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68

傻兮兮的呆呆
首页 > 论文发表 > 纪连海发表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明zhsm13579

已采纳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专业职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职务: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中国大陆区)首席顾问电视频道策划自200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12个电视频道中的近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筹建,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西部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传媒运营策划近年来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四十余家省市级电视台主持“生存策略研究”,并提供内容完备的建设发展方案。为2003北京国际电视周首届DV影像国际观摩论坛;天津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4天津国际电视娱乐周”;2004首届沈阳“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策划设计完备的建设运营方案。城市形象策划自2001年至今,深入研究城市品牌资源整合及城市形象战略,先后为重庆、珠海、桂林、沈阳、丽江、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提供完备的城市整体品牌规划及城市形象战略方案,先后在重庆、丽江、沈阳市委多次授课,并专题讲授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受到一致好评。教学科研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执教本科生课程《影视学概论》《经典名片分析》《电视新闻采编》《中国古典文学》及研究生课程《电视理论思潮》等,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研究生班固定授课。作为骨干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参与创办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数字”实验室,参与策划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方案”等多项教育教学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获2000年度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此外被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4年度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传媒研究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电视理论专著。2002至2004年间以首席研究员的身份主持中央电视台研究处科研项目:《电视频道包装研究》、《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等科研课题,并主持编撰《2004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手册》。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研究》和国家级青年科研课题:《电视栏目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南方电视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关于电视理论、新闻与传播、传媒产业等领域论文10余万字,引起了影视与传媒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影视实践自1988年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等20与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自199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电视栏目担任撰稿人,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自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精品赏析》、《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担任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担任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本栏目已在全国210家有线电视台播出),并担任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新年》策划人和撰稿人,担任2003年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教育培训先后为辽宁、河北、浙江、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北京等20余家省级电视台,为大连、青岛、沈阳、长沙、武汉等20余家市级电视台做业务培训,授课获得一致好评。在转型时期中国电视运营理念、省级上星台生存策略、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城市形象整体策划、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2003年4月,促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澳洲知名学府南澳大学的联合办学,主持开设省市电视台·电视频道总监高级研修班并授课。其他经历多次应邀担任中国新闻节目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社教节目奖,中国谈话节目奖评委以及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年度评委,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等。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现为北京市骨干教师。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2005年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已经播出的节目有《正说和坤》、《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等。2006年成为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的特邀嘉宾,已经播出的节目有《<孝庄秘史>大揭秘》、《揭秘<康熙王朝>、《揭秘〈雍正王朝〉》、《揭秘〈朝隆王朝〉》等。著有《历史上的和坤》、《历史上的多尔衮》、《历史上的刘墉》、《历史上的纪晓岚》等。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去年因在央视“百家论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为公众所熟悉,一举成为当前内地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人录》等著作一纸风行。近日,其《品读三国》一书的书稿更是以首印数55万册、版税14%的高价竞拍出版权。金正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浙江东阳市人,生于1959年11月6日。 (中间为金正昆教授,其他为其学生)1977年4 月参加工作。1986年金正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1989年9月起金正昆在人大国政系任教。金正昆曾任国际传播与交流教研室、外交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其应用礼仪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居于前沿位置,现兼任国内多家国家机关及企事业的礼仪顾问,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公关、礼仪或活动的运作。目前金正昆在人民大学为研究生、本科生及函授生开设《外交学理论与实务》、《国际礼仪》、《涉外工作实务》、《社交礼仪》、《现代商务礼仪》、《文官礼仪》及《谈判学》等多门专业课、基础课。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开设礼仪课程。现招收外交学方面硕士研究生。已公开发表近百篇文章、论文,个人正式出版专著、教材9部,主编教材6部,累计个人发表约320万字。代表作为《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

127 评论

Doris翼寻寻

于丹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专业职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 中国新闻研究会 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 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 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中国大陆区)首席顾问 电视频道策划 自200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12个电视频道中的近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筹建,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西部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传媒运营策划 近年来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四十余家省市级电视台主持“生存策略研究”,并提供内容完备的建设发展方案。为2003北京国际电视周首届DV影像国际观摩论坛;天津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4天津国际电视娱乐周”;2004首届沈阳“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策划设计完备的建设运营方案。 城市形象策划 自2001年至今,深入研究城市品牌资源整合及城市形象战略,先后为重庆、珠海、桂林、沈阳、丽江、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提供完备的城市整体品牌规划及城市形象战略方案,先后在重庆、丽江、沈阳市委多次授课,并专题讲授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受到一致好评。 教学科研 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执教本科生课程《影视学概论》《经典名片分析》《电视新闻采编》《中国古典文学》及研究生课程《电视理论思潮》等,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研究生班固定授课。作为骨干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参与创办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数字”实验室,参与策划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方案”等多项教育教学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获2000年度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此外被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4年度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 传媒研究 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电视理论专著。2002至2004年间以首席研究员的身份主持中央电视台研究处科研项目:《电视频道包装研究》、《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等科研课题,并主持编撰《2004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手册》。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研究》和国家级青年科研课题:《电视栏目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南方电视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关于电视理论、新闻与传播、传媒产业等领域论文10余万字,引起了影视与传媒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影视实践 自1988年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等20与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自199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电视栏目担任撰稿人,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自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精品赏析》、《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担任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担任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本栏目已在全国210家有线电视台播出),并担任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新年》策划人和撰稿人,担任2003年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教育培训 先后为辽宁、河北、浙江、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北京等20余家省级电视台,为大连、青岛、沈阳、长沙、武汉等20余家市级电视台做业务培训,授课获得一致好评。在转型时期中国电视运营理念、省级上星台生存策略、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城市形象整体策划、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2003年4月,促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澳洲知名学府南澳大学的联合办学,主持开设省市电视台·电视频道总监高级研修班并授课。 其他经历 多次应邀担任中国新闻节目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社教节目奖,中国谈话节目奖评委以及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年度评委,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等。另外,如果你喜欢她的于丹《论语》心得,有视频的链接:第一部分 易中天: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 于丹《论语》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二 心灵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三 处世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五 朋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六 理想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七 人生之道 易中天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俗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纪连海纪连海,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1999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与人合著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全一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案》、《新教材典型题例详解·高中历史·全》、《高考历史总复习指导》、《高考真题精讲巧练·历史》、《高三热点测试金卷·历史》、《2005高考训练营·榜中榜课·历史》、《学习·探究·诊断》、《高二文综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高二文科综合》、《高中历史·课外练习·选修》、《初中世界历史练习册》、《初中世界历史课外练习》等书。还是中央电教馆聘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成员。多次在《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考试》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另外,有许多资料在百度百科上面有,可以去查看一下。

199 评论

君君如冰

真正的有学问而不是歪曲事实胡说八道的,而且讲得又好的有:王力群,郦波,蒙曼!三位不为搏眼球!

201 评论

弱智好儿童

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 追捧的主要原因。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芳,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龄的生平,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满堂喝彩。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267 评论

TT作天作地

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

281 评论

家具加工批发

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一家之言论,不能定其好!不过央视排前十的如下: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了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写作方面,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最具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相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外道。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第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很另类,节目里的他,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了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祟年 阎崇年是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他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他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最严谨――马瑞芳 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了满堂彩。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供参考。

349 评论

小白兔QUEEN

百家讲坛讲清朝最有名的是 纪连海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连海参科研论文发表要求

    “2000-5000不等。主要还是看你发表的内容核心

    黄朱朱妈美女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大连海燕杂志投稿

    国内纯文学杂志投稿地址、邮箱散文投稿地址《红豆》:530023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号《岁月》:163311,黑龙江大庆市东风新村纬二路2号编辑:韩雪邮箱:《翠苑》

    来去匆匆的我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大连海参科研论文发表时间

    问题一:论文发表时间怎么看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

    伊萨贝辣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大连海事大学论文发表要求

    一、学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答辩。二、学生必须取得研究生毕业资格证书。三、学生必须完成至少36学分的学习,其中不得低于18学分的学术课程。四、学生必须参加各种学术研

    鬼鬼Jack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大连海事大学论文发表

    这个应该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如果发表过论文,对以后的就业前景会有很多的帮助。

    HazimiYoYo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