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4

chen251791802
首页 > 论文发表 > 代谢组投稿期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非人勿扰的2016

已采纳

发明时间是1965年。经科学家证明,苦味素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苦味素可以分为一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和三萜类。此类成分除共同具有苦味外,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

149 评论

苹果香蕉最爱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云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良药苦口由此而来。最近,国内研究团队揭开了这类“苦口良药”的神秘面纱,成果相继发表在Nature Genetics(2013)、Science(2014)和Nature Plants(2016)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研究者通过研究黄瓜发现:黄瓜苦味正是由三萜化合物葫芦素C导致的,葫芦素是一类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化合物,仅在葫芦科植物中(黄瓜、西瓜和甜瓜等)发现,苦是这类化合物最显著的特点,因此,葫芦素也叫苦味素。极低量的葫芦素(0.1 mg/L)就能引起明显的苦味,比典型的苦味剂咖啡因还要苦100倍左右。图1.苦味素的来源-黄瓜 苦味素的发现对黄瓜育种和抗肿瘤药物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植物的生长面对各种外界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极苦的苦味素是最佳的防御武器,可用来抵御病虫害的侵入。因此,苦味素是保护植物的 “绿色农药”。科学家通过黄瓜功能基因组研......阅读全文代谢组学的最新进展: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通量分析分析测试百科网译 代谢组学致力于研究生物系统中存在的小分子或代谢物。通过分析生物体或细胞内存在的代谢物来得到其生理状态的化合物指纹谱。从营养、食品科学到了解人类疾病,代谢组学表征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功能的增强,这个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为了进一步了解代谢组2019-11-13 16:18News WIKI 相关搜索刘双江纪海丽: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2018-03-27 15:05News WIKI 相关搜索100%有奖调查:聚合物的表征分析技术盘点11个每个人与众不同的“标签”:DNA首当其冲不管两个人看起来有多么相像,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人。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为我们梳理出了11个让人与众不同的特征。 看看你周围的人,你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他们之间是多么的不同。他们的脸、身体、言行举止以及个性

109 评论

嘎嘎希尔

细胞生物学Q1区。期刊接收的Original Article、Protocol和Review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转录基因组学、蛋白质和代谢组学、信号转导、生物组学、干细胞等几乎所有与细胞相关的研究领域。

82 评论

龙舌兰日出shine

苦味素1998-07 是一类具苦味化合物的通称,在中草药成分中主要指除了生物碱、甙类以外具有苦味性质的物质。从化学上看,它们基本上都属

314 评论

相关问答

  • 组学投稿期刊

    据我所知这个杂志是北大核心期刊,审稿时间一般为一两个月,该杂志接受邮箱投稿,如果没录用会邮件通知的。附图为这个杂志知网版权页照片,有投稿邮箱和联系方式。

    乖乖邓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药代动力代谢学术期刊投稿

    文稿应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不宜超过3层。文题、层次标题、表题、图题及参考文献、致谢等,一律顶格书写。 3.1 文题 题名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

    半半童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代谢组投稿期刊

    发明时间是1965年。经科学家证明,苦味素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苦味素可以分为一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和

    chen25179180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投稿期刊

    网站: Click here to start 如果你上传的列表中每

    请叫我姚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代谢组发表论文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林子夕silv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