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金
唐代玄奘法师西行求法,“道贯五明,声映千古”(窥基语),他在因明学(论辩逻辑)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印度当时的最高水平。本文拟从西行求学、回国译讲和培养人才以及从理论上继承、发展陈那新因明三个方面来加以评述。 玄奘法师既是研习因明的楷模,也是运用因明工具宣传其唯识思想的典范。 在留学后期,奘师创造性地运用因明工具来论证唯识思想,在十八日无遮大会上提出唯识比量,无人敢破,不战而胜,取得了辉煌胜利。他因此而被大乘人尊为“大乘天”,被小乘人尊为“解脱天”。这为玄奘法师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留学生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玄奘进入北印度到无遮大会的十多年中,玄奘自始至终十分重视对因明的学习和钻研,这构成他西行求法的重要内容。 在玄奘赴印之前,因明学在中国仍是一门十分冷僻因而无人研习和弘扬的学问,许多佛门中人恐怕也不知因明为何物。尽管在4世纪中叶,古因明就开始传入,5世纪后半叶和6世纪中叶有了古因明的早期著作《方便心论》和晚期代表作世亲《如实论》的译本,但是没有什么反响,更没有著述。在5世纪后半叶到6世纪初,因明学在印度有重大变革,以世亲为代表的古因明为陈那创建的新因明所取代。陈那的新因明对中国佛教徒来说恐怕是闻所未闻。 奘师之所以对因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它是一门新鲜的学问,另一方面因为它是唯识学的逻辑工具。因明是关于论证的理由的学问,因明学是印度教育中必修的五明之一。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很看重因明学的工具作用。用窥基的话来说,它是“法户之机枢,玄关之钤键”。因明是通往正理的门户,又是通往正理的阶梯。 玄奘在西行之前,已能升座开讲无著阐述大乘要义的《摄大乘论》,并且研习过几年佛陀最后的说教《涅槃经》。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遍谒众师,备餐其说”。玄奘西行之前,曾师从12位名师,向其中6人学习瑜伽理论,虽说对因明不会一无所知,但不见其有专门研习因明的记载。奘师赴印前就已确定要到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向戒贤论师学习《瑜伽师地论》,这是他西行求法的主攻方向。《瑜伽师地论》在古因明的发展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作为佛家逻辑的因明学,其名称就是在此论中正式确定下来的。因明既然是《瑜伽师地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研习因明自然成为玄奘求法的必修课。 玄奘在童年时期就接受了父亲所给予的儒家教育,懂得向尊者看齐,成年后,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士人不远万里求学问道的优良传统。国内的游学已经使他穷通诸部,声誉大著。一到佛国,更是如鱼得水。在因明研习方面,他同样求师若渴。每遇名师,他必谦恭求教。他的足迹遍及五印,且行且学,可谓遍谒众师,观摩溥德。 贞观二年(628)冬末,玄奘到达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这是玄奘研习因明的起步之地。玄奘在迦湿弥罗驻留大约半年。该国的称法师是位高僧大德,年约七十,既精通经律论三藏,又精通因明和声明。对于从大唐远道而来的玄奘,他不顾年迈体衰,破例开讲。他白天为玄奘讲授《俱舍论》、《顺正理论》,晚上则讲因明、声明等。称法师对玄奘的佛学根柢非常赞赏,“唯因明妙术,诲其未喻,梵音观止,冰释于怀”。因明学尽管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对玄奘来说,入门也不难。一遇名师指教,便能排疑解难。 在贞观三年(629)秋,玄奘来到中印度的至那仆底国。该国的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也是一位“善三藏”的高僧,他原是北印度的王子。玄奘花了四个月向他学习《对法论》、《显宗论》和《理门论》等。在《对法论》中有关于《瑜伽师地论》七因明的论述,属于古因明的重要内容。《理门论》则是陈那新因明的代表作。 贞观五年(631)秋,玄奘来到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这是印度当时的最大寺院,也是大乘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住持戒贤是印度的佛学权威,在因明方面也得到陈那新因明的真传。年高德劭、学问渊博的戒贤不辞衰老,复出讲坛,专为玄奘开讲《瑜伽师地论》等。玄奘在那烂陀寺一住将近5年。在这5年中,他听戒贤讲授《瑜伽师地论》三遍,听《因明》和《集量》各两遍。其中《因明》不知是指哪一本著作,《集量》则是陈那新因明的后期代表作。陈那的因明八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前期的《理门论》和后期的《集量论》。前者重点在立破,后者重点在量论即知识论。在戒贤的悉心指导下,因明研习“更广其例,触类而长,优而柔之”,已达到很高的造诣。 此后,玄奘开始游历五印,“遍谒遗灵,备讯余烈”,进一步广博见闻和学识。他到了南印度的赅萨罗国,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向一位精通因明的婆罗门学习《集量论》。随后进入案达罗国,寻访了陈那写作《理门论》的遗址。 经过几年游学,玄奘又回到那烂陀寺。不久就听说附近有一小乘论师,精通“说一切有部”和因明、声明等,玄奘用两个月时间向他咨决所疑。 接着,玄奘又到离那烂陀寺不远的杖林山,向与戒贤齐名的胜军求学。胜军是多方面的权威,他曾师从贤爱论师学习因明,师从安慧论师学习声明和大小乘经论,还向戒贤学《瑜伽师地论》,举凡天文、地理、医学、方术,无所不精,可谓道贯五明。他不愿做摩揭陀国王和戒日王的国师,宁愿隐居山林,收徒传道。玄奘不但随他学了许多经论,还请教了许多瑜伽论和因明论的问题。玄奘在杖林山一住又是一年有余。在这期间,玄奘还纠正了老师胜军经过40多年深思熟虑而建立的一个比量。这个比量是一个有过失的共比量,玄奘给它加上简别语,成为自比量,从而避免了过失。 综上所述,玄奘的因明研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起点很高。他得到了印度一大批代表最高水平的学者的传授。 其次是内容比较全面,既反复学习了古因明的重要著作《瑜伽师地论》和《对法论》(即无著的《阿毗达磨集论》),又反复学习了陈那的新因明。 第三是精研经典,详考其理。奘师自幼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且好学不倦,穷源竟委。在国内游学时就“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备擅宗途”。这一优良传统在西行求法活动中得到发扬光大。因明著作,尽管晦涩艰深,玄奘仍能将其中奥旨,抉择无遗。北印度迦湿弥罗国的称法师就曾当众赞叹:“此支那僧智力宏赡,顾此众中无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继世亲昆季之风。所恨生乎远国,不早接圣贤遗芳耳!” 第四是善于运用,敢于超越。因明学在当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问。作为论辩逻辑,能否恰当运用,直接关系到辩者的荣辱甚至生死大事。一个人,若能正确审议精微的议论,能评议精妙的理论,辩论时思路敏捷,就会被请去坐宝象,前呼后拥,随从如林;如果词锋被挫,脸上就会被人涂上红白粘土,身上撒上尘土,被排斥于旷野,被丢弃于沟壑。也有人发誓,倘辩论输了,愿截舌相谢,甚至斩首相谢,不像我们现在坐在书斋里讨论因明义理,可以如此轻松潇洒。玄奘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他不仅能娴熟地运用现成的.因明理论,而且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并多次获得辩论的胜利。在迦湿弥罗国他受到称法师的高度赞扬之后,众僧多有不服,纷纷诘难。玄奘一一化解,众人无不愧服。玄奘对待自己的老师,也不轻易盲从。胜军经四十余年深思熟虑而提出的“诸大小经皆是佛说”的比量流行日久,却无人发现其论式上的错误,玄奘敢于提出修正意见,使其避免过失,从而无懈可击。在十八日无遮大会上提出唯识比量,更是一次创造性运用因明的光辉典范。 求法归来,在因明方面,奘师并无论著,他把全部精力同样放在译讲上,译出了一批因明著作,培养了一大批弘扬陈那新因明的人才,使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并且为新罗(朝鲜)、日本培养了人才。 玄奘从印度带回了因明著作36部,《瑜伽师地论》等有古因明内容的论书还不计算在内,因明在这些论书中是附属的。玄奘从贞观十九年(645)开始译经,两年之后就先后译出新因明的专著两种。贞观二十一年(647)译出陈那门人商羯罗主所撰的《因明入正理论》,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出陈那本人的早期代表作《因明正理门论》。 在译经初期,玄奘就译出因明专著二部,可见其对因明的重视。当然,玄奘译经的重点是《瑜伽师地论》,因明不过是论证佛学的工具。因此,在译经的头一年他就开始译《显扬圣教论》。此书为无著所著,阐扬《瑜伽师地论》的理论。因明部分完全因袭弥勒因明学说,先行译出是为译《瑜伽师地论》作准备。紧接着又译出安慧编著的《阿毗达磨杂集论》(无著《阿毗达磨集论》的注释本),这两种论书都是包含有承述并发挥《瑜伽师地论》的七因明的内容。二论译出之后,过了几个月,即贞观二十年(646)五月开始翻译《瑜伽师地论》,两年后译完。此论首次阐述了大乘佛教的辩论术和逻辑体系。佛家因明学的名称就是从这一论书开始的。本论提出七因明说,包括辩论和逻辑两方面的内容。在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又译出了无著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其中第七卷对弥勒的七种论法即七因明总称为论轨决择,在论证式部分即五分作法中,与《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大同小异,用合、结二支代替了同类、异类。无著在此论中开始有自己的创见。 以上四种为瑜伽师行派有关因明的代表著作,都属于古因明范围。加上前人翻译的《方便心论》和《如实论》,古因明的主要资料在汉地大致齐全了。 还有两本书是新因明应用方面的范本。一本是大乘中观派清辩的《大乘掌珍论》,另一本是陈那门人护法的《广百论释》,分别在译经的早期——公元649和650年译出,前者对玄奘的唯识比量的构成有重大影响。玄奘门人定宾将奘师的唯识比量和本宗旧说作了比较。他说“此量头仿掌珍,身象唯识”,意思是因明的格式仿效了《掌珍论》,而宗、因、喻三支的内容又像护法解释唯识理论所立的量。 据说陈那有因明的专著八种,玄奘除了译出《理门论》之外,在公元657年还译出了《观所缘缘论》。在本论中陈那用三支作法来论述自己的现量学说。 以上是奘师所译因明的全部。其中古因明部分填补了从《方便心论》到世亲《如实论》之间的空白,使汉地学者了解到古因明的发展轨迹。两年新因明专著的弘扬则代表了汉传因明的方向。 玄奘虽然有很高的因明造诣,但是无暇著书立说,他把全部的精力智慧都贯注到译讲活动中。一方面他组织了雄厚的译经班底,译出高质量的本子;另一方面又热心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弘扬人才。译场中的20多位助译者本来就是各地奉诏而来的高僧大德,他们“时闻指掌,每记之汗简,书之大带”,各随所闻“竞造文疏”,一时间蔚为壮观。 《入论》之唐疏,初有神泰、靖迈、明觉三家,继有文备、文轨、璧公诸作,还有净眼、灵隽、胜庄、顺憬、玄范和窥基等疏,如同雨后春笋。除神泰撰写有《因明正理门论述记》外,《理门论疏》还有文备、玄应、定宾和圆测各家。此外,普光述有《对面三藏记》(有云伪撰),元晓著有《判比量论》。并非佛门弟子的尚药奉御吕才是位博学多才之人,他靠自学也撰写了本《立破注解》,对神泰、靖迈和明觉三家义疏提出40多条商榷意见。以上各疏中,以窥基之疏为集大成者,被尊为《因明大疏》。窥基的弟子慧沼、慧沼的弟子智周薪火传灯,著述颇丰。奘门弟子中的朝鲜、日本僧人又将因明种子带回本国。尤其是日本后来居上,不仅将部分珍贵的唐疏保存至今,而且千多年来著述不绝如缕,其中凤潭的《因明论疏瑞源记》和善珠的《因明大疏明灯抄》保存有大量唐疏的重要论述。 唐疏今存文轨的《入正理论疏》残本(三十年代内学院曾辑佚补足)、神泰的《因明正理门论述记》前半部和窥基的《因明大疏》,这三种在清末由东瀛回归故土。此外,还有敦煌写本净眼的《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前三种是我们研究玄奘因明思想的主要依据。 玄奘因明成就第三方面的表现是继承和发展了陈那的新因明理论。 毫无疑问,玄奘口述的要义大量保留在唐疏之中。要对玄奘的因明思想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必须将其本义与弟子们的创见(如果有的话)或者错误发挥区分开来。这历来是个难点。本文将唐疏中共有的、及有疑义的或者有充足的理由支持的五条阐述如下。 首先,玄奘弘扬的是陈那前期的新因明,以立破为主,以认识论作为准备条件而附带论述。 玄奘在印度反复深究陈那后期代表作《集量论》,应该说他对《集量》之奥义是精通的,但是他不译以认识论为中心的《集量》,而译以立破为中心的《入正理论》和《正理门论》,客观上说明译者看重的是陈那新因明的逻辑工具性质。“可以权衡立破,可以楷定正邪,可以褒贬是非,可以鉴照现比”(文轨),“以其众妙之门,所以先事翻译”(吕才)。 玄奘开创的汉传因明既不同于以辩论术为中心、以逻辑和认识论为附庸的印度古因明,又不发展成陈那后期因明。 法称因明一方面对陈那因明作重大改革,使其真正成为演绎论证,另一方面又沿着陈那后期因明的方向发展,以认识论为中心。藏传因明弘扬的是法称因明,把因明直接当作解脱成佛的工具。这是汉传因明与藏传因明的区别。 其次,玄奘及其弟子对共比量、自比量、他比量三种比量理论有整理发展之功。在陈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入正理论》中,讨论范围限于共比量。玄奘留学期间,三种比量及其简别方法在因明家手中还很生疏。玄奘学成将还之际已经运用自如。他修改胜军的比量和提出唯识比量便是两个成功典范。如同不同的哲学派别都可以运用形式逻辑来宣传各自的观点一样,玄奘也成功地运用因明工具来论证其唯识思想。他对三种比量及简别方法的整理发展主要反映在窥基的《因明大疏》之中。 第三,根据陈那因明的共比量性质,明确揭示同品、异品概念必须除宗有法。举例来说,在“声是无常”宗论题中,声音能不能算无常的同品或异品?既不能算同品,也不能算异品,因为这正是要争论的问题。在印度的文化背景下,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言自喻。作为新鲜的学问传播到中国,不把这隐而不显的要点明确揭示出来,便无法理解陈那因明的整个逻辑体系。《瑞源记》中汇集了四家唐疏的同品定义,明确提出除宗有法。 第四,对陈那新因明核心理论因三相规则的翻译,既忠实于原著,又高出于原著。这是汉传因明对印度因明的一大贡献。在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中,两个“遍”字和一个“定”字是梵文中没有的。因三相是对陈那九句因中的二、八正因的概括。加上这几个字便把二、八正因固有的逻辑意义揭示得清楚明白。这一方面说明玄奘对陈那因明体系的把握是何等透彻,另一方面又充分展示其“既通华言,又娴梵语”、“意思独断、出语成章”的翻译优势。因三相的奘译,可以说是对陈那新因明的又一发展。 第五,发展了陈那新因明的过失理论。陈那、商羯罗主二论的过失论,限于共比量范围。玄奘把它扩大到自比量和他比量,使得过失论更为丰富和细微。玄奘的过失理论在窥基《大疏》中反映得最为充分,但窥基把过失论搞得过于烦琐,这是应当指出的。 玄奘对因明的发展还不止这些,以上五条是主要的。
伊月寒水20
上一篇:【书评050】读康辉《平均分》看新闻联播主持人的生活哲学 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与西游记中描述的唐僧形象,完全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读了这篇文章,可以颠覆你对荧幕唐三藏的认知。 西游记以唐三藏西去取经为线索,描述了师徒四人历经艰险大战妖魔鬼怪的故事,陪伴我们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时光。 成年之后,褪去幼稚,我们对唐三藏也应该有一个更成熟的认识。 玄奘是中华民族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被鲁迅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玄奘出门名门,属于官宦子弟,10岁父母双亡,无所依靠只能随哥哥一起寄身佛门。入寺院以后,因天资聪颖,幼年破格剃度出家。 玄奘虔心专注研究佛学,并形成了自己对佛学的认知。当时古代中国佛学学派杂乱,各家便执一词,对一些重要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 在一次偶然机会中,玄奘听说印度有一个那烂陀寺,里面有一位得道高僧戒贤法师学问渊博,通晓一切佛法,玄奘便立下西行求法的宏心壮志。 接着,玄奘就踏上了西去取经之路,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边疆战事诸多,为巩固边疆,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西行外出。玄奘昼伏夜出,偷渡出关卡。 西行之路的艰险,莫过于独自穿越茫茫800里沙海莫河盐碛,在遗失救命之水的沙漠中,为了救命,玄奘曾想过回头。 但在走了十余里之后,他又返身而行,给自己立下誓言: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 绝望之处,又有希望。 在继续西行的路上,玄奘的马找到了水源,急需救命之水的玄奘一头扎进水池当中,沙漠中的水源甘甜清澈,玄奘认为是自己的诚心感动了佛祖,让他找到救命之水。 在玄奘历经的西域诸国当中,高昌王对玄奘恩重如山。高昌王把佛教尊为国教,全民信仰佛教,玄奘的到来,高昌王给予极高的礼遇,并把玄奘尊为法师,向其学习佛法。 玄奘的佛学知识和见解,令高昌王无比敬仰佩服。高昌王想把玄奘留下,有皇室作为供养,让玄奘在高昌讲习佛法,玄奘听了之后,一口回绝:此次西行,我不是为供养而来,只为求法。 高昌王的善意挽留最后变成了威胁,不放玄奘西行。玄奘以绝食表明心迹,最后高昌王不得不妥协,并用举国之力资助玄奘西行,所有的行囊装备够玄奘20年享用,同时派学习佛法的弟子随玄奘同行。 身在异乡的玄奘从父母双亡之后,何等遇到过这种亲情,高昌王的帮助让玄奘铭记于心,并与高昌王约定:待学业完成之后,要在高昌讲学三年作为回报。 遗憾的是当玄奘学成而归后,要履行当年向高昌王许下的诺言时,高昌早已被大唐平定,划为疆域,安设都护府,而高昌王本人也已过世多年。 昔日恩情历历在目,而今早已物是人非。 玄奘经西域诸国,各个国家的不同风情和国王本人品性如何,后续由玄奘弟子记载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 《大唐西域记》是后人研究丝绸之路以及唐太宗统治西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玄奘天资聪颖,自身佛学素养让人钦佩,与各国国王交谈的过程中,能发现每个国王的特点,以及施政策略,并始终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比如说,当玄奘抵达中亚碎叶城,突厥可汗奉劝玄奘说:“印度国酷热难耐,国人皮肤黝黑,并不值得一看。” 突厥可汗有勇无谋,崇尚武力,国纪杂乱无岗,他的这句话对于玄奘来说,丝毫动摇不了玄奘西去求学的坚定决心。 玄奘西行只为求法,而不仅仅是游览。突厥和玄奘志不相同,无须多言。 玄奘和徒弟们继续翻越雪山,历经艰难,终于来到心之向往的印度佛国。 在途径撒拉尔罕国时,玄奘的徒弟们被赶了出来,撒拉尔罕全民是拜火教徒,不信仰佛教。在玄奘与撒拉尔罕国王交谈中,一夜之间撒拉尔罕国王放弃拜火教,尊佛教为国教。不得不说玄奘一流的演说能力令人折服。 玄奘自身的佛学修养让人心生敬仰,而撒拉尔罕国王的接谏能力也证明他是一个有眼光,有格局的国王。 有谋略的人才,总归能找到共同之处,而有勇无谋的人士,则是对牛而弹。 四年西行之路,当玄奘抵达那烂坨寺时已经三十二岁。 那烂坨寺德高望重的戒贤法师隆重接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并召集众子弟演习讲法。 玄奘跟随戒贤法师学习十余年,把佛学经文了解透彻并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玄奘在印度佛界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在印度国王召集全国僧人举行的辩经大会中,无人与敢与玄奘挑战,玄奘声名传遍全国。 待佛学事业完成之后,玄奘踏上了东归的路程。玄奘从印度携带600多部梵文佛经,舍利,佛像等,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整个长安城一片欢迎热闹的迎接场面。 唐太宗亲自接见了玄奘,并对玄奘西行非常感兴趣,要求玄奘把经历全都写出来,于是就有了《大唐西域记》这本书。 玄奘白天翻译佛经,晚上口述由弟子辩机记录,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 归国后的玄奘,受到皇室的极大恩宠。唐太宗在与玄奘交流的过程中,被玄奘的学识修养以及个人才能极为欣赏,多次规劝玄奘还俗,帮助其治理国家,都被玄奘再三谢绝。 但玄奘自身的光芒,也让他陷入了心系佛祖,身系宫门的尴尬境地。 玄奘想借皇权庇佑把佛学事业发扬光大,太宗想用玄奘撰述的西域地理国情统治西域,用其佛法信仰来安定民心,双方各有所需。对于唐太宗或高宗来说,佛学只是治理国家的某一部分,并不代表全部。而玄奘一心求法上表心迹,让继位的高宗越来越不满。最终,玄奘从回故乡修整父母寝陵之后,逐渐摆脱皇室束缚,在玉华寺院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几年。 纵观玄奘一生,从少年时期崭露头角,到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私往天竺求法,这是一位伟大空门中人对信仰的终极探索,也是一位栖身凡尘知识分子如火如荼的一生。 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玄奘之路》这本书故事感人,励志,但写作手法读起来很容易让人分心。它不像讲故事一样,按主要脉络循序渐进讲述下去。而是采用主次,主次次,次次次主的写作手法。 比如说,正在讲故事,玄奘到了某个地点,开始讲述这个地点的历史和现在,地质地貌等。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地理地质书籍,而不是在读故事。 故事需要沉浸式阅读,一头扎进去,沉浸其中,了解透彻,再钻出来研究其他。 而这种你想读故事,它在讲其他,在讲其他的过程中又夹带故事,很容易给人产生错觉。如此反复的读下去,结构错乱,不分主次,心态崩裂。 电影版纪录片《玄奘大师》,沉浸式的听故事方式很不错,很有代入感,但只看电影又担心了解的不够全面。 所以,还是要读书。 而读书的目的,本就是想除电视剧之外了解的更多,更全面。 因为纪录片中对原型故事可能有删减,所以才阅读书籍拓宽研究玄奘的一生。 把书籍和电影相结合来看,能帮助你了解的更深刻,更全面。 玄奘大师的故事,值得我们好好拜读。 下一篇:【书评052】读《熬》极地求生700天
22日,网传南京九华山公园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的消息引发舆论谴责。对此,共青团中央、钧正平工作室、侠客岛等相继发声表示,对于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必须一查到底。当
一、全国发行的佛教和社科宗教类杂志《中国宗教》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100725 邮局/杂志社订阅《法音》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1000
有句老话,硬件工程师越老越吃香。 虽说现在业界很多老硬件工程师觉得硬件是夕阳产业了,但其中的道理还是在的。先从大的方面说,为什么硬件工程师还有一定的市场,原因就
玄奘大师的一生,是清苦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代玄奘法师西行求法,“道贯五明,声映千古”(窥基语),他在因明学(论辩逻辑)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印度当时的最高水平。本文拟从西行求学、回国译讲和培养人才以及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