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i瑶瑶
英文综述是不容易发表的。
因为对于很多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杂志对综述的要求很高,一般是要求导师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才会对此发出邀请,写一篇综述,主要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总结,展望,一般是不接收自己投稿的sci综述的,所以很难。
写英文综述的技巧:
1、 搜集近两年全部相关的综述文章,以高水平期刊为主,一般期刊的也不要忽略,主要看综述的思路。
2、 首先构思从哪个角度去综述,就是文章的侧重点,要和其他综述有区别,否则没有意义。其次要考虑哪些人会对自己的综述感兴趣,最感兴趣的点在哪里,综述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在自己综述的主题上一定要详尽而且有自己的见解。
3、综述不是简单的文献总结罗列,要把看到的文献里面的内容系统总结梳理,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和成果加以评述,比如总结一项技术的应用,大家都是在一个思路下去做,但可能研究的对象、选用的材料等等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结果加以分类综述,条理清晰。
4、英文综述不好写,主要是逻辑的安排,可以先用中文或掺杂的方式把提纲列出来,定下大体的框架再往里面补充内容。
5、另一方面,英文综述又相对好写,可以把文献中的相关结论和语句直接摘下来,最后调整内容的时候再用自己的方式把语言重新组织一下,比纯粹的中译英来的容易。
6、最后给大家的建议是引用的每一篇文献一定要精读,知道它确实讲了什么,不要出现二次引用或只看个摘要就写进自己综述的情况。
小二2004
一、SCI论文写作,实在没有想像中的难1、一定要熟悉你的专业和实验方法;一定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2、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3、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4、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5、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老板、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提高成功率。二、如何投稿论文投向哪份杂志其实还是有学问的,一般视课题的新颖及创造性、实验结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论文写作质量而定。三、如何选择审稿人1、推荐国外发过与你结果、结论相似文章的作者;2、推荐你论文中曾引用论文的作者;3、推荐你或你老板认识的同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在国际有些影响的国内的学者也可以,这些学者在国内不一定是"牛"人,但深受国外学术界尊重。四、关于撤稿有作者投稿后因种种原因需要撤稿,但又担心编辑不高兴,甚至会被打入黑名单,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但需要说明的是,你为什么要撤稿?材料方法不可靠,结果不能重复,还是设计本身有问题?这都是撤稿的理由。五、如何请国外SCI杂志减免版面费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点小窍门的,比如可以减少使用的图片,将彩色变为黑白等等。
清香薄荷amy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在还没有发英文的文章前,总觉得写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艰难万分,再加上道听途说,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说审稿周期多长啦,审稿意见多难回答啊,整个过程多么复杂啊,所以对发英文SCI文章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有一段时间都心里安慰自己,这辈子就发发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结果好,中文的照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再后来,身在国外,不得不用英文写文章,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其实发英文文章不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以下是在下的分析:
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只要是经常看的文献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
在国内,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层次上高一点。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录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给收录的非常少。那么换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别,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别。
SCI一共收录3700多种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领域划分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几十个个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领域的文章,适合投稿的期刊的数量更多。反观中文的期刊,每一个领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个的样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数量受限,于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单位都有发文章的要求。在这种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换来的将是更宽广的道路。
在审稿周期上,综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审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当然,这里比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国内一二流期刊的比较。国内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费为生。对文章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编辑觉得差不多的文章就录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这样的审稿周期确实很短。但是国内一流期刊的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主要也是因为学术能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兼带一些行政职务,平时都比较忙,审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较久一点。
在审稿意见上,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确是要更加专业一些,要更难回答一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一针见血的意见要比那种笼统的审稿意见好多了。而且国外期刊的审稿意见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同行相轻的恶意评价。
甜甜起司wasabi
从发表角度来说,SCI比EI要难发表得多,EI主要是针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论文发表,SCI则是综合性的,任何专业都是可以投稿发表的,SCI主要是学术期刊,EI有学术期刊也有学术会议,有的作者投稿EI屡投屡中,而投稿SCI却很难中稿,因此,SCI难度要大得多。
SCI和EI都是学术文章,写作格式上没有区别,SCI作为一个检索工具其实是非常好的,它的宗旨与其他检索工具略有不同,这个我之前已经有介绍,其他的检索工具主要目的是“收全”,即把特定学科或范围内的相关重要文献全部收录,而SCI则主要通过引文关注研究过程,包括起始、传承、后续。所以它在期刊的选择时对引文和参考文献有严格的要求。
会议的话,肯定是ei好发,很多会议只要投稿基本没有不中的。
期刊就不一定了,我所在的学科中文ei比一般三区四区的英文sci难发。英文期刊ei(不是会议论文)了解的不多,身边的同事投的也比较少,可能是期刊较少,官网也比较难找
A明天你好!
其实可以很通俗的给你讲 本科段就是专科和本科都是修的同一个专业 但是独立段本科就是你专科所学的专业和本科所学的专业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你跨专业了 这个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 就看你所选专业了,可以问问壹品优刊
国际护理医学,国际临床医学,国际医药探索这三个国际刊出刊快,上网快,我可以发
建议和编辑联系和气的把问题说清楚,如果不行的话那就需要再投啊,都是为论文纠结的人,我理解楼主,呵呵,祝好运哈。
我第一次投稿就投中,往后连续投中 我们先回到正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杂志社容易过稿吧。新手小白可以多多尝试。 1.《破茧成蝶》杂志社,稿费千字70-100
核心期刊的操作过程过程大概是这几步:选题—实验—统计—成文—投稿—初审—外审—修改—发表,前面4个环节实际上就是写文章并投稿,时间和文章投稿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英语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通用语言,就拿全球范围的歌曲来说吧,偶尔音乐是世界的主流,主要以英文歌为主,在期刊论文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