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4

春天的薄荷叶
首页 > 论文发表 > 杂交水稻期刊作者投稿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耀眼的小日

已采纳

《杂交水稻》是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专门报道杂交水稻的技术类科技期刊。它以广大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经营、推广和生产各个环节的人员,包括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种子生产和经营部门、推广部门及生产单位的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该杂志接收有关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繁殖制种、原种生产、种子营销、示范推广、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治、生理生态、生物技术、组合介绍等方面具一定水平、未公开发表的专题综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总结、高产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以及学术活动与其它重要简讯等方面的稿件。

120 评论

520贝基清净果

有蒋勤刘涛,杨幂,龚俊,华晨宇,王一博,朱一龙,这些明星都发文悼念。

99 评论

冬射未至

刘涛、蒋勤勤,鹿晗,赵丽颖,肖战,李现这些明星都发文表示悼念。

357 评论

mengjia097

袁隆平杂交水稻论文原始手稿曝光

袁隆平杂交水稻论文原始手稿曝光,近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珍贵的手稿,据报道,这份档案封皮题目处手写着《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起于1965年,截至1981年,一共134页,9万多字

近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公开了一份珍贵的手稿,出自“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系杂交水稻原始论文,红色格纹纸已微微泛黄,但还能清晰看见整洁的手写汉字。

据报道,这份档案封皮题目处手写着《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起于1965年,截至1981年,一共134页,9万多字,包括袁隆平所写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原始手稿、选育计划、汇报请示提纲等14篇文章。

1966年2月28日,根据手稿整理成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期刊中,成为袁隆平“杂交水稻”设想的开篇之作。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论文发表后,被当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九局的同志注意到,并推荐给了九局局长赵石英,赵石英又汇报给了领导。此后,袁隆平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今年5月22日,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毕生的梦想就是消除饥饿。

共和国勋章、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育种的开创者当这些荣誉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该是由何等的功勋铸就,而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当代神农袁隆平。

在普罗大众的印象里,袁隆平先生是世界范围内人类温饱的保障,是粮食安全与和平的缔造者,但在如此巨大的成功背后有一个人的存在决然不可忽视,她就是袁隆平先生的妻子邓哲。

彼此相爱所以我们没有距离

"闪婚"、"师生恋"这两个词即便在当今社会仍是略带争议,但相爱于上个世纪的袁隆平、邓哲却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祝福。

早在1951年时袁隆平还曾主动地报名参军,被某空军部队招收的他却在被欢送入伍后不久被国家送回了学校继续深造,理由是彼时的国家更需要的是经济建设。如今想来,大抵每一份相遇都是初写黄庭的缘分吧。

1953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袁隆平正式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并在不久后来到了被视为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的安江农校教书。

而他与妻子邓哲的缘分也开始于此。在与邓哲相识之前袁隆平曾有过一段浓情蜜意的爱情,可到最后还是成为一段无疾而终的缱绻岁月。

对爱情充满失落的袁隆平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科研工作,加之他常年不修边幅的模样,一晃已到而立之年的袁隆平却还是孤身一人,直到邓哲的出现才终止了袁隆平的单身汉生活。

年轻的'邓哲在初见袁隆平后不久就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了欣赏的意味,在她眼里木讷、不善言辞的袁隆平却有着别人看不到的和善与细致。

19 64年在周边同事的撺掇下二人的结婚事宜终于提上了日程,比起前卫的"师生恋"故事开头,相爱的过程则略显平淡,没有海誓山盟、至死不渝的俗套剧情,就是在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周六邓哲嫁给了腼腆的袁隆平,这场简朴的婚礼新娘子甚至都没有一件漂亮的新衣服。

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举案齐眉的夫妻生活,相反袁隆平在生活中处处周到的照顾还让邓哲时常感叹嫁对了人。

苦难将永远使爱情升华

毕业于安江农校的邓哲本身也与袁隆平从事着同样的工作,正因如此,邓哲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袁隆平,工作中也是袁隆平最得力的拍档。

婚后的两人并没有时间沉浸在新婚带来的快乐中,面对全国上下频发饥荒的窘境,夫妻俩走遍了安江农校和附近生产队所有的稻田,最终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

这一发现令两人兴奋不已,在经过长达两年的观察研究后,终于袁隆平将这一发现形成了学术报告,并刊登在了1966年的《科学通报》中。

每当袁隆平废寝忘食的投入在科研工作时,邓哲总能够料理好家中的所需,见到妻子如此贤惠袁隆平霎时间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本以为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时,动荡时期的到来打破了平静的局面,袁隆平忧心忡忡。

而邓哲像是读懂了他在想什么似的只说到:"大不了我陪你一起种地,你还是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

这句话给心神不宁的袁隆平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成为了他此后一生中最为珍重的慰藉。

所幸因为突出的科研成果,袁隆平并未被拉上台,可惜他精心栽培的植株却无一幸免,一向隐忍的袁隆平在这一刻崩溃大哭。

看着痛不欲生的丈夫,邓哲带着残存的植株趁夜色悄悄出门,多番寻找最终确定了新的培育基地。

在此之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科研几经磨难,总是在即将成功时被破坏。

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邓哲总陪伴着袁隆平苦苦支撑,在那段宛如黑夜的时光中两人的感情也在逐渐地升华。

一句先生,就是一生

袁隆平与邓哲跨越半个世纪的守候是长相厮守的美好,却也是一场不离不弃的历练,1982年的除夕夜就是袁隆平久久不能忘怀的日子。

作为家庭一半支柱的邓哲突发病毒性脑炎入院治疗,一病不起的邓哲被送往医院后只能依靠输液维持生命,看着病床上的妻子袁隆平突然意识到自己多年以来对家庭的亏欠已然这般之深。

生命的流失总能警醒活着的人学会珍惜,那段时间守候在病床前的袁隆平时时刻刻都被对妻子的内疚包围着。

值得庆幸的是在袁隆平的悉心照料下邓哲终于康复出院,经此一事年过半百的袁隆平一改以往内敛的性格开始时时刻刻挂念妻子,主动送上礼物,出远门也一定要带上妻子。

袁隆平的功绩是时代发展中不可磨灭的一笔色彩,但他却始终秉承着淡泊名利的信念,老先生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因而尽管荣誉傍身袁隆平仍旧生活朴素,对于这种粗茶淡饭的生活邓哲也是乐在其中,在她看来金钱、名利永远也及不上袁先生与自己宜室宜家的快乐。

时至今日,每逢提起丈夫邓哲还是习惯于称其为袁先生,一如年轻时那般,她愿意陪他穿梭在田间地头,愿意倾听他独特的浪漫,只要多才多艺的袁先生愿意拉小提琴,她将是他此生最忠实的观众,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陪伴。

179 评论

meisha2345

《杂交水稻》是迄今杂交水稻领域内中国唯一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以“促进杂交水稻的开拓研究与开发研究,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杂交水稻科研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于提高”的办刊方针。刊载内容涉及到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全部环节,融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和信息性于一体,先后辟有专题与综述、选育选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基础理论、新组合、译文、简报、简讯、国外动态、米质、学术争鸣、特别报道等栏目。国内已发行到全国有水稻种植的各省(市、区),国外已发行到美国、印度、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读者对象为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和知识农民等。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获奖情况: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国家“双效”期刊;2000年6月,再次被遴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8月,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国外数据库收录:世界纺织文摘、数学评论、应用力学评论

229 评论

suibianlaidian

《功勋》当中,袁隆平的实验一直不被认可,主要是因为遇到了小人迫害。但他一直不曾放弃过自己的研究,一直到他投稿到科学杂志的论文发表之后,得到业内众多专业人士的认可,袁隆平的研究才得到了大力支持。

受小人迫害阻力重重

袁隆平年轻时在农校培育出了超大红薯,此后得到了一个“红薯王”的美称。但是袁隆平的老师却认为,这个研究成果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为超大红薯无法通过种子遗传,这就意味着,老百姓没有办法在种植和生产当中得到超大红薯的种子。同时,袁隆平的老师还提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提升水稻产量来实现。

从此之后,袁隆平便将研究杂交水稻看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此时,农校当中的王贵主任,希望将袁隆平“红薯王”的美称当做噱头,把袁隆平树立成全省的典型,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超大红薯。而袁隆平在被老师点醒之后,得知超大红薯不能推广,断然拒绝了王贵主任的提议,从此之后成为王贵的眼中钉,将他下放到山区进行助农实践。

努力研究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山区助农期间,也没有放弃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他立志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吃饱饭。此后,便开展了漫长而又艰难的研究工作,每天都会带领乡亲们一起观察和实践,找到最好的种子再精心培育。为了长出最好的种子和秧苗,袁隆平会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的量麦苗的长势,一粒一粒的检查种子。

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袁隆平对于自己研究工作有了自己独特的心得。也因为这份难能可贵的认真,袁隆平得到了陈部长的认可,特许袁隆平能够回到农校,专门研究杂交水稻。

专业论文发表,得到业内认可

回到农校之后,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杂交水稻的破解方法。他将自己的实践和研究思路全都整理出来,发表到科学杂志上。这篇文章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此时小人又想从中作梗,但袁隆平用超强的数据和实验成果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此时的袁隆平已经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开始全力支持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与研究。由此可见,有能力,有才华,做实事的人,不管到哪儿都会有出头之日。

348 评论

相关问答

  • 作者向期刊杂志社投稿

    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 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直接邮寄给对应杂志的编辑部,杂志的封面内侧都有编辑部的邮

    datang120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稻米杂志投稿

    要聘为高师,要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发表论文,像四川农业科技、西南农业学报等刊物。中国的农业核心期刊主要有: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南京农业大学

    小白胖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北方水稻期刊投稿

    市场上使用时表现效果一般,走了很多的地方没有特别突出的。

    清水绫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杂交水稻论文发表在哪儿

    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株野生稻,后来经过研究培育成功了。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

    好吃鬼玲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杂交水稻论文发表保密

    专利只要申请就要公开啊~应该是属于国家保密的项目所以这样不方便申请专利

    我是丽香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