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02

panasoniccz
首页 > 论文发表 > 欧文发表论文的时间是几点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密赖赖

已采纳

大卫·约翰·考德尔·欧文(缩写:大卫·欧文)(David John Cawdell Irving) 1938年3月24日生于英格兰埃塞克斯郡布伦特伍德区哈顿(Hutton)编辑本段简介大卫·欧文陆军中尉上校(1917) 是英国的士兵、作家。 1938 年他加入了陆军并被委任了入女王的皇家军团。他是以这个军团第2 个营的身份在巴勒斯坦和西部沙漠从1939 年到1941 年7月,他参加了长距离沙漠小组(LRDG) 。 他参加了包括SAS的袭击在内的许多行动。(如Tobruk 在August/September 1942 年) 他在一次空袭中在LRDG 基地Kufra 在1942 年十月受伤了,几乎丢失了胳膊。 在回答LRDG 以后在1943 年2月他履行了一些巡逻在整体LRDG 行动有效地被关闭了之前在第八支陆军达成了Mareth 线之后。 他写的《一个这样的老师》现在正收录在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4课以及北师大版语文书第12册的第七单元的二课。 课文是:怀特森先生教我们六年级的科学课。第一节课上,他问我们:“谁知道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动物?”同学们面面相觑(qù),就连生物比赛得过奖的比利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噢,没有人知道。”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我们饶有兴趣地传看,记笔记,有的同学还画了图。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第二天,怀特森老师对上次讲的内容进行了测验,我胸有成竹地答好了卷子,交给老师。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同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瞧瞧周围的同学,似乎每一个同学都不及格,比利正气地捶桌子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jiǎoxiá)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比利问。 “那件头骨嘛,”怀特森老师笑了,“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mǐn)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教室里响起了不满的议论声。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没有想过吗?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儿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怀特森老师说试卷上的分数是要登记在成绩册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儿什么。 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都是不寻常的探索。比如,有一次他说小轿车是活的生物,让我们反驳。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写小论文,说明小轿车和生物不一样。他看了后说:“勉强及格,你总算知道了什么是生物,什么不是。” 逐渐地,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我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每堂课我们都十分注意听讲。有时老师讲着讲着,下面就会有同学清清嗓子,说:“凯蒂旺普斯,”接着他站起来,正视着老师的眼睛,说出怀疑的理由。这样做是很有趣的。当然,多数的时候,我们怀疑错了,但老师在纠正我们的错误时,就加深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有时我们的怀疑是正确的,它又促使老师去纠正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有一次,我把怀特森老师的事讲给一位邻居,他惊讶极了:“那位老师不该这样捉弄你们。”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不,你错了。”编辑本段大卫欧文的丑闻英国二战历史学家大卫·欧文著作等身,声名远扬。但近年来这种声望日益沦为臭名,他公开坚持希特勒对德国系统屠杀600万犹太人一无所知。现在,72岁的他被捕了。地点就在希特勒的老家——奥地利。 奥地利内政部11月15日证实,欧文已于11月11日在奥地利南部的施蒂里亚州被警方逮捕,所据乃1989年欧文在维也纳和南部的莱奥本市公开演讲后法庭签发的逮捕令。 依照奥地利法律,否认大屠杀属犯罪行为,刑期最高可达20年。 奥地利新闻社(APA)引用未经证实的消息报道说,欧文已被关入格拉茨市的一所监狱。 欧文并非不知自己此行的风险,他事先也采取了预防措施,行程只有一天,且少有人知。由于奥地利属申根协定签字国,欧文可无需任何手续从德国入境。但是,据欧文个人网站上的一份声明所称,奥地利警方“窃得或截取了他的电子邮件”,因而事先了解了他的行程。 在秘赴奥地利之前,欧文先到德国拜访了20年未见的老友,德国剧作家罗尔夫·霍赫胡特(Rolf Hochhuth),此二人脾气相投,且互相欣赏,霍氏笔下多部剧作,将盟军在二战期间的轰炸行为视作战争罪行,亦将邱吉尔写成战犯。今年早些时候,他还公开赞许欧文是一个“可敬的人”,并坚持他不是大屠杀否认者。 英国的大屠杀教育基金会(Holocaust Educational Trust)听闻此讯,即向奥地利政府致敬,称,英国没有制定否认大屠杀为犯罪的法律,而奥地利人“做了我们的法律该做却没做的事”。 欧文写作并翻译的二战历史著作近30种,他为戈林、戈培尔、凯特尔、隆美尔、赫斯等几乎所有纳粹高官作传,在其饱受唾弃的《希特勒的战争》(Hitler's War)一书中,他公开对大屠杀提出了质疑。 他坚称希特勒对大屠杀毫不知情,且没有丝毫的证据,能证明纳粹实施过“最后解决”的方案,并因此被指宣传反犹和种族主义思想。他辩解说,自己从未否认过有犹太人被纳粹所杀,只是对在集中营内死亡的犹太人数量和死亡的方式提出质疑,例如,毒气室应用的规模远没有那么大,死在奥斯威辛的犹太人大部分是由于伤寒,而非系统性的毒气室残杀,而死亡的犹太人也比今天人们公认的数字要低得多。 在奥地利入狱,已非欧文第一次吃官司。1992年,因公开声称奥斯威辛的毒气室纯属子虚乌有,他被德国一法官判罚6000美元。更为轰动的是他与美国埃默里大学历史教授和大屠杀学者黛博拉·利普斯塔特(Deborah Lipstadt)长达六年的讼战。 1993年,利氏在书中将欧文称作“大屠杀否认者中最危险的代言人之一”。欧文随即将利普斯塔特及其英国出版商企鹅公司告上法庭,诉称该书败坏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名誉。 2000年,法官查尔斯·格雷(Charles Gray)终于当庭宣判利氏获胜。这位法官还当面审斥欧文,称他“长期、故意地歪曲并操纵历史事实”,实在是一个“积极的大屠杀否认者”、“反犹分子和种族主义者”。 今年年初,利普斯塔特的《审判历史:我与大卫·欧文的讼战》(Historyon Trial My Dayin Court with David Irving)一书出版,回顾了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六年诽谤案的审理详情。本报曾在今年5月和9月两度推介此书。 今年3月,美国的C-SPAN电视台曾计划制作一部关于此案的纪录片,其中将包括欧文反驳利普斯塔特的一段讲话,但全球200余名历史学家联名吁请该台放弃此片。 欧文创作的影片《寻找历史真相》(The Search for the Truth in History)无处公映,后选择参加了“墨尔本地下电影节”,即便这样,也仍然在澳大利亚引发抗议,迫使影展组织者最终取消了此片的放映。 大卫·欧文所写的许多书,都有可供在互联网上免费公开下载的电子版,与其他重视保护作品版权的作家和学者相比,这实在是奇特的现象,也反映出欧文等人在全球各地惨遭人人喊打的窘境,并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学家怎样对待大屠杀这段历史,已远远不只是学术观点上的差异,而实在也是一个道义问题。大屠杀否认者和所谓的历史修正主义者,在欧美的学术甚至舆论舞台上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但是,行为类似的少数日本人却得以公然篡改历史,这是非常不对,也是非常危险的事。

161 评论

maodougouzaizi

2006世界杯上受伤

262 评论

李李路路

物种都是神力设计的吗?抑或只有少数早期物种是神力设计的?鼓吹神力设计说的人常常回避这些问题。他们关於神力设计的说法常常是五花八门,迥然不同,他们也甚至懒得去互相沟通一下以自圆其说。他们采用排除法来进行论证,也就是极力贬低进化论的解释,将其斥为牵强附会或不完整的理论,从而间示只有以神力设计为基础的替代理论者是站得住脚的。从逻辑上讲,设计说的鼓吹者完全是在误导人:即使某种自然主义的解释有问题,也并不意味著所有这类解释都应该一棍子打死。此外,他们的论述也没有使任意一种神力设计说显得比另一种更合理,实际上就是让听众们自己去作判断,而某些听众在进行这类判断时无疑会用宗教信仰去取代科学概念。科学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可以克服无知,为那些一度看来深不可测的难解之谜找到越来越详尽、合理的答案。有关光的本性、疾病的起源以及脑的机理等问题均是如此。现在进化论正在为破解生命如何形成和发展之谜做著同样的工作。创世说无论以何种名义作掩饰,都不会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增添丝毫有价值的东西。【泛进化论】现有生物学进化理论和神学创造论存在致命的局限:1)整个宇宙从奇点大爆炸开始就开始演变,从场到粒子、星球、星系、分子的形成,从原始人类社会到现代人类文明,从简单技术发明到现代高科技,无凝是一个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一个生态系统的形成也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少到多的物种发展过程,因而生物界也必然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相同到不同的许多生物物种的进化;2)神学创造论并没有解释任何科学家感兴趣的生物物种形成的具体内容,对知识的增加没有提供可发展的前景,对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没有可操作的方法论,不能对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多样性生物之间的具体关系提供知识。3)现有进化理论只能解释生物界是进化和演变而来,而且是自然和人工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但是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规模性与必然性,也不能解释物种之间的超越性大型遗传演变。中国科学家曾(杰)邦哲(ZengBJ)1986年著述、1994年修订了《结构论-泛进化论》,发表于1991年-1997年,并阐述了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统医药学的概念:1)生物界的演变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物体结构的进化和生物体形态的适应,以往进化论没有阐明两者的关系与区别;2)生物届的遗传变异也包括两个基个方面,即A)生物物种基因组内等位基因的替代、等位基因突变形成等位基因库,以及非等位基因间排列组合的变化、染色体的畸变,B)生物物种基因组内基因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不在以往的基因范围内,新的基因群体的形成;3)生物物种基因组内基因的自组织化与程序化表达构成生物的进化与发育两个方面,基因划分为控制一个相对独立性状的基因群(genesgroup)、发育过程前后诱导表达的系列基因链(geneschain)和物种之间基因同源变异的基因家族(genesfamily);4)生命现象不是一个物质和能量的概念,还是一个自组织化的信息概念,生物遗传进化是信息的增长,生物体形体发生也是信息的展示过程,生物的物质不断更换、能量不断地流动,生命活动是一个信息控制过程;5)生物体不是一个单靠分解方法可以理解的复杂系统,而且是从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群体、生态的多层次复杂系统,研究生命科学必然从传统实验方法论走向系统科学的分析与整合渗透的方法论;6)生物系统发生演变的逻辑学是系统逻辑或结构逻辑,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本身最初从生理学的体液稳态机理、神经反馈和动物与机器的通信行为的研究中诞生,分维几何探讨了生物体比如植物树枝与整个植物的同形全息性等,因此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材料纳米技术与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等必然走向整合,并将带来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工程生物体人工进化的系统生物工程与系统医药学。因此,提出了整个自然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演变相互关系的泛进化理论,以及遗传学从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发展到系统(结构-图式)遗传学(systemgenetics/patterngenetics,参考1994-1996年《转基因动物通讯》和2003澳大利亚《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论文集》等)的概念与方法。

309 评论

普陀小吃货

@乔治·贝克莱(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通称为贝克莱主教。他是爱尔兰哲学家,与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被认为是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他著有《视觉新论》(1709年)和《人类知识原理》(1710年)等。 美国加州的柏克莱市是以乔治·贝克莱而命名的。耶鲁大学也有一个本科寄宿学院是以他命名。 @伯纳德·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年-1923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英国新黑格尔主义 、英国唯心主义 和新自由主义 的代表人物。他在在逻辑学、美学、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方面都有建树。除了专业研究外,他还是社会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他关注成人教育,主张向公众普及高等教育。鲍桑葵一生编著了超过20本书,发表了150篇左右的论文,除了专业论文之外他也为学术圈子以外的读者撰写通俗的作品。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英国哲学家、法学和社会改革家。他是最早支持功利主义和动物权利的人之一。 他著有《政府论片断》(1776年),在其中对英国宪法进行了探讨。在他的《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中,功利主义的原则第一次得到明确的表达。边沁在实践上是激进的社会改革者,他反对君主制,提倡普选制度。 边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者之一,其影响里不仅来源于他的著作,而且来源于他全世界的门徒,包括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和一些政治领袖(罗伯特·欧文(他支持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实验,还为农民创办了“节俭银行”。),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边沁死后,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遗体经过处理,以正装的姿态展示在他创办的伦敦大学学院的回廊上。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英国散文作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古典经验论的始祖。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14年-1294年),英国哲学家,炼金术士。他学识渊博,著作涉及当时所知的各门类知识,并对阿拉伯世界的科学进展十分熟悉。提倡经验主义,主张通过实验获得知识。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1])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2]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3]。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托马斯·莫尔(St. Thomas More又作Sir Thomas More,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个圣人也是个作家。《乌托邦》一书的作者。 1478年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第三代罗素伯爵,OM,FRS(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3rd Earl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活跃的政治活动家,并致力于哲学的大众化、普及化。无数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而与此同时罗素的许多政治立场却又是十分有争议性的。由于其对基督教的批判立场,他也不断的受到基督徒和教会的攻击。 他出生于1872年,当时大英帝国正值巅峰,逝于1970年,此时英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其帝国已经没落。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赫伯特·斯宾塞(英语: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但是,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心理学等等。在斯宾塞的时代存在许多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譬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和查尔斯·达尔文都是当代知名的人物。

324 评论

百度地图运营

大卫·欧文陆军中尉上校(1917) 是英国的士兵、作家。 1938 年他加入了陆军并被委任了入女王的皇家军团。他是以这个军团第2 个营的身份在巴勒斯坦和西部沙漠从1939 年到1941 年7月,他参加了长距离沙漠小组(LRDG) 。 他参加了包括SAS的袭击在内的许多行动。(如Tobruk 在August/September 1942 年) 他在一次空袭中在LRDG 基地Kufra 在1942 年十月受伤了,几乎丢失了胳膊。 在回答LRDG 以后在1943 年2月他履行了一些巡逻在整体LRDG 行动有效地被关闭了之前在第八支陆军达成了Mareth 线之后。 他写的《一个这样的老师》现在正收录在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4课以及北师大版语文书第12册的第七单元的二课。 课文是:怀特森先生教我们六年级的科学课。第一节课上,他问我们:“谁知道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动物?”同学们面面相觑(qù),就连生物比赛得过奖的比利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噢,没有人知道。”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我们饶有兴趣地传看,记笔记,有的同学还画了图。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第二天,怀特森老师对上次讲的内容进行了测验,我胸有成竹地答好了卷子,交给老师。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同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瞧瞧周围的同学,似乎每一个同学都不及格,比利正气地捶桌子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jiǎoxiá)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比利问。 “那件头骨嘛,”怀特森老师笑了,“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mǐn)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教室里响起了不满的议论声。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没有想过吗?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儿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怀特森老师说试卷上的分数是要登记在成绩册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儿什么。 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都是不寻常的探索。比如,有一次他说小轿车是活的生物,让我们反驳。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写小论文,说明小轿车和生物不一样。他看了后说:“勉强及格,你总算知道了什么是生物,什么不是。” 逐渐地,我们懂得了,书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 我们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每堂课我们都十分注意听讲。有时老师讲着讲着,下面就会有同学清清嗓子,说:“凯蒂旺普斯,”接着他站起来,正视着老师的眼睛,说出怀疑的理由。这样做是很有趣的。当然,多数的时候,我们怀疑错了,但老师在纠正我们的错误时,就加深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有时我们的怀疑是正确的,它又促使老师去纠正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有一次,我把怀特森老师的事讲给一位邻居,他惊讶极了:“那位老师不该这样捉弄你们。”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不,你错了。”编辑本段大卫欧文的丑闻 英国二战历史学家大卫·欧文著作等身,声名远扬。但近年来这种声望日益沦为臭名,他公开坚持希特勒对德国系统屠杀600万犹太人一无所知。现在,72岁的他被捕了。地点就在希特勒的老家——奥地利。 奥地利内政部11月15日证实,欧文已于11月11日在奥地利南部的施蒂里亚州被警方逮捕,所据乃1989年欧文在维也纳和南部的莱奥本市公开演讲后法庭签发的逮捕令。 依照奥地利法律,否认大屠杀属犯罪行为,刑期最高可达20年。 奥地利新闻社(APA)引用未经证实的消息报道说,欧文已被关入格拉茨市的一所监狱。 欧文并非不知自己此行的风险,他事先也采取了预防措施,行程只有一天,且少有人知。由于奥地利属申根协定签字国,欧文可无需任何手续从德国入境。但是,据欧文个人网站上的一份声明所称,奥地利警方“窃得或截取了他的电子邮件”,因而事先了解了他的行程。 在秘赴奥地利之前,欧文先到德国拜访了20年未见的老友,德国剧作家罗尔夫·霍赫胡特(Rolf Hochhuth),此二人脾气相投,且互相欣赏,霍氏笔下多部剧作,将盟军在二战期间的轰炸行为视作战争罪行,亦将邱吉尔写成战犯。今年早些时候,他还公开赞许欧文是一个“可敬的人”,并坚持他不是大屠杀否认者。 英国的大屠杀教育基金会(Holocaust Educational Trust)听闻此讯,即向奥地利政府致敬,称,英国没有制定否认大屠杀为犯罪的法律,而奥地利人“做了我们的法律该做却没做的事”。 欧文写作并翻译的二战历史著作近30种,他为戈林、戈培尔、凯特尔、隆美尔、赫斯等几乎所有纳粹高官作传,在其饱受唾弃的《希特勒的战争》(Hitler's War)一书中,他公开对大屠杀提出了质疑。 他坚称希特勒对大屠杀毫不知情,且没有丝毫的证据,能证明纳粹实施过“最后解决”的方案,并因此被指宣传反犹和种族主义思想。他辩解说,自己从未否认过有犹太人被纳粹所杀,只是对在集中营内死亡的犹太人数量和死亡的方式提出质疑,例如,毒气室应用的规模远没有那么大,死在奥斯威辛的犹太人大部分是由于伤寒,而非系统性的毒气室残杀,而死亡的犹太人也比今天人们公认的数字要低得多。 在奥地利入狱,已非欧文第一次吃官司。1992年,因公开声称奥斯威辛的毒气室纯属子虚乌有,他被德国一法官判罚6000美元。更为轰动的是他与美国埃默里大学历史教授和大屠杀学者黛博拉·利普斯塔特(Deborah Lipstadt)长达六年的讼战。 1993年,利氏在书中将欧文称作“大屠杀否认者中最危险的代言人之一”。欧文随即将利普斯塔特及其英国出版商企鹅公司告上法庭,诉称该书败坏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名誉。 2000年,法官查尔斯·格雷(Charles Gray)终于当庭宣判利氏获胜。这位法官还当面审斥欧文,称他“长期、故意地歪曲并操纵历史事实”,实在是一个“积极的大屠杀否认者”、“反犹分子和种族主义者”。 今年年初,利普斯塔特的《审判历史:我与大卫·欧文的讼战》(Historyon Trial My Dayin Court with David Irving)一书出版,回顾了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六年诽谤案的审理详情。本报曾在今年5月和9月两度推介此书。 今年3月,美国的C-SPAN电视台曾计划制作一部关于此案的纪录片,其中将包括欧文反驳利普斯塔特的一段讲话,但全球200余名历史学家联名吁请该台放弃此片。 欧文创作的影片《寻找历史真相》(The Search for the Truth in History)无处公映,后选择参加了“墨尔本地下电影节”,即便这样,也仍然在澳大利亚引发抗议,迫使影展组织者最终取消了此片的放映。 大卫·欧文所写的许多书,都有可供在互联网上免费公开下载的电子版,与其他重视保护作品版权的作家和学者相比,这实在是奇特的现象,也反映出欧文等人在全球各地惨遭人人喊打的窘境,并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学家怎样对待大屠杀这段历史,已远远不只是学术观点上的差异,而实在也是一个道义问题。大屠杀否认者和所谓的历史修正主义者,在欧美的学术甚至舆论舞台上已经没有多大市场,但是,行为类似的少数日本人却得以公然篡改历史,这是非常不对,也是非常危险的事。编辑本段否认纳粹大屠杀认罪后被判三年——— 公开发表言论,否定纳粹大屠杀的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欧文20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出庭受审。法庭上,欧文俯首认罪,承认自己的言论是荒谬的。然而,由于“悔改”过晚,欧文还是被判处3年监禁。 认罪获刑 20日,身穿深蓝色西服、戴着手铐的欧文由防暴警察带入法庭。据《泰晤士报》记者罗杰·博伊斯称,欧文进入法庭时“神情倨傲”,手上拿着那本由他撰写的《希特勒的战争》。 庭审开始后,主审法官彼得·利伯特罗伊提出连串盘问,要求欧文为近年来发表的言论道歉。气焰顿消的欧文随后向法庭认罪,承认自己否定奥斯维辛集中营有毒气室的言论属错误言论。 “我曾犯下错误,说奥斯维辛没有毒气室,我认罪,”欧文说,“毒气室的确存在,数百万犹太人在那被处死,这毫无疑问。对于那些受害的无辜民众,我为他们感到悲伤。” 1989年,欧文在奥地利两次发表演讲,否认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行为。随后,奥地利当局发出了抓捕欧文的通缉令。根据奥地利联邦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公开发表开脱、否定或正当化大屠杀历史的言论。 欧文称,自己已经承认纳粹大屠杀。“我的观点改变了。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因为你可以看到更多文献,学到更多。1989年以来,我学到了很多。” 庭审过程中,欧文多次要求获得缓刑。但由8人组成的陪审团最终作出决定,判处欧文3年监禁。 改变观点 判决作出后,欧文似乎相当吃惊。出席庭审前,欧文还对记者说,他觉得因为17年前的言论而接受审判相当“荒谬”。一名自称是欧文朋友的老人在法庭上高喊:“坚强点,大卫,坚强点。”随后法警将这名老人驱逐出法庭。 对于这一判决,欧文的辩护律师埃尔马·克列斯巴赫相当不满,表示将提出上诉。克列斯巴赫认为,判决过严,有“杀鸡吓猴”之嫌。 庭审当天,克列斯巴赫曾指出,考虑诸多因素,欧文应该“获得相应宽大处理”,“他是英国人,不住在奥地利;他已有67岁;他其实并不危险,尤其对奥地利来说。” 2005年11月11日,欧文进入奥地利南部施蒂里亚州时被捕,随后被关押在维也纳一所监狱内。在押期间,欧文曾申请交纳2.4万美元保释金,以获得保释机会。但法庭拒绝了这一申请,指出欧文可能借此潜逃。 被捕两周后,欧文通过律师向外界宣布,他已经改变观点,承认纳粹时代毒气室的确存在。当有记者问及欧文是否真正改变观点时,律师克列斯巴赫说:“是的。他向我解释,他发现了新证据、新文献证实大屠杀的确发生。”编辑本段声名狼藉 现年67岁的欧文是研究纳粹第三帝国历史的专家,但他一贯发表否定大屠杀的言论,在全世界声名狼藉。 在押期间,欧文曾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克列斯巴赫上个月说,欧文每周能收到近300封来自全球各地支持者的信件。为防止欧文的支持者在庭审中行纳粹礼或喊口号支持希特勒,奥地利当局还专门部署了警力。 欧文一共撰写了近30本书,其中包括不少质疑大屠杀的言论。由于这些言论,欧文在欧洲官司缠身,尤其是在英国和德国。1992年,德国一个法院判处欧文6000美元罚款,理由是他公然声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纳粹毒气室只是一个“”。 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南非、德国等国限制欧文在其境内定居。2005年,新西兰也发布禁令,拒绝欧文入境。 点评 否认历史者戒 否认历史事实者,英国人大卫·欧文是一例,20日受到司法处置。 奥地利法庭上,欧文虽然承认自己妄言,对纳粹大屠杀受害者构成伤害,但依然获刑3年。 身为英国人,以研究历史为职业,欧文除了在自己著作中“质疑”犹太人受害事实,还在17年前发表演说,认定德国纳粹毒气室是“”。 因为这等言行,欧洲大陆上,欧文成为“过街老鼠”,不仅奥地利司法当局发出通缉令并把他投入监狱,德国法庭也处以罚款;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加拿大,他同样不受欢迎。 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以及其他轴心国反人类罪行,即使假借学术研究名义,至少是罪过,甚或构成犯罪。责罚这种罪行不仅关乎司法严明,也关乎政治正确,着意于让人类历史灾难不再重演,让受害者灵魂得到安宁,让后人伤痕得以平复。 司法之功效,对欧文之类当事罪犯意味着惩罚,而对欧文支持者则意味着警诫:否认历史事实,理当领受责罚。奥地利法庭上,一人试图对欧文表示支持,遭驱逐。 国际舞台上,也总有人试图否定二战加害国当局对受害国民众所犯罪行,同样该遭驱逐。

161 评论

终于改了名字

恐龙这个词,其实意思是未知的物种。最早发现“恐龙”这种化石时,大家都不知道称作什么?最后就用恐龙称之。后来发现该种物体越来越多,认识到这种物种的不存在了。

236 评论

橘子汽水2046

语文课本上解释为美国著名作家,《一个这样的老师》就是他写的。

319 评论

xuliduruixue

现在,我们到动物园,可以不费劲地看到各种猴子和猿类,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可是,你要知道,从这些动物未被人们所认识到人人皆知,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

早在1493~1502年哥伦布环球旅行时,就有了关于类人猿的传说。当时就流传一种既像羊又像马也像人的动物,甚至在艺术作品中也有反映。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并未认真考察,所以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字记载。

到1598年出版的《刚果王国实况记》里,才记述了一个葡萄牙水手洛佩兹在刚果看过的一种身上无尾、臂长、耳朵大、会模仿人的姿势的奇怪动物——猿类。当时,有个木刻家还为此创作了一幅精致的木刻,从此以后,便引起欧洲的旅行家、航海家、探险家、商人和士兵们的莫大兴趣,并总想冒些风险去寻找这些怪物。

其中,最有意思的,也是亲眼看到这种奇异动物特征的,是一位叫做巴特尔的西班牙士兵。由于他随从总督到安哥拉内地去旅行,在旅行中,他和他的同事吵架,一气跑到森林里去,在那里住了八九个月。他看到安哥拉内地有一种大的猿类,其身长和人相仿。四肢比人大一倍,体力很强,全身有毛,整个体形和人一样,住在树上,吃树上的果子。这一个重要的发现,被一个叫做珀切斯的英国人记述下来,刊登在1613年出版的《珀切斯的巡游记》一书中。

不久,这位巴特尔当了葡萄牙人的俘虏,被流放到安哥拉,又在这个他感兴趣的地方居住了18年,使他有机会在现今的卡玛河和瓦斯河一带活动,更详细地观察这些猿类的特征。他的这些记录又被编入1625年新编出版的《珀切斯的巡游记》一书中。据巴特尔说,他在卡玛河和瓦斯河一带的密林里,看到到处有很多狒狒、猿和鹦鹉。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其中有两种很可怕的怪物。一种是大型的,当地叫做“庞戈”,一种是小型的,叫做“恩济科”。巴特尔对小型猿类特征忘了,但对大型猿却做了详细的观察。据他的记载,“庞戈”的身长接近人类中的巨人,颜面像人,眼窝深凹,头上的长毛披到额部,遍体是毛,毛色暗褐,面部、耳朵和手掌不长毛。腿也像人,只不过没有小腿肚。时常两脚行走,走路时两手抱着颈背。晚上睡在树上,并在树上筑一些遮蔽物以防雨水,但不会说话,没有多少智力。他可以用拳头和拿着木棍去打击大象。如果它的同伴死了,它会用大量的树枝和木头把它掩盖起来。

这样活生生的记载,便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所以前来考察的人更多。例如法国海军的官兵们,给上述的怪物起了很多的名字,除了巴特尔称之为“庞戈”、“恩济科”之外,还有“博戈”等等混乱的名字。“博戈”究竟是什么东西?起初谁也搞不清楚。幸好一位航海者搞清楚了,原来是塞拉热窝人称呼一种大猿的名字。但是,由于人们,尤其是欧洲人对这种怪物的看法很混乱,所以称呼也就不一,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能够得到直接的证据。

大约过了二三十年,有人送给英国亨利亲王一只名叫“奥兰乌旦”的猿。1641年托尔披乌斯研究了这种猿,其结果在《医学观察》杂志上发表,并插入一幅很好的图,他认为这个“奥兰乌旦”是印尼半羊人。但也有人不同意,例如蓬提乌斯和泰森,尤其泰森,他和他的助手考珀对“奥兰乌旦”与猴子、猿和人进行比较解剖,发现它的特征是毛直而呈灰黑色,当它步行时,四肢走路,前肢用手指关节着地,身高80多厘米。他们认为“奥兰乌旦”是从非洲来的“矮人”,并附了一张图。

后来,赫胥黎通过各种关系从切尔藤汉博物馆弄到这个动物的骨骼,经他研究,认为泰森称为的“矮人”是一个年幼的黑猩猩。但是,“黑猩猩”这个名称,用于指称现在非洲的一种极著名的猿类,是在18世纪上半叶。1835年欧文在《动物学学报》发表论文,才最后弄清楚并且肯定它是黑猩猩的存在。

可是,从1613年巴特尔提出的“小怪物”到1835年正式肯定它是黑猩猩,已经历了222年。

既然巴特尔所说的“小怪物”已证实是存在的,那么巴特尔所说的“大怪物”又是否存在呢?自从1613年巴特尔提出两种怪物以后,大多数观察者都认为是黑猩猩,没有谈到大猩猩的情况。到1819年,另一位旅行者鲍迪奇从加蓬当地人那里了解到,“大怪物”当地人叫做“印济纳”,身高有1.5米,肩宽1.2米,会盖粗陋的房子,他认为这和“小怪物”不同,是大猩猩。

又经过28年,到1847年,一位叫做萨维奇的人到加蓬考察。有一次在加蓬河畔,他到一位住在那里的传教士威尔逊家里做客时,忽然见到摆在桌子上的一个怪物的头骨,据威尔逊说是当地人送给他的。这是一种像猿的动物。萨维奇认为是猩猩的一个新种,并提出和他共同研究。后来,再加上解剖学家怀曼的丰富材料,使他们能够一一记述它的特征。萨维奇所确认的这种类人猿,恰好是学者们所探求已久的巴特尔的“庞戈”。但是,萨维奇不用已被滥用了的“庞戈”这个名字,而是采用古代航海者迦太基人在非洲一个岛上发现的满身长毛的野人的名称,即现在所熟知的“戈列拉”一词。

可见,从1613年到1847年,整整经过234年,才最后证实大猩猩的存在。

那么猩猩和长臂猿又是怎样被证实的呢?关于猩猩的传说也是相当混乱,同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都混杂在一起,例如泰森的“矮人”是从非洲运来的,但托尔披乌斯认为是从印尼运来的“奥兰乌旦”。如果说1641年运到欧洲去的是真的从非洲来的黑猩猩,那么在这时期还未见有关猩猩的报道。到1744年,史密斯出版了一本名为《几内亚新的旅行记》的书,讲到当地人称之为“曼特立儿”的一种奇异动物。这个名词很少人听到,它长得怎么样呢?史密斯对这种怪物进行考察,据说身长与中等身材的人相像,腿短而粗,手和臂比例较相称,头大,面宽平,面无毛,身上毛长而黑,面皮发白而且像老头子那样有很多皱纹,鼻子小,嘴大唇薄,牙齿宽又黄。在发怒和烦躁时,会发出小孩般的啼哭声。书内同时还附有插图,但未得到实物标本。

后来,有一位叫丰比的学者,幸运地得到一个成年的亚洲类人猿,希望这个类人猿是一个猩猩,所以对它进行研究,结果他认为是长臂猿。就是说人们在考察猩猩中,意外地证实了长臂猿的存在。

与此同时,荷兰博物学者奥斯梅尔和著名解剖学家坎佩尔对送到荷兰去的“小猩猩”进行研究,于1779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猩猩的论文,明确提出印度尼西亚群岛(当时叫做东印度群岛)存在一种真正的猩猩。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同意他的看法。

几年后,住在印尼的一位荷兰高级官员拉德马赫尔,用100多维尼卡币作赏金,让当地人给他抓一只1.3~1.7米高的猩猩,并且同他们一起进山。因不好抓活的,他们只好打死一只,并将其交给一位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德国人冯武尔姆研究,冯武尔姆认为是婆罗洲的大型猩猩。研究完后,冯武尔姆因航船不幸失事,未能将标本运到欧洲。因此,人们对冯武尔姆的研究结果将信将疑。

到1784年,赫胥黎在英国奥林奇亲王的博物馆里,又看到陈列在那里的一个完整骨骼标本,但不是冯武尔姆丢失的标本。这个标本后来运到法国,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如圣提雷尔和居维叶认为这个骨骼不是猩猩的。也不是大猩猩的,而是和狒狒相似。他们于1798年发表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是到1818年,居维叶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同意另一个学者布鲁门巴赫的见解,认为是一只成年的猩猩。1824年,另一个学者鲁道夫进一步研究这个动物的骨骼,认为至少是与猩猩有密切关系的一种猿类。同时他明确指出该猿类居住在亚洲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

关于猩猩的所有疑点,最后经欧文研究后在《动物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终于全部解决了。这篇文章完全证实了猩猩的存在。就这样从1744年史密斯的记载一直到1835年欧文的正式肯定,整整经历91年。

这样看来,从有关类人猿的传说到最后的被肯定,整整经历了234年的历史。这漫长的认识过程,既令人兴奋,也充满了争论。但客观存在的事物,终究会被实践证明,被人们所认识。科学家们最后终于证实至今世界上存在着四种类人猿,即亚洲的长臂猿、猩猩、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

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有茫茫的原始林海,有数目众多的溶洞,是否有可能残存着某种尚未发现过的奇异动物呢?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有关情况和群众中的传说,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是没有的。这个谜正等待着人们去揭晓。

171 评论

相关问答

  • 欧文发表论文的时间

    FTGHDTH

    施ccccceci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欧文发表论文的时间多久

    普刊(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比如现在是3月,现在基本都是征收四月的稿件,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在2到4个月,现在大部分本科学报基本都是安排的六七

    企业工作号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期刊投稿时间几点

    第一步:sci论文投稿前准备 1、sci论文投稿,要有明确的对象,且不能一稿多投。这需要作者在投稿前,确定要投稿的sci期刊是谁。 2、sci期刊有投稿要求,需

    黄朱朱妈美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司马南论文发表时间是几点

    什么时候发表论文比较合适?论文在写作完成,检查没有问题之后,就要选择期刊进行投稿了。论文在投稿之后通常会有三个审稿环节,分别是初审、复审、终审。这一过程需要很长

    走遍大中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欧文发表论文的时间是多少

    文学家是在电视编剧、小说、 散文 、诗歌、戏剧、 随笔 等方面发表、出版了有一定质和量的作品,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文学家的内容,

    落樱似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