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uzhu1986
最好不投开源期刊的原因如下:
开源杂志收取的出版费用其实大大超出过开源的运行成本,变成盈利的工具,那么为了增加出版量获取最大利润,出版商势必会降低审稿和校对的成本,快速出版,出版的稿件的质量难以保证。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所有开源期刊(不单单是MDPI)的编辑队伍数量异常惊人,有的杂志期刊编辑成千上万,这些编辑的学术地位是否能够达到专业领域的权威性水平值得关注,更有甚者在国家相关人才评定中使用这些资历,和传统期刊的编辑地位相比,是否具有效力,仍旧值得权衡。
开源期刊通常不依赖于专业的学会,缺少专业性的系统评估。相比于传统学会创办的刊物,开源性期刊学术队伍更显松散,发文量异常大。比如昆虫科学隶属于中国昆虫学会,Annals of the Entomo 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隶属于美国昆虫学会,有着相关多的审稿专家来把关。
比如InsectScience在2020年全年出版209篇论文(以往年份100-130篇每年),而AESA每年出版的论文数量在40-100篇;而许多开源期刊不隶属于任何专业学会,编辑队伍人数虽众,但是人员构成鱼龙混杂,一年出版的数量超过了1千篇。
薰衣草恋人
不好中。不好中。开源sci期刊从投稿到发表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且也有会一系列的审稿状态,可能会显示Accept,那么说明你的文章已经被开源期刊接受。当你的文章被接收后,开源sci期刊还会有一些别的状态来帮助您的文章进行正式发表。开源sci期刊论文受认可度也是比较高的,这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代表都是低质量的论文,很多国际知名学术期刊都是开源期刊。
不好中。不好中。开源sci期刊从投稿到发表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且也有会一系列的审稿状态,可能会显示Accept,那么说明你的文章已经被开源期刊接受。当你的文章被
不好中。不好中。开源sci期刊从投稿到发表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且也有会一系列的审稿状态,可能会显示Accept,那么说明你的文章已经被开源期刊接受。当你的文章被
不一定,开源期刊的审稿过程和其他期刊一样是有严格的流程的。整个审稿过程包括: 提交文章 -> 审稿人评审 -> 编辑会话 -> 编辑审核以及最终发表,在整个审稿
不好中。不好中。开源sci期刊从投稿到发表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且也有会一系列的审稿状态,可能会显示Accept,那么说明你的文章已经被开源期刊接受。当你的文章被
投稿后是可以修改的。sci期刊分为开源和不开源刊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OA期刊和非OA刊物(也叫传统期刊),这两者有一定的不同。“开源期刊”即开放存取,简称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