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87

樱桃小胖妞儿
首页 > 论文发表 > 考研择校发表论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巧克力麦乳精

已采纳

1、根据自己以后想发展的地区研究生考上之后,你将在你所报考的学校学习至少2-3年,这期间你的人际关系、设置你所在学校及专业的优势,在当地的认可度也是要比其他地方高的。所以,你在你所报考地方的地区就业,既有导师和一些同学的关系网,你的专业和学校在当地的知名度,都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对于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有帮助,所以择校,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参考。先明确你以后想去发展或工作、学习的城市,再在该地区或周边去选择学校,会比较好一些。2、自身实力去选择不同学校,更确切一些是不同水平的学校,他对于考生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像高考一样,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分数线,考研也是,不同学校都会有不同的录取线,985/211的院校,相对于一些普通本科学校,各方面的要求就会比较高,要求高,不仅仅在于它的录取线比其他学校高出一大截,还在于它对于考生其他更方面的能力也会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学术水平(会要求你在大学期间在某些期刊上发表论文等)、外语能力(口语、听力等)和其他综合素质方面等等,所以学校的选择,建议大家选一个自己努努力就能考上的一些大学,自己可以选预估一些自己各科能考到的一个分数极限,然后看看这个分数能够考生一个什么水平的学校,这样参考,是比较理性的。

305 评论

灰灰poppy

1、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相信这一点,大家也很明白,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你才会有更好的耐心与毅力去把它做好,而且过程中你的心情也是兴奋的、愉悦的,而且一旦确定考研的专业,从你备考开始,至少到你研究生结束,你的生活中都在接触或学习这个专业的内容,时间还是非常长的,如若不喜欢,不感兴趣,将会会经历很长的、让你感觉枯燥的生活,所以你对所选专业的感兴趣程度是你择专业很重要的一点。2、从就业前景出发考研,一大部分考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专业的就业前景就非常重要了,选择一个有前景的专业,经过你几年的奋斗,毕业后很抢手,你也就很顺利的能找到一份薪资很不错、让你满意的工作;然而,如果专业前景不好,即使研究生毕业后就业仍旧有困难,要么薪资不高、要么本身就业缺口不大,那么浪费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取得的这个硕士学位,就没能达到你的初衷,它的意义也就不大了,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前一定要慎重,好好研究一下该专业的前景,可以咨询一下你学校的导师或者一下比较专业的人士。3、从自身情况出发考研不想高考那样,文科统一试卷,理科统一试卷,考研不同专业考试科目都会有不同的,例如有的考英语一、有的考英语二,有的考数学、有的不考等等,如果本身考研的意向很大、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很强,任何学习只要努力都有信息学好的话,那么对于专业选择此条可不做参考,但是如果自己有一些偏科,对于某些科目真的是力不从心,或者本身是在职没有很多时间与精力去学习,那么大家在选择专业时,就一定要去了解一下该专业的考试内容,是不是自己真的有能力、是不是自己真的努力就能学好,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专业。另外,不同考研专业消费也是不同的,也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去选择,例如一些管理类硕士,学费就较高一些,这些大家可以多参考一些学校或者咨询一些专业人士去了解。

328 评论

甜蜜到腻

肯定有用的,帮助很大

285 评论

透明的黑布

简化择校规则,助你一战成硕在考研择校时,大家一开始可能都会有一个念头:我要不要报考名校?不是说不考名校,只是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今天在给大家简化一下选择院校的“规则”,并把之前为大家汇总的院校信息整理下,希望可以帮到你,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梯队:名牌大学+优势专业多指985、34所自划线院校,其分数线绝大多数超越国家线,推免生占比高,但是这里也是大牛导师、科研项目的汇集地。适用人群:基础过硬,学习能力好,自律性好,有科研背景的同学更占优势。评论:不用多说,这难度系数最高,神仙打架!分数线年年上涨不说,有些名校热门专业,保不齐400分都进不了复试~第二梯队:特色院校+强势专业譬如财经类、政法类、师范类等,虽综合实力稍逊,但其强势学科往往令名校侧目,分数线同样不输985高校。适用人群:学习基础中上,欲在专业上有所造诣的同学,稳中求胜。评论:行业认可度高,其毕业生求职障碍少,难度略低于第一梯队。第三梯队:名牌大学+弱势专业(新)985、211院校中的弱势专业,牌子够硬,但专业实力稍逊,比如语言类院校理工科专业;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适用人群:实力较好,对名校有偏爱的考生。评论:院校牌子够硬,不愁就业;注重情报搜集,拼人品。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远超过高校的招生人数,所以你认为的“冷门”别人同样会考虑,虽然是名牌大学的弱势学科,但还是要拼一拼,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第四梯队: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设有硕士点的地方高校中的非强势专业。适用人群:只以考上为目标,只要保证能有研究生学历即可的考生。评论:对于想在本地就业的同学,可以考虑地方性院校,有一定的“辐射”范围,起码在本地就业来说,研究生能处于一个中上等水平。而且本地院校也会有一定的资源,如果有意向在本地发展的同学可以多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

334 评论

卓木木收藏

大家好,我是2021年刚刚上岸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研究生学长,本科是北京一所双非院校,这次是二战上岸。先前体验过一战失败又找不到工作的无奈和心酸,现在也得到了自己曾经不知道是否配享的金榜题名,赢回了众人的认可。所以在此,我想为所有经历过或者准备投身入这场得到更高教育机会的竞赛中的同学们,提供一些真诚实用的良言。

接下来我将在此介绍一下陕西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哲学的考研中你将要面临的实际情况,分为择校择业和初试复试经验两大部分。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选了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你就已经赢了一半,并不是说清北永远和你无缘,而是说你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掌握哪些东西,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这是需要实干而非空想的。就拿外国语言哲学这一个专业来评价国内的院校,北大复旦人大中山这些院校都是“肆无忌惮”地在招取本科阶段就已经表现优秀、准备充分的人才,当然跨考也不是不行,但你的确需要在更紧迫的时间内完成和这些同学一样的工作量,不仅要充分掌握教材,而且要阅读理解加在一起不下十部的学术专著和大家原著,我这样说是并不夸张的,这是我从专业课真题的考察中直接认识到的,如果你没有自信将深度广度兼有的学科内容融会贯通,那最好把目光换一换。

我个人是跨专业跨校,在一战失败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已经深刻体会到学校平台和地点的重要性,这让我主要把目光放在一线城市的双一流之上,武大华科大虽然也值得考虑,但考虑到热度和考试科目(武大和很多院校都有哲学原典)并不利于我,我还是主要看北上两地的知名学府,华东师范和上师、上财性价比不高,浙大热度渐起;清华虽然已经很有实力,但录取标准可以说是强人所难(每年只招一两人,还可能因为不满意生源而不录),法大民大又地位较低。于是我把目光放在了没有上述问题且实力不容小觑的陕西师范大学上。

陕西师范大学的平台等级自不用说,各学科各方向的师资也是较为齐全的。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陕西师范大学每年哲院招生近60名,其中有20名左右是统招名额。从录取结果上看,2021年之前都有推免名额招不满让渡给统考招生的情况(但之后只怕不会再有),每年外哲都有5—7个名额,进入复试的线为340分左右,而最终录取的初试线在380分左右,这在同等级的院校中横向比较是相当宜人了。

而且从专业课的考察形式和理念来说,陕西师范大学哲院所有专业的专业课一考试均为马哲,搭配上自己专业的学科史(如外哲就是西哲史),我个人认为马哲比中哲更好学、需要短期掌握的内容少、和西哲的亲缘度更高,掌握前者大大有利于后者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而陕西师范大学也没有考察哲学原典,西哲史卷子出题形式为五道大题,各自需要30分钟进行充分的论述。大家知道,无论哪个学科的学科史都带着五花八门的分支,也有一两条经久不衰的主线,而可以说陕西师范大学老师们的这种出题形式,明摆着是要押着这条主线,去考察学生做研究之前所要深入打好的基础。

二、初复试准备经验

我是2020年7月开始正儿八经看教材的,之前经常去清北听一些哲学的讲座,但不算正经地学。公共课因为一战留下了一些基础所以并不是那么着急,大家如果英语基础较差,四六级通过有困难的话,应该尽早开始。如果我们从暑假开始复习,那么我将其划分为暑假、9月—11月、11—12月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英语基础差一些的同学可以开始尝试阅读一些英文报刊和自己专业的英文论文,长难句阅读有困难的同学开始看一下相关的教辅,这段时间主要是保证词汇、语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阅读效率问题。政治先不用看,如果实在害怕可以听一些网课打打基础。专业课方面推荐先轻松地略读一边教材,搭配自己感兴趣的原典帮助理解,也可以开始在x站上找一些张志伟、赵林邓晓芒的网课听一下,帮助很大。

2.第二阶段:英语政治开始做第一遍真题,政治要搭配着自己看的网课一单元一单元地踏踏实实地做,英语也要力求每个选项哪里错哪里对全部搞懂,不要浪费每一遍真题。专业课方面可以认真地读一遍教材,同时翻阅相关的原典,做一些笔记。

3.第三阶段:英语政治应该短期内做第二遍甚至三遍真题,其中英语作文、翻译等项目可以参考王道长的教辅,要背也要为了掌握写作文技能而背。政治除了真题可以做一下腿姐四套模拟和模拟题库,个人认为肖四肖八相比之下并不是那么重要,从2021年考研政治的结果看,肖四虽然全部押中,但由于判卷(或许局限于北京阅卷)的反押题策略,得分十分惨淡,相比之下腿姐押的并不逊色,而且答案具有逻辑性,绝对值得一背。专业课方面要开始模拟自己做题的状态,按照自己会怎么面对面回答老师来合逻辑地修改自己的笔记,将之改成更加贴近真题的论述形式,而不是自己看得懂、看的爽就行,一定要能做到把事情说清楚,不要躲在抽象的语词后面洋洋得意,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本领。

4.复试阶段:2021年和2020年一样,陕西师范大学采取了线上面试的形式,而2022年有可能会恢复线下面试的形式。两种形式的差异巨大,线上面试基本取消了英语口语交流和现代西方哲学笔试的部分,首先学生要在几个英语的哲学文本中盲选一个(难度不高),进行朗读和翻译,然后回答3个关于西哲史(传统哲学而非现代哲学,跟初试范围相同)的问题,论述自己的意见,最后陈述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总共历时25分钟。陕西师范大学的复试以统一、透明、公平著称,而由于2020年外哲是扩招的,2021年外哲就只招了5人,2022年应该是一个大年,名额还可能会有增加。

5.参考教材:马哲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黄皮书马工程版本(也是陕西师范大学自己的老师编写的,本身就简明好用),西哲史推荐使用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同样简明传神,但有一些门槛,所以推荐参考张志伟《西方哲学史》和赵林、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

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三、调剂复试建议

(一)专业笔试篇

1、列出知识框架

专业课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如果单纯靠背诵记忆,效果不会很理想。建议考生将专业课的知识点框架列在一张纸上,然后再顺着框架背诵,这个方法比较有利于知识点的整合,尤其对于文科类的考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而且考生在列框架的同时,本身也是对知识点的一次复习,更加深了自己的记忆。

2、学会记关键词

专业课涉及了许多名词解释,记忆起来非常不便,考生可以将在背诵知识框架时,顺手将关键词标注在框架上,只记忆关键词的话,记减少了记忆量,又能加深对名词的理解,可以有效地帮助考生记忆专业名词。在记忆关键词时,可以将关键词编成一个故事或笑话,更便于加深对关键词的记忆。将关键词记住后,再慢慢拓展成为对名词的解释,这样可以使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名词解释。

3、历年真题离不了

大家在准备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防万一,这其中,多看历年真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考生可以在网上下载或通过其他方法获得目标院校历年考试真题,从而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考题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然后多看多背,体会该校的出题方向。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教辅资料,以及时掌握教材和复习内容的最新动向,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将自己总是记错或漏记的知识点写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拿出来翻看,这样非常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当确定自己已经熟记某知识点时,就把卡片存放在一边,这样一来,也便于查缺补漏。

(二)专业面试篇

1、专业知识

导师可能会问一些行业内的热点新闻,要求你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理解。考生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也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招生目录上并没有写任何复试内容,我该怎么准备?

一般院校专业在公布分数线后会公布复试相关事宜。如果在招生信息上没有体现复试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准备内容的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专业课初试考察的范围、往年专业试卷、命题教师的重要著述和研究方向、本年度的相关内容以及专业热点等等。除了这些同学们可以看看一些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初试科目等。

3、研究方向

很多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方向分的非常明确,考查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对于研究方向上的准备,考生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这阶段他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兴趣点,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

总之,考生在准备专业课的时候,一定要多阅读一些权威的期刊和著作,而且要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或者自己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并且在复习的时候学会深度的去钻研,去了解。只有这样你在面试的时候遇到相关的问题,才能答出来。

4、发表论文及著作

有的导师在面试过程中会问考生是否有论文发表,因此有论文和著作的,最好提前复印一下当面给老师留下,没有的话,可以围绕自己对科研的设想具体讲述一下。

5、提高专业知识的途径要“靠谱”

结合所考院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各大院校逐渐加大了对专业知识的考察力度,这个考查又日渐突出在对外语水平、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上。例如,研究生阶段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国外的文献阅读,尤其是英文文献,对于如何搜寻英文文献,通过什么途径搜寻,搜索的效率怎样,这都是要考生掌握的。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那些为调剂复试焦虑的同学,调剂不是放弃,有坚持有付出才有正道。

四、最后给大家的鼓励与忠告

作为一个准备进修哲学的学生,我对考研这件事情也有一些经过了反思的客观见解。大家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拘泥于各种天花乱坠的说法和数据展示,似乎内卷是赢取胜利的唯一且痛苦的选择。它只是你在你的一生中可以选择做与不做的一件小事而已,而没有什么事情你做好了可以一劳永逸地保证你获得永远幸福的生活,但做好每一件事会让你真实地拥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性,也就是你自身的建立建设。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每一件自己选择做的事,不怕失败,只怕被你成功的执念、别人成功而你很难成功的幻象和阴影,所困扰、折磨。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只是经历什么事和早晚问题,考研不仅倒逼你学到很多知识,也真真切切地磨炼了你的意志,意志不是越练越强、越多,而是越练越精、越纯。

关于怎么选择做不做,你只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是不是真的明白做好了考研这件事会给我带来什么结果?我有没有掌握初试要考的这几门学科?我是否愿意承诺在掌握之前绝不放低要求而自欺欺人?是的,你或许从大一开始就不考虑竞争保研而去拼一拼考研这条路,或许到大三才开始想自己有什么进路,不管是你发现先前自己的考虑并不周全,还是在竞争的场面面前惊骇,你都只需要扪心自问这些问题,甚至不需要自问自己能不能学会、能不能考高分这种问题,如果你已经能回答自己能不能达到这些分数标准,说明它对你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你已经在高屋建瓴地把握这件事了,或许你该去考虑一些对你来说更有挑战的事。内卷可能可以提高你的做题能力,但真心地投入这些学科,包括思想政治公共课,去将心比心地了解这些领域的人到底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努力是唯一能必然地提高你在卷子和面对面问答中的底气和涵养的努力,分数的把控是已经有把握的同学要想的事情,如果你刚开始起步,那就请从原点开始自问,然后从零出发。

230 评论

xiaoyizhu8

有用的,一定要是你自己写的。

351 评论

水云间秋忆

自考本科考研学校如何选择?

1、挑选考研学校时主要是要留意每个学校各个技术专业是否有附带条件,如论文发表或者通过自考本科主修科目等。自考生考研报名前有一些必要条件,考生可以一定要看清楚。

2、需要考虑现阶段的考研形势。

3、每年录取人数和报考总数的比例:应尽量选比例大一点的学校报考,报考率很高。

4、录取人数过少高等院校,报考率比较低,一般不应取报。

5、自考考研生要了解各校往年的录取人数及报考总数、复试分数线及考研复试题目类型题型、录取分数及录取比例。

6、依据自己的目标与实力挑选学校,如果有整体实力想报考名牌大学就报学校热门行业。如果水平较差想报考校,就报考校冷门专业,如果就是像考研究生,就报考一般学校就可以。

专本同读有如下三种排列方式:国开金融(国家开放大学)专+自考本科成教专科+自考本科网教专科+自考本科高升本一般是指成人教育,报考本科,立即考高升本,修业年限5年。

自考本科这个我跟我们专本同读的本科阶段一样,不管你挑选本科自考或是小自考,全是自考本科。假如想要得到自考本科文凭,在毕业的时候是通过验证前置学历的,前置学历一定要专科或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才可以大学毕业!

自考生考研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认清报考标准。

自考生考研分这两种情况:自考本科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否获得学士学位,都可以报考。而专科学生务必最少工作两年才有机会报考,有些学校也有附带条件,如论文发表或者通过自考本科主修科目等。自考生考研报名前有一些必要条件,考生可以一定要看清楚。

第三,先了解学校状况。

据统计,各院校对自考生考研的要求不一样,学生需提前向要报考的高校研究生处资询。推行硕士研究生职称考试报名后,学生资格审查改到拍摄、申领准考证打印和复试时开展,不符合条件的自考生可能会在核查时候被发现了。

第五,怎么看待各种各样阻拦。

对于自考生非常容易遇到准入门槛,自考生考研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先了解技术专业,想好自己用考学什么专业。第二步是选学校,弄清楚学校是不是允许自己报考,技术专业是否存在学历条件,不可以靠自己的想,或纯粹查一些资料。第三步是综合考核,假如学校要求严格,或是技术专业要求严格,自己还的确无法达到,就要注意改技术专业或是改学校。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自考生才可以防患于未然,不容易竟然被门坎摔倒,心情平和报考。

342 评论

腊肉炒豆丝

当然是有用的。学业成绩与学术实力,是免试推荐申请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总的来说,在获得学校免试推荐资格之后,在向高校提交申请时,申请者在大学里参加学术研究,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或者参加科技竞赛获奖等情况,在免试推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评价一个研究人员的学术实力时,论文是显性指标。如果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那么毫无疑问在申请免试推荐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准备保研的同学都在以各种途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学习成绩都达标的情况下,只有科研论文才可以拉开竞争者的差距。

218 评论

相关问答

  • 考研学校要求发表论文

    各个学校要求不一,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自然科学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在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与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1

    蛋糕上的草莓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考研学校需要考生发表论文

    没有需要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论文的要求。本科期间发表论文对考研帮助不大。考研主要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录取的依据是初试和复试的总分排名。如果本科期间已经发表论文

    蓝冰儿雪莲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考研院校须发表论文

    是的,西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这是学校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研究生阶段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发表论文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油墩子2016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考研不发表论文的学校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太多精力去发表论文。另一方面不能以论文的发表来判断一个人的才华。这样也让人才衡量机制更完善。

    洛林小叮当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考研跨学校发表论文

    这个需要导师认可,然后导师为通讯。简单解释一下,和外校老师合作,思路是谁的?实验操作是谁?1,思路是老师的,实验是学生做的,但是实验资源和平台是导师的。2,思路

    火辣小白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