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今天
第1卷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良莠不齐(YOU三声) 表情呆板(DAI一声) 强词夺理(QIAND二声) 尔虞我诈(YU二声) B.咬文嚼字(JUE二声) 一暴十寒(PU四声) 惝恍迷离(TANG二声) 穿凿附会(ZAO二声) C.心广体胖(PAN二声) 莞尔一笑(WAN三声) 血肉模糊(MO二声) 所向披靡(MI三声) D.淆乱乾坤(XIAO二声) 贫瘠不堪(JI二声) 自怨自艾(YI四声) 暴殄天物(ZHEN三声) 2.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 A.莅临指导 丰功伟级 生死攸关 好高骛远 B.党同伐异 洞烛其奸声势赫奕 一筹莫展 C.兵慌马乱 一傅众咻 无人问津 深居简出 D.忸怩不安 草菅人命 既往不究 如怨以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世上事物林林总总,天下文章万万千千,丰富( )芜杂,一口吞不下,一眼望不穿。 ( )加以选择,( )使之简单化、条理化和本质化,( )能认识它,而与此同时,也就 是对它的重新组合和再创造。( ),选择文章也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 A.却又 只有 才能 从而才 因此 B.但是 只要 就能 因而就 所以 C.而且 只有 才能从而才 因而 D.但是 只要 就能 因而就 因此 4.依次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艾青说:“我所努力的对诗的要求是四个方面:( ),有意识地避免用华丽词藻来掩 饰空虚;( ),以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 ),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 的主题;( ),不含糊其词,不写为人费解的思想,决不让读者误解和坠五里雾中。”他 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塑造了一个勤劳、( )善良在感人形象保姆大堰河。 A.朴素 集中 单纯 明快 勇敢 B.单纯 朴素 明快 集中 纯朴 C.朴素 单纯 集中 明快 纯朴 D.单纯 集中 明快 朴素 勇敢 5.下列四句话,朗读的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有差别。请根据每句中的语境提示,给每句标 上逻辑重音,正确是一项是:(3分) ( ) 我不会写诗歌。(你来写吧。) (谁说我会写诗歌?)我不会写诗歌。 (我不是不肯写诗歌)我不会写诗歌。 (我只会朗诵诗歌)我不会写诗歌。 我不会写诗歌。(写篇散文吧!) A.①写 ②诗歌 ③我 ④不 ⑤会 B.①我 ②不 ③会 ④写 ⑤诗歌 C.①我 ②写 ③不 ④会 ⑤诗歌 D.①写 ②不 ③会 ④写 ⑤我 6.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真是不胜枚举。 B.学习基础知识,应当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切不可一味贪多求快,否则,欲速而不达。 C.这里地震之后,迅速盖起了房屋,恢复了生产,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 谌设想的。 D.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怎么批呢?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总明确的一组是:(3分) ( ) A。难道能够否认《黄山记》是一篇热情奔放、大开大合、挥洒自如、色彩缤纷、语言华 美的优秀散文吗? B。现在无论城市及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 C。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 D。正因为古猿本身结构具有与人相接近的性状,在一定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大片森林 的毁灭等),古猿才有可能离开猿的系统,而向着人的方向发展。 8.将下列四句话分别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有夜光的 ②北级星牌的 ③刚买来的 ④他家的 ⑤弓形 ⑥那座 A.④⑥③①②⑤ B.⑥③①④②⑤ C.⑥④②⑤①③ D.④⑥②①③⑤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谨庠序之教”和“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中的“庠”“序”都指我国古 代的地方学校。 B.“因入京师,观太学”和“太学在郊中”的“太学”都是指国家办在京师的最高学府。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和“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都是指我国古代学校学习的 内容,即礼、乐、书、数、御、射六种学问或技艺。 D.“金榜题名”是指进士及第,因为考中进士后,用黄纸题写姓名,金为黄色,故称黄榜 为金榜。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一首词,完成10-11题。 鹧 鸪 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困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捉金胡禄,汉箭朝飞金仆胡。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茂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锦:(CHAN)锦衣。 ②金胡禄(LU)箭袋。 ③金仆姑:箭名 10.对这首宋词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壮岁旌旗拥万夫”一句是说自己壮年时曾统领过万人的军队抗击金兵。 B.“锦突骑渡江初”一句是说穿着锦衣的精锐骑兵开始渡江南下。 C.燕兵夜捉金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这两句是写与金兵进行激烈战斗的情景。 D.“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是说自己抗金斗志壮志不改,岁月也不会染白自己的髭须。 11.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词上阕回忆自己年轻时奋勇抗金杀敌的情景。 B.下阕抒发自己年老力衰、壮志未酬的感慨。 C.全词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南宋朝廷重用,不顾年老力衰,愿意重返沙场杀敌立功的愿 望。 D.作者在序中称此词是“戏作”,实际上是议论政治、抒发感情的严肃作品。 二、(20分)下面是顾炎武写给友人的一封信,阅读后完成12-20题。 去冬韩元少书来,言曾欲为执事荐及鄙人,已而中止。顷闻史局中复有物色及之者。无 论昏耄之资,不能黾勉从事;而执事,同里人也;一生怀抱,敢不直陈之左右。 先妣未家过门,养姑抱嗣,为吴中第一奇节,蒙朝廷旌表。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 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故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矣!《记》 曰:“将贻父母名,必果;将贻父母羞辱,必不果。”七十老翁何所求?正你一死!若必 相逼,则以身殉之矣!一死而行妣之大节愈彰于天下,使不类之子得附以成名,此亦人生 难得之遭逢也! 《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子弟曰:“士当以识器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仆自 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悬牌在室,以拒来请,人所共 见,足下尚不知邪?抑将谓随俗为之,而无伤于识器邪?中孚为其先妣求传再三,终已辞 之,盖为此一人一家之事,而无关于经术政理之大,则不作也。 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 《张中丞传后序》诸篇,而一切铭状既为谢绝,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犹未敢许也。 此非仆之言,当日刘叉已讥之。 谨此奉闻。 (亭林遗书) 注:①韩元少:顾炎武的朋友。 ②昏耄:糊涂,衰老 ③黾勉:勤勉,努力。 ④未嫁过门,养姑抱嗣:顾炎武的嗣父顾同吉十八岁时早卒,他的母亲仍按照守节的 封建观念来到顾家。顾炎武即是以侄子身份作嗣子的。 ⑤首阳之烈:周灭商后,伯夷、叔齐不食周而饿死于首阳山 中孚:作者的朋友李愚,字中孚。 刘叉:唐朝诗人 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 ) A.顷闻史局中复有物色及之者 物色:寻找 B.敢不直陈之左右 陈:说出 C.此亦人生难得之遭逢也! 遭逢:遭遇灾难 D.一死而先妣之大节愈彰于天下 彰:扬名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称代的对象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言曾欲为执事荐及鄙人 B.七十老翁何所求? B.使不类之子得附以成名 D.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 14.下面对“国亡绝粒”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国家没有断粮。 B.国家没有断顾家的粮 C.国家灭亡了,顾家断了粮. D.国家灭亡了,顾炎武的母亲断了粮. 15.选出与“将贻父母令名,必果”“令”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2分) ( ) A.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B.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C.挟天子而令诸侯 D.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6.文中”一死而先妣之大节愈彰于天下,使不类之子得附以成名”这一复句,如果 给它的译文用上关联词语,应选用:(2分) ( ) A.只有……才能……才能…… B.宁可……也要……而且…… C.如果……那么……而且…… D.无论……也要……也要…… 选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17.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载于志状。(2分)( ) A.(母)临终留下“不要在别的朝代做官”的话,(这些文字)记载在墓志铭和行状里。 B.(母)临终遗嘱中有“不要在清朝做官”的话,在墓志铭、行状上刻着(这些文字)。 C.(母)临终留下“不要在别的朝代做官”的话,(这些文字)记载在墓志铭或行状里。 D.(母)临终遗嘱中有“不要在别的朝代做官”的话,在墓志铭、行状上刻着(这些文 字) 18.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2分)( ) 韩文公的文章继承八代已衰落的笔法,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近些年以来最为们 崇敬,富有极高名望的人了。 韩文公文章使衰弱了八代的文坛兴起,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如泰山北斗一样的 给人们指方向的人了。 韩愈的文章继承八代已衰弱的笔法,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如泰山北斗一样的给 人们指方向的人了。 韩愈的文章使衰弱了八代的文坛兴起,如果只写《原道》……那么确实是近些年以来最为们 崇敬,富有极高名望的人了。 19.比较下列句子“之”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两次筛选,第二次选出的一项是:(3分) ( ) A.顷闻史局中复有物色及之者 B.一生怀抱,敢不直陈之左右. C.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D.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 20.下列句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有:(3分) ( ) 顾炎武不在清朝作官,是受了母亲的影响。 顾炎武写此信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人辩证地看待韩愈。 顾炎武为“养其器识”而始终没有给李中孚去世的母亲写传。 顾炎武认为他母亲学习伯夷叔齐,保持民族气节,是了不起的节义行为。 顾炎武认为韩愈不是真正的泰山北斗,因为他写过不少墓志铭之类的应酬文字。 三、(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思维科学体系作为一种综合科学体系,它纳入了许多学科。按照它们研究对象的特 殊性质、在体系中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思维科学体系的 开拓者钱学森设想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层有机结构。曹利风认为钱学森的设想是可取 的。但是,对每一层次应由哪些学科构成,则持不同看法。 首先,什么是思维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曹利风认为:思维的基础科学应当是深刻 揭示人脑思维活动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基础理论,因此作为思维科学的基础理论决不只 是逻辑学、形象思维学和灵感学。思维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应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总 结人类思维经验、揭示思维对象的普遍规律和思维自身普遍规律的各种思维科学,首先 是哲学世界观和哲学史,其次还有认识论和逻辑学(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这类思维 科学是思维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的思维科学;另一类思维科学包括研究思维主体 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揭示思维过程生理机制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以及普通 心理和儿童心理学。 第二、什么是思维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曹利风认为:思维的技术科学应当是介于 思维的基础科学和思维的技术应用之间、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中介科学,它以思维的基 础科学作理论基础,探索表达思维活动的工具和规律,为便于应用技术手段来模拟思维 活动提供技术理论的具体指导。由于思维活动的复杂性,决定指导思维技术应用的术理 论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语言学、符号学、数字、数理逻辑、信息论、控制论、系统 论等等,均可以看着是思维的技术科学。现今的美学不是研究思维和表达的科学,因而 涌充当思维的技术科学。 第三、什么是思维科学体系的应用技术!曹利风认为:思维科学的应用技术,应当 是思维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作指导,创造运用某种技术手段、工具来模拟,仿生人某 些思维功能,用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就像运用机器技术手 段模拟人体劳动器官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提高劳动效益。当今能够运用技术手段模拟 人脑思维部分功能的,只有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机,因此只有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机的电子和机械的技术系统,才算是思维科学的应用技术。 21.第一段中加点的“它”和“它们”所指代的对象分别是什么,准确的一项是:(2分) ( ) 思维科学体系; 许多学科 科学思维体系; 许多学科 科学思维体系; 科学思维体系所纳入的许多学科 思维科学体系; 思维科学体系所纳入的许多学科 22.第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是谁的看法:(2分) ( ) A.曹利风 B.钱学森 C.本文的作者 D.一般人的观点 23.第三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写进文章的重要性在于:(3分) ( ) 为了说明什么是思维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 为了说明什么不是思维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 为了表明与自己对立一方认识的不同。 为了表明自己与对立一方的认识也有相同的之处。 24.关于本文的写作意图,下面说法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介绍曹利风和钱学森对思维科学体系的看法。 介绍曹利风对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体系三层结构的内容的不同看法。 论述曹利风对钱学森思维科学体系三层结构的设想的补充观点。 论述曹利风和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体系的设想上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 第 2 卷 四、(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天残缺最多。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 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惠帝时,才开发书禁;文帝更鼓励人民献书。书才渐 渐见得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伏生本是秦博士,秦皇下诏烧 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 检查所藏《书》,已失去了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 教授于齐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 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供, 使《尚书》流传开去…… 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 “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这些经传都是用“古文”写的;所谓“古 文”,其实只是晚周民间别体字。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 书都交还孔家的主人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国的。安国加以整理,发现其中的《书》比 通行本多出十六篇;这称为《古文尚书》…… 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王肃,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人,他伪作了《孔子家 语》、《孔丛子》,又伪作了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也安国的传。他是个 聪明人,伪造这部《古文尚书》孔传,是很了心思的。他采集群籍中所引“逸书”, 以及历代嘉言,改头换面,巧为联缀,成功了这部书,他是参照汉儒的成法,先将 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我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以合于东汉儒者如 桓谭班固所记的《古文尚书》的篇数。所增加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 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专崇儒学以来的正统思想。所谓 大经大法,足以取信于人。只看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十六字心传”,正在他 伪作的《大禹谟》里,便见出这部伪作的影响之大。其实《尚书》里的订思想,该 是“鬼治主义”,像《盘庚》等篇所表现的。“原来西周之前,群君主即教主,可 以为所欲为,不受什么政治道德的约束,逢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帝和 祖先来,自然一切解决。”这叫做“鬼治主义”。“西周以后,因疆域的开拓,交 通的便利,财力的增加,文化大开。自孔子以至荀卿、韩非,他们的政治学说都建 筑在人性上面。尤其是儒家,把人性扩展得极大,他们觉得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 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理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武力和鬼神的压迫。”(顾颉 刚《盘庚中篇今译》)这叫做“德治主义”。看古代的档案,包含着“鬼治主义” 的,自然比包含“德治主义”思想的可信得多。但是王肃的时代早已是“德治主义” 的时代;他的伪书所以专从这里下手。他果然成功了,只是词旨坦明,毫无诘屈聱牙 之处,却不免露出了马脚。 ……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 25.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下列有两个句子中的“传字”,读音和意义是相同的。请选 出相同的两句,并注意、释义。(6分)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 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 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 又伪作了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 句子中“传”字的读音和意义相同的两句是()句和( )句,读音为( ),意思是( )。 26.第三段中,作者说“他(王肃)是个聪明人”,从哪几个方面可见“他是个聪明人”? (6分) 答: ① ② ③ 27.对文章最后一段中“他果然成功了”一句应该怎样理解?(4分) 答: 28.作者断定王肃的《古文尚书》的伪作,有哪些根据?将有关序号填入括号中:(4分) ( ) 他的《古文尚书》带有孔安国的传。 他采集群籍中所引“逸书”,以及历代嘉言,改头换面,巧为联缀。 他参照汉儒的成法,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以 合于东汉儒者如桓谭班固所记的《古文尚书》的篇数。 所增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 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十六字心传,”正在他伪作的《大禹谟》里。 《尚书》里的主要思想应该不是“德治主义”。 他的《古文尚书》词旨坦明,毫无诘屈聱牙之处。 五、(10分) 29.写出下列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句)(4分) ①()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金猴奋起千钧捧,()。(毛泽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③人无远虑,()。(孔子:《论语》) ④老吾老,();幼吾幼,( )。(《孟子.梁惠王上》) ⑤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 30.下面是一段学生习作,画线处是否需要修改?请先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然 后选三处;加以修改。(6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旧社会,大汉族主义思想流毒甚多,偏远地区 的少数民族受到歧视。那里的人民病了,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巫婆神汉横行村寨, 病人苦不堪言。解放后,人民政府医疗队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帮且他们改善医疗设施,学习 医疗技术。 错误之处有:( )、()、( ) 改正:( )处改为( )( )处改为( ) ( )处改为( ) 六、(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公爱柳,尝谓人曰:“‘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此何等景致!”及为县 令,遍伐杂树,以柳易之。任满秋迁,继任者恶柳而好梅,曰:“柳无风骨,岂若梅 之耐寒也。况‘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胜似‘江上柳职烟’。”乃 伐柳易梅。 又三年,新官莅任,曰:“梅固耐寒,未若竹之常青也。坡公有言:‘可使食无 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又令伐梅种竹。 31.如果你是当地百姓中的一员,你会怎样想?描写一下你看到种竹告示时的心理活 动。不得超过200字。(20分) 看到种竹告示,我想: 32.以“读《种树》“为副标题,正标题自似,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40分)选自:还有一些我提供网址,请注意!(高考模拟试题,全部都有!)更多见:
隔世的童话
我的方法很简单,只看正确的。个人觉得也很有效,当然也有兴趣的问题。因为我比较懒,平常只是读,很少写。高考会考到的字词范围广,但是只要平时多看,考试时再生僻的字也是有印象的,这个主要是知识面的问题,学语文,要把它当成语文来学。
大V呀大V
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类型及其重要性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智力之核心)的基础”,可见掌握“双基“的重要。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从高考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历年第1第2等试题),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实词的比较等。应用型的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近义词和成语的选择、病句的诊断、古今诗文的理解和赏析,几乎覆盖所有考题。 二、学习掌握“双基”的有效方法 1、强化记忆的“秘诀”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里根据心理科学,总结强化记忆的五条诀窍。 ①首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说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心理学表明: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5分钟,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间隔记忆复习的困难,实在得不偿失。 ②复记:“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不可能一劳永逸。心理实验证明:凡自己默诵 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10%,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③化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化简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记得牢、多、快。这里介绍三种化简法。第一,抓共性化简。如很多形声字、会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构字部件是“人”和“手”的变形。如“ 亻”、“方”、“元”、“攵”、等是“人”的变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变形。抽出变形“人”和“手”,能帮我们区分很多汉字的形和义。如“陷”左上为人凡īan 韵者皆从“xiàn”(“陷”之古字),“舀”上为手,凡ao韵者皆从“舀”。“舁”下为手,当“举”讲,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张开的两只脚)。“牧”以“牛”、“人”会意。“秉”乃以“手(彐)”撮禾,所以有“秉烛夜读”之用,“兼”乃以手撮双禾,所以解为同时取得、同时、再加上、还有等。第二,举“例句”化简,如通过“狼吞虎咽”掌握“使动”;通过“歌喉甜润”掌握“形容式”通感;通过“我有个姐姐在北京读书”和“我有理由反驳你”,掌握“有”字带起的“兼语式”和“连动式”等等。第三,编“歌诀”化简。如学习了逗号的多种用法,可自编自己能领悟的歌诀:句子当中常停顿,要用逗号来分清:复句中,分句间;单句中,很关键--主谓长,或倒装,动词后,宾语长;状语在句前,句中又较长;称呼应对序次后,插入成分在两旁;复杂并有停顿,用逗用顿细思量。 ④强联:“变形易色,随风东西”。要善于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抽象与具体之间、杂乱与条理之间,进行识记内容的联系与转换,这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如果发现不了上述联系,宁可根据个人体验或外部的、偶然的联系,“强行自制”一种联系,不怕“变形易色,随风东西”。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岂不《南腔北调》?《论雷锋塔的倒掉》,乃一《坟》堆;“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正是〈战国策〉;“莫(摸)里哀”作茧自缚〈吝啬鬼〉。又如记忆古代的人名与字,如没有“互补”、“互反”关系,都可用以上方法 。 ⑤札记:“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闲云”飘来荡去,“一片”不能成雨。一定要准备一两个袖珍札记本,按基础知识的纲目分类,随时摘记或剪贴各种基础知识。这里参考考纲考点和考题,提供一个分类纲要:容易读错的字(如形、义也易出错,不妨就地记录,下列各项也可照此处理):容易写错讲错的字词、成语;近义词和反义词;不易掌握的关联词语;语法和美名病句;常用修辞;标点符号;古今文化常识;古今文学常识;名言佳句;常用文言实词;写作常识;写作素材。关于以上内容,有不少现成的汇编书刊,还用自己作札记吗?用,因为一般汇编是针对普遍情况而录辑的,使用起来不切合每个人的情况,浪费时间。应将其中自己模糊不清的重新摘录出来,以免复习时作无用功。很多同学因为时间紧,没空作札记,或者集中突击抄录、背诵,结果还是“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仍是一笔糊涂账。 2、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可靠途径 高考《语文科说明》强调:“语言知识着重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这和《大纲》中“不要用名词术语考学生”的原则是一致的。历届高考命题,如第1卷全是单项选择,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迅速四选一,又如第2卷简答题,考核学生对语法章法的运用和应变能力,都体现了上述原则。那么,如何在平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呢? ①比较:A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必须细心发现与感悟某些基础知识的同中之异。平时,有的同学只注意了借代与借喻;象征与借喻、双关;移用、移觉与移情;连动句与兼语句等修辞语法方面的比较,其实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善于发现在标点、词语(包括成语)章法诸方面的相异处。如省略号与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中断,但究竟有什么细微差别,表注释说明的破折号、冒号、括号有什么不同的适用范围,清早、清晨、黎明、拂晓(军事用语)有什么不同,“密密匝匝”与“密密麻麻”有什么差别,“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与“每行事辄先人后己”中的“先”“后”是使动还是意动(似乎都可译为“把什么放在……”,但前一句是给门客作思想工作时说明自己主观认识的,在语境中宜为意动;后者使动)。又如,一段文章首有概括,尾有总结,应该以哪句为中心句?这就需要比较其明晰度和全面性。 B“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必须善于发现和感悟异中之同。这是同学们较少涉及的一种比较。事实上,很多知识都有交叉重合之处,如果没有求同的习惯,势必造成认识的混乱和做题的犹豫。学习好的学生,总是带着“旧知”去感悟“新知”,既能区分某些知识的相异点,又能抓出相同点。如比喻与此比拟常常兼格,泰山岩石“有的像莲花瓣(形似;以拟物),有的像大象(同上),有的像老人(只是形似,而人格化不足,此语不能说比喻比拟人兼格),有的像卧虎(同前),有的错落成桥(同前),有的兀立如柱(同前),有的侧身探海(拟人为好),有的怒目相向(拟猛虎)。经一一比较,总的说来运用了比喻和比似是不错的。又如“阿”与“陟”中有相同的“左耳”(左耳为“阜”,土山),因此“阿”有山陵义,“陟”为登高。其他如徘徊、踯躅、踟躇(蹰)、彷徨、徜徉、逡巡,有共同的意素;连动句、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谓语,都可用存现动词(有、没有)带出;说明顺序的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都体现了“逻辑关系”……经常异中求同,则可“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②总结:“暗中摸索总非真,眼触心生法自神”。光靠平时听课,从老师那里学一些答题的方法(如下定义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应当“眼触心生”各种方法,把自己学习和运用的一些粗浅的或精要的体会,总结出几条,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遵循。如概括段意有三法:或牵头羊(取中心句);或摘熟瓜(联缀关键的并列词语);或自炼金钟(自出文句,超级概括)。又如,在分析复句或分层时,必须把长句缩短、内容化简,才便于把握上下文章及其关系。而长句缩短有老师讲的“紧缩法”(找主干),可有时用紧缩法不但没用,而且有害,因为紧缩后只剩皮骨而没有血肉。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化简: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传统独具,贡献卓越。这样一来就把中华民族历史的基本特征涵盖了。这种方法是把宾语转为主语,把定语转成谓语,可以叫做转换法。又如很多同字写议论文的结尾非常简陋,不是机械重复论点,就是口号化、公式化,那么,通过学习课内外文章也要自评总结一下。如归纳升华法(〈拿来主义〉);优胜条件激励法(〈崇高的理想〉);目的意旨伸说法(〈当说必说〉)等等。 ③练习:“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除重视老师布置的练习之外,要有自己独到的练习。首先,要注意选择综合性强、又紧扣考点考题的练习。当前有些同学多侧重有关构字法、词语合成方式、句子语法图解、修辞格辩识的练习。这类练习拘泥于单项知识的初步运用,又有违离考试说明的原则之嫌,没有什么价值。应着重综合性强、内容看似平易却奇崛的练习。如高考题中考查的字词,很多是常见字词(迫不即[及]待、仗义直[执]言、酗[xiōng?xù]、觥[guāng ?gōng] ),所谓奇形崛,应是一指“常字见险”,二指文字意味浓(如考题有“繁翳”、“羞赧”、“绮丽”),三指维护语言的纯洁的必要工程,如“覆”、“像”、“叠”几字曾一度合法简化为“复”、“象”、“迭”,而后来又纠正了,比如1997年“二简字”在1986年废止了。而其中有的影响深广或不被重视,高考对此也有涉及(迭与叠)。又如,近义词和近义成语的运用,综合性很强,这些更应多作练习。当然,也要注意关于标点符号等灵活性强、难度大的单项练习。如1993年有这样的题:下列各句加点的部分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加点的部分结构相同的一句是: A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非常及时。 B大家对他的关心使他很受感动。 他对我的意见很不少。 我对你的长处了解得很清。 其次,要注意练习节奏:初练不怕慢,练后有反馈。比如上题,同样的介词结构,却作了不同的成分,应当从语意与语法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上细心感悟一番,说出自己的心得。当然,练习还有属于应试能力的事,不是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范畴,在此从略。 ④当小先生:“谆谆而后喻,讠尧 讠尧(náo,据理反驳)而后服。”根据实验,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轮流“讲习”活动,或向老师请示,自行组织轮流讲习,是深入理解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当你站出独立讲习的时候,最能促使你作充分准备,把问题说深讲透、记牢用熟。其时间安排:每课前三分钟;晚自习下课前三分钟;课余时间互相之间;集中时间多人分组讲。内容:名言佳句、成语、课文探宝、课外难题。如此,久而久之、大有裨益。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文言文学习方法(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二是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下面试作分别说明。 首先,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说,就是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由此可以看出,在诵读教学中,除掉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 这当中,读是关键。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请看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于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要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文字所蕴藏着的意义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学生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 在表示给人吃时读sì。不过现在有的破读音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中,一般字典也已有注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词)读hǎo,爱好的“好”(动词)读hào,难易的“难”(形容词)读nán,灾难的“难”读nàn等等。而有些破读现在已不加特别区分,如叶公好龙的“叶”,旧读shè,现在可以读为yè了。掌握破读,对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 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读出语势,等等。 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我们不赞成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搞繁琐的语法分析,机械的诵记名词术语,也不主张呆板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诵读、识记、理解是同步进行的。我们所说的对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这种领会和把握应当:①着眼于全篇的内容;②着眼于文意的沟通;③着眼于文章的篇章。至于背诵,这也是由于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而且,语言文字的学习,概念和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记住了规则就能说话、写作、阅读;语言学习是先实践、运用,然后理解。因而语文学习需要背诵,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 能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靠背诵量的不断积累。因此,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其中,小学背诵古诗词80首,初中背诵文言文20篇、古诗词50首,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样一些篇目全部诵读至背诵,烂熟于心,达到上述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不会有困难的。 我们提倡阅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背诵当然还要讲究方法。我过去曾总结过的组块性记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意义组块:按文章意义分段组块记忆的方式;纲要组块:应用层次内容提纲组块记忆的方式;关键词句组块:通过关键词句组块来掌握文章大意、纲要,又反过来根据它们去掌握词句的识记方式;节缩句式组块:将句子节缩为短语组成组块识记单位的方式;此外,还有句群中心句组块,关联词语组块等等。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 背诵还要靠不断刺激、强化。丰子恺先生告诫子女读书,讲究一个“读”法。读字的繁体笔画是22画,因此,他要求每篇诗文都须读22遍。这样就能口熟心熟,历久不忘。过去私塾读书讲究“复背”,就是每熟读一文后,都要再把前面所学拿来复诵一次,即,读第2文,要1--2文复读,读第3文,要1--3文复读,余类推。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些斥之为 “死” 读书,但我们不能排除掉这种于读书的执著精神和强化记忆的合理方式。而且在青少年阶段利用得天独厚的记忆力,熟读成诵若干篇章,奠定满腹经纶的基础,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次,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这只能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关键有以下几点:①指出了重点掌握的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②作了最基本的量的规定:150个实词、18个虚词、重要的句式;③强调了“在课文中的用法”的方向。 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要在诵读中进行。要强调指出的是,不论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还是文言句式,都不能孤零零地背解释、记术语,而应该把字、词、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诵读课文并对课文中典型例句的理解、掌握,达到重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掌握词、句基础知识,是诵读古诗文的需要,而熟读成诵一批古诗文后,其词、句的一些基本用法,也都涵盖其中了。这样一来,只要看到某词某句式的时候,马上在记忆中就会现出典型的例句来。如读到《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字怎么讲,即使是课文没有注释,或者有注释而不去看,马上联想到《愚公移山》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这三个“曾”用法相同,都是加重了后面“不知”、“不能”、“不若”的否定语气,可用现代汉语中“还”、“简直”、“竟然”等副词来表达,意思十分显豁。熟能生巧以后,就没有了这种转换过程,而完全是一种应付裕如的状态。久而久之,也就凝固成了个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学习文言文,还要具备一些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对于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知本探原都有好处。历史文化知识细分起来很多,基本的如天文地理、岁时节日、礼仪制度、职官沿革、学校科举、典籍宗教、科学技术、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及其它等等。这些大纲中虽然未作明文规定,但我们在阅读相应的古诗文时,课文注释中都有介绍和说明,有些也反映在词、句的用法里,这些,在诵读古诗文时,都要留意。 诵读古诗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志士仁人、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我们希望把这种渴求变为诵读的实践。 回答者:匿名 12-12 16:56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小额信用贷款申请材料: 1、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可以是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结婚证等信息; 2、提供稳定的住址证明,房屋租赁合同,水电缴纳单,物业管理等相关证明
《生命科学》简介1988年创刊,原刊名为《生物学信息》内部发行;1992年起更名为《生命科学》,公开发行,CN31-1600/Q,大16开,64页,是由国家自然
第1卷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 ) A.良莠不齐(YOU三声) 表情呆板(DAI一声) 强词夺理(QI
1.高三优秀议论文800字范文 篇一 感动就在一杯水里,而美在其中。 我是一个“没头没脑”的那种人,干点事经常丢三落四。每次星期下午回学校,总得好好整理,不然,
高中生发表论文,在SCI上可以被高等学府破格录取吗?应该来说的话,如果你发表这个论文的话,应该这个应该破格的话,可能就是加分破格录取,可能也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