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7

辣椒0908
首页 > 论文发表 > 藏族佛教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milylovejay

已采纳

不久前,著作已圆满发行,而寺院亦渐渐上了轨道,至此才稍稍有些空闲。前几日,有佛友前来拜访,以藏传佛教中几点问题请教于我,我为之一一解释后,其很满意,遂建议将之整理成文,因恐时下有此惑者颇多故,我也就同意了。我回复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藏传佛教名称问题,现今有人对西藏地区佛教或称之为“藏密”,或称之为“密宗”,这都是极不妥当的,易致人产生以为西藏除密宗外无有其他教法的想法,汉藏佛法之间隔阂会更加增大!实际上,在藏传佛教中是显密是并存的,藏文大藏经中记载的十分丰富,并不都是密法。八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编有《丹迦目录》,收有从梵文、汉文译出的经典四千余部,后世又陆续补译增添。藏文大藏经分为三部,即甘珠尔,意译佛语部,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经、律、秘密藏三部;丹珠尔意译祖师部或论疏部,为历代佛教著作,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论集、经疏、律疏、论疏、使传等等;松绷意译杂藏,乃藏、蒙佛教大德之一些著述。由于汉地信众不知藏传佛教之详情,误以为西藏只是流传密法,遂将之目为异类,如果不从称名上纠正过来,误导性是极大的!因此,我认为应称为“藏传佛教”为妥,这样就能显密兼顾,又突出了“藏传”这一特色。另外,有人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这也是有失妥当的,最初国外即是如此称呼,后来国内亦有大部分人盲从之,甚至有些人一见西藏来的僧人就称为喇嘛。“喇嘛”是藏语音译,译成汉语可名“上师”,藏传佛教对通达佛经,有较深修持而能指导人修行的僧人才称为喇嘛,与汉地法师大略相同,而一般的学法僧只能称为扎巴、拉日、呷秋、额多或贝恰瓦。扎巴是指学经未毕业的普通僧人,无权外出念经化缘,更不具备指导人修学的资格;拉日在格鲁派是在大寺学经十年以上,尚未考取格西学位而担任堪布的称谓;呷秋是在大寺学经三、五年,知晓一些佛学的人;额多是格鲁派对50岁以上,未赴大寺学经的老扎巴之称谓;贝恰瓦是书生之意,指藏传佛教中初级学生之僧尼。此如同汉地对未受过三坛大戒的出家人只称“沙弥”一般,称之为“法师”就不妥了,如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那么西藏的学法者岂不是都是上师了,没有了教导与被教导者!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不可小视的,假如西藏来一个僧人大家就称其为喇嘛,那么后果是极为堪忧的,就容易出现以盲导盲的现象,自未于佛法得利之人岂能教导好他人?由上述问题引申开来,就有了第二个问题,藏传佛教讲显密并修,先显后密,如印度大班智达后赴藏的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指出:密咒乘胜过波罗密多乘,是属于更上一层楼的修法。因此,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讲说波罗密多乘以后,即在最后一段宣说密咒乘,大乘中的最上乘。其内容指出:欲速疾圆满福慧二资粮而修学密咒法门的人,必须先承事上师,令上师欢喜,得求灌顶和随许后才能修习。有一些法师在讲经解论时,误解此句,云“先显后密,未学显不能学密,因此不必去西藏,可于内地先学显教”。未学密先学显这是没错的,但这个“显”是不是汉地的显教?这就有必要说明了。首先,我们已明了藏传佛教是显密并存的,非独只有密法,所以去西藏不一定只能学到密宗。如海公上师率弟子入藏,将弟子分为两类,学法相(显宗)者,自谋生活,靠寺庙供衬;学仪轨(密宗)者,随弟子自愿参加,由师来自教导。另外,西藏所谓的显宗,亦不同于汉地显宗,并不是说汉地学了显宗的入藏即可学密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可不知。以格鲁派为例,所谓显宗学法即是五部大论,即弥勒《现观庄严论》、月称《入中论》、法称《释量论》、世亲《俱舍论》及德光《戒律本论》。依格鲁派规定,学经僧尼学五大论分为十三级(或十五级),一般要十五年左右才能完成,然后考取格西。格西是藏语“格威西联”的略称,意译善知识,可理解为显宗佛学博士。考取格西后,才可入拉萨最高密宗学院上、下密院继续深造,修证密法。上、下密院并无等级差别,只是称名之不同,下密院在拉萨北京东路,上密院在小昭寺,上下密院是格鲁派最高密法中心。我在浙江天台曾得小昭寺资赤塔青上师灌顶传法,并蒙上师恩许可整理他的传记,传法之余,曾多有请教,亲闻上师说:“过去格鲁派手印正规与否,是以上、下密院为标准的”。由此可见,上、下密院于密法中是权威象征,格鲁派法主甘丹赤巴亦是属于上、下密院的人接任。当然,亦有未考取格西位而直接去上、下密院学法者,但只能算是旁听生,称仁吉巴;已考取格西而学密法者,称左仁巴,有资格在密院中按年资升迁,旁听生则便无此资格。当然,除了上、下密院外,格鲁派其它诸大寺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密院,但这些密院亦是修学显宗后才可以去学的,直接入学者是很少有成就的。由此可见,西藏所谓的先显后密并不是先学汉地显教才去学密法,这个“显”是指教理部分,然后去修密法五大金刚的生圆二次第,理极则事圆,易证菩提而无惑!不然恐一上来就修无上密法,因不知密乘表法之作用,而将大威德本尊误为牛头怪兽,遂对佛法无上密产生怀疑,便成为极有可能发生的事了。如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早年曾阅密法仪轨,因不解表法作用而有贬谤,后读《大日经疏》方知密法深义,深生惭愧,后来在一次演讲时说:“此宗是佛教最为高深者,未尝穷研,不可诽谤”。他基于自己切身之经验,劝人学密切不可先修仪轨,应先通读理论。由此总结,西藏先显后密是讲求先学教理后修无上密法,并非是先学汉地显教然后才可去西藏学密法,因为西藏的佛法本就是显密并存的,并且显宗教法亦有自己独特的传承讲解,并不认为只念几句佛号便是已修了显宗了。第三个问题与实修有关,即中脉之有无。佛友言,中脉如有,为何显教不谈、人身中不见?如无,为何密宗诸经广说,并云特别重要?我的回复很多,因为内中涉及一些深广的密宗要义,为不泄密,只得从略介绍。我说,从佛法上讲,中脉是中观性的,亦空亦有。说它空是因为人的肉眼不可见,因其为细脉故;说它有是因它确有作用,修者便知。依无上密部所讲,人身共有七万二千道脉,其中重要者有一百二十脉,更重要者有二十四脉,其中最为主要者为左中右三脉,而三脉之中,又以中脉最极重要,故称为命脉,古云“气不入中脉,而云得证菩提者,绝无是处”。中脉名词并非是藏人编撰出来的,而是古印度就已存在。中脉梵文名阿哇都帝,藏文译为武嘛,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尊者有百余位师尊,其中有一位阿哇都帝巴上师,即是有名的修中脉得证师,即以修中脉闻名者。那么中脉为何有而又不可见呢?依密法典籍讲,俗人之身体上还有粗身、细身、微细身之分,我们的肉体是粗身,有形有质,肉眼可见;细身就是密法中所讲的脉,有人说脉不可见便不存在,这是非常武断的,试问声波、细菌和极白之光也不能被肉眼看到,能因此就否定它们的存在性吗?不论佛典中所说之脉,即我国中医亦言有奇经八脉,解剖时同样不可见,但未见有人说中医是宗教迷信怪论!大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便指出:“内景隧道,唯返观内视者能照查之”。至于微细身,即佛法身是也,佛是中脉已成就者,当然身为最细而不可见了,可见者乃为化身。至于为何显宗不谈?这个问题亦不奇怪,大乘所云者不仅有许多方面为小乘所缺,更有斥小乘为非法者,难道小乘就因此可断定大乘非佛法乎?即便是大乘法中,所宣亦有种种区别,中观与唯识所讲即有很大差异,唯识言心外无境,中观应成派言心外有境(但无自性),你能据此争论就认为佛所说法是自相矛盾乎?无上密法为佛内证功德,密咒只八地以上菩萨才能通达其义,密法中有显宗所无者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盖以显宗讲即心即佛,而密宗倡即身成佛,一个追求净心之境界,一个追求身体之转化,是故显宗多他心通、预言、授记等心灵功效,而密宗却多肉身飞腾、虹化、隐形等身体神通,因为一个是修心之果,另一则为修身之成效。对于重视心净则国土净的显宗行人来讲,佛说法自然不特宣气、脉、明点,而云身是我执、臭皮囊;而对于欲求以身证道之人来说,佛就会讲身安则道隆,身成佛亦成,毁身为大罪!忆我初学佛时,亦曾以气脉问题质询一位大恩上师,谓为何佛不于显宗讲气脉?上师答道:初学佛法,讲破我执为主,而我执之起因为执于身,世人便是以身为宝贵,如佛初始既言气脉,则不仅信众迷惑,俗人更加执矣!以为世尊亦同意人身为好,不求上进了。然不讲之,却又不可或缺,故变化身来讲或秘密说,所以有显密分别也!有人可能会想,藏僧求身成而不求往生,是执于身也。实际上密宗行人不作此想,虽然密宗亦有下等往生成就、中等中阴成就,但他们更欲追求上等的即身成就,因一身中有无量无数之微生命,如能即身成佛,那就已是广度众生了!如果说肉身有变化就是执身见,那么释迦佛留牙舍利、发舍利、指舍利,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肉身不腐,是不是执着呢?换言之,牙、发、指及肉身能不坏,是不是气脉之作用呢?如非气脉作用,头发上无神经,又已离于肉身,是什么令其不坏呢?实际上显密二宗修持者无非都是一样的肉身,并非显宗人无气脉,而只密宗行人才有,只不过是显宗典籍不明宣讲罢了,不然岂非显密二宗之佛身佛果有不同矣!因篇幅问题,不再多谈,有关其他问题,留待今后有缘再论及。

157 评论

Hello,umi酱!

网上查下各杂志社的投搞要求,投稿方式(一般用电子邮件发过去)

332 评论

莫强求Jt

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

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为我们对比荣格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的方法,点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

作者:拉德米拉•莫阿卡宁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5

平装:32开148页

ISBN:9787510095696

定价:32.00

丛书:“世图心理”冰山系

外文:The Essence of Jung's Psychology and Tibetan Buddhism

编辑推荐

荣格、炼金术士、西藏的佛教徒是否已经找到了真理——自性、哲学石和开悟之路?如果他们所做的工作可以被了解,也可以用于实修,那么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具有普遍性的价值?

尽管藏传佛教深奥难解,而且秘不示人,但在本质上仍属于心理学和伦理体系。藏传佛教和荣格心理学,虽然有不同的起源,但是两者都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和象征阐明了那个普适性的智慧。

作者简介

拉德米拉•莫阿卡宁(RadmilaMoacanin)出生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Belgrade)。曾在日内瓦、纽约和洛杉矶学习,获得了语言学文凭、联合国国际事务硕士学位、社会服务学硕士学位、心理学博士学位。她也是意大利的富布莱特学者。

莫阿卡宁博士曾在联合国常驻缅甸代表团、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南加尼福尼亚医疗中心工作过。她是国家强化期刊项目(NationalIntensiveJournalProgram)的.顾问,曾经担任莫斯科心理学学院的客座讲师。现在,拉德米拉•莫阿卡宁住在洛杉矶,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也是圣地亚哥大学综合研究的兼职教授;加州“写作冥想”休养所的管理者。她曾经周游世界,会六种语言。作者修习禅宗和藏传佛教超过三十年。

部分目录

第二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佛教

藏传佛教/010

密宗——金刚乘/019

第二章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集体无意识/037

原型/039

自性/041

个性化/042

炼金术/045

共时性/050

第三章荣格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的方法

治疗灵魂/054

从痛苦中解脱/062

灵性朋友和分析师/071

第四章原型象征

西藏死亡之书/084

曼荼罗/087

第五章关联、相同点和不同

介绍/091

意识和无意识/092

灵性转化/099

对立面联合/102

中道和中观学派/104

216 评论

五爷威武

以我的名字投稿,成功率会增加2万

118 评论

盛开的七月

首先,到中国国家地理官网: ,进行用户注册。然后在首页点击“投稿”注意事项:1投在这里的稿件,是向中国国家地理网投稿!我们审核通过并录用后,将呈现在您的个人专栏里,也可能将推荐到中国国家地理网的相关页面及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各平台上(微信、微博、手机报等),会注明来源和作者,但不支付稿费。2对于投稿,我们若要对标题、内容、说明等进行编辑和修改,将会与您取得联系,并且征得您的同意和认可。所以请在下面留下姓名、电话、QQ等联系方式,便于中国国家地理网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您,和您沟通稿件情况。投稿稿件一般会在10天内完成收录,并通知且认证该稿件作者。对于没有被中国国家地理网收录的稿件,我们不一一通知作者。3如果中国国家地理旗下三本纸刊《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和《博物》对您的选题感兴趣,相关编辑人员会主动联系您。4我们会定期对部分优秀稿件予以奖励(分500元、300元、200元/篇三档),并会不时对优秀作者提供各种赞助奖品。需要说明的是,能获得奖励的投稿毕竟是少部分。5没有体裁限制,但要求原创,抄袭、转载、软文一律绕道。我们不排斥一稿多投,但更欢迎独家首发稿件。6如果需要就文章、图片等被忽略、被编删事宜需要与中国国家地理网编辑直接交流,邮件: 或致电:-209/230。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民族学刊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可以根据地址直接进行联系然后投递,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邮件发送。 所谓的投稿,就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

    热心网友小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藏族佛教期刊投稿经验多吗

    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 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为我们对比荣格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的方法,点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星闪乐途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藏族佛教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1.1 该刊欢迎国内外同好投稿。来稿须交寄打印件(仅通过网上传送,恕不受理),稿件字数以6000-1万字为佳。来稿须在文首作200字内的“提要”,提供“主题词”

    麻辣宝宝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佛学核心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1投稿中遇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的中文学报文章都不怎么好:1.投稿周期长、关系稿多,还收很贵的版面费,不合算;2.同样影响的外文期刊,不收版面费;3.要投中文

    瑶瑶然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佛教文化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关于“系统的介绍佛教寺庙,包括寺庙文化之类,典型寺庙”这些东西,很多人都写过了,很难写出新东西来。所谓论文嘛,应该有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有创新的观点,要不然不能称

    佳丽子伊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