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1

微笑藤弥
首页 > 论文发表 > 四川文物杂志论文发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牌大素包

已采纳

能再问题补充里再具体一点吗?叫这名字的人太多了。

170 评论

~~简单的幸福~~

1、《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历史发展》,《博物馆研究》1991年3期。2、《东北早期博物馆概述》,《中国博物馆》1991年4期。3、《“文物”一词浅析》,《文物春秋》1992年1期。4、《九十年代藏品管理的新发展》,《博物馆研究》1997年1期。5、《关于建立藏品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中国博物馆》1997年3期,第一作者,(1998年1月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6、《历史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博物馆》1997年2期,(1998年1月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7、《关于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博物馆研究》1997年2期。8、《吉林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博物馆的现状与前景》,《中国博物馆》1998年2期,(1999年3月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9、《瓷器藏品登记中的几个问题》,《博物馆研究》(省级)1997年3期。10、《邯郸市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启示——兼谈博物馆改变“门庭冷落”局面的对策》,《文物春秋》1997年3期。11、《红山文化玉器研究》,《青果集》(二),知识出版社,1998年12月。12、《俏色玉器》,《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31日第4版,第一作者。13、《辽宁省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中国博物馆》1999年2期,第二作者,(2000年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14、《鲜见墨彩瓷》,《中国文物报》2000年5月31日第一版,第一作者。15、《关于藏品管理程序问题的探讨》,《博物馆研究》2000年1期。16、《藏品管理电脑化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中国博物馆》(C)2000年3期,(2001年获校优秀论文二等奖)17、《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北方文物》2000年3期,第一作者。18、《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文物春秋》2001年1期,第一作者。19、《元上都城址东南砧子山西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C)2001年9期,第一作者。20、《20世纪汝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七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10月。21、《良渚文化“玉殓葬”与红山文化“玉器墓”的比较研究》,《良渚文化论坛》,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22、《从牛河梁积石冢谈红山玉器的功能》,《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23、《从考古学上谈岫岩玉在中国古代玉文化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第五卷 第五期。24、《试论博物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博物馆》(C)2002年2期。25、《新时期藏品搜集途径的转变》,《博物馆研究》2002年2期。26、《关于文物定义的研究》,《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4期。27、《关于博物馆藏品定义的研究》,《博物馆研究》2005年4期,第一作者。28、《20世纪博物馆藏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原文物》2006年2期,第二作者。29、《高校博物馆学专业藏品管理学课程教学问题的思考》,《博物馆研究》2006年4期。30、《辽宁省博物馆2007年度阶段观众调查报告》,《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2辑,辽海出版社,2007年12月版,461——472页,第一作者。31、《20世纪汝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七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10月。32、《20世纪中国古瓷及瓷窑址的专题研究与讨论》,《文物春秋》2005年2期。33、《内蒙古出土的元代窖藏瓷器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一辑,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11月。34、《奉节鱼复浦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145—155页。第二作者。35、《百年回眸学术路,盛世展望发展观——纪念〈博物馆研究〉100期》,《博物馆研究》2007年第4期。36、《关于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题的思考》,《博物馆研究》2007年第1期。37、《沉船考古与瓷器外销——以“碗礁Ⅰ号”资料为中心》,《博物馆研究》2007年第3期。38、《云南青花瓷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三辑,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11月版。39、《奉节宝塔坪墓群唐宋墓葬的发掘》,《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527—547页,第一作者。40、《奉节永安镇电厂北山古墓葬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592—610页,第二作者。41、《奉节新浦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310—321页,第一作者。42、《奉节老油坊遗址2001年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上),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322—336页,第二作者。43、《牛河梁红山玉器——中国玉文化之源》,《古玉新韵——2007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月版,85—95页。44、《东北系青铜短剑辽西起源新论》,《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45、《博物馆藏品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我国文博人才的培养》,《文物春秋》2009年2期。46、《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化关系初探》,《博物馆研究》2010年1期。47、《从考古学上谈红山文化玉器的源与流》,《玉魂国魄: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四)》,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版。48、《张湾区犟河口遗址》,《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重要发现·Ⅱ》,第一作者。49、《湖北省十堰市犟河口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核心期刊)2010年6期,第二作者。50、《山西、河北地区出土的金代红绿彩瓷器的比较研究》,《文物世界》(核心期刊)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51、《金代红绿彩的考古发现及其历史传承》,《中原文物》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52、《吉林地区出土的玉壶春瓶及其相关问题》,《北方文物》2011年第3期,第一作者。53、《免费开放语境下博物馆人性化服务的建设——湖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观众调查与启示》,《中国博物馆》(D)2011年合刊,2011年。54、《湖北省博物馆观众行为调查报告》,《东南文化》(CSSCI)(D)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55、《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战略思考》,《东北史地》2012年第4期,第二作者。56、《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认识与我国立法保护历程》,《紫禁城》2012年第8期,第二作者。57、《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红山文化为重点》,载《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20—125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独立完成。

139 评论

路小佳路过

姓名:王小宁 血型:O 生日:6月6日 身高:170cm 性格特点:打抱不平 粗心大意 强项:说话 弱项:认路 喜欢的事:工作、看书、听相声 最郁闷的事:别人郁闷,却帮不上忙 最喜欢的城市:成都 座右铭:做真诚的我,不让观众难受王小宁是2005年才开始担任《7日7频道》的主持人工作。在7月底《7日7频道》举办的一次公益活动上,我第一次见到她。相对于李向显声音上的亲和力,王晓宁的特色则是现场灵活自如、收放得体的主持架势,一看她就是一个驾驭能力很强、颇具舞台风采的主持人。 再见小宁,就是眼前的这位端庄文雅、清爽漂亮的“7日”女主播了。王小宁说自己不是一个很会打开局面的人,接受别人采访还有些不适应。我对她说,作为公众人物,采访和被采访都是份内的工作。看得出她对我说的“公众人物”还有些不适应,这是她纯净可爱的天性。 王小宁的舞台控制力来自于她先前在央视7套《农村大舞台》节目作主持的经验。但小宁觉得自己更适合人情味儿浓的、跟自己生活贴得近的节目,于是,当她听说《7日7频道》招聘主持人的消息,丝毫没有对这个名牌栏目“犯憷”的心理,勇敢地坐在了应聘席上。经过前后三次试镜,小宁终于留了下来。用当时评审之一元元的话说,就因为这个女孩很清澈,像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 刚到“7日”,王小宁和李向显一样,作了一名整天在大街上找新鲜事的“7日”记者,现在看来,那段时间对晓宁的帮助很大,她说只有那样才能零距离地熟悉北京的市井民情,体验老百姓的锅碗瓢盆协奏曲。“现在在演播室主持,经常会有亲身到过现场的感觉,那种亲身经历的语气和神情,已经注入了我的主持风格。” 作为“7日”的女主持人,王小宁经常会被拿来与元元作比较。王小宁说,元元的主持是以评论见长的,她则偏重于现在“7日”的整体风格,靠讲述来吸引人,打动人。“可能会多一点好奇,多一点细腻,多一点娓娓道来,用我的个性和特点丰富节目的风格。”小宁告诉我,元元偶尔还会给她打个电话,嘱咐嘱咐,提点建议,每当此时,小宁总是特别感动,她觉得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自己,她需要格外的用心和努力。有一位观众几乎天天给我送鲜花,说实话,我有点受宠若惊,这代表着观众的支持,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负在我肩上,不能让支“7日”、喜欢我的观众失望。"小宁说这些话时,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信心。 一个节目火了,成熟了,最害怕的就是缺乏创新和更换主持人。这两个挑战,“7日”都面对着。但因为"7日"有了京城百姓的支持,有了节目组对风格定位的准确把握,瓶颈已经被打破,收视率从稳而不降到稳中有升,制片人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主持人是一个品牌栏目的人格化身,李向显、王小宁对于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们都表达出同一个愿望,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赋予“7日”新的色彩,在他们脚下没有满足的停步,只有不断的提升,因为在他们身后有着太多的审视、太多的期待。

105 评论

LynnShi0727

因为瓷器,的英文是CHINA。中国古代出口到外国最多也是被外国当作宝贝的就是瓷器,所以外国把中国称为CHINA

274 评论

dp73732849

郑州大学新闻学院教师著作、论文: 1、《现代新闻编辑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我国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新闻爱好者》 ,2003.8 3、《浅议对版面“易读性”原则的误读》,《报刊之友》,2003,1 4、《别让网络“咬”住了孩子》,《河南教育》,2002,7 5、《让报纸的“面孔”鲜亮起来——谈当代报纸一版的封面职能》,《新闻爱好者》,2000,11 项目: 1、河南省教育厅项目《中国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主持人,已结项 2、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网民心理与舆论引导》,参与,在研 获奖: 1、 2003年获河南省创新教育教学一等奖 2、 2001年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编辑本段]茂名市教育书法家协会会员男,籍贯广东化州。中华书法家协会会员,茂名市教育书法家协会会员、化州市书画家协会会员,清泉书法组合成员、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书画协会二届会长。书法作品历次获得一等奖。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青少年书画家作品精选》及《中国青少年书画人才辞典》。作品入选《化州市校园书法作品选集》。作品参加第四届希望杯全国师生书画印大奖赛获二等奖。被评为“当代校园优秀艺术人才”称号,个人简历和作品入录《当代校园书画印作品大典》。作品入展“广东十大高校学生艺术作品联展”获得优秀创作奖。作品入展“《中国校园书法网》2005年新春书法展”。作品获得第九届全国师生书画印大奖赛书法一等奖。作品入选《全国师生书画作品大观》。作品获广东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书法作品入选当代艺术家精品系列丛书《中国书画艺术博览》。[编辑本段]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副馆长王晓宁1960年1月生,河南南阳人,大专毕业,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主要学术成果:在《文物》、《四川文物》、《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如《湖北鄂西自治州博物馆藏青铜器》、《湖北出土的巴式青铜器及相关问题》、《大溪文化中的猪嘴形陶支座》、《土家族吊脚楼的类型与审美特征》、《鄂西土司遗迹》、《容美土司平山爵府遗迹调查》等;应江苏美术出版社特邀,编辑出版了《民间美术——鄂西民间美术专辑》画刊,撰写了《鄂西民间美术概述》和《石雕》两文。[1][编辑本段]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女,香坊区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护师。 主要事迹: 1989年毕业于省卫生学校,分配到香坊区人民医院内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曾先后荣获哈市事业单位“优秀工作者”称号,香坊区人民政府“记功”奖励,获香坊区卫生局组织的操作技能比赛“技术能手”称号,并多次在院组织的病案书写、“三基三严”技能比赛中获得奖励,撰写并在国内正式会议或国家正规刊物发表论文3篇,院内交流论文10余篇,并参加《现代医学诊治与护理》一书“呼吸内科常见症状和体征”护理部分的撰写工作。[编辑本段]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王晓宁,教授,1960年12月生于广西桂林市,1979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作曲专业学习,师从陆华柏、吕伯平等诸多教授。1983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分配至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任音乐节目编辑。1986年调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作曲教研室任教,担任过乐理、视唱、和声、曲式、配器、音乐欣赏、作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1992年考取教育部访问学者名额到广州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1994年赴丹麦王国哥本哈根大学音乐学系作为访问学者学习。师从哥本哈根大学音乐学系教授,丹麦作曲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扬·麦高先生学习。1995年回国后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作曲教研室教学,并兼任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副主编。1996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担任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2001年担任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2002年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2004年音乐系改名音乐学院后担任音乐学院院长。 在国家教育部立项并获通过的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广西中小学音乐课本教材中担任常务副主编。2003年在教育厅立项的科研项目《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专题中担任负责人。 2004年在广西艺术学院立项的大型音乐作品“壮天歌”创作中担任主创人员。[编辑本段]上海卢湾区文化馆群文部主任甘肃人,现任卢湾区文化馆群文部主任,1962年生,1976年考入甘肃省泾川县文工团,199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1996年毕业,1998年进入卢湾区文化馆工作。 在卢湾区文化馆工作期间,王晓宁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器乐、舞蹈等音乐作品近百余件,在两年一届的上海“十月歌会”音乐比赛中连续四届(1999-2005)获得金奖;其中,女声独唱《中国字》获得1999年第九届“群星奖”优秀创作奖,男声独唱《塔里木的胡杨》分别获得2004年全国首届流行音乐新人新作选拔赛创作银奖、演唱铜奖和2007年第十四届“群星奖”大奖和创作奖;歌曲《我们为着同一个》荣获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音乐征集2007年度十佳优秀歌曲[编辑本段]90后优秀站长王晓宁王晓宁,男,汉族,1995年5月生,河南三门峡人,90后优秀站长。 简介:从2008年开始建立网站,最初建立的网站叫做时光社区后改名为晨晓社区随后又改为永恒飞坛,目前就读于三门峡第2中学,是90后优秀站长之一,网名折瀷dè兲鉂,现为堂否社区、永恒飞坛管理员,其现任版主站点堂否社区曾经达到日IP8000,PV15W,是国内优秀的游戏讨论社区。曾在小学时多次参加电脑竞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熟悉OFFICE的操作。对PW了解较多。目前是年龄较小的一名站长!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四川省级期刊杂志

    《四川中医》杂志属于省级期刊。 《四川中医》杂志社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长期坚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注重中医特色,着重临床,突出实用

    曦若若往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四川建筑杂志投稿

    《建筑安全》主要偏向是建筑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交流,以建筑相关技术、质量等内容为辅助内容。《四川建筑》主要内容是介绍建筑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介绍基础理论等。你

    虎娃妈jsz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四川文学杂志投稿

    一般 一个月 最多三个月

    鸭梨山大痕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四川水泥杂志投稿

    兰晓龙(1973--),湖南邵阳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

    天晴小卷XJ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四川水泥期刊杂志

    兰晓龙(1973--),湖南邵阳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

    请叫我开森果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