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mei1987
权钱交易,巩固个人地位。 自潘刚执掌伊利以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并获取更大的个人利益,大搞权钱交易,笼络各种关系,编制人脉网络,寻求保护伞。 2003年前后潘刚结识了内蒙古自治区原委书记的儿子储惠斌(已携巨资外逃),此后成为储家的常客,并认储父为干爹。2005年上半年潘靠储的力量成为伊利董事长。随后便将伊利的证券业务交给了储惠斌掌控。潘刚在2006年实行的伊利股权激励,就是在储惠斌一手操纵下完成的。按照有关规定,伊利的股权激励方案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不予批准。但他们弄虚作假,由储惠斌上下疏通促成此事。潘刚用企业的钱为自己获得了4330万股伊利股份,金额高达16亿多元。储惠斌等人也从中获得了巨额的收益。潘还在2005年至2006年从伊利给储惠斌挪用二个亿资金供其在内蒙古收购企业使用。储惠斌外逃后,他在赤峰和乌海的矿业由潘刚继续秘密经营。 伊利每年的广告费都交给有关领导的子弟去承办,为他们提供业务来源和相对更高的收益,潘刚也就顺势借用或盗用他们的名义作为自己的保护伞。现在伊利同一时段的广告费用比蒙牛等同行企业高出20%以上。 潘刚在伊利常年设立了产品招待部门,大肆送礼搞交易。每年送礼人数达数千人,金额达数千万元。背后的秘密交易数额更是惊人。 在企业证劵、大宗原辅材料的招标和基建工程项目等相关业务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能看到潘刚亲属参与其中。还有其他一些管理人员也借机以他们亲属的名义投资包装等企业,产品由企业包销,变相从企业洗钱。或借小企业退出的机会低价变卖,侵吞企业资产。 穷尽一切手段 侵吞企业和国有资产 几年来潘刚利用其把持的权利,采取多种手段,大肆侵吞国有和企业资产。 1、伊利集团每年几十亿的广告和市场推广费用,在潘刚的安排下,由他的亲信刘春海(现任伊利集团副总裁)和靳彪(现任伊利集团副总裁)一手把持,进行暗箱操作,提取大量的回扣。据初步统计,几年来的回扣多达数亿元。 2、伊利这几年在全国大肆扩张,盲目投资,多达60多亿元,根本不考虑投资回报。潘刚派他的弟弟潘健把持着基建和设备的采购招标。通过到处收受回扣,转手倒卖或转包,从中获取了几个亿的好处。伊利的很多大宗业务都必须通过潘刚的弟弟潘健才能成交,而潘健并不是伊利的员工。伊利过去实行的项目公开招标、项目组全权负责的做法早已形同虚设。要想承揽到伊利的项目,必须找潘健说话,这已是公开的秘密。而这些项目,投产以来大部分厂房和设备都在闲置。从2008年年报看上述项目都在亏损。 3、伊利面包厂的资产近1000万元,负责人魏学增是潘刚的亲戚,潘刚以2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魏学增等人,从中侵吞巨额资产,造成企业资产的重大损失。 4、潘刚为了平衡他和几个高管的利益,保住违法的收益,授意伊利分管财务的副总裁赵成霞以她亲属的名义设立公司承揽伊利的包装业务,价格远远高出其他同类产品,实际是在变相洗钱。伊利近几年在全国各地上了几十个上亿元的大项目,每个工厂的车间就需要上百个灯具。为了照顾一位高层官员的亲属,潘命令伊利公司项目招标办只能用这个亲属的产品。而同一厂的同一种灯具在工厂的采购价要比这位亲属低400元至600元,但潘刚就是不允许工厂自己采购。 5、2006年伊利的股权激励由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市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无偿出让了其持有的4%的伊利股权。然后又交给了一个只有10万元注册资本的北京天驰亿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作为中介,最后转到了潘刚等人名下,这是公开的侵吞国有资产。
兔兔我要幸福
一、释 义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伊利股份《公司章程》制定本激励计划。三,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和范围:(一)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 1、激励对象确定的法律依据 2、激励对象确定的职务依据 (二)激励对象的范围四,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和股票数量伊利股份授予激励对象5,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伊利股份股票的权利 (一)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 (二)激励计划的股票数量 五,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分配情况六、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及确定依据(一)行权价格 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3.33元,即满足行权条件后,激励对象获授的每份股票期权可以13.33元的价格购买一股伊利股份股票。(二)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 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为:行权价格依据下述两个价格中的较高者确定,为13.33元。 1、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伊利股份股票收盘价13.33元; 说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前,2006年3月10日为伊利股份最后一个交易日,该日收盘价为17.85元,由于2006年4月10日公司实施了10转3.2的公积金转增方案及每10股派现2.6元的利润分配方案,因此对3月10日的收盘价也须作除权处理,除权后的价格为13.33元; 2、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布前30个交易日内的伊利股份股票平均收盘价12.30元。对于股权众筹而言,更为本质的意义在于走出了单纯的线上融资服务生态圈,而是以国务院提倡的腾讯“众创空间”的方式,走入线下,将线上的企业融资服务展示、资金众筹与线下的创业类企业氛围的培育,辅导和支持结合起来,一边注重线上的投资者众筹股权,一边注重线下的创业企业培育。七、股权激励的有效期、授权日、可行权日、禁售期八、股票期权的获授条件、行权条件、行权安排九、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调整方法和程序 十、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变更、终止
多收了三五斗啊
伊利三季报发布后,股价罕见跌停!是基本面恶化,还是投资者此前预期太高?
前三季度,伊利营收737.70亿,同比增长7.42%,净利润60.24亿,同比增长6.99%。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增速11.17%,较第二季度营收增速22.49%,出现大幅下降,净利润增速也是环比大幅下降!
业绩增速环比大幅下降,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季报发布后股价跌停。其实,是市场预期太高了,第二季度的业绩高增长是个特殊情况,并不能持续。当然啦,伊利财报也有些问题,是否会导致长远的业绩压力,还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第二季度,伊利营收增速22.49%,净利润增速72.28%,半年报发布会,面对惊艳的第二季度业绩,市场对伊利的预期变得过度乐观,导致了伊利半年报发布后股价涨停!
伊利第二季度的业绩,其实并不惊艳,只是资本市场的幻觉而已。因为这跟整个乳业的发展情况是对应的,第二季度,蒙牛的营收增速也在20%左右(剔除剥离后的君乐宝)。而且,上半年蒙牛的营收增速比伊利高不少。
半年报发布后涨停,三季报发布后跌停,更多的是市场在纠正前期的过度乐观预期!
1、毛利率持续下降,销售费用持续压缩,挤利润!
2020年前三季度,伊利毛利率36.9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75个百分点,较今年上半年的38.17%,下降了1.2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34.72%,创下近六年来单季度新低!较上半年毛利率下降3.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7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市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下半年原奶价格上涨。
但是,伊利股份近两年的毛利率在持续下降!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2019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也不仅仅是原奶价格上涨,也可能跟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有关。
2020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22.61%,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55%,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股权激励费用摊销4.7亿,如果剔除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管理费用同比出现下降,说明,核心团队人员的回报在增长,底层员工的薪酬回报可能出现下降了。
虽然毛利率下降,但是销售费用一压缩,净利润就挤出来了,前三季度净利率8.22%,仅仅同比微降0.02个百分点。
近两年,销售费用持续压缩,2019年,销售费用率23.28%,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
毛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销售费用的持续压缩就很关键。伊利是一家销售驱动的公司,销售费用是净利润的三倍左右,把销售费用挤一挤,净利润也就出来。
股权激励有五年业绩承诺,碰到年成不好,就会挤一挤销售费用,把净利润凑出来!
自从2019年的58亿股权激励回购后,伊利的负债规模持续上涨。
2020年9月末,短期借款95.41亿,较2019年末上涨109.23%,股权激励未实施前,短期借款很少;其他流动负债105.97亿,较2019年末上涨245.29%,其他流通负债主要是公司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股权激励实施前,其他流动负债几乎为0,现在都有百亿规模了。
负债规模的大幅上涨,带来的是利息费用的大涨,2019年前三季度,利息费用高达3.65亿,同比增长107.38%。
2、股权激励回购58亿,或阻碍伊利发展!
好的股权激励模式,会促进公司发展,差的股权激励模式,可能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合理,带来道德风险、劣币驱逐良币问题,阻碍公司发展。
伊利的股权激励结构不合理,可能会阻碍伊利发展。
2019年,伊利耗资58亿,以均价31.67元/股,回购1.82亿股,用于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授予股份1.52亿股,价格为15.46元/股,不到回购均价的一半,一下子损失25亿。有五年业绩承诺,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年化8%,25亿分五年摊销,每年5亿左右。
2018年,伊利扣非净利润58.78亿,按照扣非净利润年化增长率8%测算,一年新增扣非净利润4.7亿,还不够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显然,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过低,激励费用过高。
面对每年5亿的股权激励摊销费用,业绩压力就很大了,这时候,压缩销售费用挤利润,就是一个好办法。
像伊利这样的销售驱动的乳业公司,持续压缩销售费用,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也会产生影响。
2020年上半年,伊利营收同比增长5.45%,蒙牛实际营收同比增长9.4%,伊利营收增速相对于蒙牛,下降了太多。如果算上2019年剥离的君乐宝,蒙牛上半年营收规模跟伊利近乎持平!
伊利敢于把股权激励价格定得过低,容忍摊销费用5亿,很大程度上,也是蒙牛在2019年7月份,把君乐宝股权转让给了石家庄国资,这才有了2019年8月份,伊利低价的股权激励。因为君乐宝被剥离了,在两三年内,蒙牛营收规模很难追上伊利。但回过头看,股权激励五年业绩承诺期后,伊利的市场份额会怎样呢?是否能延续前期的市场份额增长趋势,或者是市场份额可能萎缩呢?
股权激励都给了谁?
潘刚一人拿走股权激励的三分之一,如果算上刘春海和赵成霞,三人一共拿走近45%,其他的475位核心人员也分得不少,平均一人每年额外增加50万吧。
5亿的每年摊销费用,潘刚就占了1.7亿,另外,潘刚的薪酬也很高,2019年,潘刚薪酬高达1934万。 算上薪酬,伊利一年给潘刚的实际薪酬近2亿。
为什么不直接给潘刚发2亿的年薪呢?
可能有两个原因,1、股权激励更容易通过,直接发2亿年薪,董事会很难通过;2、避税,1.7亿股权激励费用,最后落到股权减持,税相对较少,如果是年薪2亿,所得税支出就很高了。
潘刚到底值不值年薪2亿呢?这个就不好说了,跟同行业和大型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相比,只能说2亿的年薪太高了。
2018年,潘刚在美国游学养病,但是,2018年,伊利的营收增速高达16.89%,是自2011年以来,营收增速最高的一年。怎么说呢?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看个人能力,也要看行业趋势。
另外,潘刚不仅仅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伊利的第二大股东,除了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地方国资)持股8.85%,潘刚就是最大的个人股东,持股4.71%,这部分持股市值111亿,也算是顶级富豪之列了。潘刚的股份都是怎么来的呢?都是近15年来,伊利股权激励授予的。
伊利的58亿股权激励回购,很可能是伊利的一个转折点,或阻碍伊利的发展。股权激励价格过低,激励费用摊销过高,导致伊利可能持续压缩销售费用,去完成股权激励的业绩承诺。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伊利还可能会持续压缩费用,伊利的市场份额很难再维持前期的增长速度,不下降,就已经很不错了。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巨额的股权激励,低价授予董事长和核心团队,不如直接给这些人发现金,这样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世重重叠叠山。在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在面对一个个困难的时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站起来,却又一次一次的失败,因而,我
一、奖励机制的实施原则1、尊重实事求是、全面发挥科学研究优势,把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2、讲求公平公正、崇尚诚信,努力创建良好科研氛围;3、
在我们觉得沮丧时,不妨找一些激励的励志文章来看看,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自己,接受挑战 永远不要被阴云吓倒,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我
一般发表国家级期刊都是算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发表论文,跟国家性奖励不是一回事儿哦。 论文发表,只能算上一种成果的体现,况且,什么是“国家期刊”奖励,是政府
去看下有没有还可以代发论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