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9

一个人淋着雨
首页 > 论文发表 > 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泄密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YGUANGZHOU

已采纳

这个主要的可能就是在一方面没有管理好的吧

118 评论

火炎焱加冰

相关研究2月14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Jochen Buck说:“这在男性避孕领域是完全革命性的。临床开发中的大多数男性避孕药只在8至12周后才生效。”康奈尔大学的Melanie Balbach表示,药效大约在24小时后就消失了,意味着服用这种避孕药后能快速恢复生育能力。Buck和Balbach计划改进这种药物,使其在人体试验前能持续更长时间。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希望到2025年开始临床试验。相关新闻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生育问题广受社会关注。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人,这也意味着,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这一人口发展现实,令如何提升我国社会生育率的相关议题,更见紧迫。在此背景下,有人再次提出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以刺激生育,引发了讨论。事实上,早在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时,就有委员提出这一建议,以此调节婚姻人数下降和老龄化上升趋势。当时这一消息也曾迅速成为热搜。但是,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婚姻权是一项基本民事权利,因此,降低法定婚龄到18岁,其意义主要在还权于民与赋权于民,保障成年人的婚姻家庭权益。在晚婚情况普遍存在、低生育率已成趋势的背景下,降低法定婚龄到18岁这一措施,对于提高生育率是否有明显作用,尚待现实验证。要从战略上关注和促进生育率提升或稳定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未来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加速趋势,而应对“少子老龄化”,要从战略上关注和促进生育率的提升或稳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亿,占总人口的14.9%。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近61年来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当“少子老龄化”成为常态,人口结构的“一减一增”之间,中国应做哪些准备?杜鹏表示,早在2006年,国家层面就已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此后又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二十大报告将“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放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部分进行部署。“从实践来看,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解决‘一老一小’难题,诸如不断完善生育政策,探索普惠托育,促进教育公平等,减轻年轻人在孩子择校、课外辅导等方面的焦虑或抚育成本。”此外,杜鹏认为,养老措施发挥作用与提高生育率也密切相关。“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一般老人会照看,如果第二个孩子还让老人照看,老人就要有8-10年时间全部用来为子女照看孩子,这就提出新挑战:老人是否愿意帮助子女承担抚养责任。”杜鹏表示,跟养老一样,这里会涉及很多社会保障问题,怎么促进老人和子女共同居住,怎么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年轻人优待,怎么解决老年人的异地医保问题等等,这些方面国家一直在不断完善相关措施。应对“少子老龄化”,国际上不少国家已有探索,中国能从其他国家获得哪些经验?“近年来,我们也在借鉴一些国家鼓励生育的相关措施。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需要做的,一是战略重视,要从战略上关注和促进生育率的提升或稳定;二是综合施策,不能单从某一方面着力;三是博采众长,不同国家的好经验,要结合自身国情进行取舍借鉴。归根到底,中国还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103 评论

树果衣嘎凌

期刊登错了论文要负责吗?要负责,一般来说都要负责,因为期刊登了这个论文不是免费的。他是收费的,而且一般是双向收费,就是说你这个文章要登上这个期刊,要有相应审查的费用,然后别人要看这个期刊也要花相应定这个期刊的费用,既然赚的是这个钱就得负这个责任啊。

这个论文的编撰者当然是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但是平台能够让这样的文章通过也是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的,就比如说你通过某个平台跟别人聊天,然后你了,当然是你那个人承担主要责任,但这个平台他如果完全没有尽到基本的提醒业务,就是你跟陌生人大量转账以及汇款的时候,平台丝毫都没有提醒,那这个平台也有一一部分的责任的,所以说平台是要承担责任的,因为它是提供这种服务的,他必须得保证自己提供的服务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那些期刊都是白看的吗?期刊的订阅是要花钱的,而且他比报纸是要贵的,当然了,一些大的学术期刊人家本身是不愁销量的,因为人家这个期刊的名字就相当于权威性,比如国外的自然你能登上这样一篇期刊,哪怕说你只有一篇文章,你是第一作者,那都了不得了,你那个水平比现在大多数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水平多高了,因为你就算到了博士阶段,你也不见得能够在自然杂志上面发表一个以第一作者姓名的论文。

所以期刊它既然收取了相应的费用,它是靠这个赚钱的,毕竟它卖的就是内容,你至少也会订阅这个东西,不是因为这个期刊它是给你提供的服务,好不是因为它给你提供的纸张纸的质量好,而是因为上面刊登的东西是你需要的,你觉得他们刊登的相应销售信息是有利于开拓自己的见识的,偶尔看一看,挺有用的你才买的,但如果他这个信息有问题,难道他应该一点责任都不负吗?这不太可能吧。

321 评论

淡淡的生活

要。期刊要审核全部刊登的论文,如果论文质量有问题,他们要负责任的。

199 评论

戴小卓269500767

可能是因为有些的话还是不被人们的认可的吧

269 评论

士多啤梨cake

需要,是因为这些期刊一般订阅的人比较多,而且人们都比较信任这些内容,所以很容易破坏人们的常识。

102 评论

大施兄帅呆了

“世界顶级权威杂志《自然》经常发布大量虚假论文”一种是因为人的品行不好,朽木不可雕;另一种是因为环境和机制使然,即环境决定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同意后者。世界顶级权威杂志《自然》的论文未必靠谱。若这些论文中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诺奖评审委员会很忙,都不知道把奖颁给谁了。诚然,因为多数自然现象的演化极其复杂,科学探索通常不会一步到位找到其本质规律,一般需要漫长的过程。科研人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肯定乐意发表在所谓的顶级期刊,但若发表需要通过编辑的初审和专家的详审。大多数编辑只知道谁是最理想的审稿人,但缺乏辨别原创性的能力。

审稿专家如何评审呢,还不是主要看逻辑链与证据。对前者,有一定科研经验的科研人员足以把握;对后者,通过实验或观测得到的结果,在没有充分理由质疑的情况下,审稿专家只能选择信任。是的,专家是人不是神。若某项研究或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足够吸引眼球,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也并非特别困难。然而,证据是否靠谱值得商榷,如有些实验有“水分”,有些实验或观测结果有时间依赖性,有些实验受环境的影响大。因此,即使作者不是故意造假,有时自己也会被实测结果蒙蔽,导致出现不靠谱的结论。

咱读过在 《Nature》  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地震机理和预测方面的文章,认为诸多观点简直是搞笑。例如,曾看过一篇 《Nature》 发表的论文“Slow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typhoons”,这个标题足够吸引眼球,但仔细推敲觉得作者是被“巧合”欺。因为:地球上很多慢地震并不发生在台风期间。

快速判断某篇文献的观点是否靠谱,确有诀窍可依。如可快速浏览摘要、图件和结论,知道作者大概讲什么;然后,试试能否找一个或多个反例出来,若能则认为其观点错误,因为正确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实相矛盾。

2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川大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成都大学创建于 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

    吃货迷思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论文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

    大毛毛豆豆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在美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看自己合适哪类的 你自己也说了,通过、邮箱、或是网站等。 文章准备好了就找合适自己的平台大致就是这样了。

    大嘴Yuk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曾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

    曹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获得许多成就:1. 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大幅提高。2.2020年5月6日,分别以第一作者

    晓晓雯雯雯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泄密

    这个主要的可能就是在一方面没有管理好的吧

    一个人淋着雨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