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50

蝎子豆丁
首页 > 论文发表 > 霍德明发表的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sephine383

已采纳

读经济谁在国内读啊 我想你如果能进国内的还不如去国外 读金融都在国外 中国经济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223 评论

米米狗狗

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003年7月,中山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理学学士;2005年7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2007年9月-2008年9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农业与应用经济系,访问学者;2009年7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博士。电子邮件:发表论著: Justin, Yifu Lin, Binkai Chen,"Development Strategy, Technology Choice and Inequality",China Economic Society 2008 Conference Paper,2008.Justin, Yifu Lin, Binkai Chen,"Development Strategy, 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Inequality",5th Midwes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ference Paper,2007.林毅夫、陈斌开,“发展战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工作论文,2007。陈斌开、许伟,“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分配与演变:1990-2003”,《经济研究》即将发表。 杨汝岱、陈斌开,“高等教育改革与中国居民消费”,《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2期。陈斌开、张鹏飞,“教育质量、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管理世界》即将发表。陈斌开、许伟,“所有制结构变迁与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南方经济》,2009年第3期。 钟宁桦、陈斌开,“转型时期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张鹏飞、陈斌开,“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00 评论

馨怡FANG

霍德明教授 :宏观经济学 漫谈 2006年11月30日,ccer学刊系列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进行题为《宏观经济学漫谈》的讲座。在轻松且严肃的氛围中霍德明老师由Mankiw和Chari&Kehoe的两篇讨论宏观经济学的文献谈起,结合自身学习和教学的感受就宏观经济学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以及外国学者的争论对国内学者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进行了生动的演讲。讲座还谈及如何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性质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等问题。讲座第一部分首先回放了最近关于宏观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讨论的两篇重要文献:首先是harvard 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前白宫经济顾问N. Gregory Mankiw的 The Macroeconomist as Scientist and Engineer(宏观经济学家,科学家还是工程师?)。这篇文章结合作者自身参与经济政策制定的经历,且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的身份,认为经济理论研究在现实中对政策形成的影响微乎其微。其次是Minnesota大学,芝加哥学派著名经济学教授V. V. Chari& Patrick J. Kehoe回应mankiw在今年四月发表的这篇文章而做的Modern Macroeconomics in Practice: How Theory Is Shaping Policy?(宏观经济理论,束之高阁还是政策指南?)文章用50多页的篇幅,通过回顾宏观经济学过去30年的变革试图分析经济理论研究如何影响政策制定。Chari&Kehoe作为宏观经济学家却从未参与过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学过去的六七十年中,从凯恩斯革命算起,已经经历过了无数次的类似的讨论:理论的研究是否重要,理论该往何处去?从二者对峙的态度能否给正在转型中的中国,以及我们经济系研究生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学提供很好启发? 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 二战之后,John Hicks等人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概括并建立了标准的经济分析工具:如Keysian Cross, IS-LM model,Mundell Flemming model。五六十年代英美学者将其发扬光大,建立大规模的国家经济模型进行宏观经济预测和分析,Tobin,Modigliani等人也进入政府当局成为经济顾问。五六十年代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巅峰时期,我们看到了宏观经济学从理论到政策的高度一致和融合。因此,这是的宏观经济研究又被称为macroeconomics engineering。 随后的七十年代,宏观经济学开始面临严峻挑战——经济进入严重滞胀且伴随凯恩斯理论的破产。然而正是由于旧理论的破产引发了新的讨论,正是因为七十年代如此的混沌才给人希望。Phelps(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正是挑战如何在传统框架下解决凯恩斯理论遗留的难题而建立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奠基人 。当然,那时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microfundation)的理解也很片面,就连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没有成形的体系和固定脚本,一异再异 。从开始广泛讨论微观基础至今的三十年,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就像淡水学派Chari &Kehoe的论文概括了过去三十年来宏观经济学的三个最重要发展:卢卡斯批判(Lucas critique)Robert Lucas (1976);时间不一致(time inconsistency critique of discretionary policy)Finn Kydland and Edward Prescott (1977);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quantitativ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Finn Kydland and Edward Prescott (1982)。 新凯恩斯与芝加哥学派的争论 两篇文章对宏观经济学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很不相同。Chari&Kehoe他们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深受过去30年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对此持正面的看法。 Mankiw作为第三代的新凯恩斯主义者且是一位出色的宏观经济学家,却认为理论对于政策的影响很小,否定了过去30年来那么多智慧的结晶。他认为市场上主流教科书依然是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为主,Barro等人的教科书畅述keynes的内容很少且并不主流。 两篇文章的主要篇幅都回顾了过去三十年来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Chari&Kehoe文章回顾了过去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成就,并且提到了很多对于政策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虽然略显牵强。他们认为至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深受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Mankiw也对这些文章做了评论,而他的结论是过去三十年的宏观经济学只是在方法上有很大进步,但是在政策方面没有太大影响。 讲座第二部分霍老师结合自身从学生到一名经济学教授历经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的三十年,为我们谈了他对于这些问题略微不同的看法——作为一个中国学者,首先作为一个经济学者的看法。正是因为宏观还不成体系,抱着寻求理论真谛的想法远渡美国留学。大学时代,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正在Chicago萌芽,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成型理论那时都是没有的,甚至连宏观经济学的大方向都很模糊。可是清晰的是,凯恩斯经济学已面临绝境。七十年代是个青黄交接的时代,虽然学界声称新的理论即将建立并且很快会变成教科书,但是就的教材仍然在使用。30年过去了,大家都确认了宏观经济学需要微观基础,可是教科书依然没有出现,本科生仍然在使用60年代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界30年来这么多的人力资本投入却没有太大成效?Mankiw认为宏观经济学应该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而不是躲在里self congratulating(自我欣赏)。就像30年前我们认识到需要重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虽然kehoe的文章里认为30年的工作对政策有很大帮助,但是他们没有接触过政策,他们的话并没有立足点。 两位学者都是著名的宏观经济学家,而且生自名门,在学术上也很有见地。谁比较正确呢?(现场名义调查)。理论需要有用才能让人信服。从中国过去经济改革的过程看来,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依照现成理论来实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之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贡献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个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样的争论有没有意义? 观经济问题复杂且繁多 宏观经济学非常复杂,而且问题繁多。比如常常被提及的就业,收入分配,经济发展等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则更加重要,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经济决策。宏观经济问题不仅复杂而且引人注目。负责政策制定的人不会是随随便便的路人,而必然是学界或者是业界很有名望并且学有所成的人,比如大学教授或者是业界顶尖人物。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总统都会精心挑选政策制定顾问。政治家未必精通经济理论,但是会选择经济学家来帮助制定政策。选择的范围并不广泛,能够成为候选人的必定受过严格的经济学训练。现任美联储(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也曾经是stanford的教授。宏观经济学者能够成为政策制定者,即便他认为过去30年的宏观经济理论并没有意义,但依然会成为Policymaker。这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具有的特性。经济学家犯错事实上是在积累经验,较工程学科是有所不同的。 宏观经济理论之于中国经济改革 宏观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作用应该如何看待,在我们知道过去三十年,甚至六十年的宏观经济学演进过程后,应当如何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国这样的大国,已及全球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应当认真严肃看待关于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讨论,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制定应该从中受到启发。中国改革开放已20多年,但和美国相比,我们的经济数据很股全面,很多经济理论是否可以使用都不明确。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宏观经济问题在中国很复杂,而且我们不能够套用现成的西方理论。如果赞同mankiw的看法,过去30年lucas和prescott等人的贡献对我们意义不大,我们是否应该回归到应用凯恩斯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旧的大规模计量模型对中国是否有帮助?而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很多都没有依据我们现行的宏观经济理论。 理论学习是必经阶段,注重经济学知觉的培养 在研究生阶段学习三十年来已经成熟了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前沿的文献。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有志于宏观经济研究的人,这是必经之路。政策的制定来源于政策建议,而这些政策建议的由来依据就是经济理论。在众多政策建议中鉴定检验,并且筛选也是需要理论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对理论的新的更广泛的认识,对于经济现实的认识已经不比从前那么简单了。宏观经济学家可能不便比喻成工程师或是科学家,而是更像临床医生。在象牙塔里学习到的基础理论是必要的,但是面临实际问题就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给出建议,就像是临床医生面临病痛的紧急关头可能会跳出传统医学理论。需要经验也需要理论积淀,只有深厚的基础才可能在紧急关头做出正确的反应。理论研究意义就在于政策制定时能够给与一个大致的方向和指引。我们可以看到,宏观经济学到目前为止,发展很快,直觉得判断越来越重要,技术上的处理和数学应用只能被认为是工具,虽然是必经过程,但不是最后的目的。学习宏观经济学最终目标是要培养直觉的看法。当政策需要我们的建议时需要在第一时间给出正确的直观判断。

111 评论

馒头的馒头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高校经济学院全新排名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5、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6、北京大学经济学院7、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9、中山大学岭南学院10、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英文简称为CCER)创办于1994年8月,是集研究、教学和培训于一体的学术机构,2004年当选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基地”。中心的建立是北京大学进行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一种新探索,也是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一种开创性尝试。目的在于动员各界资源,聚集一批杰出中青年经济学、管理学者,为北京大学的教学科研、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当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做出贡献。中心直属北京大学,实行学校和董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该中心由林毅夫、张维迎等从海外归来的经济学家创建,林毅夫教授为第一任中心主任。2008年5月,林毅夫赴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后,中心主任由周其仁暂任。中心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中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为依托,坐拥昔日皇家园林——“朗润园”。在这个大好机遇下,中心秉承北大优良学术传统,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为目标,不懈致力于科研发展、教学革新、人才培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在研究方面,中心专职研究人员根据个人学术专长和兴趣对经济管理理论和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各个领域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撰写了一系列报告,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中心还接受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委托,对我国当前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教学方面,中心按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开设博士、硕士、本科生双学位和国际MBA课程,培养了大量经济管理人才。博士硕士专业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经济学双学位(学士学位)和辅修招收北京大学非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和校外符合条件的其他学生。中心还与美国20余所大学联合举办北京大学国际MBA项目(英文简称为BiMBA),共同培养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在培训方面,中心设立培训项目,为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教学培训师资,为新闻媒体培训财经记者,为国内外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在学术交流方面,除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外,中心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政要、企业家等来中心讲学和访问。定期举办“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金融论坛”、“BiMBA讲座”等系列讲座;不定期主办或与国内外其它机构合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以加强学术交流和提高研究水平或对国内外重大政策问题进行讨论。中心还设立客座研究项目,每年邀请国内外经济学者到中心进行短期客座研究。中心还出版内部讨论稿、简报以及《经济学季刊》等各种出版物,在学术界、决策界和舆论界普受好评。内部讨论稿为中英文双语刊物,刊登中心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及其它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内部讨论稿主要用于国内外学术机构、政策研究部门和学者之间的交流。中心不定期出版的简报主要用于向决策部门及媒体报道中心的活动和介绍中心的研究成果。中心设有互联网页,介绍中心的基本情况,及时发布中心的研究成果和报道中心的各项活动。中心还建有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以促进中国经济学界的交流,该网已经成为中心发起的“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官方网站。CCER的发展,得到了北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凝聚了一批具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师生员工的心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CCER将与时俱进,努力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为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为一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经济中心教师简介陈 平经济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学士(196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物理学博士(1987)。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龚 强武汉大学数学系学士(1992年),武汉大学数学系硕士(1995年),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管理经济与战略博士(2004)。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商业战略, 产业组织, 信息经济学, 经济运筹学, 公司金融。海 闻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博士(1991)。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何 茵经济学助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98),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经济系博士(2004)。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贸易学、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胡大源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1988),美国肯塔基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1995)。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李 玲经济学教授,美国Towson大学经济系终生教授。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1982), 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老年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林毅夫经济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78),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86)。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卢 锋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8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英国利兹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中国经济史。马 浩管理学教授。北京工业学院管理工程学学士 (1987),黄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1989),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战略管理学博士学位(1994)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竞争优势的实质和起因,企业领导决策模式等。平新乔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学士(1973),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1998)。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财政学。沈明高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士(198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1988),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政策硕士(1995),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博士(2001)。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公司金融,发展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转型经济。沈 艳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1997),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板块资料分析。施建淮经济学副教授。南京大学数学学士(198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987),日本大阪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宋国青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1982),1991-1995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汪丁丁经济学教授。北京师范学院学士(1982),中国科学院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汪 浩南开大学数学学士(199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系经济学硕士(1995),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2002)。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产业组织,企业战略,反垄断。杨 壮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士(1974),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关系硕士(1984),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1986)及工商管理博士(1991)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姚 洋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理学学士(1986),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9),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1996)。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易 纲经济学教授。美国哈姆林大学管理学学士(1982),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硕士(1984)和博士(1986)。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曾 毅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6),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人口学博士(1986),1986-198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人口经济学,老龄健康与经济发展,家庭人口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规划中的应用,人口政策分析。赵耀辉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5)和硕士(1987),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95)。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周其仁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硕士(1993)和博士(2000)。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朱家祥经济学教授。台湾东吴大学经济学学士(1980年),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博士(1990年)。。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理论;时间序列分析;财务金融实证霍德明经济学教授。台湾大学经济学学士(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硕士(1982年)和博士(1985年)。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货币金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曾志雄经济学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93)及硕士(1996),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2002)。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应用时间序列、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所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每个学经济的中国最高殿堂

186 评论

冰雨茗香

国内的大学排名还有专业排名都很虚的,在网上也就是能查到专业排名,而想了解经济学院的排名,光靠网上查是不行的,你可以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经学专业不错,北京大学的经学不错,但是就整个经济学院来说就不得而知了,衡量一个学院的标准当然很多,重要的是师资,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以及所做出的成就!就个人而言,经济学院比较好的可以可虑以下几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这几所大学在经济领域是相当牛的!

195 评论

missohmygod

山东经济学院

106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明康德发表论文

    谢欣,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教授。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

    小雨后哒晴天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明德发表论文

    不靠谱,价格贵。交钱要慎重

    小莹catherin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霍霍金最后论文发表

    知道。霍金是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是我们值得崇敬的对象。

    Pocky小豆丁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谢尔顿和霍华德发表论文

    对于欧美圈粉丝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感伤的告别季节,一代人的青春似乎正在挥手远去。《复仇者联盟4》漫威第一个MCU宇宙故事刚刚“结局”,陪伴型的“下饭剧”也纷纷开始

    樱子2200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马明德医生发表的论文

    你观看了学习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全省优秀党课展播——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 观后感 心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灯塔大课堂

    美梦似路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