以大部分会有感觉方面的问题。 如,听知觉敏感:喜爱某些声音,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触觉异常:不喜欢拥抱或触摸;痛觉异常:多不怕痛;视觉异常:对特别图像的喜好或厌恶、喜欢斜视、倒视;本体觉异常:喜欢坐车、怕坐电梯、喜旋转。 22、孤独症儿童运动方面有问题吗? 部分孤独症儿童在运动功能方面也存在着过敏或低敏的表现,比如不喜欢粗糙的地面,容易晕车、晕船,不喜欢被推,行动时总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 还有些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活动状态等。 23、孤独症会合并其他疾病吗? 超过70%的孤独症患者会有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其他病症(共病)。 常见的是精神障碍、感知觉异常、胃肠道问题、注意力障碍、智力障碍、癫痫、免疫失衡、焦虑抑郁等。 这些病症对孤独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效果以及预后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24、孤独症有药可治吗? 由于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所以目前尚缺乏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 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手段,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抗精神病类、抗抑郁类和治疗多动类的药物对治疗相关症状会有帮助。 25、在公共场合应当怎样帮助孤独症儿童? 作为陌生人,看到孤独症儿童时,根据情况可以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他们主动和你打招呼,我们可以点头微笑做出回应。 如果他们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可以忽视,不要给家长乱出主意,有时候忽视也是一种包容和接受。26、"世界孤独症日"是怎么回事? 世界孤独症日全称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旨在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孤独症患者的关注。 每年4月2日,联合国会发布孤独症日宣传主题,联合国秘书长会发表讲话,世界各地也会进行各种宣传倡导活动。北京星希望儿童孤独症治疗康复专业机构

  • 索引序列
  • 陶国泰发表论文
  • 陶国泰首次发表论文
  • 1943年陶国泰发表论文
  • 陶国泰发表论文哪一年
  • 陶国泰首次发表论文时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