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
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解析: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1.国际新闻界 2.新闻记者 3.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4.新闻与传播研究 5.中国记者 6.新闻战线 7.新闻与写作 8.新闻界 9.新闻爱好者 10.新闻大学 11.新闻知识 12.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好多刊物可以选择,《新闻传播》《新闻研究导刊》《传播力研究》,别问我是谁,也别问多少钱!
《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由于传播是人的一种基本社会功能,所以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精神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传播学专业:
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
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媒体传播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信息化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胜任从事影视传播、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广告及媒介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舆论学、文艺美学、基础摄影、影视导论、影视脚本创作、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新闻与纪录片、科教片编导创作、电视节目编辑、媒体动画与制作。
网络传播与文化、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媒体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学通论、广告视觉设计、媒介组织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传播心理学作为一个跨专业学科,正是将传播和心理的联系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心理学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摇滚之所以能在青年一代中迅速传播开来除了摇滚乐中所要表达和追求的东西符合当时时代的心理脉搏外,还于与青少年特殊心理特征有关。青少年的这些特征都为摇滚乐的传播留下了心理空间。
关键词 摇滚乐 传播 青少年心理
摇滚乐发源于美国,以黑人音乐、蓝调为基础。开始流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乐以其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如果说50年代的摇滚乐还是把眼光停驻在小汽车、姑娘、爱情、逃学之类反映青春骚动的主题之上,那么60年代则使摇滚开始具有了相当的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意识。……(摇滚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或者一宣泄青春期过剩精力的 方法 ,而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思考和表达的途径。①当这种以“思考和表达”著称的音乐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后,不仅出现了象崔健、郑均等这样摇滚乐手,还出现了“黑豹”、“超载”等摇滚乐队。连主流人士也给于了很高的评价,如美学家高尔泰就曾形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判断:也许崔健和他的摇滚乐是中国惟一可以启蒙的 文化 形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摇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来吸引那些为它痴狂的青少年呢?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在青年一代中广泛传播的原因。
一、宏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时代的心理脉搏
1986年5月9日、10日夜,北京工体“让世界充满爱”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挽着一高一低的裤脚登上舞台,吼出了那首标志着中国摇滚诞生的《一无所有》。从此,摇滚乐开始在中国落地、发芽。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人民刚从“”浩劫的政治阴影之中摆脱出来,经历着一个文化复兴与 反思 的过程。这时引入的摇滚乐也和其他新兴的文艺类型一样成为解放被压抑的人性、唤醒人们生活热情的有力助手。而摇滚乐的反叛精神恰恰切合了当时的青年一代反思历史、批判腐朽传统的心理需要。②可谓是当时中国的气候为摇滚的进入和传播提供了土壤,而摇滚自身的“思考和表达”方式符合了当时中国一代青年人的心理脉搏。
二、微观上,摇滚乐的传播符合了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
1.青春期偶像崇拜心理的必然选择
偶像崇拜也许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渡性行为,它是青少年在自我否定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助于青少年投射自我及自我价值以及重新建构自我。③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所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其本质在于对崇拜对象的社会学习和依恋。人们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为人们相信偶像的真实性。④弗洛伊德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发展的标准方向,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行动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辈人,也需指向象偶像这类较远的人。⑤而摇滚所表达的那种激情和伟大、叛逆和反抗正好表达了青少年的心声,青年人也在那些摇滚斗士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所追随的自由和叛逆。摇滚满足了青年的心理需求,摇滚歌手成了青年心理表达的代言人。自然也就成了他们追逐和模仿的榜样,成为了他们的心理偶像,摇滚乐也就自然而然在青年人中传播开来。
2.摇滚乐满足了青少年追求自由、渴望真实的内心表达
青少年在走入一个由成人构成并掌握话语权的社会以后,他们的言行往往会显得另类,受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管教和制约。这时的青少年就会在内心产生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欲望。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儿的观点:青春期(12―20岁)的发展,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男女青年共同的一点是要和父母逐渐疏离,并尝试去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⑥而“对多数人来说,摇滚乐出现在阶级、时代、文化斗争的一个特殊交点上,这个事实已然使它在大众文化产品中成为一个重要角色,成为一种受压迫者求解放的工具。”⑦从这点上说,青年难怪在表现出愤怒、反抗父母和社会时,选择一种宣泄型的摇滚乐。另一方面,作为刚刚走入社会的青少年,由于长期生活在父母和同龄人的“拟态环境”中,对社会复杂程度的认知还不够深刻。他们长期养成的眼见为实的习惯,在步入社会那一刻受到挑战,对周围事物的真假辨别能力较弱,当遇到挫折时感觉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虚幻和难以相信。因此,有一种渴望简单、真实的生活环境愿望。这些都在摇滚中找到了表达。正如摇滚了二十多年的崔建所说:“摇滚这种音乐形式很宽容,各种情绪都能表达,它需要的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创作”。二者心有灵犀,自然也就为摇滚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找到了默契。
3.摇滚乐满足了青少年寻找刺激、宣泄积郁的心理需求
多数青少年长期生活在一种父母的“保护伞”之下,他们的生活很少受到来自社会和外界的刺激。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少量感觉输入的单调环境,会使人感到厌烦和痛苦,甚至导致人的活动的严重失调。国外心理学界就曾对人的这种需要――追求刺激的需要进行过实验。他们给大学生以相当可观的报酬,要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体说,就是要求他们持续躺在帆布床上,除进餐和上厕所外,不做任何事,房间的灯是开着的,但他们被戴着半透明的护目镜,不能看到东西,室内还有装置,防止他们去触摸物体,或听到任何有规律的声音。起初,被试者尝试大睡特睡,但是这种无刺激的环境最终使他们难以忍受,仅两三天后,他们就决意逃脱这个单调的实验环境。⑧虽然这个实验有些极端,但还是反映了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他们精力旺盛、渴望新鲜和刺激。而单调的学校、家庭环境往往忽视了他们这方面的需要,认为只要给他们吃穿,满足他们的学习环境就是对他们好了。所以,青年们就会去自己寻找刺激,这时候,以刺耳、尖叫和身体扭曲为特点的摇滚表演方式自然就成为他们得到刺激和宣泄的最好方式。另外,来自学校的学习压力和父母过高的期待有时也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神经无限紧张,感到自己的能力和梦想之间有太多的差距,引起心里上的不平衡。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美好的心理平衡要靠工作、家庭、娱乐三者的和谐统一。但青年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还没有进入社会工作,在家庭中也属于“听命”状态。所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娱乐活动之中。而在娱乐活动中,由于摇滚是一种审美观效应最强的审美方式,加上摇滚又是一种集体的狂欢,容易诱发郁积心头、含混莫名的感情冲动,因此便很自然地成为青年们的最为理想的宣泄方式。⑨
4.摇滚乐为行走着的青年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多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种摆脱家庭牢笼,独创一片天地的理想。他们反抗来自父母的说教,叛逆传统的社会规范。但是,多数青少年的这种理想只是一种心理冲动,他们毕竟还缺乏社会 经验 ,缺乏生活技巧以及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有就注定了当他们跨出家门的那一刻,多数会遭遇失败。当他们的叛逆行为遭到来自成人社会的排斥后,他们的反抗会显得无力。在这时,他们多数会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出走、逃避,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反抗。而摇滚中的“行走者”无疑成了他们的出走路上的知音和陪伴者。比如崔健的《苦行僧》,窦唯的《艳阳天》等,他们有的是坚定而充满力量的走,有的却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其实,当青少年在外面遭遇挫折,感到无助的时候他们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家,是想回到自己温暖的家里,享受父母的爱。因此,摇滚作为对孤独、迷茫的流浪青年的回应,“回家”也就成了一个逃避的目的地。在歌中,他们尽情抒发着对家、对故乡的想念。张楚高喊着:“姐姐,我要回家,牵着我的手,我有些困啦”。这时,摇滚乐中所表达出的由叛逆到出走,由出走到挫折,再由挫折到回家,最后为处于青春期行走并试图逃避的年轻人找到了一个心灵上的归宿,于是多数青少年也就带着摇滚流浪、流浪,他们在撒播摇滚的种子的同时最终也在摇滚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5.摇滚乐唱出了青少年对爱情和性的心理渴望
青春期少年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和性意识的蒙胧。从生理角度上讲,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生理上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开始产生爱与被爱的期待,对两性之间也开始好奇起来。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又使他们羞于直接表达和诉说。而摇滚乐,如郑均的《赤裸裸》在这方面却表现大胆而直白,满足了青少年的表达欲和好奇欲。其实,摇滚乐就其整体精神来说,一开始就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产物。但这种浪漫和激情并非一般流行歌曲中表现的那么呢喃和缠绵,而是更为简洁明快和赤裸裸,像火一样的热情号叫和呐喊,正是这些富有青春期式的激情表达方式吸引了富有激情的青少年的参与。这种心理需求上的满足,为摇滚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提供基础。
6.摇滚乐呐喊出了青少年渴望参与社会的心理意识
作为逐渐完成的社会人,青少年除了反叛、逃避以为,其实更多的是想早日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如1990年崔健为北京亚运会捐款100万的巡回义演,所到之处无不引起青年的轰动和狂热。摇滚歌手们并不乏自觉意识,许多摇滚歌手都共同认定政治是摇滚乐的起点。这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政治热情来自青年人的本性,有其社会心理依据。青年问题专家指出:“青年阶段……从政治上看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在生命周期的这一阶段,青年人努力向成年过渡,不断增加对政治问题的了解,并逐步形成自己基本的社会和政治观念,其中有些观念终身不变。”⑩当这种青年时期的观念与实际生活进程相结合,便获得了非常具体的内涵。就象有的学者所说的“摇滚文化中最核心的叛逆精神在此则成为摇滚青年们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他们用摇滚的音乐形式对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深刻的揭露与大胆的批判。”当青年们无法通过实际的参与来表达对社会改变时,他们便找到了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摇滚。
摇滚乐是一种青年人的音乐,它节奏简单、表现力强,特别是他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歌唱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紧密相关。由此看出,摇滚本身已经具有了青年人的特点,而传播心理学认为:“受传者的心理系统对传送来的信息要进行选择有它的生理原因,那就是,受传者对传送来的信息具有先天的选择机制。”所以,摇滚乐自身的演奏方式和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正好符合了青年人的在这一时期的心理选择机制,自然也就为青年人所接受,在青年人中传播开来了。
注释
1 刘小山:《认识摇滚(下篇)》,载《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3年第3期。
2 周宗伟:《中国摇滚乐与城市青少年文化》,载《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4 姚计海、申继亮、张彩云:《中学生偶像崇拜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应用心理学》,2003年第1期,第22页。
5 转引自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第1页。
6 李丹主编:《 儿童 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32页。
7 转引自:陆扬、王毅 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0页。
8 参见克雷奇等著:《心理学纲要》(下册),文化 教育 出版社,1981年版,第380页。
9 潘知常:《邂逅摇滚:当代文化工业的美学阐释之一》,载《益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10 姚文放:《从摇滚乐的文化特质看青年文化》,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1 周宗伟:《中国摇滚乐与城市青少年文化》,载《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2 林之达著:《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浅谈传播心理学与网络舆论的形成
2010年4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 热点 事件的得失进行了考评。其中,江苏常州环保局“批评有奖”是此次的“正面”典型,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却因政府应对严重失当、存在重大缺陷,被红色示警。(4月13日《新京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与社会舆论也出现了高速的融合,产生了有别于传统舆论的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即网络舆论。民众所反映出的舆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可以在网络上得到最为显明的反应,而在现实中也能较为真实、直接、及时的反映民意,所以网络舆论在这方面是很具代表性的。而人民网此次把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作为对地方党政机关能力的考评标准之一,充分地说明了网络对当今社会的监督力量已不容小觑。因网民揭露而引发的各种反腐以及执法者犯法的案件得到解决在社会上已时有耳闻,而各种网络人物的蹿红以及网络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延伸,也在不断地向人们昭示,网络舆论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公民个人,随时都要做好迎接网络舆论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各种改变。这种改变,从政府讲,有关部门可根据发帖人提供的现象进行调查取证,将不法之人绳之以法,但同时也存在着对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对个人亦然,好之能帮助受害人伸冤雪耻或借助网络舆论一炮而红,反之也会使其身败名裂,私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不过,在此文中并不对这种网络现象本身的问题进行探讨,笔者着重于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做一个梳理。
一、受众发布信息时的媒介选择
受传者在接受信息时首先要做的是对传播媒介进行选择。有一项关于受传者对8种媒体选择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受众对国际互联网的选择居于第四位”,“在我国大陆,选择互联网的人数正以惊人速度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 》,1997年中国上网用户才26万人,可是到2001年12月底已达3370万人,4年增加129倍多。”
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拉斯韦尔认为,自然与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望哨”作用,这种作用也就是媒介的环境监视功能,而媒介的预警功能是环境监视功能的一种。尤其是一些负面的舆论,如果能够在其萌芽状态即迅速预警、果断处置,就会稳定公众心理,平息社会谣言,控制由不良信息引起的群体非理性行为,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所以,迅速、真实、准确地告知或报告信息,应该是当代媒体的首要任务。大众传媒是公众了解信息的重要 渠道 ,只有保证了这个渠道的通畅,才能够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才能够在危机发生时,不至于引起公众的恐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也逐渐凸显。
网络特有的“交互”功能也是受众选择媒体进行信息发布时它所具有的一大优势。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在传播信息时的方式都是单向的,不具有双向沟通的功能,满足不了受众想要迅速得到信息回馈的需求。但是受众在参与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就具有很高的主动选择性,受众可以根据其兴趣喜好获取信息或者发布信息,受众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展现,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选择。媒体要想掌握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就要以最广泛、最权威的方式向公众公布事实真相,澄清事实,说明真相,让公众在真正了解实情、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消除恐慌,增强信心。在这方面,网络媒体无疑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化。在网络中,信息量大且丰富,形态多样、传播迅速及时,受众的操作完成也简单易行,在信息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准确性上都有很明显的优势。同时,受众的选择也不必受广播电视和报刊媒体在时间上的限制,受众只需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信息,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所以,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掌握和影响传媒传递的信息,改变受众的传受地位。所以,首先在受众对媒体的选择上,互联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它对网络舆论所能够形成的力量给予了一个极具发展力的平台。
二、接收信息时的“自己人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会有一种“自己人心理”,即受传者在接受传播过程中,总希望在传播者身上找到与自己的共同点或相似点。共同点或相似点越多,就越容易选择、接受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
在网络信息的发布中,当属UGC用户的内容最能引起受众的关注,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的缩写。UGC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领域,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UGC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例如:YouTube等网站就是UGC传播的成功案例,而社区网络、视频分享、博客和播客(视频分享)等等则是UGC传播的主要应用形式。
在网络上,受众可以更多地接收到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报道,还能够做出自己对于事件的独立评判和思考。最重要的是受众还可以及时向媒介反馈自己的意见,随时发表自己对新闻的观点和看法。另外,网络媒体的传播不仅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还是受众之间的沟通,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在网络传播中,发布信息的大多都是一些普通民众,他们发帖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表达出的事件关注点,包括言论措辞等大都能和普通受众产生共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网络上的发帖行为就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再加以事件本身,或是百姓急需解决的能博得网民大量同情心的事件,或是贫富极端中的富端的“为富不仁”抑或高官的以权谋私,这都是大多数的百姓所深恶痛绝却不敢也没有渠道可以供其发泄和交流的,而网络低门槛和匿名的特点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个平台。
三、接收信息时的心理选择
受传者在面对众多媒体进行选择接收时,他们的心理系统对传播媒体的选择情况包括:“当一种传播媒体能使受传者在接受信息时可以自由地控制接受信息的速度、次数、时间、地点,而另一种传播媒体则不能使受传者在接受传播时可以自由地控制接受信息的速度、次数、时间、地点。那么,受传者会选择前者而舍弃后者。”“当一种传播媒体告诉受传者发生了什么事,至于这件事是什么样子,只能尽力提供尽可能详尽、具体、生动的描述,让受传者根据描述去想像这件事是什么样子;而另一传播媒体在告诉受传者发生了什么事的同时把这件事的样子原原本本地展现在受传者面前,不作描述,不需要受传者去想像这件事是什么样子。那么,受传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一传播媒体。”
随着网民越来越习惯和喜爱自己创作内容,并与他人分享,在互联网上,UGC已经成为很多网民的生活方式,例如在UGC最为活跃的BBS和博客领域,国内已经有很大的用户群体,并且仍在迅速增长。
在当今的信息传播中,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 网络,受众所获得的信息中越来越多的内容不再来自于传统媒体,而是直接来自于用户、论坛、博客、社区、视频分享和微博等等。尤其是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再加之微博的飞速 发展和大范围的普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制作图片、视频,将自己的心情和所见所闻用手机记录下来,并且随时随地就可以将这些内容发布到微博上,或者传递给他人,再形成各种转发和评论,就有可能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甚至在 社会舆论上形成广泛的影响,这种例子已屡见不鲜。如今,上微博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渠道。
所以,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对身边的新鲜事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正是符合上述受传者的 心理系统对传播媒介的选择情况的,是受传者更倾向于选择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正是能满足受传者这种心里需求的信息发布平台,
受众在选择传播方式时,会选择更容易也更便捷的能发布其意见的媒介,而网络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富发展空间的平台。首先,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优势。其一是其门槛很低,操作并不困难,只要稍有网络常识的人都可以通过其发布并接收信息。它的第二大优势就是有个快捷的入口,比如优酷首页会有一个搜索框,可以让用户很便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找到自己的同类 爱好 者,这是网民愿意使用它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其三是它的草根性和匿名性,可以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传播与接收信息同时进行,用户拥有了自主生产内容、发布内容的权力,而不仅仅只是个被动的信息受众。
以上是本文对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从其传播心 理学角度所做的分析。但是,在分析网络舆论盛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生成内容,相应的也就会有很多错误、片面甚至虚假的内容。所以,这就需要受传者在接受信息时要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或者相关部门可以相应建立一些审核机制。但如果真的建立了条条种种的审核机制,那么网络舆论传播还会像今日这样继续繁盛吗?这将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杜骏飞.中国网络传播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周葆华.效果研究:人类传受观念与行为的变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刘卫东.新闻传播学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6]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教育是一种传播现象,教育过程就是一种传播过程。教育传播学是研究教师和学生通过传播行为来建立关系,主要从理论的角度,揭示教育传播的规律,探讨教育传播的知识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研究中“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教育传播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在八九十年代出现了短暂的研究热潮,奠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的基础。然而,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学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却失去了热情。本文对《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自创刊以来刊发的88篇教育传播学研究主题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对研究数量分布、研究主题、作者进行考察,找出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的引入及我国学者对建构主义研究的关注以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无暇去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从而导致我国的教育传播学出现了研究的缺失。二、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寻踪国外的教育传播研究开始于上世纪的40年代。19世纪末以来,开始新技术革命,电子传播媒体陆续进入教育领域,到20世纪40年代,越来越先进的电子媒体大量涌入教育领域,给教育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媒体的功能、效果、媒体与教育者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人们试图用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去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开始了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我国的教育传播学起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传播学学科的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多次访问我国,并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传播学者余也鲁教授在广州、北京和上海等地向我国电教工作者介绍西方传播学的思想,专门讲述了教育传播学的相关内容。1982一、教育传播学的地位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它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一本文作者: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在读博士161/4年,华南师范大学在广州举办教育传播理论讲习班,邀请施拉姆博士和余也鲁教授担任主讲,参加的有来自全国的电教工作者300余人。讲习班进行了6天,内容共7讲:1.怎样克服对新教育科技的阻力;2.怎样选择教学媒体;3.教学软件制作的路线;4.介绍五个新事物传播的实验;5.介绍两个卫星教学实验;6.电视在现代化教学中的新任务;7.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威尔伯・施拉姆对我国在传播学的引进和树立教育传播思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传播学研究主题作内容分析,这些研究论文题目的中心词表达的含义基本能反映该文章的研究主题,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文内容进行分类,包括基本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应用研究、教材资源建设等方面。有关随笔和札记也包括在内(此类文章共5篇),如1984年第6期《中国电化教育》刊载的邱质朴、刘万年的报道《希望她能再来中国———记美国教育传播学专家乔安・顿博士》。分析维度为《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代初,我国自国外引进了教育传播的概念和理论,不两本核心期刊自创刊至2006年底所有教育传播学论少同志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为建立我国的教育传文的数量分布、研究内容、作者所属机构等几个方面。播学而努力。数据统计和分析及图表产生采用Excel。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我国的电教工作者(二)研究结论与分析发表了一些教育传播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一些重要1.《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两本核心的教育传播学教材。其中南国农先生和李运林教授主期刊自创刊至2006年底,共检索到与教育传播学相编的《教育传播学》,前后共两个版本(1995年版和关的研究论文88篇。其中,1995年前共计45篇,此2005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后,共计43篇,而在1994年前,这两本期刊均为双月完善地阐述教育传播理论的教材,奠定了我国教育传刊,(《中国电化教育》1994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电播学研究的基础。还有邵培仁主编的《教育传播学》化教育研究》2000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所以,相对(199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魏奇和钟志贤主编的来讲,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对《教育传播学》(1992年,江西教育出版社),高蕴奇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是占有比此后更重要的位置。等编著的《教育传播学》(199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这些教育传播学教材的出版,对于教育传播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刊物特别是电教刊物,如《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电化教育》(即《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改名)、《外语电化教学》等,也陆续发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
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
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
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
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
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
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
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
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
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二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三
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
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
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8. 论编辑思维
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
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
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
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
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
18. 论新闻策划
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20. 报纸专栏分析
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
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
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
32. 论新闻的世俗化
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
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
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
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
37. 论传媒的影响力
38. 论传媒的公信力
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
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
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
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45. 论精确新闻报道
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
47. 论媒介素养
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
49. 论新闻编辑理念
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
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
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
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
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
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
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
57. 论传媒整合发展
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
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四
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3. 新闻语言特征论
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11. 新闻风格论
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25. 新闻价值论
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36. 现代传播学论
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五
1. 传播效果浅论
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
3. 传播效果评价
4. 博客管理初探
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
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
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
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
11. 广告的文化策略
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
14. 广告创意论
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16. 新闻写作的创意
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
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
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
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
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
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
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
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
28. 隐性采访浅论
29. 独家报道浅论
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
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
32. 动漫创新初探
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
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
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
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
38. 浅论网络传播
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
40. 短信传播浅论
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期刊有很多,但是要看你是发表什么专业方向的论文,期刊杂志还有栏目分类,如果实在搞不清楚的话那就去找早发表网发表论文吧,那里会告诉你你论文适合投什么样的期刊。
新闻媒体从业者在评职称时也要发表论文,但是他们对期刊并不了解。其实新闻传播类的刊物有很多本,也涉及到了省级,国家级,核心级刊物,为了便于大家发表论文,杂志投稿网小编也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了几本优秀的新闻传播期刊,也是比较好投的刊物。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主办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的省一级期刊。旨在通过刊登论文、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繁荣新闻学术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与传播评论》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是一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大型学术丛刊。丛刊关注国内外新闻传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多元的学术思想、高质量的学术品味。现行主要栏目有:学理与方法、传播与文化、比较新闻学、人类传播史、媒介经济、网络传播等。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创办于1994年,主办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该杂志发表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最新成果,代表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准,是中国新闻学传播学者的思想宝库。主要栏目有:媒介制度研究、媒介法研究、媒介政策研究、媒介道德研究、媒介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社会学研究、媒介政治学研究、新媒介及媒介技术发展研究、大众传播学研究等。
大部分论文都在期刊上发表,CN期刊。
少数的是发表到国外的期刊,或者直接是在杂志的官网上线,比如SCI。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CN期刊就可以了。
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广义上分类
从广义上来讲,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
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
“国内统一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
此外,正像报纸一样,期刊也可以不同的角度分类。有多少个角度就有多少种分类的结果,角度太多则流于繁琐。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按学科分类
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代表,将期刊分为五个基本部类:
(1)思想(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刊物。在基本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如社会科学分为社会科学总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
按内容分类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
(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
(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
(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按学术地位分类
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通常所说的普刊)两大类。
关于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或若干领域)中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量大,利用率高,受到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
一些同学,在投递论文时,找不到或者傻傻分不清论文发表的官网。便就此打住了发表论文的心思。今天就来帮大家揭开论文发表网站的正确途径。
刘明华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省级期刊。《新闻传播科学》是一本关注新闻传播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其等级是省级期刊。等级是按质量、程度、地位等的差异而作出区别的意思。
望采纳!!!!!!!!!
大多数报刊杂志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稿源要,
在激烈的用稿竞争中获胜,为自己争得一席之
希望您早日成功,望采纳!!!
新闻传播科学 ,oa期刊。
1、新闻与传播研究 2、国际新闻界 3、现代传播 4、新闻记者 5、新闻大学6、当代传播 7、中国记者 8、新闻界 9、新闻战线 10、传媒 11、传媒观察 12、中国报业 13、新闻与写作 14、新闻爱好者 15、新闻知识
中国传媒科技 , 但是作者仅限限电视台、广播站的
科技传播 ,国家级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
新闻文化建设,新媒体研究,审核时间比较长,如果不着急,可以投稿试试
中国报业,也可以收到的,国家级收录的杂志,刊期比较快,不过可以加急
《记者观察》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