尛尛尛舒
答案是B、李大钊。
该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别作了阐述。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檄告举世的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推倒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
文章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该文章是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名论文。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chenmingzhu
1919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李大钊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李大钊先生开宗明义,说明了介绍马克思的学说的本意。李大钊先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动机,其关键就是“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
这篇文章的最为深刻之处是李大钊先生把握住了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容,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些内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曾经存在着严重的误读,从而进一步凸显了李大钊先生思想上的先觉与深刻。
李大钊先生对马克思的学说的认知,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他以《资本论》为本,阐释唯物史观、阶级竞争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批评当时传统知识分子完全忽视经济学的短视,告诫后人。
李大钊同志,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幸运吧2016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了青春。
1916年,《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一文,不仅强调青年之青,而且强调一个“新”字,指出从精神上、思想上有新青年与旧青年之分,希望青年们站在时代前列,做一个有为的新青年。
李大钊坚信:中华青年是热爱祖国的,是一定要为中华之再造而努力奋斗的。“致我为青春之我,我之家庭为青春之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拓展解析:
《青春》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于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在文章中,李大钊明确指出,中华是否能回春再造,衰老的民族是否能变成青春的民族,关键在于青年是否自觉。
青年首先要冲破网罗、去除陈腐,保持青春的精神;其次超越世俗平庸虚伪的生活,义无反顾,发愤图强,这是青年们唯一的责任。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后在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祖籍安徽绩溪,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父
《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8年10月15日,李大钊在《新青年》五卷五号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二文,这是中国最早的马列主义文献。
李大钊。 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原文节选: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但自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